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篇
苏格拉底之前的哲学家

第01章 古希腊文明的崛起

早在古希腊文明崛起之前,人类文明就已经在古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发展了数千年,并开始向周围地区传播。只是,这个阶段的人类文明还缺少一个重要因素,而古希腊人最终补充上了这一因素。古希腊是现代数学、科学和哲学的起源地,古希腊人对纯粹知识的探索和成就是巨大的,不仅编纂了大量内容详尽的历史书,而且不受前人思想的束缚去思考生活和世界。直到今天,人们仍对古希腊交口称赞。

史上第一位哲学家是泰勒斯,他预言过一次日食。后来,天文学家推算出此次日食时间是在公元前585年。由此,我们得出结论——泰勒斯生活在公元前6世纪初,而哲学也诞生于这个时代。事实上,早期的科学是被包含在哲学中的,因而科学的诞生时间也是公元前6世纪初。可以说,古希腊历史起始于这个时期。在此之前,没有人知道古希腊历史,人们只能通过推断去了解它。

大约在公元前4000年,古埃及出现了象形文字,接着古巴比伦也出现了象形文字。象形文字通过图像来表达意思,现在中国仍在使用这种文字,而西方的象形文字历经数千年,早已演变成了字母。

尼罗河、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孕育了古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同时也催生了农业和贸易。法老是这片土地的主人,法老之下有军事贵族和祭祀贵族。农奴归法老和贵族所有,负责耕种。当时,这片土地上存在一种多神教,据说法老与教中的诸神关系密切。

在神学方面,古埃及和古巴比伦有许多不同之处。古埃及人相信人死之后灵魂会下地狱接受审判,然后回到死者的身体,木乃伊和金字塔也由此出现。从公元前40世纪末到公元前30世纪初,古埃及的法老们建造了金字塔群。此后,古埃及文明因宗教保守主义的影响而停滞不前。公元前18世纪,古埃及被闪族人攻占。闪族人统治了古埃及两个世纪,唯一的贡献就是传播埃及文明,除此之外没有留下任何功绩。

古巴比伦在历史上遭遇了更多的战争。闪族人打败了最初居住在这里的苏美尔人,并从他们那里继承了楔形文字。当时,这个地区的众多城邦年复一年地相互争斗和杀戮。最后,古巴比伦获胜,其他城邦成为其附属。

古埃及和古巴比伦的宗教都有生殖崇拜。大地是阴性的,太阳是阳性的。在古巴比伦的众女神中,大地女神伊什塔的地位最高。后来在西亚,人们以各种名称崇拜她。古希腊殖民者为她建造了一座神庙,并称她为阿尔忒弥斯,也就是后来的女神狄安娜。基督教把这个形象塑造为玛利亚,也就是后来的“圣母”。

与政权结合后,宗教开始被政治影响。宗教中的男神和女神由此被赋予了各种使命,例如确保大地丰收和战争胜利等,这些神像被安置在全国各地的神庙里。

宗教与政治挂钩后,就自然与道德有了联系。法律是众神传给国王的,因此违反法律将被视为侮辱众神,宗教与道德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比起来生,古巴比伦的宗教更关心现世。在古巴比伦,巫术和占星术不仅流行,还广泛传播,同时给后世留下了大量的科学知识。例如,一天有24小时,圆周有360度,以及日食、月食的周期等。

古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地区是农业文明,而它们周边的民族是游牧文明,两者有很大不同。直到公元前1000年,古埃及人和美索不达米亚人还无法自行制造金属武器,只能通过贸易和掠夺获取。当时的贸易主要在海上进行。掠夺并非长久之计,于是商业开始发展。克里特岛是第一个发展商业的地方。从公元前2500年到公元前1400年,克里特岛一直保持着一种被称为米诺斯文明的先进文明,这一文明也被称为“克里特文明”,源于这种文明的艺术给人以与古埃及庙宇截然不同的感觉。

克里特文明是一种海洋文明,与古埃及有着密切的联系,古埃及壁画就曾描绘过两地之间的海上贸易。克里特文明中的宗教偏叙利亚,但艺术风格与古埃及更类似。在古希腊神话中,一直流传着克里特岛的传说。在公元前1500年,岛上宏伟的宫殿就已经被摧毁——这可能是古希腊入侵者所为。目前已知的克里特岛历史,都是通过岛上发现的古埃及文物和壁画推断而来。

克里特人崇拜女神,他们像埃及人一样,相信人死之后有灵魂。从克里特人的艺术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没有沉重宗教压迫的幸福国家。壁画表明,当时他们喜欢斗牛,无论男女都有高超的斗牛技术。岛上的人们有自己的文字,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能读懂。当时岛上的环境和平,没有战争,因此没有城墙存在。

大约公元前1600年,克里特文明在毁灭之前传播到古希腊,被称为迈锡尼文明,一直持续到公元前900年。这种文明在皇家陵墓和城堡遗址中都有所体现,其艺术风格显然来自克里特岛。

关于迈锡尼人还有很多尚未解开的谜团,比如他们的语言、他们是否是土著、他们是否被克里特人征服等。他们可能是从北方来的贵族,并将希腊语传播开来。在古希腊历史上,有过三次入侵浪潮。起初是伊奥尼亚人,他们几乎继承了全部的克里特文明;接着是亚该亚人,他们与伊奥尼亚人的战争严重削弱了迈锡尼文明;最后是多利亚人,他们的入侵彻底摧毁了衰弱的文明。多利亚人带来了他们自己的宗教:印度-欧罗巴宗教。这种宗教与这块土地上迈锡尼时代的宗教相互影响,形成了后来的古希腊宗教。

以上是人们的推测,没有人知道迈锡尼人的真实情况,因为他们的文明已经被摧毁。

迈锡尼文明被摧毁后,一部分入侵者定居下来,成为农民;另一部分入侵者来到希腊群岛和意大利南部,在那里建立城市并定居下来,依靠海上贸易谋生。古希腊文明是海洋文明,对他们来说,陆地和海洋同样重要。

古希腊有许多山脉和山谷,这些山谷被群山隔开,交通不便,但与周边沿海城市连接非常方便。山谷形成了农业区,生产物资,但这些物资无法保证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古希腊人不得不从事航海贸易,同时扩张殖民地。这些殖民地主要分布在小亚细亚半岛、西西里岛和意大利,那里人们的生活水平甚至高于古希腊。

在古希腊,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也不尽相同。例如,斯巴达地区的贵族以压榨农奴为生;贫瘠地区的农民能够自给自足,不受压迫;发达地区的公民一般依靠奴隶劳动积累财富。奴隶都是在战争中被俘的野蛮人。除了斯巴达,经济越发达的城邦,女性的地位就越低。

古希腊经历了君主制、贵族制、僭主制和民主制的交替。这里的国王没有古埃及国王那样的绝对权威,必须服从元老院的决定。“僭主制”意味着权力不能世袭,“民主”适用于除妇女和奴隶以外的所有公民。

贸易和海上掠夺促使古希腊人学会写字。虽然这时的古埃及和古巴比伦已经有了文字,但没有证据表明他们会写字。腓尼基人教古埃及人写字,同时也被古埃及和叙利亚文化影响。在古希腊崛起之前,腓尼基人称霸海上。在公元前14世纪,叙利亚人写给古埃及国王的信使用的还是楔形文字,到公元前9世纪的时候,就变成了腓尼基字母。这种字母可能是从古埃及字符中衍生而来,但字母的转换最终是由腓尼基人完成的。后来,古希腊人也引入这种字母,促进了古希腊文明的崛起。

古希腊文明的首位名人是荷马,人们对他的认识也全是通过推测得来的。有人认为《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这两首长诗的创作时间跨度是200年(公元前750—公元前550年)。庇西特拉图曾于公元前560年至公元前527年在古希腊执政,他确定了荷马史诗现在的版本。自此之后,荷马史诗就成了雅典年轻人吟唱的经典之作。

