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乱我心者,今日之态短

前一节主要讲的是英语动词的“时”与汉语的认知差异。那么英语动词的“态”又是个什么情况呢?汉语语法中有明显的“态”,但动词本身并无变化,而是用“着、了、过”等助词来标注“态”的。而且汉语“态”的概念,也与英语有所不同。研究发现,说汉语的人与说英语的人对动词“态”的概念差异,与对“时”的认知情况刚好相反。比如 说汉语的人头脑中“进行态”所指代的运动过程的时间跨度短,而说英语人头脑中“进行态”指代的动作延续时间跨度长 (Chen, Su, Lee and O'seaghdha, 2012)。

比如说英语和汉语的人,同样看到上页这个图画时,汉语是:“他(正)在踢一个球”。英语是:He is kicking a ball.

对比研究发现,说英语的人头脑中is kicking所指代的这个动作的持续时间,比说汉语的人头脑中“正在踢”所指代的时间跨度要长。英语中is kicking是描述了整个持续一段时间的动作过程,而汉语的“正在踢”,在概念上则是一个动作的“快照”,并不表达运动的过程。汉语中的“正在”,强调的是“当下发生”,并不具有英语进行态的动作延续和事件发展变化过程的概念。这一点造成中国同学对英语动词指代的动作持续时间的理解出现偏差。所以中国同学认为对英语的进行态很熟悉,但使用中却经常拿捏不好。比如英语中类似“I am coming down with the flu.”“The car is running low on gas.”“He is having trouble sleeping.”等常见的过程描述,中国同学普遍将其理解为静态形式,在表达时基本局限于只使用:“I have a flu.”“The car needs more gas.”的形式,甚至还会说出“*He has trouble to sleep.”的别扭表达形式。因为在中国同学的思考概念中,“汽车缺油了”“我得了流感”“他睡眠有问题”都是典型的事物当前状况,而不是一个可持续的动作发展过程。

为什么英语中能够把正在发生的动作状态进行延长时间的思考呢?原来这是思考中对动作发生的观察角度不同,造成的对动作发生过程的认知方式不同。 说英语的人,对一个动作可以从动作的内部和动作的外部两种不同的观察角度来认知,从内部观察就会带有过程感,而从外部只能进行整体描述,很难进行过程描述。 我们来解释一下两者的区别。如图:

比如我们要描述从A点出发到C点去,使用“内部”与“外部”两种不同观察角度,对这个运动过程的认知不同,描述方式也会不同:

1 从动作外部观察,即目光方向与地图垂直,居高临下看这张图,用手指着图上的标注位置描述动作:先从A“向下”到B点,到B点后,再“向左”到C点。

2 从动作内部观察,则要想象我们进入地图内部,目光方向与地图平行,从“地面观察”的角度沿箭头往前看,所以类似于坐在行进于图中街道上的小车中,用GPS来指路。GPS对行程的描述会是这样的:从A点“向前”直行到B点,到B点后“向右转”开到C点。

同样一个过程,从两种不同观察角度,描述方式就不同。在描绘从B到C时,一个方式说向左,另一个方式说向右。怎么会左=右?其实都没有说错。这就是不同观察角度在认知上的差异。

《老友记》中Joey不会从外部观察角度解读地图,只好站到地图上换成内部观察角度。

英语动词的“一般态”,是从外部角度对动作进行观察,动作是完整的和不变化发展的。英语的“进行态”则是从动作内部进行观察,视点跟随动作而发展变化,所以进行态就具备了延续感和过程感。而汉语对动作几乎全部都是从外部角度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没有内部观察角度。正是这个差异,造成了汉语思考中对正在发生和进行过程中的动作,在观察认知上不带有延续性。反应在表达上,即在说英语时,在概念思考中必须先确定对动作是从内部还是从外部进行观察,这样在下一步编码中才能“知道”该使用什么态。如果在概念思考中缺乏这个信息,等到了编码时才去想具体用什么态,就好比是在给人指路之前没有明确是相对于地图来说还是相对于实际路面来讲,肯定会出现左右混乱。

英语的“进行态”是从动作内部进行观察,视点跟随动作而发展变化,所以进行态就具备了延续感和过程感。而汉语对动作几乎全部都是从外部角度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没有内部观察角度。

