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泻下剂

凡以通便、泻热、攻积、逐水等作用为主,用于治疗里实证的方剂,统称为泻下剂。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其下者,引而竭之”“其实者,散而泻之”的原则立法,属于“八法”中之“下法”。

泻下剂是为有形实邪内结而设,凡燥屎内结、冷积不化、瘀血内停、宿食不消、结痰停饮、虫积之脘腹胀满、腹痛拒按、大便秘结或泻利、苔厚、脉沉实等属里实证者,均可用泻下剂治疗。里实证的证候表现有热结、寒结、燥结、水结之不同。热结者,当寒下;寒结者,当温下;燥结者,当润下;水结者,当逐水;里实而兼见正气不足者,当攻补兼施。故泻下剂相应地分为寒下剂、温下剂、润下剂、逐水剂、攻补兼施剂五类。

泻下剂多由药力迅猛之品组方,易伤胃气,故应得效即止,慎勿过剂。服药期间,应忌食油腻及不易消化的食物,以防重伤胃气。如表证未解,里未成实者,不宜使用泻下剂。若表证未解而里实已成,宜用表里双解法;如兼有瘀血者,配伍活血祛瘀药治之;兼有虫积者,配伍驱虫药治之。年老体虚、病后伤津、亡血者,以及孕妇、产妇、月经期女性,均应慎用或禁用。

第一节 寒下剂

寒下剂适用于里热积滞实证。代表方如大承气汤、大陷胸汤等。

大承气汤 《伤寒论》

【组成】 大黄 酒洗,四两(12g) 厚朴 去皮,炙,半斤(24g) 枳实 炙,五枚(12g) 芒硝 三合(9g)

【用法】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现代用法:水煎服。先煎枳实、厚朴,后下大黄,溶服芒硝)。

【功用】 峻下热结。

【主治】

1.阳明腑实证。大便不通,频转矢气,脘腹痞满,腹痛拒按,按之硬,甚或潮热谵语,手足濈然汗出,舌苔黄燥起刺,或焦黑燥裂,脉沉实。

2.热结旁流证。下利清水,色纯青,其气臭秽,脐腹疼痛,按之坚硬有块,口舌干燥,脉滑实。

3.里实热证而见热厥、痉病、发狂者。

【证治机理】 本证为伤寒邪传阳明之腑,入里化热,并与肠中燥屎结滞,腑气不通所致。里热结实,腑气不通,故大便不通,频转矢气,脘腹痞满,腹痛拒按、按之硬,舌苔黄燥起刺或焦黑燥裂,脉实。前人将其归纳为“痞、满、燥、实”四字。“痞”,即自觉胸脘有闷塞压重感;“满”,是指脘腹胀满,按之有抵抗;“燥”,是指肠中燥屎,干结不下;“实”,是指腹痛拒按,大便不通或下利清水而腹痛不减,以及谵语、潮热、脉实有力等。实热燥屎结于肠胃,热盛而津液耗伤。治当峻下热结,以救阴液,亦即“釜底抽薪”“急下存阴”之法。

“热结旁流”之证,乃腑热炽盛,燥屎内结不出,迫肠中之津从旁而下所致。故“旁流”是现象,“热结”是本质。治以寒下通之,即所谓“通因通用”之法。

邪热积滞,闭阻于内,阳盛格阴于外,而成厥逆;或伤津劫液,筋脉失养则痉;或热扰神明,心神浮越则狂。其中厥只是表象,里实热是其本质。故其厥逆的同时,必有里热实证,故当治以寒下,即所谓“寒因寒用”之法。痉病、发狂亦病同此因,机同此理,俱当以寒下之法治之。

