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卷十三 瓦作、泥作制度

瓦作制度 [1]

[2]

【原文】

屋宇之制有二等:

一曰㼧瓦 [3] :施之于殿阁、厅堂、亭榭等。其结 之法:先将㼧瓦齐口斫去下棱,令上齐直;次斫去㼧瓦身内里棱,令四角平稳, 角内或有不稳,须斫令平正 ,谓之解挢 [4] 。于平板上安一半圈, 高广与 瓦同 ,将㼧瓦斫造毕,于圈内试过,谓之撺窠。下铺仰瓪瓦 [5] 上压四分,下留六分;散瓪仰合瓦并准此。 两㼧瓦相去,随所用㼧瓦之广,匀分陇行,自下而上。 瓦须先就屋上拽勘陇行,修斫口缝令密,再揭起,方用灰结瓦。 瓦毕,先用大当沟,次用线道瓦,然后垒脊。

二曰瓪瓦:施之于厅堂及常行屋舍等。其结瓦之法:两合瓦相去,随所用合瓦广之半,先用当沟等垒脊毕,乃自上而至下,匀拽陇行。 其仰瓦并小头向下,合瓦小头在上 [6] 。凡结瓦至出檐,仰瓦之下,小连檐之上,用燕颔板,花废 [7] 之下用狼牙板 [8] 若殿宇七间以上,燕颔板广三寸,厚八分,余屋并广二寸,厚五分为率。每长二尺用钉一枚;狼牙板同。其转角合板处,用铁叶裹钉。 其当檐所出花头㼧瓦 [9] ,身内用葱台钉 [10] 下入小连檐,勿令透。 若六椽以上,屋势紧峻者,于正脊下第四㼧瓦及第八㼧瓦背当中用着盖腰钉 [11] 先于栈笆或箔上约度腰钉远近,横安板两道,以透钉脚。


【梁注】

[1]我国的瓦和瓦作制度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和传统。遗留下来的实物证明,远在周初,亦即在公元前十个世纪以前,我们的祖先已经创造了瓦,用来覆盖屋顶。毫无疑问,瓦的开始制作是从仰韶、龙山等文化的制陶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瓦的类型、形式和构造方法上,大约到汉朝就已基本上定型了。汉代石阙和无数的明器上可以看出,今天在北京太和殿屋顶上所看到的,就是汉代屋顶的嫡系子孙。《营造法式》的瓦作制度以及许多宋、辽、金实物都证明,这种“制度”已经沿用了至少二千年。除了一些细节外,明清的瓦作和宋朝的瓦作基本上是一样的。

[2]“结 ”的“ ”字(吾化切,去声wà)各本原文均作“瓦”。在清代,将瓦施之屋面的工作叫作 瓦。《康熙字典》引《集韵》,“施瓦于屋也”。“瓦”是名词,“ ”是动词。因此《法式》中“瓦”字凡作动词用的,我们把它一律改作“ ”,使词义更明确、准确。

[3] 瓦即筒瓦, 音筒。

[4]解挢(挢,音矫,含义亦同矫正的矫)这道工序是清代瓦作中所没有的,它本身包括“齐口斫去下棱”和“斫去 瓦身内里棱”两步。什么是“下棱”?什么是“身内里棱”?我们都不清楚,从文义上推测,可能宋代的瓦,出窑之后,还有许多很不整齐的,但又是烧制过程中不可少的,因而留下来的“棱”。在结 以前,需要把这些不规则的部分斫掉。这就是“解挢”。斫造完毕,还要经过“撺尖”这一道检验关,以保证所有约瓦均大小一致,下文小注中还说“瓪瓦须……修斫口缝令密”。这在清代瓦作中都是没有的。清代的瓦一般都是“齐直”“四角平稳”的,尺寸大小也都是一致的。由此可以推测,制陶的工艺技术,在我国虽然已经有了悠久的历史,而且宋朝的陶瓷都达到很高的水平,但还有诸如此类的缺点;同时由此可见,制瓦的技术,从宋到清初的六百余年中,还在继续改进、发展。

[5]瓪瓦即板瓦;瓪,音板。

[6]仰瓦是凹面向上安放的瓦,合瓦则凹面向下,覆盖在左右两陇仰瓦间的缝上。

[7]花废就是两山出际时,在垂脊之外,瓦陇与垂脊成正角的瓦。清代称“排山勾滴”。

[8]燕颔板和狼牙板,在清代称“瓦口”。板的一边按瓦陇距离和仰板瓦的弧线斫造,以承檐口的仰瓦。

[9]花头 瓦就是一端有瓦当的瓦,清代称“勾头”。花头 瓦背上都有一个洞,以备钉葱台钉,以防止瓦往下溜。葱台钉上还要加盖钉帽,在“制度”中没有提到。

[10]葱台钉在清代没有专名。

[11]清代做法也在同样情况下用腰钉,但也没有腰钉这一专名。


【译文】

屋宇的制度有两个等级:

一是㼧瓦:㼧瓦用于殿阁、厅堂、亭榭等建筑物上。其结瓦的方法是,先将㼧瓦齐口砍去下棱,使上面平直整齐;再砍去㼧瓦身内的里棱,使四个角平稳(角内如果有不稳的地方,需要砍削平整),这称作“解挢”。在平板上安一个半圈(使高度和宽度与㼧瓦同),将㼧瓦砍削完毕后,在圈内试过,这叫作“撺窠”。下面铺设仰面朝上的㼧瓦。(上面压四分,下面留六分。散瓪瓦和仰合瓦一律以此为准。)两片㼧瓦之间的距离根据所使用㼧瓦的宽度而定,从下往上均匀分布在陇行上。(铺设㼧瓦时需要先在屋顶上取直勘测陇行,砍削修葺口缝使其严密,再揭起来,才能用灰结瓦。)铺瓦完毕后,先用大当沟瓦,再用线道瓦,最后垒屋脊。

