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卷十四 彩画作制度 [1]

总制度 [2]

【原文】

彩画之制:先遍衬地,次以草色 [3] 和粉,分衬所画之物。其衬色上,方布细色或叠晕 [4] ,或分间剔填。应用五彩装及叠晕碾玉装者,并以赭笔描画。浅色之外,并旁 [5] 描道量留粉晕,其余并以墨笔描画。浅色之外,并用粉笔盖压墨道。

衬地之法:

凡枓、栱、梁、柱及画壁,皆先以胶水遍刷。 其贴金地以鳔胶水。

贴真金地:候鳔胶水干,刷白铅粉;候干,又刷;凡五遍。次又刷土朱铅粉, 同上 ,亦五遍。 上用熟薄胶水贴金,以绵按,令着实。候干,以玉或玛瑙或生狗牙斫令光。

五彩地: 其碾玉装,若用青绿叠晕者同 。候胶水干,先以白土遍刷;候干,又以铅粉刷之。

碾玉装或青绿棱间者: 刷雌黄合绿者同 。候胶水干,用青淀和荼土 [6] 刷之。 每三分中,一分青淀,二分荼土。

沙泥画壁:亦候胶水干,以好白土纵横刷之。 先立刷,候干,次横刷,各一遍。

调色之法:

白土: 荼土同 。先拣择令净,用薄胶汤, 凡下云用汤者同,其称热汤者非 [7] ,后同, 浸沙时,候化尽,淘出细花, 凡色之 极细而淡者皆谓之花,后同 ,入别器中,澄定,倾去清水,量度再入胶水用之。

铅粉:先研令极细,用稍浓水 [8] 和成剂, 如贴真金地,并以鳔胶水和之 ,再以热汤浸少时,候稍温,倾去;再用汤研化,令稀稠得所用之。

代赭石: 土朱、土黄同。如块小者不捣 。先捣令极细,次研;以汤淘取花。次取细者,及澄去砂石,粗脚不用。

藤黄:量度所用,研细,以热汤化,淘去砂脚,不得用胶, 笼罩粉地用之。

紫矿:先擘开,挦去心内绵无色者,次将面上色深者,以热汤撚取汁,入少汤用之。若于花心内斡淡或朱地内压深用者,熬令色深浅得所用之。

朱红: 黄丹同 。以胶水调令稀稠得所用之。 其黄丹用之多涩燥者,调时用生油一点。

螺青: 紫粉同。 先研令细,以汤调取清用。 螺青澄去浅脚,充合碧粉用;紫粉浅脚充合朱用。

雌黄:先捣次研,皆要极细;用热汤淘细花于别器中,澄去清水,方入胶水用之。 其淘澄下粗者,再研再淘细花方可用。 忌铅粉黄丹地上用。恶石灰及油不得相近。 亦不可施之于缣素。

衬色之法:

青:以螺青合铅粉为地。 铅粉二分,螺青一分。

绿:以槐花汁合螺青铅粉为地。 粉青同上。用槐花一钱熬汁。

红:以紫粉合黄丹为地。 或只用黄丹。

取石色之法:

生青, 层青同 ,石绿,朱砂:并各先捣令略细, 若浮淘青,但研令细 ;用汤淘出向上土、石,恶水不用;收取近下水内浅色, 入别器中, 然后研令极细,以汤淘澄,分色轻重,各入别器中。先取水内色淡者谓之青花, 石绿者谓之绿花,朱砂者谓之朱花 ;次色稍深者,谓之三青, 石绿谓之三绿,朱砂谓之三朱 ;又色渐深者,谓之二青, 石绿谓之二绿,朱砂谓之二朱 ;其下色最重者,谓之大青, 石绿谓之大绿,朱砂谓之深朱 ;澄定,倾去清水,候干收之。如用时,量度入胶水用之 [9]

五色之中,唯青、绿、红三色为主,余色隔间品合而已。其为用亦各不同。且如用青,自大青至青花,外晕用白; 朱、绿同 。大青之内,用墨或矿汁压深,此只可以施之于装饰等用,但取其轮奂鲜丽,如组绣花锦之纹尔。至于穷要妙夺生意,则谓之画,其用色之制,随其所写,或浅或深,或轻或重,千变万化,任其自然,虽不可以立言。其色之所相,亦不出于此。 唯不用大青、大绿、深朱、雌黄、白土之类。


【梁注】

[1]在现存宋代建筑实物中,虽然有为数不算少的木构殿堂和砖石塔,也有少数小木作和瓦件,但彩画实例则可以说没有,这是因为在过去八百余年的漫长岁月中,每次重修,总要油饰一新,原有的彩画就被刮去重画,至少也要重新描补一番。即使有极少数未经这样描画的,颜色也全变了,只能大致看出图案花纹而已,但在中国的古代建筑中,色彩是构成它的艺术形象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这方面实物缺少,因此也使我们难以构成一幅完整的宋代建筑形象图。在《营造法式》的研究中,“彩画作制度”及其图样也因此成为我们最薄弱的一个方面,虽然《法式》中还有其他我们不太懂的方面,如各种灶的砌法,砖瓦窑的砌法等,但不直接影响我们对建筑本身的了解。至于彩画作,我们对它没有足够的了解,就不能得出宋代建筑的全貌,“彩画作制度”是我们在全书中感到困难最多最大但同时又不能忽略而不予注释的一卷。

卷十四中所解说的彩画就有五大类,其中三种还附有略加改变的“变”种,再加上几种掺杂的杂间装,可谓品种繁多;比之清代官式只有的“和玺”和“旋子”两种,就复杂得多了。在这两者的比较中,我们看到了彩画装饰由繁而简的这一历史事实,遗憾的是除去少数明代彩画实例外,我们还没有南宋、金、元的实例来看出它的发展过程。但从大木作结构方面,我们也看到一个相应的由繁而简的发展。因此可以说,这一趋势是一致的,是历代匠师在几百年结构、施工方面积累的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改进的结果。

