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局部望诊

局部望诊是在全身望诊的基础上,根据诊断的需要,对具体局部进行深入、细致地观察,以测知病情的诊察方法。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各脏腑组织之间在功能上互相协调、病理上互为影响。全身的病变可反映于相应的局部,局部的病变也可影响全身,故观察局部的异常变化,既可诊断局部相应具体疾病,也有助于了解整体的病变。

局部望诊的内容包括望头面、五官、颈项、躯体、四肢、二阴及皮肤等。

一、望头面

头为精明之府,为元神所居之处,内藏脑髓,髓为肾精所化;头为诸阳之会,手足三阳经及督脉皆上行于头,足厥阴肝经和任脉亦上达于头,故脏腑精气皆上荣于头部;面为心之华,脏腑精气上荣于面;肾之华在发,发为血之余。望头面主要观察头部的形态、囟门及头发和面部的状况。

(一)望头

1.头形 主要观察头的大小、外形和动态。头形的大小可以通过头围来衡量,测量时用卷尺从双眉上方,通过枕骨粗隆绕头一周。一般新生儿头围约34cm,6个月时约42cm,1周岁时约45cm,2周岁时约47cm,3周岁时约48.5cm,5岁以后接近成人。如果新生儿头围小于32cm,或3岁后仍小于45cm,则为头形过小;如果新生儿头围大于37cm,则为头形过大。头围是测量脑和颅骨的重要指标,也可用来判断婴儿的某些脑部疾病。头形异常包括头颅过大、过小及方颅等。

(1)头大 头颅增大,颅缝开裂,颜面较小,智力低下者,多因先天不足,肾精亏损,水液停聚于脑所致。

(2)头小 头颅狭小,头顶尖圆,颅缝早合,智力低下者,多因肾精不足,颅骨发育不良所致。

(3)方颅 前额左右突出,头顶平坦,颅呈方形,多因肾精不足或脾胃虚弱,颅骨发育不良所致,多见于佝偻病或先天性梅毒患儿。

2.动态 头部不自觉地摇动而不能自制者,为头摇,俗称“摇头风”,无论成人或小儿,多为肝风内动之兆。《医学准绳六要》云:“头摇,属风属火,年高病后,辛苦人,多属虚。”

3.囟门 是婴幼儿颅骨接合处尚未完全闭合所形成的骨间隙,有前囟、后囟之分。后囟呈三角形,在出生后2~4个月内闭合;前囟位于顶骨与额骨之间,呈菱形,在出生后12~18个月内闭合,是临床观察的主要部位。

(1)囟填 即囟门突起,多属实证,多因热邪炽盛,火毒上攻;或颅内水液停聚;或脑髓有病所致。小儿哭泣时囟门可暂时稍微突起,安静后即恢复正常。

(2)囟陷 即囟门凹陷,多属虚证,多因吐泻伤津,气血不足和先天肾精亏虚,脑髓失充所致。但6个月以内的婴儿囟门微陷属正常。

(3)解颅 即囟门迟闭,骨缝不合,也称“囟解”“囟开不合”。此为先天肾精不足,或后天脾胃虚弱,发育不良的表现,多见于佝偻病患儿,常兼有“五迟”(立迟、行迟、发迟、齿迟、语迟),“五软”(头项软、口软、手软、足软、肌肉软)等表现。《幼幼集成》云:“解颅者……是由禀气不足,先天肾元大亏,肾主脑髓,肾亏则脑髓不足,故颅为之开解。”《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曰:“囟门者系于脾胃。”

(二)望发

头发的生长与肾气和精血的盛衰关系密切,故望发可以诊察肾气的强弱和精血的盛衰。正常人发黑稠密润泽,是肾气充盛,精血充足的表现。

1.色泽 发黄干枯,稀疏易落,多属精血不足,可见于大病后或慢性虚损患者;小儿头发稀疏黄软,生长迟缓,多因先天不足,肾精亏损所致;青壮年白发,俗称“少白头”,若伴有耳鸣、腰酸等症者,属肾虚;伴有失眠、健忘等症者,为劳神伤血所致;短时间内须发大量变白,伴情志抑郁者,为肝郁气滞,也见于先天禀赋所致者;小儿发结如穗,枯黄无泽,兼面黄肌瘦,腹大便溏者,常见于疳积。

2.脱发 头发突然呈片状脱发,显露圆形或椭圆形光亮头皮,称为斑秃,俗称“鬼剃头”,多为血虚受风。发稀而细易脱,质脆易断者,多因肾虚、精血不足所致。青壮年头发稀疏易落,若兼眩晕、健忘、腰膝酸软者,为肾虚;若兼头皮发痒、多屑、多脂者,为血热生风所致头发部分或全部脱落;头发日久不长,伴头痛、面色暗滞,舌质暗或有紫斑,脉细涩者,为瘀血阻滞。

(三)望面

面部是指包括额部在内的颜面部。望面部应从色泽、形态入手。由于面部色泽已在望色一节中讲述,此处重点观察颜面的形态异常。

1.面形异常

(1)面肿 面部浮肿,皮色不变者,多见于水肿病;颜面红肿,色如涂丹,焮热疼痛,为“抱头火丹”,多由风热火毒上攻所致;头肿大如斗,面目肿甚,目不能开,伴壮热、口渴、苔黄者,为“大头瘟”,因天行时疫,毒火上攻所致。

(2)腮肿 一侧或两侧腮部以耳垂为中心肿起,边缘不清,按之有柔韧感及压痛者,为“痄腮”,因外感温毒之邪所致,多见于儿童。若颐颔部肿胀疼痛,张口受限,伴有寒热者,为“发颐”,多因阳明热毒上攻所致。

