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董事长算什么?

已经十点了,小邱还没到,一大堆事情等着他办,就算是董事长的干儿子,也不能这样不像话啊!

“打个电话到小邱家里,告诉他一堆事情在等他。”朱经理对王主任说,“搞不好,还没起床呢!”

电话通了,是小邱太太接的。

“他太太声音怪怪的,好像还没睡醒。”王主任捂着电话筒说,“说小邱一大早就出门了。”

“我来讲!”朱经理一个箭步抢过话筒,“对不起!邱太太,我们可有急事,小邱到底上哪儿去了?麻烦你找找,叫他快点来上班。”挂上电话,抬头看见小邱桌上堆得高高的文件,朱经理面色铁青,“什么早出门了!只怕啊,还在她身边打呼噜呢!”

没过多久,小邱就来了,只是人没来,来的是电话:

“真对不起!经理!因为我干爹早上临时有点事,叫我过去帮忙,他说会先打电话给您,可是他忙忘了!我的事能不能请孙小姐先弄一下?我下班之前一定赶回去。”

“好吧!下次早点说。”朱经理强忍着一肚子气,把电话狠狠地挂上。低着头,他知道四周的眼光都在向他看,有像小邱这样的特权阶级,要他怎么带人?

“小邱什么时候能到?”王主任过来小声问。

这一问,朱经理的火更大了:

“不知道,干脆不用来算了!”说着,电话响,拿起话筒,继续骂,“真是的,有个干老子董事长算什么?董事长,吃闲饭养老的,就以为了不得了。”把话筒放到耳朵边:“喂!”朱经理的脸色突然变得惨白,颤抖着声音:

“董事长!您好!”

想一想

这是个千真万确的故事,后来的结局是,朱经理调差,坐了冷板凳,一直到退休。

平心而论,朱经理生气不是没道理。小邱要董事长打这个电话,有“越级”以董事长压制自己主管的现象。毕竟自己有自己的职责,自己的单位有内部的分工,就算以董事长之尊,也必须尊重下级单位的主管。除非,这是公司的公事;即使是公事,董事长也应该先征询朱经理的同意。这些都是工作中应该讲的“伦理”。只是,在我们的社会,像小邱这样的事却屡见不鲜。

朱经理没错,错在他“使用电话”的技巧。

电话虽然是现在人人都用的工具,却有许多人不但不懂电话礼貌,更缺乏使用的技巧。

譬如说,打电话有打电话的“伦理”。当你打电话给同辈的朋友,知道对方一定是由秘书先接电话的时候,你可以叫自己的秘书拨过去,等对方的秘书一去转接老板,就把电话转到自己的手上。

相对地,如果你知道对方没有秘书,而是亲自接听,在电话礼貌上,则应该自己拨电话。

你想想,如果有一天,你接到电话,是个陌生的声音,说:“对不起,麻烦您等一下,我老板要跟您说话。”就算对方说话很有礼貌,你心里能不多少有点反感,觉得对方是在耍大牌吗?

或许有人说,我从来不在乎。可以!你可以不在乎,但永远要记住,你不在乎,并不表示别人不在手。许多人处世,遇到莫名其妙的挫折,都是因为没注意到这种小地方。举个例子:

有个人跟朋友约好中午十二点碰面,临出门碰到一点事耽搁了,冲出门之前交代秘书:

“打个电话过去,说我已经出门了,交通挤,怕会迟一点,请对方包涵。”

这秘书立刻拨了电话过去,由对方秘书接听,原本可以转告,为了表示慎重,坚持要找对方老板,那老板正急着看表呢。

“对不起!李老板,我们老板已经出门了,他说路上挤,怕会迟一点,请您包涵,他很忙的!”

才放下电话,对方的老板就冒了火:

“他忙,难道我不忙?”

