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编写说明

方剂学是中医药院校各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本书对选收之基础方、代表方及常用方,以辨证论治思想为核心分析证治机理,以“药力”为依据阐述组方及配伍原理,以中医学的逻辑思维方式详释方解。全书注重传承前人组方之精华,立足不违中医本源之“守正创新”,重基础而不离实践,重经典而精于权变,重配伍而不离方证,重实效而不忘思辨,方精而条理清晰,义简而不失深刻,由点及面,从医悟道,希冀学生掌握、领悟方剂的组方原理、配伍意义等理论知识,培养其分析、运用方剂及临证组方的能力。强调临证遣方之时,需根据病证之变化进行药物之加减化裁,以合病证变化之需,实现临证治疗之“个体化”主旨,即“方之用,变也”。

本教材除绪言外,分为上、下两篇。上篇总论,重点介绍方剂的起源与发展、方剂与治法、方剂的分类、方剂的剂型、方剂的煎服法、方剂的组方原则与变化等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并附古今用药度量衡简释。下篇各论,依据以法统方的原则,按功用将方剂分为解表剂、泻下剂、和解剂、清热剂、祛暑剂、温里剂、表里双解剂、补益剂、固涩剂、安神剂、开窍剂、理气剂、理血剂、治风剂、治燥剂、祛湿剂、祛痰剂、消食剂、驱虫剂、涌吐剂、治痈疡剂等21章,共选正方235首,附方216首。书后附有方名索引和主要参考书目。今方剂之数,不知凡几,存世之方,无良莠之别。经方之传世,不因仲景所载,而为理明法简,用之效著。教材所列举寥寥之方剂,唯以典型,以助学生领悟方剂之精妙。恰如星星之火,做燎原之势。所谓“方无至方,方以效论”。虽方无至方,然方有至效,“至”以“效”为本,“效”以“变”为基。

各论每章首冠概述,简述本章方剂的概念、适应证及分类、使用注意事项等。每首正方方名下列出处、组成、用法、功用、主治、证治机理、方解、运用、附方、鉴别、方论选录、医案举例、方歌等项。其中,组成保留原书剂量,括弧内为当今常用参考剂量。方剂组成中的中药名与原书保持一致,方解及鉴别等项中的中药名按临床常用名称进行规范。每章均附复习思考题。

本教材方解中未以君臣佐使一法尽释诸方,亦根据制方者所据之法而融入药力组方之法;对每首正方方解中所凝练之方剂配伍特点,谨守治法,兼顾药性、脏腑,力求言简意赅。

本教材绪言、上篇、下篇第三章由李冀编写;下篇第一章第一、二节由沈涛编写;第一章第三节由李恩庆编写;第二章第一、二节由许二平编写;第二章第三、四、五节由袁立霞编写;第四章第一、二、三节由张智华编写;第四章第四节由文磊编写;第四章第五、六节由季旭明编写;第五章由左铮云编写;第六章第一、二节由张晗编写;第六章第三节由刘春慧编写;第七章第一、二节由付强编写;第七章第三节由周静编写;第八章第一节由龙一梅编写;第八章第二、三、四节由杨桢编写;第八章第五节由王蕾编写;第八章第六节由王虎平编写;第九章由于洋编写;第十章第一节由于斌编写;第十章第二节由王雨穠编写;第十章第三节由吴喜利编写;第十一章由姚凤云编写;第十二章第一节由王均宁编写;第十二章第二节由方向明编写;第十三章第一节由杨力强编写;第十三章第二节由罗成宇编写;第十四章第一节由刘蔚雯编写;第十四章第二节由朱慧渊编写;第十五章由武密山编写;第十六章第一、二、三节由张卫华编写;第十六章第四节由宫健伟编写;第十六章第五、六节由张文风编写;第十七章第一、二、三节由范颖编写;第十七章第四节由姚娓编写;第十七章第五节由韩彬编写;第十八章第一节由胡浩编写;第十八章第二节由王迎寒编写;第十九章由冯玉华编写;第二十章由戴水平编写;第二十一章第一节由秦竹编写;第二十一章第二、三节由李铭编写。统稿由李冀完成。本教材融入了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同时附有融合出版数字化资源。本教材的数字化工作由李冀、左峥云、于洋、付强负责,全体数字化资源编创委员会成员参与。

为进一步提高本教材的质量,希望各中医药院校教师及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再版时修订。

《方剂学》编委会
2021年5月 ZOTlApfzvosfO/fR2cNAwm1Im691DI5sEYooiRKLk6NZsofEsgAVrqpIH0smhvG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