(3)面削颧耸 又称“面脱”,表现为面部肌肉消瘦,两颧高耸,眼窝、颊部凹陷,多因气血虚衰,脏腑精气耗竭所致,为失神的表现。

(4)口眼㖞斜 口目歪斜而不能闭合,又称为“面瘫”“㖞僻”。若单见口眼㖞斜,患侧面肌弛缓,肌肤不仁,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目不能合,口不能闭,不能皱眉鼓腮,口角下垂,偏向健侧,名“口僻”,为风邪中络所致;若口眼㖞斜兼半身不遂者,多为肝阳化风,风痰阻闭经络所致。

2.特殊面容

(1)惊恐貌 面部呈现惊悚恐惧的表现,常因闻听高声或见水时而引发,多见于狂犬病。

(2)苦笑貌 面部呈现无可奈何的苦笑样表现,多因面部肌肉痉挛所致,为破伤风的特殊征象。

二、望五官

目、耳、口、鼻、舌五官,分别与五脏相关联。《灵枢·五阅五使》云:“鼻者肺之官也,目者肝之官也,口唇者脾之官也,舌者心之官也,耳者肾之官也。”因此,观察五官的神、色、形、态变化,可以了解相关脏腑的常与变。其中,望舌将另做专节论述,故本处主要介绍目、耳、鼻、口唇、齿龈及咽喉等望诊内容。

(一)望目

目为肝之窍,心之使,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因而目与五脏六腑皆有密切联系。古人将目的不同部位分属于五脏,《灵枢·大惑论》曰:“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后世医家据此而归纳为“五轮学说”,即瞳仁属肾,称为水轮;黑睛属肝,称为风轮;两眦血络属心,称为血轮;白睛属肺,称为气轮;眼睑属脾,称为肉轮(图1-3),并且认为观察五轮的形色变化,可以诊察相应脏腑的病变。因此,望目不仅在望神中有重要意义,而且可以测知五脏的病变,甚至对某些疾病的诊断,也可起到“见微知著”的作用。《重订通俗伤寒论》曰:“凡病至危,必察两目,视其目色,以知病之存亡也,故观目为诊法之首要。”

img

图1-3 五轮部位与五脏分属图

望目可以从神、色、形、态四方面来观察。由于目神在望神中已介绍,故本处重点介绍目色、目形和目态的异常改变。

1.目色 正常人的眼睑内及两眦红润,白睛色白,黑睛褐色或棕色,角膜无色透明,异常改变有以下几种。

(1)目赤 双眼或单眼白睛红赤,俗称“红眼”“火眼”。目赤若伴见肿痛,多属实热证。如全目赤肿,多为肝经风热上攻;两眦赤痛,多为心火上炎;白睛发红,多为肺火;睑缘赤烂,多为脾经湿热。若白睛红赤灼热,眵多黏结,羞明畏光,有传染性者,多为感受时邪热毒所致,也称“天行赤眼”。

(2)白睛发黄 为黄疸的主要标志。《杂病源流犀烛·诸疸源流》云:“经言目黄者曰黄疸,以目为宗脉所聚,诸经之热上熏于目,故目黄,可稔知为黄疸也。”黄疸常伴身面发黄、尿黄等症,多因湿热内壅或寒湿内困,肝胆疏泄失常,胆汁外溢所致,有阳黄、阴黄之分。

(3)目眦淡白 属血虚、失血,是血少不能上荣于目所致。

(4)目胞色黑晦暗 多属肾虚;目眶周围色黑,多因肾虚水泛,或寒湿下注所致;目眶色黑,伴肌肤甲错,多为瘀血内阻所致;睡眠欠佳也可见目眶发黑。

(5)黑睛灰白混浊 为目翳,属外障眼疾。若黑睛深层呈圆盘状翳障,妨碍视力,为混睛障,多因邪毒侵袭,或肝胆实火上攻,或湿热熏蒸,或阴虚火旺等所致,常见于眼外伤及某些全身疾病;若小儿疳积日久也可见目生翳障,表现为目干夜盲,黑睛生翳糜烂,甚则溃破穿孔等。

2.目形

(1)胞睑肿胀 胞睑肿胀是指上胞下睑肿胀不适。目胞浮肿,如新卧起之状,皮色不变或较光亮,是水肿病初起之征;胞睑红肿,若眼睑边缘起疖肿,状若麦粒,红肿痒痛,易成脓溃破者,为“针眼”;若整个胞睑漫肿,红如涂丹,热如火灼,化脓溃破者,为“眼丹”。后二者皆为风热毒邪相搏客于胞睑,或脾胃蕴积热毒,上攻于目,以致局部气血瘀滞。

(2)眼窝凹陷 若见于吐泻之后,多因吐泻伤津所致;若见于久病、重病患者,为脏腑精气衰竭,病属难治。

(3)眼球突出 眼突而喘,属肺胀,多因痰浊阻肺,肺气不宣,呼吸不利所致;眼突颈肿,为瘿病,因肝郁化火,痰气壅结所致。

3.目态 正常人瞳孔圆形,双侧等大,直径为3~4mm,对光反应灵敏,眼球运动随意灵活。其异常改变主要有以下几种。

(1)瞳孔缩小 多因肝胆火炽,或劳损肝肾,虚火上扰所致,也可见于中毒(吗啡、川乌、草乌、毒蕈、有机磷农药中毒)等。

(2)瞳孔散大 多属肾精耗竭,见于危重患者,是濒死前的征象之一;也见于肝胆风火上扰的绿风内障、中毒(如杏仁、麻黄、曼陀罗中毒)及某些西药(如阿托品)所致的药物性瞳孔散大等。

(3)目睛凝视 患者两眼固定,转动不灵,固定前视者,称“瞪目直视”;固定上视者,称“戴眼反折”;固定侧视者,称“横目斜视”。目睛凝视多属肝风内动之征,常伴神昏、抽搐等症,属病重,或见于脏腑精气耗竭,或痰热内闭证。瞪目直视还可见于瘿病。

(4)嗜睡露睛 是指患者入睡后胞睑未闭合而睛珠外露,多因脾虚清阳不升,或津液大伤,胞睑失养,启闭失常所致,多见于脾胃虚衰或吐泻伤津的患儿。此外,睡时露睛也可见于正常人,俗称“羊眼”。

