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卷五 大木作制度二

其名有三:一曰梁,二曰杗廇 [1] ,三曰 [1]

【原文】

造梁之制有五 [2] (参阅“大木作制度图样十九”)

一曰檐栿 (参阅“大木作制度图样三十二以后各图”) 。如四椽及五椽栿 [3] ;若四铺作以上至八铺作,并广两材两栔;草栿 [4] 广三材。如六椽至八椽以上栿,若四铺作至八铺作,广四材;草栿同。

二曰乳栿 [5] (参阅“大木作制度图样三十二以后各图”) 若对大梁用者,与大梁广同。 三椽栿,若四铺作、五铺作,广两材一栔;草栿广两材。六铺作以上广两材两栔;草栿同。

三曰札牵 [6] (参阅“大木作制度图样三十二以后各图”) 。若四铺作至八铺作出跳,广两材;如不出跳,并不过一材一栔。 草牵梁准此。

四曰平梁 [7] (参阅“大木作制度图样三十二以后各图”) 。若四铺作、五铺作,广加材一倍。六铺作以上,广两材一栔。

五曰厅堂梁栿 [2] 。五椽、四椽,广不过两材一栔;三椽广两材。余屋量椽数,准此法加减。

凡梁之大小,各随其广分为三分,以二分为厚。 凡方木小,须缴贴令大;如方木大,不得裁减,即于广厚加之 [8] 。如碍槫及替木,即于梁上角开抱槫口。若直梁狭,即两面安槫栿板 [9] 。如月梁狭,即上加缴背,下贴两颊,不得刻剜梁面。

大木作图11 乳栿、札牵 山西大同善化寺三圣殿(金)

大木作图12 宋代木构建筑假想图

1.脊槫 2.叉手 3.顺脊串 4.平梁 5.上平槫 6.托脚 7.驼峰 8.四椽栿 9.中平槫 10.六椽栿 11.八椽栿 12.十椽栿 13.下平槫 14.牛脊槫 15.月梁(六椽栿)16.顺栿串 17.屋内额 18.由额 19.压槽枋 20.飞子 21.檐椽 22.橑檐枋 23.遮椽板 24.平棋枋 25.乳栿(月梁)26.柱头铺作 27.补间铺作 28.栱眼壁 29.阑额 30.札牵 31.平暗 32.照壁板 33.峻脚椽 34.副阶檐柱 35.殿身檐柱 36.地栿 37.殿身内柱

造月梁 [10] 之制( 参阅“大木作制度图样十九” ):明栿 [11] ,其广四十二分 °。如彻上明造,其乳栿、三椽栿各广四十二分°;四椽栿广五十分°;五椽栿广五十五分°;六椽栿以上,其广并至六十分°止。 梁首 谓出跳者 不以大小从,下高二十一分°。其上余材,自枓里平之上,随其高匀分作六分,其上以六瓣卷杀,每瓣长十分°。其梁下当中䫜六分 °。 自枓心下量三十八分°为斜项 [12] 如下两跳者长六十八分°。 斜项外,其下起䫜,以六瓣卷杀,每瓣长十分°,第六瓣尽处下䫜五分°。 去三分°,留二分°作琴面。自第六瓣尽处渐起至心,又加高一分°,令 势圆和。 梁尾 谓入柱者。 上背下䫜,皆以五瓣卷杀。余并同梁首之制。

梁底面厚二十五分° [13] 。其项 入斗口处。 厚十分°。斗口外两肩各以四瓣卷杀,每瓣长十分°。

若平梁,四椽、六椽上用者,其广三十五分°;如八椽至十椽上用者,其广四十二分° [14] 。不以大小从,下高二十五分°,背上、下䫜,皆以四瓣卷杀, 两头并同, 其下第四瓣尽处䫜四分 °。去二分°,留一分°,作琴面。自第四瓣尽处渐起至心,又加高一分°。 余并同月梁之制 [15]

若札牵 [16] ,其广三十五分° [17] 。不以大小从,下高一十五分°, 上至枓底 。牵首上以六瓣卷杀,每瓣长八分°; 下同。 牵尾上以五瓣,其下䫜,前、后各以三瓣。 斜项同月梁法。 内去留同平梁法。

凡屋内彻上明造 [18] 者,梁头相叠处须随举势高下用驼峰。其驼峰长加高一倍,厚一材。枓下两肩或作入瓣,或作出瓣,或圆讹两肩,两头卷尖 [19] 。梁头安替木处并作隐枓;两头造耍头或切几头, 切几头刻梁上角作一入瓣 ,与令栱或襻间相交。

凡屋内若施平棋 [20] 平暗亦同 ,在大梁之上。平棋之上,又施草栿;乳栿之上亦施草栿,并在压槽枋之上 压槽枋 [21] 在柱头枋之上。 其草栿长同下梁,直至橑檐枋止。若在两面,则安丁栿 [22] 。丁栿之上,别安抹角栿,与草栿相交。

凡角梁之下,又施隐衬角栿 [23] ,在明梁之上,外至橑檐枋,内至角后栿项 [24] ;长以两椽材斜长加之。

凡衬方头,施之于梁背耍头之上,其广厚同材。前至橑檐枋,后至昂背或平棋枋。 如无铺作,即至托脚木止。 若骑槽,即前后各随跳,与枋、栱相交。开子荫 [25] 以压枓上。

凡平棋之上,须随槫栿用方木及矮柱敦㮇 [26] ,随宜枝樘 [27] 固济,并在草栿之上 [28] 凡明梁只阁平棋,草栿在上,承屋盖之重。

凡平棋枋在梁背上,其广厚并如材,长随间广。每架下平棋枋一道 [29] 平暗 [30] 同。又随架安椽以遮板缝。其椽,若殿宇,广二寸五分,厚一寸五分;余屋广二寸二分,厚一寸二分。如材小,即随宜加减。 绞井口 [31] 并随补间。 令纵横分布方正。若用峻脚,即于四阑内安板贴花。如平暗,即安峻脚椽,广厚并与平暗椽同。

大木作图12“随宜枝樘固济”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唐)


【梁注】

[1]杗廇,音范溜。 ,音丽。

[2]这里说造梁之制“有五”,也许说“有四”更符合于下文内容。五种之中,前四种——檐栿.乳栿、札牵、平梁——都是按梁在建筑物中的不同位置、不同的功能和不同的形体而区别的,但第五种——厅堂梁栿却以所用的房屋类型来标志。这种分类法,可以说在系统性方面有不一致的缺点。下文对厅堂梁栿未作任何解释,而对前四种都作了详尽的规定,可能是由于这原因。

[3]我国传统以椽的架数来标志梁栿的长短大小。宋《法式》称“x椽栿”;清工部《工程做法》称“x架梁”或“x步梁”。清式以“架”称者相当于宋式的椽栿,以“步”称者如双步梁相当于宋式的乳楸,三步梁相当于三椽栿,单步梁相当于札牵。

[4]草栿是在平棋以上、未经艺术加工的、实际负荷屋盖重量的梁。下文所说的月梁,如在殿阁平棋之下,一般不负屋盖之重,只承平棋,主要起着联系前后柱上的铺作和装饰的作用。

