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卷一 总释上

【原文】

《易·系辞下》: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诗》:作于楚宫,揆之以日,作于楚室。

《礼记·儒有》:一亩之宫,环堵之室。

《尔雅》:宫谓之室,室谓之宫。 皆所以通古今之异语,明同实而两名。 室有东、西厢曰庙; 夹室前堂。 无东、西厢有室曰寝; 但有大室。 西南隅谓之奥, 室中隐奥处。 西北隅谓之屋漏, 《诗》曰,尚不愧于屋漏,其义未详。 东北隅谓之宧, 宧见《礼》,亦未详。 东南隅谓之窔。 《礼》曰:归室聚窔,窔亦隐暗。

《墨子》:子墨子曰: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下润湿伤民。故圣王作为宫室之法曰:宫高足以辟润湿,旁足以圉风寒,上足以待霜雪雨露;宫墙之高,足以别男女之礼。

《白虎通义》:黄帝作宫。

《世本》:禹作宫。

《说文》:宅,所讬也。

《释名》:宫,穹也。屋见于垣上,穹崇然也。室,实也;言人物实满其中也。寝,寝也,所寝息也。舍,于中舍息也。屋,奥也;其中温奥也。宅,择也;择吉处而营之也。

《风俗通义》:自古宫室一也。汉来尊者以为号,下乃避之也。

《义训》:小屋谓之廑 音近 ,深屋谓之庝 音同 ,偏舍谓之 音亶 谓之 音次 ,宫室相连谓之謻 直移切 ,因岩成室谓之广 音俨 ,坏室谓之庘 音压 ,夹室谓之廂,塔下室谓之龛,龛谓之椌 音空 ,空室谓之㝩㝗 上音康,下音郎 ,深谓之 音躭 ,颓谓之 上音批,下音甫 ,不平谓之庯庩 上音逋,下音途


【译文】

《易·系辞下》中说:“上古时代,人们居于洞穴并活动在野外。后来,贤能之人学会建造房屋改变旧的生活方式,房屋上面设有脊檩梁,下面设有屋檐,于是人们就可以住进去躲避风雨了。”

《诗经》中说:“吉时动土修建楚宫,以日影测定好方位,就可以正式造房了。”

《礼记》中说:“在一亩大的地方安家,房屋被围墙环绕。”

《尔雅》中说:“宫也叫作室,室也被称作宫(这只是因为古今两个不同的词相通而已,其实就是一个物体有两个名称)。建有东、西厢房的室称为庙(东、西厢就是夹室前堂);没有东、西厢房的室称为寝(有大室)。室的西南角称为奥(室中隐奥的地方)。室的西北角称为屋漏(《诗》中说,做事应当无愧于神明,它的意思不太清楚)。室的东北角称为宧(宧字在《礼仪》中有记载,也不清楚其意思)。室的东南角称为窔(《礼记》上说:“回家后就聚在窔,窔显得比较幽深”)。

《墨子》中说:“先生墨子说过:上古人民还不知道建房的时候,选择靠近山丘地方居住,或者住洞穴。由于地下潮湿,容易生病,所以后来圣王便教大学营造住所。营造住所的法则是:修筑的地基高度要足以避免潮湿,四周的围墙要足以抵御风寒,搭建的屋顶要足以防备霜、雪、雨、露,而宫墙的高度还要足以分隔内外,以使男女有别。”

《白虎通义》中说:“黄帝营造房屋。”

《世本》中说:“大禹建造房屋。”

《说文解字》中说:“一所宅子,是可以依托居住的地方。”

《释名》中说:“宫即穹。房顶建在围墙之上就形成了屋子,显得十分高大。”“室,即充满的意思,也就是指屋子里面住满了人和填满了财物粮食。”“寝,很多书籍里面还记载为侵,即睡觉休息的地方。”“舍,也就是在里面休养生息的地方。”“屋,即室内深处,这些地方温暖并且隐蔽。”“宅,即选择,选择吉利的地方而营建的较大的房子。”

《风俗通义》中说:“从古时候开始,‘宫’和‘室’是没有区别的,它们都是指房屋。汉代以来,地位尊贵的人逐渐把‘宫’变成自己居所的专有名词,而地位低下的人为了避讳,就用‘室’来指称自己居住的房屋。”

《义训》中说:“小屋叫作廑(与近同音)。”“深屋叫作庝(与同同音)。”“偏舍叫作 (与亶同音)。”“ 即㢀(与次同音)。”“宫与室相互连接叫作謻(与尺同音)。依傍着山岩修建而成的室叫作广(与俨同音)。”“有所损坏的室叫作庘(与压同音)。”“夹室叫作厢。”“塔子下面的室叫作龛,龛就是椌(与空同音)。”“空室叫作㝩(与康同音)㝗(与郎同音)。”“靠里的室叫作㽎㽎(与躭同音)。”“倒塌崩坏的室叫作 (与批同音) (与甫同音)。”不平的室叫作庯(与逋同音)庩(与途同音)。

知识小链接

所谓“国事曰殿,家事曰宫”,宫和殿在建筑形式上,没有明显的分别,区别主要在功能上,一般来说,“宫”是皇帝居住生活的地方,“殿”是皇帝上班办公或举行大典的地方。如:顺治年间和康熙初年,皇帝都住过保和殿,但当时分别将保和殿改名为“位育宫”和“清宁宫”。宫的代表有乾清宫、宁寿宫等,殿的代表有太和殿,民间又称金銮殿。

乾清宫

【原文】

《周官》:太宰以正月示治法于象魏。

《春秋公羊传》:天子诸侯台门;天子外阙两观,诸侯内阙一观。

《尔雅》:观谓之阙。 宫门双阙也。

《白虎通义》:门必有阙者何?阙者,所以释门,别尊卑也。

《风俗通义》:鲁昭公设两观于门,是谓之阙。

《说文》:阙,门观也。

《释名》:阙,阙也,在门两旁,中央阙然为道也。观,观也,于上观望也。

《博雅》:象魏,阙也。

崔豹《古今注》:阙,观也。古者每门树两观于前,所以标表宫门也。其上可居,登之可远观。人臣将朝,至此则思其所阙,故谓之阙。其上皆垩土,其下皆画云气、仙灵、奇禽、怪兽,以示四方,苍龙、白虎、元武、朱雀,并画其形。

《义训》:观谓之阙,阙谓之皇。


【译文】

《周官》中说:“正月初一,太宰开始向各国诸侯和王畿内的采邑宣布治典,把形成文字的治典悬挂在象魏上。”

《春秋公羊传》中说:“天子和诸侯的宫室可以修建有高台的门楼,天子的阙在外面,上面建有两座楼台;诸侯的阙在里面,上面只建有一座楼台。”

《尔雅》中说:“观也被称为阙。”(皇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台。)

