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里仁第四

本篇凡二十六章。前七章谈论的是“仁”,剩下的数章则多是在谈论“学”。

4.1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译解】

乡村中以具备仁厚的风俗为美。如果没有选择风俗仁厚的乡村居住,如何能算是智者呢?

【注释】

◎里:古代以二十五家为里。日本没有和这种规制相符的名词,所以这里暂时先翻译成乡村。 ◎择:择里。 ◎处:居住的意思。 ◎知:与“智”的意义相同。

【解说】

本章讲述了智者应择里而居。

智者是能够分辨是非善恶之人。没有选择有仁厚风俗的“里”去居住的人,说明他丧失了分辨是非善恶的本心。

4.2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译解】

不仁者丧失了本心之德,长久地处于贫贱的境遇,为饥寒所迫,会陷入邪恶之中,所以说“不可以久处约”。而不仁者长期处于富贵的境遇,又会在不知不觉之中变得骄奢,所以说“不可以长处乐”。而仁者无论身处何种境遇,不会丧失其本心中的仁德。智者则深深地笃好于仁,极力去获取仁,因此他们两者可以“久处约”,可以“长处乐”。

【注释】

◎不仁者:为满足私欲而丧失本心之德的人。 ◎不可:“不能”的意思。 ◎约:贫贱。 ◎乐:富贵。 ◎安仁:不需特别用心、自然而然地做到不偏离于仁。 ◎利仁:利是类似“贪”的意思。利仁意思是知道仁是好的,便一定要追求到仁。

【解说】

本章讲述了处在贫富贵贱之中,不同人表现出来的品行是不同的。

仁者身心与仁融为一体,但智者尚未与仁融为一体,所以仁者、智者之间仍存在层次深浅的不同,不过这两者的本心都不会因为贫富贵贱而被夺去。

4.3 子曰:“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译解】

好恶之心,人皆有之,但大多数人会被私情所左右,其好恶容易偏离于理。只有仁者具有不偏不倚之心,能爱当爱之人,能恨当恨之人。

【注释】

◎惟:“只是”“独”之意。 ◎能:所喜好的、所厌恶的,都符合道理,称之为“能”。

【解说】

本章讲述了仁者之好恶皆不失其正。

仁者的心如同一面镜子:是美好的事物,映射出的就是美好的事物;是丑陋的事物,映射出的就是丑陋的事物。由于不为私情所羁绊,故其好恶都能与理相合。

4.4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译解】

如果真心立志实行仁,必然不会做恶事。

【注释】

◎苟:诚心。 ◎志:心之所向。

【解说】

本章勉励人们立志为仁。

宋人杨时说:“如果诚心立志践行仁,虽不敢说一定不会犯下过错,但也绝不会做恶事。”

4.5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译解】

富贵是人人都想得到的,但没有做与富贵相称的善事而得到富贵,是可耻的,不应处在这样的富贵之位上。贫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没有做招致贫贱的恶事却身处贫贱,那就安于贫贱,无需逃避。君子之所以为君子是因为从不会丧失本心中的仁德。若是贪图不义的富贵,或是厌弃不应得的贫贱,都早已丧失了仁的精神,如何还能称之为“君子”呢?君子就算是用餐的短短片刻也绝不做违背仁的事情。不论是事情紧迫、慌乱不定之时,或是遭逢艰难、颠沛流离、自身安全都没有保障之际,都不能忘记仁。

【注释】

◎富与贵:“富”指很多俸禄,“贵”则指很高的爵位。◎贫与贱:指既无俸禄也没有爵位。 ◎君子:人格完善的人。 ◎名:所谓君子的称号。 ◎造次:急急忙忙、慌乱不定。 ◎颠沛:遭遇事变,四处流荡。 ◎是:代指仁。

【解说】

本章讲述了君子在须臾之间也不可离开仁的道理。

侍奉君主竭尽忠诚是得到富贵的正道。做不义之事而得到富贵,这就是所谓“不以其道得之”了。奢侈怠惰等是导致贫贱的真正原因。因遭遇意外之灾而变得贫贱,这也是所谓“不以其道得之”。

4.6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译解】

我尚未看到爱好仁的人,也没有看到憎恶不仁的人。爱好仁的人是真的懂得仁可爱的地方,所以在这种人眼中,天底下没有东西能超越仁了。憎恶不仁的人是真的懂得不仁可恶的地方,所以这种人行仁的时候,一定会对不仁之事敬而远之,尽量让不仁远离自己。这两者都是德已经养成的人才做得到的,所以难得看见。然而,如果有人心中奋起,用力于仁,我没看到有谁气力不足的。行仁是自己要用心的事情,而不是借别人的气力得到,有追求仁的心也即是仁了,自己的感情意志所起的作用也是被仁所引导的。所以虽然仁是难以做好的,但只要肯付出气力,想达到仁还是不难的。也许有气力不足的人,但我还没有发现这样的人。

