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上可以穿透一切高墙的东西,就在我们的内心深处,那就是希望。希望是美好的事物,也许是世上最美好的事物,美好的事物永不消逝。
——《肖申克的救赎》
在篮球场上,潇宇永远是团队中最给力的得分后卫,有出色的外线远射能力和跳投能力,是团队中的灵魂人物。每次打完比赛,虽说大汗淋漓,消耗甚大,可潇宇依旧生龙活虎,精力充沛,感觉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
可是,告别赛场,走进教室,潇宇就像换了一个人,完全打不起精神,眼神暗淡无光,一副生无可恋的表情。特别是高数课程,他几乎每次都是打着哈欠上完课的,老师安排的作业总是拖拖拉拉,经常是在被点名后才记得做,成绩也是一塌糊涂。
高数老师提醒潇宇,要是再不努力学,考试都很难通过。潇宇知道后果的严重性,无奈地说了一句:“我不是学数学的材料,从小到大就没考过好成绩,努力也白搭……”听到潇宇的这番自我评价,高数老师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也许不是学不会,是习得性无助了。”
什么是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动物时提出的:因为重复的失败或惩罚而造成的放弃努力的消极行为。
塞利格曼用狗做了一项经典的实验: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鸣器一响,就对狗施以电击,被关在笼子里的狗无法逃避。多次实验后,实验者在施以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但在此时,蜂鸣器一响,狗非但不逃跑,而且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上呻吟和颤抖。原本可以轻而易举逃跑的它,却只是绝望地等待着痛苦的降临。
当一个人面对不可控的情境,认识到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法扭转不可避免的结果后,就会产生放弃努力的消极认知和行为,表现出无助和消沉等负面情绪。人在陷入习得性无助中后,就会不自觉地按照已知的预言来行事,最终令预言发生,从而进一步恶化当事人的身心状态,影响他的理性判断和学习的能力。
潇宇自认为不是学数学的材料,所以即便有时间和精力他也不会去学习,因为他认定了自己学了也不会懂,成绩自然是一塌糊涂。之后,他就会对自己说:“我果然不是学数学的材料。”延伸到其他领域,当一个人认定这辈子自己都不配过好的生活时,他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延续会让自己变得更差的习惯,暴食、熬夜、懒散,结果真的把生活弄得一塌糊涂。
自证预言在现实生活中被频频验证,实际上就是心理暗示造成的结果。
人在对自己进行认识、了解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从而在自我认知上出现偏差。这种自我设限如同魔爪,让人在想要释放潜能的时候一把被拦住。时间久了,它会让人在心里默认——我是不可能成功的,于是——能躲就躲,能拖就拖。
改变归因模式,克服习得性无助
塞利格曼认为:消极的行为事件或结果本身并不一定会导致无助感,只有当这种事件或结果被个体知觉为自己难以控制和改变时,才会产生无助感。
习得性无助,是人在面对痛苦的时候自发产生的动物本能。要消除习得性无助感,最重要的是改变不良的归因模式,不要总把失败归因于能力,可以尝试着把失败归于努力因素。在面对挑战的时候,增加重复次数与强度,为自己累积优势。
下一次,当挑战摆在眼前,你心里那个消极怠慢的念头再次闪现时,尝试理性地告诉自己:“这件事,1遍做不好,我就努力做2遍,进步一点点;2遍做不好,我就努力做3遍,再进步一点点……要是N遍做不好,我就努力做N+1遍!”
战拖速读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