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颤动是临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人群患病率接近1%,并且心房颤动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近70%的患者年龄为65~85岁,7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约为10%。作为两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心房颤动和冠心病有着某些共同的危险因素,如糖尿病和高血压。与此同时,冠心病中的某些临床情况,如心力衰竭,亦是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因此,冠心病是心房颤动最常见的合并症之一,临床上有20%~30%的心房颤动患者合并冠心病。
治疗心房颤动常需要口服抗凝药(oral anticoagulant,OAC)减少缺血性卒中,而合并有冠心病的患者需要长期抗血小板治疗以减少冠状动脉事件,特别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和支架内血栓的风险增加了抗凝治疗的复杂性。因此,同时处理这两种疾病时,临床医生常处于两难境地。对于这类患者,如何平衡卒中与出血的风险就成为现实且不可回避的话题。
过去心房颤动的常用危险因素分层方法是CHADS2评分方法,该法简单、快捷且易记,但缺点是没有认识到风险是一个连续的统一体,CHADS2评分主要着重选择高危患者抗凝。ESC2010房颤指南引入了新的评估方法CHA2DS2VASC,又称为“九分”评估方法,使心房颤动患者的低危因素更加清晰,从主要危险因素和次要危险因素进行评分。指南趋于提高抗凝治疗地位,评分强调90%的患者需要接受抗凝治疗。ESC2010房颤指南建议直接根据危险因素选择抗栓治疗策略,存在一个主要危险因素或两个以上临床相关的非主要危险因素,即CHA2DS2VASC积分≥2分者需要服用OAC;存在一个临床相关的非主要危险因素,即CHA2DS2VASC积分为1分者,服OAC或阿司匹林均可,但优先推荐OAC;无危险因素,即CHA2DS2VASC积分0分者,可服用阿司匹林或不进行抗栓治疗,优先推荐不抗栓。ESC2016仍推荐应用CHA2DS2VASC评分作为卒中评估工具。指南指出,对于CHA2DS2VASC评分≥2分的男性和≥3分的女性,推荐OAC;对于CHA2DS2VASC评分1分、2分的患者,可考虑应用OAC。对于适宜应用新型口服抗凝药(new oral anticoayulant,NOAC)的患者,优先推荐NOAC;对于没有其他危险因素的患者,不推荐抗凝或抗血小板治疗。
对于卒中危险因素较多的心房颤动患者,特别是高龄心房颤动患者,口服OAC治疗的安全性(严重出血风险)仍是一个临床难题。在这方面,基于欧洲心脏调查心房颤动研究和SPORTIFⅢ、SPORTIFⅣ两项临床试验,ESC2010房颤指南建议应用HAS-BLED出血风险积分评价房颤患者的出血风险,积分≥3分时提示“高危”。出血高危患者无论接受OAC还是阿司匹林治疗,均应谨慎。实际上,诸如高龄、高血压、既往卒中史等既是卒中的危险因素,又是出血的危险因素,故该指南对高危患者抗栓治疗的建议虽然更加全面,可操作性也更强,但很多情况下抗栓治疗的选择仍比较棘手。
1.三联抗栓治疗——权衡利弊 对于心房颤动患者PCI术后抗栓策略上,ACTIVE-W及ACTIVE-A研究表明,华法林抗栓效果优于联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而两者出血风险类似;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不仅是PCI的基石,而且循证医学也支持将其用于治疗ACS,所以冠心病的治疗不能放弃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方案。但是对于合并心房颤动的患者,双联抗血小板方案并不能有效地预防栓塞事件,因此2007年,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脏协会(AHA)/美国心血管造影和介入学会(SCAI)指南修改和新增了关于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华法林三联抗栓治疗的推荐,提出对PCI术后有抗凝指征(如心房颤动、左心室血栓等)的患者加用抗凝药物,但同时指出三联抗栓治疗会增加出血风险,并建议接受三联抗栓治疗的患者使用小剂量的阿司匹林(75~81mg/d)和氯吡格雷(75 mg/d),而INR则需要严格控制在2.0~2.5。充分的临床研究证据表明,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可减少冠状动脉事件,华法林可减少心房颤动患者的栓塞事件。所以就三联抗栓治疗最为关注的并不是此方案的疗效,而是可能增加出血风险。临床医生在为有三联抗栓治疗适应证的患者制订治疗方案时,也常因该方案潜在的出血风险犹豫不决。例如,心房颤动患者PCI术后抗栓治疗应使用三联方案,但出血风险很高,应考虑具体情况:若支架置于较关键(主干、前降支分叉等)部位,可能以抗血小板治疗为主,因为此时支架出现问题可能为致命性;如支架置于血管远端或小分支,仅为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则可能以抗凝为主。
