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目标清晰,行动才能事半功倍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战争开始前,那些就已经能预料胜算的,是因为准备充分;相反,如果准备不充分,胜算就很少,更不必说完全不进行准备的了。

孙子这段话指出行军打仗最为关键的一点是要做足准备工作。的确,凡事需要谋划,有准备才能有胜利的把握。而谋划的第一步是要有目标和计划。

从古至今,大凡成功者,无不具备一项品质,那就是拥有不被打倒的意志力。他们从不拖延,但让他们成功的最为重要的原因还有一点,那就是有计划、有目标,不打无准备之仗。相反,那些失败者之所以迟迟不准备,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该从哪里着手。一个人看不到前方的路,看不到希望,又怎么会有信心、有决心成功呢?

曾经有四名探险队员到非洲的森林里探险,他们拖着一只沉重的箱子,在森林里踉跄地前进着。眼看他们即将完成任务,就在这时,队长突然病倒了,只能永远地留在森林里。在队员们离开他之前,队长把箱子交给了他们,并告诉他们说:出森林后,把箱子交给自己的一位朋友,他们会得到比黄金更重要的东西。

三名队员答应了请求,扛着箱子上路了。前面的路很泥泞,很难走。他们有很多次想放弃,但为了得到比黄金更重要的东西,便拼命走着。终于有一天,他们走出了无边的绿色,把这只沉重的箱子交给了队长的朋友,可那位朋友却表示对此事一无所知。他们打开箱子一看,却发现里面全是木头,根本没有比黄金贵重的东西,那些木头本身也一文不值。

难道他们真的什么都没有得到吗?不,他们得到了一样比金子贵重的东西——生命。如果没有队长的话激励他们,他们就没有目标,也就不会拼命走出森林。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目标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的指引作用!

追求理想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无数成功者为着自己的理想和事业,竭尽全力,奋斗不息。孔子周游列国,四处碰壁,乃创作《春秋》;左氏失明后方写下《左传》;孙膑断足后,终修《孙膑兵法》;司马迁蒙冤入狱,坚持写就了《史记》。伟人们在失败和困顿中,永不屈服,立志奋斗,终于到达成功的彼岸。这一切都源于他们心中牵挂的理想。理想指引着他们,让他们即使身陷困顿也能朝着目标不懈奋斗。

在唐朝贞观年间有个和尚,要到西天去取经,他需要一匹马。在长安城有一匹马,平时在大街上驮东西,结果被选中了。这匹马有个很好的朋友,是头驴子。驴子平时都在磨坊里面磨麦子。这匹马跟它的好朋友道别后,一走就是十七年。十七年之后,这匹马驮着满满的佛经回到了长安城,受到了英雄般的欢迎。这匹马到驴子的磨坊里面,跟这头驴子讲它这十七年的所见所闻。它见了非常浩瀚的沙漠、一望无边的大海,去到了一条羽毛都浮不起来的黑水河,去到过一个只有女人,没有男人的女儿国,还去到了一个鸡蛋放在石头上就能够煮熟的火焰山……

这头驴子听完流着口水说:“你的经历可真丰富呀!我连想都不敢想!”这匹马问:“我走的这十七年你是不是还在磨麦子呀?”这头驴子说:“是呀!”这匹马就问它每天磨多少个小时。这头驴子说八小时。马说:“我平均每天也走八小时,这十七年我走的路程和你走的路程是差不多的。可是关键在于当年我朝着一个非常遥远的目标,这个目标有多遥远,我根本看不到边,可是我方向明确,始终朝着目标迈进,最后终于取得了令人称道的成就。”

实际上,很多人就过着如同故事中的驴子般的生活,每天工作八小时,每天都重复着同样的工作,就像是在原地转圈,毫无建设性的进展。就这样安于现状,十年、二十年之后,当周围的人已经步入成功的殿堂,他还在原地打转。而有些人,不甘于围着磨盘打转,他们有梦想、有目标,并且认准目标就一直向前走,即使因为种种原因走了弯路,但是大方向是不变的,因为梦想在前方,在牵引着他们,他们知道,那才是他们的终点。

梦想的成功是建立在实现阶段性目标基础上的,需要以奋斗为基石,如果你想实现你心中的那个梦想,就给自己定一个目标并行动起来吧,这样你的理想才会成为现实。

心理支招

《孙子兵法》告诉我们,人生不能没有目标,如果没有目标,你就会像一只黑夜中找不到灯塔的航船,在茫茫大海中迷失方向,只能随波逐流,达不到岸边,甚至会触礁而毁。在做任何一件事前,我们都必须做好计划。计划是为实现目标而采取的方法和策略。只有目标,没有计划,往往会顾此失彼,或浪费精力和时间。我们只有树立明确的目标,制订出详尽的计划,并且投入实际的行动,才能收获成就感和满足感。 bEykR6L+CN6U8AMCRrOWeDpX5djxuwjy3QWl+e/rbA6SeGkGFyyKaobON3eR4nJ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