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绪言

方剂,是在辨证审因、确定治法后,依据组方理论,选择适宜的药物,明确用量,并酌定剂型、用法而成的药物配伍组合。“方剂”一词,首见于唐·姚思廉所著之《梁书·陆襄传》,其云:“襄母卒病心痛,医方须三升粟浆……忽有老人诣门货浆,量如方剂。”方,即医方、药方、处方。汉·王充著《论衡·定贤》云:“譬医之治病也……方施而药行。”《庄子·逍遥游》云:“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方,又有规矩之意。《周礼·考工记》云:“圆者中规,方者中矩。”《孟子·离娄上》云:“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剂,古与“齐”通,即整齐之意,又作“调和”解。《汉书·艺文志·方技略》云:“调百药齐,和之所宜。”简言之,方剂即依据组方理论配伍而成之药物组合。

方剂学是研究治法与方剂组方原理、配伍规律(特点)及其临证运用的一门学科。方剂学的教学任务是通过讲授一定数量的方剂,引导学生掌握组方原理与配伍法则,培养学生分析、运用方剂,以及据证求“变”的组方能力。

学习方剂学的目的,是通过对一定数量的基础方、代表方及常用方的研习,领悟前贤配伍组方之要旨,并能根据临证之需,圆机活法地掌握方剂变化之精妙,即所谓“医之道,悟也;方之用,变也”。学习方剂学,首先要有扎实的中药学知识;其次要具备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诊断学等相关学科知识;第三,要掌握一定数量的方剂,并背诵方歌;第四,对组成、功用、主治相近似的方剂,要加以比较鉴别,从中掌握其配伍特点与变化。如此,才能熟练地据证选方、变化成方和创制新方。 913+NiBMMT236D0DiL6kMd8XJEEupQ5/TpggWs9R5Q7PEq9O1h9bJn/U1XRWuzB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