二是瓪瓦:瓪瓦用在厅堂和常行屋舍等。结瓦的方法为,两片合瓦之间的间隔约为所用合瓦宽度的一半。先用当沟瓦等垒好屋脊,再从上而下均匀拽直陇行。(仰瓦全部小头向下,合瓦小头在上。)凡是结瓦到出檐,在仰瓦之下和小连檐之上使用燕颔板,在花废的下面使用狼牙板。(如果殿宇在七间以上,燕颔板则宽三寸,厚八分。其余的屋子全都宽二寸,厚五分为准。每长二尺,用钉一枚。狼牙板也一样。在转角合板的位置用铁叶裹钉。)在当檐所出来的花头㼧瓦,瓦身内要用葱台钉。(使其下端进入小连檐,但不能穿透。)如果是六椽以上的屋子,屋顶的斜势比较紧峻,则在正屋脊下的第四㼧瓦和第八㼧瓦的瓦背当中打孔,用盖腰钉。(先在栈笆或箔上估量腰钉的远近,横安两道板,用以固定透过来的钉子脚。)

用瓦

【原文】

用瓦之制:

殿阁厅堂等,五间以上,用㼧瓦长一尺四寸,广六寸五分。 仰瓪瓦长一尺六寸,广一尺。 三间以下,用㼧瓦长二尺二寸 ,广五寸。 仰瓪瓦长一尺四寸,广八寸。

散屋用㼧瓦长九寸,广三寸五分。 仰瓪瓦长一尺二寸,广六寸五分。

小亭榭之类,柱心相去方一丈以上者,用㼧瓦长八寸,广三寸五分。 仰瓪瓦长一尺,广六寸。 若方一丈者,用㼧瓦长六寸,广二寸五分。 仰瓪瓦长八寸五分,广五寸五分。 如方九尺以下者,用㼧瓦长四寸,广二寸三分。 仰瓪瓦长六寸,广四寸五分。

厅堂等用散瓪瓦者,五间以上,用瓪瓦长一尺四寸,广八寸。

厅堂三间以下, 门楼同 ,及廊屋六椽以上,用瓪瓦长一尺三寸,广七寸。或廊屋四椽及散屋,用瓪瓦长一尺二寸,广六寸五分。 以上仰瓦合瓦并同。至檐头,并用重唇瓪瓦 [1] 。其散瓪瓦结 者,合瓦仍用垂尖花头瓪瓦 [2]

凡瓦下补衬柴栈为上,板栈 [3] 次之。如用竹笆苇箔,若殿阁七间以上,用竹笆一重,苇箔五重;五间以下,用竹笆一重,苇箔四重;厅堂等五间以上,用竹笆一重,苇箔三重;如三间以下至廊屋,并用竹笆一重,苇箔二重。 以上如不用竹笆,更加苇箔两重;若用荻箔 [4] ,则两重代苇箔三重。 散屋用苇箔三重或两重。其柴栈之上,先以胶泥遍泥 [5] ,次以纯石灰施 若板及笆,箔上用纯石灰结 者,不用泥抹,并用石灰随抹施瓦。其只用泥结 者,亦用泥先抹板及笆、箔,然后结 。所用之瓦,须水浸过,然后用之。 其用泥以灰点节缝 [6] 者同。若只用泥或破灰泥 [7] ,及浇灰下瓦者,其瓦更不用水浸。垒脊亦同。


【梁注】

[1]重唇瓪瓦,各板均作重唇 瓦, 瓦显然是瓪瓦之误,这里予以改正。重唇瓪瓦即清代所称“花边瓦”,瓦的一端加一道比较厚的边,并沿凸面折角,用作仰瓦时下垂,用作合瓦时翘起,用于檐口上,清代如意头形的“滴水”瓦,在宋代似还未出现。

[2]合瓦檐口用的垂尖花头板,在清代官式中没有这种瓦,但各地有用这种瓦的。

[3]柴栈、板栈,大概就是后世所称“望板”,两者有何区别不详。

[4]荻和苇同属禾本科水生植物,荻箔和苇箔究竟有什么差别,尚待研究。

[5]徧即遍,“徧泥”就是普遍抹泥。

[6]点缝就是今天所称“勾缝”。

[7]破灰泥见本卷“泥作制度”“用泥”篇“合破灰”一条。


【译文】

用瓦的制度:

殿阁厅堂等,五间以上的所用㼧瓦长为一尺四寸,宽六寸五分。(仰瓪瓦长为一尺六寸,宽一尺。)三间以下所用㼧瓦长为一尺二寸,宽五寸。(仰瓪瓦长为一尺四寸,宽八寸。)

散屋所用㼧瓦长为九寸,宽三寸五分。(仰瓪瓦长为一尺二寸,宽六寸五分。)

小亭榭之类,四个柱子中心位置相距一丈以上的,所用㼧瓦长为八寸,宽三寸五分。(仰瓪瓦长为一尺,宽六寸。)如果四个柱子中心位置相距一丈,则所用㼧瓦长为六寸,宽二寸五分。(仰瓪瓦长为八寸五分,宽五寸五分。)如果四个柱子中心位置相距九尺以下,则所用㼧瓦长为四寸,宽二寸三分。(仰瓪瓦长为六寸,宽四寸五分。)

厅堂等用散瓪瓦,五间以上的厅堂所用瓪瓦长为一尺四寸,宽八寸。

三间以下的厅堂(包括门楼也一样)以及六椽以上的廊屋,所用瓪瓦长为一尺三寸,宽七寸。四椽廊屋和散屋,所用瓪瓦长为一尺二寸,宽为六寸五分。(以上所用仰瓦、合瓦全都相同。到檐头全部用重唇瓪瓦。那些用散瓪瓦结 的,合瓦仍然使用垂尖花头瓪瓦。)

对于瓦下面的补衬,以柴栈为上等,板栈次之。如果使用竹笆、苇箔,则七间以上的殿阁用一重竹笆,五重苇箔;五间以下的殿阁用一重竹笆,四重苇箔;五间以上的厅堂等用一重竹笆,三重苇箔;如果是三间以下的厅堂和廊屋,全都用一重竹笆,二重苇箔。(以上建筑如果不使用竹笆,则需要另外再加两重苇箔。如果使用荻箔,则两重荻箔代替三重苇箔。)散屋使用三重或两重苇箔。在柴栈之上先用胶泥全面地涂抹,再用纯石灰抹瓦。(如果板子和竹笆、苇箔、荻箔上用纯灰铺瓦,不用泥抹,全都用石灰边抹边铺瓦。只用泥铺瓦的,也要用泥先抹板子及竹笆、苇箔、荻箔,然后再铺瓦。)所用的瓦必须要用水浸过,然后才能使用。(用泥和灰涂抹节缝的也一样。如果只用泥或破灰泥,以及用水来浇灰下瓦的,则瓦不需要用水浸湿。垒屋脊也一样。)