【注释】

◎尚:胜过。 ◎之:代指仁。 ◎其为仁矣:“其”是代指“恶不仁者”。 ◎加:波及、影响。 ◎一日:一天、一朝之意。 ◎盖:类似“也许”的意思。 ◎有之:“之”是代指“力不足者”。

【解说】

本章中孔子反复强调的都是希望人们能够用力于仁。

本章中三度提到“未见”,第一次是“未见”德已经成就之人,即好仁者和恶不仁者,第二次是“未见”用力于仁者,第三次是“未见”用力而力不足者。多次提到“未见”都是孔子希望学习者警醒自己要用力于仁。

4.7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译解】

人犯下的过失与他所属的人群类别是相对应的。所以,观察人犯下的过失,就能知道此人是仁者还是不仁之人了。

【注释】

◎党:同类,类。

【解说】

本章讲述了通过偶然间的过失了解人心的道理。

有一位叫作吴祐 的人,在东汉顺帝时期,出任胶东侯国的宰相,以仁爱作为施政的首要原则,因而受到官吏的拥戴。他手下有个叫孙性的人,私自向百姓课税,获得了五百钱,然后用这钱买了件衣服送给自己的父亲。他父亲生气地说:“你为什么要欺骗像吴祐那样的一位好官长呢?还不快快去认罪!”孙性既惭愧又害怕,于是去自首。吴祐让身边的人先退下,然后向孙性询问缘由。孙性就一五一十地把父亲说的话都讲了出来。吴祐说道:“你是为了赡养亲人才背负了不好的名声。这正是所谓的‘观过,斯知仁矣’了。”吴祐让孙性回去向父亲谢罪,还把那件衣服送给了他。

4.8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解】

从君臣、父子、夫妇、长幼之间的关系到日常的行为,万事万物间都有理所当然的道理。假如真能够参悟这些道理,活着的时候按照这些道理行事,死了也心安理得,不会留有遗恨。所以说早上听闻到了道,黄昏时分死了也不会后悔。

【注释】

◎朝闻夕死:所谓“朝夕”是说时间很短。“闻”不是说用耳朵听,而是指用心去领悟到。 ◎可矣:内心安定而无遗恨了。

【解说】

本章讲述了人应该“闻道”的道理。

贝原益轩 辞世诗中写道:“平生心曲有谁知,常畏天威欲勿欺。存顺没宁虽不克,朝闻夕死岂为悲。”诗中的“存顺没宁”出自北宋张载《西铭》一文,而“朝闻夕死”则出自本章。“朝闻夕死”同样也是朱子《论语集注》本章中出现的“生顺死安”一词的出处。

4.9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译解】

士如果想诚心求道,那么应该只知有道,而不会被外物所扰。然而以自己的衣食不好为耻的人,他的心态是卑劣的,不值得跟他一起论道。

【注释】

◎士:做学问的人。 ◎议:议论道。

【解说】

本章警诫志在于道的人不能过分讲究外在的事物。

对物质的欲望过盛,对学问的欲求便会减弱。真正的好学之士应该是“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的人。

4.10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

【译解】

君子可以适应天下的万事万物,所以既没有说一定要这样行事,也没有说一定不这样行事。只看是否符合义,只管遵照着义的标准去做。

【注释】

◎君子:人格完善的人。 ◎适:心里打算必须这样行事。 ◎莫:心里打算不这样行事。 ◎义:适合时宜。 ◎比:从。

【解说】

本章讲述了君子遵从义来处理事情的道理。

孟子说:“通达之人,说话不必先期望守信,做事不必先期望有个结果,说话、做事只要合乎义就行。”

4.11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译解】

君子想的是留存心中之德,并希望能达到至善的境界;而小人想的是身心的安乐,并沉溺于这种安乐。君子想的是刑之可畏而守其身;小人看到的则是利之可求而贪其利。

【注释】

◎君子、小人:就人的品格而言。 ◎德:指类似于仁、义、礼、智的东西。 ◎土:指安乐之处。 ◎刑:指诸如国法之类的东西。 ◎惠:指物质利益。

【解说】

本章讲述了君子与小人看待问题的差别,希望人们慎重地选择自己思考问题的角度。

本章中的君子也可以看作人君,小人可以看作人民,那么本章也可以训读为“人君怀德,则民能怀土。人君怀刑,则民能怀惠”,这样也读得通。

4.12 子曰:“放 于利而行,多怨。”