[5]乳栿即两椽栿,梁首放在铺作上,梁尾一般插入内柱柱身,但也有两头都放在铺作上的。

[6]札牵的梁首放在乳栿上的一组斗栱上,梁尾也插入内柱柱身.札牵长仅一椽,不负重,只起札牵的作用。梁首的斗栱将它上面所承槽的荷载传递到乳栿上,相当于清式的单步梁。

[7]平梁事实上是一道两椽栿,是梁架最上一层的梁。清式称太平梁。

[8]总的意思大概是即使方木大于规定尺寸,也不允许裁减。按照来料尺寸用上去,并按构件规定尺寸把所缺部分补足。

[9]在梁栿两侧加贴木板,并开出抱口以承或替木。

[10]月梁是经过艺术加工的梁。凡有平棋的殿堂,月梁都露明用在平棋之下,除负荷平棋的荷载外,别无负荷。平棋以上,另施草栿负荷屋盖的重量。如彻上明造,则月梁亦负屋盖之重。

[11]明栿是露在外面,由下面可以看见的梁栿;是与草栿(隐藏在平暗、平棋之上未经细加工的梁栿)相对的名称。

[12]斜项的长度,若“自枓心下量三十八分°”,则斜项与梁身相交的斜线会和铺作承梁的交栿枓的上角相犯。实例所见,交栿枓大都躲过这条线。个别的也有相犯的,如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唐)的月梁头;也有相犯而另作处理的,如山西大同善化寺山门(金)月梁头下的交栿枓做成平盘枓;也有不作出明显的斜项,也就无所谓相犯不相犯了,如福建福州华林寺大殿(五代)、江苏苏州甪直保圣寺大殿(宋)、浙江武义延福寺大殿(元)的月梁头。

[13]这里只规定了梁底面厚,至于梁背厚多少,“造梁之制”没有提到。

[14]这里规定的大小与前面“四曰平梁”一条中的规定有出入。因为这里讲的是月梁形的平梁。

[15]札牵一般用于乳栿之上,长仅一架,不承重,仅起固定砖之位置的作用。牵首(梁首)与乳栿上驼峰上的斗栱相交,牵尾出榫入柱,并用丁头栱承托。但元代实例中有首尾都不入柱且高度不同的札牵,如浙江武义延福寺大殿。

[16]这里的“三十五分°”与前面“三曰札牵”条的“广两材”(三十分°)有出入。因为这里讲的是月梁形式的札牵。

[17]室内不用平棋,由下面可以仰见梁栿、转、椽的做法,谓之“彻上明造”,亦称“露明造”。

[18]驼峰放在下一层梁背之上,上一层梁头之下。清式称“墩”,因往往饰作荷叶形,故亦称“荷叶墩”。至于驼峰的形制,《法式》卷三十原图简略,而且图中所画的辅助线又不够明确,因此列举一些实例作为参考(大木作图77、78、79、80、81)。

[19]平棋,后世一般称天花。按《法式》卷八“小木作制度三”,“造殿内平棋之制”和宋、辽金实例所见,平棋分格不一定全是正方形,也有长方格的。“其以方椽施素板者,谓之平暗。”平暗都用很小的方格。

[20]压槽枋仅用于大型殿堂铺作之上以承草栿。

[21]丁栿梁首由外檐铺作承托,梁尾搭在檐栿上,与檐栿(在平面上)构成“丁”字形。

[22]隐衬角栿实际上就是一道“草角栿”。

[23]“内至角后栿项”这几个字含义极不明确,疑有误或脱简。

[24] :此字不见于字典。

[25]樘,丑庚切,含义与撑同。

[26]这些方木短柱都是用在草栿之间的,用来支撑并且固定这些草栿的。

[27]平棋枋一般与 平行,与梁成正角,安在梁背之上,以承平棋。

[28]平暗和平棋都属于小木作范畴。

[29]“井口”是用桯与平棋方构成的方格;“绞”是动词,即将桯与平棋方相交之义。


【译文】

造梁的制度有五条:

一是制作檐栿的制度。长度为四椽栿及五椽栿的檐栿,如果采用四铺作以上直至八铺作,那么其宽度为两材两栔,草栿宽度为三材;如六椽栿至八椽栿以及以上的栿,如果采用四铺作至八铺作,那么其宽度为四材,草栿宽度也一样。

二是制作乳栿的制度。(如果是作为大梁使用,则其宽度与大梁相同。)乳栿是三椽栿,如果采用四铺作或五铺作,则其宽度为两材一栔,草栿宽度为两材;六铺作以上宽为两材两栔,草栿宽度也一样。

三是制作札牵的制度。如果是四铺作至八铺作,出跳宽度为两材;如果不出跳,其宽度不超过一材一栔。(草牵梁也遵循此规制。)

四是制作平梁的制度:如果平梁采用四铺作、五铺作,则宽度是梁材的一倍;六铺作以上平梁的宽度为两材一栔。

五是制作厅堂梁栿的制度。厅堂内的五椽栿、四椽栿,宽度不超过两材一栔,三椽的宽度为两材。其余屋子的梁栿按照椽子的数目依照此规制增减。

梁的大小要根据原木的尺寸而定,截取高与宽之比为三比二的矩形最佳。(如果方木尺寸较小,必须按标准尺寸将所缺部分补足。如果方木尺寸大于规定尺寸,则不能裁减,而是在宽度和厚度上按比例增加。如果大到妨碍槫或者替木,就在梁的上角开一个抱榑口。如果直梁过窄,则在直梁两面安装槫栿板;如果月梁过窄,则在上面加缴背,下面贴住两颏,不能在梁面上雕刻剜凿。)

制作月梁的制度。明栿的宽度为四十二分。(如果采用屋顶梁架完全暴露的彻上明造,乳栿、三椽栿各宽四十二分,四椽栿宽五十分,五椽栿宽五十五分,六椽栿及以上的宽度不超过六十分。)梁首(对出跳部分的称谓)不论大小,下端高度二十一分,其上面的余材,从斗内平直而上,根据其高度平均分作六分,最上面做六瓣卷杀,每瓣长十分。月梁底面中心位置向内凹六分:从枓的中心位置向下量取三十八分为斜项(如向下出两跳则长度为六十八分)。在斜项外侧下方起凹,做六瓣卷杀,每瓣长十分,在第六瓣的末端下面向里凹五分。(去掉三分,留出二分作琴面。从第六瓣的末端逐渐升起,到中心位置再增加一分高度,使凹入部分的走势圆滑缓和。)梁尾(对入柱部分的称谓)上面缴背下面内凹,都做成五瓣卷杀。其余部分和梁首的规制相同。

梁底面的厚度为二十五分。梁项(即入斗口处)厚度为十分,斗口外的两肩各做四瓣卷杀,每瓣长度为十分。

如果是四椽栿或者六椽栿上用的平梁,则宽度为三十五分;如果是八椽栿至十椽栿上用的,则其宽度为四十二分,不论大小,下端高度都为二十五分,上面的缴背和下面的凹面,都做成四瓣卷杀。(两头也一样。)在下端第四瓣的末端处向内凹四分。(去除二分,留下的一分作琴面,从第四瓣的末端处逐渐升起到中心位置,高度增加一分。)其余构件按照月梁的规制来制定。

如果制作札牵,则宽三十五分。不论大小,下部的高度都为十五分(上部则到枓底)。牵首上面做成六瓣卷杀,每瓣长八分。(下面也一样。)牵尾上面做五瓣卷杀,下部凹面的前后各做三瓣卷杀。(斜项的做法和月梁处的相同。凹内去留的部位也和平梁制法里的凹面一样。)