垒屋脊 [1]

【原文】

垒屋脊之制:

殿阁 [2] :若三间八椽或五间六椽,正脊高三十一层 [3] ,垂脊低正脊两层。 并线道瓦在内。下同。

堂屋:若三间八椽或五间六椽,正脊高二十一层。

厅屋:若间、椽与堂等者,正脊减堂脊两层。 余同堂法。

门楼屋:一间四椽,正脊高一十一层或一十三层;若三间六椽,正脊高一十七层。 其高不得过厅。如殿门者,依殿制。

廊屋:若四椽,正脊高九层。

常行散屋:若六椽用大当沟瓦者,正脊高七层;用小当沟瓦者 [4] ,高五层。

营房屋:若两椽,脊高三层。

凡垒屋脊,每增两间或两椽,则正脊加两层。 殿阁加至三十七层止;厅堂二十五层止;门楼一十九层止;廊屋一十一层止;常行散屋大当沟者九层止,小当沟者七层止;营屋五层止。 正脊于线道瓦上厚一尺至八寸 [5] ,垂脊减正脊二寸。 正脊十分中上收二分;垂脊上收一分。 线道瓦在当沟瓦之上,脊之下 [6] ,殿阁等露三寸五分,堂屋等三寸,廊屋以下并二寸五分。其垒脊瓦并用本等。 其本等用长一尺六寸至一尺四寸瓪瓦者,垒脊瓦只用长一尺三寸瓦 。合脊㼧瓦亦用本等。 其本等用八寸、六寸 瓦者,合脊用长九寸 。令合垂脊㼧瓦在正脊㼧瓦之下。 其线道上及合脊 瓦下,并用白石灰各泥一道,谓之白道。 若㼧瓪瓦结瓦,其当沟瓦所压㼧瓦头,并勘缝刻项子,深三分,令与当沟瓦相衔 [7] 。其殿阁于合脊㼧瓦上施走兽者, 其走兽有九品:一曰行龙,二曰飞凤,三曰行师,四曰天马,五曰海马,六曰飞鱼,七曰牙鱼,八曰狻猊,九曰獬豸。相间用之 。每隔三瓦或五瓦安兽一枚 [8] 其兽之长随所用 瓦,谓如用一尺六寸 瓦,即兽长一尺六寸之类。 正脊当沟瓦之下垂铁索,两头各长五尺。 以备修缮绾系棚架之用。五间者十条,七间者十二条,九间者十四条,并匀分布用之。若五间以下,九间以上,并约此加减。 垂脊之外,横施花头㼧瓦及重唇瓪瓦者,谓之花废。常行屋垂脊之外,顺施瓪瓦相垒者,谓之剪边 [9]


【梁注】

[1]在瓦作中,屋脊这部分的做法,以清代的做法,实例和《法式》中的“制度”相比较,可以看到很大的差别。清代官式建筑的屋脊,比宋代官式建筑的屋脊,在制作和施工方法上都有了巨大的发展。宋代的屋脊,是用瓪瓦垒成的。所用的瓦就是结 屋顶用的瓦,按屋的大小和等第决定用瓦的尺寸和层数。但在清代,脊已经成了一种预制的构件,并按大小、等第之不同,做成若干型号,而且还做成各式各样的线道、当沟等等“成龙配套”,简化了施工的操作过程,也增强了脊的整体性和坚固性。这是一个不小的改进,但在艺术形象方面,由于烧制脊和线道等,都是各用一个模子,一次成坯,一次烧成,因而增加了许多线道(线脚),使形象趋向烦琐,使宋、清两代屋脊的区别更加显著。至于这种发展和转变,在从北宋末到清初这六百年间,是怎样逐渐形成的,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2]在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下,房屋也有它的等第。在前几卷的大木作、小木作制度中,虽然也可以多少看出一些等第次序,但都不如这里以脊瓦层数排列举出的,从殿阁到营房等七个等第明确、清楚;特别是堂屋与厅屋,大木作中一般称“厅堂”,这里却明确了堂屋比厅屋高一等。但是,具体地什么样的叫“堂”,什么样的叫“厅”,还是不明确。推测可能是按它们的位置和用途而定的。

[3]这里所谓“层”,是指垒脊所用瓦的层数。但仅仅根据这层数,我们还难以确知脊的高度。这是因为除层数外,还需看所用瓦的大小、厚度。由于一块瓪瓦不是一块平板,而是一个圆筒的四分之一(即90°),这样的弧面垒叠起来,高度就不等于各层厚度相加的和。例如(按卷十五“窑作制度”长一尺六寸的瓪瓦,“大头广九寸五分,厚一寸;小头广八寸五分,厚八分。”若按大头相垒,则每层高度实际约为一寸四分强,三十一层共计约高四尺三寸七分左右。但是,这些瓪瓦究竟怎样垒砌?大头与小头怎样安排?怎样相互交叠衔接?是否用灰垫砌?等等问题,在“制度”中都没有交代。由于屋顶是房屋各部分中经常必须修缮的部分,所以现存宋代建筑实物中,已不可能找到宋代屋顶的原物。因此,对于宋代瓦屋顶,特别是垒脊的做法,我们所知还是很少的。

[4]这里提到“大当沟瓦”和“小当沟瓦”,二者的区别未说明,在“瓦作”和“窑作”的制度中也没有说明。在清代瓦作中,当沟已成为一种定型的标准瓦件,有各种不同的大小型号。在宋代,它是否已经定型预制,抑或需要用瓪瓦临斫造,不得而知。

[5]最大的瓪瓦大头广,在“用瓦”篇中是一尺,次大的广八寸,因此这就是以一块瓪瓦的宽度(广)作为正脊的厚度。但“窑作制度”中,最大的瓪瓦的大头广仅九寸五分,不知应怎样理解。