《白虎通义》中说:“宫室门前为什么一定会建造楼台呢?在门前修建阙门是为了标表宫门,这样的方式可以用来区别地位的尊贵与卑贱。”

《风俗通义》中说:“鲁昭公在宫门之外造设了两座楼台,这就叫作阙。”

《说文解字》中说:“阙,就是在门上造观。”

《释名》中说:“阙就建造在大门的两侧,中间的空隙地方就是通道。观,就是修建在阙门上面用来观望的地方。”

《博雅》中说:“象魏,又被称作阙。”

崔豹《古今注》中说:“阙就是观。就是建造在宫室前面,标表宫门所在的建筑。阙的里面可以住人,在上面则可以观看远处。大臣们在上朝之前,到了阙前要思考自己为人行事是否有缺漏,所以叫作阙。阙的上部为红色的外壁(白色的土),下部则画有云气、仙灵、奇禽、怪兽,目的是用来表示苍龙、白虎、玄武、朱雀四个方位,画面上各种事物的形象都描摹得栩栩如生。”

《义训》中说:“观叫作阙,阙还被称作皇。”

知识小链接

阙是一种身份象征,在先秦时期宫城的阙门有严格的制度,文献中有记载:“礼,天子、诸侯台门,天子外阙两观,诸侯内阙一观。”春秋之后,阙用于陵墓之上,《吕氏春秋·安死篇》记载:“世之为丘垄也,其高大若山,其树之若林,其设阙庭、为宫室、造宾阼也,若都邑。”在秦始皇陵考古中,就发现了三出阙。阙的建置到汉代发展到了鼎盛时期,所以我们常常把阙称为“汉阙”。同时,阙还和鼎鼎大名的《广陵散》有关,战国时期有一个“阙下鼓琴”的故事,大意是说聂政的父亲为韩王铸剑没有成功,被韩王杀了。那时聂政是个遗腹子,长大成人后,就问自己的母亲,当得知父亲的事后,决心为父报仇。第一次行刺没有成功,入大山学鼓琴,“吞炭变其音,七年而琴成”,回到城中于邯郸阙下操琴吸引韩王。韩侯知道后召他入宫中弹琴,聂政为避开守卫搜查,藏利刃于琴内,神态自若步入宫内。抚琴弄音,琴声如同仙乐,让韩侯和他周围的卫士们听得如醉如痴,聂政见机抽出琴内短剑,刺杀韩侯为父报仇。当时聂政所弹的琴曲被后人命名为《聂政刺韩王曲》,也就是传之后世著名的《广陵散》。

高颐墓阙

殿 堂附

【原文】

《仓颉篇》:殿,大堂也。 徐坚注云:商周以前其名不载,《秦本纪》始曰“作前殿”。

《周官·考工记》:夏后氏世室,堂修二七,广四修一;殷人重屋,堂修七寻,堂崇三尺;周人明堂,东西九筵,南北七筵,堂崇一筵。 郑司农注云:修,南北之深也。夏度以“步”,今堂修十四步,其广益以四分修之一,则堂广十七步半。商度以“寻”,周度以“筵”,六尺曰步,八尺曰寻,九尺曰筵。

《礼记》: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

《墨子》:尧舜堂高三尺。

《说文》:堂,殿也。

《释名》:堂,犹堂堂,高显貌也;殿,殿鄂也。

《尚书·大传》:天子之堂高九雉,公侯七雉,子男五雉。 雉长三丈。

《博雅》:堂堭,殿也。

《义训》:汉曰殿,周曰寝。


【译文】

《仓颉篇》中说:“殿,就是大堂。”(徐坚注释说:商代、周代以前殿的名称未见记载,《秦本纪》中才开始有“先作前殿阿房”一说。)

《周官·考工记》中说:“夏后氏修建的明堂,南北向距离为十四步,东西向宽度为十七步半;殷商人用来宣明政教的大厅堂,南北向距离为七寻,堂基高为三尺;周代人修建的明堂,东西向宽度为九筵,南北向长度为七筵,堂基高为一筵。”(郑司农注释说:修,南北向的深度(或长度)的意思。夏朝的时候用“步”为单位来度量距离,比如堂修十四步,其宽度最好是四分修之一,也就是说堂的宽度为十七步半。商朝的时候用“寻”为单位来度量距离,周朝则用“筵”为单位来度量距离。基本的换算公式为:六尺为一步,八尺为一寻,九尺为一筵。)

《礼记》中说:“天子的朝堂高度为九尺,诸侯的宫府高度为七尺,大夫的厅堂高度为五尺,士的厅堂高度为三尺。”

《墨子》中说:“帝王尧和帝王舜的朝堂只有三尺高。”

《说文解字》中说:“堂,就是殿(堂)。”

《释名》中说:“堂,犹如堂堂,高大显盛的样子;殿,有凹凸的纹路。”

《尚书·大传》中说:“天子的殿堂高为九雉,公侯的府堂高为七雉,子男的厅堂高为五雉。”(长三丈为一雉。)

《博雅》中说:“堂堭,就是殿。”

《义训》中说:“汉朝称为殿,周朝称为寝。”

知识小链接

“金瓦金銮殿,皇上不坐殿,一朝出了京门口,百姓的事儿牵着走。”曾经热播的电视剧《康熙微服私访记》的这句歌词就很好地点出了“殿”的用途,“殿”就是皇帝上班办公的地方,代表性的就是太和殿。明、清两朝一共有24个皇帝在太和殿登基,接受文武百官朝贺。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二月,末代皇帝溥仪在太和殿登基。在大殿上,当时还是小娃娃的溥仪哭喊着说:“我不在这儿,我要回家,我不在这儿,我要回家。”他的父亲只好说:“别哭了,别哭了,快完了。”典礼结束以后,文武百官窃窃私语,说在登基大典上讲“快完了”实在不是个好兆头。三年之后,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取得胜利,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另外,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其后华北战区的受降仪式也是在太和殿广场举行的。

太和殿

【原文】

《尔雅》:狭而修曲曰楼。

《淮南子》:延楼栈道,鸡栖井干。

《史记》:方士言于武帝曰:黄帝为五城十二楼以侯神人。帝乃立神明台井干楼,高五十丈。

《说文》:楼,重屋也。

《释名》:楼谓牖户之间有射孔,楼楼然也。


【译文】

《尔雅》中说:“狭小而修长迂曲的就称为楼。”

《淮南子》中说:“高楼凌空架设通道,鸡舍、水井边采用了井干式结构。”

《史记》中说:“方士向汉武帝进言说:黄帝修建了五座城和十二座楼,以便等候神人的来临。汉武帝听后,就下令建造神明台、井干楼,高度达到五十丈。”

《说文解字》中说:“楼,就是重叠起来的房屋。”