凡房屋内梁架如果采用暴露在外的彻上明造结构,要在梁头相互重叠的地方根据屋架的走势高低设置驼峰。驼峰的长度是高度的一倍,厚度为一材,斗下两肩做成入瓣的样式,或者做成出瓣,或者是两肩呈圆形,两头的卷杀成尖状。在梁头安放替木的地方设置一个隐斗,两头建造耍头或者切几头(切几头雕刻在梁的上角,做成入瓣样式),与令栱或襻间相交。

凡屋内如果采用平棋(平暗也一样),位置则在大梁之上。在平棋之上还要设置草栿,乳栿之上也要设置草栿,并列排在压槽枋之上。(压槽枋在柱头枋之上。)草栿的长度和下梁的长度相同,一直到橑檐枋。如果是在两面,就安装丁栿。丁栿之上另外安放抹角栿,与草栿相交。

在角梁之下,明梁之上,设置檼衬角栿,向外到橑檐枋,向内到角后栿项,长度为两根椽子的斜长之和。

凡是衬方头设置在梁背的耍头上面,则其宽度和厚度与材相同,向前至橑檐枋,向后到达昂背或者平棋枋。(如果没有铺作,就到托脚木为止。)如果衬方头正好骑在槽上,则前后各随着出跳与枋、栱相交,并开一道浅凹槽压在枓上。

在平棋之上要顺着槫栿用方木及矮柱填实,用斜柱支撑使其稳固,并排在草栿之上。(明梁之上只放置平棋,草栿在平棋上方,承托屋顶的重量。)

凡是平棋枋如果在梁背上,它的宽度和厚度都根据梁材的大小而定,长度根据开间大小而定。每一架梁下设置一道平棋枋(平暗相同。还要根据梁架安放椽子,以遮住木板间的缝隙。比如殿宇的椽子,宽度为二寸五分,厚一寸五分。其余屋子的椽子宽二寸二分,厚一寸二分。如果木料尺寸较小,则酌情增减。),使其在补间铺作内相交成井口状。(使其纵向和横向分布方正。如果采用峻脚,则在四栏内安装木板并雕刻花纹。如果是平暗,则安装峻脚椽,宽度和厚度都与平暗椽相同。)

阑额

【原文】

造阑额之制 [1] (参阅“大木作制度图样二十”) :广加材一倍,厚减广三分之一,长随间广,两头至柱心 [2] 。入柱卯减厚之半。两肩 [3] 各以四瓣卷杀,每瓣长八分°。如不用补间铺作,即厚取广之半 [4] 。凡檐额 [5] ,两头并出柱口,其广两材一栔至三材;如殿阁,即广三材一栔,或加至三材三栔。檐额下绰幕枋 [6] ,广减檐额三分之一;出柱长至补间;相对作㭼头或三瓣头 如角梁。

凡由额 [7] ,施之于阑额之下。广减阑额二分°至三分°。 出卯,卷杀并同阑额法。 如有副阶,即于峻脚椽下安之。如无副阶,即随宜加减,令高下得中。 若副阶额下,即不须用。 凡屋内额,广一材三分°至一材一栔;厚取广三分之一 [8] ;长随间广,两头至柱心或驼峰心。

凡地栿 [9] ,广加材二分°至三分°;厚取广三分之二;至角出柱一材。 上角或卷杀作梁切几头。

大木作图14 檐额及绰幕枋 河南济源济渎庙临水亭


【梁注】

[1]阑额是檐柱与檐柱之间左右相连的构件,两头出榫入柱,额背与柱头平。清式称额枋。

[2]指两头出榫到柱的中心线。

[3]阑额背是平的。它的两“肩”在阑额的两侧,用四瓣卷杀过渡到“入柱卯”的厚度。

[4]补间铺作一般都放在阑额上。“如不用补间铺作”减轻了荷载,阑额只起着联系左右两柱头的作用,就可以“厚取广之半”,而无须“厚减广三分之一”。

[5]檐额和阑额在功能上有何区别,“制度”中未指出,只能看出檐额的长度没有像阑额那样规定“长随间广”,而且“两头并出柱口”;檐额下还有绰幕枋,那是阑额之下所没有的。在河南省济源县济渎庙的一座宋建的临水亭上,所用的是一道特大的“阑额”,长贯三间,“两头并出柱口”,下面也有“广减檐额三分之一,出柱长至补间,相对作㭼头”的绰幕枋。因此推测,临水亭所见,大概就是檐额。

[6]绰幕枋,就其位置和相对大小说,略似清式中的小额枋“出柱”做成“相对”“㭼头”,可能就是清式“雀替”的先型。

[7]由额。

[8]从材、分大小看,显然不承重,只作柱头间或驼峰间相互联系之用。

[9]地栿的作用与阑额、屋内额相似,是柱脚间相互联系的构件。宋实例极少。现在南方建筑还普遍使用。原文作“广如材二分至三分”,“如”字显然是“加”字之误,所以这里改作“加”。


【译文】

建造阑额的制度:宽度是材的一倍,厚度比宽度少三分之一,长度根据房屋开间而定,两头出榫到柱子中心,榫头卯入柱子的深度是宽度的一半,两肩各用四瓣卷杀,每瓣长度为八分。如果不采用补间铺作,则厚度是宽度的一半。檐额的两头都要超出柱口,其宽度为两材一栔到三材。如果是殿阁的阑额,则宽度为三材一栔,或者增加到三材三栔。檐额下面的绰幕枋宽度比檐额的宽度减少三分之一,长度超出柱子的长度直至补间,作㭼头或三瓣头相对。(和角梁上的做法相似。)

凡由额设置在阑额的下面,宽度比阑额少二分至三分。(由额的出卯与卷杀都和阑额的规定一样。)如果有副阶,则在峻脚椽下安置由额;如果没有副阶,就根据情况酌情增减,使位置上下高矮合适。(如果副阶在阑额以下,则不必如此。)屋内的额宽度为一材三分至一材一栔,厚度是宽度的三分之一,长度根据房屋开间而定,两头到达柱子的中心或者驼峰的中心。

地栿的宽度加材二分至三分,厚度是宽度的三分之二,在转角处出柱一材。(上角或卷杀做成梁的切几头。)

其名有二:一曰楹,二曰柱。

【原文】

凡用柱之制 [1] (参阅“大木作制度图样二十、二十一”) :若殿阁,即径两材两栔至三材;若厅堂柱即径两材一栔,余屋即径一材一栔至两材。若厅堂等屋内柱,皆随举势 [2] 定其短长,以下檐柱为则。 若副阶廊舍,下檐柱虽长,不越间之广。 至角,则随间数生起角柱 [3] 。若十三间殿堂,则角柱比平柱生高一尺二寸。 平柱谓当心间两柱也。自平柱叠进向角渐次生起,令势圆和;如逐间大小不同,即随宜加减,他皆仿此; 十一间生高一尺;九间生高八寸;七间生高六寸;五间生高四寸;三间生高二寸(参阅“大木作制度图样二十一”)。