(5)胞睑下垂 又称“睑废”,是指上睑下垂,难以抬举,轻者半掩瞳仁,重者全遮黑瞳,垂闭难张。胞睑下垂分为先天与后天两类,其中双眼上睑下垂者,多为先天禀赋不足,脾肾亏虚,睑肌失养所致;单眼上睑下垂者,多因脾气虚衰,脉络失养,肌肉松弛所致,也可见于外伤。

(二)望耳

耳为肾之窍,手足少阳经脉布于耳,手足太阳经和足阳明经也分布于耳或耳周围。《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别气走于耳而为听。”耳为“宗脉之所聚”。此外,在耳廓上有全身脏器和肢体的反应点。所以,耳与全身均有联系,而尤与肾、胆的关系最为密切,望耳可以察知肾、胆乃至全身的病变。耳部望诊主要是观察耳廓色泽、形态及耳内病变。

1.耳之色泽

(1)润枯 正常人表现为耳廓色泽红润,是气血充足的表现;耳廓焦黑干枯,多属肾精亏虚。

(2)颜色 耳廓淡白,多属气血亏虚;耳轮红肿,多属肝胆湿热或热毒上攻;耳轮青黑,多见于阴寒内盛或有剧痛的患者;小儿耳背有红络,耳根发凉,多为麻疹先兆。

2.耳之形态

(1)耳廓形大 耳廓外形厚而大,属形盛,为肾气充足;耳廓肿大,伴见色红,为邪气实,多属少阳相火上攻。

(2)耳廓瘦小 耳廓瘦小而薄,属先天亏损,肾气不足;耳廓瘦削而干焦,为正气虚,多为肾精耗竭或肾阴不足;耳廓萎缩,为肾气竭绝。

(3)耳轮甲错 即耳轮肌肤甲错,多属久病血瘀。

3.耳内病变

(1)耳内流脓 耳道内流出脓液,其色或黄或青,其质或稠或稀,称为“脓耳”。耳内流脓有虚实之别,涉及肝、胆、肾三经。发作急骤,脓液黄稠,耳痛剧烈者,属实证,多因风热上扰或肝胆湿热所致;流脓日久,脓液清稀,耳痛较缓者,属虚证,多因肾阴虚损,虚火上炎所致。

(2)耳道红肿 耳道局部红肿疼痛,突起如椒目状,为“耳疖”,多因邪热搏结耳窍所致。

(三)望鼻

鼻居面部中央,为肺之窍,属脾,与足阳明胃经亦有联系。望鼻可诊肺、脾、胃等脏腑的病变。鼻部望诊应注意观察色泽、形态及鼻内病变。

1.鼻之色泽

(1)润枯 鼻端微黄明润,见于新病,为胃气未伤,属病势较轻;见于久病,为胃气来复,属病势向愈;鼻端晦暗枯槁,为胃气已衰,属病重。

(2)颜色 鼻端色白,多为气血亏虚;色赤为肺脾蕴热;色黄为有湿热;色青为阴寒腹痛;小儿山根青筋,多因肝经气滞寒凝、肝脾不和、乳食积滞所致。

2.鼻之形态

(1)鼻头肿胀 若属红肿或生疮,并感疼痛,属邪热盛,常见于胃热或血热。若鼻及鼻周围皮色暗红或血络扩张,伴丘疹、脓疱或鼻赘,称为“酒渣鼻”,多因肺胃蕴热,瘀血凝滞所致。

(2)鼻柱溃陷 多见于梅毒患者;若鼻柱塌陷,兼眉毛脱落,为麻风恶候。

(3)鼻翼扇动 鼻孔两翼因呼吸急促而扇动的症状,也称为“鼻扇”,多属肺热,或见于哮病,是肺气不宣,呼吸困难的表现;若重病中出现鼻孔扇张,喘而额汗如油,是肺气衰竭之危候。

3.鼻内病变

(1)鼻流清涕 若伴见恶寒发热、鼻塞等,多属风寒表证;若常流清涕,量多,经久不愈,多为“鼻鼽”,多因阳气虚弱所致。

(2)鼻流浊涕 若伴见恶寒发热、咽痛等,多属风热表证;若常流浊涕,量多不止,其气腥臭,常伴头痛、鼻塞、嗅觉减退,为“鼻渊”,多因外感风热,或胆经蕴热上攻于鼻所致。

(3)鼻腔出血 鼻腔出血称为“鼻衄”,外感引起者,多因风热犯肺、燥邪伤肺所致;出血量多,色深红质稠者,多因肝火犯肺,或胃火炽盛,火热上炎,灼伤阳络,迫血外溢所致;血色淡红而质稀,多因脾不统血,血不循经而外溢所致。个别妇女经期鼻衄随月经周期而作,称为“倒经”,多因肝郁化火犯肺,或阴虚肺热所致。

(4)鼻内赘生物 鼻腔内长有状若葡萄或榴子,光滑柔软,带蒂可活动,而无痛感的肉状物,为“鼻痔”(鼻息肉)。若其撑塞鼻孔,则致气息难通,多因湿热邪毒壅结鼻窍所致。

(四)望口与唇

口为饮食通道,脏腑要冲,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手足阳明经环绕口唇,故望口与唇的异常变化,可以诊察脾与胃的病变。望口与唇注意观察形色、润燥及动态的变化。

1.望口

(1)口角流涎 小儿口中流涎,称为“滞颐”,多因脾虚湿盛。《诸病源候论》曰:“滞颐之病,是小儿多涎唾流出,渍于颐下,此由脾冷液多故也。”成人见之多为中风口歪不收所致。

(2)口疮 指口腔内膜出现黄白色如豆大、表浅的小溃疡点,周围红晕,局部灼痛,《黄帝内经》也称为“口糜”或“口疡”,多因心脾积热,或由阴虚火旺所致。若口疮反复发作,时轻时重,疮面色淡,疼痛较轻,伴少气乏力、大便溏薄,舌淡嫩,脉虚者,多为中气不足所致。

