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8.上善若水
(不争之德1)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译文】

最真的善就好像水一般。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能够停留于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因此才最接近于“道”。

最善之人选择佳地作为居处,心胸保持沉静而深奥,待人真诚、友善且言而有信。为政则平和并使用怀柔政策来治理国家,处事能够善于运用自己的长处,在行动时善于把握有利的时机。一切像水一样不争不抢的做法都可以说是善。

说到底,正因为怀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才没有过失,更不用谈怨咎了。

【解说】

这一章承接了上一章中的内容,不光要将自身置于他人身后,更进一步地呼吁人们停止竞争。纵观人类悠久的历史,再近看我们所处的现代,不难看出斗争之于人类似乎是不可避免的现象。正因如此,老子的“不争之德”(第六十八章)才愈显珍贵。同样都是为了追求人类真正的幸福,这与孔子的仁、耶稣的爱和释迦牟尼的慈悲都是同样珍贵的。

“上善若水”意指以水的姿态为模范。在《老子》中,将水比作理想道德楷模的内容并非只此一处。看着水往低处流那柔顺又与世不争的形态,老子认为人们应该以此作为人生的楷模。正因老子的思想拥有这样的特色,其处世哲学得到了“濡弱谦下”这样的评价(与《庄子·天下篇》吻合)。以水之德作文章的并非只有《老子》一家:《荀子·宥坐篇》中便提到水之德乃儒家道德中的名项(如“夫水……似德”),《管子·水地篇》中则被赞为是“万物之本原”“诸生(产生)之宗室”等。相比之下,《老子》对水德的见解比较不一样,既没强行牵扯于道德一类,也没有提到生命的源泉这样大的概念,而是简单地以水描绘了他理想中具备崇高人格的圣人形象。

总体来说,“居善地”一段七句与前后文关联得并不是很好。除了像上文这样混入“上善”旧版注本中所使用的词汇之外,也有过改变它们顺序的试行方案。虽说去掉这一段能使原文前后连接得更紧密,但为了将本章重点更好地放在“以水的性质来比喻高尚品德者的处世之道”这一主旨上,我决定还是将现有的原文顺序完整地保持下去。 EqaR8gHTx7r/2jzCcBjoXdYDA92qdkIkuwm6kEC5KHy6CM0iupcIQp1w8VACrRj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