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6节
困难条件下的烧伤休克非常规救治

一、烧伤休克非常规救治的概念

静脉液体复苏作为烧、创伤休克患者的主要急救手段,在交通便利、医疗设施完备的和平环境下能及时挽救伤员生命,也有助于减少伤后的并发症,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常规治疗休克措施。但在现代战争中、常规武器,尤其是核武器的应用,能产生大量战、创、烧伤伤员,远远超过战时医疗救助系统的能力。和平时期,发生恐怖袭击、突发事故及灾害时(如美国911事件、我国大兴安岭火灾和512汶川大地震),短时间内常出现成批烧伤休克伤员,由于环境恶劣、交通破坏、缺乏后送条件、医疗资源匮乏,夜间无照明条件等困难,以致常规治疗烧伤休克的手段(如输血、输液)难以实施或延迟实施。此外,在边远乡村或欠发达地区,烧伤休克发生后,静脉液体复苏可能被延迟数小时甚至几天,伤员因得不到及时救治,因而将导致阵亡率、伤死率或并发症发生率增高。因此,研究在此类困难条件下烧伤休克的非常规救治技术和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这些非常规条件下的休克救治主要依靠自救和互救,目前可以实施的技术主要包括口服或经胃肠道补液、骨髓腔输液、生命维持和细胞保护药物等。

二、烧伤休克口服或经胃肠道补液

1.口服补液定义和意义

口服补液指在伤员清醒时自服或昏迷时由他人通过鼻胃管分次注入含糖电解质溶液的复苏方式。在常规静脉液体复苏难以实施时,口服或经胃肠道补液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救治休克的有效手段。口服液若能通过胃肠道吸收入血,则能扩充血容量、维持血压、延长生命,并为后续治疗争取时间。从理论上讲,烧伤时的血容量恢复也可通过口服或胃肠道补液方式进行。易遭烧伤者,如战士或护林员等可携带含有电解质和葡萄糖的干粉,如有水源即可制成口服溶液,对无菌要求不如静脉输液那样严格,又不需要静脉注射的技能,用于大批休克患者的救治所需时间也较静脉补液短,对于战场或其他困难条件下的现场自救和互救是一个可供选择的手段。

2.口服补液的历史和现状

人类开始通过消化道补液的历史远早于静脉补液,Franke在1964年首次报告口服含糖电解质溶液治疗小儿烧伤。Sorensen等系统地观察了战场烧伤人员口服补液的情况。埃及学者报告儿童根据标准Parkland公式的量和速度口服补液盐治疗20%TBSA烧伤患者,结果显示口服补液同静脉输入乳酸林格液的效果相似。但20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静脉补液技术的发展,已极少采用口服补液的方法补充血容量。

3.烧伤休克口服补液治疗指南的成分、时间和方式

目前还没有足够的临床和实验资料支持形成一个标准的治疗指南。一般认为,躯干及四肢烧伤伤员,当静脉补液难以实施和被延迟时,可选择口服或胃肠补液。烧伤面积小于20%TBSA的成人,一般不需要输入胶体液或血浆,口服或者静脉给予少量电解质液足以满足液体复苏的需要。对于20%~40%TBSA烧伤,无静脉补液条件时,可先进行口服补液,有条件时,再进行延迟静脉补液。胡森等的动物实验结果显示,胃动力药(如卡巴胆碱和莫沙比利)、维生素C、1.8%高渗盐糖在促进胃对口服液的排空、减轻胃肠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以及减少补液量等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4.口服补液的禁忌证、局限性及并发症

①腹部创伤特别是胃肠损伤伤员禁忌口服补液;②伴有吸入性损伤及昏迷的烧伤伤员禁忌口服补液;③对大于40%失血量和烧伤面积的疗效有限;④口服复苏的烧伤患者在伤后5d出现不同程度的低钠血症;⑤严重烧伤休克时胃肠道缺血,对口服液排空和吸收能力降低,导致伤员对口服补液难以耐受,表现为呕吐、腹泻,甚至局部溃疡、穿孔等,而影响口服补液的效果。

5.烧伤休克口服补液的成分和配方

半个世纪前发现的肠上皮钠盐-葡萄糖联合转运体(sodium-glucose cotransporter)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和推广的口服补液盐被权威医学杂志 Lancet 誉为20世纪最重要的医学进展。