从荷马的诗歌中,可以看出后期贵族阶级摒弃迷信的文明思想。人类学家推断,荷马只是一位故事整理者,而非创作者。荷马史诗中被摒弃的迷信思想仍然隐藏在人们的宗教中,它们与文明相互对立、此消彼长。

任何地区的宗教都是部落的,而非个人的。人们通过举行仪式来召唤大自然的赐福。仪式期间,人们充满激情,个人融入部落,以消除孤独感。当这种宗教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就会将动物作为祭品杀死并吃掉,这在古希腊十分普遍。不过当时也有不那么残忍的宗教祭祀仪式。

荷马史诗中的宗教是非常人性化的,除了永生之外,神与普通人没有什么不同,甚至在这些诗句中,还有几节表现出了对神的不敬。事实上,这些史诗真正强调的不是众神,而是“命运”和“定数”。命运对古希腊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荷马作品中的神是贵族阶级的代表,他们天生喜欢征服,不会去关心劳动人民,也不屑给农民一个好收成。

除了众神,人间的英雄在荷马笔下也不甚高尚。典型的代表是庇勒普斯家族,这个家族的相互杀戮和复仇无法让人们感受到家庭的幸福。

最迟在公元前6世纪,荷马史诗形成了现在的版本。这一世纪非常重要,不仅在古希腊开始出现数学、哲学和科学,在世界其他地区也发生了许多有意义的事情:孔子、佛陀和琐罗亚斯德诞生;居鲁士建立了波斯帝国;本世纪末,伊奥尼亚的古希腊城市举行起义以反抗波斯的统治,但失败了。起义被镇压后,当地最优秀的人才争相逃亡,他们中不乏哲学家,他们游历于没被波斯占领的地区,传播文明。

古希腊由众多独立的城邦国家组成,不同国家的文明程度有很大差异,只有少数几个国家在军事或经济上对古希腊文明做出过贡献。

除了城市外,还有乡村,阿卡迪亚就是一个有名的乡村。这些乡村不是城市人想象的那种田园乡村,而是非常荒蛮的乡野。

乡村地区的人们崇拜牧神“潘”。“潘”的原名是“帕昂”,意为牧人。人们为求丰收,举行了众多祭祀仪式。因为没有牛,他们用羊来象征丰收。在当时,还有一个狼人族的传说,据说如果吃了作为祭品的人肉,就会变成狼人。这种迷信思想在当时的古希腊十分盛行。

古希腊的很多东西会让我们联想到现代意义上的宗教,例如当我们提及狄俄尼索斯或巴克斯时,就会想到醉酒的酒神。人们对酒神的崇拜产生了一种神秘主义,影响了后世许多哲学家。若想了解古希腊的思想发展,就绝不能忽视这一点。

在色雷斯人眼中,狄俄尼索斯或巴克斯是保佑丰收的神。色雷斯人被古希腊人视为野蛮人。人们把酒带来的美妙感觉归功于巴克斯。巴克斯崇拜很早就从色雷斯传播到了古希腊,但没有人知道具体时间。尽管传统主义者极力反对,巴克斯崇拜还是建立了起来。这是一种奇怪的崇拜,它不仅包含着野蛮的元素,还纵容着女性的狂欢。

在古希腊人中,竟然传播开野蛮人信仰,这表明一些古希腊人崇尚原始本能的事物和生活方式,厌恶理性和道德,而这将导致他们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倾向某种反动。

文明人和野蛮人的最大区别,特别是在农业兴起之后,在于文明人看事物的目光更长远。为了在冬天有食物,夏天就要开始努力劳动——野蛮人可不会做这样“愚蠢”的事情。只有用理性取代冲动,我们才能证明自己是真正的文明人。狩猎是即兴的、冲动的,而耕种需要等待很长时间才能收获,是理性的。

文明要想消除冲动,仅靠个人理性是不够的,还要依靠法律、道德和宗教约束。如果触犯法律,就会受到惩罚;即使没有犯罪,不义的行为也会受到道德的谴责。私有制使妇女失去了社会地位,同时形成了奴隶阶级。社会赋予个人责任感和使命感。个人已经习惯了对自己施加的沉重压力,并且为了美好的未来愿意现在受苦。

长期愿景是理性的,但也令人沮丧,因为美好总是在未来,而痛苦总是在现在。酒神巴克斯的崇拜者反对这种理性。酒能愉悦他们的精神和肉体,打破日常生活的苦闷。没有酒的日子很无聊,而有酒的生活则充满隐患。长期愿景和冲动之间的对立贯穿于历史,不分上下。

理性的文明很像科学,但不是纯粹的科学。人们需要激情、冲动、艺术和宗教。古希腊的哲学家中,有些倾向科学,有些倾向宗教。宗教派大多都受巴克斯崇拜的影响,这也影响了柏拉图和后来的基督教神学。

在有关巴克斯的诸多传说中,有一种说法认为,他是神的儿子。当巴克斯还是个孩子的时候,被巨人族吃掉了,只留下一颗心,巴克斯通过这颗心重生。后来巴克斯的信徒生吃野生动物,这被认为是对巨人族的报复。因为野兽身上有神性,所以吃野兽会更接近神明。人归天地共有,人身上的神性越强,属于地的部分就越少。

狄俄尼索斯的原始崇拜是野蛮和丑陋的,但影响后来哲学家的并不是这一点,而是一种精神上的理念,包括禁欲、沉醉于精神上的满足而不是肉体上的欢愉。俄耳甫斯就是这种精神的代表。

谁也说不清俄耳甫斯到底是人还是神。他的名字让人觉得他似乎来自克里特岛,他的教义也有很多古埃及元素,古埃及就是通过克里特岛影响古希腊的。俄耳甫斯应该是一名祭司和哲学家,据说他被狂热的酒神巴克斯崇拜者撕成了碎片。

俄耳甫斯的崇拜者相信轮回,相信人类的灵魂将因在世时的表现受到祝福或遭遇苦难,人们应该通过自己和宗教仪式来净化自身,人归天地共有。除了圣餐以外,最虔诚的信徒都不会吃肉。

后来人们发现了俄耳甫斯信徒留下的书,这些残缺不全书的上记载的都是关于如何解救灵魂的教义。得到解救的关键是不能忘记自己在这个世界所做的一切。

俄耳甫斯信徒提倡精神上的陶醉,而不是肉体上的。他们相信精神的陶醉可以使人与神沟通,从而获得神秘的知识。毕达哥拉斯将这些神秘主义带入了古希腊哲学和柏拉图哲学,从而影响了后世的宗教哲学。

巴克斯影响了俄耳甫斯,俄耳甫斯又影响了毕达哥拉斯。他们传承了一些东西,比如女权主义,柏拉图曾要求在政治上实现男女平等。除了女权主义外,他们还传承了对强烈感情的尊重。希腊悲剧就源于酒神的祭祀,欧里庇得斯的悲剧主人公情感强烈,充满了愤怒、疯狂和痛苦。

人们认为古希腊人非常冷静、处变不惊,总是如神明一般置身事外地观赏他人的激烈行为,这其实是一种片面的误解。也许荷马、索福克勒斯和亚里士多德是这样的人,但是那些受巴克斯和俄耳甫斯影响的人可不是这样。

俄耳甫斯的信徒或多或少都带有悲观主义。现实世界充满了痛苦,而灵魂要在其中不断轮回。摆脱这些痛苦的唯一方法就是净化自己,尽快与天上的神融为一体。

一些古希腊人因强烈的感情和苦闷的现实而困扰;另一些古希腊人则倾向于理性,自我意识清晰。正是这两个群体的共存造就了古希腊的伟大,无论是在思想、艺术还是宗教方面。如果只有一种群体,那么无论是冲动派还是理性派,都无法改变世界。古希腊最原始的神话形象不是宙斯神,而是普罗米修斯,普罗米修斯因为给人间带来了火种而受苦受难。

