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通过检索中国知网发现,2017年有14篇文章出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提法,而2018年出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提法的文章则有55篇。而最早的一篇出现在2012年,当时的外交部部长助理乐玉成在接受《世界知识》杂志专访报道时提出: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国际格局变化之快、之大、之深,远超出人们的预期,人类可能正在经历又一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也给我们提出了许多新课题、新挑战。回顾历史,中国社会往往在转折点会出现激荡大变局。
当人们讨论大变局时,往往会提及一位清朝的高官——李鸿章。同治十一年(1872年),李鸿章在《筹议制造轮船未可裁撤折》中曾经说道:“臣窃惟欧洲诸国,百十年来,由印度而南洋,由南洋而东北,闯入中国边界腹地,凡前史之所未载,亘古之所未通,无不款关而求互市。我皇上如天之度,概与立约通商,以牢笼之,合地球东西南朔九万里之遥,胥聚于中国,此三千余年一大变局也。”尽管当时李鸿章是为了获得军备的经费,但“三千余年一大变局”这样的看法,也反映了这位中堂大人对于世界大势的一种判断。但这些提法的含义,还应该追溯到中国历史上所谓的周秦之变。
周秦之变指的是秦朝与西周相比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结构方面发生的深刻变化,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转型。在学习中国历史时,课堂和教科书上的传统说法是将其形容为“从奴隶社会演变为封建社会”,并往往总结为春秋时期是中国奴隶制度的瓦解时期,战国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但是,今天研究周秦之际社会变迁的文献大多认为,从多角度进行分析,周秦之变是中国在方方面面结构全方位的巨变。这次社会变迁牵涉广泛,不仅涉及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的剧变,还包括国家政策、社会结构乃至意识形态方面的转型。这次社会转型实际上一直到汉武帝时期才算完成,也比我们原先想象的时间还要长很多,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超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然,巨变始自秦朝。简言之,“周秦之变”四个字简明扼要、言简意赅:“周”主要是指周的封建分封制度,“秦”则是指秦朝形成了大一统的郡县制度,“变”是指以秦始皇统一中国为时间节点,此前千年的中国和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存在根本区别。
周是血缘社会,周王把自己的亲人分封到各地为诸侯,诸侯们又在自己的小国内再进行层层分封。这样分封的结果是,周代每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大家族当中,效忠于自己的家族,当时中国社会秩序的最高原则是血缘原则,即家大于国,人们的价值标准是父高于君,父亲比国王重要。老子说过,那个时代是“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帝王世纪》说,夏商之际,天下共1800方国,那么按当时的总人口来看,每个方国平均人口不过1300人,也就是今天一个一般的自然村大小。战国中期,秦国的社会改革比较彻底,商鞅变法之后,秦继续提倡耕战,鼓励发展生产,小农经济得到稳定和发展,秦国很快国富民强,兵强马壮。秦王政公元前230年灭韩,公元前225年灭魏,公元前223年灭楚,公元前222年灭赵,公元前222年灭燕,公元前221年灭齐,吞并六国,一统天下,建立了一个以咸阳为首都,包括“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幅员辽阔的国家。秦统一中国结束了战国“七雄”并立、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为中国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奠定了巩固的基础,促进了中国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
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7年)决定在原来的政权基础上建立中央集权制的国家机器,为此,秦进行了方方面面的重大改革。一是改王为皇帝。秦王政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功德为历史上所有的帝王所不及,因此国家元首则取“皇帝”为号,自称为始皇帝。二是设三公九卿制。中央设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称为“三公”,分别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监察百官和管理军事。“三公”之下还设有“九卿”,分别掌管各部门的政务,对皇帝负责。三是设郡县制。三十六郡(后为四十郡)分设守、尉、监御史,郡下设县,县以下是乡、里,基层治安机构叫亭。郡县主要官员均由皇帝任免,乡、里是村民自治。四是统一法律。为了维护皇帝的统治,制定了30多种法律和刑罚。五是统一军队。如铸铜人毁兵器,除去各国城防,六国豪富迁京居住等。六是统一各种制度。如实行土地私有制,“黔首自实田”“上农除末”,按亩收税,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统一车轨,修驰道。七是文化统一专制。“书同文”以小篆、隶书为通行全国的文字;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兴办学校,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八是修长城、平百越、拓疆土,移民混居。通过上述这些变革的措施,秦在中国建立了大一统的、多民族混居的、中央集权的帝国,这一体制经过了数千年,在明清达到了极致,但也酝酿了新的巨变的动力。如本章前面所述,中国面临着因为世界第一次工业革命而带来的“三千余年一大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