(3)鹅口疮 指小儿口腔、舌面满布片状白屑,状如鹅口者,又称“雪口”,多因感受邪毒,心脾积热,上熏口舌所致;也可因肾阴亏损,虚火上炎而为。

(4)口之动态 正常人口唇可随意开合,动作协调。《望诊遵经》将口唇的异常动态归纳为“口形六态”。

口张:口开而不闭,属虚证。若状如鱼口,张口气出,但出不入,则为肺气将绝之候。

口噤:口闭难开,牙关紧闭,属实证。口噤不语,兼四肢抽搐,多为痉病或惊风;兼半身不遂,则为中风入脏之重证。

口撮:上下口唇紧聚,为邪正交争所致。口撮兼见角弓反张,多为破伤风患者;新生儿撮口不能吮乳,多为脐风。

口僻:口角向一侧歪斜,见于风邪中络,或风中脏腑之患者。

口振:战栗鼓颔,口唇振摇,常见于疟疾初起。

口动:口频繁开合,不能自禁,是胃气虚弱之象;若口角掣动不止,为动风之象。

2.望唇 唇部色诊与望面色基本相同,但因唇黏膜薄而透明,故其色泽变化比面色更为明显,易于观察。正常人唇色红润,是胃气充足,气血调匀的表现。

(1)唇色淡白 多属血虚或失血。

(2)唇色深红 多属热盛;深红干燥,属热盛伤津。

(3)唇色青紫 多属阳气虚衰,血行瘀滞。

(4)唇色青黑 因寒凝血瘀,或痛极血络瘀阻所致。

(5)口唇干裂 为津液损伤,多因燥热伤津或阴虚液亏所致。

(6)口唇糜烂 多因脾胃积热上蒸,热邪灼伤唇部所致;唇内溃烂,其色淡红,为虚火上炎。

(7)唇边生疮,红肿疼痛 为心脾积热。

(五)望齿与龈

齿为骨之余,骨为肾所主;龈护于齿,为手足阳明经分布之处,故望齿与龈可诊察肾与胃肠的病变,以及津液的盈亏。温病学派对验齿十分重视,在阳明热盛和热伤肾阴的情况下,观察齿与龈的润燥情况,可以了解胃津、肾液的存亡。

1.望牙齿

(1)牙齿形色 正常人牙齿洁白润泽而坚固,是肾气充足,津液未伤的表现。若牙齿干燥,为胃阴已伤;牙齿光燥如石,为阳明热甚,津液大伤;牙齿燥如枯骨,多为肾阴枯竭,精不上荣所致,可见于温热病的晚期,属病重;久病牙齿枯黄脱落,为骨绝,属病重。

(2)牙齿动态 牙关紧急,多属风痰阻络或热极动风;咬牙齘齿,即上下牙齿相互磨切,格格有声,多为热盛动风,或见于痉病;睡中齘齿,多因胃热、食滞或虫积所致,亦可见于正常人。

2.望牙龈

(1)牙龈色泽 正常人牙龈淡红而润泽,是胃气充足,气血调匀的表现。牙龈淡白,多因血虚或失血,龈络失养所致;牙龈红肿疼痛,多因胃火亢盛,火热循经上熏牙龈所致。

(2)牙龈形态 龈肉萎缩,牙根暴露,牙齿松动,常有渗血和脓液,称为“牙宣”,多因肾虚或胃阴不足,虚火燔灼,龈肉失养所致,也可见于气血不足者;牙龈溃烂,流腐臭血水,牙齿脱落,口气腐臭者,称为“牙疳”,多为平素胃腑积热,复感风热或疫疠之邪,邪毒上攻牙龈所致。

(3)齿衄 指牙缝出血,多因胃肠实热所致,也可因胃、肾阴虚,虚火上炎,脉络受损,或脾不统血所致。

(六)望咽喉

咽喉为口鼻与肺胃之通道,是呼吸、饮食之门户,又是经脉循行交会之处,与五脏六腑关系密切。因此,五脏六腑病变可反映于咽喉,以肺、胃、肾的病变表现更为突出,也更具诊断意义。望咽喉主要观察咽喉的红肿疼痛、溃烂和伪膜等情况。

健康人咽喉色淡红润泽,不痛不肿,呼吸通畅,发音正常,食物下咽顺利无阻。

1.红肿

(1)新病咽部深红,肿痛较甚,多属实热证,因风热邪毒或肺胃热毒壅盛所致。

(2)久病咽部嫩红,肿痛不甚,多属阴虚证,因肾阴亏虚,虚火上炎所致。

(3)若咽部淡红漫肿,疼痛轻微,多因痰湿凝聚所致。

(4)咽喉部一侧或两侧喉核红肿突起,形如乳头,或如蚕蛾,表面或有黄白色脓样分泌物,咽痛不适者,为“乳蛾”(图1-4),又名“喉蛾”,因风热外侵,邪客肺卫;或肺胃热盛,壅滞喉核所致。若喉核肿胀,热痛不甚,经久不消,时作时止,反复不已,多因肺肾阴虚,虚火上炎,气血瘀滞所致。

img

图1-4 乳蛾

(5)咽喉部红肿高突,疼痛剧烈,吞咽、言语困难,身发寒热者,为“喉痈”,多因脏腑蕴热,复感外邪,热毒客于咽喉所致。

2.溃烂 新病咽部溃烂,分散表浅,周围色红,为肺胃之热轻浅;若溃烂成片或洼陷,周围红肿,为肺胃火毒壅盛,蒸灼肌膜而致;咽部溃腐浅表分散,反复发作,周围淡红,多属虚火上炎;若成片洼陷,周围淡白或苍白,久不愈者,多为气血不足,肾阳亏损,邪毒内陷所致。