但是普罗米修斯无法代表所有的古希腊人,如果是那样,那种想法也是片面的。古希腊人中大体有两类倾向:一类是热情的、宗教的、神秘的;另一类是理性的、科学的、开朗的。希罗多德和亚里士多德是后一种倾向的代表。

俄耳甫斯被前一种倾向的人崇拜,被后一种倾向的人轻蔑。这与英国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卫理公会教派有些相似。

在古希腊,男人和女人之间的精神生活也有着很大的差距,两者几乎是完全隔离开的。在古希腊,即使一个人再怎么理性,也很容易在情感问题上冲动。这种冲动的热情来自对原始的继承和传统的沉淀。因此我们不能片面地看待古希腊。

直到最近,人们才充分意识到宗教对古希腊的影响。哈里逊的《希腊宗教研究导言》和康福德的《从宗教到哲学》都强调了宗教对古希腊思想和哲学的影响。而在我看来,约翰·伯奈特的《早期希腊哲学》是阐述这一问题最客观的著作。

在《早期希腊哲学》的第二章“科学与宗教”中,伯奈特指出,希腊宗教发展过程中对狄俄尼索斯的崇拜揭示了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新认识,色雷斯人本身并不伟大,但他们启发了古希腊人认识到灵魂的伟大。他还认为,如果没有科学的兴起,古希腊宗教将与东方宗教一样。

科学拯救了古希腊。众多俄耳甫斯教团的建立使得新宗教达到了顶峰。俄耳甫斯教派的信仰与当时的古印度盛行的信仰惊人地相似,尽管这两者不曾有过任何交集。俄耳甫斯信徒还成立了一个教会组织,每个人都可以不受限制、不被歧视地加入教会。该组织的出现对后世的生活方式和哲学产生了深刻影响。

第02章 米利都学派

泰勒斯是西方哲学史第一人,这几乎已成为共识。他说过,水构成了世界上的一切。这可能会让哲学的初学者感到困惑,因为这句话给他们的印象与他们心中的哲学形象不一致。泰勒斯值得我们赞扬,尽管比起哲学家,他更像是一个科学家。

泰勒斯出生于小亚细亚半岛的米利都,那里经济繁荣,但奴隶众多,富人和穷人之间有着尖锐的阶段矛盾。这种情况在当时的古希腊非常普遍。

公元前7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是米利都发展的黄金时期。当时,政权从贵族手中转向财阀,最终被民主党派支持的僭主掌握。米利都当时与爱琴海东岸的吕底亚王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与古埃及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古埃及雇佣古希腊士兵,一些城市对古希腊开放贸易。古埃及最早的古希腊殖民地就是在米利都建立的。

泰勒斯曾经成功地预言过一次日食,天文学家通过周密计算,确定那是在公元前585年。其他证据也指向他生活在那个时期。泰勒斯对日食的预测并不是一件伟大的事情,因为在那个时候,古巴比伦的天文学家甚至已经能计算出日食的大致周期,并且可以预测月食。只是当时的人们只知道预测,而不知道为何会这样循环。

据说泰勒斯周游古埃及,将几何学带回了古希腊。然而,当时的古希腊几何学是根据经验进行计算的,泰勒斯并没有将其提升到更高的水平。人们把其他一些几何定律归于他名下,这也可能是错误的。

当时,有七位贤者被称为古希腊七哲,泰勒斯就是其中之一。他崇尚水,认为水是万物之源,甚至认为大陆漂浮在水上。他还认为磁铁之所以可以吸引铁,是因为磁铁中有灵魂,并由此推断万物中都有神存在。这些内容都保存在亚里士多德的记载中。

说水构成万物并非没有道理。二十年前 ,我们认为所有的东西都是由氢构成的,氢元素在水中的比例高达三分之二。虽然我们因为年代久远对泰勒斯知之甚少,但我们对米利都学派的后人了解很多,后人们的部分知识很可能就是从泰勒斯那里继承而来。当时的科学认识虽然很肤浅,但对人们的启发意义重大。

关于泰勒斯有许多传说,其中有些很有趣。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就提到过一个:当时人们曾因泰勒斯贫穷而觉得哲学无用。后来泰勒斯通过观察天象预测出次年的橄榄丰收,就用自己全部的积蓄租用了当地所有闲置的橄榄榨油机。第二年橄榄丰收时,人们纷纷向他租借榨油机,泰勒斯凭此赚了很多钱。其实他这么做并非为了赚钱,只是为了证明哲学不是无用的。

阿那克西曼德是米利都学派的第二位哲学家。他的生卒年无法考据,有一种说法是他在公元前546年64岁。阿那克西曼德也认为构成世界的是某些简单的元素,但不是水,这种元素是不可见的、无限的、无穷无尽的,可以转化为任何物质。他可能认为每一种元素都有其掌管之神,这些神总是想扩大自己的领域。大自然维持着他们之间的平衡,例如有了火就会有灰烬,也就是土。保持这种平衡是正义的体现。在古希腊,正义具有很高的地位,人和神都受到正义的约束。

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记载,阿那克西曼德认为已知的元素都是对立的,比如水和火。因此,构成世界的单一元素不可能是已知元素,因为该元素是无限的。如果一种元素是无限的,它的对立元素将不存在。元素在宇宙中是独立的。

阿那克西曼德还相信,世界并非是宗教中的神创造的,而是从一种永恒的运动中演绎出来的。水中的动物在阳光照射下进化成陆地动物,由此可以推测出人类是从鱼进化而来的。

据说他是第一个绘制地图的人,还曾推断太阳的体积比地球大278倍。总而言之,他是一位比泰勒斯更有趣的哲学家。

米利都学派的第三位哲学家是阿那克西美尼,他和前两位一起被称为“米利都学派三杰”。阿那克西美尼没有前两位有趣,但他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生卒年同样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在阿那克西曼德之后出生,并在公元前494年米利都被波斯人摧毁之前成名。

阿那克西美尼认为,世界万物都由气组成,水、土、石头都是气的表现形式,只是这些气的凝结程度不同。他还认为大地形似圆桌,而且气包围着万物。

与近代不同的是,在古代,阿那克西美尼比阿那克西曼德更有名。他的思想影响了后来包括毕达哥拉斯在内的许多哲学家。

米利都学派的伟大不在于其成就,而在于其大胆探索的精神。古埃及和古巴比伦的智慧在这里碰撞出火花。这里经济发达,因此很少有迷信。至于巴克斯和俄耳甫斯的学说,也根本没有影响到这里。“米利都学派三杰”的思想是不带有神元素的纯粹科学假设,他们根据这些假设所做的努力对后人影响深远。

古希腊哲学将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其中将包含更多的宗教元素,特别是俄耳甫斯学说。这一阶段的一切都很有趣,也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不像米利都学派那样有科学性。

第03章 毕达哥拉斯

本章主要对毕达哥拉斯对古代和近代哲学的影响进行讨论。不可否认,毕达哥拉斯是人类思想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开创了真正意义上的数学,他把数学与自己思想中的神秘部分结合起来,这也使得后来数学和哲学间存在着一种奇特的联系。

人们并不怎么了解毕达哥拉斯的生平经历。他出生在爱琴海东部的萨摩斯岛上,他的辉煌时期大约是公元前523年。有些人认为他的父亲是一个公民,另一些人认为他是阿波罗神之子。当时,萨摩斯岛被波吕克拉底统治,波吕克拉底有自己的海军,是一个富有的恶棍。

和米利都人一样,萨摩亚人也做生意。波吕克拉底在萨摩斯岛的统治时间是从公元前535年到公元前515年。这个恶棍先是赶走了他的两个兄弟,然后在海上利用海军大肆劫掠。米利都被波斯消灭后,波吕克拉底为避免被波斯吞并,选择与古埃及结盟。然而波斯攻打古埃及时,波吕克拉底又落井下石向古埃及出兵。最终,水兵们倒戈了。虽然这次叛变被成功镇压,但不久之后,波吕克拉底就由于贪婪落入波斯人的圈套,被钉死在十字架上。

