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释“古”

提起“疑古”“信古”这类概念,其实有许多似是而非的问题需要澄清。例如,这里的“古”字何所指?这个“古”字,并非笼统地指过去的东西,而是指“古史”,而我们所说的“古史”就是指先秦历史。如果进一步追究的话,“古史”又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先秦时期的历史过程本身,二是关于先秦历史的记述和阐释,即“古史学”。事实上,我们这里所说的“古”,就是指古史学。

古史学大致地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古史,二是古书。古史记载于古书。所以,古代典籍是古史学的核心。事实上,“疑古”“信古”所“疑”所“信”的,正是古书及其对古史的记载。在这个意义是,我赞成裘锡圭先生提出的“古典学”来代替“古史学”这个概念 ,以与狭义历史学意义下的古史学相区别。

然而,先秦以来,每个时期都有其古典学。“古”具体是指哪个时期的古典学呢?

正如李学勤先生所说:“‘信古’一名之生,是由于疑古思潮的兴起,在疑古出现以前并无其说。” 固然,“疑古”的传统可以追之久远。早在战国中期,孟子已经发出“尽信书不如无书”之叹;东汉的王充,作《书虚》《语增》《艺增》《问孔》《非韩》《刺孟》诸篇,更对群经、诸子所载上古史实多所责难;至唐代的刘知几,干脆将自己的著作命名为《疑古》《惑经》,其矛头所向,直指《尚书》、《春秋》、孔子。

不过,这些“疑古”都不在我们讨论的范围之内。我们今天所说的“疑古”是有其特殊含义的。在北宋以前,虽然“疑古”的事例不绝于史,但毕竟没有形成一股思潮,而我们现在所关注的,正是作为思潮的“疑古”。下文我们将讨论到,这种作为思潮的“疑古”肇始于北宋庆历年间。因而,庆历之后的古典学自然是不能称作“古”的。换言之,“古”者,庆历以前之传统古典学也。 6LFACeOpZ2JsmAWagX3CLfvt2AtomQGKpIlCmfHggBmnKYy5i9/ssyg42pHPhAU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