《释名》中说:“之所以称为楼,是因为其门窗之间有射孔,光线射进来后就会显得空明而又敞亮。”

知识小链接

你知道吗?闻名遐迩的岳阳楼竟与一桩贪腐案有关。北宋庆历三年(1043年)九月,滕子京转任庆州知州,当时有人向仁宗检举滕子京在泾州任上“枉费公用钱十六万缗”。仁宗派人调查,滕子京只承认自己动用了3000贯公用钱。滕子京并不贪财,去世时身无长物,“及卒,无余财”。按范仲淹的说法,滕子京经手使用的公用钱,应该是10000贯左右。宋仁宗权衡再三,下诏,“徙知虢州滕宗谅知岳州”。他上任不久,便决定重新修葺岳阳楼。这一次他不敢再动用公款,而是采用“众筹”的办法——因为岳州有不少“老赖”,欠债不还。滕子京便发布一个通告:“民间有宿债不肯偿者,献以助官,官为督之”。于是“民负债者争献之,所得近万缗”。岳阳楼修葺一新后,他请来当时政坛上的清官、文坛上的大将范仲淹“作文以记之”,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使岳阳楼的名声更加响亮,许多文人都把“登临此楼赏洞庭”当作世间一大快事。

岳阳楼

【原文】

《说文》:亭,民所安定也。亭有楼,从高省,从丁声也。

《释名》:亭,停也,人所停集也。

《风俗通义》:谨按春秋国语有寓望,谓今亭也。汉家因秦,大率十里一亭。亭,留也;今语有“亭留”“亭待”,盖行旅宿食之所馆也。亭,亦平也;民有讼诤,吏留辨处,勿失其正也。


【译文】

《说文解字》中说:“亭,用以使百姓有安定环境的建筑。在高处建造的亭有瞭望楼,亭字就是取高字的上半部分,省去下面的口,读音从丁声。”

《释名》中说:“亭,停留,是供行人停留休息的场所。”

《风俗通义》中说:“《春秋》《国语》中提到的‘边境上所设置的以备瞭望和迎送的楼馆’,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亭’。汉代沿袭秦制,大致十里设置一亭。亭,留的意思。现在的用语中还有‘亭留’‘亭待’,这都是指为旅行者提供食宿的馆舍。亭,也有平定的意思,是百姓有讼诤时,官员留下当事人甄审辨别的地方,以求不失其公正。”

知识小链接

“亭”源于我国周代,因其具备优雅之美,备受文人骚客青睐。北宋庆历五年(1045年)十月,欧阳修因受庆历新政失败的牵连和所谓“张甥案”的影响,被贬到了滁州,任知州。同时,欧阳修的爱女在这一时期不幸身亡。欧阳修虽满腔愤慨,但终因圣命如天,也只能忍气吞声,藏起锋芒,佯装无为。故他在滁州,笑谈山水,寄情诗酒,写了许多“醉文”,吟了许多“醉诗”,说了许多“醉话”,并自谓“醉翁”。有了醉翁,就有了醉翁亭;有了醉翁亭,就有了流传至今的《醉翁亭记》。

醉翁亭

台榭

【原文】

《老子》: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礼记·月令》:五月可以居高明,可以处台榭。

《尔雅》:无室曰榭。 榭,即今堂堭。

又:观四方而高曰台,有木曰榭。 积土四方者。

《汉书》:坐皇堂上。 室而无四壁曰皇。

《释名》:台,持也。筑土坚高,能自胜持也。


【译文】

《老子》中说:“九层高台,是从一筐土开始堆积起来的。”

《礼记·月令》中说:“五月的时候可以居住在高爽明亮的地方,也可以居住在亭台水榭之间。”

《尔雅》中说:“不隔房间的叫作榭。”(榭,也就是现在的堂堭。)又说:“建在高处且高高耸立,站在上面能够观看四方的建筑就叫作台,而用木头架高的则叫作榭。”(将土堆积成四方形的就叫台榭。)

《汉书》中说:“坐在宽敞的殿堂之上。”(四面没有墙壁的室就叫皇。)

《释名》中说:“台,就是保持的意思。”“筑土十分坚固且显得高峻,这样可以使它长久地保持下去。”

知识小链接

水榭是我国古代一种建于水边的观景建筑,先秦时多建于高台之上,汉以后,随着高台建筑的消失,建于高台的榭就移到了花间水际。榭从射,可知其在古代除了作为一种观景建筑外也有军事上的意义。榭原指用木头搭起来练习射箭的地方,也就是习武的地方。后来大概这种建筑用得多了,人们觉得好看实用,逐渐不再仅用于军事,发展到现在,变成了水边的一种观景建筑。

凉亭水榭

【原文】

《周官·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王宫门阿之制五雉,宫隅之制七雉,城隅之制九雉。” 国中,城内也。经纬,涂也。经纬之涂,皆容方九轨。轨谓辙广,凡八尺。九轨积七十二尺。雉长三丈,高一丈。度高以“高”,度广以“广”。

《春秋左氏传》:计丈尺,揣高卑,度厚薄,仞沟洫,物土方,议远迩,量事期,计徒庸,虑材用,书糇粮,以令役,此筑城之义也。

《公羊传》:“城雉者何?五版而堵,五堵而雉,百雉而城。” 天子之城千雉,高七雉;公侯百雉,高五雉;子男五十雉,高三雉。

《礼记·月令》:每岁孟秋之月,补城郭;仲秋之月,筑城郭。

《管子》:内之为城,外之为郭。

《吴越春秋》:鲧越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

《说文》:城,以盛民也。墉,城垣也。堞,城上女垣也。

《五经异义》:天子之城高九仞,公侯七仞,伯五仞,子男三仞。

《释名》:城,盛也,盛受国都也。郭,廓也,廓落在城外也。城上垣谓之睥睨,言于孔中睥睨非常也;亦曰陴,言陴助城之高也;亦曰女墙,言其卑小,比之于城,若女子之于丈夫也。

《博物志》:禹作城,强者攻,弱者守,敌者战。城郭自禹始也。


【译文】

《周官·考工记》中说:“匠人修建城邑,方圆九里,每边有三座城门。城中南北干道三条,每条干道有三条南北向道路;东西干道三条,每条干道有三条东西向道路,这些道路能够驰骋九辆马车。王宫的宫门高度为五雉,宫墙的高度为七雉,城墙的高度为九雉。”(国家,就在城里面。经纬,就是南北方向和东西方向的道路。经纬上的道路,都可以容纳九辆马车。轨叫作辙广,宽度一般为八尺。九轨一共为七十二尺。雉的长度一般为三丈,高为一丈。可以用它的高来度量物体的高度,用它的长度来度量物体的长度。)

