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羌族聚居地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历史文化造成了对羌族研究少之又少的局面。早期历史文献对羌族的记载只是只言片语,没有较为系统的研究,直到民国时期才开始出现一些对羌族文化较为系统的研究,但多以论文为主。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组织科研人员对羌族文化进行大规模的考察和整理,特别是对羌族的历史、族源、宗教、文学等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但对于羌族服饰及羌族刺绣的研究却寥寥无几,更没有系统的专著问世。

关于羌族刺绣艺术的研究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才开始,主要的学术成果以专著及论文为主。

(一)专著

服饰是刺绣工艺的重要载体,有关羌族服饰的著作里都可以看到羌族刺绣的踪迹。经过研究总结基本上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在介绍各民族服饰或刺绣的专著里面,有个别的章节介绍羌族的服饰及刺绣,一般内容较少,仅作整体的简单文字叙述与图片介绍。如王辅世的《中国民族服饰》(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尼跃红的《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辽宁美术出版社,1989),钟茂兰、范朴编著的《中国少数民族服饰》(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苏日娜的《少数民族服饰》(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刺绣类的专著有:常沙娜主编的《中国织绣服饰全集5:少数民族服饰卷(上)》(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孙佩兰编著的《中国刺绣史》(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李复宏编著的《中国刺绣文化解读》(知识产权出版社,2015),杨傲云的《针绣之艺:传统刺绣与现代艺术设计》(辽宁美术出版社,2017)等。

第二类是以羌族服饰研究为主题的专著。如孟燕等的《羌族服饰文化图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该书以田野调查的方式,按照羌族服饰的分布,从文化人类学视角详细介绍了羌族服饰的区域文化特征、服饰分类、服饰的材料及加工、服饰的装饰语言、服饰的制作技艺的传承、服饰配饰等,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钟茂兰等的《中国少数民族服饰卷:羌族服饰与羌族刺绣》(中国纺织出版社,2012),该书分为概说篇、服饰篇、刺绣篇,对羌族服饰、刺绣的历史沿革、产生背景,羌族服饰与刺绣分类、工艺制作、文化内涵等进行了分析,对研究羌族服饰的传承与现代的创新有一定的意义;张皋鹏的《川西少数民族服饰数字化抢救与保护——羌族服饰卷》(华东大学出版社,2013),该书以羌族传统服饰为研究对象,借助现代计算机技术,对羌族服饰的种类、外在形式、材料、制作工艺和构造技术等进行了系统的数字化处理,并探索出一套羌族传统服饰数字化抢救与保护的现代化技术手段,建立了较为系统的数字化资料库,对羌族服饰的文化保护、传承和现代开发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邓平模等编著的《中国民族服饰文化之旅:云朵上的五彩衣·羌族卷》(四川美术出版社,2011),该书通过对萝卜寨、布瓦寨、阿尔村、桃坪羌寨、黑虎寨、合心坝、色尔窝、松坪沟等地区比较有特色的服饰文化的介绍,呈现出羌族服饰基本审美特征,阐述了服饰与历史的渊源与日常生活、节日、礼仪、信仰、生存环境的关系;张京等编著的《飘逸的云朵:羌族服饰》(四川美术出版社,2015),该书立足于田野调查,以羌族服饰研究为本体,通过大量的图片资料对羌族近现代服饰作了周详的叙述,并从社会状况、自然环境、风俗、信仰、审美,乃至生活秩序、身份地位等对羌族服饰进行了综合评述;詹颖、姜旭、张犇著的《守望与新生——羌族服饰及羌绣的高校传承与创新实践》(四川大学出版社,2017),主要对羌族服饰与刺绣的传承现状、羌族刺绣的审美形式与文化内涵、羌族服饰及羌族刺绣传承人才培养、羌族服饰及羌族刺绣创意产品的设计方法和设计理念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探讨,该研究成果对羌族刺绣的保护与研发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第三类是关于羌族刺绣本体的研究。如黄代华的《中国四川羌族装饰图案集》(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是为数不多的有关羌族刺绣的资料,该书根据田野调查的刺绣实物,经过二次创作,以手绘图片的形式比较系统地介绍了羌族刺绣的典型装饰纹样,对研究羌绣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主持编著的《手绣制作工(初级):羌绣》、《手绣制作工:羌绣(中级、高级)》(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4),两书较为系统地介绍了羌族刺绣制作工艺的要求。《初级》一书立足羌绣的基本工艺、方法,主要介绍了羌绣色彩特征、配色方法、图案基础、羌绣图案特点及应用、羌绣材料、羌绣基本针法等内容;《中高级》一书主要介绍了羌绣图案设计、中高级羌绣针法及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羌绣产品、羌绣图案与产品创新等内容,是较为全面且成系统的羌绣技艺教材。

