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20世纪上半叶工艺美术教育及其代表人物

中国工艺美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千百年来,传统工艺行业传授技艺的基本形式一直延续着师傅带徒弟、父母传子女的“艺徒制”。这种传承形式为我国工艺美术的继承与发展做出了贡献。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开始废科举,兴学堂,引进西方的教育制度,提倡科学教育,寻求教育救国的出路。有识之士陆续创办设有美术专业的讲习所、职业学校、师范学校,并开设手工课、工艺课和图案课。这些新科目成为中国现代工艺美术学校教育的萌芽。

1902年,李瑞清在南京创建了两江优级师范学堂,并于1905年率先设立图画手工科,课程设置有中国画、用器画、手工、实用美术等。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蔡元培拟订了新教育宗旨,把“军国民主义、实利主义、德育主义、世界观、美育主义”列为国民教育五项宗旨。1917年,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社会理想与文化主张。他的美育救国思想,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工艺美术教育的方向与历程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工艺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1917年,北洋政府教育总长范源濂采纳蔡元培等人的意见,筹划建立国立美术学校。1918年4月15日,我国历史上第一所国立美术学校国立北京美术学校(中央美术学院的前身)在北京成立。学校最初只办中专部,设绘画和图案两科。1919年,教育部批准国立北京美术学校升级为高等美术学校,本科设中国画、西洋画和图案三系。1922年,更名为国立北京美术专门学校。

1927年,蔡元培任南京国民政府大学院院长,积极推行“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在全国开展艺术运动。大学院下设全国艺术教育委员会,林风眠任主任委员。11月,该会建议在长江流域设立艺术学院,并得到大学院批准。1928年3月26日,国立艺术院(中国美术学院的前身)在杭州成立,林风眠任第一任院长,本科设中国画、西画、雕塑和图案四系。学院的办学目的是团结全国的艺术家,一方面从事美育的理论宣传和艺术创作,一方面培养青年艺术人才,把全国的艺术运动开展下去,达到以美育影响社会的最终目的。

1938年,因抗战入川的李有行、沈福文、雷圭元、庞薰琹等在成都创办“中华工艺社”,表达通过发展实用艺术以振兴中华之意。1939年,四川省立成都高级工艺职业学校(1941年更名为四川省立技艺专科学校;1942年更名为四川省立艺术专科学校;四川美术学院的前身)在成都成立,李有行任校长,雷圭元任教务主任,庞薰琹任实用美术系主任,这是民国时期最早设立的独立的、多专业的工艺、设计学校。

20世纪上半叶,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浙江工业学校、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武昌艺术专科学院(湖北美术学院前身)、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广州市立美术学校(广州美术学院前身)等,也曾设图案课或染织、商业美术、陶瓷等工艺美术专业。

雷圭元、陈之佛、庞薰琹、李有行、邓白、沈福文等老一辈工艺美术教育家,都曾在这些院校求学或曾担任教学工作。

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20世纪初,一批有志青年胸怀爱国热情和教育理想,面向世界,奋发进取,力图发展我国的现代工艺美术。庞薰琹、李有行、雷圭元、郑可等先后留学法国,焦自严、黄怀英、陈之佛、祝大年、沈福文等留学日本,张光宇、陈叔亮、张仃、叶浅予、丁聪、吴劳等在国内从事商业美术、漫画、装饰艺术创作,关注民间美术与工艺美术设计,他们从不同的着重点学习工艺美术。这批青年志士有相当一部分殊途同归,成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创建者。