《春秋左氏传》中说:“计算城墙的长度,设定城墙的高矮,测量城墙的厚薄,设定水渠的深度,寻找修建城墙所需的土石材料,研究取土的方向和远近,计划整个工程竣工的日期,统计服劳役的人工,考虑材料的用度,预支需要的粮食,以便参与建城的诸侯国共同承担,于是,整个设计就此定案。”

《春秋公羊传》中说:“城雉是什么呢?五板为一堵,五堵为一雉,百雉为一城。”(天子修建的城邑方圆上千雉,高为七雉;王公诸侯修建的城邑方圆上百雉,高为五雉;子爵和男爵修建的城邑方圆五十雉,高为三雉。)

《礼记·月令》中说:“每年农历七月,可以修补城墙;农历八月,可以修筑城墙。”

《管子》中说:“修建在里面的称为城,而修建在外围的则称为郭。”

《吴越春秋》中说:“鲧修筑内城用来保卫君主,建造外城用来守护百姓。”

《说文解字》中说:“城,用来容纳子民。”“墉,就是城墙。”“堞,就是城墙上的女儿墙。”

《五经异义》中说:“天子的城邑高度为九仞,王公诸侯的城邑高度为七仞,伯爵的城邑高度为五仞,子爵和男爵的城邑高度为三仞。”

《释名》中说:“城,就是盛,用来容纳国都。”“郭,就是廓,廓坐落在城外。”“城上的矮墙叫作睥睨,就是说可以通过矮墙上的垛孔进行窥视,以便监视异常的情况;这样的矮墙也叫作陴,就是说陴可以增加城墙的高度;这样的矮墙还叫作女墙,就是说它与城墙相比显得很卑小,就像女子与丈夫相比一样。”

《博物志》中说:“大禹建造城郭,强大的时候有利于进攻,弱小的时候有利于防守,敌对的时候有利于作战。修建城郭就是从大禹时期开始出现的。”

知识小链接

中国早期的城池,绝大多数是土筑,直到明代以后,修建城池时才开始用砖砌墙,所以可以说在明代以前,城池大多都是一副黄秃秃的模样。之前的城墙都是版筑,所谓版筑,就是筑墙时用两块木板(版)相夹,两板之间的宽度等于墙的厚度,板外用木柱支撑住,然后在两板之间填满泥土,用杵筑(捣)紧,筑毕拆去木板、木柱,即成一堵墙。所以,为保证牢固度和强度,土筑的城墙只能往高、大、厚上靠拢。譬如两千多年前齐国的都城临淄,城墙宽度达20米,楚国的都城郢墙厚也有14米之多。在冷兵器时代,这样的厚度,其抗击打能力足以令人放心。但在水面前一切都是徒劳,这也是春秋战国时期进攻一方在攻打敌方城池的时候往往引河水来淹的原因,毕竟土城禁不住水泡。

【原文】

《周官·考工记》:匠人为沟洫,墙厚三尺,崇三之。 高厚以是为率,足以相胜。

《尚书》:既勤垣墉。

《诗》:崇墉圪圪。

《春秋左氏传》:有墙以蔽恶。

《尔雅》:墙谓之墉。

《淮南子》:舜作室,筑墙茨屋,令人皆知去岩穴,各有室家,此其始也。

《说文》:堵,垣也;五板为一堵。㙩,周垣也。埒,卑垣也。壁,垣也。垣蔽曰墙。栽,筑墙长板也。 今谓之膊板。 干,筑墙端木也。 今谓之墙师。

《尚书·大传》:天子贲墉,诸侯疏杼。 贲,大也,言大墙正道直也。疏,犹衰也。杼亦墙也;言衰杀其上,不得正直。

《释名》:墙,障也,所以自障蔽也。垣,援也,人所依止以为援卫也。墉,容也,所以隐蔽形容也。壁,辟也,所以辟御风寒也。

《博雅》:㙩 力雕切 、䧘 音篆 、墉、院 音垣 、廦 音壁,又即壁反 ,墙垣也。

《义训》:厇 音乇 ,楼墙也。穿垣谓之㸜 音空 ,为垣谓之厽 音累 ,周谓之㙩 音了 ,㙩谓之寏 音垣


【译文】

《周官·考工记》中说:“匠人规划井田,设计水利工程、仓库及附属建筑,建筑物墙的厚度为三尺,高度是厚度的三倍。”(高度和厚度以这样的比例,就可以相互支撑了。)

《尚书》中说:“既已勤劳地筑起了墙壁。”

《诗经》中说:“高墙耸立。”

《春秋左氏传》中说:“墙可以遮掩过错和隐私。”

《尔雅》中说:“墙叫作墉。”

《淮南子》中说:“舜帝建造屋室,夯筑墙壁,用茅草、芦苇盖房顶,于是人们都知道离开岩洞,筑墙盖房,因而各自都有了自己的屋室和家庭,砌墙造屋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说文解字》中说:“堵,就是墙的意思;五板为一堵。”“㙩,就是围墙的意思。”“埒,就是矮墙的意思。”“壁,也被称作墙。”“垣蔽也叫作墙。”“栽,是指筑墙所用的长板(今天称它为‘膊板’)。”“干,是指筑墙用在两端的木头(今天称它为‘墙师’)。”

《尚书·大传》中说:“天子有装饰得很好的高墙,诸侯有衰墙。”(贲,大的意思,就是说高墙修造得方正气派。疏,就是衰的意思。杼也是墙的意思,衰墙就是显得不方正气派。)

《释名》中说:“墙,就是障,所以墙有阻挡、遮蔽的功能。”“垣,就是援,人们可以依靠它来作为援卫。”“墉,就是容,可以用它来隐蔽形状、面容。”“壁,就是辟,因此可以用它来躲避、抵御风雨寒气。”

《博雅》中说:“㙩(读了音)、䧘(读篆音)、墉、院(读垣音),指墙垣。”“廦(读壁音),也是指墙垣。”

《义训》中说:“厇(读乇音),就是楼墙。”“穿垣叫作㸜(读空音)。”“为垣叫作厽(读累音),周叫作㙩(读了音),㙩叫作寏(读垣音)。”

知识小链接

明清之前的墙一般都是用土筑成的,所以“墙”字的甲骨文的声符——爿,除了指示读音外,也有人认为,还兼有表意作用,它的字形像一个构筑墙体用的夯土夹板。筑墙用土的历史非常悠久,至少在商代已有。亚圣孟子的传世名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开篇之句“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就印证了这一点。傅说是商朝武丁时期的一个贤相,没被武丁发现才能之前他就是一个掌握版筑技术的砌墙奴隶。版筑一般是由立柱、板头、拉绳组成。筑土墙时,把两块木板并列排在一起,左右相夹,使木板中间的宽度,等于墙的厚度,然后再在板外,用木柱把两块木板撑住,往里倒进泥土,用杵捣实,泥土凝固后,把木板、木柱拆除,一座土墙就筑好了。