[2]这里,“总制度”主要是说明各种染料的泡制和着色的方法。

[3]这个“草色”的“草”字,应理解如“草稿”“草图”的“草”字,与下文“细色”的“细”字是相对词,并不是一种草绿色。

[4]叠晕是用不同深浅同一颜色由浅到深或由深到浅地排列使用,清代称“退晕”。

[5]“旁”即“傍”,即靠着或沿着之义。

[6]荼土是什么?不很清楚。

[7]简单地称“汤”的,含义略如“汁”;“热汤”是开水、热水,或经过加热的各种“汤”。

[8]“稍浓水”怎样“稍浓”?待考。

[9]各版在这下面有小注一百四十九个字,阐述了绘制彩画用色的主要原则,并明确了彩画装饰和画的区别,对我们来说,这一段小注的内容比正文所说的各种颜料的具体泡制方法重要得多。因此我们擅自把小注“升级”为正文,并顶格排版,以免被读者忽略。


【译文】

彩画的制度:先全面地铺衬画底,再用草色和粉,分别托衬所画的物体。在衬色之上才能精细着色,或者采取叠晕,或者采取分间剔、填的方式。如果作五彩遍装或叠晕碾玉装,除了要用红笔描画浅色,在浅色之外,都要沿着描道留出做粉晕的宽度来,其余部分除用浅黑色描画外,都要用粉笔(沥粉的笔)遮盖并压住黑线使色浅。

衬地之法:

凡是斗、栱、梁、柱以及画壁,都先用胶水全部刷一遍。(贴金地的部分用鳔胶水。)

贴真金地:等鳔胶水干之后,刷白铅粉,等干后再刷,一共刷五遍。然后再刷土朱、铅粉,步骤同上,也刷五遍。(面上用熟薄胶水贴金,用棉花按压,使其附着结实。等干后,再用玉或者玛瑙或者生狗牙砍削平整,使表面光滑。)

五彩地(如果是采用青绿叠晕的碾玉装也一样):等胶水干以后,先用白土刷一遍。等干后,再用铅粉刷。

碾玉装或青绿棱间者(刷雌黄合绿者也一样):待胶水干后,用青淀和荼土混合刷一遍。(青淀占三分之一,荼土占三分之二。)

沙泥画壁:待胶水干后,用好白土纵横来回刷。(先立着刷,待干后再横着刷,各刷一遍。)

调色之法:

白土(荼土同):先拣择干净,同时用稀胶水(凡是下面说用汤的都相同,称热汤的不是,后同)浸泡少时,待土完全溶化后,淘出细而色淡的精花(凡是色泽极细而淡的都称为“花”,后同)。移入其他容器中,澄出清水,用时按需要加入适量胶水即可使用。

铅粉:先将铅粉研为细末,合成浓度较大的铅粉和水的混合物(如果贴真金地还需要用鳔胶水拌和)。然后再用热水浸一会儿,等水稍凉,倒出水,再用稀胶水研化,使稀稠得当能够使用。

代赭石(土朱、土黄相同。如果块较小则不用捣碎):先将赭石捣为细末,然后用稀胶水研淘,取其精花,然后澄去砂石杂质,取其细粉使用。

藤黄:按用途不同研细,然后用热水淘去杂质即可,不可用胶。(笼罩粉地的时候使用。)

紫矿:先破开,去掉中心绵而无色的部分,然后将面上颜色深的部分,以热水拈取汁,加入少量稀胶水使用。如果用于绘制花心,需使其颜色浅淡,或用于在朱红地内压深,应熬煮到颜色深浅适宜时使用。

朱红(黄丹同):用胶水调和,使稀稠得当时使用。(如黄丹特别生涩干燥,可加一点生桐油。)

螺青(紫粉同):先研细,用稀胶水调和,取其清液使用。(螺青澄去浅色部分的下脚料可与绿粉混合使用,紫粉浅色部分的下脚料可与红色混合使用。)

雌黄:先捣碎,后研细,要研得很细,然后用热水淘出精花放入容器中,澄去清水,才能和胶水使用。(淘澄余下的,可再研、再淘细花使用。)不能在铅粉、黄丹地上使用。千万不能接近石灰和油。(也不可用于细绢布之上。)

衬色之法:(衬地上施底色)

青:以螺青和铅粉调和为底色。(铅粉二份,螺青一份。)

绿:以槐花汁调和螺青、铅粉为底色。(铅粉和螺青的比例同上。用一钱槐花熬成汁。)

红:以紫粉调和黄丹为底色。(或者只使用黄丹。)

取石色之法(对矿物性颜料更精细的加工,按细度不同分类收取的办法):

生青(层青同)、石绿、朱砂应先捣碎,使其基本研细(浮淘青必须研细)。然后淘去砂石等杂物,并倒去脏水,将近水底的浅色的青、绿或朱砂收集起来(放入容器)。研为细粉,用稀胶水再淘澄,按颜色深浅不同收取,分别放入不同容器中。颜色最浅的叫“青花”(石绿为“绿花”,朱砂为“朱花”)。颜色比较深的叫“三青”(石绿叫“三绿”,朱砂叫“三朱”)。颜色更深的叫“二青”(石绿叫“二绿”,朱砂叫“二朱”)。最下面颜色最深的叫“大青”(石绿叫“大绿”,朱砂叫“深朱”)。澄完,倒去清水,等晾干后使用。在使用的时候,根据情况加入胶水。

五种颜色之中,只以青、绿、红三色为主,其余的颜色只是相间品配而已。其用处也各不相同,比如用青色,从大青到青花,外晕都用白色(朱、绿相同)。在大青之内,用墨或者矿汁将颜色压深。这种颜色只能用于装饰等,是为了突显它的颜色鲜丽,就像编织锦绣的花纹一样。至于那些达到精妙绝伦、栩栩如生的,则称为“画”。其用色的制度,根据所画之物,或浅或深,或轻或重,千变万化,顺其自然,不能用言语来表达,其颜色的品相,也不外乎这几种。(只是不使用大青、大绿、深朱、雌黄、白土之类的颜色。)

五彩遍装 [1]

【原文】

五彩遍装之制:梁、栱之类,外棱四周皆留缘道,用青、绿或朱叠晕, 梁、栿之类缘道,其广二分 [2] ;斗栱之类,其广一分 。内施五彩诸花,间杂用朱或青、绿剔地,外留空缘 [3] ,与外缘道对晕。 其空缘之广,减外缘道三分之一。

