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作战篇
——兵贵胜,不贵久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

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于师者贵卖,贵卖则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百姓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军罢马,甲胄矢弩,戟楯蔽橹,丘牛大车,十去其六。

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秆一石,当吾二十石。

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故车战得车十乘以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

故兵贵胜,不贵久。

故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

孙子说:在准备战争前,要准备千辆轻车,千辆重车,武装到位的几十万士兵等物资,并且要向战场上运送充足的粮食。也就是说,战争中,前方和后方的开支有:款待使节、策士、保养和维修武器、战车的保养等,即每天的财富支出都要千金左右,只有以这样的标准来准备战斗,十万大军才算是做好了战斗的准备。

因此,作战中,一定要力求速胜,时间拖得越久,军队物资越匮乏,士气越弱,最后兵力只会耗尽。如果长期在外作战,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也会受损。军队长期失败也会消耗士气,军事实力也会减弱,此时,必然会内忧外患,其他诸侯必定会趁火打劫,这样,即使是再厉害的谋略家大概也无力回天了。所以,在实际作战中,我们只听说过因为将领缺乏才能而难以速胜,却没有见过指挥高明巧于持久作战的。对国家有利的持久战,确实从来没有出现过。所以,不能详细陈述持久战带来的害处,就不能全面地了解用兵的益处。

善于用兵的人,不必多次征集士兵,不必多次征收粮草。他们可以做到:由国家提供武器,而粮草从敌人处获取,这样,军队就不必为粮草不足而担忧了。一些国家之所以因战争而贫困,是因为他们的军队长期远征,所以,不得不长途运送粮草。长途运输必然导致百姓贫穷。而军营周围必定物价飞涨,物资资源也就会出现匮乏的情况,国家的赋税也就不得不加重。在战场上,军队的力量被耗尽,而国内资源也匮乏,民不聊生,人们的私人财产减少了七成,而国家的财产,因为车辆损耗、马匹疲惫,一些武器,诸如,盔甲、弓箭、矛戟、盾牌、牛车等,会失去六成。因此,真正有智慧的将军,一定会就近在敌国解决粮草问题。从敌国搞到一钟的粮食,就相当于从本国启运时的二十钟;在当地取得饲料一石,相当于从本国启运时的二十石。所以,要让士兵奋勇杀敌,就要激怒他们,而要想夺取敌军的粮草物资,就要拿这些来奖励士兵。所以,在车战中,如果能抢到敌军十辆以上军车的,就奖励那个最先抢到的士兵。而夺得的战车,就要迅速换上我方的军旗,并将得来的军车编入我方军队。另外,要善待俘虏,使他们有归顺之心。这就是战胜敌人而使自己越发强大的方法。所以,对于作战来说最为重要的就是速胜,最不宜的是打持久战,真正深谙用兵之道的将帅,他们掌握了民众的生死和国家的存亡。

心理支招

《作战篇》讲的是庙算后的战争动员及取用于敌,胜敌益强。“作”是“制造”“兴起”之意。“作战”在这里不是指战争,而是指战争前的准备和筹划,属于“未战而庙算”的范畴。本篇继《始计篇》之后,在“慎战论”思想的指导下,着重分析了战争与经济的关系,战争依赖于经济,但会对经济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fM6Q8EX/810euW7r6Qpd4fpplLms8YZafcwsNmRR6shUvMUBucsCUVnd9m9N5a5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