3.伪膜 咽部溃烂,表面所覆盖的一层黄白或灰白色腐膜,称为伪膜。若伪膜松厚易拭去者,为病轻,为肺胃热浊之邪上壅于咽所致;若伪膜坚韧不易拭去,强剥出血,或剥后复生,伴犬吠样咳嗽、喘鸣者,为病重,称为“白喉”,因外感时行疫邪,疫毒内盛,或热毒伤阴所致。

三、望颈项

颈项是连接头部和躯干的部分,其前部为颈,后部为项,合称颈项。颈项内有呼吸气道与饮食路径,又是经脉上达头面必经之处。颈项经脉阻滞,可引起全身的病变;而脏腑气血失调,亦可在颈项部反映出来。

正常人的颈项直立,两侧对称,气管居中;矮胖者略粗短,瘦高者略细长;男性喉结突出,女性喉结不显;颈侧动脉搏动在安静时不易见到。颈项转侧俯仰自如,左右旋转30度,后仰30度,前屈30度,左右侧屈各45度。望颈项主要观察其外形和动态等变化。

1.外形变化

(1)瘿瘤 颈前结喉处,单侧或双侧,有肿块突起,或大或小,可随吞咽上下移动,称为“瘿瘤”(图1-5),多因肝郁气结,痰凝血瘀,或因水土失调,痰气凝结所致。

(2)瘰疬 颈侧颌下、耳后皮里膜外,有肿块如豆,累累如串珠,称为“瘰疬”(图1-6)。大者属瘰,小者属疬,多由肺肾阴虚,虚火灼液,结成痰核;或因外感风热时毒,气血壅滞于颈部所致。

2.动态变化

(1)项强 是指项部筋脉肌肉拘紧或强硬,俯仰转动不利,伴头痛、恶寒、脉浮,多为风寒侵袭太阳经脉,经气不利所致;伴高热神昏,甚则抽搐,多属热极生风;睡醒后突觉项强不便,为“落枕”,多因睡姿不当,或风寒客于经络,或颈部肌肉劳损所致。

img

图1-5 瘿瘤

img

图1-6 瘰疬

(2)项软 是指颈项软弱,抬头无力。小儿项软,多因先天不足,肾精亏损,或后天失养,发育不良,可见于佝偻病患儿;久病、重病颈项软弱,头垂不抬,眼窝深陷,多为脏腑精气衰竭之象,属病危。

(3)颈脉怒张 是指颈部脉管明显胀大,平卧时更甚,多见于心血瘀阻,肺气壅滞及心肾阳衰,水气凌心的患者。

四、望躯体

(一)望胸胁

胸属上焦,内藏心、肺等重要脏器,为宗气所聚,是经脉、血管循行布达之处。胸廓前有乳房,属胃经,乳头属肝经。胁肋是肝胆经脉循行之处。望胸胁可以诊察心、肺的病变,宗气的盛衰,以及肝胆、乳房等的疾患。

正常人的胸廓呈扁圆柱形,两侧对称,左右径大于前后径(比例约为1.5∶1),小儿和老人则左右径略大于前后径或相等,两侧锁骨上下窝亦对称。常见的胸廓异常有以下几种。

1.扁平胸 胸廓前后径较常人明显缩小,小于左右径的一半,呈扁平形,多见于肺肾阴虚、气阴两虚的患者(图1-7)。

2.桶状胸 胸廓前后径较常人增大,与左右径几乎相等,呈圆桶状,多为素有伏饮积痰,壅滞肺气,久病伤及肾气,肾不纳气,日久胸廓变形所致,见于久病咳喘之患者(图1-8)。

3.鸡胸 胸骨下部明显向前突出,形似鸡之胸廓畸形,因先天禀赋不足,肾精亏虚,或后天失养,脾胃虚弱,骨骼失于充养所致,常见于小儿佝偻病。

4.漏斗胸 胸骨下段及与其相连的两侧肋软骨向内凹陷,形成漏斗状,多因先天发育不良所致。

5.肋如串珠 肋骨与肋软骨连接处变厚增大,状如串珠,因肾精不足,或后天失养,发育不良所致,多见于佝偻病患儿。

6.胸不对称 一侧胸廓塌陷,肋间变窄,肩部下垂,脊骨常向对侧凸出者,多见于肺痿、肺部手术后等患者;若一侧胸廓膨隆,肋间饱满,按之软,咳则引痛,气管向健侧移位,多见于悬饮证或气胸患者。

img

图1-7 扁平胸

img

图1-8 桶状胸

7.乳痈 妇女哺乳期乳房局部红肿热痛,乳汁不畅,甚则破溃流脓,身发寒热,多因肝气郁结,胃热壅滞,或外感邪毒所致。

(二)望腹部

腹部是指躯干正面剑突以下至耻骨以上的部位,属中下焦,内藏肝、胆、脾、胃、大肠、小肠、膀胱、胞宫等脏腑,故望腹部可以诊察内在脏腑的病变和气血的盛衰。腹部望诊主要观察其形态变化。

正常人腹部对称、平坦(仰卧时腹壁平于胸骨至耻骨中点连线,即胸耻连线,或稍凹陷。图1-9①),直立时腹部可稍隆起,约与胸平齐,老人和小儿腹略呈圆形。脐腹过度膨隆或凹陷均为异常。

1.腹部膨隆 仰卧时前腹壁明显高于胸耻连线(图1-9②)。若腹部胀大,伴周身俱肿者,为水肿病,因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水湿内停所致;若仅见腹部肿大,四肢消瘦者,为鼓胀,多因肝郁或脾虚,以致气滞血瘀水停所致。《医学入门》曰:“凡胀初起是气,久则成水。”

2.腹部凹陷 仰卧时前腹壁明显低于胸耻连线(图1-9③),腹部凹陷如舟状,肌肉松弛失去弹性,伴形体消瘦,可见于久病脾胃气虚,机体失养,或新病吐泻太过,津液大伤的患者。若腹皮甲错,深凹着脊,称为“肉消着骨”,为脏腑精气耗竭,属病危。