花纹有九品:一曰海石榴花, 宝牙花、太平花之类同。 二曰宝相花, 牡丹花之类同。 三曰莲荷花。 以上宜于梁、额、橑檐枋、椽、柱、枓、栱、材、昂、栱眼壁及白板内;凡名件之上,皆可通用。其海石榴,若花叶肥大,不见枝条者,谓之铺地卷成;若花叶肥大而微露枝条者,谓之枝条卷成;并亦通用。其牡丹花及莲荷花,或作写生画者,施之于梁、额或栱眼壁内。 四曰团窠宝照, 团窠柿蒂、方胜合罗之类同;以上宜于枋、桁、枓、栱内飞子面,相间用之。 五曰圈头合子。六曰豹脚合晕, 梭身合晕、连珠合晕、偏晕之类同;以上宜于枋、桁内,飞子及大、小连檐用之。 七曰玛瑙地, 玻璃地之类同;以上宜于枋、桁、枓内相间用之。 八曰鱼鳞旗脚, 宜于梁、栱下相间用之。 九曰圈头柿蒂, 胡玛瑙之类同;以上宜于枓内相间用之。

琐纹

飞仙

琐纹有六品:一曰琐子, 联环琐、玛瑙琐、叠环之类同。 二曰簟纹, 金铤、纹银铤、方环之类同。 三曰罗地龟纹, 六出龟纹、交脚龟纹之类同。 四曰四出, 六出之类同。以上宜以橑檐枋、槫柱头及枓内;其四出、六出,亦宜于栱头、椽头、枋、桁相间用之。 五曰剑环, 宜于枓内相间用之。 六曰曲水, 或作“王”字及“万”字,或作枓底及钥匙头,宜于普拍枋内外用之。

凡花纹施之于梁、额、柱者,或间以行龙、飞禽、走兽之类于花内,其飞走之物,用赭笔描之于白粉地上 [4] ,或更以浅色拂淡。 若五彩及碾玉装花内,宜用白画;其碾玉装花内者,亦宜用浅色拂淡,或以五彩装饰。 如枋、桁之类全用龙、凤、走、飞者,则遍地以云纹补空。

飞仙之类有二品:一曰飞仙;二曰嫔伽。 共命鸟之类同。

飞禽之类有三品:一曰凤凰, 鸾、鹤、孔雀之类同。 二曰鹦鹉, 山鹧、练鹊、锦鸡之类同。 三曰鸳鸯, 谿 、鹅、鸭之类同。其骑跨飞禽人物有五品:一曰真人,二曰女真,三曰仙童,四曰玉女,五曰化生。

走兽之类有四品:一曰狮子, 麒麟、狻猊、獬豸之类同。 二曰天马, 海马、仙鹿之类同。 三曰羚羊, 山羊、花羊之类同。 四曰白象, 驯犀、黑熊之类同。其骑跨、牵拽走兽人物有三品:一曰拂菻 [5] ,二曰獠蛮,三曰化生。若天马、仙鹿、羚羊,亦可用真人等骑跨。

云纹有二品:一曰吴云;二曰曹云。 蕙草云、蛮云之类同。

间装之法:青地上花纹,以赤黄、红、绿相间;外棱用红叠晕。红地上花纹青、绿,心内以红相间;外棱用青或绿叠晕。绿地上花纹,以赤黄、红、青相间;外棱用青、红、赤黄叠晕。 其牙头青、绿地用赤黄,牙朱地以二绿。若枝条绿地用藤黄汁罩,以丹花或薄矿水节淡。青红地,如白地上单枝条用二绿,随墨以绿花合粉罩,以三绿、二绿节淡 [6]

叠晕之法:自浅色起,先以青花, 绿以绿花,红以朱花粉。 次以三青, 绿以三绿,红以三朱 。次以二青, 绿以二绿,红以二朱 。次以大青, 绿以大绿,红以深朱 ;大青之内,以深墨压心, 绿以深色草汁罩心,朱以深色紫矿罩心 。青花之外,留粉地一晕。 红绿准此,其晕内二绿花,或用藤黄汁罩,加花纹。缘道等狭小,或在高远处,即不用三青等及深色压罩。 凡染赤黄,先布粉地,次以朱花合粉压晕,次用藤黄通罩,次以深朱压心。 若合草绿汁,以螺青花汁,用藤黄相和,量宜入好墨数点及胶少许用之。

走兽

飞禽

牵拽走兽人物

骑跨仙真

五彩杂花

叠晕之法:凡枓、栱、昂及梁、额之类,应外棱缘道并令深色在外,其花内剔地色,并浅色在外,与外棱对晕,令浅色相对;其花叶等晕,并浅色在外,以深色压心。 凡外缘道用明金者,梁栿、斗栱之类,金缘之广与叠晕同,金缘内用青或绿压之。其青、绿广比外缘五分之一。

凡五彩遍装,柱头 谓额入处 作细锦或琐纹,柱身自柱櫍上亦作细锦,与柱头相应,锦之上下,作青、红或绿叠晕一道;其身内作海石榴等花, 或于花内间以飞凤之类 ,或于碾玉花内间以五彩飞凤之类,或间四入瓣窠或四出尖窠, 窠内开以化生或龙凤之类 。櫍作青瓣或红瓣叠晕莲花。檐额或大额及由额两头近柱处,作三瓣或两瓣如意头角叶, 长加广之半。 如身内红地,即以青地作碾玉,或亦用五彩装。 或随两边缘道作分脚如意头。 椽头面子,随径之圆,作叠晕莲花,青、红相间用之;或作出焰明珠,或作簇七车钏明珠, 皆浅色在外 ,或作叠晕宝珠, 深色在外 ,令近上,叠晕向下棱,当中点粉为宝珠心;或作叠晕合螺玛瑙,近头处,作青、绿、红晕子三道,每道广不过一寸。身内作通用六等花,外或用青、绿、红地作团窠,或方胜,或两尖,或四入瓣。白地 [7] 外用浅色, 青以青花,绿以绿花,朱以朱彩圈之 ,白地内随瓣之方圆, 或两尖或四入瓣同 ,描花,用五彩浅色间装之。 其青、绿、红地作团窠、方胜等,亦施之斗栱、梁栿之类者,谓之海锦,亦曰净地锦 。飞子作青、绿连珠及棱身晕,或作方胜,或两尖,或团窠。两侧壁,如下面用遍地花,即作两晕青、绿棱间;若下面素地锦,作三晕或两晕青、绿棱间。飞子头作四角柿蒂, 或作玛瑙 。如飞子遍地花,即椽用素地锦。 若椽作遍地花,即飞子用素地锦。 白板 [8] 或作红、青、绿地内两尖窠素地锦。大连檐立面作三角叠晕柿蒂花。 或作霞光。


