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中设有许多问题,但读者不用烦恼自己是否都能回答正确,因为这些问题并不是用来测试知识水平或资质的。
本书的目的是让读者了解应掌握的知识,养成应具备的习惯。所以,有时一些测试题会反复出现。解答问题时,能否得出正确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养成逻辑思考的习惯。
此外,本书还使用了“世界标准”这一概念。当今世界主要的国际通用语言是英语,因此英语的口语表达习惯和写作方式大致上构成了“世界标准”。当然了,并不是英语中所有的表达方式都可称为“世界标准”,但除去一些特例,在“逻辑性表达应该是什么样的”这一点上,英语的确可以承担这一重任。
阅读完本书后,读者应该就能够轻松地解答下面的问题,因为本书的目的就在于培养读者解决下列一类问题的逻辑能力。
为了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些问题的答案和解说,我把它们留在了靠后的章节中。让我们先从更基础的内容着手。
Q1
“人应该××。”
许多人在写作文时,除了通过阐述理由来佐证论点,还习惯在最后加上一句“我想成为能做到××的大人”作为总结,以结束全文。这种写法在读后感里尤其常见。
这种表达方式是否正确呢?
Q2
下面是一篇精简版的小论文。该论文的论述方式很常见,其中存在很多缺陷,请列举出它的主要问题。
注意,分析文章时要着眼于文章的表述方式,而不是文章是否正确。
世界人口不断增加,我们必须找出解决粮食短缺问题的具体方法。为此,我们也有必要发展农产品工业化生产技术。今后新技术将不断问世,其中一些技术可能会危害人类。但我认为,我们仍应该重视农产品工业化生产技术发展。
Q3
下面是一篇长文章的开头:
以前的孩子都是用毛笔在纸上写字,而现在的孩子都是用手指在屏幕上输入文字。因此,现在的孩子字写得不好。
请你举出该文章中的逻辑问题。
Q4
下面的文章截取自一篇长文,请问该文章最大的缺陷是什么?
肖邦弹奏的不协和音十分悦耳。但在19世纪前期,肖邦的曲子并不受欢迎,许多人觉得他的曲子听起来就像一堆不和谐的音符。然而现代人已经听惯了不协和音,因此许多人甚至没有注意到肖邦经常在曲子里使用这种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