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每台心脏手术都悬着一条人命。这种要么痊愈、要么死亡的紧张感是我这门专业独有的,其他职业无一能比——少有人能每天带着这种紧张感生活。当年我学艺时,在心脏内部开刀被视为外科手术最后的前沿,心内直视手术的难度堪比登上月球和分割原子。后来,心肺机的发明和充满活力的20世纪60年代改变了一切。在我上医学院的几年间,心脏移植和人工心脏相继问世,它们深深地影响了我。70年代,我进入医院受训,那时心外科依然是一家遥远的专属俱乐部,外人极难加入。但我还是获得了这份特权,从而得以延长千万人的生命。

每颗心脏都有它独一无二的地方。虽然大部分手术都能平顺地完成,但也有一些升级成了非同小可的生存之战,有少数更是成了真正的血腥灾难。随着经验和知识的累积,我成了那些走投无路的心脏病人最后的停泊港,手上保管着一沓没人想接手的病例——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我失去了一些病人,如果国民保健服务(NHS)愿意提供设备,他们本来是可以得救的。病人死亡,责难随之而来。我要同刚失去亲人的家属进行痛苦的面谈,在“发病率与死亡率会议”上展开凄凉的探讨,愁容满面地出席死因裁判法庭。我对医疗体系的缺陷直言不讳,为此也吃了不少苦头——NHS不喜欢刺儿头。

在本书中,我讲述了在心脏外科专业刚刚兴起时做心脏外科医生是什么感觉,而在如今充满敌意的环境中又是怎样一番滋味。我讲述了自己在身体和心理上付出的努力,情绪上的高峰和低谷,一路的胜利和失望,还有外科医生的工作如何影响了我和我所爱的人。你们将会看到,当我还是个小伙子时,命运的一次奇特转折如何解放了我压抑的心灵,让我变得无所畏惧——我不会随便建议后辈也经受这么一次转折,对于这份责任重大的职业,那实在是一块奇怪的起跳板;但它也确实令我勇于接受别人避之不及的挑战。

我并非职业作家,想写出一本通俗读物要耗费不少时间和努力。读完这本书,你们肯定会觉得我终究还是名外科医生,而非什么文学天才。不过令人欣慰的是,我的第一本书《打开一颗心》成了获奖畅销书——看标题就知道,里面写的大多是些光彩炫目的案例。《刀锋人生》就比较黯淡了:我在这里面写了自己卑微的起步,如何为了成功而奋斗,还有同一些专业先驱和伟大领跑者的宝贵交往。他们要面对巨大的风险和随之堆积起来的尸体,也因此展现出一种特殊的人格魅力——勇敢、坚决,总是光芒四射。他们坚韧不拔,不知悲伤为何物。然而令人感伤的是,由于心外科的生活方式太耗费心力,当我退休时,已经少有英国毕业生预备将它作为自己的职业和使命了。这就是一些人说的“一个时代的落幕”或“伟大开端的终结”吧。

现代心外科那扣人心弦的全部故事,正是在我这一生中渐渐铺陈开的,能够参与其中,我很自豪。 T0eBG6vWh6R4acg+ATtLLDg3d7+E6JidMRca7X/yRLjD+8pRMiWGbuf+/gJTxR1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