【梁注】

[1]顾名思义,“五彩遍装”不但是五色缤纷,而且是“遍地开花”的。这是明、清彩画中所没有的。从“制度”和“图样”中可以看出,不但在梁栿、阑额上画各种花纹,甚至枓、栱、椽子、飞子上也画五颜六色的彩画。这和明清以后的彩画在风格上,在装饰效果上有极大的不同,在国内已看不见了,但在日本一些平安、镰仓时期的古建筑中,还可以看到。

[2]原文作“其广二分”按文义,是指材分之分,故写作“分°”。

[3]空缘用什么颜色,未说明。

[4]这里所谓“白粉地”就是上文“衬地之法”中“五彩地”一条下所说的“先以白土遍刷,……又以铅粉刷之”的“白粉地”。我们理解是,在彩画全部完成后,这一遍“白粉地”就全部被遮盖起来,不露在表面了。

[5] 菻,音檩,在我国古史籍中称东罗马帝国为“拂菻”,这里是西方“胡人”的意思。

[6]“节淡”的准确含义待考。

[7][8]这里所称“白地”“白板”的“白”,不是白色之义,而是“不画花纹”之义。


【译文】

五彩遍装的制度:梁、栱等构件的外棱四周都留出缘道,用青、绿色或红色叠晕(梁栿之类的缘道,宽度为二分;斗栱之类的缘道,宽度为一分)。在里面做五彩诸花,间杂使用红色或青、绿色剔底,外面留出空白边缘,和外缘道对晕。(其空出边缘的宽度,比外缘道减少三分之一。)

花纹有九个品级:一是海石榴花。(宝牙花、太平花之类的制度与此相同。)二是宝相花。(牡丹花之类的制度与此相同。)三是莲荷花。(以上三品适用于梁、额、橑檐枋、椽、柱、斗、栱、材、昂、栱眼壁及白板之内。在以上构件中,都可以通用。其中海石榴花的花叶如果肥大而不见枝条,就称为“铺地卷成”;如果花叶肥大而微微露出枝条的,就称作“枝条卷成”。二者都能通用。如果牡丹花和莲荷花做成写生画,那么就在梁、额或栱眼壁内施做。)四是团窠宝照。(团窠柿蒂、方胜合罗之类的制度与此相同。以上品级适用于枋、桁、斗、栱之内的飞子面,相间使用。)五是圈头合子。六是豹脚合晕。(梭身合晕、连珠合晕、偏晕之类的制度与此相同。以上适于枋、桁内的飞子以及大小连檐使用。)七是玛瑙地。(玻璃地之类的制度与此相同。以上适于枋、桁、斗内相间使用。)八是鱼鳞旗脚。(适宜于梁、栱之下相间使用。)九是圈头柿蒂。(胡玛瑙之类的制度与此相同。以上适宜于斗内相间使用。)

琐纹有六个品级:一是琐子。(联环琐、玛瑙琐、叠环之类的制度与此相同。)二是簟纹。(金铤、纹银铤、方环之类的制度与此相同。)三是罗地龟纹。(六出龟纹、交脚龟纹之类的制度与此相同。)四是四出。(六出之类的与此相同。以上适宜于橑檐枋、槫柱头及斗内。四出、六出也适宜于在栱头、椽头、枋、桁之上间隔使用。)五是剑环。(适宜于枓内相间使用。)六是曲水。(或者做“王”字以及“万”字,或者做成斗底以及钥匙头,适宜于在普拍枋里外使用。)

凡是花纹雕饰在梁、额、柱上的,可以把行龙、飞禽、走兽之类间杂在花纹之内。对于这些飞禽走兽之类的动物,要用红笔描在白粉底上,或者用浅颜色把这些图案拂淡。(如果是五彩装和碾玉装,花纹适宜用白画。如果是做在碾玉装花纹内的,也适宜用浅颜色拂淡,或者用五彩来装饰。)如果枋、桁之类全部使用龙、凤、走兽、飞禽等物,则整个底都要用云形花纹来填补空白。

飞仙之类有两个品级:一是飞仙。二是嫔伽。(共命鸟之类的制度与此相同。)

飞禽之类有三个品级:一是凤凰。(鸾、鹤、孔雀之类的制度与此相同。)二是鹦鹉。(山鹧、练鹊、锦鸡之类的制度与此相同。)三是鸳鸯。(谿 、鹅鸭之类的制度与此相同。)(骑着或者跨坐这些飞禽的人物有五个品级:一是真人,二是女真,三是仙童,四是玉女,五是化生。)

走兽之类有四个品级:一是狮子。(麒麟、狻猊、獬豸之类的制度与此相同。)二是天马。(海马、仙鹿之类的制度与此相同。)三是羚羊。(山羊、花羊之类的制度与此相同。)四是白象。(驯犀、黑熊之类的制度与此相同。)(骑着或者跨坐、牵着、拽着这些走兽的人物有三个品级:一是拂菻,二是獠蛮,三是化生。如果是天马、仙鹿、羚羊,也可以用真人等骑跨在上面。)

云纹有两个品级:一是吴云。二是曹云。(蕙草云、蛮云之类的制度与此相同。)