[6]这里没有说明线道瓦用几层。可能仅用一层而已。到了清朝,在正脊之下,当沟之上,却己经有了许多“压当条”“群色条”“黄道”等等重叠的线道了。

[7]在最上一节 瓦上还要这样“刻项子”,是清代瓦作所没有的。

[8]清代角脊(合脊)上用兽是节节紧接使用,而不是这样“每隔三瓦或五瓦”才“安兽”一枚。

[9]这种“剪边”不是清代的剪边瓦。


【译文】

垒屋脊的制度:

殿阁:如果是三间八椽或五间六椽的殿阁,则正脊高三十一层,垂脊比正脊低两层。(包括线道瓦在内。下同。)

堂屋:如果是三间八椽或五间六椽的堂屋,则正脊高二十一层。

厅屋:如果厅屋的椽子与堂屋里的相等,则正脊比堂屋的脊低两层。(其余的与堂屋规定相同。)

门楼屋:一间四椽的门楼,正脊高十一层或十三层;如果是三间六椽的门楼,则正脊高十七层。(高度不能超过厅。如果是殿门,则遵循殿的制度。)

廊屋:如果是四架椽子的廊屋,则正脊高九层。

常行散屋:如果是六架椽子的常行散屋,且使用大当沟瓦,则正脊高七层;用小当沟瓦的,高五层。

营房屋:如果是两架椽子的营房屋,则脊高三层。

凡垒屋脊时,每增加两间或两架椽子,则正脊加两层。(殿阁加到三十七层为止,厅堂加到二十五层为止,门楼加到十九层为止,廊屋加到十一层为止,常行散屋大当沟的加到九层为止,小当沟的加到七层为止,营屋加到五层为止。)正脊位于线道瓦的上面,厚度在八寸至一尺之间,垂脊比正脊少二寸。(正脊向上收十分之二,垂脊向上收十分之一。)线道瓦在当沟瓦之上,屋脊之下。殿阁等露出三寸五分的长度,堂屋等露出三寸,廊屋以下的全都露出二寸五分。垒脊瓦都用本等尺寸(即本来的等级用长为一尺四寸至一尺六寸瓪瓦的,垒脊瓦只用长度为一尺三寸的瓦)。合脊㼧瓦也使用本等尺寸(即本来的等级用八寸六寸㼧瓦的,合脊就用长度为九寸的㼧瓦)。使合瓦和垂脊㼧瓦在正脊㼧瓦的下面。(在线道之上和合脊㼧瓦下,都用白石灰各自涂抹一道,称为“白道”。)如果是使用㼧瓪瓦结瓦,则当沟瓦所压的㼧瓦头全都勘查缝隙,并刻项子,深度为三分,使其与当沟瓦相衔接。殿阁在合脊㼧瓦上安置走兽(走兽有九个品级:一是行龙,二是飞凤,三是行狮,四是天马,五是海马,六是飞鱼,七是牙鱼,八是狻猊,九是獬豸,间隔使用)。每相隔三片瓦或者五片瓦安设一枚走兽。(走兽的长度根据所用的㼧瓦而定。比如用一尺六寸的㼧瓦,则走兽长度为一尺六寸,等等。)正脊的当沟瓦下面向下垂一条铁索,两头各长五尺。(以备修整绾系棚架时使用。五间的就用十条,七间的就用十二条,九间的就用十四条,全部均匀分布使用。如果五间以下、九间以上,并根据此比例加减。)在垂脊的外面,横着铺设花头㼧瓦和重唇瓪瓦的,称为“花废”。在常行屋的垂脊外面,顺着铺设层层相叠的瓪瓦的,称为“剪边”。

用鸱尾

【原文】

用鸱尾之制:

殿屋:八椽九间以上,其下有副阶者,鸱尾高九尺至一丈, 无副阶者高八尺; 五间至七间, 不计椽数 ,高七尺至七尺五寸,三间高五尺至五尺五寸。

楼阁:三层檐者与殿五间同;两层檐者与殿三间同。

殿挟屋:高四尺至四尺五寸。

廊屋之类:并高三尺至三尺五寸。 若廊屋转角,即用合角鸱尾。

小亭殿等:高二尺五寸至三尺。

凡用鸱尾,若高三尺以上者,于鸱尾上用铁脚子及铁束子安抢铁 [1] 。其抢铁之上,施五叉拒鹊子。 三尺以下不用 。身两面用铁鞠。身内用柏木桩或龙尾;唯不用抢铁。拒鹊加襻脊铁索。


【梁注】

[1]本篇末了这一段是讲固定鸱尾的方法。一种是用抢铁的,一种是用柏木桩或龙尾的。抢铁,铁脚子和铁束子具体做法不详。从字面上看,鸟头门柱前后用斜柱(称抢柱)扶持。“抢”的含义是“斜”;书法用笔,“由蹲而斜上急出”(如挑)叫作“抢”,“舟迎侧面之风斜行曰抢”。因此抢铁可能是斜撑的铁杆,但怎样与铁脚子、铁束子交接,脚子、束子又怎样用于鸱尾上,都不清楚。拒鹊子是装饰性的东西。铁锔则用以将若干块的鸱尾锔在一起,像我们今天锔破碗那样。柏木桩大概即清代所称“吻桩”。龙尾与柏木桩的区别不详。


【译文】

使用鸱尾的制度:

殿屋:殿屋为八椽九间以上,并且下面有副阶的,鸱尾高度在九尺到一丈之间。(如果没有副阶则高为八尺。)五间到七间(不考虑椽子的架数),高为七尺到七尺五寸,三间的高度为五尺到五尺五寸之间。

楼阁:三层檐的楼阁与五间殿的制度相同,两层檐的楼阁与三间殿的制度相同。

殿挟屋:高度在四尺至四尺五寸之间。

廊屋之类:全都高三尺至三尺五寸。(如果廊屋转角,就用合角鸱尾。)

小亭殿等:高度在二尺五寸至三尺之间。

凡是使用鸱尾,如果高度在三尺以上的,在鸱尾上使用铁脚子和铁束子,安抢铁。在抢铁之上安装五叉拒鹊子(三尺以下的不用安装)。鸱尾身两面用铁鞠,身内用柏木桩或龙尾,只是不能用抢铁。拒鹊上加设襻脊铁索。

用兽头等

【原文】

用兽头等之制:

