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20章
输血

输血是将人类本身所拥有的血液或血液成分输入患者体内,以达到治疗的目的。输血是医疗救治不可替代的一种重要手段,及时、科学、安全、合理地输用血液,可有效提高医疗救治的效果,降低患者的伤死率。

1918年刘瑞恒与Kilgore等在上海首次报道中国人的血型。1921—1932年北平协和医院采用直接输血法开始了临床输血。1944年7月12日,我国军医署血库在昆明成立。1947年9月,南京中央医院血库成立,开始用4℃冷藏箱保存全血。1951年肖星甫编著《输血与血库》。1953年军委后勤卫生部沈阳中心血库在长春创建。1957年军事医学科学院输血与血液学研究所在天津成立。

第1节
血液与血型

一、血液

人体血液随时都在进行新陈代谢。

(一)血液特性

血液呈红色,其颜色的深浅因红细胞的含氧量变化而不同。正常人血液比重(相对密度)为1.050~1.060,正常男性为1.055~1.063,女性为1.051~1.060。血液相对黏度为4~5;血浆比重为1.025~1.030;血液比重约为1.090。血液比重与红细胞含量、红细胞内血红蛋白含量有关。血浆比重和血浆内蛋白浓度有关。正常人血液pH为7.35~7.45,动脉血pH为7.40,静脉血pH为7.35。

人体内的血液总量,称为血量。一般正常人血液占体重的7%~8%,其中血细胞约占血液总容量的45%,血浆占55%~60%。血管内的血液65%~75%分布在静脉系统内,动脉系统内为11%~20%,余者在毛细血管床及细胞周围。

(二)血液组成

血液由血浆和悬浮其中的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占有形成分的99%。血浆为浅黄色半透明液体,其中除含有大量水分以外,还有无机盐、纤维蛋白原、白蛋白、球蛋白、酶、激素、各种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等。

1.血细胞

(1)红细胞:正常人红细胞在骨髓内由原始红细胞经过增殖分化,大约经过三个发育阶段,3~4次有丝分裂生成早幼红细胞、中幼红细胞和晚幼红细胞,晚幼红细胞脱核而成网织红细胞,成熟后释放至外周血液循环。在生理情况下,红细胞平均寿命为120天,衰老和受损破坏的红细胞多在脾、骨髓和肝等处被巨噬细胞吞噬,同时由红骨髓生成和释放同等数量红细胞进入外周血液,维持红细胞数相对恒定。红细胞的主要功能一是输送氧和少量二氧化碳;二是维持血液的酸碱平衡。

(2)血小板:正常人血小板数为(100~300)×10 9 /L,来源于骨髓巨核细胞。每个成熟巨核细胞可形成6个细胞质突起,每个突起中含1000个左右血小板,整个成熟过程需要7天。血小板脱落后进入血循环,约1/3储存在脾内。正常人血小板存活期为7~14天。衰老和消耗的血小板主要破坏场所在肝脾。每天破坏的血小板中,有10%~20%可能由于消耗所致。血小板在止血和凝血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主要功能是黏附、聚集和释放反应。其次,血小板也参加凝血、血块回缩和血管收缩。血小板在血液凝固中亦起着重要作用。它的表面吸附着各种凝血因子,如第Ⅴ因子、第Ⅷ因子、第Ⅺ因子及第Ⅻ因子等。这些因子在血小板活化时被释放,参与凝血过程。血小板膜表面有血小板第Ⅲ因子,在促进某些凝血因子活化中起重要作用。血小板第Ⅳ因子具有中和肝素的作用。血小板还有促进血块收缩和维护血管内皮完整的功能。

(3)白细胞:白细胞为无色有核的球形细胞,体积比红细胞大,能做变形运动,具有防御和免疫功能。成人白细胞的正常值为(4~10)×10 9 /L。在疾病状态下,白细胞总数及各种白细胞的百分比值皆可发生改变。光镜下,根据白细胞胞质有无特殊颗粒,可将其分为有粒白细胞和无粒白细胞两类。有粒白细胞又根据颗粒的嗜色性,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和嗜碱粒细胞。无粒白细胞有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两种。

2.血浆

(1)血浆的理化特性:血浆呈草黄色,其颜色主要由多种代谢产物,特别是胆红素与白蛋白结合而形成的。血浆略显乳浊状,其主要是由于脂蛋白,特别是乳糜微粒的存在导致,脂质较多时可呈重度乳浊。相对于水为1.5~2.0,血浆的黏稠度较全血的黏度(3~4)为低。血液的pH随所用保存液和血液保存时间而异,如新鲜柠檬酸钠血浆为7.8,新鲜柠檬酸-柠檬酸钠-葡萄糖(ACD)血浆约为7.0(室温)。但ACD全血保存21天后,其血浆pH降为6.7。血浆总渗透压约为7.2大气压。它是由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组成。前者占总渗透压的99.5%,后者仅占总渗透压的0.5%。按正常的血浆蛋白含量70g/L计算,胶体渗透压约为25mmHg,其中75%~80%是由白蛋白产生的。白蛋白对于水分在血管内外的分布有极大的影响,血浆蛋白特别是白蛋白过低时,水分就会滞留在组织间隙中而导致水肿,甚至体腔积液。