凡杀梭柱之法 [4] 参阅“大木作制度图样二十” ):随柱之长,分为三分,上一分又分为三分,如栱卷杀,渐收至上径比栌枓底四周各出四分°;又量柱头四分°,紧杀如覆盆样,令柱头与栌枓底相副。其柱身下一分,杀令径围与中一分同 [5]

凡造柱下櫍 [6] (参阅“大木作制度图样二十”) ,径周各出柱三分°;厚十分°,下三分°为平,其上并为欹;上径四周各杀三分°,令与柱身通上匀平。

凡立柱,并令柱首微收向内,柱脚微出向外,谓之侧脚 [7] (参阅“大木作制度图样二十”)。每屋正面 谓柱首东西相向者 ,随柱之长,每一尺即侧脚一分;若侧面 谓柱首南北相向者 ,每一尺即侧脚八厘。至角柱,其柱首相向各依本法。 如长短不定,随此加减。

凡下侧脚墨,于柱十字墨心里再下直墨 [8] ,然后截柱脚、柱首,各令平正。

若楼阁柱侧脚,只以柱以上为则 [9] ,侧脚上更加侧脚,逐层仿此。 塔同。


【梁注】

[1]“用柱之制”中只规定各种不同的殿阁厅堂所用柱径,而未规定柱高。只有小注中“若副阶廊舍,下橹柱虽长不越间之广”一句,也难从中确定柱高。

[2]“举势”是指由于屋盖“举折”所决定的不同高低。关于“举折”,见下文“举折之制”。

[3]唐宋实例角柱都生起,明代官式建筑中就不用了。

[4]将柱两头卷杀,使柱两头较细,中段略粗,略似梭形。明清官式一律不用梭柱,但南方民间建筑中一直沿用,实例很多。

[5]这里存在一个问题。所谓“与中一分同”的“中一分”,可释为“随柱之长分为三分”中的“中一分”,这样事实上“下一分”便与“中一分”径围相同,成了“下两分”径围完全一样粗细,只是将“上一分”卷杀,不成其为“梭柱”。我们认为也可释为全柱长之“上一分”中的“中一分”,这样就较近梭形。法式原图上是后一种,但如何杀法未说清楚。

[6]櫍是一块圆木板,垫在柱脚之下,柱础之上。櫍的木纹一般与柱身的木纹方向成正角,有利于防阻水分上升。当櫍开始腐朽时,可以抽换,可使柱身不受影响,不致“感染”而腐朽。现在南方建筑中还有这种做法。

[7]“侧脚”就是以柱首中心定开间进深,将柱脚向外“踢”出去,使“微出向外”。但原文作“令柱首微收向内,柱脚微出向外”,似乎是柱首也向内偏,柱首的中心不在建筑物纵、横柱网的交点上,这样必将给施工带来麻烦。这种理解是不合理的。

[8]由于侧脚,柱首的上面和柱脚的下面(若与柱中心线垂直)将与地面的水平面成1/100或8/1000 的斜角,站立不稳,因此须下“直墨”,“截柱脚柱首,各令平正”,与水平的柱础取得完全平正的接触面。

[9]这句话的含义不太明确。如按注7的理解,“柱以上”应改为“柱上”,是指以逐层的柱首为准来确定梁架等构件尺寸。


【译文】

凡是用柱的制度:如果是用在殿阁上,则直径两材两栔至三材;如果是厅堂柱,则直径两材一栔,其余房屋则直径一材一栔到两材。如果是厅堂柱等屋内的柱子,则根据屋架走势确定长度,以下檐柱为标准。(如果是副阶廊舍,即使下檐柱很长,也不会超过开间的宽度。)在转角位置,则根据房屋间数逐渐增加角柱的高度。如果是十三间的殿堂,则山墙处的角柱比明间左右的平柱高一尺二寸。(平柱就是正中间屋子的两根立柱。从平柱叠进式到达转角处,逐渐升高,使走势圆滑。如果相邻开间大小不同,则酌情增减。其他柱子都参考这个规格。)十一间的房屋则逐高一尺,九间的则逐高八寸,七间的逐高六寸,五间的逐高四寸,三间的逐高二寸。

凡是杀梭柱的制度:根据柱子的长短,将其分成三段,对其上三分之一,再分成为三段,如果栱做卷杀,则逐渐向上收势,使柱顶直径比栌斗底四周各宽出四分;然后在柱头量取四分长度紧杀,做成覆盆圆弧状,使柱头与栌斗底相称。柱身下削减一分,使其直径及四周与上三分之一部分中间段相同。

凡是建造柱子下面的櫍,直径要比柱身多出三分,厚度为十分,下三分为平面,上端做成倾斜面,上面直径四周各杀入三分,使其与柱身连接均匀水平。

凡竖立柱子之时,柱身上部要稍微向内倾斜,柱子下端的柱脚稍微向外突出,称为“侧脚”。在每间屋子的正面(即柱首东西向所对的一面),根据柱子的长短,每长一尺则侧脚一分。如果是侧面(即柱首南北方向所对的一面者),每长一尺,则侧脚八厘。至于角柱柱首的朝向也各自依照本条规定。(如果长短不确定则据此加减。)

凡是下侧脚的墨线,以柱子两头截面上的十字中心位置为准在柱身上连线,然后截柱脚、柱首,使其与水平面保持垂直。

如果是楼阁柱侧脚,只以柱子上部为准则,侧脚上再做侧脚,每一层皆照此建造。(塔也如此。)

阳马

其名有五:一曰觚棱,二曰阳马,三曰阙角,四曰角梁,五曰梁抹。

【原文】

造角梁之制 [1] (参阅“大木作制度图样二十二”) :大角梁,其广二十八分°至加材一倍;厚十八分°至二十分°。头下斜杀长三分之二 [2] 或于斜面上留二分,外余直,卷为三瓣。

子角梁,广十八分°至二十分°,厚减大角梁三分°,头杀四分°,上折深七分°。

隐角梁 [3] ,上下广十四分°至十六分°,厚同大角梁,或减二分 °。 上两面隐 [4] 广各三分°,深各一椽分。 余随逐架接续,隐法皆仿此。

凡角梁之长 [5] ,大角梁自下平槫至下架檐头;子角梁随飞檐头外至小连檐下,斜至柱心 [6] 安于大角梁内 [7] 隐角梁随架之广,自下平槫至子角梁尾, 安于大角梁中 [8] 皆以斜长加之。

凡造四阿 [9] 殿阁,若四椽、六椽五间及八椽七间,或十椽九间以上,其角梁相续,直至脊槫,各以逐架斜长加之。如八椽五间至十椽七间,并两头增出脊槫各三尺 [10] 随所加脊槫尽处,别施角梁一重。俗谓之吴殿,亦曰五脊殿。

凡堂厅若厦两头造 [11] ,则两梢间用角梁转过两椽。 亭榭之类转一椽。今亦用此制为殿阁者,俗谓之曹殿,又曰汉殿,亦曰九脊殿。按《唐六典》及《营缮令》云:王公以下居第并厅厦两头者,此制也。

角梁

大木作图15a 四阿顶构造之一

大木作图15b 四阿顶构造之二 河北新城开善寺大雄宝殿(辽)

大木作图16 厦两头造构造


【梁注】

[1]在《大木作制度》中造角梁之制说得最不清楚,为制图带来许多困难,我们只好按照我们的理解能力所及,做了一些解释,并依据这些解释来画图和提出一些问题。为了弥补这样做法的不足,我们列举了若干唐、宋时期的实例作为佐证和补充(大木作图 95、96、97、98、99、100)。

