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1:
(1)护理诊断
1)气体交换障碍 与支气管痉挛、气道炎症、气道阻力增加有关。
2)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支气管痉挛、支气管黏膜水肿、痰液黏稠、无效咳嗽有关。
(2)护理措施
1)安全与舒适管理 ①避免接触过敏原,室内不摆放花草,不使用羽毛制品;避免接触有污染的空气(如在房内吸烟、冷空气刺激等)、地毯、家具、皮毛等。②保持病室湿度在50%~70%,定期空气加湿;室温维持在18~22℃。③卧床休息,协助抬高床头使患者半坐或坐卧位,以利于呼吸;保持床单位干燥、清洁;保持口腔清洁,咳痰后协助做好口腔护理或用漱口液漱口。
2)疾病监测 ①常规监测:呼吸频率、节律、深度及辅助肌是否参与呼吸运动,呼吸音、哮鸣音,动脉血气分析,肺功能。②夜间与凌晨易发哮喘,注意观察有无鼻咽痒、喷嚏、流涕、眼痒等过敏症状,这些常为哮喘发作前驱症状。
3)对症护理 ①鼓励患者在床上深慢呼吸,指导其掌握有效的咳嗽排痰技巧。②吸氧,流量为每分钟1~3L,吸入的氧气应尽量温暖湿润。在氧疗法中,需根据动脉血气分析的结果评价疗效。
4)用药护理 应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
5)饮食护理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足够能量,避免进食硬、冷、油煎食物,鱼、虾、蟹、蛋类、牛奶以及某些食物添加剂如酒石黄、亚硝酸盐等易诱发哮喘发作食物。鼓励患者多饮水,每天饮水量2500~3000mL,以补充丢失的水分,稀释痰液。注意戒酒、戒烟。
6)心理护理 关心患者,及时了解其心理活动,发现情绪激动和紧张时,做好劝导工作,以解除因条件反射或心理失衡等因素导致发病。
题2:
(1)护理诊断
1)体温过高 与致病菌引起肺部感染有关。
2)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气管、支气管分泌物黏稠有关。
3)气体交换障碍 与肺实质炎症、呼吸面积较少有关。
(2)护理措施
1)安全与舒适管理 患者宜卧床休息,减少氧耗量;做好口腔护理,鼓励患者多漱口,保持口腔清洁,防止继发感染。
2)疾病监测 ①常规监测:定时监测并记录生命体征,观察热型;观察咳嗽性质,痰液色、质、量及胸痛等症状。②并发症监测:预防感染性休克,重点监测精神意识状态,生命体征,皮肤黏膜,出入量,有无血气分析等指标的改变。
3)高热护理 采用温水擦浴、冰袋、冰帽等进行物理降温,以逐渐降温为宜,以免虚脱,出汗时要及时协助患者擦汗、更衣,防止受凉。
4)用药护理 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应注意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
5)饮食护理 给予足够热量、蛋白质和维生素的半流质或流质饮食,以补充高热引起的营养物质消耗,鼓励患者多饮水(1~2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