(2)血浆的生理功能:血浆由蛋白质、脂类、无机盐及大量化合物包括脂蛋白、糖蛋白、金属蛋白、酶类、维生素和激素等物质组成,生理功能包括:①营养,在各种组织蛋白质和血浆蛋白质之间存在着一种动态平衡,当生理需要时,这两种蛋白质可以互相转化,互相补充;②维持胶体渗透压,白蛋白的胶体渗透压可占血浆总胶体渗透压的75%~80%;③维持酸碱平衡,在正常生理pH下,血浆蛋白质以弱酸和弱碱盐形式存在,血浆蛋白的缓冲作用主要是由组氨酸的异吡唑基团体现的;④运输和调节,体内有许多物质能和血浆蛋白结合,如白蛋白分子有许多极性侧链能与Ca 2+ 、Zn 2+ 、胆红素、脂肪酸和多种药物可逆地结合而发挥体内运输作用。某些球蛋白也有同样的作用,如结合珠蛋白专一地结合血红蛋白,而转铁蛋白则转运Fe 2+ 等;⑤免疫,这是血浆中免疫球蛋白的特殊作用,抗体通常以溶菌、凝集、沉淀和抗毒素形式发挥被动免疫作用;⑥凝血和抗凝血,血浆中有14个凝血因子和若干蛋白酶抑制剂参与凝血与抗凝血的平衡,还存在拮抗凝血作用的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正由于这两种作用的相互协调而保持机体血液的正常循环。

(三)血液功能

1.运输功能 血液能携带自肺部吸入的氧气和自消化道吸收的各种营养成分,由肺及消化道运送到全身各组织细胞,再将各个脏器和组织产生的各种代谢产物如CO 2 、尿素等运至肺、肾等器官排出体外。

2.调节功能 血液中各组成成分的含量是相对恒定的。机体正常生理活动所需的体温、酸碱度、渗透压以及各种离子的适宜浓度等都依赖于血液的调节功能。

3.防御和保护功能 血液中的白细胞对外来物具有吞噬和杀灭作用;血浆中的抗毒素、溶菌素等具有免疫作用;血小板及凝血因子具有凝血、止血作用。

二、血型(blood group)及血型系统

(一)血型

血型是人类血液的主要特征之一,是指血液各成分的遗传多态性(genetic polymorphism)。1900年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病理研究所的Karl Landsteiner发现,健康人的血清对不同的个体红细胞有不同的凝集作用。如果把取自不同人的血清和红细胞成对混合,可以分为A、B、C(后改称O),后来又发现了AB型。百余年来,新的血型不断被发现。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相继发现了白细胞、血小板和许多血清蛋白也有抗原性的不同,红细胞内的酶也分为不同的型,现都称为血型。

(二)血型系统

根据血型抗原的差异和相互关系及遗传规律,可将血型分成不同的血型系统(blood group system)和组别。

血型系统是指不同血型抗原之间的关系,是根据红细胞膜上同种异型(或表型)抗原关系进行分类的组合。每个系统代表一组在遗传上有关的抗原,它们受控的基因或者呈等位基因或者呈连锁基因。不同的血型系统在遗传上是各自独立的。最主要的血型系统如下。

1.红细胞血型系统 截止到2012年2月28日,美国科学家又发现了两种全新的血型,由此人类血型的总数增至32种:ABO、Rh、MNS、P、Lewis、Lutheran、Kell、Xg、Duffy、Diego等,6个集合(collection)和高低2个频率组(几乎在所有的人群中都有的血型抗原,称为高频率组抗原,只在一些家庭成员中才存在的抗原称为低频率组抗原)。

2.HLA血型系统 人类白细胞抗原的英文全名为human leukocyte antigen,简称HLA。1954年,Dausset观察到27例多次输血的患者血清与一组供血者的白细胞作凝集试验时,其中20例血清几乎与所有白细胞都发生凝集反应,而另外7份血清只能凝集60%供血者的白细胞,但是不凝集提供这些血清的7例患者的白细胞,从而提示了HLA的存在。1958年,Dausset发现HLA抗体所针对的靶分子分布在人体所有的有核细胞表面,但由于该抗原首先在白细胞表面被发现,并且白细胞是进行此类抗原研究的最适宜材料来源,故人类的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称为HLA。

3.血小板血型系统 血小板表面具有复杂的血型抗原,这些抗原通常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与其他细胞共有的抗原,称为血小板相关抗原,如血小板表面存在ABO、Lewis和P等血型系统抗原,血小板上还存在HLA-A、HLA-B、HLA-C等HLA-I类抗原;另一类抗原为血小板特有,称为血小板特异性抗原,血小板特异性抗原为血小板特有,并构成血小板膜结构中的一部分。

4.粒细胞血型系统 粒细胞表面抗原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粒细胞特异性抗原,一类为与其他组织共有的抗原。

第2节
常规输用血液品种及适应证

一、输血的目的

1.止血:对由于凝血因子缺陷或减少所致的出血,可输用相应的血液成分。

2.恢复血容量。

3.提高机体的携氧能力。

4.稀释去除血液中的有害物质。

二、全血概念

全血指血液的全部成分,包括血细胞和血浆中的所有成分。常用全血是保存在4±2℃的全血,其公认的主要质量标准是输注后24小时循环内存活的红细胞数至少为原有数目的70%。全血有保存全血及新鲜全血之分。为了补充新鲜的红细胞,可用保存5天的ACD全血或10天的CPD全血;如同时还要补充血小板或白细胞,则应分别用保存1天及12小时内的全血。

