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开关隐藏在脚下

运用这个理念其实并没有那么难。进化论具备几个独有的设计特征,可以将保持我们双脚的移动与促进心理的提升关联到一起。即使我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不再需要狩猎和采集了,可无论你想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这个系统都能帮到你。

在专为人类定制的设计特征中,当然要提到这几类最特殊的物质:能让人感觉良好的荷尔蒙、内啡肽、内源性大麻素,跑步人士的体内这几种物质含量都很高,并且都与运动引起的感觉良好的普遍因子有关联。研究结果已经确信无疑了,我们和其他“擅长运动”的物种一样,在运动时都会生成一些好东西。还有雷奇伦的实验:他将明显更喜欢跑动的养狗人士与不那么热衷奔跑的侦探人员进行了对比,结果发现养狗人士比那些久坐不动的侦探们,身体里具有更多的内源性大麻素。 3 遗憾的是,只是走路并不能为你提供足够剂量的内源性大麻素,除非你让自己走得上气不接下气。只有当你把步速保持在“根本顾不上聊天”的那种强度时,才会体验到那种很爽的感觉。

而内啡肽的获取就容易多了——一般在20分钟的快步走之后就可以产生。同样,快步走还能产生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这种生长因子不仅可以促进海马体部位的新生神经元的生长(该神经元对记忆,尤其是空间记忆很重要),还可以增加大脑建立新连接从而提高学习能力的可能性。与此同时,另一种生长因子,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也有助于增加新血管从而起到血管扩张的作用。

这些关联都很好理解,现在也已经成为运动生理学和心理健康学的普通知识了。但对于一些没接触过这些常识的年轻人来说,可能还是会觉得意外。

比如,有谁知道我们的双脚靠着一套内置的压力感受器,和我们跳动的心脏一起为大脑输送了更多的血液?这是一位名叫迪克·格林(Dick Greene)的工程师发现的,他在得克萨斯的石油领域工作了很多年,最终在20世纪70年代决定将自己的注意力转向人体的管道工程。当时人们普遍认为,即使心率增加后能输送更多血液给肌肉,大脑作为一个整体也不会获得比平时更多的血液,因为我们的血管直径可以自行调节以使血流恒定,从而保护大脑不受血流量起伏变化的影响。这么看倒也说得过去:因为任何时候血液过少都会导致组织缺氧死亡;而如果血液太多又会导致大脑肿胀,从而将脆弱的神经组织挤到颅骨上。

然而格林却怀疑大脑的血液供应可能还有其他的调节余地。但是凭借当时的技术,我们只能测量人体平躺静止时通往大脑的血流量,也就是直接从动脉和静脉进行测量,这种方式无法了解人体运动时的血流是否有变化。于是格林想出了一招,就是采用安装在耳机上的无创超声波来测量脖子上的颈动脉血流量,这种测量方式可以做到连续不间断地采集数据,甚至在被试双脚站立和移动的时候也可以测量。结果正如他所料,格林及其他人发现任何形式的有氧锻炼都能使流向大脑的血流量增长20%~25%,至少短期内是这样的。

但最重要的是,他发现如果你锻炼身体的时候把全身重量都放在双脚上,则又会使血流量有额外的增长。格林在2017年报告说双脚承受体重时会压缩双脚的主动脉,从而增加血液中的湍流并使通往大脑的血流量再度增加10%~15%。

无论这额外增加的血液是让大脑在当下运转得更好,还是能有长久的好处,格林和团队仍然致力于研究这种类似齿轮润滑的效果,他本来计划在2020年开展的研究是测量健康人群在站立、走路和奔跑时的血压及血流量,可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也暂时搁置了。

但有意思的是,他发现了一个人体步伐节奏和心率完美契合的点。在格林的实验中,血流量被最大幅度提升的时候,正是心率和步速刚好在每分钟跳动120下和每分钟120步的节奏。用和心率一致的节奏来走路似乎能给流向大脑的血流量提供一个稳定又可预见的增量,据格林推测,这个增量可能有助于我们从轻松的高质量步行中获得那种感觉良好的因子。

接下来的文字可能并不会让你太过惊讶,血流量提升最大的时候是在你跑步时,因为奔跑中身体砸向地面,你的双脚每迈出一步就会承受4~5个G的外力。但是,正如格林在爱达荷山脉徒步的录影带中显示的那样,气垫鞋有可能抵消了我们从奔跑中的获益。虽然这一结论尚需科学研究的证实,但是光着脚跑步,或者穿最轻薄的鞋子跑步,可能意味着你的血流量真的会提升更多。

所有这些都开始让我蠢蠢欲动梦想着发明一种自带节律的脚部按摩仪,从而提升通往大脑的血流量,并由此捞到我的第一桶金。但是其他科学家会跳出来告诉我为什么必须是本人亲自站立和亲自运动才能有这种益处。

原因归结为一个词:地心引力。或者说得更具体一点,是我们把体重加诸骨骼时所产生的生理上的改变,反过来作用于我们的心理。 Pjlkf72XQn6JKyHi27EgD5vvvIG0+D8GUdo/Fs90lqyTAlradOMTWDykedPVRId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