3.腹露青筋 腹部皮肤青筋暴露,常与腹部膨隆同时出现,可因肝郁气滞,脾失健运,气滞湿阻,或脾肾阳虚,水湿内停等,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脉络瘀阻,见于鼓胀重证。

(三)望腰背部

背为胸中之府,为心、肺之外围,与心、肺密切相关。腰为身体运动的枢纽,为肾之府,故望腰背部的异常表现,可以诊察相关脏腑经络的病变。望腰背时应注意观察脊柱及腰背部的形态变化。

正常人腰背部两侧对称,俯仰转侧自如,直立时脊柱居中,颈、腰段稍向前弯曲,胸、骶段稍向后弯曲,但无左右侧弯。其异常改变主要有以下几种。

img

图1-9 腹部平坦、膨隆、凹陷测量法

1.脊柱后突 脊骨过度后弯,以致背高如龟,称为“龟背”,俗称“驼背”。若见于小儿,多因胎禀怯弱,肾精亏虚,或后天失养,骨髓失充,督脉虚损,脊柱弯曲变形所致;若见于成年后,多为脊椎疾患;若久病见后背弯曲,两肩下垂,称为“背曲肩随”,为脏腑精气虚衰之象。

2.脊柱侧弯 脊柱的某一段持久地偏离身体正中线,使脊柱形成侧向弧形或“S”形,多因小儿发育期坐姿不良所致,亦可见于先天禀赋不足,肾精亏虚,发育不良的患儿或一侧胸部疾患者。

3.脊疳 背部肌肉消瘦,脊骨突出如锯齿状,为脏腑精气极度亏损之象。

4.腰部拘急 腰部疼痛,活动受限,转侧不利,多因寒湿侵袭,经气受阻,跌仆闪挫,血脉瘀滞所致。

五、望四肢

双上肢和双下肢总称为四肢。上肢包括肩、臂、肘、腕、掌、指;下肢包括髀、股、膝、胫、踝、跗、趾。四肢由筋、骨、血脉、肌肉、皮毛组成。因心主四肢血脉,肺主四肢皮毛,脾主四肢肌肉,肝主四肢之筋,肾主四肢之骨,故五脏均与四肢有关,而脾与四肢的关系尤为密切。手足是人体十二经脉必经之地,手指端和足趾端是人体阴阳经脉交会之处,手足部最能反映人体阴阳的协调与否。因此,望四肢可以诊察脏腑和经脉的病变。望诊时应注意观察四肢、手足、掌腕、指趾的外形和动态变化。

(一)外形

1.肢体肿胀 即四肢浮肿发胀,表现为四肢同时肿胀,或肿胀偏于一侧,或仅见上肢或下肢,或见于单一肢体。若四肢关节肿胀,灼热疼痛者,多因湿热郁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致,常见于热痹;若足跗肿胀,兼全身浮肿,多见于水肿病;若下肢肿胀,皮肤粗厚如象皮者,多见于丝虫病。

2.四肢畸形

(1)膝部肿大 膝部红肿热痛,屈伸不利,多因风湿郁久化热所致,常见于热痹;膝关节肿大疼痛,股胫肌肉消瘦,形如鹤膝,称为“鹤膝风”,多因气血亏虚,寒湿久留,侵于下肢,流注关节所致;膝部紫暗,漫肿疼痛,为膝骨或关节受损,多因外伤所致。

(2)下肢畸形 两下肢自然伸直或站立时,两足内踝并拢而两膝不能靠拢者,称为膝内翻,又称“O”型腿(图1-10);两下肢自然伸直或站立时,当两膝相碰而两足内踝分离不能靠拢者,称为膝外翻,又称为“X”型腿(图1-11)。若踝关节呈固定型内收位,称为足内翻;呈固定外展位,称为足外翻。上述畸形皆因先天禀赋不足,肾气不充,或后天失养,脾胃虚弱,发育不良所致。

img

图1-10 “O”型腿

img

图1-11 “X”型腿

(3)手指变形 手指关节呈梭状畸形,活动受限,称为梭状指(图1-12),多因风湿久蕴,痰瘀结聚所致;指趾末端增生、肥厚,呈杵状膨大,称为杵状指(图1-13),亦称鼓槌指,常兼气喘唇暗,多因久病心肺气虚,血瘀痰阻所致。

img

图1-12 梭状指

img

图1-13 杵状指

3.小腿青筋 小腿青筋怒张隆起,形似蚯蚓,或呈青紫色树枝状,多因寒湿内侵,络脉血瘀所致,或由体质素虚,或久病气虚,兼以长时间负重站立或行走所致。

(二)动态

肢体痿废 四肢肌肉萎缩,筋脉弛缓,软弱无力,甚则痿废不用。多见于痿病,因肺热伤津,或湿热浸淫,或脾胃虚弱,或肝肾亏虚,或外伤瘀血阻滞所致。《证治准绳》曰:“痿者手足痿软而无力,百节缓纵而不收也。”若一侧上下肢痿废不用者,称为半身不遂,多见于中风患者;若双下肢痿废不用者,多见于截瘫患者。

六、望二阴

前阴为生殖和排尿器官,后阴指肛门,为排便之门户。前阴为肾所司,宗筋所聚,太阴、阳明经所会,阴户通于胞宫并与冲任二脉密切相关,肝经绕阴器,故前阴病变与肾、膀胱、肝关系密切。后阴亦为肾所司,又脾主运化,升提内脏,大肠主传导糟粕,故后阴病变与脾、胃、肠、肾关系密切。

(一)望前阴

望男性前阴应注意观察阴茎、阴囊是否正常,有无结节、肿胀、溃疡和其他异常的形色改变。对女性前阴的诊察要有明确的适应证,由妇科医生负责检查,男医生需在女护士陪同下进行。前阴常见的异常改变有以下几种。