间装的方法:青地上的花纹以赤黄色、红色、绿色相间,外棱采用红叠晕。红地上的花纹为青、绿色,中心用红色相间,外棱用青色或绿色叠晕。绿地上的花纹以赤黄色、红色、青色相间,外棱采用青、红、赤黄色叠晕。(牙头上的青绿地用赤黄,牙红地用二绿。如果是枝条的绿地则使用藤黄汁压罩,用红花或薄矿水节淡。青红地,比如白地上的单枝条使用二绿,根据墨色用绿花合粉压罩,用三绿、二绿节淡。)

叠晕的方法:从浅色的地方起,先用青花(绿色用绿花,红色用红花粉)。然后用三青(绿色用三绿,红色用三朱)。再次用二青(绿色用二绿,红色用二朱)。再然后用大青(绿色用大绿,红色用深朱);在大青之中,用深墨压住中心(绿色用深色的草汁罩住中心位置,红色用深色的紫矿罩住中心位置)。青花之外留一晕粉地。(红绿都以此为准。晕内的二绿花有的用藤黄汁罩住,外加花纹。缘道等狭小或者在又高又远的地方,则不用三青等以及深颜色压罩。)如果是染赤黄色,先铺一层粉地,再用朱花合粉压晕,再用藤黄色全部罩住,最后用深红色压住中心位置。(如果是配草绿汁,则用螺青花汁和藤黄汁相混合,酌量加入几点好墨和少许胶水。)

叠晕的方法:对于斗、栱、昂以及梁、额之类的构件,应施做在外棱缘道上并使深色在外,花内剔出地色并使浅色在外,与外棱对晕,使浅色相对。花叶等晕,全都是浅色在外,用深颜色压住中心位置。(如果外缘道使用明金色,梁栿、斗栱之类构件的金边宽度与叠晕相同,金边以内用青色或绿色压住。青色或绿色的宽度比外边缘宽出五分之一。)

凡是五彩遍装,在柱头(叫作额入的地方)做细锦或者琐纹,柱身从柱 上也做细锦,与柱头相对应,在细锦的上下做一道青、红色或绿色的叠晕,在柱身上做海石榴等花的造型(或者在花中间夹杂飞凤之类的造型),或者在碾玉花之间夹以五彩飞凤之类的造型,或者间杂四入瓣窠,或四出尖窠(窠内以化生或龙凤之类间杂)。 做成青瓣或红瓣叠晕莲花的样式。檐额或大额以及从额的两头靠近柱子的位置做三瓣或两瓣如意头角叶(长度在宽度的基础上加一半)。如果柱子身内是红地的,则用青地做碾玉装,或者也用五彩装。(或者根据两边缘道做分脚如意头。)在椽头面子上,根据直径的大小,做叠晕莲花,青色、红色相间使用,或者做出焰明珠,也可做簇七车钏明珠(都是浅色在外面)。或者做叠晕宝珠(使深颜色在外面),在靠近叠晕上端的地方向下棱当中点染颜料粉,作为宝珠的中心。或者做叠晕合螺玛瑙,在靠近头部的位置,做三道青色、绿色、红色的晕子,每一道的宽度不超过一寸。在柱身内做通用的六等花,外面或用青色、绿色、红色的地做团窠,或者方胜,或者两尖,或者四入瓣。白地外面用浅色(青色用青花圈起来,绿色用绿花圈起来,红色用红粉圈起来),白地内根据瓣的方圆(或者两尖,或者四入瓣,都一样)描花,用五彩浅色填充其间。(用青地、绿地、红地作团窠、方胜等图案,也用在斗栱、梁栿之类构件处的,称为“海锦”,也叫“净地锦”。)在飞子上做青色、绿色连珠和棱身晕,或者做方胜,或者两尖,或团窠。两面的侧壁如果下面用遍地花,则在青、绿棱间做两晕;如果下面做素地锦,则在青、绿棱间做两晕或三晕。飞子的头部做四角柿子蒂(或者做玛瑙)。如果飞子采用遍地花,则椽子采用素地锦。(如果椽子做遍地花,则飞子使用素地锦。)白板内也可以做红地、青地、绿地的两尖窠素地锦。大连檐的立面做三角叠晕的柿蒂花。(或者做成霞光。)

碾玉装 [1]

【原文】

碾玉装之制:梁、栱之类,外棱四周皆留缘道, 缘道之广并同五彩之制 ,用青或绿叠晕。如绿缘内,于淡绿地上描花,用深青剔地,外留空缘,与外缘道对晕。 绿缘内者,用绿处以青,用青处以绿。

花纹及琐纹等,并同五彩所用。 花纹内唯无写生及豹脚合晕、偏晕、玻璃地、鱼鳞旗脚。外增龙牙蕙草一品。琐纹内无琐子。 用青、绿二色叠晕亦如之。 内有青绿不可隔间处,于绿浅晕中用藤黄汁罩,谓之菉豆褐。

其卷成花叶及琐纹,并旁赭笔量留粉道,从浅色起,晕至深色。其地以大青、大绿剔之。 亦有花纹稍肥者,绿地以二青,其青地以二绿 [2] ,随花斡淡后,以粉笔傍墨道描者,谓之映粉碾玉,宜小处用。

凡碾玉装,柱碾玉或间白画 [3] ,或素绿。柱头用五彩锦, 或只碾玉 作红晕或青晕莲花。椽头作出焰明珠,或簇七明珠或莲花。身内碾玉或素绿。飞子正面作合晕,两旁并退晕 [4] ,或素绿。仰板素红, 或亦碾玉装。


【梁注】

[1]碾玉装是以青绿两色为主的彩画装饰,装饰所用的花纹题材,如花纹、琐纹、云纹等等,基本上和五装间装所用的一样,但不用五彩,而只用青、绿两色,间以少量的黄色和白色做点缀。明清的旋子彩画就是在色调上继承了碾玉装发展成型的,清式旋子彩画中有“石碾玉”一品,还继承了宋代名称。

[2]这里的“二青”“二绿”是指花纹以颜色而言,即:若是绿地,花纹即用二青;若是青地,花纹即用二绿。

[3]“间白画”具体如何“间”法,待考。

[4]“合晕”“退晕”,如何“合”,如何“退”,待考。


【译文】

碾玉装的制度:在梁、栱之类构件的外棱四周都留出缘道(缘道的宽度全都遵循五彩遍装的制度),采用青色或绿色叠晕。如果是在绿缘内,则在淡绿地上描花,用深青色剔地,外面留出空白边缘,使其与外缘道对晕。(绿缘以内的碾玉装,用绿色处以青色,用青色处以绿色。)