波吕克拉底热爱艺术,建造了许多精美的建筑。但是毕达哥拉斯对波吕克拉底的统治不满,因此他离开了这里。据说毕达哥拉斯去过古埃及,在那里学到了大部分知识。这点虽然无法考证,但可以肯定的是,他最终在意大利南部的克罗顿定居。

意大利南部的古希腊城邦非常富有,还不必担心被波斯人入侵。锡巴里斯和克罗顿是当地最大的两个城市,它们规模相似,主要的经济来源都来自海上运输。毕达哥拉斯到达克罗顿的时候,克罗顿刚被锡巴里斯打败。当时,城邦之间经常发生战争。不久之后,克罗顿反败为胜,彻底消灭了锡巴里斯。锡巴里斯的商业出名,克罗顿的医学出名。

在克罗顿,毕达哥拉斯和他的门徒成立了一个教团,后来由于当地居民的反对而搬到了他林敦,直到他去世。

毕达哥拉斯是历史上最令人费解的人物之一。一方面,他有太多的传说;另一方面,他的理论十分奇特。毕达哥拉斯建立了一种宗教,其教义主要是灵魂转世和吃豆子有罪。他的追随者组成了宗教团体,并在后来获得了某些地区的统治权,但最终因为人们想要吃豆子而遭到反叛。

毕达哥拉斯教派有很多带有明显原始观念的禁忌,比如不能够碰白公鸡、不可以吃动物内脏等。康福德在《从宗教到哲学》中表示,毕达哥拉斯是俄耳甫斯教派的内部改良者,而俄耳甫斯是酒神巴克斯崇拜的进步。在人类历史上,神秘主义是与科学、理性一起发展的,古希腊众神中有开明的神也有不开明的神。毕达哥拉斯属于神秘主义学派,亚里士多德说他先学数学,然后研究魔法,但他的神秘主义又充满了理性。

毕达哥拉斯所创立的宗教团体任何人都可以参加,众人在一起居住,财产公有,甚至连取得的成就也是公有的——他们将这些成就统一归功于毕达哥拉斯。曾经有人因为违反这条规则而死亡,这被认为是来自神的惩罚。

毕达哥拉斯学说认为,人的身体不过是灵魂在世上的寄居之所,我们逃脱不了,净化灵魂的最好方法就是致力于科学事业,做一个旁观者和观察者。毕达哥拉斯对科学、沉思和观察的热爱使得他开创了以数学为本原的学派。真正受毕达哥拉斯激励的人能从数学中感受到那份神秘的陶醉,这对于那些只在学校课堂上听数学课的人来说是很难实现的。真正的数学家会像享受音乐一样享受数学。

毕达哥拉斯伦理学中的许多观点与今天截然相反。毕达哥拉斯认为,比起表演者,观众和旁观者更重要,就像在足球赛中观众比场上的球员更重要一样。至于国家,他认为真正重要的不是政治家,而是民众。这种认知的产生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很大关系。一方面,古希腊的哲学家通过沉思和当旁观者而获得大众的认可,并长期当权;另一方面,当时的哲学家崇尚思考而不是劳动。

纯粹的数学是神圣的沉思的结果,因此它在诞生后可以参与神学、哲学和伦理学的发展。

在宗教和数学方面,毕达哥拉斯都做出了巨大贡献,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时,宗教和数学没有现在这么明确的界限,几乎可以说是不分家。

起初,科学是随着一些虚幻的东西发展起来的,像是天文学和占星术、化学和炼金术。至于数学,一方面,数学十分精确,可以在生活中得到检验;另一方面,它不是来自生活,而是来自纯粹的思考和推理。因此,人们认为数学得出的结论是最理想的。如果现实与此不一致,他们将试图改变现实以实现这一理想。这种认知是不对的,导致了许多形而上学的错误。

毕达哥拉斯曾说“万物皆数”,现在来看,这句话是不合逻辑的,但在毕达哥拉斯那里,这并非毫无意义。毕达哥拉斯最先发现了数字和音乐之间的关系。在他眼中,数字是平面或立体的,就像扑克牌和骰子上的数字一样。他认为,世界是由一些小的数字组成的,这些数字按照不同的排列方式组合成不同的物体。

毕达哥拉斯在数学上的最大发现是直角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古埃及人最早发现,如果两条直角边是3和4,那么斜边的长度是5,但是首先发现3和4的平方和等于5的平方和并给出了相关证明的是古希腊人。

古希腊的几何学是根据已知的事物进行演绎和推断。因此,尽管推断出的定理只是一个理论,而不是我们所知道的事物,但它仍然被认为是正确的。当时的这种几何学思维方式对哲学和科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数学代表永恒和精确,这是属于我们追求的信念和真理的特征。数学源于现实,但又高于现实。无论你的圆规有多标准,理论上的圆在现实中都是绝对不存在的。我们在数学中谈论的圆,是理论上的圆。数学中的理论高于现实,这使得人们崇拜理论,将理论上存在而现实中不存在的东西都归于上帝所造。由此,无论是宗教性偏浓的科学还是科学性偏浓的宗教,都受到了数学的深刻影响。

毕达哥拉斯开启了神学和数学的结合,他对宗教和哲学的影响一直延续到近代。毕达哥拉斯之前的俄耳甫斯学说和东方宗教的神秘主义没有多大区别,但经过数学与神学的结合,西方宗教开始具有明显的理性。毕达哥拉斯使得西方宗教走上一条和东方宗教不同的道路,他对人类思想的影响鲜少有人能相媲美。深入分析柏拉图之后,你会从中发现毕达哥拉斯的影子。理论上有一个现实无法触及的世界,这让后世开始相信上帝是不朽的。这些观点对后世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下文将对此加以说明。

第04章 赫拉克利特

现在人们对古希腊人有两种看法,一种是崇拜,认为他们创造了世上最初的美好,并且有着现代人无法企及的贤哲;另一种是受近代科学的影响,认为古希腊人最好将自己那群聪明的祖先忘掉,以摆脱他们的束缚。这两种观点各有其原因,但都是片面的。我想先来说说我们能从遥远的古希腊思想中得到些什么。

古希腊人创造了各种各样的假说。历经多年,当时可能显得幼稚的诸多假说逐渐发展成各种各样的哲学流派,并对近代哲学产生了影响。这一点恐怕连古希腊人自己都无法料到。他们有无限的想象力,他们理解抽象事物的能力是现代人无法比拟的。多年后,他们的假设都变成了说得通的理论。

另外,古希腊人发现了数学推理和演绎的方法,他们开创的几何学对近代科学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几何学也反映出了古希腊人的片面性。他们根据现实进行推理和演绎,一旦得出的结论与现实不一致,就认为现实是错的。这是片面的,后世因这种片面的观点一度误入歧途。因此,我们对古希腊人不应该盲目崇拜。虽然当时有很多天才,但我们不能一味地关注遥远的古希腊时期,而忽视了现代思想的进步。

我们在研究哲学家的时候应该抛开偏见,根据假设做出判断,并且批评判断的结果。作为一个哲学家,他的理论或多或少都有智慧的成分,因此在研究他时不能怀有轻视,必须公正客观。此外,每一种知识和观点都不可能是完美的,因此我们在进行批判的时候不能犹豫。通过这种研究方式,无论是研究古希腊人还是其他地方的人,都可以扩展我们的思维,尽可能地消除偏见。

我们将在本章中讨论赫拉克利特,但在此之前,需要先说一下色诺芬尼。据推测,色诺芬尼生活在毕达哥拉斯和赫拉克利特之间的年代,他在伊奥尼亚出生,大部分时间在意大利南部度过。他相信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是由水和土组成的。他对神的理解十分自由,认为前人一直在诋毁神明,把一切罪行强加给神明;前人还根据自己的外表想象神与人模样相同,这完全是毫无根据的杜撰和猜测。他认为,神在形体和思想上都不可能与人相同,人类永远无法理解神的思想,就算是知道了其中一两点,也纯粹是巧合。

