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高通胀时代的困境与探索

2022年9月,是一个不平凡的月份:美联储连续第三次加息75个基点,欧元区通胀率再创历史新高,瑞士信贷股价累计下跌21%……

2019年,当市场还在讨论长期低通胀会不会演变成通缩时,谁也不曾想到,三年后,消失了半个世纪的大通胀卷土重来,再叠加越来越强烈的衰退预期,各国央行的货币政策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

后疫情时代以来,我们已然步入了一个高通胀时代。

高通胀的成因属多种因素交织叠加,有疫情引发的经济衰退,有地缘政治风险引发的能源危机,有欧洲天然气危机带来的主权债务危机……但最不能脱责的是欧美此前的长期无限量化宽松政策。

当下,几乎所有学者都开始摒弃曾一度成为政策界和学术界热点的现代货币理论(MMT),并将其称之为引发大通胀与经济停滞的“罪魁祸首”。

2020年疫情发生后,全球经济金融体系遭受重创,以美联储为首的各国央行借鉴次贷危机时的经验,开启了无限量货币宽松政策,其力度、数量远超从前。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在短短一年的时间翻了近三倍,欧元区、日本等国家也紧随其后,无限制地向受到创伤的经济体系注入货币。

在此背景下,原来作为边缘学说的MMT,因其“货币凭空创造”“政府是天然赤字部门”等观点能为量化宽松政策提供理论合法性,便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令人瞩目和热议的焦点。

然而,当近半个世纪一遇的高通胀开始出现,MMT那种鼓励货币超发以支持财政赤字的观点不仅不再可行,甚至被很多学者批评为“政策毒药”。当下美联储的连续加息,被很多经济家们称为“用错误纠正错误”,因为“经济可能将为此付出相当大的代价”,且在全球化时代,牵一发则会动全身。

当经济衰退遇上高通胀,当疫情叠加地缘政治风险,当曾经的货币经济学理论圭臬不再适用,全球经济将何去何从,中国之路又将如何探索前进,希望本期专题可以带给你一些思考和体会。 Ql66u0lAgD8S5Fk+gyP3rE05kNcMvdXeukm3F6/eu9/TddmILOTyLqgzeKhds09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