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
主动与不主动之间,生命资源相差30倍

这是我唯一后悔的事。

发生在20年前,我24岁,有一次行业会议上遇到猎头,问我愿不愿意去一家非常有名的公司做总经理秘书,至少可以先去面试。这是一个特别好的机会,但也意味着我要放弃当时稳定的工作和熟悉的城市。我纠结很久退缩了,原因现在听起来肯定特别可笑——我还没有面试就把自己从头到尾否定了一遍,从身高到英语,从性格到专业。

猎头是个和我年龄差不多的男生,他特别不理解,对我说:“李筱懿,在别人否定你之前,请不要先自我否定可以吗?请主动一些可以吗?没有任何机会会对你三请四邀。”

我有点惭愧,但还是没有去这家公司,按部就班继续当记者。

五年以后,我29岁,这家公司的创始人出差来到我所在的城市,非常巧,就是我采访他。我听着公司飞速的发展,看着一沓背景资料,内心感慨万千。

采访结束后我开玩笑地对创始人说:“五年前我差点成为你的秘书。”

他马上说:“现在你依然可以,要试一下吗?而且职级比秘书高,是总经理助理。”

我没想到他反应居然这么快,结结巴巴地回答:“啊,我想想,报社对我还蛮好的。”

他摇摇头说:“机会不会等你第三次。”然后告诉我:“当年挖你的那个猎头男孩,现在是他这个领域最牛的人之一。”

创始人走了,完全没有像电影里那样,留下名片说:“如果你想通了,随时来找我。”我再一次错过了加入高速发展行业的机会。

在接下来几年,我经历了报纸媒体的衰落,职业的天花板,非常难熬,但是我的性格彻底变了,活成一个胸口写着“勇”字的人,非常积极主动。

主动不是莽撞啊,在我的理解中,主动思考、主动行动、主动复盘、主动解决问题,这才是真主动。

不知道该不该做事,去做,大不了做错了总结教训,也好过事后后悔。

不知道该不该结交的人,去认识一下,觉得不合适,再走开,总好过先入为主的判断。

有句话说:“主动与不主动之间,生命资源相差30倍。”

我想可能还会更高,因为前面的每一步都是后面的基础,前面差30倍,后面有可能放大成90倍。如果真的做事,我其实不太鼓励别人慢慢来,因为我们这个时代的节奏非常快,主动把握机会,快速试错,才会高效升级。

分享我自己的比例:凡是我主动争取的事情,70%都做成了,这些做成的事就像一个个阶梯,把我送到另外一个层面,从量变到质变,现在的我和十年前的自己,思维上几乎不再是同一个人。

“慢慢来”这句话没有错,但它说的是耐心,而不是主动性。2020年疫情之后,几乎所有行业、所有人都受到影响,但我们依然可以主动调整状态,主动安排工作和生活,而不是被动接受信息。

把这篇文章放在这本书的第一篇,是我有意为之,30岁以后,我们得学会“静若处子,动如脱兔”,等待机会时充满耐心,遇见机会时毫不犹豫。

主动而充实的人,才会成为这个时代的幸运儿。 /b0rBb6UNbgERd+6lpDHicWbHUZ7sg1OIJggooeei0zZgxGRkeTce2e/KYLDeYx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