殿阁垂脊兽,并以正脊层数为祖。

正脊三十七层者,兽高四尺;三十五层者,兽高三尺五寸;三十三层者,兽高三尺;三十一层者,兽高二尺五寸。

堂屋等正脊兽,亦以正脊层数为祖。其垂脊并降正脊兽一等用之。 谓正脊兽高一尺四寸者,垂脊兽高一尺二寸之类。

正脊二十五层者,兽高三尺五寸;二十三层者,兽高三尺;二十一层者,兽高二尺五寸;一十九层者,兽高二尺。

廊屋等正脊及垂脊兽祖并同上。 散屋亦同。

正脊九层者,兽高二尺;七层者,兽高一尺八寸。

散屋等。

正脊七层者,兽高一尺六寸;五层者,兽高一尺四寸。

殿阁、厅堂、亭榭转角,上下用套兽、嫔伽、蹲兽、滴当火珠等。

四阿殿九间以上,或九脊殿十一间以上者,套兽径一尺二寸;嫔伽高一尺六寸;蹲兽八枚,各高一尺;滴当火珠高八寸。 套兽施之于子角梁首;嫔伽施于角上 [1] ,蹲兽在嫔伽之后。其滴当火珠在檐头花头 瓦之上 [2] 。下同。

四阿殿七间或九脊殿九间,套兽径一尺;嫔伽高一尺四寸;蹲兽六枚,各高九寸;滴当火珠高七寸。

四阿殿五间,九脊殿五间至七间,套兽径八寸;嫔伽高一尺二寸;蹲兽四枚,各高八寸;滴当火珠高六寸。 厅堂三间至五间以上,如五铺作造厦两头者,亦用此制,唯不用滴当火珠。下同。

九脊殿三间或厅堂五间至三间,枓口跳及四铺作造厦两头者,套兽径六寸;嫔伽高一尺;蹲兽两枚,各高六寸;滴当火珠高五寸。

亭榭厦两头者, 四角或八角撮尖亭子同 ,如用八寸㼧瓦,套兽径六寸;嫔伽高八寸;蹲兽四枚,各高六寸;滴当火珠高四寸。若用六寸㼧瓦,套兽径四寸;嫔伽高六寸;蹲兽四枚,各高四寸, 如枓口跳或四铺作,蹲兽只用两枚 ;滴当火珠高三寸。

厅堂之类,不厦两头者,每角用嫔伽一枚,高一尺;或只用蹲兽一枚,高六寸。

佛道寺观等殿阁正脊当中用火珠等数:

殿阁三间,火珠径一尺五寸;五间,径二尺;七间以上,并径二尺五寸 [3] 火珠并两焰。其夹脊两面造盘龙或兽面。每火珠一枚,内用柏木杆一条,亭榭所用同。

亭榭斗尖用火珠等数:

四角亭子,方一丈至一丈二尺者,火珠径一尺五寸;方一丈五尺至二丈者,径二尺 [4] 火珠四焰或八焰;其下用圆坐。

八角亭子,方一丈五尺至二丈者,火珠径二尺五寸;方三丈以上者,径三尺五寸。凡兽头皆顺脊用铁钩一条 [5] ,套兽上以钉安之。嫔伽用葱台钉。滴当火珠坐于花头㼧瓦滴当钉之上。


【梁注】

[1]嫔伽在清代称“仙人”,蹲兽在清代称“走兽”。宋代蹲兽都用双数;清代走兽都用单数。

[2]滴当火珠在清代做成光洁的馒头形,叫作“钉帽”。

[3]这里只规定火珠径的尺寸,至于高度,没有说明,可能就是一个圆球,外加火焰形装饰。火珠下面还应该有座。

[4]各版原文都作“径一尺”,对照上下文递增的比例、尺度,一尺显然是二尺之误。就此改正。

[5]铁钩的具体用法待考。


【译文】

使用兽头等的制度:

殿阁垂脊兽都以正脊的层数为根本起始。

正脊高三十七层,兽高四尺;正脊高三十五层,兽高三尺五寸;正脊高三十三层,兽高三尺;正脊高三十一层,兽高二尺五寸。

堂屋等正脊上的兽也以正脊的层数为起始。其垂脊上的兽都比正脊兽降低一等使用。(比如正脊兽高度为一尺四寸,则垂脊兽高度为一尺二寸,等等。)

正脊高为二十五层的,兽高为三尺五寸;正脊高为二十三层的,兽高三尺;正脊高为二十一层的,兽高二尺五寸;正脊高为十九层的,兽高二尺。

廊屋等正脊及垂脊兽遵循原则如上。(散屋也一样。)

正脊高为九层的,兽高二尺;高为七层的,兽高一尺八寸。

散屋等:

正脊高为七层的,兽高一尺六寸;正脊高为五层的,兽高一尺四寸。

殿阁、厅堂、亭榭转角的上下使用套兽、嫔伽、蹲兽、滴当火珠等。

九间以上的四阿殿或者十一间以上的九脊殿的兽头,套兽直径为一尺二寸;嫔伽高度为一尺六寸;蹲兽八枚,各高一尺;滴当火珠高为八寸。(套兽用在子角梁头上,嫔伽用在角上,蹲兽用在嫔伽之后。滴当火珠用在檐头的花头㼧瓦上面。以下相同。)

七间的四阿殿或者九间的九脊殿的兽头,套兽直径一尺;嫔伽高一尺四寸;蹲兽六枚,各高九寸;滴当火珠高七寸。

五间的四阿殿,五间至七间的九脊殿的兽头,套兽直径为八寸;嫔伽高为一尺二寸;蹲兽四枚,各高八寸;滴当火珠高六寸。(三间至五间以上的厅堂,如果采用五铺作造厦两头,也采用这个规格,只是不使用滴当火珠。以下相同。)

三间的九脊殿或者五间至三间的厅堂、斗口跳以及四铺作造厦两头的兽头,套兽直径为六寸;嫔伽高一尺;蹲兽两枚,各高六寸;滴当火珠高五寸。

亭榭厦两头的兽头(四角或八角撮尖亭子相同),如果使用八寸的㼧瓦,套兽直径六寸;嫔伽高八寸;蹲兽四枚,各高六寸;滴当火珠高四寸。如果使用六寸㼧瓦,套兽直径为四寸;嫔伽高六寸;蹲兽四枚,各高四寸(如斗口跳或四铺作,蹲兽只用两枚);滴当火珠高三寸。