1.阴囊肿大 男性阴囊肿大,因小肠坠入阴囊所致者,为“疝气”;或因内有瘀血、水液停积,或脉络迂曲,睾丸肿胀等引起;若阴囊红肿热痛,皮紧光亮,寒热交作,形如瓢状,称为“囊痈”,多为肝经湿热下注所致。

2.阴部湿疹 男子阴囊或女子大小阴唇起疹,瘙痒灼痛,湿润或有渗液,反复发作,为湿疮,多因肝经湿热下注,风邪外袭所致;日久皮肤粗糙变厚,呈苔藓样变,则为阴虚血燥。

3.子宫脱垂 妇女阴部有物下坠或挺出阴道口外,又称“阴挺”。《景岳全书·妇人规》曰:“妇人阴中突出如菌如芝,或挺出数寸,谓之阴挺。”本病多因气虚下陷,带脉失约,冲任虚损,或生育过多,或产后劳伤,损伤胞络及肾气,系胞无力而使胞宫下坠于阴户之外。

(二)望后阴

患者取侧卧位,医者望诊时应注意观察肛门周围有无脓肿、痔疮、裂口、瘘管外口、脱垂、息肉及肛周湿疹等。必要时结合肛管直肠指诊及借助相关仪器进行检查。常见异常改变有以下几种。

1.肛裂 肛管的皮肤全层纵行裂开,并伴有多发性小溃疡,久不愈合,排便时疼痛流血者,为“肛裂”(图1-14),多因热结肠燥或阴虚津亏,大便秘结,排便努责,使肛管皮肤裂伤,伤口染毒,逐渐形成慢性溃疡。

img

图1-14 肛裂示意图

2.痔疮 肛门内、外生有紫红色柔软肿块,突起如峙者,为“痔疮”(图1-15),常伴便血、疼痛、脱出、便秘,或肛周潮湿、瘙痒等症状。其生于肛门齿状线以上者为内痔,生于肛门齿状线以下者为外痔,内外皆有者为混合痔,多因肠中湿热蕴结或血热肠燥,或久坐、负重、便秘等,使肛门部血脉瘀滞,热与血相搏,结滞不散而成。

3.肛瘘 直肠或肛管与周围皮肤相通所形成的瘘管,称为“肛瘘”,也称为“肛漏”,以局部反复流脓、疼痛、瘙痒为特征,多因肛门周围痈肿余毒未尽,溃口不敛所致。

4.脱肛 直肠黏膜或直肠反复脱出肛门外,伴肛门松弛(图1-16),常因大便、咳嗽、用力而脱出。轻者便时脱出,便后缩回;重者脱出后不能自回,须用手慢慢还纳,多因脾虚中气下陷所致,常见于老人及产妇,也常见于久泻、久咳和习惯性便秘者。

img

图1-15 痔疮示意图

img

图1-16 脱肛

5.肛痈 肛门周围局部红肿疼痛,状如桃李,破溃流脓者,为“肛痈”,以发病急骤,疼痛剧烈,伴高热,破溃后形成肛漏为特点,多因湿热下注,或外感邪毒阻于肛周所致。

七、望皮肤

皮肤为一身之表,内合于肺,卫气循行其间,有抵御外邪、保护机体的作用,脏腑气血亦通过经络而外荣于皮肤。感受外邪,皮表首当其冲,脏腑气血的病变亦可通过经络反映于肌表。因此,望皮肤可了解邪气的性质和气血津液的盛衰,测知内在脏腑的病变,判断疾病的轻重和预后。

望皮肤应注意观察皮肤的色泽、形态变化。正常人皮肤荣润有光泽,是精气旺盛,津液充沛的征象。常见异常表现有以下几类。

(一)色泽异常

皮肤色泽亦可见五色,与五色诊法基本相同,其常见而有特殊意义者,为发黄、发赤、发黑和白斑。

1.皮肤发黄 面目、皮肤、爪甲俱黄者,为黄疸。其黄色鲜明如橘皮色者,属阳黄,因湿热蕴蒸所致;黄色晦暗如烟熏色者,属阴黄,因寒湿阻遏所致。

2.皮肤发赤 皮肤突然鲜红成片,色如涂丹,边缘清楚,灼热肿胀者,为“丹毒”,因发生部位不同,名称有别。发于头面者,名“抱头火丹”;发于小腿足部者,名“流火”;发于全身、游走不定者,名“赤游丹”。其发于上部者多因风热化火所致,发于下部者多因湿热化火所致,亦有因外伤染毒而引起者。

3.皮肤发黑 皮肤黄中显黑,黑而晦暗,称为“黑疸”,多见于黄疸病后期,多由劳损伤肾所致。全身皮肤发黑者,亦可见于肾阳虚衰患者。

4.皮肤白斑 局部皮肤出现点、片状白色改变,大小不等,边界清楚,称为“白驳风”或“白癜风”,多因风湿侵袭,气血失和,血不荣肤所致。

(二)形态异常

1.皮肤干枯 皮肤干枯无华,甚至皲裂、脱屑,多因阴津耗伤,营血亏虚,肌肤失养,或燥邪侵袭,气血滞涩所致。

2.肌肤甲错 皮肤发生局限性或广泛性的干枯粗糙,状若鱼鳞,多因血瘀日久,肌肤失养所致。

3.肌肤水肿 皮肤水肿有阳水与阴水之分。阳水以肿起较速,眼睑、颜面先肿,继则遍及全身为特征,多由外感风邪,肺失宣降所致;阴水以肿起较缓,下肢、腹部先肿,继则波及颜面为特征,多由脾肾阳衰,水湿泛溢所致。

(三)皮肤病症

1.斑疹 斑、疹均为全身性疾病表现于皮肤的症状,两者虽常常并称,但实质有别。

(1)斑 指皮肤出现的深红色或青紫色片状斑块,平铺于皮下,抚之不碍手,压之不褪色,可由外感温热邪毒,热毒窜络,内迫营血所致;或因脾虚血失统摄,阳衰寒凝气血所致;或因外伤等,使血不循经,外溢肌肤所致。其中,因外感热病,热入营血,迫血外溢而发,表现为斑点成片,或红或紫,平铺皮下者,为阳斑;因内伤气虚,气不摄血所致,表现为斑点大小不一,色淡红或紫暗,隐隐稀少,发无定处,但不见于面、背部,出没无常,为阴斑。