名居建筑多用夯土墙

柱础

【原文】

《淮南子》:山云蒸,柱础润。

《说文》:櫍 之日切 ,柎也,柎,阑足也。榰 章移切 ,柱砥也。古用木,今以石。

《博雅》:础、磶 音昔 、磌 音真,又徒年切 也。镵 音谗 ,谓之铍 音披 。镌 醉全切,又予兖切 ,谓之錾 惭敢切

《义训》:础谓之磩 仄六切 ,磩谓之礩,礩谓之磶,磶谓之磉 音颡,今谓之石碇,音顶


【译文】

《淮南子》中说:“山中的云雾蒸腾,柱子的基石就会润湿。”

《说文解字》中说:“櫍,就是柎。”“柎,就是栏足。”“榰,就是柱砥。古时用木材,现在用石材。”

《博雅》中说:“础、磶(读昔音)、磌(读真音),就是礩。”“镵(读馋音),叫作铍。”“镌,叫作錾。”

《义训》中说:“础叫作磩,磩叫作礩,礩叫作磶,磶叫作磉(读颡音,现在叫作石碇)。”

知识小链接

《淮南子》有语:“山云蒸,柱础润。”民间也有“础润而雨”的说法。因为每当天快要下雨的时候,空气湿度会骤然变大形成返潮,这个时候处于最下面的柱础就会湿漉漉的。当然柱础的最主要用途还是保护木柱不受地气侵袭而受潮腐烂。

山西王家大院鼓形柱础

定平

【原文】

《周官·考工记》:匠人建国,水地以悬。 于四角立植而垂,以水望其高下,高下既定,乃为位而平地。

《庄子》:水静则平中准,大匠取法焉。

《管子》:夫准,坏险以为平。


【译文】

《周官·考工记》中说:“匠人建造城邑,在水平的地中央竖柱,并通过悬绳的方法使它垂直于地面。”(在四个角竖柱并使它垂直于地面,站在水平的位置查看它们的高矮,高矮定下来后,就在水平的地面上确定各个修建的方位。)

《庄子》中说:“水面静止就是水平的标准,大匠用这种方式来获取水平的概念。”

《管子》中说:“准,除险以持平。”

取正

【原文】

《诗》:定之方中。又:揆之以日。 定,营室也;方中,昏正四方也;揆,度也。度日出日入以知东西;南视定,北准极,以正南北。

《周礼·天官》:惟王建国,辨方正位。

《考工记》:置槷以悬,视以景。为规识日出之景与日入之景;夜考之极星,以正朝夕。 自日出而画其景端,以至日入既,则为规。测景两端之内规之,规之交,乃审也。度两交之间,中屈之以指槷,则南北正。日中之景,最短者也。极星,谓北辰。

《管子》:夫绳,扶拨以为正。

《字林》: 时钏切 ,垂臬望也。

《刊谬正俗》音字:今山东匠人犹言垂绳视正为 也。


【译文】

《诗经》中说:“定星昏中而正。”又说:“测量日影来确定方位。”(定星位于中天的时候,就可以修建房屋;昏中,是指昏正四个方位;揆,就是测量。根据太阳升起和降落即可以判断东西方向;“南”通常被看作确定“北”的标准,这样即可以确定南北方向。)

《周礼·天官》中说:“只有国君营建国都的时候,才会明辨四方和端正方位。”

《考工记》中说:“垂直放置槷(悬着的),并观察它的影子。”目的是为了辨识太阳升起过程中与太阳降落过程中的影子;在晚上观察北极星,用这种方式来确定早晚。(从太阳刚刚升起到傍晚下山全记录下槷影远端的变化,根据这样的观测,以至于到了晚上就可以形成一定的法则了。观测影子两端之间的距离变化来测量,观测日升日落的变化,就是审。测量两端之间的影线,如果与槷重合,那么南北的方位就是正确的,其中可以看出,到了太阳高挂中天的时候,影子最短。极星,就是北极星。)

《管子》中说:“绳,用来扶治倾斜而使其保持垂直。”

《字林》中说:“ ,垂直竖立一根标杆以便观测日影。”

《刊谬正俗》中说:“如今,山东匠人还常常这样说,垂下一根绳索来观测是否端正就叫作 。”

【原文】

《周官》:任工以饬材事。

《吕氏春秋》:“夫大匠之为宫室也,景小大而知材木矣。”

《史记》:山居千章之楸。 章,材也。

班固《汉书》:将作大匠属官有主章长丞。 旧将作大匠主材吏名章曹掾。

又《西都赋》:因瑰材而究奇。

弁兰《许昌宫赋》:材靡隐而不华。

《说文》:栔,刻也。 栔音至。

《傅子》:构大厦者,先择匠而后简材。

今或谓之方桁,桁音衡;按构屋之法,其规矩制度,皆以章栔为祖。今语,以人举止失措者,谓之“失章失栔”盖此也。


【译文】

《周礼》中说:“任命百工来整顿用料方面的事情。”

《吕氏春秋》中说:“那些大工匠建造宫室,只要量一量大小就知道要用多少木料。”

《史记》中说:“山里出产上千棵楸树大材。”(章,就是材。)

班固《汉书》中说:“将作大匠下面还设有下属官吏,官名叫作主章长丞,主管材料。”(古代主管材料的将作大匠,官名叫作章曹掾。)

然后《西都赋》中说:“就着瑰异的材料来构建各种奇巧的式样。”

弁兰《许昌宫赋》中说:“所选木材细密而不显浮华。”

《说文解字》中说:“栔,就是刻的意思。”(栔,读至音。)

《傅子》中说:“想要构建大厦的人,一定得先挑选好匠人,然后再选择材料。”

(现在有的人把它称为“方桁”,桁读衡音。按照修建房屋的法则,其中的规则制度,都是以章栔为祖例的。今天我们把有的人举止不当称为“失章失栔”,大概就是根据这里得来的。)

知识小链接

“材”是一种定形化构件,古人为了便于估算工料和构件的安装与制作,将华栱的断面作为权衡木构架的基本尺寸进行计算,每一等级均制定具体尺寸,从一等至八等,如一等材广九寸,厚六寸,加起来是15;二等材广八寸二分五,厚五寸五,加起来虽然不是15,但广、厚比例没变,依然是3∶2。“材”是宋代木材长度度量的基础(“以材为祖”),建筑类型、构件长短、举折高低,均以“材”为标准。“分”就是从材派生出来的。所以重要的木构件(如斗栱、梁、柱等)的长、宽、厚,必须用“材、分”标明,不得用“寸、分”标明。用“材、分”模数制标明的建筑构件,灵活性大,一套图样可用于一等材构件,也可以按比例缩小,用于二至八等材构件,只需一套“材分”模数;如果用“寸、分”来表示,从一等材构件到八等材构件,就需要八套尺寸了。