厅堂之类不厦两头的兽头,每个转角用一枚嫔伽,高一尺;或只用一枚蹲兽,高六寸。

佛道寺观等殿阁正脊当中使用火珠等数:

三间的殿阁,火珠直径为一尺五寸;五间的,直径二尺;七间以上的,直径都为二尺五寸。(火珠都为两焰。在其夹脊的两面做盘龙或兽面造型。每一枚火珠,里面用一条柏木杆,亭榭所用的与此相同。)

亭榭斗尖使用火珠等数:

方一丈至一丈二尺的四角亭子,火珠直径为一尺五寸;方一丈五尺至二丈的,直径为二尺。(火珠为四焰或八焰;下面用圆坐。)

方一丈五尺至二丈的八角亭子,火珠直径为二尺五寸;方三丈以上的,直径为三尺五寸。兽头都要顺着屋脊用一条铁钩固定,用钉子安装。嫔伽用葱台钉。滴当火珠位于花头㼧瓦滴当钉的上面。

泥作制度

垒墙

【原文】

垒墙之制:高广随间。每墙高四尺,则厚一尺。每高一尺,其上斜收六分。每面斜收向上各三分。每用坯墼 [1] 三重,铺襻竹 [2] 一重。若高增一尺,则厚加二寸五分 [3] ;减亦如之。


【梁注】

[1] 墼,音激,砖未烧者,今天一般叫作土坯。

[2]每隔几层土坯加些竹网,今天还有这种做法,也同我们在结构中加钢筋同一原理。

[3]各版原文都作“厚加二尺五寸”,显然是二寸五分之误。


【译文】

垒墙的制度:墙的高度和宽度根据开间大小而定。墙每高四尺,则厚一尺。每高一尺,墙的上部则斜收六分。每面各向上斜收三分。每使用三重土坯,则铺一重襻竹。如果高度增加一尺,则厚度增加二尺五寸;减少也按照这个比例。

用泥 其名有四:一曰垷 [1] ,二曰墐 [2] ,三曰涂,四曰泥。

【原文】

用石灰等泥涂之制:先用粗泥搭络不平处,候稍干,次用中泥趁平;又候稍干,次用细泥为衬;上施石灰泥毕,候水脉 [3] 定,收压五遍,令泥面光泽。 干厚一分三厘,其破灰泥不用中泥。

合红灰:每石灰一十五斤,用土朱五斤, 非殿阁者用石灰一十七斤,土朱三斤, 赤土一十一斤八两。

合青灰:用石灰及软石炭 [4] 各一半。如无软石炭,每石灰一十斤,用粗墨一斤或墨煤一十一两,胶七钱。

合黄灰:每石灰三斤,用黄土一斤。

合破灰:每石灰一斤,用白蔑土 [5] 四斤八两。每用石灰十斤,用麦䴬 [6] 九斤。收压两遍,令泥面光泽。

细泥:一重 作灰衬用 方一丈,用麦 [7] 一十五斤。 城壁增一倍。粗泥同。

粗泥:一重方一丈,用麦 八斤。 搭络及中泥作衬减半。

粗细泥:施之城壁 [8] 及散屋内外。先用粗泥,次用细泥,收压两遍。

凡和石灰泥,每石灰三十斤,用麻捣 [9] 二斤。 其和红、黄、青灰等,即通计所用土朱、赤土、黄土、石灰等斤数在石灰之内。如青灰内,若用墨煤或粗墨者,不计数。 若矿石灰 [10] ,每八斤可以充十斤之用。 每矿石灰三十斤,加麻捣一斤。


【梁注】

[1]垷,音现,泥涂也。

[2]墐,音觐,涂也。

[3]水脉大概是指泥中所含水分,“候水脉定”就是“等到泥中已经不是湿淋淋的,而是已经定下来,潮而不湿,还有可塑性但不稀而软的状态的时候”。

[4]软石炭可能就是泥煤。

[5]白蔑士是什么土?待考。

[6]䴬,音确,殻也。

[7] ,音涓,麦茎也。

[8]从这里可以看出,宋代的城墙还是土墙,墙面抹泥。元大都的城墙也是土墙,一直到明朝,全国的城墙才普遍甃砖。

[9]麻捣在清朝北方称“蔴刀”。

[10] 矿石灰和石灰的区别待考。


【译文】

使用石灰等抹墙的制度:先用粗泥填补坑洼不平的地方,待稍微干后,再用中等的泥抹平;等待稍干,再用细泥打底衬,上面打上石灰。抹完之后,等水痕定,再刮压五遍,使泥的表面有光泽。(干燥以后厚度为一分三厘,破灰泥不使用中泥。)

合红灰:每十五斤石灰,用五斤土朱(不是殿阁类的房屋,则使用十七斤石灰,三斤土朱),赤土十一斤八两。

合青灰:用石灰和软石炭各一半。如果没有软石炭,则每十斤石灰用一斤粗墨或十一两墨煤,七钱胶。

合黄灰:每三斤石灰,用一斤黄土。

合破灰:每一斤石灰,用四斤八两白蔑土。每使用十斤石灰,用九斤麦䴬。刮压两遍,使泥的表面平整光滑。

细泥:一重(用作灰衬)为一丈见方,用麦 十五斤。(城墙增加一倍。粗泥也一样。)

粗泥:一重为一丈见方,用麦 八斤。(填补以及中泥作底衬减少一半。)

粗细泥:用在城墙壁和散屋内外的墙壁上,先用粗泥,再用细泥,刮压两遍。

凡是和石灰泥,每三十斤石灰,用二斤麻捣。(和红灰、黄灰、青灰等,则将所用的土朱、赤土、黄土、石灰等斤数,一起计算在石灰之内。如果青灰内使用墨煤或者粗墨,不计算在内。)如果是矿石灰,每八斤可以当作十斤石灰来用。(每三十斤矿石灰,加一斤麻捣。)

画壁 [1]