目前的口服补液种类并不多。口服补液盐(oral rehydration salts, ORS)是20世纪70年代WHO指导和开发用于霍乱和儿童急性腹泻治疗的产品,半个世纪以来,WHO-ORS配方也不断改进,90年代改进的配方,每升水含枸橼酸钠2.9g来取代碳酸氢钠,总渗透压为311mOsm/L。2006年由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ted-Nations International Children’s Emergency Fund, UNICEF)共同发布的低盐低糖含枸橼酸钠的低渗ORS配方:每升水含氧化钠2.5g、氧化钾1.5g、枸橼酸钠2.9g和葡萄糖13.5g,总渗透压为245mOsm/L;应用等量的枸橼酸钠取代原来的碳酸氢钠只是为克服碳酸氢钠水溶液的不稳定性和容易发生胃肠胀气的缺陷,并能改善口服液的口感,方便临床应用。但其效果相同,并无增强水盐吸收疗效的作用。

新近的研究表明丙酮酸盐具备在缺氧、创伤和高糖/糖尿病等多种病理状态下增进糖的无氧和有氧代谢,纠正重症酸中毒、抗炎和抗氧化三大特性。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研究所胡森教授和周方强博士改进了原ORS液配方,即由丙酮酸钠代替枸橼酸钠,形成新的丙酮酸盐口服液配方,用于烧伤休克动物胃肠道补液取得满意效果后,申报了国家发明专利。

对于口服补液今后需要研究改善胃肠缺血、促进胃排空及肠吸收、减少补液量的药物,提出适合于战、烧(创)伤休克的口服液合理配方和补液方案,制定低血容量休克(包括烧伤休克)口服或经胃肠道的治疗指南。

三、骨髓腔输液

1.骨髓腔输液定义和历史

在危重患者,外周静脉常收缩塌陷,穿刺困难;中心静脉的建立有一定的难度;静脉切开又耗时长,并影响复苏术的实施。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骨髓腔输液。经骨髓给药与中心静脉给药进入体循环的时间大致相同,快于外周静脉给药,达血液浓度稍晚于经静脉给药,5~8min后则差异无显著性,且与静脉给药相比,血药浓度维持时间更长,此后进一步研究被证实其极为有效的输液途径。早在1922年就有人提出经骨髓腔输液或给药的设想。20世纪80年代后骨髓腔输液在许多第三世界国家被用于儿童急症抢救,并被许多医疗组织列为技术培训的内容之一,1986年《美国心肺复苏与急症治疗标准与指南》已正式推荐在婴幼儿复苏中使用该技术。

2.骨髓腔输液的原理

骨髓腔输液的理论依据是由于骨髓腔是由网状的海绵静脉窦状隙组成,经中央管、滋养静脉和导静脉与血液循环相通。因此,输入骨髓腔内的药物和液体可迅速、有效地进入血液循环。在骨髓腔中有很多非萎缩的静脉网,在休克或因创伤而大量失血的患者体内往往外周的静脉网会发生塌陷或关闭,而此种情况下,处于骨骼保护之中的骨髓腔内静脉网因其特殊的骨质结构仍然能够同体循环保持直接而又完整的连接。此外,通过骨髓腔内的血流量相对恒定,即使在很多休克伤员体内亦是如此。骨髓腔内血管的压力约为35/25mmHg(4.7/3.3kPa),相当于身体平均动脉压的1/3。在骨髓腔内的这些密集的非萎缩性的微小静脉网络就像海绵一样能够快速吸收灌注到其周围的液体,并将其快速转运到体循环之中。骨髓腔内静脉的这种特殊解剖结构就成了骨髓腔输注的液体或药物能够被快速转运到体循环并加以吸收利用的根本原因。经骨髓注入液体和药物,由骨髓血管窦直接引入中央静脉窦,经滋养静脉或导管静脉很快进入体循环。且此途径输注药物的药动学、药效学及用药剂量与周围血管用药极为相似,且能在静脉内使用的药物均可经骨髓腔内应用,从而为临床急救输液和用药提供了一条有效的替代途径。

