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概念
冲压是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冲模在常温(或加热)条件下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零件(冲压件)的一种成形加工方法。冲压通常是在室温下进行加工的。冲压是建立在塑性变形理论基础上的材料成形工程技术,冲压不仅可以加工金属材料,还可以加工非金属材料。
冲压工艺是指冲压加工的具体方法和技术经验,冲模是将材料加工成所需零件的一种工艺装备。冲压工艺、冲模和设备是冲压加工的三要素。冲模是冲压的关键,冲模不符合要求,冲压就无法进行,冲压工艺也必须通过冲模来实现。
二、冲压的特点
冲压与其他加工方法相比有以下特点:
1)冲压件的尺寸精度由模具保证,所以质量稳定,互换性好。
2)可冲压出形状复杂的两个冲压件,废料少,材料利用率高。
3)可获得强度高、刚性好、质量小的冲压件。
4)冲压操作简单,工艺过程便于实现机械化、自动化,生产效率高。
5)冲模制造复杂、要求高,生产周期长,冲模制造成本高。
6)不宜用于单件或小批量生产。
由于冲压的特点,冲压在工业生产中,尤其在大批量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在汽车、拖拉机、电器、电子、国防及日用品行业越来越多地采用冲压加工产品的零部件。
总之,冲压生产是一种优质、高效、低消耗、低成本的加工方法,在工业生产中应广泛推广使用冲压技术。
三、冲压的分类
冲压加工的零件,由于形状、尺寸、精度要求、生产批量、原材料性能等各不相同,因此生产中所采用的冲压工艺方法也不相同,概括起来可分为分离工序和成形工序两大类。
分离工序是指使板料按一定的轮廓线分离而获得一定形状、尺寸和切断面质量的冲压工序;成形工序是指使坯料在不破裂的条件下产生塑性变形而获得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冲压工序。
按冲压方式的不同又有多种基本工序,见表2-1~表2-4。
表2-1 车身工艺中常见的分离工序
表2-2 车身制造工艺中常见的成形工序
(续)
表2-3 立体冲压
(续)
表2-4 汽车覆盖件的冲压工艺
上述冲压成形的分类方法比较直观、真实地反映出各类零件的实际成形过程和工艺特点,便于制订各类零件的冲压工艺并进行冲模设计,在实际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在实际生产中,当生产批量较大时,如果仅以表2-1~表2-4所列的基本工序组成冲压工艺过程,则生产率可能很低,不能满足生产需要。因此,一般采用组合工艺,即把两个以上的基本工序组合成一道工序,构成复合、级进、复合-级进的组合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