1.全血输注的弊端

(1)全血内所含的血细胞和血浆蛋白均不浓、不纯,靠用全血来补充血小板或白细胞易造成循环超负荷且难以达到治疗效果。

(2)全血含多种成分,输全血比输任何血液成分发生同种免疫的可能性都大。

(3)全血含白细胞等成分,传播输血相关疾病的可能性高。

(4)输注全血不利于保护血液资源。

(5)全血容量大,不便于储存和运输。

(6)全血保存形式不利于血液中各有效成分的长期有效保存。

(7)全血的血浆内钠、钾、乳酸等含量高,增加患者代谢负担。

2.输全血的禁忌证

(1)心功能不全或心力衰竭的贫血患者。

(2)婴幼儿、老年人和慢性病体质虚弱者。

(3)需要长期和反复输血的患者。

(4)对血浆蛋白过敏或对白细胞等产生抗体的患者。

(5)血容量正常的慢性贫血患者。

(6)可能施行骨髓移植及其他器官移植患者。

三、成分血与成分输血

成分血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用物理方法分离出全血内的一种或几种血液成分而制成的血液制剂。成分输血就是根据患者的病情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使用成分血的输血方法。成分输血的优点:

1.针对性强,临床实际应用效果好。

2.一血多用,节约血资源。

3.浓度大、容积小、输注后心脏负荷轻。

4.为各种成分制品的病毒灭活创造了条件,能有效减少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5.有利于血液各成分的最佳保存。

四、血液的品种、规格及适应证

(一)全血

1.规格及特点 国内一般以200ml为1U,国际上以450ml为1U。2~6℃储存。含ACD-B、CPD保养液的浓缩红细胞保存期为21天,含CPDA-1保养液的浓缩红细胞保存期为35天。保养液为ACD-B的全血的容量为250ml±10%或500ml±10%;保养液为CPD、CPDA-1的全血的容量为228ml±10%或456ml±10%。按60kg体重计算,成人每输1U全血可提高血红蛋白5g/L,血细胞比容0.015;按每千克体重计算,儿童每输6ml全血可提高血红蛋白10g/L。

2.适应证 适用于贫血且需要补充血容量的患者。

3.注意事项 肉眼观察全血应无凝块、无溶血、无黄疸、无气泡及重度乳糜出现,储血容器应无破损。输注前应检查血液制剂包装是否完好无损,血液制剂外观是否正常,不符合标准的血液制剂不能用于临床;输注前将血液制剂摇匀;除生理盐水外,血液制剂不得与任何药剂在同一输液器内输注;输注血液制剂前15分钟的速度应在5ml/min之内。

(二)浓缩红细胞(CRBC)

浓缩红细胞是将采集到多联袋内的全血中大部分血浆在全封闭的条件下分离出后剩余的部分所制成的红细胞成分血。

1.规格及特点 2~6℃储存。含ACD-B、CPD保养液的浓缩红细胞保存期为21天,含CPDA-1保养液的浓缩红细胞保存期为35天。浓缩红细胞容量为200ml全血分离的浓缩红细胞120ml±10%,400ml全血分离的浓缩红细胞240ml±10%。可避免或减少由血浆输入引起的发热或变态反应,容量小。

2.适应证 适用于贫血患者。

3.注意事项 肉眼观察浓缩红细胞,应无凝块、无溶血、无黄疸、无气泡及重度乳糜出现,储血容器应无破损。输注前检查血液制剂包装是否完好无损,血液制剂外观是否正常,不符合标准的血液制剂不能用于临床;输注前将血液制剂摇匀;除生理盐水外,血液制剂不得与任何药剂在同一输液器内输注;输注血液制剂前15分钟的速度应在5ml/min之内。

(三)悬液红细胞(RBCS)

悬液红细胞是将采集到多联袋内的全血中大部分血浆在全封闭的条件下分离出后并向剩余物加入红细胞添加液制成的红细胞成分血。

1.规格及特点 2~6℃储存。添加剂为MAP、SAGM、CPDA-1,保存期为35天,添加剂为AS-1、AS-3、AS-5,保存期为42天,添加剂为0.9%氯化钠溶液,保存期为24小时。每单位含200ml全血中的血细胞和约30ml的血细胞添加剂,总量约130ml。

2.适应证及输注注意事项 同浓缩红细胞。

(四)洗涤红细胞(WRBC)

洗涤红细胞是采用物理方式在无菌条件下将保存期内全血、浓缩红细胞、悬浮红细胞血液制剂用大量静脉注射用生理盐水洗涤,去除绝大部分非红细胞部分,并将红细胞悬浮在生理盐水中制成的红细胞成分血。

1.规格及特点 2~6℃储存。200ml全血制备的洗涤红细胞容量为125ml±10%;400ml全血制备的洗涤红细胞容量为250ml±10%。该制品白细胞去除率大于80%,血浆蛋白去除率大于98%,红细胞回收率大于70%。悬浮液为静脉注射用生理盐水,保存期为24小时。

2.适应证 适用于对血浆蛋白有变态反应或有输血发热反应的贫血患者。

3.注意事项 因洗涤过程中有血细胞的损失,故输注量应稍大于浓缩红细胞的用量。其余同浓缩红细胞。

(五)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FRBC)