(二)学术论文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尤其是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以后,全国各地学者对于羌族服饰及羌族刺绣的研究开始增多,随着关注度的提升,研究的广度及深度也有所增加。国内对于羌绣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羌绣一般性介绍的相关文献,这些文献只是对羌绣的刺绣工艺、题材、图案、色彩、历史传说、实用价值等做一般性的介绍和说明。如王世琴的《羌绣——民族艺术中的一朵奇葩》(《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对羌绣的起源、风格与种类、图案与色彩以及羌绣的针法做了总结和介绍;张娜的《“云云鞋”是羌族独有的吗》(《纺织科技进展》,2007)通过对“云云鞋”的形制、制作材料、装饰纹样等方面进行梳理,并与其他民族的绣花鞋进行对比,得出“云云鞋”不是羌族特有,而只是其装饰纹样在文化内涵和审美取向上被赋予了羌族特色的结论;韩峰的《初探羌绣“云云鞋”纹饰》(《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报》,2006)就羌族“云云鞋”的云纹纹样、花纹纹样以及云云鞋的色彩做了详细的分析和解读;马熙逵《羌绣挑花纹饰研究》(《齐鲁艺苑》,2015)以羌族挑花刺绣为研究主体,界定了羌绣的概念、范围后,对羌绣挑花刺绣的区域特色和艺术特征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进一步探析了羌绣的文化内涵,该文有一定的深度,具有参考价值。

2.羌绣探源研究。结合考古资料与历史文献,对羌绣起源或羌绣图案起源进行讨论。如何光伟的《羌绣起源小议》(《兰台世界》,2013)以现行的羌族相关历史文献和中国西部地区的人文历史演变为切入点,经过分析认为彩陶是羌绣造型艺术的思想源泉,定居和农耕是羌绣起源的社会条件,邻地的蜀绣对羌绣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最终得出羌族刺绣起源于元中后期的结论,对于这一观点,有待商榷;焦虎三的《简析羌绣艺术的特点与源流》(《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在论述了传说和神话起源的基础上,通过以岷江上游出土的新石器时代彩陶纹饰与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近似这一考古学线索,说明了羌绣装饰图案与彩陶纹饰的联系,又以古文献中羌异体字带有“糸”旁,得出羌绣最早的文字记载的推论,论述中存疑较多,有待商榷;易子琳的《羌族服饰的特点及其历史探源》(《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学版)》,2014)在总结羌族服饰各区域的艺术特征后,对羌族服饰进行了探源分析;李明、郑姣的《羌绣图案探源》(《大舞台》,2014)从考古遗存与历史文献的视角对羌绣图案的形成与发展进行了论述,从典型的崇拜现象分析了羌绣图案的来源及意义;刘蕙子、瞿竞的《羌绣纹样与彩陶纹样之比较研究》(《中华文化论坛》,2014)分析了羌族刺绣的纹样特点及类型,通过彩陶纹样与羌族刺绣纹样的对比分析,得出羌族刺绣纹样的产生是受到彩陶纹样影响的结论;马熙逵《羌绣溯源刍议》(《阿坝师范学院学报》,2016)梳理了“古羌生活造物说”和“现代民族再造说”两种羌绣起源观点,提出了理清“羌人”、“羌绣”概念界定是探寻羌绣起源的前提的观点。