庞薰琹是从现代绘画走向工艺美术的。1925年,19岁的庞薰琹赴巴黎留学,参观了国际装饰艺术博览会。他认识到“原来美术不只是画几幅画,生活中无处不需要美”。他以一个画家的眼光,感性、综合地接受了工业革命之后现代设计的成果,决定报考巴黎国立高等装饰艺术学院,却因中国人的身份而被拒收。国格与人格的侮辱,使他决定献身祖国的工艺美术事业,要办一所中国自己的高等装饰艺术学院。1946年,他在抗战胜利后回上海途中与教育家陶行知长谈工艺美术办学思想,他想要“创造一所学校,培养一批具有理想,能劳动,能设计,能制作,能创造一些美好东西的人才……要成立研究所,研究我国的传统工艺,研究各国工艺的情况,以及进行有关的理论研究工作和自己印刷一些著作和刊物”。 这个“半工半读学校”的办学思想是全面的、超前的,它深受欧洲现代设计思想的影响,又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不谋而合,被庞薰琹自称为“乌托邦”。这次谈话的设想,日后成为庞薰琹创办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思想基础。

雷圭元一生致力于图案的教育和研究。应该说明的是,20世纪初期的“图案”概念有着以Design(设计)为主要内容的广阔含义。1923年,他考取国立北京美术学校图案科,1927年,毕业留校任教。1928年,任教于杭州的国立艺术院(后改为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1929年,雷圭元自费留学法国巴黎,热衷于当地传统工艺——漆艺和蜡染,从法国传统工艺中看到工艺的美和文化意义。1939年,他在四川省立成都高级工艺职业学校任教务主任和图案教授,进行图案分科教学。1946年,赴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简称杭州艺专)任实用美术系主任。1947年,雷圭元的《新图案学》被中华民国教育部评为唯一的“部定大学用书”。他在《新图案学》中指出,“图案事业,是文明社会新兴事业之一种。它是产生于近代生活方式,达到美——快乐、和善——适用的要求的具体表现。” 他的理想是:作为近代应用艺术和应用科学结合的图案艺术,必将提高人生和审美伦理的价值,成为与文明进步合二为一的神圣事业。这决定了他在以后的图案教学和研究中,始终坚持工艺美术对生活的改善和对人的教化作用。

庞薰琹:《工艺美术集》,1941年设计,人民美术出版社,1981年

雷圭元:《新图案学》,商务印书馆,1947年

张光宇:《西游漫记》,1945年

陈叔亮:《窗花——民间剪纸艺术》,高原书店,1947年

张光宇是自学成才的装饰艺术家,一生涉猎舞台美术、漫画、插图、书籍装帧、装饰绘画、壁画、动画、广告设计、家具设计、字体设计等众多领域。早年曾在上海以演新戏闻名的京剧戏院“新舞台”学画布景,并对京剧的人物形象、脸谱、服饰、唱腔、功架等艺术处理发生兴趣。他融合江南民间艺术特色,借鉴由鲁迅介绍到中国的墨西哥壁画与苏俄和德国版画,形成“至性在真”和“装饰得无可装饰便是拙”的装饰艺术观,立志做“新时代的民间艺人”。他的装饰不是纯形式,而是结合情感表达和强化自然的艺术手段。20世纪30—60年代,他作为《时代漫画》的主创人员,创作了《紫石街之春》(装饰画)、《龙女》(壁画)、《民间情歌》(插画)、《西游漫记》(漫画)、《大闹天宫》(动画)等一批名作。他的装饰艺术思想、创作风格及美学趣味对学院的教学、创作、设计产生了重要影响。

陈叔亮擅长中国画、版画、书法,是从事革命文艺工作多年的美术家和领导者。1930—1931年,他就读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后在家乡浙江黄岩等地任教于中小学。1938年到延安,先在陕北公学学习半年,后到鲁迅艺术学院担任木刻创作员、漫画班研究员、美术系教员,创作并发表了大量木刻和漫画作品。1942年,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在延安期间,创作了近千幅反映延安军民生活的速写作品,其速写集《西行漫画》得到毛泽东主席的肯定并题签、题词。1943年,在陕北三边地区(定边、靖边、安边)采风,撰写国内第一部剪纸艺术专著《窗花——民间剪纸艺术》(1947年,高原书店出版)。1946年,到中共山东滨海地委任滨海画报社社长。新中国成立后,在上海军管会文艺处、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文艺处任职。1950年,著作《新美术运动及其他》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1951年,调任中央文化部,先后任艺术局美术处处长、艺术教育司处长、副司长。他先后出席第一次、第二次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并当选中国美术家协会第一、二届理事。