【原文】

造画壁之制:先以粗泥搭络毕,候稍干,再用泥横被竹篾一重,以泥盖平,又候稍干,钉麻花,以泥分披令匀,又用泥盖平。 以上用粗泥五重,厚一分五厘。若栱眼壁,只用粗细泥各一重,上施沙泥,收压三遍。 方用中泥细衬,泥上施沙泥,候水脉定,收压十遍,令泥面光泽。

凡和沙泥,每白沙二斤,用胶土一斤,麻捣洗择净者七两。


【梁注】

[1]画壁就是画壁画用的墙壁。本篇所讲的是抹压墙面的做法。


【译文】

建造画壁的制度:先用粗泥填补画壁壁面完毕,等稍干后,再用泥横披一重竹篾,用泥盖平。再等稍干,钉上麻花,用泥分披使其均匀,再用泥盖平。(以上使用五重粗泥,厚度为一分五厘。如果是栱眼壁,则只用粗泥、细泥各一重,上面用沙泥,刮抹三遍)。再用中泥仔细做底衬,泥上用沙泥,等水痕渐消,刮抹十遍,使泥表面平整光滑。

凡和沙泥时,每二斤白沙,用一斤胶土,洗择干净的麻捣七两。

立灶 [1] 转烟、直拔

【原文】

造立灶之制:并台共高二尺五寸。其门、突 [2] 之类,皆以锅口径一尺为祖加减之。 锅径一尺者一斗;每增一斗,口径加五分,加至一石止。

转烟连二灶:门与突并隔烟后。

门:高七寸,广五寸。 每增一斗,高广各加二分五厘。

身:方出锅口径四周各三寸。 为定法。

台:长同上,广亦随身,高一尺五寸至一尺二寸。 一斗者高一尺五寸;每加一斗者,减二分五厘,减至一尺二寸五分止。

腔内后项子:高同门。其广二寸,高广五分 [3] 项子内斜高向上入突,谓之抢烟;增减亦同门。

隔烟:长同台,厚二寸,高视身出一尺。 为定法。

隔锅项子:广一尺,心内虚,隔作两处,令分烟入突。

直拔立灶:门及台在前,突在烟匮之上。 自一锅至连数锅。

门、身、台等:并同前制。 唯不用隔烟。

烟匮子:长随身,高出灶身一尺五寸,广六寸。 为定法。

山花子:斜高一尺五寸至二尺,长随烟匮子,在烟突两旁匮子之上。

凡灶突,高视屋身,出屋外三尺。 如时暂用,不在屋下者 [4] ,高三尺,突上作靴头出烟。 其方六寸。或锅增大者,量宜加之,加至方一尺二寸止。并以石灰泥饰。


【梁注】

[1]这篇,“立灶”和下两篇“釜镬灶”“茶炉子”,是按照几种不同的盛器而设计的。立灶是对锅加热用的。釜灶和镬灶则专为釜或镬之用。按《辞海》的解释,三者的不同的断面大致可理解如下:锅 ,釜 ,镬 。为什么不同的盛器需要不同的灶,我们就不得而知了,至于《法式》中的锅、釜、镬,是否就是这几种,也很难回答。例如今天广州方言就把锅叫作镬,根本不用“锅”字。

此外,灶的各部分的专门名称,也是我们弄不清的。因此,除了少数词句稍加注释,对这几篇一些不清楚的地方,我们就“避而不谈”了。

[2]突、烟突就是烟囱。

[3]“高广五分”四字含义不明。可能有错误或遗漏。

[4]即临时或短期间使用,不在室内(即露天)者。


【译文】

垒灶立灶的制度:灶身和灶台共高二尺五寸。灶门、烟囱等部分,都以一尺大小的锅口直径作为标准,酌情增减尺寸。(锅口直径为一尺的,则锅的容积为一斗。锅的容积每增加一斗,则口径增加五分,直到锅的容积增加到一石为止。)

连接两个灶的转烟式立灶:灶门和烟囱共同安置在隔烟之后。

灶门:高为七寸,宽五寸。(锅每增加一斗,灶门的高和宽各增加二分五厘。)

灶身:边长为锅口径四边各加三寸。(这是定法。)

灶台:长度同上,宽度根据灶身而定,高为一尺二寸至一尺五寸。(如果要烧筑大小为一斗的锅的立灶,则灶台高一尺五寸;每增加一斗,灶台减少二分五厘,一直减到一尺二寸五分为止。)

腔内后项子:高度与灶门高相同。其宽度为二寸,高宽为五分。(烟从项子内经由斜高部分向上进入烟囱,这个斜高部分即为“抢烟”。抢烟的增减尺寸也与灶门相同。)

隔烟:长度与灶台相同,厚为二寸,高度高出灶身一尺。(这是定法。)

隔锅项子:宽为一尺,项子将灶膛虚隔成两部分,使烟分别进入烟囱。

直拔立灶:灶门与灶台在前部,烟囱安置于烟柜之上。(直拔立灶可以有一锅至连数锅的形式。)

灶门、灶身、灶台等:都与上述转烟立灶的规定相同。(只是不使用隔烟。)

烟匮子:长度与灶身一致,高度比灶身高出一尺五寸,宽为六寸。(这是定法。)

山花子:斜高为一尺五寸至二尺,长度与烟匮子的长度一致。山花子位于烟囱的两旁,在烟匮子之上。

一般立灶的烟囱高度根据房屋的高度而定,烟囱伸出屋顶三尺高。(如果是暂时使用而不设在房屋内部的立灶,其烟囱高为三尺,烟囱顶部做成靴头的样式进行排烟。)烟囱一般为六寸见方。如果锅增大的话,可以适当增加边长尺寸,增加到一尺二寸见方为止。烟囱要用石灰泥刷饰。

釜镬灶

【原文】

造釜镬灶之制:釜灶,如蒸作用者,高六寸。 余并入地内。 其非蒸作用,安铁甑或瓦甑 [1] 者,量宜加高,加至三尺止。镬灶高一尺五寸。其门、项之类,皆以釜口径每增一寸,镬口径每增一尺为祖加减之。 釜口径一尺六寸者一石;每增一石,口径加一寸,加至一十石止。镬口径三尺,增至八尺止。

