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著名的波波玩偶实验

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社会学习理论创始人艾伯特·班杜拉教授曾于1961年至1965年做了一系列实验,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波波玩偶实验,这项实验用事实告诉世人,孩子是会通过观察和模仿来学习攻击行为的。

1961年,班杜拉在斯坦福大学幼儿园启动了该项实验。他选取了36名男孩和36名女孩作为受试者,这些孩子的年龄在3岁至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岁零4个月。班杜拉将这72名孩子按照一定的性别与年龄比例平均分成三组,包括一个对照组和两个实验组,每组各24名孩子。其中,两个实验组分别为A组和B组。

A组被称为“攻击性组”,该组的孩子会在实验过程中看到实验助手的攻击性行为,当然这种攻击性行为是班杜拉安排实验助手故意表演出来的。

B组则被称为“非攻击性组”,该组的孩子会在实验过程中看到实验助手的正常行为,即非攻击性行为。

在实验开始前,班杜拉还对孩子们的攻击性做了评估,平均来看,每个组的孩子的攻击性是大体相同的。

实验开始了。为了确保实验过程中孩子们不会相互干扰,班杜拉让实验助手将参加实验的孩子逐一带进实验用的游戏室。进入游戏室的孩子会被安排在房间的一角,在他们面前摆着许多有趣的玩具。实验助手告诉孩子们,他们可以随意玩这些玩具,不受外界干扰。另外,在两个实验组里分别会出现一个由实验人员扮演的“成年人榜样”。

为了保证实验过程的真实性和流畅性,特别是要让孩子觉得这些都是“真的”,在孩子去往活动室的路上,班杜拉还特意安排了“实验助手假装偶遇熟人”的桥段,这位“熟人”其实就是实验里的“成年人榜样”,是由实验人员假扮的。实验助手会顺势跟孩子介绍这位“熟人”,并邀请这位“熟人”和孩子们一起玩玩具,让孩子们和他熟悉起来。在A组中,这位“熟人”坐在活动室的另一角,他的面前摆着拼图、木棍,还有一个1.5米高的“波波玩偶”。实验助手会告诉孩子,这些玩具是专门给成年人准备的。

接下来,这位“熟人”会先玩一会儿拼图,一分钟后,他开始拿木棍用力打波波玩偶。具体过程是这样的:先把波波玩偶放在地上,然后坐在它的身上,反复拽它的鼻子,再把它提起来,用木棍打它的头,最后用力把它抛向空中,等它落在地上时再拳打脚踢。这位“熟人”会把这些动作重复三次,并且一边打一边说攻击性的话,如“踢死它”“ 包软蛋”“拽它的鼻子”“用棍子打它”等。10分钟后,攻击结束。

而B组的“成年人榜样”则一直安静地坐在角落里玩拼图,直到实验结束。

随后,所有孩子被依次带进一个更大的游戏室里,这里有更多玩具,包括飞机、火车、汽车等,还有波波玩偶。实验助手首先会引导孩子们玩玩具,等孩子们玩得进入状态了,实验助手会突然让孩子们停下来,并告诉他们要把这些玩具给其他小朋友玩,所以他们不能再玩了。此时,大部分孩子都会感到不高兴。

接着,实验助手会带孩子去第三个游戏室。这里的玩具被分为两类:一类是没有攻击性的玩具,比如蜡笔、纸张、洋娃娃、塑料动物和卡车模型等;另一类是有攻击性的玩具,包括一把锤子、一把标枪、一个用链子吊起来的球面涂成脸庞形状的球,当然还有波波玩偶。孩子们被允许在这个房间玩20分钟,班杜拉则隔着单向玻璃观察孩子们的举动,并评估每个孩子攻击性行为的等级。 cj8NszylrIa+nDQuZExyGe+A/jI4Q4nZmC8VFouMoWTZ7TIQt8LBxjOBvbA89o5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