(2)疹 指皮肤出现红色或紫红色、粟粒状疹点,高出皮肤,抚之碍手,压之褪色,常见于麻疹、风疹、瘾疹等病,多因外感风热时邪或过敏,或热入营血所致。

麻疹:是儿童常见的一种急性发疹性传染病,多因感受时邪疫毒所致,表现为出疹前先有发热恶寒,咳嗽喷嚏,鼻流清涕,眼泪汪汪,耳根冰冷,或耳后有红丝出现,3~4天疹点出现于皮肤,从头面到胸腹、四肢,色如桃红,形如麻粒,尖而稀疏,抚之触手,逐渐稠密,2~5天出全,然后按出疹顺序逐渐回隐,留下棕褐斑状色素沉着,并有糠麸脱屑。根据麻疹的出疹次序、疹的疏密、色泽和兼症,可以判断病情的顺逆。

风疹:是一种较轻的发疹性传染病,以初起类似感冒,发热1~2天后,皮肤出现淡红色斑丘疹,瘙痒不已,耳后及枕部臖核肿大为其特征。本病因皮疹细小如沙,故又称“风痧”,多因感受风热时邪,与气血相搏所致。

瘾疹:是一种以皮肤丘疹为特征的疾患,表现为皮肤突然出现大小不等、形状不一、边界清楚的红色或苍白色丘疹,多剧烈瘙痒,抓挠后增大、增多,发无定处,骤起骤退,退后不留痕迹,且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多因正气不足,卫外不固,外感风邪;或因饮食失节,肠胃积热,复感风邪;或因情志内伤,冲任不调,血虚生风;或对某些物质过敏所致。

不论斑或疹,在外感热病中见之,若色红身热,先见于胸腹,后延及四肢,斑疹发后热退神清者,是邪去正安,为顺;若布点稠密成团,色深红或紫暗,先见于四肢,后延及胸腹,斑疹现后仍壮热不退、神识不清者,是邪气内陷,为逆。

2.水疱 是指皮肤上出现成簇或散在性小水疱的表现,可有白㾦、水痘、热气疮、缠腰火丹、湿疹等。

(1)水痘 属儿科常见传染病。小儿皮肤出现粉红色斑丘疹,很快变成椭圆形的小水疱,其后结痂,常伴发热。其疱疹特点为,顶满无脐,晶莹明亮,浆液稀薄,皮薄易破,大小不等,分批出现,多因外感时邪,内蕴湿热所致。

(2)白㾦 暑湿、湿温患者皮肤出现的一种白色小疱疹,晶莹如粟,又称白疹,多因外感湿热之邪郁于肌表,汗出不彻,蕴酿所致,乃湿温患者湿热之邪透泄外达之机。白㾦晶莹饱满,颗粒清楚者,称为晶㾦,为津气尚充足,是顺证;白㾦色枯而白,干瘪无浆者,称为枯㾦,为津气已亏竭,是逆证。

(3)热气疮 口唇、鼻孔周围、面颊及外阴等皮肤黏膜交界处,出现针头至绿豆大小簇集成群的水疱,灼热瘙痒,溃后结痂,多因外感风温热毒,阻于肺胃,湿热蕴蒸皮肤所致;或因肝经湿热下注,阻于阴部而成。

(4)缠腰火丹 多见于一侧腰部或胸胁部,初起皮肤灼热刺痛,继之出现粟米至黄豆大小簇集成群的水疱,排列如带状,局部刺痛,多因肝经湿热熏蒸所致。

(5)湿疹 周身皮肤出现红斑,迅速形成丘疹、水疱,破后渗液,出现红色湿润之糜烂面,多因禀赋不耐,饮食失节,湿热内蕴,复感风邪,内外两邪相搏,郁于肌肤所致。

3.疮疡 是指各种致病因素侵袭人体后引起的体表化脓性疾病,主要有痈、疽、疔、疖等。

(1)痈 红肿高大,根盘紧束,焮热疼痛,具有未脓易消、已脓易溃、疮口易敛的特点,属阳证,多因湿热火毒蕴结,气血壅滞,热蒸肉腐成脓所致。

(2)疽 发于皮肤肌肉间,初起局部有粟粒样脓头,焮热红肿胀痛,易向深部及周围扩散,脓头相继增多者,称为有头疽,属阳证,多因外感热邪火毒、内有脏腑蕴毒,凝聚肌表,气血壅滞而成。而漫肿无头,皮色不变,无热少痛,具有难消、难溃、难敛,溃后易伤筋骨的特点者,称为无头疽,属阴证,多因气血亏虚,寒痰凝滞所致。

(3)疔 形小如粟,根深坚硬,状如钉丁,麻木疼痛,多发于颜面和手足等处。本病病情变化迅速,容易造成毒邪走散,多因竹木刺伤,或感受疫毒、疠毒、火毒等邪所致。

(4)疖 形小而圆,根浅局限,红肿不甚,容易化脓,脓溃即愈,因外感火热毒邪,或湿热蕴结所致。

4.痤疮 以颜面、胸、背等处生丘疹如刺,可挤出白色碎米样粉汁者,又称“粉刺”“青春痘”及“暗疮”等,多因肺经风热阻于肌肤所致;或因过食肥甘、油腻、辛辣食物,脾胃蕴热,湿热内生,熏蒸于面而成;或因青春之体,阳热较盛,劳汗当风,风寒之邪与阳热相搏,郁阻肌肤所致。 1CGgdkk9Wen4BKQsjbkrX3xwundd04V5EfM+VnstkkdcLzYIZZS26M0PQJOg7IQ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