上述诸证虽异,然病机相同,皆因邪热积滞,阻于肠腑,故均用峻下热结之法。

【方解】 方中大黄苦寒泻热,攻积通便,荡涤肠胃邪热积滞,用为君药。芒硝咸苦而寒,泻热通便,润燥软坚,协大黄则峻下热结之力尤增,以为臣药。芒硝、大黄配伍,相须为用,“芒硝先化燥屎,大黄继通地道”(《古今名医方论》),既可苦寒泻下,又能软坚润燥,泻热推荡之力颇峻。积滞内阻,致使腑气不通,则内结之实热积滞,恐难速下,故本方重用厚朴亦为君药,行气消胀除满。即柯琴《伤寒来苏集》所谓:“由于气之不顺,故攻积之剂必用行气之药以主之……厚朴倍大黄,是气药为君,名大承气。”臣以枳实下气开痞散结,助厚朴行气而除痞满。二者与大黄、芒硝相伍,泻热破气,推荡积滞,以成速泻热结之功。诚如方有执《伤寒论条辨》所云:“枳实,泄满也;厚朴,导滞也;芒硝,软坚也;大黄,荡热也。”四药合用,辛苦通降与咸寒合法,泻下与行气并重,相辅相成,使塞者通,闭者畅,热得泄,阴得存,阳明腑实之证可愈。全方峻下行气,通导大便,以承顺胃气下行之特点而名曰“承气”。

【运用】 本方既为治疗阳明腑实证之代表方,亦为寒下法之基础方,后世众多泻下类方剂均由此方化裁而成。以数日不大便,脘腹痞满胀痛,苔黄厚而干,脉沉数有力为辨证要点。原方煎药时,先煮枳实、厚朴,后下大黄,汤成去滓后溶入芒硝,是因大黄煎煮过久,减缓泻下之力。《伤寒来苏集》云:“生者气锐而先行,熟者气钝而和缓。”本方药力峻猛,应中病即止,慎勿过剂。

【附方】

1.小承气汤 (《伤寒论》) 大黄 酒洗,四两(12g) 厚朴 去皮,炙,二两(6g) 枳实 炙,大者三枚(9g) 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二服。初服汤,当更衣,不尔者,尽饮之。若更衣者,勿服之。功用:轻下热结。主治:阳明腑实证。症见谵语,便秘,潮热,胸腹痞满,舌苔老黄,脉滑而疾;或痢疾初起,腹中胀痛,里急后重等。

2.调胃承气汤 (《伤寒论》) 大黄 去皮,清酒洗,四两(12g) 甘草 炙,二两(6g) 芒硝 半升(12g) 以水三升,煮二物至一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二沸,温顿服之,以调胃气。功用:缓下热结。主治:阳明病,胃肠燥热证。症见大便不通,口渴心烦,蒸蒸发热,或腹中胀满,舌苔黄,脉滑数;以及胃肠热盛而致发斑吐衄,口齿咽喉肿痛等。

3.宣白承气汤 (《温病条辨》) 生石膏 五钱(15g) 生大黄 三钱(9g) 杏仁粉 二钱(6g) 栝蒌皮 一钱五分(5g) 水五杯,煮取二杯,先服一杯。不知再服。功用:泻下热结,宣肺化痰。主治:阳明温病,热结肠腑,痰热壅肺。潮热便秘,喘促胸闷,痰涎壅滞,舌质红,舌苔黄厚腻,脉沉滑数,右寸实大。

【鉴别】 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合称“三承气汤”。三方均以等量大黄(四两)泻热通便,主治阳明腑实之证。但由于各方组成的药味和剂量不同,故作用同中有异。大承气汤厚朴倍大黄,先煎枳实、厚朴,后下大黄,芒硝烊化,泻下与行气并重,其功峻下,主治痞、满、燥、实具备之阳明腑实重证;小承气汤,药少芒硝一味,且厚朴用量较大承气汤减少了四分之三,大黄倍厚朴,枳实亦少二枚,更三味同煎,其功轻下,主治以痞、满、实为主之阳明腑实轻证;调胃承气汤用大黄、芒硝而不用枳实、厚朴,且大黄与甘草同煎,取其和中调胃,下不伤正,故名“调胃承气汤”,主治以燥实为主之阳明热结证。调胃承气汤的服法尤有妙意,对于胃热偏盛、燥实不甚者,“少与调胃承气汤”,意取缓下泻热、调胃和中;对于胃热燥实者,则一剂顿服,旨在清泻燥热、承顺胃气。可见,每首方剂的组成、剂量及煎服法不同,功用、主治亦有所区别,即药力与药性、用量、配伍、服法等因素相关。