[2]“斜杀长三分之二”很含糊。是否按角梁全长,其中三分之二的长度是斜杀的?还是从头下斜杀的?都未明确规定。

[3]隐角梁相当于清式小角梁的后半段。在宋《法式》中,由于子角梁的长度只到角柱中心,因此隐角梁从这位置上就开始,而且再上去就叫作续角梁。这和清式做法有不少区别。清式小角梁(子角梁)梁尾和老角梁(大角梁)梁尾同样长,它已经包括了隐角梁在内。《法式》说“余随逐架接续”,亦称“续角梁”的,在清式中称“由戗”。

[4]凿去隐角梁两侧上部,使其断面成“凸”字形,以承椽。

[5]角梁之长,除这里所规定外,还要参照“造檐之制”所规定的“生出向外”的制度来定。

[6]这“柱心”是指角柱的中心。

[7]按构造说,子角梁只能安于大角梁之上。这里说“安于大角梁内”。这“内”字难解。

[8]“安于大角梁中”的“中”字也同样难解。

[9]四阿殿即清式所称“庑殿”,“庑殿”的“庑”字大概是本条小注中“吴殿”的同音别写。

[10]这与清式“推山”的做法相类似。

[11]相当于清式的“歇山顶”。


【译文】

建造角梁的制度:大角梁的宽度为二十八分到加材一倍,厚度为十八分至二十分,头下斜杀长度的三分之二。(或者在斜面上留出二分,其余部分取直,做卷杀三瓣。)

子角梁,宽十八分至二十分,厚度比大角梁的厚度少三分,头部杀四分,向上折入深七分。

隐角梁,上下宽十四分至十六分,厚度和大角梁的相同或比其少二分,上面的两个凸字形断面各宽三分,深度足够接入椽子。(其余的根据每一架的情况接续,隐法都仿照此规格。)

凡是角梁的长度,大角梁从下平槫到下一架的檐头;子角梁跟随飞檐头向外到小连檐下,斜向到柱子中心处。(安在大角梁内。)隐角梁根据屋架的宽度而定,从下平槫到子角梁尾部。(安在大角梁中,都根据斜长情况增加。)

凡是建造四阿殿阁,如果是四椽、六椽五间以及八椽七间,或者十椽九间以上的房屋,角梁前后要相衔接,直到脊槫,各自根据屋架的斜长增加。如果是八椽五间到十椽七间的房屋,角梁两头各增加三尺出头到脊槫。(在所增加的脊槫末端另外建造一重角梁,俗称“吴殿”,也叫“五脊殿”。)

凡是堂厅采用厦两头造的结构,则两梢之间用角梁转过两椽。(亭榭之类转一椽。如今也用此条制度建造殿阁,俗称“曹殿”,又叫“汉殿”,也叫“九脊殿”。根据《唐六典》及《营缮令》上的说法:王公等级以下的人住在厅厦两头的府第里,就是按照此制。)

侏儒柱

其名有六:一曰棁 [1] ,二曰侏儒柱,三曰浮柱,四曰棳 [2] ,五曰楹,六曰蜀柱。斜柱附其名有五:一曰斜柱,二曰梧,三曰迕 [3] ,四曰枝樘,五曰叉手。

【原文】

造蜀柱之制 [4] (参阅“大木作制度图样二十三、二十四”) :于平梁上,长随举势高下。殿阁径一材半,余屋量栿厚加减。两面各顺平栿 [5] ,随举势斜安叉手。

造叉手 [6] 之制 (参阅“大木作制度图样二十三、二十四”) :若殿阁,广一材一栔;余屋,广随材或加二分°至三分°;厚取广三分之一。 蜀柱下安合 者,长不过梁之半。

凡中下平槫缝,并于梁首向里斜安托脚,其广随材,厚三分之一,从上梁角过抱槫,出卯以托向上槫缝。

凡屋如彻上明造,即于蜀柱之上安枓。 若叉手上角内安栱,两面出耍头者,谓之丁华抹颏栱 。枓上安随间襻间 [7] 参阅“大木作制度图样二十三” ),或一材,或两材;襻间广厚并如材,长随间广,出半栱在外,半栱连身对隐。若两材造,即每间各用一材,隔间上下相闪,令慢栱在上,瓜子栱在下。若一材造,只用令栱,隔间一材,如屋内遍用襻间一材或两材,并与梁头相交。 或于两际随槫作 头,以乘替木。

凡襻间,如在平棋上者,谓之草襻间,并用全条枋 [8]

凡蜀柱,量所用长短,于中心安顺脊串 [9] ;广厚如材,或加三分°至四分°;长随间;隔间用之。 若梁上用矮柱者,径随相对之柱;其长随举势高下。

凡顺栿串,并出柱作丁头栱,其广一足材;或不及,即作㭼头;厚如材。在牵梁或乳栿下 [10]

大木作图17 宋代木构建筑假想图

大木作图18“梁上用矮柱者,径随相对之柱”河北正定隆兴寺转轮藏殿(宋)


【梁注】

[1]棁,音拙。

[2]棳,音棁。

[3]迕,音午。

[4]蜀柱是所有矮柱的通称。例如勾栏也有支承寻杖的蜀柱。在这里则专指平梁之上承托脊槫的矮柱。清式称“脊瓜柱”。

[5]平栿即平梁。

[6]叉手在平梁上,顺着梁身的方向斜置的两条方木,从南北朝到唐宋的绘画、雕刻和实物中可以看到曾普遍使用过。

[7]襻间是与各架榑平行,以联系各缝梁架的长木枋。

[8]全条枋的定义不明,可能是未经细加工的粗糙的襻间。

[9]顺脊串和襻间相似,是固定左右两缝蜀柱的相互联系构件。


【译文】

建造蜀柱的制度:蜀柱设在平梁之上,长度根据举折的走势高下而定,殿阁蜀柱的直径为一材半,其余房屋的蜀柱根据栿的厚度增减。蜀柱两面各顺着平梁的方向,跟随着举折的走势斜向装叉手。

建造叉手的制度:如果叉手安设在殿阁内,则宽度为一材一栔,其余屋子的叉手宽度根据材的尺寸而定或者增加二分至三分,厚度为宽度的三分之一。(蜀柱下面安装合㭼的,长度不超过梁的一半。)

凡中下部的平槫缝,并列排在梁头位置,向里斜向安置托脚,其宽度根据材的大小而定,厚度为材的三分之一,从上梁角出头超过抱槫,出卯以承托住上面的槫缝。

如果屋子采用彻上明造,则在蜀柱之上设置斗(如果在叉手上的角里安设栱,两面耍头出头,则称为“丁华抹颏栱”)。根据房屋的开间在枓上安设襻间,有的一材,有的两材。襻间的宽度和厚度都和材一样,长度根据开间的宽度而定,向外挑出半个栱身的长度,半个栱身相对凿出凸字形断面。如果是采用两材造,则每间各用一材,隔间的上下相互错过,使慢栱在上面,瓜子栱在下面。如果是一材造,则只用令栱,隔间为一材。如果屋子内普遍采用一材或两材的襻间,则都与梁头相交。(或者在两际之上顺着槫的方向作㭼头,用来支撑替木。)