原本能谈成的生意,居然没做成。

让我们想想,那秘书到底说错了什么话?她错在加了最后一句“他很忙的”。

说错一句话,可能造成极大的影响。

现在,让我们回头,看看朱经理。他的电话技巧错在哪里?错在他不应该已经拿起电话了,还在继续骂小邱。

许多人都容易犯这种错——

一、电话筒拿起来了,没弄清对方是谁,却在继续说话。

二、电话讲完了,说了再见,还没把电话挂好,就开始批评刚才打电话的人。

这样让人听到的“坏话”,是加倍引人恶感的。因为那不是当面的话,而是“背地的批评”。

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你打电话给朋友,对方拿起电话,还没有开始对话,你已经听到他在骂你的时候,你该怎么做?

装作没听见?(对方一定猜想你已经听到,而心里七上八下。)还是当场冒火?说:“好啊!你让我抓个正着。”造成最尴尬的场面?

抑或,你可以立刻把电话挂上,反正对方不知是你打的,于是你对对方有了戒心,对方却不知道你在无意间听到了他对你的批评。

不要把脸扯破,不要把事情当面拆穿,是处世的一门大学问。想想,如果前面故事中的董事长,能先把电话挂上,等一会儿,装作没事地挂过去为小邱请假,再隔一阵,把朱经理调职,那么就算朱经理猜,也不可能确定自己的调差,是因为小邱和董事长,更不会直接仇视这两个人。

最起码,当天办公室里的场面,不至于那么难堪!

谈到打电话,还有一种电话技巧——

我们有急事找对方,打了十几通电话都找不到,终于找到的时候,我们多半会说:

“真不容易,我打电话找你打了十多通,总算找到了!”

这虽然是人之常情,但是也要知道,就技巧而言,这样说,是会使自己处于弱势的。

譬如你跟某人做生意,他要你考虑行不行,你在考虑之后要告诉对方“行”的时候,即使打电话打了一百次,当电话终于接通的时候,你也最好不要提“我找你找得好苦,打了一百次电话”。甚至当对方问你“我出国了一个礼拜,秘书又休假,你大概找我找了好几天吧?”的时候,你也最好说:“没有啊!不是一打就通了吗?”

否则,你就显示了“急于做这笔生意”的样子,在商场的谈判上,你立刻在气势上就弱了。

(亲友之间表示思念,或你为对方好的情况下,属于例外。)

当然,打电话找人,如果对方不在,常会有别人接听,这就涉及了另一种电话技巧。

你会发现,有些人在你留话之后,很快就回电,有些人则相反。除去他故意不回电话的可能,多半都是因为传话的人“忘记转告”。

把这种可能降到最低的技巧是——

当你打电话,对方不在,而别人接听时,你一定要弄清他是谁,最起码知道他姓什么。

“谢谢!王小姐!麻烦您了。”跟只说“谢谢!”之间,会产生很大的差异。因为当她发现你知道她是谁的时候,也会意识到:“如果我不转告,我办公室的同事会怪我。”

有了这种“认知”,当然比较负责。

此外,除非你确认对方能“背”你的电话号码,否则一定要把自己的电话告诉传话人。

想想,当一个人慌慌忙忙冲进办公室,同事说有好几个人等他回电话的时候,他是先回知道号码的,还是先花时间翻电话簿?如果你留了号码,不但容易得到优先回话,而且为对方节省了时间,何乐而不为呢?

最后,我要谈一个极常见的情况:

当别人打电话给你,你旁边正好有他认识的人,你也许常会问对方:“某人也在旁边,你要不要跟他说话?”

你或许认为这是一种体贴,但是,这可能对,也可能错。

当你这么问时,对方即使不想说,能不叫你把话筒转过去吗?如果他说“不必了”,又给那在你身边的人什么感觉?

那是一种尴尬啊!所以,当你假设对方“可能”愿意,或“企盼”跟你身边的人说话时,你最好只说:

“某某人正好在我这儿。”

他如果希望找那人说话,自然会请你转过去。他如果不想多说,则只要讲“请代我向他致意”,礼貌也就到了。

相反地,如果你在打电话时,对方问你要不要跟身边的某人说几句时,即使你不想,也最好说几句,否则多少会造成“对方的尴尬”。

说了这许多,请不要笑我“多心”。而要记住,每个人都可能是多心的人。你多用一点心,就会让大家更开心! eUWAxbRbAji4uLxk6N4A5uswVB0+xzQczzXZGtEqQ4U9wBp4pa4VOqg9EgCBGAH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