大承气汤与宣白承气汤均可用治阳明里实证。但大承气汤主治阳明腑实之痞满燥实俱全者,其泻下热结之力尤强;而宣白承气汤主治阳明里实,痰涎壅肺证,可上宣肺气,下通地道,脏腑并调。故以大黄泻下热结,用石膏、杏仁、瓜蒌清热化痰,肃降肺气,旨在宣肺通肠,泻肺实而助通大便,攻热结而助降肺气。

【方论选录】 伤寒阳邪入里,痞、满、燥、实、坚全俱者,急以此方主之。调胃承气汤不用枳、朴者,以其不作燥、满,用之恐伤上焦虚无氤氲之元气也。小承气汤不用芒硝者,以其实而未坚,用之恐伤下焦血分之真阴,谓不伐其根也。此则上、中、下三焦皆病,痞、满、燥、实、坚皆全,故主此方以治之。厚朴苦温以去痞,枳实苦寒以泄满,芒硝咸寒以润燥软坚,大黄苦寒以泄实去热。(吴崑《医方考》卷一)

此苦辛通降咸以入阴法。承气者,承胃气也。盖胃之为腑,体阳而用阴,若在无病时,本系自然下降,今为邪气蟠踞于中,阻其下降之气,胃虽自欲下降而不能,非药力助之不可,故承气汤通胃结,救胃阴,仍系承胃腑本来下降之气,非有一毫私智穿凿于其间也,故汤名承气。学者若真能透彻此义,则施用承气,自无弊窦。大黄荡涤热结,芒硝入阴软坚,枳实开幽门之不通,厚朴泻中宫之实满。曰大承气者,合四药而观之,可谓无坚不破,无微不入,故曰大也。非真正实热蔽痼、气血俱结者,不可用也。(吴鞠通《温病条辨》卷二)

【医案举例】 陆祖愚治顾玉严,年六十,患伤寒,服药头疼骨痛已除,身热烦躁,兼发赤斑而狂。诊之,六脉沉数有力。目瞪直视,噤不出声,舌黑芒刺,四肢冰冷。询其大便,二十日不行。谓年虽高,脉尚有神,力任无事。投以大承气汤,目闭昏沉,咸谓决死。一二时顷腹中鸣响,去燥屎若干,诸症脱然,仅存一息,改用人参、麦冬、归、芍、芪、术调理而安。(《续名医类案》)

【方歌】 大承气汤用芒硝,枳实厚朴大黄饶,

救阴泻热功偏擅,急下阳明有数条。

大陷胸汤 《伤寒论》

【组成】 大黄 去皮,六两(10g) 芒硝 一升(10g) 甘遂 一钱匕(1g)

【用法】 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黄,取二升,去滓,内芒硝,煮一两沸,内甘遂末,温服一升。得快利止后服(现代用法:水煎,溶芒硝,冲服甘遂末)。

【功用】 泻热逐水。

【主治】 大结胸证。心下疼痛,拒按,按之硬,或心下至少腹硬满疼痛而不可近,大便秘结,日晡潮热,或短气烦躁,舌上燥而渴,脉沉紧,按之有力。

【证治机理】 本方主治之大结胸证由太阳病误治,邪热内陷,水热互结所致。水热互结,则气机不通,轻者心下疼痛拒按,甚者心下至少腹硬满疼痛而不可近;里热成实,腑气不通,故见大便秘结;膈为邪踞,升降被阻,故见短气烦躁;水热互结,津液不能上承,故舌燥而口渴;由于邪热内陷,燥热累及阳明,故日晡潮热;脉沉紧,按之有力,为邪气盛而正气未虚。治宜泻热逐水。

【方解】 方中甘遂苦寒,泻热散结,尤善峻下泻水逐饮,《珍珠囊》言其“水结胸中,非此不能除”。苦寒之大黄,荡涤胸腹之邪热;芒硝咸寒,泻热通滞,润燥软坚。二药相须为用,以泻热破积、软坚通滞。三药相伍,寒下峻逐并用,前后分消,药简效宏,共奏峻下逐水泻热之功。

