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学术文库版序

《孙子》 是中国引以为傲的经典著作,它在日本也拥有众多的爱好者。甲斐 的武田氏 把《孙子·军争》篇中的一段话写在军旗上,尊其为“孙子之旗”,就是一个例子。

进入江户时代 后,德川幕府把以《孙子》为首的“武经七书” 作为官版加以刊行,并分发给诸位大名 ,因此《孙子》得到进一步的普及,爱读它的人更多了。儒学家们也竞相为《孙子》作注,这股风气直到明治以后也不见衰微,直至今日。很多人都试图对《孙子》进行更为精密的解读,这些努力催生出了众多注解。

在给经典作品作注的时候,比较理想的情况是尽量采用年代久远且精善的文本作为底本。从这点来说,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的汉墓出土《孙子》竹简一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因为在此之前,《孙子》的文本无法回溯到宋代以前,而竹简的出土使得能够回溯的年代一举往前推进了一千多年。

于是,当1986年讲谈社计划出版这本书的时候,我毅然采取了以新出的竹简本为底本的方针。自那以后已经过了十多年,以竹简本为底本的《孙子》的注释书在日本似乎依然只有这一种,而且我听说这本书很早以前就难以买到了。因此,这次它能作为学术文库的一种,再次获得与读者见面的机会,作为作者,我很高兴。

1997年3月
浅野裕一 JiNik1gWyMEO1CZSDR09l3FsD+mpm95HPswPD09MJABE+9m0GCJUF2CLyQ9R8y2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