3.羌绣工艺及审美的相关研究,多表现为对羌绣的材料、针法、图案布局、色彩搭配等进行说明介绍,论述羌绣的美学价值。如黄洋的《浅谈羌族刺绣工艺及其开发和利用》(《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分析了羌族刺绣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审美价值,指出羌族刺绣具有较高的开发和利用价值;费飞的《大地震后传统羌绣工艺的保护与开发》(《文艺争鸣》,2009)在分析了我国非遗保护的策略后,针对羌族刺绣提出了羌族工艺保护和开发的策略;钱珏、臧勇的《论羌绣艺术之美》(《艺术百家》,2012)从图案的题材、色彩、情感表达、工艺等角度,分析了羌绣的审美形态,为进一步研究羌绣的文化内涵提供了理论依据;胡博洋的《羌绣图案纹样的审美解读》(《才智》,2013)认为羌绣图案纹样的审美意识是在特定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结构下形成的,有古朴之美、神秘之美、自然之美、交融之美;闫社霞的《羌绣图案视觉审美研究》(《品牌》,2014)从羌绣的本体出发,分析了羌族刺绣的文化内涵和图案的形式美、色彩美、寓意美、内涵美;周梅的《产业化视野下羌族服饰与刺绣色彩运用模式研究》(《民族学刊》,2015)在产业化的视野下以羌族色彩的运用模式为研究对象,结合所蕴含的历史文化象征意义,解析羌族服饰及刺绣的文化密码,以满足羌族产业化发展的需求,对研究羌族服饰色彩语言传承、发展与创新有一定的作用;王李羊的《羌族刺绣审美文化探析》(《浙江艺术职业学院院报》,2017)阐述了羌族刺绣的物化形象与视觉感知之间的联系及其审美特征;王李羊、汪代明的《略论休溪羌寨羌绣的审美特征》(《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院报》,2017)以休溪羌绣为个案研究,从生理、心理和精神三个角度展开对羌族羌绣审美的研究。

4.羌绣文化内涵方面的相关研究,主要研究羌绣背后的信仰崇拜、民间风物、神话传说、原始意蕴、吉祥寓意等。如彭代明在《“纳啵”——写在服装上的氏族符号——解读羌族服饰图案与符号功能》(《民族艺术研究》,2008)中对三县六点羌族服饰图案的文化内涵、演变过程及功能做了深入的分析;张蔚的《羌族云云鞋装饰艺术的符号语义解析》(《装饰》,2010)从文化语义、图形语义、色彩语义三个层面解读了羌族云云鞋的文化内涵;周勇、张玉萍等的《从人性关爱看羌绣艺术》(《电影评价》,2009)从人性的视角分析了羌绣艺术中的人情、亲情、爱情、友情,表达寄望生活,关注自然的人文内涵;冯作辉的《论羌绣的文化意蕴》(《艺海》,2011)从羌绣图案本体出发,研究了不同文化现象服饰中的羌绣文化意蕴;赵荣的《“羌绣”色彩与图案的文化内涵及文化功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0)从色彩与图案两个角度分析了羌绣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功能;罗琳的《浅析羌族挑花刺绣的寄情化艺术特征》(《商情》,2012)从羌族挑花刺绣艺术的表现形式与内容的视角,分析了羌绣具有的寓意寄情、崇拜寄情、生殖与性爱寄情的艺术特征及文化内涵;严然的《羌族刺绣的社会文化功能与传承》(《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分析了羌绣的特点及文化功能,对羌族刺绣的传承现状提出对策;李鸿鸽的《从“云云鞋”——羊纹——看羌人的精神诉求》(《黄河之声》,2011)从神话传说、文献记载、实物照片、羌人的生产生活等方面分析了羊崇拜与羌人的关系;张犇的《论羌族“云云鞋”的装饰纹样与其生存观的联系》(《装饰》,2006)认为“云云鞋”除含有祈求吉祥,追求美好生活的朴实愿望外,还有更深层次的象征意义,是羌族生存观思想的延续;赵敏、李梓君等的《羌绣纹样题材及其与羌文化映射关系》(《丝绸》,2015)基于田野调查和羌绣实物资料,对羌族刺绣图案做了系统的整理,探讨和解析了羌绣纹样题材特点,阐述了典型羌绣纹样题材与羌族宗教文化及民俗文化的映射关系;沈雷等的《羌族刺绣图案题材及民族文化内涵分析》(《艺术百家》,2011)对羌族刺绣图案题材及造型手法进行分类整理,结合民族文化和刺绣工艺,解读刺绣图案的民族文化内涵和符号含义。