【运用】 本方为治疗水热互结之大结胸证的常用方。以心下硬满而痛不可近,苔黄舌燥,脉沉为辨证要点。煎药时,应先煎大黄。本方药力峻猛,中病即止,以防过剂伤正;素体虚弱者慎用。

【附方】大陷胸丸 (《伤寒论》) 大黄 半斤(15g) 葶苈子 熬,半升(9g) 芒硝 半升(9g) 杏仁 去皮尖,熬黑,半升(9g) 上四味,捣筛二味,内杏仁、芒硝,合研如脂,和散,取如弹丸一枚,别捣甘遂末一钱匕,白蜜二合,水二升,煮取一升,温顿服之。一宿乃下,如不下,更服,取下为效。功用:泻热逐水。主治:结胸证。症见胸中硬满而痛,项强如柔痉状。

【鉴别】 大陷胸汤与大承气汤同为寒下峻剂,皆用大黄、芒硝,但主治、配伍及用法有异。大承气汤主治里实热结于胃肠之中,燥屎在肠,必借枳实、厚朴的推荡之力,大黄后下以求“生者行速”之功;大陷胸汤主治水热互结于胸腹之间,结滞在胃,故用甘遂逐饮之长,大黄先煎以求“熟者行迟”,是“治上者治宜缓”之意。

大陷胸丸与大陷胸汤同属泻热逐水之剂,均治水热互结之结胸证。但大陷胸汤证以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为主;大陷胸丸证则以胸中硬满而痛,项强如柔痉状为主,邪结部位偏上,故在大陷胸汤基础上加葶苈子、杏仁以泻肺,并将汤剂改作丸,用白蜜煎服,取缓攻之意。

【方论选录】 治太阳病表邪不解,而反下之,热陷于里,其人素有水饮停胸,以致水热互结心下,满而硬痛,手不可近,不大便,舌上燥而渴,成结胸胃实之证。以甘遂之行水直达所结之处,而破其澼囊,大黄荡涤邪热,芒硝咸润软坚。三者皆峻下之品,非表邪尽除、内有水热互结者,不可用之。(张秉成《成方便读》卷一)

【方歌】 大陷胸汤用硝黄,甘遂一克效力强,

擅疗热实结胸证,泻热逐水效专长。

第二节 温下剂

温下剂,适用于里寒积滞实证。代表方如大黄附子汤、温脾汤等。

大黄附子汤 《金匮要略》

【组成】 大黄 三两(9g) 附子 炮,三枚(12g) 细辛 二两(3g)

【用法】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若强人煮二升半,分温三服。服后如人行四五里,进一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 温里散寒,通便止痛。

【主治】 寒积里实证。腹痛便秘,胁下偏痛,发热,畏寒肢冷,舌苔白腻,脉弦紧。

【证治机理】 本方所治之寒积里实证为里寒积滞内结,阳气不运所致。阴寒凝滞,冷积内结,腑气不通,故腹痛便秘、胁下偏痛;积滞阻结,气机被郁,故见发热;阳气不运,则畏寒肢冷;舌苔白腻、脉弦紧,是寒实内结之象。治宜温里散寒,通便止痛。

【方解】 方中重用附子温里助阳,散寒止痛,为君药。里已成实,虽用温药以祛其寒,同时亦需配伍泻下之品以通其结,故以大黄通导大便,荡涤肠道积滞,为臣药。大黄性虽寒凉,与大辛大热之附子相伍,其寒性去而走泄之性存,为“去性存用”之制。附子、大黄并用,前者散寒助阳,后者通积导滞,是温下法的常用配伍。佐以细辛,辛温宣通,既散寒结以止痛,又助附子温里祛寒。三药并用,苦寒辛热合法,相反相成,共奏温里散寒、攻下寒积之效。

【运用】 本方为温下法之基础方,乃治疗寒积里实证之代表方。以腹痛便秘,手足不温,苔白腻,脉弦紧为辨证要点。方中附子用量应大于大黄,以达温里散寒、泻结行滞之目的。

【方论选录】 胁下偏痛而脉紧弦,阴寒成聚,偏着一处,虽有发热,亦是阳气被郁所致。是以非温不能已其寒,非下不能去其结,故曰宜以温药下之。程氏曰:大黄苦寒,走而不守,得附子、细辛之大热,则寒性散而走泄之性存是也。(尤怡《金匮要略心典》)