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是采用物理方式在无菌条件下将保存时间在6天内的全血、浓缩红细胞、悬浮红细胞血液制剂中的红细胞分离出并加入红细胞保护剂甘油于低温(-65℃以下)冷冻保存,此红细胞经过解冻去甘油后加入一定量的静脉注射用生理盐水或同时冻存的分离血浆所制成的红细胞成分血。

1.规格及特点 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储存条件及保存期:含20%甘油的冰冻红细胞储存在-120℃以下的环境,含40%的甘油冰冻红细胞储存在-65℃以下的环境,保存期为自采血之日起10年;解冻去甘油红细胞悬浮液在静脉注射用生理盐水或各类保养液的血浆中,储存在2~6℃的环境下,保存期为24小时。200ml全血制备的解冻红细胞容量为200ml±10%,400ml全血制备的解冻红细胞容量为400ml±10%。解冻红细胞体外溶血试验≤50%,解冻红细胞游离血红蛋白含量≤1g/L,解冻红细胞甘油含量≤10g/L,解冻红细胞残留血小板≤1%,解冻红细胞残留白细胞≤1%,红细胞回收率≥80%。

2.适应证 适用于稀有血型、自身输血以及有发热或变态反应的患者。

3.注意事项 FRBC一旦解冻,24小时内必须用完。其他同浓缩红细胞。

(六)单采粒细胞(GRANS)

单采粒细胞是采用血液单采机在全封闭的条件下自动将全血中的粒细胞分离出并悬浮于一定量血浆内制成的单采成分血。

1.规格及特点 20~24℃储存。保养液为柠檬酸三钠与红细胞沉淀剂的混合液体,保存期24小时。除含粒细胞外还含数量不等的淋巴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保存期为24小时。

用细胞分离机单采技术由单个供血者循环血液中采集。每单位含1.0×10 10 个粒细胞,总量约190ml(处理同一名献血者3000ml血液所得)。

2.适应证 适用于暂时重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伴严重细菌感染的患者。

3.注意事项

(1)粒细胞输注不良反应较大,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并严密观察患者的反应。

(2)剂量。成人每天(1~3)×10 10 个粒细胞,连续用4~6天。儿童每天按3×10 10 个粒细胞/m 2 体表面积输注。

计算公式:纠正粒细胞增加值=粒细胞单位增加数×10 10 /输注粒细胞总数

(3)疗效指标:临床疗效主要观察感染是否控制,体温是否下降,而不是观察粒细胞绝对值是否增加。

(七)血小板

1.规格及特点 除含血小板外,尚有少许的红细胞和白细胞。温度20~24℃,振动频率60次/分,振幅5cm。

(1)浓缩血小板:将室温保存的多联袋内的全血,于采血后6小时内在20~24℃的全封闭条件下将血小板分离出并悬浮在血浆内所制成的成分血。血小板含量≥4.0×10 10 /400ml全血制备;≥2.0×10 10 /200ml全血制备。保养液为ACD-B、CPD、CPDA-1;浓缩血小板容器为普通血袋的浓缩血小板保存期为24小时,浓缩血小板容器为血小板专用血袋的浓缩血小板保存期为5天。保存期为24小时的浓缩血小板容量为25~30ml/200ml或400ml全血制备;保存期为5天的浓缩血小板容量为25~35ml/200ml全血制备,50~70ml/400ml全血制备。

(2)单采血小板:采用血液单采机在全封闭的条件下自动将全血中的血小板分离出并悬浮于一定量血浆内制成的单采成分血。保养液为ACD-A;经过开放处理和(或)采用普通血袋的单采血小板保存期24小时,未经开放处理并且采用血小板专用血袋的单采血小板保存期为5天。保存期为24小时的单采血小板容量为125~200ml,保存期为5天的单采血小板容量为250~300ml。

2.适应证 适用于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障碍引起的出血患者。

3.注意事项 肉眼观察浓缩血小板,应呈淡黄色云雾状,应无纤维蛋白析出、无黄疸、无气泡及重度乳糜出现。储血容器应无破损。

(1)一个治疗量的单采血小板或手工血小板10~12U,输注1小时后,可使患者血小板数上升至5.0×10 10 /L。

(2)剂量及疗效:血小板输注前及输注后1小时进行血小板计数。

(3)判断输注血小板效果的指标:①临床止血效果;②循环血中血小板数;③患者体内血小板存活时间;④血小板功能检测。

计算公式如下:

血小板计数增高指数(CCI)=[(输后血小板数-输前血小板数)×体表面积(m 2 )]/输入血小板总数(10 11

∗每平方米体表面积输浓缩血小板1.0×10 11 个,可提高的血小板数为(5~10)×10 9 /L。

∗∗体表面积(m 2 )=0.0061×身高(cm)+0.0128×体重(kg)-0.01529

如果输注1小时后CCI>15~20,输注18~24小时后CCI>10,说明血小板输注有效。如果多次输注血小板的患者,输1小时后CCI<10,或始终<7,应怀疑血小板同种免疫所致,可认为血小板输注无效。对血小板输注无效的患者,应考虑进行血小板配型。

(八)新鲜冰冻血浆(FFP)