色诺芬尼受到反神秘主义者和反毕达哥拉斯人士的高度赞扬,但他并不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

虽然毕达哥拉斯所处年代久远,但他在哲学家中的影响是最大的。在他之后的赫拉克利特也十分伟大,他开创的学说流传至今。赫拉克利特的出生日期不详,我们只知道他是以弗所公民,出生于一个贵族家庭,公元前500年是其个人的鼎盛时期。他的大部分理论都是形而上学的,其中之一就是万物都在流变。

赫拉克利特的学说偏向神秘主义,但又与一般的神秘主义有很大不同。赫拉克利特相信世界上一切事物的本质是火,火可以摧毁一切,也可以塑造一切。他还认为,世界是对立统一的,万物来自一,一生万物,一是万物的源泉,一就是上帝。

人们对赫拉克利特的部分认知来自他残留的作品,在这些作品中,他形象不佳,喜欢嘲笑别人。他鄙视周围的人,口出恶言。他还批评前人,认为荷马应该被驱逐和惩罚,认为毕达哥拉斯和色诺芬尼没有智慧,并声称自己所见过的人都与智慧有很大距离。他唯一尊敬的前人是提达姆斯,这可能是因为提达姆斯说世界上大多数人都是坏人。

赫拉克利特提倡战争,他认为是战争使得一些人成为神、一些人成为人、一些人成为奴隶,一切都是通过战争赢得的。他还认为荷马对消除战争的祈求是错误的,战争代表着自由、正义和机会平等,消除战争会使得宇宙毁灭。

他相信人的灵魂是由水和火组成的,火代表高贵,水代表低贱。因此,灵魂应该是干燥的,如果变湿就会让人感到快乐。他认为喝醉会使灵魂变湿,一旦灵魂变成水,就意味着灵魂死了。赫拉克利特的这些理论与尼采相似,都显示出一种高傲。由此可见,他认为人应该掌管自己的命运,并反对放纵享乐。

赫拉克利特对当时所有的教派都有敌意。他并不是从理性主义和科学的角度去敌视这些宗教,而是有一套自己的宗教。他只承认与自己观点相同的理论,讨厌别人说他崇尚巴克斯。他太暴躁易怒,否则他会成为一个不错的宗教改革者。

在前人中,泰勒斯认为世界的组成元素是水,阿那克西美尼认为世界的组成元素是气,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的组成元素是火,而最后一位恩培多克勒的观点相对温和,认为世界的组成元素包括土、气、火和水四种。

赫拉克利特相信一切由火构成,世界就是一团永不熄灭的火焰,海水和风也是由火转化而来,世界永远都在变化。

赫拉克利特还有一种学说,那就是对立促进和谐,因此他提倡战争。因为有对立就有战争,有战争就有运动,有运动就有转化和永恒。由于对立的存在,人们可以获得和谐与永恒。

对事物对立面的全面思考也是黑格尔哲学的特点,黑格尔身上有赫拉克利特的影子。受古希腊思想中宇宙正义观的影响,赫拉克利特认为宇宙是正义的,不会让对立的任何一方压倒另一方。他一再提到,上帝高于众神,具有非凡的智慧,这个上帝就是宇宙正义的代表。

赫拉克利特最著名的理论是,一切都在随时发生变化。柏拉图曾在《泰阿泰德篇》中描述过他的名言:“你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因为水在不停地流动。”

赫拉克利特没有著作流传下来,他的言行大多出现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著作的引文中,而这些引文大多都是为批评他才引证的。通过对手的引文才能被人们了解的哲学家,却是如此伟大。可以想象出他当时的影响力有多大,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受到了他的影响。

追求永恒是人们不断研究哲学领域的目的之一。这种追求是一种本能,最早是因为热爱生活、躲避灾难而产生的。在最早的宗教中,上帝是永恒的。19世纪,人们的认知发生了变化,近代神学开始相信天上的神也在不断进步。这也包含着一种永恒,那就是一切都在变化。

一些神秘主义者认为永恒并不是指时间的永久,它独立于时间之外,无前无后,没有原因,没有结果,也没有逻辑可循。不知道赫拉克利特对这种观点是否认可。在他看来,只有永恒像火焰,从古到今,再到未来,这团火永远在燃烧。

除了宗教和哲学之外,科学也在寻找永恒。人们发现了原子,并认为世界由它们构成。燃烧前和燃烧后的物质,区别只在于原子的组合方式不同。直到发现放射现象,人们才知道原子可以分裂。

还有物理上,人们发现原子是由电子和质子构成的。后来,人们发现构成万物的元素并不是它们,因为电子和质子在相遇爆炸后会产生一种能量,但这种能量并不是一种东西,只是一个过程。举例来说,它不是燃烧的东西,而是一个燃烧的过程。

在天文方面,天体不被认为是永恒的。行星是从太阳诞生的,太阳是从星云诞生的。星云已经存在了一段时间,将在未来的某个时刻爆炸,届时所有的行星都会化为灰烬。这是天文学家的观点,在那一刻真正到来之前,没有人知道这是对还是错。

赫拉克利特关于永恒和万物流变的观点让科学家们头疼,但他们无法反驳。科学已经否定了太多的哲学假设,一些哲学家希望这些假设能够复活,其中就包括巴门尼德。

第05章 巴门尼德

巴门尼德反对赫拉克利特“万物流变”的观点,他认为所有事物都不会改变。

巴门尼德在意大利南部的爱利亚出生,他的黄金时代是公元前5世纪上半叶。根据柏拉图的记载,苏格拉底年轻时曾拜访巴门尼德,且受益匪浅。与古希腊相比,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的哲学家更崇尚神秘主义,早期的数学就是和神秘主义混杂在一起的。巴门尼德受到过毕达哥拉斯的影响,有人说他开创了逻辑学,事实上,他开创的是一种遵循逻辑的形而上学,这影响了后世,一直到黑格尔为止。

《论自然》集中表述了巴门尼德的理论思想。他认为我们的感官世界所带来的都是幻觉,唯一可信的东西是“一”。赫拉克利特相信一生万物,一是对立统一的。和他不同,巴门尼德斯相信一是无限的、不可分割的。例如,赫拉克利特认为“冷”的对立面是“热”,而巴门尼德认为“冷”是“不热”,而“光”是“不暗”,不存在什么对立面。

从巴门尼德流传下来的言论来看,他认为人们的思想和语言都有一个载体,如果你在这一时间和另一时间想到或谈论同一事物,就意味着该事物在这段时间内没有发生变化,如果有变化,你谈论的就不是同一个事物。

巴门尼德是最早通过思想和语言进行哲学推理的人,让我们来看看他的推论。

在这个论证中,巴门尼德认为,如果你用语言提及某个事物,这个事物就一定存在,不仅过去存在,现在存在,而且会永远存在。例如,你提到乔治·华盛顿,如果你没有编造,那么就一定存在乔治·华盛顿,不仅过去存在,现在也存在。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如果我们提及哈姆雷特和麒麟,就不能说他们存在,因为他们只是虚幻出来的。有人可能会说,这本来就是编造的,不是真的。那么再说说乔治·华盛顿,当我们提到这个名字时,人们自然会想到美国第一任总统,但这只是一种心理作用。如果一个人无知,没听过乔治·华盛顿这个名字,那么乔治·华盛顿就不存在了吗?显然,巴门尼德错了。

对此,巴门尼德辩论说,即便该事物存在于过去,当我们现在提起它的时候,它从某种意义上也就存在于现在,因此他仍然坚持一切都是固定不变的观点。巴门尼德混淆了回想与回想之物、提及与提及之物的概念。我们现在回想起某个事物,回想是现在发生的事情,回想的对象却不是现在存在的。回想是在大脑中重读过去的事物,而过去的事物仍然在过去,并不会随着重读而来到现在。

