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怀曲

天温逐升,夏日已到。我身处异国他乡,终日面对他乡人物,心中无由躁乱。倒不是怨怪这外乡人情物景之差,实是这跳动之心尚未遇到寄居之所。

我忆起这个时季的家乡。它往往伴着白日的疲倦,却守着优柔的长夜。它居处在河山环围之中,流动着江湖的情脉。那悠悠淌着的江水,送来一片温柔。它孕育着傩戏与青阳腔,白天里吸纳着与日不同的人文情调,夜晚则又像母亲一样把爱和温暖化作甘口的奶水滋润这儿的人民。

那时候,除去大雨倾盆之外,我每夜必陪着父亲于街巷人道漫步。若是小雨,在我看来,于这夏夜更是增添了无限柔情。我常年在外,能够与父亲相伴之时日屈指可数,恐怕唯有借这夜之母亲之柔情,方能体味那久藏于胸,却难言于口的恩情。

街灯向晚,夏风掠过河面,洗尽一身的铅华,带着那疲惫了一天的树叶唱起歌来。公园里,树叶甚密,在光影中留下一地斑驳。从远方旅行过来的光随着氤氲的河雾时亮时暗。就是这个时候,一声声二胡之音,似诉着远古的故事,似诉着一日的疲倦,渐飘入耳;一声声黄梅之音,似婉转黄鹂,在光与影的缝隙中穿梭徘徊,身形灵转。这是家乡特有的,我知道。于霓灯红酒之外,同处这喧嚣闹市之中,可是却总有这样的地方,是不带丝毫硝烟的世外桃源。在俗世奔走行忙的人们,都能在这儿找到心灵之寄托。无论你在外界身处何位,在这儿,只有一种人——“听”客!

夏夜河湖之畔多有清凉,夕阳渐起之时,便有这么一群唱客聚集在过廊烟柳之下。没有人知道彼此来自何方,但曲之衷,事之思,情之爱却将他们联在一起。但至情到深处,你奏一曲,我和一音,仍有会舞者在一旁一袭白衣翩飞。过来的人或是驻足依栏,或是抱膝卧坐,但大都是中老年人,像我这等不解风情的年轻人倒是少之又少了。我和父亲每至于此,总会留步。然后侧耳享受这出世之音,感受着“谛听忘倦”的情怀。我留恋这种感觉。

黄梅戏也称黄梅调和采茶戏,起源于安庆市。其名字就发人深省,必是近人贴民之曲调。池州与安庆只一江之隔。可是这一江之水岂能阻止这天外之音传至这儿?乃至大江南北?小时候家里就经常播放一系列黄梅戏曲,虽然那时不懂如何欣赏,却总是被戏里情节故事感至涕下。常伤于《孟姜女》的“月下盟誓订终身”却成了“又谁知棒打鸳鸯两地分”;常乐于《打猪草》中“郎对花姐对花,一对对到田埂下”的娇稚明亮;常浸于《天仙配》的“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的和谐梦境之中。我深知,我今日这筋骨柔情与当日听曲怡情是有莫大关系的。

黄梅戏的开山鼻祖是严凤英,这个来自桐城黄梅的刚毅姑娘。她用一生去缔造了黄梅戏的辉煌。这是个历经家国沧桑的女人,她将自己的人生融于这个人类至高无上的文化遗产之中。她的曲“以声传情,以情带声”,让人听后感觉所有故事“如在目前”。这是人类的曲子,也是她自己的曲子。她使黄梅戏再生,使这个本会流于历史潮流的艺曲,重浮于世,然而她自己却慨然而走。她常说“旧社会把我当成草,这社会把我当成宝”。直至今日,我们仍能从她的曲子中感受到那对于党和新中国的深情热爱。她年轻时曾驻秋浦两岸演艺三个月,我想,这应该也是如今池州黄梅盛行的缘故吧。她是带着遗憾离世的,可我知道,她并不孤单。她的死就是她的不死。现在的后人恐怕很少有人能唱出她那样的曲子了吧!而今突然忆起在安庆的日子,曾驻足于黄梅艺术节之外,却无缘一赏,实是平生之憾事!

黄梅戏,于民而言,或是“谛听忘倦”“通达人世之情”;于国而言,则是借曲怀史,于回忆苦难岁月时深思前进之路。曲终音毕,我和父亲相视一笑,继续前行。我也从此刻醒来,念起父亲,念起严凤英,然后仰头叹息。这窗外,仍是异地天空……

2015.5.17 eYPhyUmtn/GDtavyS+CLiQ4nu/0GynIXyAKZ/CnWCMJqwiOomjxo13XCo2Kd7+z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