1951年,莱比锡国际博览会的中国馆展台背景,右坐者为总设计师张仃

张仃是综合艺术与设计的艺术家,艺术生涯跨越漫画、装饰绘画、壁画、展示设计、动画电影、邮票设计、中国画、工艺美术教育等诸多领域。1932年,他考入私立北平美术专科学校中国画系,并开始创作针砭时弊的漫画。20世纪30年代,他深受张光宇等时代图书公司艺术家群体的影响,在上海等地从事漫画创作,形成富有民族民间风格和现代意识的装饰艺术。1938年到延安后在鲁迅艺术学院任教的同时,从事解放区许多著名会议和展览的装饰艺术设计。1946年,在哈尔滨主编《东北画报》《农民画刊》。新中国成立后,他主持中央美术学院实用美术系,先后参与全国政协会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国际博览会中国馆等一系列重大设计。张仃强调从学习民族民间艺术和提倡新的装饰艺术观出发,发展工艺美术教育。

郑可:《桂林光复纪念碑》(局部),20世纪40年代

1930年,郑可进入法国国立高等美术学院学习雕塑,并在巴黎国立装饰艺术学院学习家具设计、染织、陶瓷、金属工艺等。他在留学法国前,先在广东省立工业专门学校上学,受过金工、木工等技术训练。20世纪30年代曾两度赴德国参观包豪斯的展览,比较推崇包豪斯思想,毕生关注艺术与技术的结合。1934年学成归国后,被聘为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并入今华南理工大学)等校教授;主要从事雕塑及实用美术创作,曾于广州、香港、柳州等地开设综合性个人工作室,并创办、经营多家工商业美术设计公司、工厂。1951年,他在香港变卖企业后,携家眷及工人、机器迁往北京,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实用美术系。

20世纪30年代初,祝大年分别在国立杭州艺专和国立北平艺专学习绘画与雕塑。1935年,受蔡元培推荐赴日学习陶瓷艺术,深受日本传统复兴派陶艺家富本宪吉、北大路鲁山人的影响。20世纪40年代,他在重庆、上海等地从事陶瓷坯釉研究和日用瓷、建筑瓷的试验及生产,投身于民族工业的复兴,形成了独特的装饰艺术思想和创作风格。1950年,应轻工业部部长黄炎培之邀,赴北京任中央轻工业部高级工程师,负责全国陶瓷行业工作。1952年,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实用美术系。1952—1953年,设计新中国庆典用瓷“建国瓷”:青花斗彩缠枝花牡丹纹中餐具和青花西餐具。

20世纪30年代中期,吴劳先后就读苏州美专高中部、国立杭州艺专雕塑系。1938年,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美术系学习。1939年,到晋察冀边区,在华北联合大学美术系任教。1943年,调回延安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总政治部宣传部美术组,进行展览设计和美术创作。1945年,回到华北联大文艺学院美术系任教,从事年画的创新工作。1949年初,随人民解放军进驻北平,在军管会华北大学美术工作队工作,随后负责华北大学美术供应社(后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供应社),为国内外大型展览、会议、广告、纪念章等进行设计。1956—1957年,在中央美术学院主持展览设计专修班,从编写教材到授课实践,培养了数十位新中国第一代展览艺术设计人才,并于1958年出版新中国第一本展览设计专著《展览艺术设计》,对展览设计进行系统的理论总结。

吴劳:《展览艺术设计》,人民美术出版社,1958年 xhegzxs1s50Ou9kP3AZnp2AhUtpp+895qCjnA2yTjjFCh94OjqvhY0vV15vwIC7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