襻间如果在平棋之上,则称作“草襻间”,并全部用全条枋。

凡是蜀柱要根据所用的长短,在其中心位置安设顺脊串。宽度和厚度如材的尺寸,有的增加三分至四分,长度根据开间大小而定,隔间也用蜀柱。(如果梁上用矮柱,直径要根据相对的柱子而定。其长度根据举折的走势高低而定。)

凡顺栿串,全部超出柱子并作丁头栱,其宽度为一足材。如果不足,则作㭼头,其厚度与材相同,在牵梁或乳栿之下。

其名有九:一曰栋,二曰桴 [1] ,三曰檼 [2] ,四曰棼,五曰甍 [3] ,六曰极,七曰槫 [4] ,八曰檩,九曰櫋 [5] ,两际附。

【原文】

用槫之制:若殿阁,槫径一材一栔或加材一倍;厅堂,槫径加材三分°至一栔;余屋,槫径加材一分°至二分°;长随间广。

凡正屋用槫,若心间及西间者,头东而尾西;如东间者,头西而尾东。其廊屋面东西者,皆头南而尾北。

凡出际之制 [6] 参阅“大木作制度图样二十三” ):槫至两梢间,两际 [7] 各出柱头 又谓之屋废。 如两椽屋,出二尺至二尺五寸;四椽屋,出三尺至三尺五寸;六椽屋,出三尺五寸至四尺;八椽至十椽屋,出四尺五寸至五尺。

若殿阁转角造 [8] ,即出际长随架。 于丁栿上随架立夹际柱子,以柱槫梢;或更于丁栿背上 [9] ,添关头栿 [10]

凡橑檐枋, 更不用橑风槫及替木 [11] ,当心间之广加材一倍,厚十分°;至角随宜取圆,贴生头木,令里外齐平。

凡两头梢间,槫背上并安生头木 [12] 参阅“大木作制度图样二十三” ),广厚并如材,长随梢间。斜杀向里,令生势圆和,与前后橑檐枋相应。其转角者,高与角梁背平,或随宜加高,令椽头背低角梁头背一椽分。

凡下昂作,第一跳心之上用槫承椽 以代承椽方 ,谓之牛脊槫 [13] ;安于草栿之上,至角即抱角梁;下用矮柱敦㮇。如七铺作以上,其牛脊槫于前跳内更加一缝。


【梁注】

[1]桴,音浮。

[2]檼,音印。

[3]甍,音萌。

[4]槫,音团。清式称檩,亦称桁。

[5]櫋,音眠。

[6]出际即清式“悬山”两头的“挑山”。

[7]两际清式所谓“两山”。即厅堂廊舍的侧面,上面尖起如山。

[8]“转角造”是指前后两坡最下两架(或一架)椽所构成的屋盖和檐,转过 90°角,绕过出际部分,延至出际之下,构成“九脊殿”(即清式所谓“歇山顶”)的形式。

[9]原文作“方”字,是“上”字之误。

[10]关头栿,相当于清式的“采步金梁”。

[11]橑檐枋是方木;橑风槫是圆木,清式称“挑檐桁”。《法式》制度中似以橑檐枋为主要做法,而将“用橑风槫及替木”的做法仅在小注中附带说一句。但从宋、辽、金实例看,绝大多数都“用橑风槫及替木”,用橑檐枋的仅河南登封少林寺初祖庵大殿(宋)等少数几处。

[12]梢间槫背上安生头木,使屋脊和屋盖两头微微翘起,赋予宋代建筑以明清建筑所没有的柔和的风格。这做法再加以角柱生起,使屋面的曲线、曲面更加显著。这种特征和风格,在山西太原晋祠圣母庙大殿上特别明显。

[13]《法式》卷三十一“殿堂草架侧样”各图都将牛脊槫画在柱头方心之上,而不在“第一跳心之上”,与文字有矛盾。


【译文】

用槫的制度:如果是殿阁用槫,则直径为一材一栔,或者增加到材的一倍;厅堂用槫,直径为加材三分至一栔;其余房屋用槫,直径为加材一分至二分;长度根据开间的宽度而定。

凡是正屋用槫,如果是在中间屋子和西屋内,都是槫头朝东而槫尾朝西;如果是东间的话,则槫头朝西而槫尾朝东。如果是东边或者西边的廊屋的屋面,都是槫头朝南而槫尾朝北。

凡是出际的制度:槫至两梢之间,两际要伸出柱头以外。(又叫“屋废”。)如果是两椽长的屋子,则出二尺至二尺五寸,四椽长度的屋子,则出三尺至三尺五寸,六椽长的屋子出三尺五寸至四尺,八椽至十椽的屋子出四尺五寸至五尺。

如果殿阁采取转角造,则出际的长度根据屋架而定。(在丁栿之上根据架子立一个夹际柱子,用柱承托住槫的末端。或者再在丁栿背上添加关头栿。)

凡是正中间屋子的橑檐枋(不使用橑风槫及替木),宽度加材的一倍,厚度为十分,在转角则根据情况使其缓和,枋上粘贴生头木,使里外齐平。

凡是在两头梢间的槫背上安装生头木,宽度和厚度与材相同,长度随梢间宽度而定,向里斜杀,使生头木走势圆和,和位于前后的橑檐枋相对应。转角处的橑檐枋,高度与角梁背持平;或者根据情况加高,使椽头的背部低于角梁头的背部一椽分的高度。对于第一跳中心位置之上的下昂作,要用槫承接椽子(用来代替承椽方),这称为“牛脊槫”;安设在草栿上面,到达转角的位置就抱住角梁,下面用矮柱填塞敦实。如果是七铺作以上,牛脊槫要在前一跳内再加一缝宽。

搏风板其名有二:一曰荣,二曰搏风

【原文】

造搏风板之制 (参阅“大木作制度图样二十四”) :于屋两际出槫头之外安搏风板,广两材至三材;厚三分°至四分 °; 长随架道。中、上架两面各斜出搭掌,长二尺五寸至三尺。下架随椽与瓦头齐。 转角者至曲脊 [1] 内。


【梁注】

[1]“转角”此处是指九脊殿的角脊,“曲脊”见大木作图110。


【译文】

建造搏风板的制度:在屋子两际槫头露出的地方安设搏风板,宽度为两材至三材,厚度为三分至四分,长度根据架道的长度而定。中架和上架两面各自斜向伸出搭掌,长度为二尺五寸至三尺;下架根据椽子的长度,与瓦头齐平。(转角内的搏风板要延伸到曲脊之内。)

其名有三:一曰柎,二曰复栋,三曰替木。

【原文】

造替木之制 [1] (参阅“大木作制度图样二十四”) :其厚十分°,高一十二分°。

单枓上用者,其长九十六分°;

令栱上用者,其长一百四分°;

重栱上用者,其长一百二十六分°。

凡替木两头,各下杀四分°,上留八分°,以三瓣卷杀,每瓣长四分°。若至出际,长与槫齐。 随槫齐处更不卷杀。其栱上替木,如补间铺作相近者,即相连用之。


【梁注】

[1]替木用于外檐铺作最外一跳之上,橑风槫之下,以加强各间橑风槫相衔接处。


【译文】

建造替木的制度:替木厚度为十分,高十二分。

单斗上用的替木,长度为九十六分;

令栱上用的替木,长度为一百零四分;