【译解】

假如做什么都依据自己的利益来行事,那就会害到别人,这样做事大多会遭到别人的怨恨。

【注释】

◎放:依。 ◎多怨:多遭怨恨。

【解说】

本章对唯利是图的人进行了告诫。

一味考虑自己的利益,不尊重他人的利益,从而遭到人们的怨恨,这种人在世上多多少少是有的。

4.13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译解】

“礼”是辅助行政治理的,“让”则是礼的本质。如果人君能够以“礼让”治国,那么国家将很容易得到治理。如果不能够做到以“礼让”治国,那么就算礼仪制度再怎么完备,也不会起到任何作用。

【注释】

◎礼:谓上下尊卑之礼。 ◎让:内心谦逊,礼的基础。 ◎何有:意思是有什么难的呢? ◎如礼何:无论怎么样礼都没用了。

【解说】

本章向治国者指出礼让之可贵。

国家无法治理好,是因为有纷争扰攘。纷争的起因是互不相让、礼义沦丧。如果实行礼,讲究让,明上下之分,就不会再起纷争,国家也就容易治理好了。

4.14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译解】

世人都担忧自己没有地位,但是君子不会担忧自己没有地位,而是担忧自己没有与其地位相称的学问与道德。世人都担忧别人不知道自己,但是君子不会担忧别人不知道自己,他努力追求的是希望别人知道自己具备了应当具备的学问和道德。

【注释】

◎立:在位子上站得住脚。

【解说】

本章教导人们不要光顾着追求名位,应当追求与自己名位相符的内在的东西。

为了让别人知道和为了获得地位而求取学问,这已经成为现代流行的风气,孔子的这段话可以看作是说给现代人听的至理名言。

4.15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

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译解】

孔子招呼曾子说:“参啊!你知道老夫的道是什么吗?老夫待人接物只是秉持了一种道,并以其贯穿始终。”曾子听到后,没有提出任何疑问,迅速地说了声:“是。”

孔子走后,弟子们向曾子打听道:“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曾子说:“先生的道不外乎忠恕而已。”

【注释】

◎参:曾子的名。 ◎一:一种道理。 ◎之:天下的事物。 ◎唯:与“是”相当的应答用语。用“唯”作答反映出说话者回答迅速、心无所疑的状态。 ◎忠恕:尽心竭力即是“忠”,推己及人即是“恕”。

【解说】

本章中孔子谈到了自己的道,曾子对此进行了说明。

孔子发现曾子对于身边的一事一物都能穷尽其理,可惜未能体察到事物的本质其实只有一点,孔子打算让曾子领悟这个道理。对话中,曾子虽然对此有所领悟,但却难以用言语直接道明,于是借用“忠恕”来概括,用让人容易理解的方式解释给其他孔门弟子听。

4.16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解】

君子遵循正道,因此心里知晓的只有“义”。小人顺从欲望,心里知晓的只有“利”。故而君子遇事想到的是以义行事,而小人遇事只想谋得利益。

【注释】

◎君子:品格优秀的人。 ◎喻:知晓很深奥的东西。 ◎义:正确的道理。 ◎小人:品格拙劣的人。

【解说】

本章对比了君子和小人所“喻”之不同。

《朱子语类》中写道:“喻于义、喻于利,只是一事。例如古代的贤人伯夷看到饴糖,说‘可以养老’,而盗贼柳下跖看到了饴糖说的却是‘可以浇在门轴上’。”

4.17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解】

看见贤能有德之人,自己也想成为那样的人;看见不贤无德之人,就担心自己会不会成为那样的人。

【注释】

◎贤:有德之人。 ◎不贤:无德之人。 ◎内:心。 ◎自省:自己反省。

【解说】

本章讲述了应该时常自我反省,致力于完善自己的人格。

胡寅 说:“看到他人善恶不同便会进行自我反省的人,既不会一味地羡慕别人而甘愿放弃对自己的要求,也不会一味地责备别人却忘记责备自己。”

4.18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译解】

子女侍奉父母的时候,假如不巧父母有了过错,一定要用和悦的脸色加上柔和的声音,去委婉地劝告父母。如果父母听不进自己的劝告,这时更要对父母孝敬,不违背想劝告父母的初心,等父母心情好的时候再进行劝告。就算父母发怒把子女打得流血,也绝不能怨恨父母,应该秉持孝敬之心,不偏离想劝告父母的初心,找恰当的时机再进行劝告。这样的话,可以使父母回心转意,不会让他们犯下过错。