花纹以及琐纹等,全都遵循五彩遍装中的制度。(只是花纹内没有写生和豹脚合晕、偏晕、玻璃地、鱼鳞旗脚。另外增加一品龙牙蕙草。琐纹内没有琐子。)用青、绿两种颜色的叠晕也是如此。(里面有青色、绿色不能间隔使用的地方,在绿浅晕中用藤黄汁罩住中心,称作“菉豆褐”。)

对于卷成的花叶和琐纹,沿着旁边的赭笔测量留出粉道,从浅色逐渐起晕至深色。以大青、大绿二色剔地。(也有花纹稍宽的,绿地就用二青,青地用二绿,随着花转淡之后,再用粉笔沿着墨道描摹,称为“映粉碾玉”。适合用在较小的地方。)

凡碾玉装,柱子上可做碾玉,也可以间杂白画,或者素绿色。柱子头上用五彩锦(或者只做碾玉)。 做成红晕或青晕莲花。椽子头做出焰明珠,或者是簇七明珠,或者是莲花。柱子身内做碾玉装或者素绿色。飞子的正面做合晕,两旁都做退晕,或者素绿。仰板做成素红色(或者也用碾玉装)。

青绿叠晕棱间装 [1] 三晕带红棱间装附

【原文】

青绿叠晕棱间装之制:凡枓、栱之类,外棱缘广一分。

外棱用青叠晕者,身内用绿叠晕, 外棱用绿者,身内用青,下同。其外棱缘道浅色在内,身内浅色,在外道压粉线。 谓之两晕棱间装。 外棱用青花、二青、大青,以墨压深;身内用绿花、三绿、二绿、大绿,以草汁压深。若绿在外缘,不用三绿;如青在身内,更加三青。

其外棱缘道用绿叠晕, 浅色在内 ,次以青叠晕, 浅色在外 ,当心又用绿叠晕者, 深色在内, 谓之三晕棱间装。 皆不用二绿、三青,其外缘广与五彩同。其内均作两晕。

若外棱缘道用青叠晕,次以红叠晕, 浅色在外,先用朱花粉,次用二朱,次用深朱,以紫矿压深 ,当心用绿叠晕, 若外缘用绿者,当心以青 ,谓之三晕带红棱间装。

凡青、绿叠晕棱间装,柱身内筍纹 [2] ,或素绿或碾玉装;柱头作四合青绿退晕如意头。櫍作青晕莲花,或作五彩锦。或团窠方胜素地锦。椽素绿,身共头作明珠莲花。飞子正面、大小连檐,并青绿退晕 [3] ,两旁素绿。


【梁注】

[1]这些叠晕棱间装的特点就在主要用青、绿两色叠晕(但也有“三晕带红”一种),除柱头、柱櫍、椽头、飞子头有花纹外,斗栱上就只用叠晕。清代旋子彩画好像就是这种叠晕棱间装的继承和发展。

[2]这一段内所提到的“筍文”,柱身的碾玉装,“四合如意头”,等等具体样式和画法均待考。

[3]退晕、叠晕、合晕三者的区别待考。


【译文】

青绿叠晕棱间装的制度:斗、栱之类构件的外棱缘道宽度为一分。

外棱采用青色叠晕的,身内采用绿色叠晕(外棱用绿色叠晕的,身内用青色叠晕,下同。外棱缘道的浅色在里面,身内为浅色,在外面的缘道下压粉线),称为“两晕棱间装”。(外棱用青花、二青、大青,用墨压深;身内用绿花、三绿、二绿、大绿,用草汁压深。如果绿色在外缘,则不用三绿;如果青色在身内,多加一道三青。)

如果外棱缘道先用绿色叠晕(浅色在内),次用青色叠晕(浅色在外),中心位置又用绿色叠晕的(深色在内),称为“三晕棱间装”。(都不使用二绿、三青,其外缘的宽度与五彩遍装的相同。里面都做两晕。)

如果外棱缘道先用青色叠晕,次用红色叠晕(浅色在外,先用红花粉,次用二朱,最后用深朱,以紫矿压深),正中心位置用绿色叠晕(如果外缘用绿色,中心位置用青色),称为“三晕带红棱间装”。

凡青、绿叠晕棱间装,柱身上的筍纹,或者是素绿色,或者是碾玉装。柱头做四合青绿退晕如意头。 上做青晕莲花,或者做五彩锦,或者团窠方胜素地锦。椽子素绿色,椽子身和椽子头做明珠莲花。飞子的正面、大小连檐都做青绿退晕,两旁为素绿色。

解绿装饰屋舍 [1] 解绿结花装附

【原文】

解绿刷饰屋舍之制:应材、昂、枓、栱之类,身内通刷土朱,其缘道及燕尾、八白等,并用青、绿叠晕相间。 若枓用绿,即栱用青之类。

缘道叠晕,并深色在外,粉线在内, 先用青花或绿花在中,次用大青或大绿在外,后用粉线在内。 其广狭长短,并同丹粉刷饰之制 [2] 。唯檐额或梁栿之类,并四周各用缘道,两头相对作如意头。 由额及小额并同。 若画松纹,即身内通用土黄;先以墨笔界画,次以紫檀间刷, 其紫檀用深墨合土朱,令紫色 ,心内用墨点节。 栱、梁等下面用合朱通刷。又有于丹地内用墨或紫檀点簇六球纹与松纹名件相杂者,谓之卓柏装。

枓、栱、枋、桁缘内朱地上间诸花者,谓之解绿结花装。

柱头及脚并刷朱,用雌黄画方胜及团花,或以五彩画四斜或簇六球纹锦。其柱身内通刷合绿,画作筍纹。 或只用素绿。椽头或作青绿晕明珠。若椽身通刷合绿者,其槫亦作绿地筍纹或素绿。