巴门尼德从语言和思想中提炼出形而上学的逻辑,若想避免这种错误,唯一方法就是更进一步、更深入地去研究这一错误逻辑。如果巴门尼德死而复生,他一定不会被说服,还会继续辩解他的观点。即便如此,我也不打算继续论证下去了。这是一个很难的话题,涉及记忆和时间。我只想借此告诉读者,如果一种观点在哲学上是正确的,那么在被驳斥之后,它还会以其他形式再次站起来。而且越是被驳斥,这个观点将越是精炼和正确。

巴门尼德对哲学的贡献并不是“万物不变”的观点,那种过于片面的观点无法长期流传。他的真正贡献在于他创造了一个哲学、神学、心理学和其他领域共用的基本概念——实体。虽然这个词并不是他创造的,但他的思想中已经有了这个概念,意为不同变化状态的本体。在这里提到这一点,只是为了对巴门尼德做出公平的评价,我们不仅要看到他的错误,也要看到他的贡献。

第06章 恩培多克勒

恩培多克勒有很多身份,例如哲学家、科学家、预言家等。这位全才与巴门尼德生活在同一时代,但他比巴门尼德年轻一些。恩培多克勒在西西里的阿克拉加斯出生,公元前440年左右是他的黄金时代。他还具有民主政治家的身份,同时他相信自己是神。当时,派系斗争的结果是失败党的领导人被杀或流放。作为失败的民主党领袖,恩培多克勒没有像其他人那样投靠敌人,而是选择了一项神圣的事业。

历史上有许多关于恩培多克勒的传说,有人说他是神,可以召唤风。有些人认为这是魔术,另一些人认为他使用了科学的方法。他还曾救活一个死去一个月的女人。最后,他为了证明自己是神,跳进火山而死。

据说恩培多克勒喜欢写诗,且大受后人好评。然而,他的作品流传至今只剩只言片语,因此也无法判断他的诗歌写得好不好。

我们得把他的科学、哲学和宗教分开来说。

在科学方面,恩培多克勒最大的贡献是发现了空气是一种实体,因为当把装有空气的瓶子倒着放进水中时,水不会进入瓶中。恩培多克勒还发现了离心力,因为当他抡起用绳子绑着的瓶子时,瓶子里的水不会溢出。他还断定植物也分雄性和雌性,并且幻想出进化和物竞天择的理论。

作为一名天文学家,恩培多克勒知道月亮的光是反射光,并且认为太阳的光也是反射光。他知道光的传播需要时间,还知道日食的原因。

在医学方面,他创立了意大利医学院,并对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产生了影响。

在宇宙方面,他相信构成万物的元素有四种:水、火、土、气。这四种元素以不同的比例混合在一起,构成了世界上的一切。他还认为,爱和争斗也是这四种元素的混合体。当爱使得四种元素的混合程度越来越高时,就会出现争斗,争斗和爱在不断地转化。这种看法与赫拉克利特有共通之处。

在宗教上,恩培多克勒和毕达哥拉斯的观点相似。在一篇可能是描述毕达哥拉斯的文章中,他赞扬对方知识渊博,善于思考。

有一次,恩培多克勒把自己想象成一位神,他写道:“忙碌的朋友们,你们和蔼善良、毫无抱怨地为外地流浪者提供庇护所,我向你们致敬。我是一位神,在你们身边漫游,接受你们的花环和尊重。人们跟在我后面,向我祝福,求赐治病的吉言。”

有时他觉得自己是个罪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赎罪。他到底犯了什么罪?他曾经这样描述:“必须完全戒食肉桂叶……”“别碰豆子!”

可以看出,他所指的罪行很可能就是吃肉桂叶或豆子,现在看来没什么大不了的。

柏拉图曾经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观点,恩培多克勒也提到过,那就是:世界类似于一个岩洞,我们躲在洞内窥探着外面,只能看到现实世界的各种阴影。

恩培多克勒的宗教观,如从地面升格为神后就能够避免灾难,可以与其他神分享祭品,摆脱命运的纠缠,这些在俄耳甫斯和毕达哥拉斯的教义中都有所体现。

在恩培多克勒从事的各个领域,他都做出了贡献。他还认识到,自然发展是由必然和偶然的因素决定的,而不是由目的决定的。在那个时代,这种认识已经相当科学。虽然他也有许多谬误,但在哲学的某些方面,他甚至比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更强。

第07章 雅典与文化的关系

雅典的伟大起始于两次希波战争的胜利。当时,古希腊各地涌现了大批能人贤士。雅典击败了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同时与来自古希腊各地的舰队组成联合舰队,再次击败大流士一世的继任者薛西斯一世,极大地提高了自己的威望。战争胜利后,雅典解放了以前被波斯奴役的城邦和小岛,因此成为反波斯联盟的重要成员。当时,盟国以两种方式参加抵御波斯入侵的战争:一种是派遣船只,另一种是出钱。大多数城邦选择了后者,而雅典选择了前者,并因此逐渐建立起海上霸权,变得富强起来。当时,雅典的执政者是由公民选出的伯里克利。

伯里克利执政雅典长达30年,这是雅典历史上最伟大的时代。当时有被称为“悲剧之父”的埃斯库罗斯,随后有索福克里斯和欧里庇得斯。同一时期,还有写喜剧的阿里斯托芬,他辛辣地讽刺了当时的各种学说,尤其是苏格拉底的哲学。

当时,伯里克利带领众人重建了被波斯人烧毁的神庙,巴特农神庙就是在这时建造的,它至今仍让我们感到震惊。这个时期的雅典,是世界上最繁荣的城邦之一。

希罗多德被称为历史学之父,虽然他不是雅典人,但是他住在雅典。在国王的鼓励下,他写下了《历史》,也被称为《希腊波斯战争史》。

当时雅典的经历简直像是一个神话。起初,在雅典还不富裕的时候,雅典基本上没有出现过名人。而当雅典一夜之间变得繁荣富足时,一大批建筑师、雕塑家和艺术家相继涌现。他们取得的成就,是现代人望尘莫及的。雅典人口最多的时候(公元前430年),也只有23万人,但却能产生如此多的人才,实在罕见。

在哲学方面,雅典诞生了苏格拉底和柏拉图。苏格拉底辉煌于伯里克利时期,而柏拉图则是在后来才出现的。雅典人喜欢哲学,追求理性,尤其是年轻人。伯里克利邀请阿那克萨戈拉到雅典来,苏格拉底声称自己深受其影响。

柏拉图出身于贵族阶层。当时,年轻贵族们不需要工作,他们整天思考哲学、科学和数学问题;他们熟知历史,几乎每个人都能背诵荷马史诗。当时,演绎、归纳和推理的方法在各个知识领域检验着理论的真实性。在这一时期,人们可以通过知识过上美好的生活,这在历史上是罕见的。

当时,雅典的辉煌中存在着隐患,内有民主派,外有斯巴达。要想叙说雅典后来的命运,首先要介绍一下雅典所在地阿提卡的历史。

起初,阿提卡只是古希腊一个微不足道的农业区,是首都雅典所在的区。当时,人们发现种植葡萄和橄榄更能赚钱,于是小农们纷纷借钱种植葡萄和橄榄。那时的国王只在宗教上有影响力,贵族们掌握着真正的权力,无情地压迫农民和工匠。后来,贵族们为了获得更多的权力,开始支持民主。然而,在伯里克利将雅典城邦建成帝国的过程中,加剧了与斯巴达城邦的摩擦,引发了伯罗奔尼撒战争,最终雅典战败。

雅典失去了自己的政治地位,却还保持着在知识界的权威。尽管后来亚历山大城在科学和数学方面超过了雅典,但雅典的哲学仍维持了长达一千年的繁荣。直到罗马帝国皈依基督教后两百年,柏拉图的讲学园才被关闭,这座学园成为黑暗笼罩欧洲之前最后的明灯。