新鲜冰冻血浆是在全血采集后6小时(全血保养液为ACD)或8小时(全血保养液为CPD、CPDA-1)内,在全封闭的条件下将血浆分离出并冻结制成的成分血。

1.规格及特点 200ml全血制备的新鲜冰冻血浆为100ml±10%;400ml全血制备的新鲜冰冻血浆为200ml±10%;新鲜冰冻血浆血浆蛋白含量≥50g/L,Ⅷ因子含量≥0.7U/ml。-18℃以下保存期为1年。

2.适应证 适用于凝血因子缺乏或大量输血伴有凝血障碍的患者。

3.注意事项 FFP一经融化必须在24小时内输用,不可复冻。FFP冰冻和融化过程中凝血因子活性的损失估计为15%。FFP的首次剂量一般为10ml/kg,维持剂量为5ml/kg。输注肉眼观察30~37℃融化的新鲜冰冻血浆,应呈淡黄色澄清液体,无纤维蛋白析出、无黄疸、无气泡及重度乳糜出现。储血容器应无破损。

(九)冷沉淀(Cryo)

冷沉淀是保存期内的新鲜冰冻血浆,在1~6℃封闭状态融化后,在1~6℃无菌条件下分离出沉淀在血浆中的冷不溶解物质并在1小时内冻结而制成的成分血。

1.规格及特点 纤维蛋白原含量≥150mg/200ml新鲜冰冻血浆制备;≥75mg/100ml新鲜冰冻血浆制备。Ⅷ因子含量≥80U/200ml新鲜冰冻血浆制备;≥40U/100ml新鲜冰冻血浆制备。

2.适应证 适用于纤维蛋白原缺乏症以及甲型血友病患者。

3.注意事项 肉眼观察30~37℃融化的冷沉淀凝血因子无纤维蛋白析出、无黄疸、无气泡、无重度乳糜。储血容器应无破损。成人每输注1U的冷沉淀制品,约可提升Ⅷ因子2%。一般临床输注量按每6kg体重输1U计算,融化后的冷沉淀4℃存放会发生再沉淀。

五、血液代用品

血液代用品是具有携带氧气和扩容功能的溶液。

(一)血液代用品的特点

1.对输入体无免疫原性。

2.适用于各种血型的患者。

3.无传播疾病的风险。

4.与人血液所有组分具有相容性,能代替人血的生理功能。

5.在血管内有较长时间的保留时间,代谢产物无毒并能经过正常的渠道排出。

6.易保存,储存时间长。

(二)血液代用品的种类

血液代用品有血浆代用品、血小板代用品和红细胞代用品。其中以白蛋白、羟乙基淀粉、葡聚糖等溶液作为血浆代用品已被用于临床,其作用是维持血液的渗透压、酸碱平衡及血容量。血小板代用品正处于研究初期。红细胞代用品大致分为3种:第一种是氟碳化合物乳剂,乳化处理后的氟碳化合物乳剂溶解氧的量是水的20倍。氟碳乳剂配合使用输氧设备,可以增加血液的氧气携带量。氟碳化合物在代谢后以原形由肺排出。第二种是修饰的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如果没有细胞膜的保护,血红蛋白的分解速度非常快,并可能导致肾严重损伤,因此血红蛋白不能直接注射入人体。科学家从过期的人血或动物血等多种材料中分离纯化血红蛋白,将其修饰后制成坚固的改进型血红蛋白。修饰后的血红蛋白制品可以起到和红细胞一样的携氧、供氧作用。第三种是重组人血红蛋白。修饰的血红蛋白必须依赖天然血红蛋白的来源,而随着生物技术特别是基因重组技术的飞速发展,重组人和动物血红蛋白的研究成为热点。科学家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在大肠埃希菌、酵母菌、昆虫、转基因动植物中表达出天然人的血红蛋白。第四种“人工红细胞”。模拟天然红细胞膜和红细胞内的生理环境,用仿生高分子材料将血红蛋白包裹起来制备而成。

六、成分血输注剂量计算公式

(一)红细胞输注剂量计算公式

1.非出血患者输注红细胞单位计算

2.新生儿输红细胞单位数计算公式。

需输用红细胞单位数

3.儿童每千克体重输全血6ml(约红细胞3ml),可提高Hb 10g/L或Hct 3%。

(二)血小板输注剂量计算公式

注:1.期望计数增加数=期望值-实际值(患者血小板计数);

2.按男女平均值计算血容量,即每千克体重含血液0.07L;

3.除数中的0.5是指至少50%的体内回收率,另外50%包括血小板的损伤及输注过程中的丢失、消耗。

(三)粒细胞输注剂量计算公式

1.1.0×10 10 个粒细胞/次是取得治疗效果的最低剂量。

2.严重粒细胞缺乏的患者,每天至少要输10×10 10 个粒细胞才有效。

3.对革兰阴性杆菌引起的败血症,输注1次有效率为6%,输注2次有效率为25%,输注3次有效率为50%,输注4次有效率为100%;分离出的白细胞应在分离后4~6小时完成输注,在22±2℃保存最长不超过8小时。

(四)冷沉淀输注剂量计算公式

一般冷沉淀用于治疗甲型血友病的日剂量为(每袋冷沉淀按含100UⅧ计):轻度出血(10~15)UⅧ/kg体重,中度出血(20~30)UⅧ/kg体重(一般需输3~14天),重度出血最好选用Ⅷ浓缩制剂。纤维蛋白原缺乏的患者常用剂量为每次1袋/10kg体重。Ⅻ因子缺乏患者有出血倾向时,冷沉淀使用剂量为1袋/10kg体重,每2~3周输一次。

