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你有我也要有:为面子买单

互相攀比是人们常有的一种心态,比如同学之间攀比成绩,企业之间攀比效益。不过,最常见的攀比还是表现在消费行为中:当别人拥有某件东西的时候,自己也想要拥有,否则心里就会非常不爽,直到拥有了这件东西,那种心理不适感才会消失。

一次公司委派孟璐和唐甜两位美女结伴出差。出差的间隙,两位美女少不了安排在空闲的时间到当地的商场去购物。孟璐承认:“平时购物,我都挑选一些中等价位的产品,普通的衣服一般在几百元,很少有四位数的;购买化妆品,也是挑一些自己可以承受的二线品牌,既实惠质量也不差。”可是与和自己收入相当的唐甜相比,孟璐不由得自惭形秽起来,觉得自己简直太“小儿科”了。

“唐甜出手很阔绰,七八百元的化妆品,上千元的衬衫,四五千元的皮包,她买起来似乎眼睛都不眨,还连呼便宜,物超所值,动员我一起血拼。”在孟璐看来,这些商品尽管也不是很贵,但也远远超过了自己的消费能力。但是看到唐甜买了,她觉得自己也应该买,要不然会让对方笑话,甚至瞧不起的。于是她也花掉自己近半个月的收入,买了一个名牌皮包。

可是买完之后,她就后悔了,因为她实际上并不缺皮包,另外,每个月还要和丈夫一起偿还一笔不小的房贷按揭款,买一个手包就花掉了自己半个月的薪水,孟璐想想就后悔莫及,可是已经买了,也就只能作罢。

中国品牌战略协会的一份研究报告也显示,中国的奢侈品消费人群靠自己的实力和财富来消费的只占四成左右,其余六成的人群是靠家庭的财富在消费,这部分人主要为 30~35 岁之间的年轻人,绝大多数是攀比和炫耀的心态在作祟。LV 的背包、迪奥的香水、登喜路的套装,这些都是动辄上万元的高价奢侈品,在中国却可以找到大量 30岁上下的年轻消费者,由此可见攀比的心态对商品消费的作用力。

有着攀比心理的消费者,多属于冲动型消费者。他们往往有一种争强好胜的心理,购买的商品往往不是自己急切需要或符合实际需求的,只是看到别人选什么,自己就选什么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在购买商品时有一种偶然性和浓厚的感情因素。

在互相攀比的心理中蕴含着“面子情结”。面子在中国社会中,代表着体面、人格,甚至尊严。林语堂先生说过一句很有意思的话:“在中国,脸面比任何其他世俗的财产都宝贵。”

这样一来为面子买单的事似乎也就可以理解了,很多人为赢得面子毫不犹豫地“买买买”,虽然事后也会后悔,捶胸顿足,追悔莫及,但下次遇到类似情况,还是照买不误,这也是“面子消费”市场一直火爆的原因所在。

虽然这种消费方式不值得提倡,但却是客观存在的,这就给销售人员提供了拓展业绩的良机,提醒他们,在与顾客沟通时,要抓住机会给予对方以“面子”上的极大满足,往往就能获得他们想要的结果。 430L+0XAmzM743ycYtUdN6h/FrL3dLdmD9uk+mBHG8ZvSA1HszYdqeQ2gm5+BpO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