【医案举例】 脾肾之阳素亏,醉饱之日偏多。腹痛拒按,自汗如雨,大便三日未行,舌垢腻,脉沉实。湿痰食滞,团结于内,非下不通,而涉及阳虚之体,又非温不动。许学士温下之法,原从仲景大实痛之例化出,今当宗之。制附子五分,肉桂四分,干姜五分,生大黄四钱,枳实一钱五分,厚朴一钱。再诊,大腑畅行,痛止汗收,神思倦而脉转虚细,拟养胃和中。(《柳选四家医案》)

【方歌】 大黄附子细辛汤,散寒通便止痛良,

寒积里实服此方,邪去正安腹通畅。

温脾汤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

【组成】 当归 干姜 各三两(各9g) 附子 人参 芒硝 各二两(各6g) 大黄 五两(15g) 甘草 两(6g)

【用法】 上七味,㕮咀,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服,日三(现代用法:水煎服,后下大黄)。

【功用】 攻下冷积,温补脾阳。

【主治】 阳虚冷积证。便秘腹痛,脐周绞痛,手足不温,苔白不渴,脉沉弦而迟。

【证治机理】 本方所治之阳虚冷结证为脾阳不足,寒积中阻所致。脾阳不足,运化失常,冷积中阻,腑气不通,故便秘腹痛、脐周绞痛;阳气不足,四肢失于温煦,故手足不温;苔白不渴,脉沉弦而迟,是阴寒里实之象。治宜攻下寒积,温补脾阳。

【方解】 方中附子大辛大热,温脾阳以散寒凝;干姜温中助阳,增附子温阳祛寒之力;大黄苦寒沉降,荡涤泻下而除积滞;芒硝软坚,助大黄泻下攻积,四药相配,温下以攻逐寒积。脾阳虚弱,脾气亦惫,运化无力,故入人参、甘草补益脾气,且二者与附子、干姜相伍,有阳虚先益气之意。甘草尚能调药和中。当归养血润燥,既润肠以资泻下,又使泻下而不伤正。诸药合用,辛热甘温咸寒合法,寓补于攻,温下相成,共成泻下冷积,温补脾阳之剂。

【运用】 本方为治疗脾阳不足、冷积内停证之常用方。以便秘腹痛,得温则缓,倦怠少气,手足欠温,苔白,脉沉弦为辨证要点。

【附方】温脾汤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五) 大黄 四两(12g) 附子 大者一枚(12g) 干姜 人参 甘草 各二两(各6g) 上五味,㕮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功用:攻下寒积,温补脾阳。主治:下利赤白,连年不止,霍乱,脾胃冷积不消,手足欠温,苔白不渴,脉沉弦而迟。

【鉴别】 温脾汤与大黄附子汤同属温下剂,组成中均有大黄、附子,皆具温阳泻下、攻下寒积之功,用治寒积腹痛便秘。但温脾汤又伍以当归、干姜、人参、芒硝、甘草,寓温补于攻下之中,下不伤正,主治脾阳不足、冷积阻滞之便秘腹痛,证属虚中夹实;大黄附子汤以大黄、附子配细辛,通便止痛,辛温宣通力强,主治寒积腹痛之里实证。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和“卷十五”之温脾汤二方皆含附子、大黄,均有温下之功。但“卷十五”之温脾汤较“卷十三”之温脾汤少芒硝、当归,大黄减至四两,且附子用量大于干姜,该方所治为久利赤白,虽有寒积,但其证大便自利,故只用大黄,并减其用量,同时重用附子,意在以温阳为主;而“卷十三”之温脾汤治证为大便不通,脐腹绞痛,其证以寒积为主,故芒硝、大黄并用,同时重用干姜。

【方论选录】 此方治寒积之一法也。凡积之所成,无不由于正气之虚,故以参、甘以培其气,当归以养其血,使气血复其常度,则邪去而正乃不伤。病因寒起,故以姜、附之辛热,使其走者走,守者守,祛寒散结,纤悉无遗,而后硝、黄导之,由胃入肠,何患乎病不去哉?(张秉成《成方便读》卷一)