凡额上壁内影作 [3] ,长广制度与丹粉刷饰同。身内上棱及两头,亦以青绿叠晕为缘。或作翻卷花叶。 身内通刷土朱,其翻卷花叶并以青绿叠晕。 枓下莲花并以青晕。


【梁注】

[1]解绿装饰的主要特征是:除柱以外,所有梁、枋、枓、栱等构件,一律刷土朱色,而外棱用青绿叠晕缘道。与此相反,柱则用绿色,而柱头、柱脚用朱。此外,还有在枓、栱、枋、桁等构件的朱地上用青、绿画花的,谓之解绿结花。用这种配色的彩画,在清代彩画中是少见的。北京清故宫钦安殿内部彩画,以红色为主,是与此类似的罕见的一例。

从本篇以及下“一篇”“丹粉刷饰屋舍”的文义看来,“解绿”的“解”字应理解为“勾”——例如“勾画轮廓”或“勾抹灰缝”的“勾”。

[2]丹粉刷饰见下一篇。

[3]南北朝时期的补间铺作,在额上施义手,其上安枓以承枋(或桁)。义手或直或曲,略似“人”字形,云冈、天龙山石窟中都有实例;河南登封会善寺唐中叶(745年)的净藏墓塔是现存最晚的实例。以后就没有这种做法了。这样的影作,显然就是把这种补间铺作变成装饰彩画的题材,画在栱眼壁上,它的来源是很明了的。


【译文】

解绿刷饰屋舍的制度:应材、昂、斗、栱之类构件通体刷土朱色,缘道及燕尾、八白等用青绿叠晕间隔。(如斗用绿色,则栱用青色。)

在缘道里做叠晕,深色在外,粉线在内。(先在中间使用青花或绿花,再在外面使用大青或大绿,最后在里面使用粉线。)其宽窄长短都与丹粉刷饰的制度相同。只有檐额、梁栿之类四周各自用缘道,两头对称画如意头。(由额和小额也都相同。)如果画松叶花纹,身内先用土黄通刷,然后用毛笔画界线,再用紫檀色填空(紫檀色用深墨色混合土朱色,使其成紫色),中间用墨点节。(栱、梁等下面通刷红色。也有在红地内用墨色或者紫檀色点画簇六球纹与松纹构件相交的,称“卓柏装”。)

斗、栱、枋、桁的边上,在红色地上画各种花纹的,称作“解绿结花装”。

柱头和柱脚都刷红色,用雌黄色画方胜及团花,或者用五彩色画四斜或簇六球纹锦。柱身上通刷混合绿色,画成筍纹。(或者只用素绿色。椽子头或做成青绿晕的明珠。如果椽子身全部刷混合绿色,槫也要做成绿地的筍纹或者素绿色。)

在由额的壁内影作,长与宽的尺寸都与丹粉刷饰相同。由额的上棱以及两头,也用青绿叠晕作为边缘,或者做成翻卷花叶的造型。(由额通身刷成土朱色,翻卷花叶都做成青绿叠晕。)斗下的莲花也做成青晕。

丹粉刷饰屋舍 [1] 黄土刷饰附

【原文】

丹粉刷饰屋舍之制:应材木之类,面上用土朱通刷,下棱用白粉阑界缘道, 两尽头斜讹向下 ,下面用黄丹通刷。 昂、栱下面及耍头正面同。 其白缘道长广等依下项。

枓、栱之类, 栿、额、替木、叉手、托脚、驼峰、大连檐、搏风板等同 ,随材之广,分为八分,以一分为白缘道。其广虽多,不得过一寸;虽狭,不得过五分 [2]

栱头及替木之类, 绰幕、仰㭼 [3] 、角梁等同 ,头下面刷丹,于近上棱处刷白。燕尾长五寸至七寸;其广随材之厚,分为四分,两边各以一分为尾。 中心空二分 。上刷横白,广一分半。 其耍头及梁头正面用丹处,刷望山子 [4] 。其上长随高三分之二;其下广随厚四分之二;斜收向上,当中合尖。

檐额或大额刷八白者, 如里面 ,随额之广,若广一尺以下者,分为五分;一尺五寸以下者,分为六分;二尺以上者,分为七分。各当中以一分为八白。 其八白两头近柱,更不用朱阑断,谓之入柱白 。于额身内均之作七隔;其隔之长随白之广, 俗谓之七朱八白。

柱头刷丹, 柱脚同 ,长随额之广,上下并解粉线。柱身、椽、檩及门、窗之类,皆通刷土朱。 其破子窗子桯及屏风难子正侧并椽头,并刷丹。 平暗或板壁,并用土朱刷板并桯,丹刷子桯及牙头护缝。

额上壁内, 或有补间铺作远者,亦于栱眼壁内 ,画影作于当心。其上先画枓,以莲花承之。 身内刷朱或丹,隔间用之。若身内刷朱,则莲花用丹刷;若身内刷丹,则莲花用朱刷。皆以粉笔解出花瓣。 中作项子,其广随宜。 至五寸止。 下分两脚,长取壁内五分之三, 两头各空一分 ,身内广随项,两头收斜尖向内五寸。若影作花脚者,身内刷丹,则翻卷叶用土朱;或身内刷土朱,则翻卷叶用丹。 皆以粉笔压棱。

若刷土黄者,制度并同。唯以土黄代土朱用之。 其影作内莲花用朱或丹,并以粉笔解出花瓣。

若刷土黄解墨缘道者,唯以墨代粉刷缘道。其墨缘道之上,用粉线压棱。 亦有栿、栱等下面合用丹处皆用黄土者,亦有只用墨缘,更不用粉线压棱者,制度并同。其影作内莲花,并用墨刷,以粉笔解出花瓣;或更不用莲花。

凡丹粉刷饰,其土朱用两遍,用毕并以胶水笼罩,若刷土黄则不用。 若刷门、窗,其破子窗子桯及护缝之类用丹刷,余并用土朱。


【梁注】

[1]用红土或黄土刷饰,清代也有,只用于仓库之类,但都是单色,没有像这里所规定,在有斗栱的、比较“高级”的房屋上也用红土、黄土的,也没有用土朱、黄土、黑、白等色配合装饰的。

