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南北朝实物

陵墓 南朝宫殿、佛寺今无存者,陵墓石刻则南京丹阳附近遗物尚多。其地下建筑未经发掘,难明真相。至于地面,则山陵之前,多列石兽(麒麟或天禄辟邪)一对,碑一对或二对,标一对。碑有龟座;标为柱形,下为蟠螭座,上施覆莲盖,盖上坐兽,柱身刻直沟,近上端处作横版《后汉书》中山简王传注:“墓前开道,建石柱以为标,谓之‘神道’” 。乃宋初宁陵被震被吹者 即此类也。

云冈石窟 (图11及图12)沙门昙曜于北魏文成帝兴安二年(公元453年),“凿山石壁,开窟五所,镌建佛像各一,高者七十尺,次六十尺。雕饰奇伟,冠于一世” ,今山西大同县 (今山西大同市) 西之云冈石窟是也。现存大窟十九。壁龛无数。昙曜所开五窟,在崖壁西部,其平面作椭圆形,佛像形制,最为古拙。洞中仅刻佛菩萨像,壁上无佛绩图或其他雕饰。其次则中部诸窟,其平面之布置,多作方形,窟前多有长方形外室,门作两石柱,壁上多佛迹及建筑型之雕饰,为孝文帝太和间所凿。更有窟中镌塔柱者,雕为四方木塔形。

图11 云冈石窟所表现之北魏建筑

图11-1 云冈石窟中所见北魏时期木塔

图11-2 云冈石窟所示屋顶

图11-3 云冈石窟所示天花板

图12 云冈石窟壁龛之一

图12-1 云冈石窟壁龛之二

图12-2 云冈石窟壁龛之三

就窟本身论,以中部太和间造诸窟为最饶建筑趣味,外室之前,多镌两柱,为三间敞廊。其外壁多风化,难知原状。柱则八角形,下承以须弥座,柱头如大斗。外室与内室之间为门,门上有斗栱承屋檐瓦顶。门之上多开窗。外室壁有镌作佛殿或龛像者。内室或镌塔柱于窟室中央,或镌佛像倚后壁。壁多横分若干层,饰以浮雕佛迹图,佛菩萨像,或塔形。窟顶上部多雕为方格天花。窟内雕刻所表现建筑形式颇多,其所表现之全部建筑,有塔及殿宇两种。塔有塔柱与浮雕塔两种。塔柱平面均方形,雕柱、檐、斗栱。每面分作三间或五间,每间内浮雕佛像。其上部直顶窟顶,故未能将塔顶刻出;其下部各层,则为当时木建筑之忠实模型。《洛阳伽蓝记》所记永宁寺九层浮屠即此类也。此式实物,尚见于日本奈良之法隆寺,盖隋代高丽僧所建,其形制则魏、齐之法也。窟壁浮雕,亦有此式木塔。

浮雕塔有一层、三层、五层、七层者。多层者木塔型最多,石或砖塔则多单层,塔下均有座,或素方或作须弥座。各层檐脊均有合角鸱尾;顶上刹有须弥座,四角饰山华焦叶,其上为覆钵,钵上相轮五重或七重,尖施宝珠。《后汉书·陶谦传》所谓“上累金盘,下为重楼”殆即此式木塔。

窟壁浮雕殿宇有将壁之一面刻成佛殿正面形者,其柱、檐、斗栱、屋顶各部,率多清晰,各间作龛供佛菩萨像。壁上浅刻佛迹图中之建筑物,则缩尺较小建筑部分之表现不及前者清晰。

雕刻所表现之建筑部分,则有阶基、柱、阑额、斗栱、屋顶、门、龛、勾栏、踏步、藻井、雕饰等等。其柱有显著印度、波斯、希腊影响。斗栱已有汉代所无之新元素。勾栏之制,直传宋辽;藻井样式,于今犹见。其各部细节,当于第四节分论之。

龙门石窟 魏既迁都洛阳,于景明元年(公元500年)营伊阙石窟,历时二十四载始成。今称古阳洞及宾阳三洞者,即此期所凿造。窟平面俱为简单之方形室,地面,窟顶及四壁均雕饰精丽。就全窟图案言,雕饰较云冈诸窟为有条理,但窟在建筑上之重要性,则逊之远甚。古阳洞窟壁两小龛,雕作小殿形,为重要之间接资料,其北壁一龛,斗栱单杪出跳为汉魏南北朝隋斗栱出跳之唯一孤例。其南北一龛作歇山顶,则云冈所不见也。