第3节
自身输血

自身输血(autotransfusion)是采用患者自身的血液或血液成分,以满足本人手术或紧急情况时需要的一种输血方法,最大储血量可在一个月内达2000ml,血液保存方式分液态保存法(有效保存期全血可达35天)和冰冻保存法(有效保存期可达10年)。

一、自身输血优缺点

(一)自身输血的优点

1.可避免由异体输血引起的疾病传播。

2.可避免同种免疫的发生。

3.可降低由输异体血而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4.能解决有严重输血反应者,配血不合患者和稀有血型患者的用血问题。

5.节省血源。

6.能刺激患者细胞再生,使患者术后能很快恢复。

7.免去了交叉配血等费用,节约患者的费用。

8.稀释式自身输血可降低患者的血液黏稠度并改善血液微循环,取得对组织的最佳送氧效果。

(二)自身输血对受血者的不良影响

1.术前多次采血的储存式自身输血,容易造成患者贫血及血容量减少。

2.采血过程可能发生献血反应。

3.回收式自身输血可能造成患者凝血因子和血小板消耗。

4.废血利用容易引起血液污染和(或)造成肿瘤细胞扩散。

(三)自身输血注意事项

1.出血量在1000ml以上者,易引起血小板减少和纤维蛋白原降低,血液回收超过3000ml(清洗血)时易发生凝血障碍,故术中应做出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等化验,特别是大量肝素血回输时,应根据化验结果用等量的鱼精蛋白中和,防止术后渗血。

2.大量清洗时,蛋白丢失过多,易造成低蛋白,引起胶体渗透压降低,故术中及术后应适当补充胶体或白蛋白。

3.在血液回输过程中,由于大量的空气吸入或回收的血液受到污染,有可能造成术后感染等并发症,使用自体回收血患者术后应常规应用广谱抗生素。

二、自身输血方式

(一)储存式自身输血

在术前数天或数周或疾病的缓解期采集自体血液,以供必需时使用的自身输血方法。

1.病例要求 估计术中失血>600ml,且患者血细胞比容大于0.33;血红蛋白男性不低于120g/L,女性不低于110g/L。否则采血量要适当减少。

2.适应证 ①一般情况好,预计术中需输血者;②稀有血型或曾经配血发生困难者;③曾有严重输血不良反应病史者;④因输血产生同种免疫抗体的患者;⑤准备进行骨髓移植的患者;⑥供血困难或经济困难,但手术需输血者;⑦不希望输异体血者;⑧肿瘤或恶性血液病患者在化疗或放疗后缓解期希望预存自身血液成分,于再次化疗或放疗时回输的患者等。

3.禁忌证 ①活动性细菌感染;②不稳定性心绞痛、主动脉缩窄和未控制的高血压患者;③有献血史并在献血后发生过迟发性昏厥者(如献血后30~60分钟,甚至数小时内虚脱或意识丧失者);④有活动性癫痫病史者;⑤有遗传缺陷造成红细胞膜异常、血红蛋白异常或红细胞酶缺乏使自身血液在储存期间易发生溶血的患者;⑥贫血、出血或血压偏低者;⑦肝肾功能不良者;⑧服用抑制代偿性心血管反应的药物者。

(二)稀释性自身输血

在手术刚开始前采集一定量的血液,同时输注晶体和(或)胶体予以补充,使血液稀释而血容量维持正常,抽出的血液在术中或术后回输患者的自身输血方法。此法称正常血量血液稀释法,其目的是使患者术中少丢失血液。

1.病例要求 估计术中失血量>600ml,术前血红蛋白>10g/L、血细胞比容>0.35,血小板计数>100×10 9 /L,凝血酶原时间正常的患者。患者的血红蛋白及血细胞比容必须全程监控,前者不得低于60~70g/L,后者不得低于0.2。

2.禁忌证 ①低血容量者;②缺氧性疾患如贫血患者(血红蛋白<100g/L);③心、肝、肾功能不全疾患如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高血压或近期有心肌梗死等患者;④严重肺疾患、微血管病的患者和妊娠者;⑤非心脏手术的冠心病患者;⑥有白蛋白合成障碍、血液凝固功能障碍或有出血倾向的患者等。

(三)回收式自身输血

手术医生在术中或术后用严格的无菌操作技术与适当的医疗器械将手术中或创伤后流失在手术野或体腔内的血液回收,经过滤、洗涤、浓缩,于术中或术后回输给患者的自身输血方法。

1.病例要求 估计胸腹腔内积血或手术野出血量超过1000ml者。

2.适应证 ①大量丢失血液的手术,如胸腹腔大血管手术、心脏手术等;②内出血者,如脾破裂、大动脉瘤破裂等;③血源供应不足时的战伤、外伤手术;④其他如肝移植和其他一些手术,但肿瘤患者手术时的血液是否应该回收尚无一致意见。

3.禁忌证 ①开放性创伤超过4小时的积血,或有明显的细菌或其他微生物污染者;②污染的血,尤其是接触粪便、羊水的失血不宜回输;③用不适合静脉输入的消毒剂或细胞毒剂,如用聚乙烯吡咯酮碘清洗手术伤口或在出血面使用微晶胶原止血剂者;④用肝素作抗凝剂,而又疑有脑、肺、肾盂损伤或有大面积软组织损伤的患者。