重栱上用的替木,长度为一百二十六分。

凡替木的两头各向下杀四分,上面留八分,用三瓣卷杀,每瓣长度为四分。如果到出际,长度要和槫相平齐。(与槫齐平的位置不作卷杀。其栱上的替木,做法与补间铺作的做法类似,即相互连接使用。)

其名有四:一曰桷,二曰椽,三曰榱 [1] ,四曰橑。短椽 [2] ,其名有二:一曰梀 [3] ,二曰禁楄 [4]

【原文】

用椽之制 (参阅“大木作制度图样二十五”) :椽每架平不过六尺。若殿阁,或加五寸至一尺五寸,径九分°至十分° [5] ;若厅堂,椽径七分°至八分°,余屋,径六分°至七分°。长随架斜;至下架,即加长出檐。每槫上为缝,斜批相搭钉之。 凡用椽,皆令椽头向下而尾在上。

凡布椽,令一间当心 [6] ;若有补间铺作者,令一间当耍头心。若四裴回 [7] 转角者,并随角梁分布,令椽头疏密得所,过角归间, 至次角补间铺作心 ,并随上中架取直。其稀密以两椽心相去之广为法:殿阁,广九寸五分至九寸;副阶,广九寸至八寸五分;厅堂,广八寸五分至八寸;廊库屋,广八寸至七寸五分。

若屋内有平棋者,即随椽长短,令一头取齐,一头放过上架,当槫钉之,不用裁截。 谓之雁脚钉。


【梁注】

[1]榱,音衰。

[2]短椽见大木作图18a。

[3]梀,音觸,又音速。

[4]楄,音边。

[5]在宋《法式》中,椽的长度对梁栿长度和房屋进深起着重要作用。不论房屋大小,每架椽的水平长度都在这规定尺寸之中。梁栿长度则以椽的架数定,所以主要的承重梁栿亦称椽栿。至于椽径则以材分°定。匠师设计时必须考虑椽长以定进深,因此它也间接地影响到正面间广和铺作疏密的安排。

[6]就是让左右两椽间空当的中线对正每间的中线,不使一根椽落在间的中线上。

[7]“四裴回转角”“裴回”是“徘徊”的另一写法,指围廊。四裴回转角即四面都出檐的周围廊的转角。


【译文】

用椽子的制度:椽每架水平长度不超过六尺。如果是殿阁用椽子,则长度可增加五寸至一尺五寸,直径为九分至十分。如果用在厅堂上,椽子直径七分至八分,其余房屋,椽子直径为六分至七分。椽子的长度根据梁架斜向设置,如果伸展到下架,则加长出檐。在每一槫上留缝,斜向成批地相互搭连用钉子钉住。(对于使用椽子,都要让椽子头向下而椽子尾在上面。)

凡是排布椽子时,先确定明间的中心线将椽子左右布置。如果有补间铺作,就让椽子以耍头的中心位置为标准布置。如果是四次徘徊转角的房屋,椽子要根据角梁排布,使椽子头疏密得当,确保使其绕过转角能够收入房间之中(到次角的补间铺作中心位置),再根据上架和中架取直。椽子的疏密程度以两根椽子中心之间的距离为准。如果是用在殿阁上,则椽子间相距九寸五分至九寸;用于副阶上,则相距九寸至八寸五分;用于厅堂上,则相距八寸五分至八寸;用于廊屋库房,则相距八寸至七寸五分。

如果屋内设有平棋,则根据椽子的长短,使一头取齐,一头超过上架在槫上用钉子钉住,不用裁截。(称为“雁脚钉”。)

其名有十四:一曰宇,二曰檐,三曰樀 [1] ,四曰楣,五曰屋垂,六曰梠,七曰棂,八曰联櫋,九曰橝 [2] ,十曰庌 [3] ,十一曰庑,十二曰槾 [4] ,十三曰㮰 [5] ,十四曰庮 [6]

【原文】

造檐之制 [7] (参阅“大木作制度图样二十五”) :皆从橑檐枋心出 [8] ,如椽径三寸,即檐出三尺五寸;椽径五寸,即檐出四尺至四尺五寸。檐外别加飞檐。每檐一尺,出飞子六寸。其檐自次角补间铺作心,椽头皆生出向外,渐至角梁:若一间生四寸;三间生五寸;五间生七寸。 五间以上,约度随宜加减。 其角柱之内,檐身亦令微杀向里 [9] 不尔恐檐圆而不直。

凡飞子,如椽径十分,则广八分,厚七分。 大小不同,约此法量宜加减。 各以其广厚分为五分,两边各斜杀一分,底面上留三分,下杀二分;皆以三瓣卷杀,上一瓣长五分,次二瓣各长四分。 此瓣分谓广厚所得之分。 尾长斜随檐。 凡飞子须两条通造;先除出两头于飞魁内出者,后量身内,令随檐长,结角解开 [10] 。若近角飞子,随势上曲,令背与小连檐平。

凡飞魁 又谓之大连檐 ,广厚并不越材。小连檐广加栔二分°至三分°,厚不得越栔之厚。 并交斜解造。

大木作图19 交斜解造、结角解开


【梁注】

[1]樀,音的。

[2]橝,音潭。

[3]庌,音雅。

[4]槾,音慢。

[5] ,音琵。

[6]庮,音酉。

[7]大木作制度中,造檐之制,檐出深度取于所用椽之径,而椽径又取决于所用材分°,这里面有极大的灵活性,但也使我们难于掌握。

[8]意思就是出檐的宽度,一律从橑檐枋的中线量出来。

[9]这种微妙的手法,因现存实例多经后世重修,已难察觉出来。

[10]“结角解开”“交斜解造”都是节约工料的措施,将长条方木纵向劈开成两条完全相同的断面作三角形或不等边四角形的长条谓之“交斜解造”。将长条方木,横向斜劈成两段完全相同的、一头方整、一头斜杀的木条,谓之“结角解开”。


【译文】

建造檐的制度:出檐的宽度都要从橑檐枋的中线量出。如果椽子的直径为三寸,则出檐三尺五寸;椽子的直径为五寸,则出檐四尺至四尺五寸。檐外另外再出飞檐,每出檐一尺,则出飞子六寸。屋檐跨过次角柱的补间铺作中心线,椽子头都向外升起,渐渐到达角梁。如果一间则升高四寸,三间升高五寸,五间升高七寸。(五间以上的,根据情况揣度加减。)在角柱以内,檐身也要微微向里杀。(否则屋檐可能圆而不直。)

凡是飞子,如果椽子直径为十分,则飞椽宽八分,厚度为七分。(大小不同的情况照此法酌情加减。)按各自的宽度与厚度分为五分,两边各向里斜杀一分,底面上留三分,下面杀二分,都做成三瓣卷杀。上面的一瓣长度为五分,剩下的二瓣各长四分。(这种分瓣的方式为按宽度和厚度分。)飞子尾部的长度顺檐斜出。(凡是飞子都需要两条通造,先除去两头在飞魁内需要出的长度,再量取身内的长度,使飞子根据屋檐的长度从结角处解开。如果是近角处的飞子,则根据屋檐走势向上弯曲,使它的背部与小连檐相平。)

凡飞魁(又叫“大连檐”),宽度和厚度都不超过一材。小连檐的宽度可以从一栔加二分至三分,但厚度不得超过栔的厚度。(和交斜解造一样。)