5.羌绣的传承与发展相关研究,提出羌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方法与途径,探讨在现代文明冲击下羌绣的生存和发展等问题。如卓千晓的《“非遗”视野下羌族刺绣生存发展的研究——羌绣传承人陈莉口述史访谈录》(《中国民族博览》,2016)从口述史的角度对北川羌族刺绣工艺传承人陈莉,从生活、技艺和传承三个方面做了专访;袁姝丽的《羌族刺绣持续发展路径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对羌绣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适应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羌族刺绣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基础、客观条件和有效路径,为羌族刺绣的发展提供参考;王世琴的《羌绣的传承与保护》(《大舞台》,2013),对羌绣的发展状况和艺术价值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羌族传统刺绣的传承,应该加强民间传承人的培养,建立“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加强技术创新与市场产业化发展,建立营销网络和羌绣文化协会等建议;王媛的《羌族地区文化生态的保护与发展——以四川省汶川县布瓦村为例》(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以汶川县布瓦村为个案,采用问卷调查和结构式访谈的方法,对布瓦村经济发展、生活状况、文化状态等进行调查研究,并根据布瓦村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四重视一建设”(重视文化生态的整体发展、重视文化自觉、重视文化的创新式保护、重视文化的动态保护,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民族民间文化传承创新机制和传承人才保障机制)的建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田丰美的《羌绣民间传承方式研究——以茂县沟口乡水若村为个案》(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以茂县沟口乡水若村为个案,从教育人类学视角,对水若村的羌族刺绣工艺和民间传承的方式进行了翔实的调查,并对传承的问题及困境进行深入的分析,提出重塑家庭传承平台,寻找广泛的工艺品交流的契机,加强政府的支持等建议;谢宏图的《北川羌绣的产业状况调研与发展探索》(《装饰》,2016)以北川的羌绣产业为研究对象,对北川羌绣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材料、针法创新的对策;鲁炜中的《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发展——基于北川石椅羌寨羌绣经济的人类学思考》(《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在对北川石椅羌寨羌绣进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从人类学的视角,提出对羌绣的发展应遵循“本真性”原则,保持羌绣本体真实的传承,应以文化展演来实现羌族文化的展示与强化,应规范政府行为,加大政府扶持引导力度等建议;范欣的《传承有道,事在人为——试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羌族刺绣的保护对策》(《美术大观》,2014)提出了羌绣的传承保护应遵循“活态性保护”的原则,最好的保护办法就是进行羌绣衍生品的开发和利用,通过创意化和时尚化的路径,多渠道地做好羌绣的保护;刘蕙子的《关于继承与发展羌族刺绣的几点思考》(《艺术与设计(理论版)》,2010)从民间传统手工艺产业化的视角,对羌绣的发展提出建议;詹颖、蒋旭的《阿坝州羌族服饰与羌绣保护现状及对策分析》(《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5)在对羌族服饰、刺绣的材料与针法的保护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政府部门应加强在非遗保护中的重要作用,坚持民(家)族传承为主,院校传承、社会传承为辅,原真性保护与生产性保护并举,才能共同推进羌族服饰和羌绣的传承和发展的建议和策略;王静贤、罗江华的《信息化、旅游业与羌族文化“融合式发展”的策略探析》(《贵州民族研究》,2015)提出在信息化和旅游业高度发展的社会条件下,羌族文化出现商业化和文化产品同质化的问题,主张“融合式发展”的理念,并分析了“融合式发展”的条件和制约因素,并提出“原生态”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策略。