第08章 阿那克萨戈拉

虽然无法与之前的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和巴门尼德相比,但阿那克萨戈拉在历史上也十分重要,正是他把哲学带到了古希腊。

大约公元前500年,阿那克萨戈拉出生在伊奥尼亚的克拉佐美尼。他在伯里克利的邀请下来到雅典,在那里住了30年。根据柏拉图在《费德罗篇》中的记载,阿那克萨戈拉是一位科学家,伯里克利从他那里获得知识,提高了自己的演讲水平。

当时的雅典人对阿那克萨戈拉怀有偏见,拒绝他的文化“入侵”。在伯里克利统治后期,有人想推翻伯里克利,于是开始陷害他的朋友。同时,立法允许告发违反宗教的行为,因此雅典人检举了阿那克萨戈拉,最终使他不得不离开雅典。人们检举他的原因是他说太阳是块发热的石头,月亮是土。阿那克萨戈拉回到家乡后创办了一所学院,按照他的遗嘱,学院每年将他去世的那一天定为学院假日。

阿那克萨戈拉相信一切都由更小的事物组成,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它包含其他事物最多时的状态。他反对虚无主义,认为至少空气是无处不在的。

他认为生命中的一切都是由心主宰的。除了心,其他一切都是由其他较小的事物组成的,只有心是最纯粹的。其他的东西可以包含心,但心只包含它自己。他还相信心有无限的力量,可以主宰一切生命,包括自己。

心不仅主宰生命,也控制着一切。它引导着万物的运动,最终把轻浮的事物表现在表面,把沉重的东西隐藏在心底。就善良而言,人的心和动物的心是一样的。人类最大的优势是有一双灵巧的手,可以展示他们心中的智慧。

亚里士多德相信心只是事物的一种因,但并不是唯一的因。阿那克萨戈拉很偏执,坚信心是唯一的因,因此他的很多解释也就显得牵强。他几乎是个无神论者,不相信天意。他受到了除毕达哥拉斯以外几乎每一位先哲的影响,其中受巴门尼德的影响最大。

在科学方面,阿那克萨戈拉发现月亮的光是反射光,正确地揭示了月食的原因,并且知道月亮和太阳之间的位置关系。他认为太阳和星星是炽热的石头,只是它们离得太远了,所以人们才感觉不到热。他甚至推断月球上有居民。

阿那克萨戈拉的学说充满科学和理性,没有受到宗教元素的影响。在这方面,他与毕达哥拉斯不同。毕达哥拉斯影响了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又影响了柏拉图,使得古希腊哲学被掺入大量的宗教元素。虽然阿那克萨戈拉的学术水平不是最高的,但只凭他将哲学带到雅典这一点就已经十分伟大了。

第09章 原子论者

留基伯与德谟克利特是原子论的创始人,人们经常将他们放在一起谈论,还常常把两人弄混。

留基伯在米利都出生,公元前440年左右是他的黄金时代。在哲学上,巴门尼德和芝诺对他的影响最大。人们对他了解不多,有些人甚至怀疑他是否存在。但是亚里士多德的书中有很多关于他言论的引文,人们因此才相信确有其人。

德谟克利特出生于色雷斯阿布德拉,根据推测,他的黄金时代应该是公元前420年左右。德谟克利特曾周游世界,据说还去过古埃及和波斯。最后,他回到阿布德拉,在家乡去世。策勒尔对他的学识和思想大为赞叹,认为他比大多数哲学家都厉害。

若按哲学编年史,德谟克利特应该放在后面介绍,但由于他和留基伯密不可分的关系,我将他的顺序提前了。当时的雅典人并不了解他的哲学,但亚里士多德对他非常熟悉,因为他们是同乡。柏拉图在书中从未提到过他,有些人认为柏拉图不认识他,有些人则认为柏拉图讨厌他。虽然希斯很崇拜他,但却是以数学家的身份。

留基伯与德谟克利特在哲学方面有着共同成就,这种共同成就的出发点虽然来自留基伯,但在该学说的发展过程中,德谟克利特做出了不亚于留基伯的贡献。在此之前,有关世界万物构成的学说有巴门尼德的一元论和恩培多克勒的多元论。在研究这两个派系的过程中,留基伯创建了原子论,这种充满科学性的观点避免了古希腊哲学误入歧途。

关于原子论,他们两人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是最小的单位,不可分割;原子自古至今再到未来都在不停地运动;原子的数量是无限的,形状也有无限种。

亚里士多德认为,根据原子论者的观点,原子可以根据不同的热度分为无限种类型,构成火的就是其中最热的原子。至于原子是否有重量,一直存在着争议。

原子通常被认为是永远在运动的,但它们具体如何运动则存在争议。有些人认为原子只有一种运动状态,那就是下落。当它们下落时,较重的原子追上较轻的原子,发生碰撞并反弹回来。但在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的眼中,原子是在做无序运动,重量并不是决定因素。

由于碰撞,许多原子会聚成一个旋涡。在当时,用科学而非神学来解释这个旋涡,已经是一个相当大的进步。

在古代,原子论者相信世界上的一切都遵循自然规律。留基伯有句名言:“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事情,万事万物总有一个因,都是必然的。”他认为世界自诞生以来就遵循着规律发展,这些规律是上天注定的。亚里士多德等人曾指责原子论者过于臆想,但事实证明他们的理论在当时是最科学的。

与其他人不同,原子论者不使用“目的论”来解释世界。为什么面包师要做面包?因为人会饿,这就是“目的论”。所谓“目的论”,就是一件事情因未来的目的而发生,但这一概念主要适用于人为事件。当我们问“为什么”时,可能是问“这件事有什么目的”,也可能是问“现在的状况是什么导致的”。前者可能是目的论,后者却是一种非常机械的问题。原子论者提出了机械性的问题并给出了机械性的回答,这种做法是科学的。但后人误入歧途,在文艺复兴之前,他们一直用目的论来看待这个问题,因此误导了科学。

原子论者最初并不是基于实验提出原子论的。在现代化学领域,原子主义开始被重提,但最初的原子论者并不了解化学。在古代,理论往往通过实践与推理得出。以这种方式建立的理论中有许多假设和形而上学,但在近代之前,很少有人会产生怀疑。原子论最初提出时缺乏证据,是“先提出理论后发现证据”的典型例子。

当时的哲学家都认为在盈满状态下不可能有运动,这是一种错误的认知。在盈满状态下可以有循环运动,前提是这种运动必须从一开始就存在。一个物体的运动需要它从自己的位置运行到另一个位置,而盈满状态中没有空闲的位置,因此物体只能做循环运动。

当时对盈满状态下是否存在“虚空”空间这一问题也有很大的争论。巴门尼德认为存在,而原子论者并不否认存在,只是回避了这个问题。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一直持续到后来。为了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们先将物质从它所占据的空间中分离出来。这样,空间就像是一个容器,而“虚空”就可以看作是一种没被物质占据的空间。牛顿坚持这一观点,肯定了绝对空间的存在,同时提出了绝对运动和相对运动的概念。

笛卡尔的观点和古希腊哲学家相似,都认为物质无处不在,充满了所有空间。莱布尼茨也认为物质充满了空间,但他认为空间只是各种关系中的一个体系。为此,他和牛顿围绕该问题展开了一场著名的争论。最后,爱因斯坦结束了这场争论,他对莱布尼茨的观点表示赞同。

现代物理学家认为物质由原子构成且不存在完全空虚的空间,即使在看起来空无一物的空间中,也会存在某种物质,比如光波。在人们看来,物质并不像巴门尼德所说的那样一成不变,不同的物质是以不同方式排列的原子的集合。但在爱因斯坦和量子理论诞生之前,人们都认为巴门尼德是对的。