【方歌】 温脾参附与干姜,甘草当归硝大黄,

寒热并行治寒积,脐腹绞结痛非常。

三物备急丸 《金匮要略》

【组成】 大黄 一两(30g) 干姜 一两(30g) 巴豆 去皮、心,熬,外研如脂,一两(30g)

【用法】 先捣大黄、干姜为末,研巴豆内中,合治一千杵,用为散,蜜和丸亦佳,密器中贮之,勿令泄。以暖水若酒服大豆许三四丸,或不下,捧头起,灌令下咽,须臾当瘥。如未瘥,更与三丸,当腹中鸣,即吐下,便瘥;若口噤,亦须折齿灌之(现代用法:为丸剂,成人每服0.6~1.5g,用米汤或温开水送下;若口噤不开者,用鼻饲法给药)。

【功用】 攻下寒积。

【主治】 寒实腹痛。猝然心腹胀痛,痛如锥刺,气急口噤,大便不通。

【证治机理】 本证由饮食不节,冷食积滞,阻结胃肠,或暴饮暴食之后,又复感寒邪,以致气机不行,甚则气机逆乱所致,故见猝然心腹胀痛,痛如锥刺,气急口噤,大便不通。此时非用大辛大热之品,不能开结散寒;非用急攻峻下之品,不能祛其积滞。

【方解】 方中巴豆辛热峻下,“开窍宣滞,去脏腑沉寒”(《本草从新》),为君药。干姜辛温,温中兼能散结,助巴豆辛热峻下,攻逐肠胃冷积,为臣药。佐以大黄,荡涤胃肠积滞,推陈致新。大黄苦寒之性,既为巴豆、干姜辛热所制,又能监制巴豆辛热之毒,乃相反相成之伍,《本草纲目》言巴豆得大黄则“泻人反缓”。诸药合用,苦寒泻下与辛热峻下合法,相反相成,共成温下峻剂。

【运用】 本方为治疗寒实冷积,暴急之证之常用方。以猝然心腹胀痛,大便不通,苔白,脉沉实为辨证要点。本方重在攻除冷积,服药后或吐或泻,是邪去之象,故方后云“当腹中鸣,即吐下便瘥”。若服药后不下,或下之不快,可服热粥以助药力。巴豆毒性较大,对胃肠刺激较强,当依据病情轻重选择剂量。孕妇、年老体弱者,均当慎用。若服用本方后泻下较剧烈,可以服冷粥止泻。

【方论选录】 备,先具以待用也。急,及也,谓临事之迫也。《金匮》以备急丸救中恶客忤、神昏口噤者,折齿灌之立苏,若临时制药则无及矣。巴豆辛热大毒,生用性急,开通水谷道路之闭塞,荡练五脏六腑之阴霾,与大黄性味相畏,若同用之,泻人反缓。妙在生大黄与生干姜同捣,监制其直下之性,则功专内通于心,外启胃之神明,协助心神归舍,却有拨乱反正之功。(王子接《绛雪园古方选注》)

【医案举例】 虞恒德治一妇,年五十余,身材瘦小,得大便燥结不通,饮食少进,小腹作痛。虞诊之,六脉皆沉伏而结涩。作血虚治,用四物汤加桃仁、麻仁、煨大黄等药,数服不通,反加满闷。与东垣枳实导滞丸及备急大黄丸等药,下咽片时即吐出,盖胃气虚而不能久留性速之药耳。遂以备急大黄丸外以黄蜡包之,又以细针穿一窍,令服三丸,盖以蜡匮者,制其不犯胃气,故得出幽门,达大小肠也。明日,下燥屎一升许,继以四物汤加减作汤,使吞润肠丸。如此调理月余,得大便如常,饮食进而安。(《名医类案》卷九)