宋代以后,由于斗栱越做越小,因此用材的等级比宋时下降了四五级,如明初修建的十一开间的太和殿,经测量斗口,厚度仅有4寸,相当于《营造法式》规定的用于小亭榭的八等材。而清代建筑则缩水更多,故宫的中和殿斗口,仅有2.5寸,只合宋代“等外材”;木材截面的广厚比也由3∶2趋向于1∶1。由于清代材的规格偏离宋代太远,所以清代开始已不再用“材分”模数制,而另创斗口模数制了。

【原文】

《尔雅》: 谓之槉。 柱上欂也,亦名枅,又曰 音弁。槉,音疾。

《仓颉篇》:枅,柱上方木。

《释名》:栾,挛也;其体上曲,挛拳然也。

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曲枅要绍而环句。 曲枅,栱也。

《博雅》:欂谓之枅,曲枅谓之挛。 枅,音古妍切,又音鸡。

薛综《〈西京赋〉注》:栾,柱上曲木,两头受栌者。

左思《吴都赋》:雕栾镂楶。 栾,栱也。


【译文】

《尔雅》中说:“ 叫作槉。”( 就是柱上的欂,它另外一个名字是枅,又叫作㭼。 ,读弁音。槉,读疾音。)

《仓颉篇》中说:“枅,就是柱子上面的方形木料。”

《释名》中说:“栾,就是挛;它的形体向上弯曲,就像握紧的拳头一样。”

王延寿《鲁灵光殿赋》中说:“曲枅环曲而环环勾连。”(曲枅,就是栱。)

《博雅》中说:“欂叫作枅,曲枅叫作栾。”(枅,古代读妍音,又读鸡。)

薛综《〈西京赋〉注》中说:“栾,就是柱顶承托大梁的曲木,它的两头都承受着欂栌。”

左思《吴都赋》中说:“在栾上雕刻,镂穿斗栱。”(栾,也指栱。)

知识小链接

栱是立柱和横梁之间成弓形的承重结构。其与方形木块纵横交错层叠构成斗栱,逐层向外挑出形成上大下小的托座,兼有装饰效果,为中国传统建筑造型的主要特征之一,又称栱子,常与斗合用。

飞昂

【原文】

《说文》:櫼,楔也。

何晏《景福殿赋》:飞昂鸟踊。

又:櫼栌各落以相承。 李善曰:飞昂之形,类鸟之飞。今人名屋四阿栱曰 昂, 即昂也。

刘梁《七举》:双覆井菱,荷垂英昂。

《义训》:斜角谓之飞㭿。

今谓之下昂者,以昂尖下指故也。下昂尖面 䫜下平。又有上昂如昂桯挑斡者,施之于屋内或平坐之下。昂字又作枊,或作㭿者,皆吾郎切。䫜,于交切,俗作凹者,非是。


【译文】

《说文解字》中说:“櫼,就是楔。”

何晏《景福殿赋》中说:“飞昂的形状就像鸟在飞跃。”

又说:“櫼栌错落有致,并相互承托。”(李善注释说:“房屋的四隅向外伸出承受屋檐部分的外形,就像鸟儿展翅欲飞一样。”现在的人把房屋的四个斗栱叫作“櫼昂”,櫼就是昂。)

刘梁《七举》中说:“两个水菱藻井,荷花仿佛就是从昂下垂下来的一样。”

《义训》中说:“斜角就叫作飞昂。”

(现在我们把它称作下昂,就是因为昂尖向下指的缘故。下昂尖的表面很平滑。还有上昂像昂桯垗的,可以将其设置在室内或者平座的下面。昂字还可以写成枊字,还可以写成㭿字,都是吾郎切。䫜,于交切,一般认为可作凹,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知识小链接

昂是斗栱中斜置的长条形构件,因其在斗栱中如尖刺一般突出,如飞跃的鸟一般,所以称为飞昂。三国时期的何晏在《景福殿赋》中有过赞叹:“飞昂鸟踊,双辕是荷。赴险凌虚,猎捷相加。”

爵头

【原文】

《释名》:上入曰爵头,形似爵头也。 今俗谓之耍头,又谓之胡孙头;朔方人谓之 䗥头。 音勃,䗥音纵。


【译文】

《释名》中说:“上面的叫爵头,外形很像雀鸟的头。”(现在我们通常把它叫作“耍头”,还把它叫作“胡孙头”。北方人则称它为“ 䗥头”。 ,读勃音;䗥,读纵音。)

形似蚂蚱头的木构件——耍头

【原文】

《论语》:山节藻棁。 节,栭也。

《尔雅》:栭谓之楶。 即栌也。

《说文》:栌,柱上柎也。栭,枅上标也。

《释名》:栌在柱端。都卢,负屋之重也。枓在栾两头,如斗,负上檼也。

《博雅》:楶谓之栌。 节、楶,古文通用。

《鲁灵光殿赋》:层栌磥佹以岌峩。 栌,枓也。

《义训》:柱斗谓之㭼 音沓


【译文】

《论语》中说:“形状像山的斗栱和绘有水藻图案的梁上小立柱。”(节,就是栭。)

《尔雅》中说:“栭叫作楶。”(也就是栌。)

《说文解字》中说:“栌,就是柱顶上的柎。”“栭,就是枅上的方檩。”

《释名》中说:“栌在柱的顶部位置。”“栌就像杂技表演者耍都栌杂技那样,神奇地承托着屋盖的重量。”“枓在栾的两端,就像斗一样,上面承担着脊檩。”

《博雅》中说:“楶也就是栌。”(节和楶,在古文中是可以通用的。)

《鲁灵光殿赋》中说:“层层栌斗重叠得高高的,显得很高大雄伟。”(栌,也就是斗。)

《义训》中说:“柱斗叫作㭼(读沓音)。”

知识小链接

斗是斗栱中承托栱、昂的方形木块,因形状像旧时量米的斗而得名,斗与栱纵横交错层叠,逐层向外挑出,形成上大下小的托座,以支承荷载,样式兼有装饰效果。

铺作

【原文】

汉《柏梁诗》:大匠曰:柱枅欂栌相支持。

《景福殿赋》:桁梧复叠,势合形离。 桁梧,斗栱也,皆重叠而施,其势或合或离。

又:櫼栌各落以相承,栾栱夭矫而交结。

徐陵《太极殿铭》:千栌赫奕,万栱崚层。

李白《明堂赋》:走栱夤缘。

李华《含元殿赋》:云薄万栱。

又:悬栌骈凑。

今以斗栱层数相叠出跳多寡次序,谓之铺作。


【译文】

汉《柏梁诗》中说:“建筑大师说:柱、枅、欂栌相互支撑承托。”

