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过好生活的基本功

谢谢你打开这本书。

从2014年出版第一本书《灵魂有香气的女子》,到2022年年底写完这本《自在》,倏忽八年过去,我也做了很多尝试:写作了8本书,做了公众号,拍摄视频节目,成立女性文化公司,参与投融资,建立女性读书社群,等等。

这八年时光,密度大,节奏快,经常让我感叹仿佛过了半生,也让我感慨的确一切都有可能,所以,尤其感谢你的陪伴,让我能够从写作这个起点,走向更开阔的世界。

记得很多年前,我看过一段采访,有人问央视当时的著名制片人陈虻:“什么样的编导算优秀?”陈虻回答:“我衡量一个编导,不是看做得最好的片子,而是看做得最差的片子,最差的片子什么样,才代表这个人的水平。最好的片子没准是蒙上的,你说你打一枪,嘣,打10环上了,蒙呗。假如最差的一枪都打8环,那才代表水平真的很高。”

他说的是基本功扎实。

就像生活里那些很厉害的人,大多数一直在踏踏实实做自己应该做的事,他们厉害在错误率低,而不是偶尔打出了几个惊天动地的好球。面对生活,我们究竟需要哪些基本功呢?能不能把基本功列举出来,方便大家记忆和使用?这是我写作《自在》这本书的初衷,她是我从20岁到44岁的思考和转变,我把这些细细整理为100条“基本原则”,其中既有务实的方法论,也有婉转的心路历程,既有跌宕的故事,也有笃定的感触,感谢你允许我像个姐妹一般,娓娓道来,坦诚相待。

“自在”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我想,那是“找到自我”之后特有的样子,“寻找自我”的过程会经历很多事、见很多人,从迷茫到清晰不断调整自己,最终确信自我的存在感与价值感,在自己感兴趣的、认为重要和有意义的事情上有所成就。所以,《自在》也是一本陪伴你探索自我的小书,她有10个章节,分别是:自主、自省、自律、自修、自洽、自如、自然、自愈、自信和自在。

每个章节10个相关的故事,尽量包括有用的技巧和多元的视角。写作时,我也时常思考,同样的问题,20岁的我怎样处理,换做今天44岁的我,又会怎样处理?必须承认,处理方式差别真的很大。比如40岁的我积极主动,主动思考、主动行动、主动复盘、主动解决问题,20岁时可不是这样,我会经常“算了”“等下一次吧”,这些念头和行为塑造了我当时怯懦的性格,弄丢了很多机会,做错了很多决定。被现实逼到角落,我才被迫优化自己的性格。

探索自我的过程中,必然碰上很多挫折和曲折。

例如婚姻,我们从中获得什么,又将付出什么?幸福婚姻为什么难度越来越大?只有放弃对爱情的期待才算“人间清醒”吗?

例如沟通和表达,为什么心地真诚讲话却那么难听?厚道人遇见尴尬事活该忍受吗?怎样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例如职业,谈条件很难吗?怎样为自己争取资源?怎样找到自己的“贵人”?

这都是很现实的问题,不解决现实问题,人无法达到“自在”的状态。

如果你20岁,感觉自己面对着困惑,这本书里或许有一些妈妈不会告诉你的生存法则,绝不是妈妈不够智慧,而是她不忍心让你了解太多人心的复杂,可是经历幽暗,往往是遇见光明之前付出的代价,所以,我想坦坦白白地分享给你人性的幽深。

如果你30岁,感觉自己遇到了瓶颈,这本书里或许有一些打破玻璃天花板的方法。当我坦坦荡荡写出自己的经历,你可能马上有了共鸣和信心,在山重水复的时候,加油向前,走到柳暗花明。

如果你是40岁或者以上,是我的同龄人,我们会在读这本书时会心一笑,感慨一句:“原来你也这样想。”

的确,与“成熟”相比,我更喜欢“自在”,这是一种不经意间“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开朗与豁达。

“自在”不是不争不抢不在乎,那是放弃。“自在”是掌握了基本方法之后,变得通情达理,还能把想做的事情办成。

“自在”不是想怎样就怎样,不管不顾别人的感受,那是任性。“自在”是在明确原则之后,张弛有度,不紧不慢地解决问题。

我始终记得《宁静祷文》中所说:请赐给我雅量,平静接受不可改变的事;赐给我勇气,去改变应该改变的事;并赐给我智慧,去分辨什么是可以改变的、什么是不可改变的事。

这三句话说得多好,基本概括了世间百态,积极而又平静,这就是我心目中“自在”的样子——

与幸福慢慢相见,内心安然。

你的朋友:筱懿
2022年12月 /WD0ba6FYN09uVDzIPtRrP60Zlh3sCoS/5H5qqMU6WRZveOPWowJ1pQ/M22DxYf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