【方歌】 三物备急巴豆研,干姜大黄炼蜜丸,

猝然腹痛因寒积,速投此方急救先。

第三节 润下剂

润下剂,适用于津枯肠燥所致大便秘结证。代表方如麻子仁丸、五仁丸、济川煎等。

麻子仁丸(又名脾约丸) 《伤寒论》

【组成】 麻子仁 二升(20g) 芍药 半斤(9g) 枳实 炙,半斤(9g) 大黄 去皮,一斤(12g) 厚朴 炙,去皮,一尺(9g) 杏仁 去皮尖,熬,别作脂,一升(10g)

【用法】 上六味,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服,渐加,以知为度(现代用法:药研为末,炼蜜为丸,每次9g,每日1~2次,温开水送服;亦可作汤剂,水煎服)。

【功用】 润肠泄热,行气通便。

【主治】 脾约证。大便干结,小便频数,脘腹胀痛,舌红苔黄,脉数。

【证治机理】 本方所治乃《伤寒论》之脾约证,由肠胃燥热,脾津不足,肠道失于濡润所致。《伤寒明理论》云:“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今胃强脾弱,约束津液,不得四布,但输膀胱,致小便数而大便硬,故曰其脾为约。”即由于胃肠燥热,使脾受约束而失其布津之职,津液但输膀胱则致肠失濡润,故大便干结、小便频数、脘腹胀痛、舌红苔黄、脉数。治宜润肠通便,泄热行气。

【方解】 方中麻子仁性味甘平,质润多脂,润肠通便。肺与大肠相表里,宣降肺气有助于通降肠腑,故配杏仁肃降肺气而润肠;白芍养阴和里以缓急;大黄苦寒沉降,泻热通便以通腑;枳实、厚朴行气破结消滞,以助腑气下行而通便;蜂蜜润燥滑肠,调和诸药。诸药合用,泻下与润下相伍,泻而不峻,下不伤正,使燥热去,腑气通,阴液复,脾津布,而大便自调。

【运用】 本方为治疗胃热肠燥便秘之常用方。以大便秘结,小便频数,或脘腹胀痛,舌质红,苔薄黄,脉数为辨证要点。用法中要求“饮服十丸”,强调“渐加,以知为度”,即应从小剂量逐渐加量,以取效为度。

【鉴别】 麻子仁丸即小承气汤加麻子仁、杏仁、白芍、蜂蜜组成。方中虽法取小承气汤之轻下热结,但服用量较小,更用质润多脂的果仁类药物麻子仁、杏仁配伍白芍、蜂蜜,既益阴润肠以通便,又减缓小承气汤之攻伐,使全方下不伤正。本方意在润肠通便,属缓下之剂。

【方论选录】 胃强脾弱,不能四布津液濡润大肠,后便燥结者,此方主之。润可以去燥,麻仁、杏仁、芍药是也;苦可以胜燥,枳实、厚朴、大黄是也。(吴崑《医方考》卷二)

【方歌】 麻子仁丸小承气,杏芍麻仁治便秘,

胃热津亏解便难,润肠通便脾约济。

五仁丸 《世医得效方》

【组成】 桃仁 杏仁 麸炒,去皮尖,各一两(各15g) 松子仁 一钱二分半(9g) 柏子仁 半两(5g) 郁李仁 炒,一钱(5g) 陈皮 另研末,四两(15g)

【用法】 将五仁别研为膏,再入陈皮末研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米饮送下(现代用法:五仁研为膏,陈皮为末,炼蜜为丸,每服9g,每日1~2次,温开水送服;亦可作汤剂,水煎服)。

【功用】 润肠通便。

【主治】 津枯便秘。大便干燥,艰涩难出,以及年老或产后血虚便秘。

【证治机理】 素体阴虚,或年老阴气自半,津液日亏,或产后失血,血虚津少,均可导致津枯肠燥,大肠传导失司,大便艰难,发为津枯便秘。治宜润肠通便。

【方解】 本方以质润多脂之杏仁滋肠燥,降肺气,利大肠传导之职,“通大肠气秘”(《本草从新》);桃仁润燥滑肠,“通大肠血秘”(《本草从新》);柏子仁性多润滑,“润肺治燥……治虚秘”(《本草纲目》);郁李仁质润性降,润滑肠道,专治肠胃燥热、大便秘结;松子仁润五脏,“治大肠虚秘”(《本草从新》);复以陈皮理气行滞,使气行则大肠得以运化。炼蜜为丸,更能助其润下之功。五仁合用,主以质润,润中寓行,肠肺同调,润肠通便不伤津液,用治津枯肠燥之便秘。