嵩岳寺砖塔 (图13及图14) 河南登封县 (今登封市) 嵩山南麓嵩岳寺塔,北魏孝明帝正光元年(公元520年)建,为国内现存最古之砖塔。塔平面十二角形,阶基之上,立高耸之塔身。塔身之下为高基,平素无饰,叠涩出檐,塔身各隅立倚柱一根,柱头饰垂莲。东西南北四面砌圆券门,其余八面,各作墓塔形佛龛一座。各券面砌出火焰形尖栱,塔身以上出叠涩檐十五层,顶上安砖刹,相轮七层,塔外廓略如炮弹形,轻快秀丽。塔内部作八角形内室,共十层,但楼板已毁,自下可望见内顶。塔身柱及券面,均呈显著之印度影响。

图13 河南嵩山嵩岳寺塔全景

图13-1 河南嵩山嵩岳寺塔细部之一

图13-2 河南嵩山嵩岳寺塔细部之二

图13-3 河南嵩山嵩岳寺塔细部之三

图13-4 河南嵩山嵩岳寺塔内部各层楼板已毁

图14 河南嵩山嵩岳寺塔平面

神通寺塔 (图15) 山东济南朗公谷神通寺单层石塔一座,俗呼“四门塔”。平面正方形,四面辟门,中立方墩,墩四面各坐一像。塔身单层,平素无饰。上部叠涩出檐,上砌方锥形顶,顶上立刹。塔形制与云冈浮雕所见单层塔极相似,其刹与浮雕塔刹完全相同。塔无建造年代 ,唯造像有东魏武定二年年号(公元544年),揆之形制,或属此时。

图15 山东历城神通寺四门塔平剖面图

图15-1 山东历城神通寺四门塔

佛光寺塔 (图16) 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之侧有六角砖塔一座,寺僧称祖师塔。塔高两层。下层正面辟圆券门,券面作宝珠形栱。下层塔身之上,叠涩出檐,作莲瓣形。其上为须弥座。座上立上层塔身,其每隅立一圆倚柱,每柱束以莲花三道。正面砌作圆券假门,券面亦砌宝珠形状;两侧假窗,方首直棂。窗上柱间,赭色彩画阑额及人字形补间铺作。塔顶刹上宝瓶,虽稍残破,形制尚极清晰。塔虽无建造年月,揆之形制,当为魏齐间物。

图16 山西五台山佛光寺祖师塔

图16-1 山西五台山佛光寺祖师塔上部绘人字形斗栱

图16-2 山西五台山佛光寺祖师塔平、立面图

义慈惠石柱 (图17) 河北定兴县石柱村石柱,北齐天统五年(公元569年)建。柱八角形立于覆莲础上,其上置石刻三间,小殿一间。就全体言,为一种纪念性之建筑物;就其上小殿言,则当时木构之忠实模型。殿以石板一块为阶基,殿阔三间,深两间。柱身卷杀为“梭柱”,额上施椽及角梁。上为瓦顶、四注而无鸱尾。其详部当于下节论之。

天龙山石窟 (图17) 北齐幼主“凿晋阳西山为大佛像” ,即今太原天龙山石窟是也。齐石窟之规模虽远逊于元魏,然在建筑方面,则其所表现、所予观者之印象较为准确。窟室之前,凿为廊,三间两柱,柱八角形,下有覆莲柱础,上为栌斗柱头。阑额施于柱头斗上,以一斗三升及人字形补间铺作相间。惜檐瓦未雕出,廊后壁辟圆券门,券面作尖拱,尖拱脚以八角柱承之,仍富印度风采。

响堂山石窟 (图17) 河北磁县与河南省交界处,南北响堂山北齐石窟为当时石窟中受印度影响最重者。窟前廊柱均八角形,柱头、柱中、柱脚均束以莲瓣,柱上更作火焰形尖栱,将当心间檐下斗栱部分完全遮盖。其全部所呈现象最为凑杂奇特。

图17 齐隋建筑遗例

图17-1 河北定兴县义慈惠石柱

图17-2 山西太原天龙山北齐石窟

图17-3 河北磁县南响堂山石窟 lVbtNsGobWqQe15rzBnp8HFddDOZkf0yyAOtsXvfvg9L5kNNw37IbkW9rpFBZG3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