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可持续减贫中的金融创新

乡土情结,中国人自古皆有。

对此,古人有过太多美妙吟怀:桑树颠、雨山前、花满蹊、话桑麻。终极的田园牧歌或许如陶渊明所设想的——土地平旷屋舍俨然,良田美池鸡犬相闻,黄发垂髫怡然自乐。但今天,这些乡土意象正日渐式微。

现代文明受工业化和城市化驱动,城市化与城镇化崛起,不可避免地伴随着乡村社会的衰弱。如何在工业化、城市化纵深发展的同时,让困难群体更好地享受社会进步的果实,让乡村从衰落走向再次复兴,让减贫成为可持续的社会行动,变为迫切课题。

2020年底,占世界人口近五分之一的中国实现了全面消除绝对贫困,为全球减贫事业发展和世界人权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脱贫攻坚过程中,不管是基建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还是健康扶贫,都离不开金融减贫扶贫的聚合与配置资源作用。

要“让每一个人在有金融需求时都能以合适的价格,享受到及时的、有尊严的、方便的、高质量的金融服务”(世界银行),这就要求金融减贫更“以人为本”。但如何能更有“可持续性”,很简单,得让乡村里的人凭着自己的本事,产生不断“长大”的现金流。

在此之前,“以人为本”的金融创新支持的包容性发展,变成了给穷困人群开账户,让他们多贷款,让他们获取更多的社会信用,但是,乡村小额贷款的坏账连连,让我们产生了一个新的疑问:这是金融可持续减贫之路吗?

于是,可持续减贫的核心其实是金融帮助乡村产生更多更大的现金流。农业原本是弱质产业,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这就决定了提供涉农金融服务较其他商业性金融服务具有更大的风险、更高的成本和相对低的回报率。这对金融机构盈利性要求构成挑战。

随着金融与科技的深度融合,金融扶贫的商业逻辑和业务模式正在被颠覆:借助大数据技术为作物生长品质管理提供支撑;借助区块链技术自动验证农户信息,设计出切合农户需求的金融产品;借助直播带货增进消费者对农业生产者的信任等。金融科技助力下,乡村的农业和服务业打通了“堵点”,让原本不确定性的产业回报变成了确定性的产业增值。

如同CSR、ESG一样,金融减贫同样存在“作秀”或“贴标”问题。但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深入,包容性、可持续性等问题的创新解决,市场化的手段加速金融科技场景化革命:从农业播种开始到直播售卖结束的链路闭环、从农资贷款到物流信用的确定性管理,金融可持续减贫变得愈发深入,行稳致远。

本刊联合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策划本期专题的意义,也在于此——让“更好的世界”实现的路径,宛如小径分叉的花园,都能抵达田园深处的美好。 IIejOWY4O4ofuZNqepQvdSSl/LVTBwgcft9dVEGtkFN5jGRUygRBxFL8YtaCgOw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