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当下一念兮,顺序现

前一节我们讲到,在说英语句子的过程中,无法提前考虑句子的整体结构,也不能主动参考语法规则,头脑每次只能专注处理数量很少的词汇,同时又需要实时照顾词汇之间适当的前后衔接的动态连续操作过程。这个过程可以用一个最形象的动作来比喻:juggling(这个表达“用手连续不停抛接多个物品”含义的英文词,居然没有合适的对应汉语词)。

我们想让多个球都在空中,但我们只有两只手,一次能抓在手里的球的数量有限,所以就必须用连续抛接球的方式,每次只接和抛一个球,这就是juggling。我们说话的过程也是如此。我们想表达一个多单元的长句,但短期记忆区容量有限,每次只能考虑一个单元左右长度的内容,所以只能用juggling的操作方式,抛出一个单元,然后再去抓和抛下一个单元,而不是把全部的单元及其中词汇顺序都整理好后一次抛出。

juggling时先抓和抛哪个球,接下来再抛哪个球,这个顺序是如何确定的呢?即句子中单元成分的分段处理的顺序如何确定?研究发现,句子成分输出的顺序,大部分是符合概念生成中概念产生的顺序的。少数情况下一些概念提前产生但当下不适合输出,会在某个模块处理完后临时“保持”(hold)一阵,等适合的时候再输出。那么概念的生成顺序是如何产生的呢?

句子成分输出的顺序,大部分是符合概念生成中概念产生的顺序的。少数情况下一些概念提前产生但当下不适合输出,会在某个模块处理完后临时“保持”(hold)一阵,等适合的时候再输出。

神经语言学领域有一句俗话:“是人在说话,不是语法在说话。”人在运用语言表达时的思考逻辑,通常是先思考表达的主体,即动作的施予者(谁),然后思考动作(干了什么)。根据行动的特点,经常还需要动作作用的客体,即动作的承受者(对谁干的)或者是对动作的结果或实现方式进行补充说明。

句子中词汇的排列顺序,主要就是取决于这种表达逻辑中概念出现的顺序。与概念相对应的词汇就是句子结构的基础。英语句子表达逻辑概念的顺序,最典型的就是“主语+谓语+宾语”的顺序结构,简称SVO。

句子中单元段的先后排列顺序,通常跟表达时头脑中概念出现的先后顺序相符。一旦从含义角度理解和适应了表达顺序的排列特点,今后表达中概念的顺序就会自动出现,从而带动句子的逐渐增长过程。

表达内容增多,单词数量很多,但句子的基本表达结构仍然不变,只是句子的分支成分增加了。所以英语句子结构不是一个链条,而是一棵倒过来的树(Pinker, 1994)。比如:

The black cat very quietly caught a little mouse in the backyard.

这只黑猫悄然无息地在后院抓到了一只小老鼠。

S是句子结构。the black cat是个名词短语(NP),做主语,动词短语(VP)做谓语,主要包含的是动词caught和名词短语(NP)the little mouse。另外,此句动词有个副词短语(Adv P)very quietly,句子后面有个介词/副词短语(PP)in the backyard。

英语的基本句子结构,在表达概念中的出现顺序是这样的:

1 主语概念最先出现。

在表达意图的概念思考中,最显著和最具有活力,往往也是最先出现的主导性概念,是人或具有高活力的动物或事物,通常就是句子中起主语作用的要素。思维概念中一旦做主语的语言要素被确认,句子后面的结构语序排列机制就被引发启动了(Bresnan 1982)。比如上句中的the black cat,通常是在表达概念中最先出现。

2 谓语动词紧跟主语。

当作主语的词汇被激活确认后,在主语词汇含义和整体表达逻辑的带动下,大脑会立即自动开启寻找谓语动词的过程。谓语动词通常是紧挨着主语。谓语动词需要使用的时态,是概念生成中动作的时间信息所决定的,这个内容上一章有详细描述。除了时态以外,还有动词和主语的衔接方式需要立即处理,这个内容我们下一节详细描述。

3 宾语或其他补充成分。

当谓语动词的时态和衔接处理完后,表达概念中需要的宾语成分或对动作补充说明的成分概念随即产生。语法书中对这些成分的分类方式比较混乱,学习说句子时,也是这些成分把握起来比较有难度。但实际上,这些成分的排列顺序和衔接方式,都是在谓语动词的词汇含义驱动下来实现的。只要掌握了这个原则,对这些成分的学习和使用就容易多了。具体的的使用过程,我们在后面的章节中会详细讲解。

读过多本不同语法书的同学,就会发现不同的书中对英语句型有不同的归类。比如通常的分类为:

主语+谓语(S+V):He jumped;主语+谓语+宾语(S+V+O):He ate a cake;

主语+谓语+补语(S+V+C):You look tired;

主语+谓语+间接宾语+直接宾语(S+V+O+O):He gave me a book;

主语+谓语+宾语+补语(S+V+O+C):We made him captain of the team.

