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自救指南04
从“完美主义心态”调整为“成长心态”

完美主义,我的定义是,一种充斥在生活中的对失败的失能性恐惧,尤其是在我们最在意的地方。

——泰勒·本·沙哈尔

上周四,负责新媒体运营的晓喆被领导批评了,原因是公众号的推送延迟了一小时。

晓喆无可辩驳,责任确实在他。那天要推送的文章中有大量的图片,晓喆一直忙活图片的剪裁和排版,希望把它们处理得完美一些。等他感觉比较满意时,忽地发现已经错过了往常的推送时间。晓喆赶紧把内容穿插进去,慌忙之中,他顾不上仔细地检查错别字,导致群发之后,不少读者在后台纠正错别字,非常尴尬。

领导的批评声不时地回荡在晓喆耳边,内心的自责更是令他坐立难安。回想这件事,晓喆也挺懊悔:要是自己不过分纠结不必要的细节,先把重要的文字和图片放上去、检查好,再去完善其他细节,错误百出的问题就可以避免了。

其实,晓喆已经不是第一次犯这种错误了。他总想把事情做到完美,得到周围人的一致肯定,结果忽略了每个项目都有时限。他认为费尽心思打磨的过程是精益求精,可在同事和领导眼里,不过是做事拖拉、效率低下。

拖延VS完美主义

美国芝加哥德保尔大学心理系副教授拉里说:“某些拖延行为其实并不是拖延者缺乏能力或努力不够,而是某种形式上的完美主义倾向或求全观念使得他们不肯行动,导致了最后的拖延。

他们总在说:‘多给我一点时间,我能做得更好。’”

如果一个人总想着万事俱备后再开始,过分纠结不必要的细节,希望把事情做到无可挑剔,那么结果往往是——要么长时间处于准备阶段,要么迟迟无法完成手中之事。这种类型的拖延者,就是被完美主义心态束缚了,他们对自己的期望很高,但这种期望却根本不切实际。

完美主义不都是消极的,有“适应型”与“适应不良型”之分。

适应型的完美主义者,对自己有很高的期望,虽然追求完美,但不忘尊重现实,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这份“完美”,并不断地为之努力。

适应不良型的完美主义者,对自己的期望也很高,可这种期望是不切实际的。总想把事情做到极致、惊艳四方的他们,内在通常都有一些不合理的信念,如:自我价值源于成就;犯错是能力不足的表现;努力的结果只有成功和失败,不存在足够好的状态;没有十足把握的事情不能做。这些错误的信念,加深了完美主义者对失败的恐惧,让他们不敢“轻易行动”,更不敢“轻易完成”。

完美主义型拖延者的自救指南

完美主义型的拖延症患者“有救”吗?答案是,当然“有救”!

美国临床心理学家、教育学博士比尔·克瑙斯指出:“如果你是一个完美主义者的话,你要做的就是在每次被完美主义拖延时告诉你自己——打住!”

自救指南1:提醒自己不完美也没关系

当你力求完美,用拖延来延缓焦虑时;当你钻牛角尖,为某些瑕疵纠结时;当你对某件事物感到恐惧和不自信时,都可以提醒自己说:“没关系,谁都不是完美的。”当你承认了不完美是

常态,接纳了那个有缺陷的自己时,拧巴的感觉会被削弱。

自救指南2:把“完美心态”调整为“成长心态”

工作能力与自我价值之间没有绝对联系,不是非得做到完美才能证明自己有价值,也不是一件事情没做好就意味着整个人都是失败的。把“完美心态”调整成“成长心态”,相信能力是可以发展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验的积累,我们会越来越优秀。秉持这样的心态,可以减轻对失败的恐惧,卸下心理压力。

自救指南3:完成胜于完美,有选择性地追求精益求精

完美主义有两种,一种是在行动中不断朝着完美精进,先完成再完美;另一种是构想达到完美的状态,不完美不成活。完美型拖延者要逐渐向前一种状态靠拢:先着眼于全局,把事情完成,再有选择性地精益求精,做一个“部分完美主义者”,而非处处吹毛求疵。

万物有裂痕,光从痕中生,愿你能与不完美和解。

战拖速读导图 THdHiAh+j/mz4nljW++stjhgry7jgbyMlPeK+rmxn2mqdqCYAN5Eanh6tuVDfQ+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