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三句词是王国维先生用以表现苦思、求索及顿悟的治学三重境界,它巧妙地运用了三句中蕴含的哲理意趣,赋予了它以深刻的内涵。
同样地,学习中医免不了也得经过这三种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在这个阶段里,中医对于你来说是神秘而又难以学习的,阴阳五行、寒热燥湿对于你来说都是不可捉摸的名词。你也许会开始看一些书市上的流行书籍,然而并不懂得甄别,你会感觉一些老中医的功底是如此深不可测,以为自己穷尽此生都无法达到这样的高度。哪怕已经取得了执业医师证,你也畏首畏尾,不敢给人轻易诊脉开方。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你开始慢慢地学会看一些古籍了,诸如《医学三字经》、《内外伤辨》或是《医学心悟》,你觉得市面上的那些畅销中医书籍开始变得肤浅而又漏洞百出,你开始在古代圣贤的熏陶下变得越来越博学,知道了一些畅销书或者一些“大师”忽悠的成分远远多于实用的成分,你可能觉得中医学教材已经没什么可以值得看的了,古籍是你这条“不归路”上最好的慰籍。你开始学会真正地给人开方扎针了,甚至经方在你这里也不是神圣不可动摇,可以随心随欲地加减。疗效也不错,逐渐得到了患者的赞许。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你已经看过不少的书籍了,有相当的临证经验,对于古今中外的理法方药和现代研究都能信手拈来。也许你开始关注其他的事情了,可能纵情山水书画,或是品茗闭目养神,或是纹枰论道,手谈一局都能给你更多的快乐。究竟开悟了一些什么就得靠自己了。
为什么要写这样一本书呢?其实许多中医的初学者希望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一些,然而如何开始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他们或许已经本科或者研究生毕业,然而除了基本教材以外,可以说对于中医一无所知。并非不想更进一步,而限制于地域文化差异及古今字义词义的不同,读起古书来常感觉晦涩难懂,致古之圣贤的学术思想不能得到更好地传承发扬。这本书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内外伤辨惑论》是李杲的代表著作之一,具有鲜明的学术特点,全书都体现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学术思想。全书共3卷26论,包括了辨证、方论、治法等内容,从理论、诊断、方药等多个角度对内伤病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探讨,对学习、研究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和中医各家学说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此次整理注释该书,是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内外伤辨惑论》2007年7月版为底本。
在李氏“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思想指导下,作者对《内外伤辨惑论》进行了注释、翻译,并列举医案,作者的临证经验也陈述其间。
读者最好掌握一些中医的基本理论、常用的中药及方剂,但并不是必需的。
总体来讲,本书是一部值得广大中医专业、中西医结合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及中医爱好者阅读参考的著作。
如果你对于中医完全没有基础,基本读通问题也不大,但是很难体会到李杲对于内伤理论及其辨证方法的独特见解。你可能在阅读本书之余,需要查阅一些今天通用的中医学教材,通过对比来感受,能够得到更多的收获。例如,辨手心手背一节,李杲认为手心热为内伤,为脾胃不足,须补中益气;而今天我们通常认为五心烦热为阴虚的征象,壮水之主方可解除虚热,其中出入恐怕还得读者自己去仔细体会。
对于经验丰富的资深中医师,读一读也无妨。如果能为我们提出一些建议,指正一些错误,本人将甚为感激。
本书分为【原文】【注释】【译文】【解析】【方论选录】【医案精选】几个部分。建议读者先读译文,再根据注释,尽量体会原文的精妙。有空闲可以看看方论选录和医案精选。
熟读各类原著,在学习中医的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内外伤辨惑论》是一部精彩的中医古籍。方论类的书历史上不少,要么纷繁芜杂不得要领,要么堆砌文字难以理解,而像《内外伤辨惑论》这样既简洁又精妙的,确是少有。如补中益气汤“立方本指”中,谈到“用黄芪,以益皮毛而闭腠理,不令自汗”。仅仅数字就将补中益气汤用黄芪的使用要点说明白了,为了闭汗。可见,发热汗出是该方的辨证要点。
“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意味着不单需要熟读、熟记、理解原文,还需要到临床实际运用。《内外伤辨惑论》是十分贴近临床实际的。补中益气汤、朱砂安神丸、当归补血汤、枳术丸等名方都出自该书。但是,至于如何自如地加减运用,恐怕不是一两句话说得清的。还用补中益气汤举例,如遇一发热汗出的患者,桂枝汤和补中益气汤似乎都合情理,然而如何甄别运用?相信读者在读完本书之后会有答案。
另外,对于《内外伤辨惑论》的深入学习,还可以参看《脾胃论》《兰室秘藏》《活法机要》《医学发明》《东垣试效方》等著作,多数是李杲弟子为其整理的,学术体系与《内外伤辨惑论》一脉相承,相得益彰。
由于中医学理论常常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为了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现象而借用许多外来理论构成的,故而难免有极少数牵强附会甚至明显错误的理论,因此读者需要加以甄别,弃其糟粕,取其精华。
首先,十分感谢杨柱教授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帮忙作序,杨教授是一位睿智而博学的中医内科学教授,临证经验丰富,对于各种肿瘤的治疗颇有心得。对《内外伤辨惑论》这本书也是相当喜欢,对于书中的酒伤理论以及葛花解酲汤见解很深。能够请到杨柱教授作序,实在是为本书增色不少。秦钟教授是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知名教授,颇有医名,求诊者络绎不绝。此次能得到秦钟教授为本书作序,本人也是十分欣喜,其对于晚生后辈学习中医的建议和嘱咐同时也令我收获颇丰。感谢陈云志教授对本书的悉心指导。在我的印象里,陈教授工作勤奋又乐于助人,醉心于祖国医学的科研和临床工作,对本书提出了不少中肯的建议。最后感谢贵州中医药大学的柴艺汇老师以及张琪其等同学的帮助,感谢他们的仔细校对和对于本书提出的中肯建议。
本书是作者多年经验的积累,也查阅了不少文献,但是难免挂一漏万,甚至贻笑大方。如果书中观点有什么错误,还请读者悉心指正。
李文
2019年2月于贵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