在说英语时,在概念思考中必须先确定对动作是从内部还是从外部进行观察,这样在下一步编码中才能“知道”该使用什么态。

中国同学要在概念思考上,增加“从动作内部”来观察动作发展过程的新视角,才能学会正确使用英语的“进行态”。

了解英语动词进行态的语法规则还不够,还必须在概念上改变对动作的观察角度才能准确使用进行态。 而对动作从内部角度进行观察的思考方式,很容易被当代中国的年轻人接受,甚至很多人都能感觉到这种表达方式能够传递出更多的信息。比如首先是日语的“动词+中”的形式,比如:营业中、施工中、手术中等,从港台地区传入大陆被广泛使用。随着英语的影响力增加,网络语言中开始出现了一个有趣的语言现象——在汉语词后面加ing。比如“努力ing,学习ing,郁闷ing,思考ing,忙乱ing,大家围观ing,红包派发ing”。这种做法的好处是,一方面可以省略掉那个听起来很啰嗦又不生动的“正在”两字,另一方面,用这种方式才更能准确表达经历一段时间的动作过程,而不仅是当下这一刻的“快照”状态。用加ing的方式把词汇变成了进行态,不但有效地起到了延续动作过程的作用,还反映出当代中国的年轻人更重视个体感受的思考方式变迁。比如在对一些沿海发达城市的八零后家长的调查中,他们在给孩子选择幼儿园时,是把“给孩子最开心的经历”作为首要衡量条件,而不再盲目追求什么“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之类的目的性和功利性的目标。随着“重在参与,注重过程”文化氛围的逐渐形成,从内部观察事物的概念思考方式也在被越来越多的人采用,甚至对汉语也出现了从内部进行观察的表达需求。在语言应用上,显示出从内部对动作进行观察的认知习惯的形成。

对事物运动状态和运动过程的语言思维差异,同时也反映在文化上。在大量的东西方文化对比研究中,普遍显示出说汉语的人更注重结果,注重整体环境,注重描述对象与周边人或物的关系,而不关心个体的感受。而说英语的人,则更加注重事物本身的运动和发展,尊重个体的感受、个体的经历,重在参与。比如中国人去旅游,热衷于在景点拍照和刻字留念,而对旅游过程和经历并不注重,对沿路的美景无动于衷;可以为省钱一路吃自带方便面,然后到目的地后买个巨昂贵的名牌奢侈品带回去。而老外则更加注重人的感受和经历,情调非常重要。中国同胞去吃自助餐,临行前会嘱咐“多拿些大虾!”而老外去吃自助餐,多半会说“Enjoy your meal.”。在教育方面,中国家长更注重结果,希望小孩子考高分,将来能找到挣钱多或体面的职业,孩子是否喜欢这个专业无所谓。而老外则更注重孩子个体感受和体验,希望孩子儿童时代开心,长大后能做自己喜欢的工作。

英语中有些动作的过程,只能是瞬间完成,比如闪光灯闪一下的时间,拍手拍一下的时间等。典型的这种词汇有:blink, flash, flick, clap, swat, click, snap, sneeze等。但对这些动词的进行态又该如何理解呢?比如“The light was flashing.”“They are clapping their hands.”“He is blinking.”,原来此时的进行态,是表达这些瞬时动作重复进行了多次,所以是靠次数来延续发生的时间过程。这些瞬时动词汉语中也有,如果需要延长过程,汉语则是加修饰副词“不停地”“连续地”来实现的,比如:flashing是“在不停地闪”。汉语还可以通过叠词来实现这个功能,比如:“闪闪”“闪了闪”“闪了又闪”“闪呀闪呀闪”等。所以英语的blink对应的汉语是“眨眼”,其现在分词形式blinking则是“眨眨眼”“眨了眨眼”“眨巴眨巴眼”等。在这种用法上,显然汉语生动有趣得多。当代汉语中的“啪啪啪”一词,完败英语中对应的banging和shagging。

介绍了说汉语和说英语在“时”和“态”的概念思考上存在的差异,下面就来看一下这在实际语言应用中有何体现。 JJ8OANFeINL6Ihh6jTHMTqZXpaRxsXZxCFWPgP2ERSl/1XVjvzOfbxV5K87gldM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