《景福殿赋》中说:“梁上、门框、窗框等上方的横木和屋梁上两头起支架作用的斜柱相互重叠,总体结构完整,但它们各个部分的形体又相互独立。”(桁梧,也就是斗栱,都相互重叠着建造,它们的外形有时候相互结合,有时候又相互独立。)

又说:“櫼栌错落有致且相互承托,栾栱外形伸展屈曲而又相互交结。”

徐陵《太极殿铭》中说:“柱头承托栋梁的短木成百上千且异常美观显眼,立柱和横梁之间成弓形的承重斗栱更是成千上万且都层层重叠高耸。”

李白《明堂赋》中说:“走栱攀缘着向上叠升。”

李华《含元殿赋》中说:“薄云之中成千上万的斗栱时隐时现。”

又说:“成百上千的短柱相互并列并紧紧依靠着。”

(如今我们把斗栱层层交叠着向上攀升的这种结构叫作“铺作”。)

知识小链接

铺作,从狭义上来说其实指的就是斗栱,从广义上来说则是指斗栱所在的结构层。铺作这种称呼是宋代的,清代才称为“斗栱”。斗栱是木建筑中的一个明星构件,在艺术上常可指代“建筑”,如唐代刘禹锡在《武陵观火诗》写道:“腾烟透窗户,飞焰生栾栌。”清代吴伟业《松鼠》中也写有:“棂户既严扃,栾栌若比栉。”栾栌就是斗栱。斗栱除了在建筑上的承重、装饰作用外,还可以从其构造、大小和精细程度,判断其主人的身份和地位。到了明清时,斗栱更是演变为等级制度的象征,以至于只有宫殿、庙宇等建筑才能使用,以显示皇家与神佛的威严与尊贵。此外,铺作也指斗栱的类型,斗栱出一跳称为“四铺作”,出两跳称为“五铺作”,出三跳称为“六铺作”,依此类推。

平坐

【原文】

张衡《西京赋》:阁道穹隆。 阁道,飞陛也。

又:隥道逦倚以正东。 隥道,阁道也。

《鲁灵光殿赋》:飞陛揭孽,缘云上征;中坐垂景,俯视流星。

《义训》:阁道谓之飞陛,飞陛谓之墱。

今俗谓之平坐,亦曰鼓坐。


【译文】

张衡《西京赋》中说:“阁道悠长而曲折。”(阁道,就是飞陛。)

又说:“有台阶的登高道路高低曲折向东延伸。”(隥道,也就是阁道。)

《鲁灵光殿赋》中说:“高耸的阶梯就像横卧在高空之间,沿着云彩步步向上攀登;坐在台阶上可以观赏风景,凭着栏杆还可以俯瞰飞逝而过的流星。”

《义训》中说:“阁道称作飞陛,飞陛则称作墱。”

(如今我们通常把它叫作“平坐”,还可以称作“鼓坐”。)

知识小链接

平坐,或作“平座”,可以把它看作是古建筑中的阳台,它是东亚传统建筑的附属部分,是楼阁式建筑的重要构成。“平坐”又名“鼓坐”,是多层建筑各楼层之间的平台,平台之下由梁、柱、斗栱连贯组成严密的结构层,平台之上承托楼阁上屋,上屋柱网与平坐柱网用“叉柱造”或“缠柱造”形成紧密联系,平台四周还有勾栏可供依凭远眺。这一平台在结构上承担了结构转换层的角色,在使用功能上又可以游赏眺望。

平坐

【原文】

《尔雅》:杗廇谓之梁。 屋大梁也。杗,武方切;瘤,力又切。

司马相如《长门赋》:委参差以糠梁。 糠,虚也。

《西都赋》:抗应龙之虹梁。 梁曲如虹也。

《释名》:梁,强梁也。

何晏《景福殿赋》:双枚既修。 两重作梁也。

又:重桴乃饰。 重桴,在外作两重牵也。

《博雅》:曲梁谓之罶 音柳

《义训》:梁谓之 音礼


【译文】

《尔雅》中说:“杗廇称作梁。”(就是房屋上面的大梁。杗,武方切;瘤,力又切。)

司马相如《长门赋》中说:“承托着屋顶大大小小、长长短短架构的架空的屋梁。”(就是糠虚。)

《西都赋》中说:“横架着形如飞龙、曲如长虹的殿梁。”(梁,屈曲着就像彩虹一样。)

《释名》中说:“梁,就是指强梁。”

何晏《景福殿赋》中说:“屋内两重作梁又大又长。”(两重,就指作梁。)

又说:“重叠交互的栋梁上面雕绘着彩饰。”(重桴,搭于外面而作两重作梁,起着牵拉屋顶各种建构的作用。)

《博雅》中说:“曲梁叫作罶(读柳音)。”

《义训》中说:“梁叫作 (读礼音)。”

知识小链接

东汉陈寔秉心公正,为人表率,有一天晚上小偷到陈寔家里偷窃,暗自躲在房梁上准备伺机下手,没过一会儿却被发现了。陈寔没有惊慌呼喊,只是让人把子孙叫来,并严肃地训诫他们:“人不可以不自我勉励。不善良的人不一定本性是坏的,(坏)习惯往往由(不注重)品性修养而形成的,最终到了这样的地步。屋梁上的先生就是这样的人!”小偷非常惊恐,从房梁上跳了下来,向陈寔叩头请罪。陈寔看着小偷说道:“看你的样子,不像是个坏人,应该赶紧改掉自己的坏毛病重新做个好人。你干这行应该也是被穷困所迫。”陈寔吩咐送给他两匹绢。从此以后全县再没有偷盗的人了。所以后世又把小偷称为梁上君子。

【原文】

《诗》:有觉其楹。

《春秋·庄公》:丹桓宫楹。

又:《礼》 [1] :楹,天子丹,诸侯黝,大夫苍,士黈。 黈,黄色也。

又:三家视桓楹。 柱曰植,曰桓。

《西都赋》:雕玉瑱以居楹。 瑱,音镇。

《说文》:楹,柱也。

《释名》:柱,住也。楹,亭也;亭亭然孤立,旁无所依也。齐鲁读曰轻。轻,胜也。孤立独处,能胜任上重也。

何晏《景福殿赋》:金楹齐列,玉舄承跋。 玉为矴以承柱下,跋,柱根也。


【梁注】

[1]《春秋穀梁传》卷三庄公二十三年:“秋,丹桓宫楹。礼,天子丹,诸侯黝垂,大夫苍,士黈,丹桓宫楹非礼也。”由这段文字看,《法式》原文“礼”前疑脱“又”字,今妄加之。


【译文】

《诗经》中说:“房屋端正高大依靠挺拔的柱子。”