对于空间,近代人更倾向于莱布尼茨的观点,空间既不是牛顿、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所认为的那种实体,也不是笛卡尔眼中的形容词,而是一个体系。两个事物之间存在距离,但这个距离中不包括任何事物。物理学无法证实这种认知。爱因斯坦改变了这里的概念,认为距离只在事件之间存在,这种距离是一种同时包括时间和空间的综合。这种概念只能通过微分方程的形式来表现,因此古希腊哲学家是无法理解它的。

众所周知,德谟克利特是个唯物主义者,他不相信神学上的谎言,认为人类的灵魂是由原子组成的。宇宙不是由谁创造的,其存在也没有什么目的。他相信世上只有机械运动的原子,认为生活的目的是幸福。他讨厌女人,重视友谊,喜欢民主。

德谟克利特的学说对他之后的哲学家都产生了影响。哲学家们总是想去了解世界,并乐观地认为这并不困难。正是这种乐观态度,让他们能够大胆地假设和论证。这种态度使他们充满活力,敢于冒险,在好奇的事情上勇往直前。

德谟克利特之后的哲学之所以失败,就在于将人看作是最重要的,而不是宇宙。当时,哲学家们研究的是“我们如何知道这些知识”,而不是“如何知道更多的知识”。后来,苏格拉底强调了伦理的重要性,接着柏拉图否定现实,沉溺于自己所创造的理想国,然后亚里士多德将目的论引入科学,认为科学研究必须要有目的。虽然这些人都是天才,但他们的思想结出的却是虚幻、迷信、唯心的果实。他们理论的最大受益者是天主教神学。哲学直到文艺复兴时期,才恢复到苏格拉底之前的状态。

第10章 普罗泰戈拉

早在公元前5世纪,就有人对当时的古希腊哲学体系提出反对意见。要知道在后人眼中,这些体系极其伟大。普罗泰戈拉是这场怀疑运动中最重要的人物,他同时也是智者的领袖。“智者”就是现在的老师,当时没有学校,年轻人向智者支付学费,跟随他们学习知识。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传授的知识注定是带有主观性和偏见的。此外,当时古希腊的政治局势虽然是民主在许多大城市赢得了胜利,但还并未触及富人的利益。在雅典这样的大城市,穷人憎恨富人。人们认为富人在信仰上不虔诚,在政治上又阻碍民主。

尽管雅典的民主有其局限性,但在某些地方,它却比现在的制度更合理。法官和行政人员由人们抽签选出,而且任期很短。每个公民都可以被选为法官,因为他们并不专业,所以不可避免地带有偏见。当时没有律师,原告和被告都是亲自出庭,法官们在下面仔细听案。当时的大多数胜诉者都是能言善辩、演讲有感染力的人。当时可以付钱让人代写法庭上的演讲稿,还可以花钱学习法庭演讲技巧,由智者负责教授。

在伯里克利时代,雅典国富民强,没有战争,贵族实行民主宪法。到了阿那克萨戈拉时期,反对伯里克利的民主反动派开始采取行动,一个接一个地攻击伯里克利的朋友。公元前431年,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同时出现了一场大瘟疫,雅典的人口急剧减少。伯里克利也在公元前430年下台,被150名法官组成的陪审团判定私吞公共财产罪。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容易受到贵族攻击的人都希望掌握辩论的艺术。当时,被指控道德腐败的人可以为自己辩护,这点比现在做得要好。

这样一来,就很容易明白为何智者既受到一些人的欢迎,同时也被其他人憎恨。这些智者中有很多人从事哲学研究。柏拉图一味地诋毁这些智者,这无疑是片面的。柏拉图的书中有智者戏弄他人的故事,两个智者用简单幼稚的逻辑和文字游戏戏弄一个头脑简单的人。柏拉图觉得智者总是凭空想象出矛盾,喜欢花言巧语和玩弄文字把戏。

大约公元前500年,普罗泰戈拉在阿布德拉出生。他去过雅典两次,还曾为徒利城编订过一部法典。

关于普罗泰戈拉第二次访问雅典时的情形,柏拉图在书中略带讽刺地描述过,同时还讨论了他的学说。普罗泰戈拉最著名的观点是:“人是衡量万物的尺度,存在的事物以人为尺度,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尺度。”对此,人们认为每个人都应以自己为标准,但这么一来,一旦出现矛盾,就很难判定孰对孰错了。这其实是一种怀疑主义。

在《神学》中,普罗泰戈拉怀疑神是否真的存在,但这并不影响他对神的崇拜。因此,他走上了捍卫道德、保护法律的道路。他是一个十足的怀疑主义者,同时也非常有逻辑性。

普罗泰戈拉走遍古希腊各地,向人们传授知识。他教导人们提高效率和自我修养,并以此谋生。柏拉图嘲讽智者传授知识还要收钱,对此很是不屑。当然,柏拉图本人很富有,感受不到没有钱的痛苦。有趣的是,现在的教授在拿着薪水的同时,还学会了像柏拉图一样讽刺他人。

在当时,智者和哲学家是不一样的。哲学家会建立学校,在校内实行像修道院一样的规矩,每个学院都有自己的神秘学说。智者则根本没有必要这么做,他们教授法庭辩论技巧,就像是现在的律师培训,而这与道德和宗教无关。这也引发了那些认为宗教与哲学关系密切的人的攻讦。

在某种程度上,智者是因为太聪明了,被人嫉妒而遭受指责。他们不顾道德约束,大胆追求真理。无论有用与否,智者总是坚持论证,从而得出真理。他们有很强的逻辑能力,这使他们的对手感到害怕。柏拉图总是试图让别人按照他设定的标准去生活,但他一点儿也不诚实客观。他不是从论证中推断出真理,而是歪曲论证,设法将其推断为自己事先想到的结论。他也将这个坏习惯带到了哲学研究中,之后的哲学家在研究伦理学时,也都采用根据假设进行推理的错误做法。

即便从现代的角度来看,公元前5世纪时期雅典城内的理论学说也算不上道德。柏拉图的书中记载,当时有人论证强者的利益是最正当的,法律为政府服务。经过数千年的发展,这些理论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但在当时,智者并不传授这些知识。

公元前5世纪,雅典的地位历经起伏。在世纪初,雅典领导众城邦打败波斯,获得了联盟领袖的地位;到了世纪末,雅典又被斯巴达打败,此后失去了政治地位。但在文化方面,一直到基督教被广泛传播前,雅典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

对雅典而言,这个世纪至关重要。无论是在世纪初击败波斯,还是在十年后的第二次希波战争中,雅典一直是海上霸主,但是陆地上的战功主要归功于斯巴达人。斯巴达取代雅典成为古希腊的领袖。斯巴达人心胸狭窄,他们只愿意消灭欧洲的波斯人,最终还是雅典解放了亚洲部分被波斯人占领的岛屿。雅典很快繁荣起来,财富和贸易大幅增加,但道德和信仰不可避免地衰落。

在这一时期,雅典涌现了大量的天才,有三大戏剧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里斯和欧里庇得斯,每一位都有不同的个性。还有喜剧诗人阿里斯托芬、雕塑家菲狄亚斯等等。当时,雅典的人才主要集中在艺术领域,知识领域只有苏格拉底。

自公元前431年伯罗奔尼撒战争开始以来,雅典从繁荣走向衰落。斯巴达人一度攻打到雅典城外,加上瘟疫,雅典人损失惨重。公元前414年,雅典远征西西里岛失败。公元前406年,雅典征服了梅洛斯岛,发动了一场大屠杀。

在最后一战中,斯巴达人打败了雅典人,并在雅典建立了寡头政府。后来,斯巴达又在雅典恢复了以前的民主制度,但这种民主与以前的民主有很大不同。因为大赦,政客们不能直接攻击他们的对手,只能在政治之外寻找借口来指责对手。苏格拉底就是在这种制度下于公元前399年被判死刑。 WarO5ugRI+ZUNYmUPYtmiFwOq9nQNgkwFJMUZPzbwtoJsEhWq3/KOjyZxc7K/m9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