但有的书上讲主系表结构He is a student.有的还细分为“主+谓+形容词”“主+谓+副词”等。

如果感觉理不清头绪,建议大家不必为此烦恼。英语基本句子的类型很简单,这些分类都是大同小异。大方面 只要知道基本句式是“主语+谓语+宾语(S+V+O)”的结构(有时不需要宾语)就可以了;其他的都是主语和谓语产生之后才出现的,对句子起到补充说明作用。

下面我们来对表达中句子成分概念的出现顺序和输出顺序做进一步说明:

用主动语态还是被动语态

主动语态(The black cat caught a little mouse.)和被动语态(A little mouse was caught by the black cat.)在含义上是一样的。英语的被动语态,中国同学在使用中很少出错。但我们现在想要知道,说话时使用哪种语态是如何选择的呢?

前一章中介绍概念生成模块时指出,语态选择是发生在概念生成的微观表达计划中的,所以仍然是概念思考来决定的。决定语态的思考原则如下:

表达概念中希望 强调的事物 主体放在前面,然后再根据动作的执行者和承受者的关系来决定语态。比如事件是贼偷车,但表达中想强调车,则需要把车的概念放在前面,就自然会选用“His car was stolen by a thief.”这种被动语态形式。又如,想强调可怜的小老鼠,就说:The poor little mouse was caught by a cat.

如果没有必要强调哪个名词,则相比之下越是 活力高的名词 ,就越会首先出现于概念中而成为主语。这种选择是在思维概念中自动实现的,比如:人的活力比动物高,动物的活力比机器高,机器的活力比不能运动的物品高。所以通常我们会说“A man is driving a car.”而不说“A car is being driven by a man.”,会说“A man was hit by a car.”而不说“A car hit a man.”,会说“A man was bitten by a dog.”和“A man kicked the dog.”,而不说“A dog bit a man.”“The dog is kicked by a man.”。(微软文档软件中经常出现的“不要用被动语态”的语法提示,完全没有照顾到人的这种基本思维认知特点,所以它的这类建议通常没有什么参考价值)

如果既不需要强调某个事物,而两个名词的活力又都差不多,那么 形式越简单的名词或名词短语 ,越有可能放在前面作为主语,从而决定了语态的使用。比如“A mouse was chased by two black cats.”会比“Two black cats chased a mouse.”更为普遍。

所以说,一句英语应该使用哪种语态,是表达意图带动概念生成,进而在词句编码中自动形成的,并不需要参考语法规则来决定使用哪种语态。至于被动语态的使用形式和词汇衔接方式,中国同学并没有感觉有很高难度,在此就不多介绍了。

并列成分如何安排先后顺序

如果句子某个成分中有多个并列的词汇,比如多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同时作为主语(或宾语),句子生成时如何排列它们的顺序呢?无论是主语还是宾语成分中,在不刻意强调其中某个词汇的情况下:

• 形式简单的词汇表达顺序优先: 一般会说“A cat and two nosy little dogs are chasing a mouse.”而不说“Two nosy little dogs and a cat are chasing a mouse.”。一般更倾向于说“He bought a hammer and a dozen round head nails.”而不太倾向于说“He bought a dozen round head nails and a hammer.”。

• 词汇含义活力高的表达顺序优先: 一般会说“A man and a dog were in that room.”而不说“A dog and a man were in that room.”。一般会说“He drew a cow and a barn.”而不说“He drew a barn and a cow.”。

描述动作发生状态的成分

有时在“主+谓+宾”的基本构架上,还带有表达行动发生的时间、地点、方式和频率等具有补充说明作用的评价修饰词或状态短语。这些补充说明成分在句子结构中放置的位置,也是由词义和概念思考决定的。跟汉语不同的是,英语句子中这些补充说明成分位置确定的原则是, 越想强调的内容一般越会倾向于放在句子最后。 如果修饰成分出现在句子最前面,则是因为主语还没有出现,即句子主体的表达实际上还没有启动,在思考和表达上就需要一个停顿,所以这种先出现的修饰成分后面通常要带个逗号。

例句: The black cat caught a little mouse in the backyard.

补充说明事件发生地点的短语in the backyard在句子中的位置,由以下因素决定:

如果是用来设定和描述行动的背景和前提,一般放在句子最前面,但要带逗号:In the backyard, the black cat caught a little mouse.

如果需要强调事件的地点,一般放在句子后面:The black cat caught a little mouse in the backyard.

例句: Quietly, the black cat caught a little mouse.