《春秋·庄公》中说:“用朱色涂漆的桓表的柱子。”

《礼记》中说:“对于涂漆柱子的颜色,天子宫殿要用朱色,诸侯官邸要用黑色,大夫府邸要用青色,士之类的人其门第要用黄色。”(黈,就是黄色。)

又说:“区分仲孙、叔孙、季孙三家就是用比照四根大柱子的方式。”(柱叫作植,也叫作桓。)

《西都赋》中说:“雕刻美玉来作为础石而承托殿柱。”(瑱,读镇音。)

《说文解字》中说:“楹,就是柱子。”

《释名》中说:“柱,就是住。”“楹,就是亭;亭亭孤立的样子,四周没有什么依托。齐鲁一带把它读作轻;轻,就是胜。孤独地高高矗立着,但却能够承受上面的沉沉重压。”

何晏《景福殿赋》中说:“金柱整齐地排列,下面则是玉制的柱脚石。”(用玉石来作为承托柱子的石礅;跋,就是柱子的根部。)

知识小链接

柱是一种直立而承受上部荷载的构件,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最重要的构件之一。为何中国古建筑能墙倒屋不塌?因为古建筑承重的结构是屋架。柱作为竖向木结构构件,与横向的木结构构件梁、檩、枋等结合,组成了屋架。古代柱子多为木造,亦有石柱。为防水、防潮,在主柱与地基间,建有柱础,并在木柱的柱础之上,垫以石櫍。

阳马

【原文】

《周官·考工记》:殷人四阿重屋。 四阿若今四注屋也。

《尔雅》:直不受檐谓之交。 谓五架屋际,椽不直上檐,交于檼上。

《说文》:柧棱,殿堂上最高处也。

何晏《景福殿赋》:承以阳马。 阳马,屋四角引出以承短椽者。

左思《魏都赋》:齐龙首以涌霤。 屋上四角,雨水入龙口中,泻之于地也。

张景阳《七命》:阴虬负檐,阳马翼阿。

《义训》:阙角谓之柧棱。

今俗谓之角梁。又谓之梁抹者,盖语讹也。


【译文】

《周官·考工记》中说:“殷商时候的人修建四阿重屋。”(四阿,就像如今四面设栋的房屋。)

《尔雅》中说:“桷直而不承受屋檐的称为交。”(称其为五架屋际,椽子笔直连接着上檐,并在屋脊相互交接。)

《说文解字》中说:“柧棱,位于殿堂上面最高的地方。”

何晏《景福殿赋》中说:“承托着阳马。”(阳马,从房屋四角引出并承托着短椽的架构。)

左思《魏都赋》中说:“从龙首所在的地方喷出水流。”(房屋的四角汇聚的雨水流入龙口,并从龙口再流泻到地上。)

张景阳《七命》中说:“飞龙托住檐梁,阳马承托四面的栋梁。”

《义训》中说:“阙角称为柧棱。”

(也就是如今我们通常所说的“角梁”。还可以称作“梁抹”,大概是讹语了。)

知识小链接

阳马,就是角梁,是房屋四角承檐的一种长桁条。之所以也称为阳马,是因为它的顶端刻有马形。角梁一般分上下两层,其中的下层梁在宋代建筑中称为“大角梁”,在清代建筑中则称为“老角梁”。老角梁上面,也就是角梁的上层梁称为“仔角梁”。三国时期的文人卞兰在《许昌宫赋》中就写道:“见栾栌之交错,睹阳马之承阿。”

侏儒柱

【原文】

《论语》:山节藻棁。

《尔雅》:梁上楹谓之棁。 侏儒柱也。

扬雄《甘泉赋》:抗浮柱之飞榱。 浮柱即梁上柱也。

《释名》:棳,棳儒也,梁上短柱也。棳儒犹侏儒,短,故因以名之也。

《鲁灵光殿赋》:胡人遥集于上楹。

今俗谓之蜀柱。


【译文】

《论语》中说:“古代天子的庙饰,刻成山形的斗栱,画有藻文的梁上短柱,显得豪华奢侈。”

《尔雅》中说:“房梁上的柱子就叫作棁。”(也就是这里所说的侏儒柱。)

扬雄《甘泉赋》中说:“承受浮柱上面高架的椽子。”(这里的浮柱即房梁上短小的柱子。)

《释名》中说:“棳,也叫棳儒,指房梁上的短柱。棳儒就像侏儒一样,因为短小,所以这样给它取名字。”

《鲁灵光殿赋》中说:“边远的胡人形象也成群结队地出现在高柱上的浮雕之中。”

(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蜀柱”。)

知识小链接

北宋时期,朝廷不太待见蜀人,是因为宋太祖在统一全国的过程中,在四川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又加上北宋初期,四川不断发生兵变,导致朝廷对蜀人极为反感。所以当时的宋人堂而皇之地将平梁上用来支撑脊檩的小短柱称为蜀柱,以嘲笑蜀人的矮小。

斜柱

【原文】

《长门赋》:离楼梧而相樘 丑庚切

《说文》:樘,衺柱也。

《释名》:牾,在梁上,两头相触牾也。

《鲁灵光殿赋》:枝樘杈丫而斜据。 枝樘,梁上交木也。杈丫相柱,而斜据其间也。

《义训》:斜柱谓之梧。

今俗谓之叉手。


【译文】

《长门赋》中说:“把很多木料交叠在一起就做成了支撑的房柱。”

《说文解字》中说:“樘,就是斜的柱子。”

《释名》中说:“牾的位置一般处在房梁上面,也就是指两头与房梁相互交接。”

《鲁灵光殿赋》中说:“参差不齐的斜柱从旁侧横斜而挺出。”(枝樘就是指房梁上的交木。斜柱相互支撑在房梁的各个重要部位。)

《义训》中说:“梧就是被称为斜柱的构件。”

(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叉手”,即支撑在侏儒柱两侧的木构件。)

知识小链接

斜柱就是后来的叉手,梁上有没有叉手是判断一个建筑年代的证据,有叉手的建筑,断代甚至可以上溯到唐代。20世纪30年代梁思成和林徽因等到山西五台山考察古建,有幸发现了建于唐代的佛光寺东大殿。在当时这是一个石破天惊的重大发现,被梁思成先生称为“中国第一国宝”。因为它的发现打破了日本学者的断言:在中国大地上没有唐朝及其以前的木结构建筑。当时他们判定这是一座唐代建筑的依据,除了殿前的经幢和梁下的题记外,最主要的还是从建筑本体上发现的,那就是人字形叉手,且其下没有蜀柱(这是唐代及唐之前建筑的一个特征)。 ESb3LEFxgVw6LNt6jT5VWFywOXujOik0irrQR9GAvTCqfTqHZR5N1pTCguYoTL+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