釜灶:釜口径一尺六寸。

门:高六寸, 于灶身内高三寸,余入地 。广五寸。 每径增一寸,高、广各加五分。如用铁甑者,灶门用铁铸造,及门前后各用生铁板。

腔内后项子高、广,抢烟及增加并后突,并同立灶之制。 如连二或连三造者,并垒向后。其向后者,每一釜加高五寸。

镬灶:镬口径三尺。 用砖垒造。

门:高一尺二寸,广九寸。 每径增一尺,高、广各加三寸。用铁灶门,其门前后各用铁板。

腔内后项子:高视身。 抢烟同上。 若镬口径五尺以上者,底下当心用铁柱子。

后驼项突:方一尺五寸。 并二坯垒。 斜高二尺五寸,曲长一丈七尺。 令出墙外四尺。

凡釜镬灶面并取圆,泥造。其釜镬口径四周各出六寸,外泥饰与立灶同。


【梁注】

[1]甑,音净,底有七孔,相当于今天的笼屉。


【译文】

建造釜镬灶的制度:釜灶如果用来蒸煮食物,高为六寸。(其余部分都埋入地下。)不用来蒸煮食物,安装了铁甑或瓦甑的,根据情况增加高度,但增加到三尺为止。镬灶高为一尺五寸,灶门、后项子等构件都以釜的口径每增加一寸,镬的口径每增加一尺为起始进行加减。(釜的口径为一尺六寸,即一石;每增一石粮食,口径增加一寸,增加到十石为止。镬的口径为三尺,增至八尺为止。)

釜灶:釜的口径为一尺六寸。

门:高为六寸(在灶身内高为三寸,其余的埋入地下)。宽为五寸。(直径每增加一寸,高度和宽度各增加五分。如果是用铁甑,灶门用铁铸造,门前门后各用生铁板铸造。)

腔内后项子的高度、宽度,抢烟,以及其尺寸的增加和后烟囱的大小都与立灶的制度相同。(如果是连二或连三造的,都向后垒。向后垒的,每一釜增加高度五寸。)

镬灶:镬的口径为三尺。(用砖垒造。)

门:高度为一尺二寸,宽九寸。(直径每增加一尺,则高度和宽度各加三寸。使用铁灶门,门前门后各用铁板。)

腔内后项子:高度根据灶身而定。(抢烟的尺寸同上。)如果镬的口径在五尺以上,底下正中心位置要用铁柱子。

后驼项突:一尺五寸见方(都用二坯垒建)。斜高为二尺五寸,曲面长为一丈七尺。(使其出墙外四尺。)

凡釜镬灶面都做成圆形,用泥垒。釜、镬的口径四周各向外出六寸,泥饰与立灶的相同。

茶炉

【原文】

造茶炉之制:高一尺五寸。其方广等皆以高一尺为祖加减之。

面:方七寸五分。

口:圆径三寸五分,深四寸。

吵眼:高六寸,广三寸。 内抢风斜高向上八寸。

凡茶炉,底方六寸,内用铁燎杖八条。其泥饰同立灶之制。


【译文】

建造茶炉的制度:茶炉高为一尺五寸。其边长和宽度等都以高一尺为根据而加减。

面:七寸五分见方。

口:圆径为三寸五分,深四寸。

吵眼:高为六寸,宽三寸。(里面的抢风斜向上高八寸。)

凡茶炉的底部为六寸见方,里面使用八条铁燎杖。茶炉抹泥的制度与立灶的制度相同。

垒射垛 [1]

【原文】

垒射垛之制:先筑墙,以长五丈、高二丈为率。 墙心内长二丈,两边墙各长一丈五尺;两头斜收向里各三尺。 上垒作五峰。其峰之高下,皆以墙每一丈之长,积而为法。

中峰:每墙长一丈,高二尺。

次中两峰:各高一尺二寸。 其心至中峰心各一丈。

两外峰:各高一尺六寸。 其心至次中两峰各一丈五尺。

子垛:高同中峰。 广减高一尺,厚减高之半。

两边踏道:斜高视子垛,长随垛身。 厚减高之半。分作一十二踏,每踏高八寸三分,广一尺二寸五分。

子垛上当心踏台:长一尺二寸,高六寸,面广四寸。 厚减面之半。分作三踏,每一尺为一踏。

凡射垛五峰,每中峰高一尺,则其下各厚三寸;上收令方,减下厚之半。 上收至方一尺五寸止。其两峰之间,并先约度上收之广。相对垂绳,令纵至墙上,为两峰 内圆势。 其峰上各安莲花坐瓦、火珠各一枚。当面以青石灰、白石灰,上以青灰为缘泥饰之。


【梁注】

[1]从本篇“制度”可以看出,这种“射垛”并不是城墙上防御敌箭的射垛,而是宫墙上射垛形的墙头装饰。正是因为这原因,所以属于“泥作”。


【译文】

垒射垛的制度:先筑墙,以长五丈、高二丈为标准。(墙心内长为二丈,两边墙各长一丈五尺,两头各斜向里收三尺。)上垒成五峰,其峰的高低都以墙每一丈的长度为一百,用这个百分比来确定各部分的比例尺寸。

中峰:墙每长一丈,则高为二尺。

次中两峰:各高一尺二寸。(其中心位置到中峰的中心各一丈。)

两外峰:各高一尺六寸。(其中心到次中两峰的距离各为一丈五尺。)

子垛:高度与中峰相同。(宽度比高度减少一尺,厚度为高度的一半。)

两边踏道:斜高根据子垛而定,长度根据垛身而定。(厚度减为高度的一半。分成十二踏,每踏高度为八寸三分,宽为一尺二寸五分。)

子垛上当心踏台:长为一尺二寸,高为六寸,面宽四寸。(厚度减为面的一半。分成三踏,每一尺为一踏。)

凡射垛有五个峰,每个中峰高一尺,中峰以下各厚三寸,向上斜收成方形,厚度减少为下面的一半。(向上收至一尺五寸见方为止。两峰之间,都要预先估计向上收的宽度。相对垂绳,使绳子竖直垂到墙上,呈两峰䫜内的圆形走势。)在峰上安设莲花坐瓦和火珠各一枚。正面用青石灰、白石灰涂抹,上面用青灰封边,用泥涂抹装饰。 KSGMAlFNQL48ETUyVURFzAoLGlz0Tkzz+yYW73agDS+HZP20i+u/5kGv93iOYsb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