2.心房颤动患者PCI术后抗栓治疗方案 2014年3月28日,AHA、ACC和美国心律学会(HRS)联合发布的《2014年心房颤动患者管理指南》建议在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后CHA2DS2-VASC≥2分的心房颤动患者中使用口服抗凝药物加氯吡格雷,不建议联用阿司匹林。2014年8月25日ESC血栓工作组、欧洲心律协会(EHRA)、欧洲经皮心血管介入协会(EAPCI)和急性心血管保健协会(ACCA)联合制定并发布了《房颤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或接受经皮冠状动脉或瓣膜介入术患者的抗栓治疗管理:ESC/EHRA/EAPCI/ACCA联合共识》。该共识还得到了HRS和亚太心律学会(APHRS)的支持。共识涉及的介入手术包括PCI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olve implantation,TAVI)。其中,中-高危血栓栓塞风险的心房颤动患者(有口服抗凝药物指征)PCI术后抗栓治疗策略的建议见表1-6。
表1-6 中-高危血栓栓塞风险的心房颤动患者(有口服抗凝药物指征)PCI术后的抗栓治疗策略
注:所有患者都应考虑使用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PPI),特别是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出血风险较低者优先考虑药物洗脱支架,而不是裸金属支架;新一代药物洗脱支架与裸金属支架相比更优,特别在出血风险较低的患者(HAS-BLED 0~2)。OAC:口服抗凝药,包括华法林(INR:2.0~2.5)或非维生素K拮抗剂类口服抗凝药(试验中的低剂量),后者包括:达比加群110mg每天1次,利伐沙班15mg每天1次,或阿哌沙班2.5mg每天2次。
a.也可选:OAC+氯吡格雷75mg/d,或阿司匹林75mg/d+氯吡格雷75mg/d。
b.也可选:阿司匹林75mg/d+氯吡格雷75mg/d。
c.在特殊病例(如左主干、近端分叉支架、再发心肌梗死)单独或联合使用单联抗血小板治疗。
d.也可选:OAC+氯吡格雷75 mg/d。
2016年8月27日,在ESC年会上,ESC和欧洲心胸外科学会(EACTS)联合发布了《2016年欧洲心房颤动管理指南》。该指南认为合并心房颤动的稳定性冠心病可单用维生素K拮抗剂治疗,ACS和(或)PCI后需要联合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指南建议如下:①心房颤动伴稳定性冠心病有卒中风险患者选择支架治疗后可三联(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口服抗凝药)治疗1个月预防冠状动脉和脑缺血事件;②ACS、心房颤动并有卒中风险患者支架置入后可三联(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口服抗凝药)治疗1~6个月预防冠状动脉和脑缺血事件;③ACS、心房颤动并有卒中风险患者未置入支架可双联(口服抗凝药+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治疗12个月预防冠状动脉和脑缺血事件;④双联(尤其是三联)治疗的患者应当评估再缺血与出血风险,以期两者平衡;⑤双联治疗(口服抗凝药和氯吡格雷75mg/d)可在有选择的患者替代先前的三联抗栓治疗。
总之,心房颤动患者PCI术后抗栓治疗策略的选择非常具有挑战性,因为一方面我们担心出血风险,另一方面当我们逐级减少抗血栓治疗时,又担心缺血性事件增加。从理论上讲,三联抗栓治疗应持续至支架内皮化完成。因此,为缩短三联抗栓治疗时间,减少出血事件,应选择最简洁的支架置入技术和内皮化快的支架。为减少出血风险,可选择NOAC联合抗血小板治疗。另外,如使用华法林应严密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并控制在2.0~2.5。对于具体患者应充分评估其血栓栓塞、支架内血栓形成和出血风险,并尊重患者意愿,个体化选择抗栓治疗方案。
3.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PCI患者抗栓治疗中国指南2016 对于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PCI术后如何进行抗栓治疗,《2016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建议如下:对CHA2DS2-VAS评分≥2分、HAS-BLED≤2分的SCAD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建议置入BMS或新一代DES后,口服抗凝药物加阿司匹林100mg/d、氯吡格雷75mg/d至少1个月,然后口服抗凝药物加阿司匹林100mg/d或氯吡格雷75mg/d持续至1年。对ACS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如HAS-BLED评分≤2分,建议不考虑支架类型,均口服抗凝药物加阿司匹林100mg/d、氯吡格雷75mg/d 6个月,然后口服抗凝药物加阿司匹林100mg/d或氯吡格雷75mg/d持续至1年。对HAS-BLED评分≥3分需要口服抗凝药物的冠心病患者(包括SCAD和ACS),建议不考虑支架类型,口服抗凝药物加阿司匹林100mg/d、氯吡格雷75mg/d至少1个月,然后改为口服抗凝药物加阿司匹林100mg/d或氯吡格雷75mg/d(持续时间根据临床具体情况而定)。
心房颤动卒中高风险患者PCI术后的抗栓治疗策略目前仍缺乏大规模临床研究数据,当前临床医生需要做的是:遵循指南,兼顾抗凝与出血,根据危险分层个体化抗栓,以争取使心房颤动PCI患者获取最大的利益。
(郭素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