[2]即最宽不得超过一寸,最窄面不得小于五分。

[3]“仰 ”这一名称在前面“大木作制度”中从来没有提到过,具体是什么?待考。

[4]“望山子”具体画法待考。


【译文】

丹粉刷饰房屋的制度:应材木一类的构件,木材面上通刷土朱,下棱用白粉勾勒出缘道的线条(两端的头部斜向下出),下面用黄丹通刷。(昂、栱的下面及耍头正面同样用黄丹通刷。)其空白缘道的长度和宽度等依照下面的规定。

斗、栱之类(栿、额、替木、叉手、托脚、驼峰、大连檐、搏风板等与此相同),根据材的宽度,分为八分,以一分为白色缘道。如果有宽度过大的,也不能超过一寸,再窄也不能低于五分。

栱头以及替木之类(包括绰幕、仰㭼、角梁等与此相同),头下面刷红丹,近上棱处刷白色。燕尾长度为五寸至七寸,其宽度根据材的厚度分为四分,两边各留出一分为尾(中心位置空出二分)。上面横向刷白,宽度为一分半。(在耍头以及梁头正面刷红色的地方,刷望山子。其长度为高度的三分之二,下面的宽度为厚度的四分之二,斜向上收,当中合尖。)

檐额或大额刷八白(在内侧刷),根据额的宽度,如果宽度在一尺以下的,分为五分;宽度在一尺五寸以下的,分为六分;宽度在二尺以上的,分为七分。都以当中的一分作为八白(在八白的两头靠近柱子的地方不使用红色的阑干隔断,称为“入柱白”)。在檐额或大额的身内平均分为七个隔断,间隔的长度根据白的宽度而定。(叫“七朱八白”。)

柱头刷朱红(柱脚相同),长度按额的宽度,上下都画出粉线。柱身、椽、檩及门窗等均刷土朱。(破子窗子桯及屏风难子的正侧和椽头均刷红色。)平暗或板壁用土朱刷板和桯,并用红丹刷子桯和牙头护缝。

额上边的墙壁(或补间铺作间隔较远的栱眼壁内),在中间画影作。上部先画斗,斗用莲花承托。(身内刷土朱或者红丹,隔间使用。若身内刷土朱,则莲花刷红丹;若身内刷红丹,则莲花刷土朱。都要用粉笔勾出花瓣。)中间为项子,其宽以适当为原则。(至五寸为止。)项下分两脚,长取壁内净长的五分之三(两头各空一分)。身内的宽度与项子的宽相同,两头收斜尖,从上向内斜五寸。如果是影作花脚,脚身刷红丹,则翻卷叶刷土朱;或脚身刷土朱,则翻卷叶刷红丹。(都需用粉笔压棱。)

刷土黄的方法与刷丹粉的制度相同。唯一不同的是以土黄代替土朱。(影作内的莲花用朱色或红丹描绘,还要用粉笔勾出花瓣。)

土黄解墨缘道的刷法,以墨代替粉线刷缘道。在墨缘道上用粉线压棱。(也有栿、栱等下面混合使用红色的地方都用黄土的,也有只用墨色缘道而不用粉线压棱的,制度同上。影作内的莲花都用黑墨粉刷,以粉笔勾勒出花瓣,或者不用莲花。)

凡丹粉刷饰,必须刷土朱两遍,用完之后以胶水罩面,如刷土黄则不用罩面。(如果刷门窗,破子窗子桯和护缝之类的构件都用红色粉刷,其余部分全都用土朱。)

杂间装 [1]

【原文】

杂间装之制:皆随每色制度,相间品配,令花色鲜丽,各以逐等分数为法。

五彩间碾玉装。 五彩遍装六分,碾玉装四分。

碾玉间画松纹装。 碾玉装三分,画松装七分。

青绿三晕棱间及碾玉间画松纹装。 青绿三晕棱间装三分,碾玉装二分,画松装四分。

画松纹间解绿赤白装。 画松纹装五分,解绿赤白装五分。

画松纹卓柏间三晕棱间装。 画松纹装六分,三晕棱间装一分,卓柏装二分。

凡杂间装以此分数为率,或用间红青绿三晕棱间装与五彩遍装及画松纹等相间装者,各约此分数,随宜加减之。


【梁注】

[1]这些用不同花纹“相间品配”的杂间装,在本篇中虽然开出它们搭配的比例,但具体做法,我们就很难知道了。


【译文】

杂间装的制度:根据每间各式制度相间隔组合,使花色艳丽,各种做法按比例配置。

五彩间碾玉装。(五彩遍装六分,碾玉装四分。)

碾玉间画松纹装。(碾玉装三分,画松纹装七分。)

青绿三晕棱间及碾玉间画松纹装。(青绿三晕棱间装三分,碾玉装二分,画松纹装四分。)

画松纹间解绿赤白装。(画松纹装五分,解绿赤白装五分。)

画松纹卓柏间三晕棱间装。(画松纹装六分,三晕棱间装一分,卓柏装二分。)

杂间装的配置以此比例为准则。红、青、绿三晕棱间装与五彩遍装及画松纹等相间装的,大约依此比例,按实际情况加减。

炼桐油

【原文】

炼桐油之制:用文武火煎桐油令清,先煠 [1] 胶令焦,取出不用,次下松脂搅候化。又次下研细定粉,粉色黄,滴油于水内成珠,以手试之,黏指处有丝缕,然后下黄丹。渐次去火,搅令冷,合金漆用。如施之于彩画之上者,以乱线揩搌用之。


【梁注】

[1]煠,音叶yè,把物品放在沸油里进行处理。


【译文】

炼桐油的制度:用文武火将桐油煎煮至清澈,先把胶放入桐油炸至焦煳,取出来不用。然后放入松脂,搅拌等待其熔化。再放入研磨细的定粉,等到粉颜色变黄,把油滴在水中能成珠,用手触摸试验,待黏手指的地方有丝缕时,再放入黄丹。逐渐把火调小,搅拌冷却,混合金漆使用。如果是用在彩画上,用废旧的线团轻轻擦拭使用。 a/QFoUQnuVn1VwKRm+4jahuNK8gYijALfdzFT2rVhwV7NicSW/pGIyKuNXyulHT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