第4节
输血不良反应

输血不良反应是指输血过程中和输血后因血液成分本身、外来物质和微生物传播等引起的用原来疾病不能解释的新症状和体征。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发热反应最高,占所有不良反应的52.1%,其次是变态反应,占总反应的42.6%。血液成分中以白细胞的反应率为最高。

一、分类及病因

(一)按发生的时间和原因分类

输血不良反应分为即刻反应和迟发反应,前者指在输血当时或输血后24小时内发生的反应,后者则在输血后数天至数月出现,按发生的原因分为免疫反应和非免疫反应。

(二)按血液成分分类

不同的血液成分引起的不良反应见表20-1。

二、临床表现

(一)溶血反应

溶血反应是患者接受不相容的红细胞或含有针对其自身红细胞的同种抗体的血浆,使供者红细胞或患者自身红细胞在患者体内发生异常破坏的输血不良反应。

1.急性溶血反应 于输血后24小时内发生,多见于立即发生,主要由于ABO血型不合。该反应发生迅速,输入10~50ml的异型血即可引起。主要表现为发冷、寒战、发热、头痛、腰背疼痛、胸前压迫感、呼吸困难、发绀、血红蛋白尿、黄疸等,严重者会发生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和急性肾衰竭。处于全身麻醉(简称全麻)状态下的伤病员,发生溶血反应的唯一表现是出现不能解释的手术区严重出血和低血压。

表20-1 输血不良反应按血液成分分类

2.迟发性溶血反应 于输血后2~21天发生,多发生在输血后7天。主要是对先前存在致敏的抗原,产生回忆应答反应的结果。由于反复输血,使受血者已被不相容的血型抗原致敏,产生相应抗体,随时间推移,抗体可以减弱或消失。再次输血前,可以测不到相应抗体,但输入不相容血液后,受血者对先前致敏抗原,产生免疫回忆反应而导致溶血。溶血主要发生在血管外,也可以有血管内溶血,导致血红蛋白尿。

(二)发热反应

在输全血或输血液成分期间,或输血后1~2小时,体温升高1℃以上,并以发热寒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输血反应为发热反应。一般在输血开始15分钟至2小时,突然发热、畏寒、寒战、出汗,体温可达38~41℃。某些患者可伴有恶心、呕吐、皮肤潮红、心悸和头痛。血压多无变化,30分钟至2小时后症状渐缓解,7~8小时体温恢复正常。在全麻状态下,发热反应很少出现。引起的原因如下:

1.致热原 一般指引起发热反应的各种微量物质,包括细菌性热原、药物中的杂质、非蛋白质的有机或无机杂质、采血或输血器上的残留变性蛋白质等。

2.免疫反应 大多数发热反应与多次输入HLA不相合的白细胞、血小板有关。

3.其他反应的早期症状 溶血性输血反应和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等早期或轻症也可表现为发热,要特别加以鉴别。

(三)变态反应

变态反应主要原因包括患者有IgA抗体和IgA同种异型抗体;过敏体质等。

1.轻度变态反应 全身皮肤瘙痒、皮肤红斑、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和关节痛。

2.重度变态反应 支气管痉挛、喉头黏膜水肿、呼吸困难、哮喘、发绀,更严重的出现过敏性休克。有些患者可伴发热、寒战、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

(四)血源性疾病传播

脂质包膜病毒传播的危险有HIV、HTLV-Ⅰ/Ⅱ、HBV和HCV。其他血源性感染疾病有梅毒、EB病毒、利什曼病、莱姆病、布鲁菌病、B-19细小病毒等。

(五)输血相关的移植物抗宿主病

在输入含免疫活性淋巴细胞的血液时,受血者如果由于疾病等原因导致免疫功能缺陷或受抑制,缺乏抗供血者的反应,输血后把供血者的血液误认为是自身的血液,不予排斥。而供血者血液进入受血者体内则把受血者的血液淋巴结细胞辨认出非自身的淋巴细胞予以排斥,从而导致致命性的TAGVHD,该病的死亡率在90%以上。

(六)输血相关的急性肺损伤

因输入含有与受血者白细胞抗原相应的抗-HLA抗体、抗粒细胞特异性抗体的全血或含有血浆的血液成分,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导致急性呼吸功能不全或肺水肿。

(七)输血后紫癜

由于输入不相容的血小板(ABO相合,但白细胞和血小板特有血型不合),产生抗原抗体反应,破坏血小板,引起急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八)循环超负荷

短时间内输入大量的血液,或输血速度过快,超过患者循环或心脏的负荷能力,导致心力衰竭或急性肺水肿,重者可死亡。

(九)其他输血不良反应

由于大量输入保存的血液,大量抗凝剂成分柠檬酸盐进入患者血循环,其和钙离子螯合可能引起低血钙。库存血中钾离子随保存期延长从红细胞内流出,大量钾离子输入可能影响患者的钾-钠平衡。另外,大量输入库存血可能因稀释作用而使患者血小板计数和凝血因子水平降低。