修饰和补充说明动作状态的副词quietly或副词短语very quietly的位置怎么放?

可以放在整句子最前面修饰整句,定事件的“调子”,即描述事件的整体背景状态,而不是描述具体动作发生的特性。此时修饰词后面需要用逗号:Quietly, something happened.

如果修饰词只是用来描述动作本身的发生特点,则quietly的位置就可以放在紧挨着动词的前面:The black cat quietly caught a little mouse. 显然它在修饰动词时是个概念顺序衔接的连续思考,不能加逗号。

如果是起强调作用,把动作发生的特点作为表达的重点,则可把quietly放在句子最后面:The black cat caught the little mouse quietly.

同时有quietly和in the backyard两个补充成分,一般最想强调谁就把谁放最后。

从上面几种情况看,使用中主要是表达意图决定了修饰成分的位置。但修饰词本身的词汇含义,对其正确位置起着关键的决定作用。比如有些修饰词从含义上明显是只适合对整个行动的背景做说明,而不适合对动作进行描述,在这种情况下,修饰词就只能放在句子最前面。比如ironically, to everyone's surprise, remarkably, believe it or not等概念,紧靠动词就不适合。所以不能说“*The lazy cat ironically caught a big mouse.”。即使把副词短语放在最后(*The lazy cat caught a big mouse ironically.)也很别扭。虽然有时会听到此类词汇在句子最后出现的说法,但多半是说话人说到句尾临时才想起这个概念,又懒得另起新句才会这样做。而在书面写作中就不能这样使用了。

是什么使我们能成功做到把ironically这种含义的修饰词放在句子最前的位置的呢?原来是该词汇的含义导致它成了表达中的突出概念。前面讲过,含义突出和显著的概念通常会最先出现。可以想象一下,大家都认为这只懒猫平时连小老鼠都不抓,结果却抓到了一个大老鼠,的确非常“具有讽刺意味”,甚至“非常搞笑”。讲述这个事情的核心意图,就是突出这个事情的“奇特”之处,所以这个ironically的概念自然会最先出现,根本不用大家参照语法去安排其顺序,况且语法书上通常也没有这样的使用说明。

语法知识并不参与句子结构的生成过程,即说句子时并不思考语法规则。句子中正确词序产生的核心动力是词汇的含义概念,而不是句法规定。

句子结构的本质,是词汇含义和词汇搭配方式,而不是句子的语法规则。

学好语法知识,对于我们更好地掌握句子的各种正确形式肯定是有很大帮助。但我们必须知道,语法知识并不参与句子结构的生成过程,即说句子时并不思考语法规则。句子中正确词序产生的核心动力是词汇的含义概念,而不是句法规定。所以当前在世界上很多地方开始流行的词汇中心教学法(Lexical Method),其教学核心也是强调:“句子结构的本质,是词汇含义和词汇搭配方式,而不是句子的语法规则。所以只有语法化的词汇,并没有词汇化的语法(Lewis, 1993)。”以词义为核心,表达意图中概念的出现顺序和句子中词汇的排列顺序具有高度的相关性和一致性。

中国同学在学习英语句子输出时,要注意的一点是,英语句子表达的逻辑构成特点跟汉语有很大区别。《中式英语之鉴》的作者Joan Pinkham在书中这样对比英语和汉语的句子:普通英语的特点是以动词为基础,句子结构简洁而有活力,特别是含义非常清晰;而中国同学习惯了汉语句式,所以在写英语时喜欢堆积大量的名词,烦琐、啰唆且语义含糊。跟汉语相比较来说,英语句子有时会很长但表达逻辑和句子结构仍然很清晰,而汉语句子太长则限定关系就变得很诡异。所以汉语会普遍使用短句而避免长句。我们来看下面这个表达意图(见彩插5):

如果用一个整句子表达,英语是这个样子的:

As a hardcore cheesecake lover, Mary was very excited about the news that she heard earlier on the radio that morning regarding a famous French bakery, which sells cheesecakes that are made of low-fat chocolate chip cookie dough, has just opened at a new location that is very close to the club she goes to every weekend where she plays poker with her former co-workers.

用一个整句子表达,汉语是这个样子的:

作为一个铁杆的奶酪蛋糕粉丝的玛丽在从广播的早间新闻中听到那个著名的卖低热量甜点的法国饼屋刚在那家她每周末都跟她以前的同事一起去打排的俱乐部的旁边开了一个新的分销店的消息后很激动。

我们介绍了表达时句子成分是如何按照一定顺序出现的,下面我们来看成分之间的词汇句法衔接是如何进行的。 SR743AXFCvHnQaUm4nqaZsb/6kz6T7gjKT8FVTobyz1+OO+VyKKgkczZHOOkN8o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