3.骨髓腔输液救治休克的优点

①在无静脉补液条件时能有效代替静脉途径,经骨髓腔内给药、输液、输血进行急救和抗休克;②能迅速建立输液通道而不影响同时实施心肺复苏;③骨髓穿刺可作为检测标本采取的途径;④操作简单快捷,复苏效果好,安全性高。英军将骨髓腔穿刺技术应用于战场救护,为26例伤员建立了输液通道,成功率为97%,且无感染并发症发生。欧美国家对骨髓腔输液技术的推广十分重视。一份对英国559家医疗机构的调查显示:医护人员中,了解骨髓腔输液可用于急救的占100%,受过骨髓腔输液技术培训的占74%,而7%的人在急救中使用过此技术。因此对于无法进行静脉穿刺和静脉切开插管的危重伤员,骨髓腔输液是一种有效、安全、快速的抢救技术,为危重创、烧伤伤员提供生存的机会,值得现场和院前抗休克及心肺复苏急救中推广与应用。

4.骨髓腔输液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适应证:①复苏时静脉穿刺3次失败或时间超过90s;②静脉输液困难,而又必须快速补液或紧急用药时。骨髓腔内输液主要用于迅速建立静脉通路有困难的急危重伤员,包括创伤和大面积烧伤时的急救治疗以及急诊麻醉诱导和维持,在血管通路建立以后应立即停用。此方法尤其适合儿童。2006年《儿科感染性休克(脓毒性休克)诊疗推荐方案》中也建议在抢救脓毒性休克时需要迅速建立2条静脉或骨髓输液通道。

禁忌证:①菌血症及穿刺部位存在感染(蜂窝组织炎、烧伤感染等)为骨髓腔内输液的绝对禁忌证。②相对禁忌证为成骨不全、骨质疏松症、骨质硬化症以及肢体骨折(以免外渗),同侧肢体曾经接受截肢手术。

并发症及处理:①液体外渗:主要原因是穿刺过浅或留置时间过长或给予高渗液体所致,一旦发生立即停止输液,更换穿刺部位;②骨髓炎:骨髓炎是最严重的并发症。国外文献报道,发生率约0.6%,主要发生在长时间留置或菌血症患者。

5.骨髓腔输液部位及输液装置的选择

骨髓腔输液部位一般选择在胫骨粗隆内侧下方1~3cm平坦处,所覆盖的皮肤和其他组织层薄,也没有大血管、神经和较大肌肉。除胫骨作为输液部位外,有研究报道髂前上棘、髂后上棘及胸骨也可作为穿刺点。穿刺针插入骨髓腔内,有落空感和抽出少量骨髓后,即可外接输液器进行输液和给药。

目前正在使用的骨髓腔输液产品主要有手动骨髓腔输液装置和半自动骨髓腔输液装置(包括电动钻入枪和弹射式钻入枪)两类。国外已有成熟的产品出售,国内类似产品也已研制成功。

四、生命维持和细胞保护药物

在战场、突发事故和灾害现场,既无静脉和骨髓腔输液条件也无水源时,如果能用药物提高伤员对休克的耐受能力,保护休克状态下生命器官的组织细胞不致死亡或凋亡,维持其生理功能,延长伤员的存活时间,为安全转运和后续治疗争取时间,这也是一项亟待研究的课题。休克时生命维持和细胞保护药物:指在静脉补液治疗条件下,能提高伤员对致死性休克的耐受能力,保护组织细胞,维持生命脏器的功能,延长伤员的存活时间的药物。

在抗休克药物方面,除传统的儿茶酚胺类和莨菪碱类等心血管活性药物外,休克时生命维持和细胞保护药物的研究一直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重视。目前有一定应用前景的药物主要有氨酸加压素(arginine vasopressin,AVP)、丙戊酸(valproic acid)、依达拉奉(edaravone)、乌司他丁(ulinastatin)、白藜芦醇等。国外的研究表明。AVP能升高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伤员的血压,使血液从腹腔失血部位向心、脑等生命器官转移,减少复苏液体的需求量。多项研究显示,抗癫痫的常用药丙戊酸能提高致死性失血或创伤休克动物的存活率。