【注释】

◎几谏:微谏。笑呵呵地、和声柔气地、委婉地劝告。 ◎志:父母之志。 ◎不从:不听从劝告。 ◎不违:不违背当初希望进行劝告的想法。 ◎劳:被父母鞭挞而身体受苦。

【解说】

本章阐明了子女劝告亲人的态度、方法。

无论自己的身体再怎么劳苦,都不忍心让父母陷入不义,这是每一个孝子真实的想法。

4.19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译解】

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对子女的事情无时无刻不在惦记着。因此,作为子女,父母在世的时候,如果没有必要就不要出外远行,以免让父母担心。假如是为了公私事务不得不出行远方,一定要告诉父母自己去哪里,父母知道子女在哪里就不会担忧,他们找子女,子女也一定能到达他们的面前。

【注释】

◎远游:到很远的异乡旅行。 ◎方:方向。

【解说】

本章讲到子女平日不可忘记父母对自己的思念之心。

从勿使亲人担忧的角度谈了事亲之道。

4.20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这句话在《学而》篇中已经出现过了。

4.21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译解】

为人子女一定要时刻把父母的年龄记在心头。记住了父母的年龄,一方面为父母长寿而感到高兴,一方面又为父母衰老而感到担忧,一定要及时地、尽心竭力地孝养父母。

【注释】

◎知:记忆、不忘。

【解说】

本章向为人子女者指出双亲健在时要尽孝。

《韩诗外传》 中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日本也有句俗谚叫作:“欲尽孝心,已无双亲。” 趁着父母健在的时候,一定要尽心竭力地孝敬他们。

4.22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译解】

古代的人,话不轻率地说出口,这是因为他们以说了却不能做到为耻辱。

【注释】

◎逮:及。

【解说】

本章中拿古人感到耻辱的事情举例,以此警醒今人不要不以为耻。

范祖禹 说:“君子谈论东西,是不得已才说出口的。这并不是因为说话有什么难的,而是因为言如其行是有难度的。普通人因为不会言如其行,所以随随便便信口开河。如果能以言行不一为耻,言如其行,行如其言,那么也就不会随便把话说出口了。”

4.23 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译解】

人沉湎于放纵逸乐之中,就会出现过失;而心态内敛、谨守法度,则会少犯过失。

【注释】

◎约:指心态内敛,与放肆相对。 ◎失之:指过失。

【解说】

本章讲述了约束自己的方法。

本章一说是孔子为了矫正当时社会的弊病而说的。这是任何时代的人都应当牢记在心、衷心信服的金玉良言。

4.24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译解】

通常人们说话容易说得过头,而行动却达不到。所以君子在言语上要尽量迟钝些,在行动上要尽量敏捷些。

【注释】

◎讷:迟钝,不草率发言。

【解说】

本章讲述了君子对待言行的态度。

言行一致是君子需要极为用心的地方。

4.25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译解】

德是不会孤立存在的,必然会有同类的德与之相伴相聚在一起。这就好比是自家旁边,有别的人家和你亲睦友善地比邻而居。

【注释】

◎德:践行道而心中领悟到的东西。

【解说】

本章勉励人们修德。

舜住的地方过了一年变成了一片村落,过了三年成了都邑 ,而孔子有弟子三千相从,这都是“德不孤”的著名例子。

4.26 子游曰:“事君数 ,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译解】

君臣、朋友,都是凭借“义”相处在一起的人。君王如果有了过错,作为臣子理应劝谏,如果劝谏了,君王听不进去,尚不可离去。但是如果多次劝谏仍听不进去,臣子还不离去,依旧继续劝谏的话,那么君王一定会感到厌烦,并且会认为臣子在诽谤责难自己,臣子反而会遭到斥退,蒙受羞辱。朋友如果有了过错,理应进行劝告,劝告了但朋友听不进去,那还不能放弃。如果多次劝告,他还是不听,你却仍不停止劝告,那么朋友一定会感到厌烦,并且会对你产生仇恨,朋友关系也就日渐疏远了。在事君交友的过程中,对此不得不引以为戒。

【注释】

◎斯:类似“则、那么”的意思。

【解说】

本章论述了事君交友之道。

本章也可解读为:“侍奉君王,如果过于频繁地谒见,反而显得失礼,不仅会被君王厌恶,而且会受到羞辱;和朋友交往,如果过于频繁地拜访,不仅会让朋友觉得烦,还会被朋友疏远。” WUndCCgyBPf2w9Fc/3FFBlChdJLvzz5SObtf+ATknaKypY3dpiWYi5ZeguHl0LQ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