举折

其名有四:一曰陠,二曰峻,三曰陠峭 [1] ,四曰举折。

【原文】

举折 [2] 之制 (参阅“大木作制度图样二十六、二十七”) :先以尺为丈,以寸为尺,以分为寸,以厘为分,以毫为厘,侧画所建之屋于平正壁上,定其举之峻慢,折之圆和,然后可见屋内梁柱之高下,卯眼之远近。 今俗谓之定侧样,亦曰点草架。

举屋之法:如殿阁楼台,先量前后橑檐枋心相去远近,分为三分, 若余屋柱梁作,或不出跳者,则用前后檐柱心 。从橑檐枋背至脊槫背,举起一分 [3] 如屋深三丈,即举起一丈之类。 如㼧瓦厅堂,即四分中举起一分。又通以四分所得丈尺 [4] ,每一尺加八分;若㼧瓦廊屋及瓪瓦厅堂,每一尺加五分;或瓪瓦廊屋之类,每一尺加三分。 若两椽屋不加。其副阶或缠腰,并二分中举一分。

折屋之法:以举高尺丈,每尺折一寸,每架自上递减半为法。如举高二丈,即先从脊槫背上取平 [5] ,下至橑檐枋背,于第二缝折一尺,若椽数多,即逐缝取平,皆下至橑檐枋背,每缝并减上缝之半。 如第一缝二尺,第二缝一尺,第三缝五寸,第四缝二寸五分之类。 如取平,皆从槫心抨绳令紧为则。如架道不匀,即约度远近,随宜加减。 以脊槫及橑檐枋为准。

若八角或四角斗尖亭榭,自橑檐枋背举至角梁底,五分中举一分;至上簇角梁,即两分中举一分。 若亭榭只用瓪瓦者,即十分中举四分。

簇角梁之法 [6] :用三折。先从大角梁背,自橑檐枋心量,向上至枨杆卯心,取大角梁背一半,立上折簇梁,斜向枨杆举分尽处。 其簇角梁上下并出卯。中、下折簇梁同。 次从上折簇梁尽处量至橑檐枋心,取大角梁背一半立中折簇梁,斜向上折簇梁当心之下。又次从橑檐枋心立下折簇梁,斜向中折簇梁当心近下, 令中折簇角梁上一半与上折簇梁一半之长同, 其折分并同折屋之制。 唯量折以曲尺于弦上取方量之。用瓪瓦者同。

大木作图20 屋顶举折 河北正定隆兴寺摩尼殿

大木作图21 宋《营造法式》举折图

大木作图22 请工部《工程做法》举架图


【梁注】

[1]陠,音铺。

[2]举折是取得屋盖斜坡曲线的方法,宋称“举折”,清称“举架”。这两种方法虽然都使屋盖成为曲面,但“举折”和“举架”的出发点和步骤却完全不同。宋人的“举折”先按房屋进深,定屋面坡度,将脊槫先“举”到预定的高度,然后从上而下,逐架“折”下来,求得各架槫的高度,形成曲线和曲面。清人的“举架”却从最下一架起,先用比较缓和的坡度,向上逐架增加斜坡的陡峻度——例如“檐步”即最下的一架用“五举”(5∶10 的角度),次上一架用“六举”,而“六五举”,“七举”……乃至“九举”。因此,最后“举”到多高,仿佛是“偶然”的结果(实际上当然不是)。这两种不同的方法得出不同的曲线,形成不同的艺术效果和风格。

从宋《法式》举折制度的规定中可以看出:建筑物愈大,正脊举起愈高;也就是说在一组建筑群中,主要建第物的屋顶坡度大,而次要的建筑物屋顶坡度小,至于廊屋的坡度就更小,保证了主要建筑物的突出地位。

从现存的建筑实例中,可以看出宋、辽、金建筑物的屋顶坡度基本上接近《法式》的规定,特别是比《法式》刊行晚 25 年创建的河南登封少林寺初祖庵大殿(1125年)可以说完全一样。

[3]等腰三角形,底边长 3,高1,每面弦的角度为1∶1.5。

[4]这里所谓“四分所得丈尺”即前后橑檐枋间距离的1/4。

[5]“取平”就是拉成一条直线。

[6]用于平面是等边多角形的亭子上。宋代木构实例已没有存在的。


【译文】

举折的制度:先以一尺为一丈,以一寸为一尺,以一分为一寸,以一厘为一分,以一毫为一厘(即按一比十的比例),在平整的墙壁上画出所要建屋子的侧样草图,确定上举和下折的倾斜和走势,然后可以得出屋内梁柱的高矮和卯眼之间的距离远近。(即如今俗称的“定侧样”,也叫“点草架”。)

举屋的方法:如果是殿阁楼台,先测量前后橑檐枋中线之间的距离,将其三等分(如果是其余房屋的柱梁作,如果不出跳,就量取前后檐柱的中心线。)从橑檐枋的背部到脊槫的背部,举起一分。(如果屋子深三丈,则举起一丈,如此这般。)如果是㼧瓦厅堂,则在四分中举起一分;又统一取前后橑檐枋间距的四分之一,每一尺加八分;如果是㼧瓦廊屋和瓪瓦厅堂,每一尺加五分;如果是瓪瓦廊屋之类,则每一尺加三分。(如果是两架椽子的屋子则不加,其副阶或缠腰为二分中举一分。)

折屋的方法:按照举高的尺寸,每一尺折一寸,每一架从上递减一半,以此为准则。如举的高度为二丈,则先从脊槫背部取平,下面至橑檐枋的背部,在这上面的第一条缝出折二尺;又从第一缝的槫背处取平,向下到橑檐枋的背部,在第二条缝处折一尺。如果椽子数较多,则将每条缝逐一取平,最后都要下到橑檐枋的背部,每一条缝都减去上一条缝的一半。(如果第一缝是二尺,则第二缝为一尺,第三缝为五寸,第四缝为二寸五分,其余均照此。)如果取平,都要从槫的中心位置绷紧绳子取直为准。如果架道不均匀,则估计距离远近,酌情增减。(以脊槫和橑檐枋为准。)

如果是八角或四角的斗尖形亭榭,从橑檐枋的背部举到角梁底部,五分中举一分。到上簇角梁的位置,则两分中举一分。(如果亭榭只采用瓪瓦,则十分中举四分。)

簇角梁的方法:采用三次下折。先从大角背,到橑檐枋中心位置向上测量,再到枨杆的卯心位置,量取大角梁背的一半,立起上折簇梁,斜向枨杆上举的末端处。(簇角梁的上下都要出卯。中下折簇梁也一样。)然后从上折簇梁的末端,量到橑檐枋的中心,量取大角梁背部的一半,竖立中折簇梁,斜向对着上折簇梁中心以下的位置。再从橑檐枋中心处竖立下折簇梁,斜向对准中折簇梁中心偏下的位置。(使中折簇角梁上一半与上折簇梁一半的长度相同。)簇角梁的折分都和折屋的标准一样。(只是在量取折的尺寸时,要用曲尺在弦上取方测量。测量使用瓪瓦房屋的举折也一样。) OniOWDJKHUd0wJxELih+JDUO6yNQ0/RFWsTK2mf7+zhOLT0UlZeztfXoYny2zRzN

大木作制度图样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