6.羌绣的应用性研究,主要是探讨羌绣的产业开发方式,色彩、纹饰等在实际项目中的设计与开发等。如钟玮的《羌族刺绣在旅游用纺织品中的设计应用》(《包装工程》,2010)以羌绣的图案构成、针法、功能等方面为研究基础,分析了羌绣的艺术特征及审美内涵,并从经济商品和旅游资源开发的角度,对羌族刺绣在旅游纺织产品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具有参考意义的建议;张玉萍、周勇的《探析羌族手工艺品的保护与创新设计》(《包装工程》,2009)以羌绣、羌笛手工艺品为例,从形、色两个角度进行讨论,提出了结合时尚需求来进行创意设计,以谋求羌族手工艺品的未来保护和发展策略;王清华的《北川羌文化旅游纪念品设计中对羌绣纹饰的再应用》(《四川戏剧》,2013)从羌绣的纹饰题材、色彩、制作工艺、纹饰构成的特点入手,提出了在创新旅游纪念品设计中应该将“形”、“意”结合的设计思路;舒悦、李万洪的《跨界思维下羌绣元素设计应用研究》(《包装工程》,2016)运用跨界的思维,分析了羌族刺绣元素设计应用的跨界基础、跨界条件以及跨界的意义,为羌族刺绣元素的设计应用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吉洪娟的《羌绣民族手工艺品的文化内涵及其旅游开发对策》(《出国与就业:就业教育》,2010)阐述了羌绣作为手工艺品的价值,提出羌族刺绣的开发策略;闵小耘、王华清、江敏华的《羌绣纹饰在玩具设计中的运用》(《包装工程》,2013)从羌族刺绣纹饰的艺术特征出发,对羌绣的题材、构图、色彩进行详细的分析,从形态和色彩两个方面对羌族刺绣的纹饰在玩具设计中应用的方法进行讨论,提出了多方法、多渠道的研发产品是羌绣发展的有效路径。

除此以外课题组成员也发表了系列学术论文对羌族刺绣展开深入的研究:郑姣、李明的《茂县羌绣区域性艺术特征分析》(《装饰》,2013),作者通过田野调查将茂县划分成六个片区,根据不同的区域环境分析了六个区域羌族刺绣的艺术特征、风格、历史成因等,清楚展示了茂县地区每个区域羌绣的分布情况及区域特色;郑姣、李明的《传统羌绣与现代羌绣的比较》(《大舞台》,2014)从羌绣的主题、图案、色彩、材料、针法等方面分析了传统羌绣与现代羌绣的区别,并对其今后的发展提出自己的看法;李明、郑姣等的《羌族云云鞋艺术类型分析》(《装饰》,2016)对云云鞋的制作工艺、艺术类型进行了论述,尤其是对云云鞋中不同类型的云纹工艺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耿兆辉、李明等的《蒲溪羌族针线包的结构及装饰语义分析》(《装饰》,2017)以首次发现的羌族针线包为个案研究,通过对羌族针线包的使用场景、使用方式、巧妙结构以及多元文化装饰语义的分析,认为针线包作为羌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既受到羌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又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是融合了多种文化生态因素在特定的经济文化背景下与多种文化因素影响中孕育而成的;郑姣、李明等的《羌绣在羌族丧葬习俗文化中的内涵——以阿坝州汶川县阿尔村黄伞为例》(《装饰》,2017)阐述了羌族丧葬仪式的过程以及在丧葬仪式中羌族刺绣的表现形式,认为羌族刺绣在丧葬仪式中的使用体现了羌族人对死亡的态度与对生者的关照和孝道文化,体现了羌族深层次的社会结构,具有增强族群凝聚力的文化内涵;耿兆辉、李明等的《三龙地区绣花头帕艺术特征及社会环境互动关系分析》(《装饰》,2017)以田野调查和茂县博物馆馆藏实物为基础,分析了头帕的艺术特征和社会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阐述了三龙头帕艺术特征形成的内因;李明的《羌族儿童“尾巴帽”研究》(《丝绸》,2018)以茂县羌族博物馆馆藏“尾巴帽”为研究对象,对其装饰、设计内涵和造物思想进行深入分析,探索近代童帽中所包含的思想和观念;郑姣的《五彩丝线上的历史记忆——以茂县黑虎寨典型羌绣为例》(《装饰》,2018)以黑虎寨的羌绣为切入点,通过典型案例的深入剖析,揭示了羌绣在羌族社会历史发展中所隐藏的历史信息及所起的作用。 nzmVtKfedc8GGAk1twNnsUvX/3Tla4YNyy9j/U5GjVGatQBHWiOAfJC0Ihqk7DD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