三、输血不良反应的处理与预防

(一)输血不良反应的处理

1.减慢输血速度或停止输血,但一定要保留静脉输液通畅。

2.根据症状,对症治疗。

3.根据症状判定输血反应原因,送检患者标本和剩余血液(剩余血液送检中注意无菌操作)。

4.与输血科联系,告知反应情况,以便输血科配合查明和了解情况,为下次输血做好充分准备。

(二)输血不良反应的预防

1.输血前护士应再检查一次输血袋和有关输血器材的密封性。

2.严格各种输血查对制度,不得有丝毫差错。

3.多次输血者或经产妇,在申请输血前应严格查询输血反应史,进行抗体筛选,以便寻找合适的血源或血液成分。

4.血液制品从冰箱取出后立即输用,且应在4小时内输完,不得在室温久置。

5.严格掌握输血速度,并严密观察输血全过程。

6.大量输库存血时,注意血液的加温和凝血因子的补充。

7.开展成分输血,并运用新的技术尽量避免不需要成分的输入。

8.对经常反应者采取预防措施,如服用退热剂或抗过敏药等。

第5节
大量输血

大量输血是指一次(或在12~24小时)输血量超过患者自身血容量的1~1.5倍,或3小时内输血大于1/2的自身血容量。美国将24小时内输入75ml/kg体重以上的血液定为大量输血,相当于一位70kg体重的人24小时内输入5000ml的血。我国《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未对大量输血作出明确定义。

大量输血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应予重视。

1.循环超负荷 循环超负荷是过多过快输血,超过了受血者心血管系统的负荷能力所引起。患者可出现全身静脉压上升,伴随肺血管内血量增加和肺活量减小。如不及时处理,病情会进一步加重,严重的可于数分钟内死亡。

2.凝血异常 大量输血的患者,在手术中或手术后出现原因不明的出血倾向:手术创面或伤口渗血不止、胃肠道黏膜出血、皮肤大片淤斑、引流出的血液不易凝固或凝块溶解等,这时应想到可能是大量输血造成的凝血障碍,并迅速进行血小板数量测定,出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血浆纤维蛋白原等有关血液学检查,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3.柠檬酸盐中毒及低钙血症 大量输入柠檬酸盐保存的血液有可能发生柠檬酸盐中毒,使血清结合钙上升,游离钙下降。临床可出现血压及脉压下降,手足搐搦,心电图显示Q-T间期延长、心律失常,甚至出现心室颤动、停搏等。

4.高钾血症 库存血钾离子浓度随保存日期而逐步上升,2周后血浆钾将高出正常的4倍以上,3周末可达32mmol/L。加之休克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肝糖原分解,钾离子自肝细胞释出,肾排钾功能减退,如有酸血症和广泛软组织损伤更易使血钾升高。故大量输血须注意可能出现高钾血症。不过,临床实际很少引起能导致钾中毒的程度。

5.低钾血症 库存血中丢失钾的红细胞输入体内后重新吸钾排钠,血浆中的钾离子大量移入红细胞内,因而血钾降低。由于保存液中的柠檬酸盐在代谢中产生碳酸氢钠,大量输注库存血后可致代谢性碱中毒,钾离子一方面进入红细胞内以换取氢离子,一方面代替氢离子经肾排出,血浆钾降低。

必须大量输血时应考虑适当输注较新鲜血并注意及时纠正酸碱平衡失调。

6.高血氨症 正常人血液中的氨以铵盐形式存在,含量极少,0.4~1.0mg/L,血液在4℃保存期中,血氨含量升高,冷藏储存到21天时,血氨可增至9mg/L。当肝功能不全或接近肝性脑病的肝衰竭患者,大量、快速输入保存期太久的血液时,可导致血氨增高,出现肝性脑病表现。

7.低体温 快速、大量输入未经加温的冷藏血,可使受血者体温降低3℃或更多。人体体温在34~36℃时为轻度低温,低于34℃则为中度低温。低体温是一种特别的代谢性并发症,可使血红蛋白对氧的亲和力增加。柠檬酸及乳酸的代谢降低,由于蓄积发生代谢性酸中毒。心血管对输冷血耐受性低,可引起静脉痉挛发生输血困难,患者会感到寒冷不适。为预防大量输冷血所致患者体温下降引起的反应,应在输血前或输血过程中,适当将血液做加温处理。

8.微聚物与肺微栓塞 微聚物指库存血在储存过程中由白细胞、血小板和纤维蛋白组成的微聚颗粒,其直径为10~164μm。颗粒数目随着保存期的延长而增加,亦与抗凝剂种类、采血方法和保存温度有关。这些微聚物通过滤网(标准滤血网孔径为170μm)后进入血循环,可以阻塞肺内毛细血管引起急性肺损害。

栾建凤

参考文献

王同显,马宝凤.2012.严重创伤患者大量输血的研究进展[J].中国输血杂志,25(7):636-638.

郑忠伟,蔡辉,王槊.2008.应激状态下的紧急血液保障和血液安全[J].中国输血杂志,21(8):571-572.

Chandler M H, Roberts M, Sawyer M, et al. 2012. The US military experience with freshwhole blood during the conflicts in Iraq and Afghanistan[J]. Seminars in Cardiothoracic and Vascular Anesthesia, 16 (3): 153-159. eZqPoYX8FEJ51kHLulzK989pgGndyBMFv5KoGCeyYT+ftFcW6VA45f/LVsMONfY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