而多项研究显示,抗癫痫的常用药丙戊酸对提高致死性失血或创伤休克动物的存活率有非常显著的作用。Gonzales等证明在大鼠60%血容量失血前皮下注射丙戊酸(300mg/kg),失血后12h存活率为70%,而生理盐水对照组为0。我们近期的研究也证明在无静脉输液条件下丙戊酸能有效维持50%TBSAⅢ度烧伤休克动物的平均动脉压、保护脏器功能,显著提高24h、48h、72h存活率。由于丙戊酸是一种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istone deacetylaseinhibitor,HDAI),而组蛋白的乙酰化和去乙酰化过程与机体多种生命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密切相关,因此对于致死性休克时的生命维持和细胞保护有重要作用。根据近年的研究,HDAI抗休克机制可能与抑制组织促炎基因表达和NF-κB活性,抑制心肌、肝细胞和神经细胞凋亡,促进HSP70和SOD等保护性蛋白的表达有关。我们最新研究发现。丙戊酸还能通过调节肺脏和肠道缺血时H2F-1α及其共刺激分子的乙酰化水平,降低H2F-1α的活性和含量,抑制肺泡上皮、肺微血管内皮以及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的降解和重分布,进而发挥保护肺气-血屏障及肠上皮屏障的作用,对于吸入性损伤以及缺血、缺氧引起的急性肺损伤和肠上皮屏障损害均有潜在治疗价值。由于丙戊酸已是神经科常用药,其药理、药代和药剂学资料均很清楚,只需确定其抗休克疗效、剂量和不良反应后,通过增加丙戊酸治疗的新适应证,就可能开发成新型抗休克和生命维持药物。据报道在美国丙戊酸已进入休克治疗的I期临床研究。今后我们将深入研究丙戊酸及其他有潜力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药物(南开大学研发的新药)对于致死性休克模型的生命维持和细胞保护作用和安全剂量;并研制相关皮下针剂,用于战场和巨大灾难现场创、烧伤休克救治。

此外,蛋白酶抑制剂乌司他丁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可能通过抑制全身和脏器组织微血管通透性增高,减少烧伤休克时血管内的液体丢失和补液量,有效地防治重度烧伤后发生组织水肿和低血容量休克,提高伤员对烧伤休克的耐受能力。近年来研究还显示,氧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和维生素C等对提高休克动物的存活率、保护重要脏器功能也有显著效果。白藜芦醇能通过多种机制纠正烧伤休克时血流动力学指标紊乱,减轻组织缺血和氧自由基损伤,改善微循环障碍和器官功能损害,提高休克动物的存活率。

五、中药和针刺

此外祖国医药学在抗休克治疗中作用也有待挖掘。中药生脉和人参有一定的升高血压、改善微循环作用;针刺人中和足三里穴能兴奋交感神经系统和胆碱能神经通路,延长低血容量休克动物的存活时间,减轻脏器功能损害。

低血容量休克在中医学中主要属于“厥证”“脱证”等的范畴。我国古代中医学家早就注意到针刺能治疗创伤失血性休克,早在东晋葛洪所著的我国一部临床急救手册《肘后备急方》中就提到针刺水沟穴(即人中穴)能急救厥证。之后唐代孙思邈、王焘以及明代医学家张景岳均介绍了针刺水沟穴急救厥证和脱证的方法,为现代针灸治疗失血性休克奠定了初步理论基础。近年来国内学者还对电针水沟穴抗轻、中度休克做了多中心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证明针刺水沟穴能升高中度休克患者的动脉血压,增加尿量、改善微循环和酸碱平衡紊乱。中医长期的治疗实践还证明针刺合谷、内关、百会和足三里穴均有显著的抗休克作用。其中针刺内关穴对失血性休克时心血管功能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针刺足三里穴能通过调节足阳明胃经和胆碱能通路改善休克和缺血引起的胃肠动力障碍和肠屏障功能损害。在失血性休克口服补液过程中或延迟静脉补液前电针足三里对减轻持续缺血缺氧造成的胃肠道屏障损害、防治脓毒症和MODS等并发症具有明显作用。

上述研究表明针灸在治疗低血容量休克方面疗效确切,快捷方便,不受地理环境限制、有良好的疗效和运用前景,值得更深入地研究和总结,使其系统化、规范化。今后需要在以下两方面加强研究:①治疗创伤、烧伤和失血引起的低血容量休克的穴位组合及配伍研究;②进行针刺抗休克的前瞻性、多中心和大样本临床研究,使针刺治疗休克这一祖国医学的绝技在当今创伤、烧伤和失血性休克现场及院前急救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VYs/hFdTK0nV0koyaVwzvL/2KOg1WvL8uZkjmbGBw2WcWRrVTUn9E0kHv+osJ7Y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