【运用】 本方为润肠通便之常用方。以大便秘结,口干渴饮,舌燥少津,脉细涩为辨证要点。方中桃仁、郁李仁均能活血,故孕妇慎用。

【附方】润肠丸 (《脾胃论》) 大黄 去皮 当归梢 羌活 各五钱(各15g) 桃仁 汤浸,去皮尖,一两(30g) 麻子仁 去皮取仁,一两二钱五分(37.5g) 上除麻仁另研如泥外,余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用白汤送下。功用:润肠通便,活血祛风。主治:饮食劳倦,风结血结。症见大便秘涩或干燥闭塞不通,全不思食。

【鉴别】 五仁丸与润肠丸均为润肠通便之剂。但五仁丸以润燥为主,配伍少量行气导滞之陈皮组方,善治津亏肠燥之便秘证;润肠丸以当归、桃仁、麻子仁等养血润肠通便之品为主,配伍大黄、羌活等泻下活血祛风之品组方,主治风热入于大肠所致之风结、血结之证。

【医案举例】 某,高年下焦阴弱,六腑之气不利,多痛,不得大便,乃幽门之病。面白脉小,不可峻攻,拟五仁润燥,以代通幽,是王道之治。火麻仁、郁李仁、柏子仁、松子仁、桃仁、当归、白芍、牛膝。(《临证指南医案》)

【方歌】 五仁柏子杏仁桃,松子陈皮郁李饶,

炼蜜为丸米饮下,润肠通便效力高。

济川煎 《景岳全书》

【组成】 当归 三至五钱(9~15g) 牛膝 二钱(6g) 肉苁蓉 酒洗去咸,二至三钱(6~9g) 泽泻 一钱半(4.5g) 升麻 五分至七分或一钱(1.5~3g) 枳壳 一钱(3g)

【用法】 水一盅半,煎七分,食前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 温肾益精,润肠通便。

【主治】 肾虚便秘。大便秘结,小便清长,腰膝酸冷,舌淡苔白,脉沉迟。

【证治机理】 本方所治之肾虚便秘证为肾虚精亏,开阖失司所致。肾司气化而主二便之开阖,肾阳虚弱,气化失司,津液不布,肠失濡润,传导不利,故大便秘结、小便清长;腰为肾之府,肾主骨生髓,肾虚精亏,髓海不充,故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舌淡苔白,脉沉迟为肾精亏虚之象。治宜温肾益精,润肠通便。

【方解】 方中肉苁蓉咸温,入肾与大肠经,善于温补肾精、暖腰润肠,为君药,《本草从新》谓其:“补命门相火,滋润五脏……峻补精血,滑大便。”当归养血和血,润肠通便;牛膝补肾壮腰,善行于下,二者共为臣药。枳壳宽肠下气助通便,《本草纲目》卷十六云“利肠胃……大肠秘塞、里急后重,又以枳壳为通用”;泽泻性降,渗利泄浊,共为佐药。少加升麻升举清阳,使清升浊降以助通便,用为佐使。诸药合用,寓通于补,既可温肾益精以治其本,又能润肠通便以治其标,而成标本兼顾之剂。方名“济川”,意在滋润河川以行舟车。

【运用】 本方为治疗肾虚便秘之常用方。以便秘,小便清长,腰膝酸冷,舌淡苔白,脉虚弱为辨证要点。原著载:“如气虚者,但加人参无碍;如有火,加黄芩;若肾虚,加熟地。”

【附方】半硫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半夏 汤浸七次,焙干,为细末 硫黄 明净好者,研令极细,用 柳木槌子杀过,各等分 以生姜自然汁同熬,入干蒸饼末搅和匀,入臼内杵数百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温酒或生姜汤送下十五丸至二十丸,妇人醋汤下。功用:温肾祛寒,通阳泄浊。主治:老人下元虚冷便秘,或阳虚寒湿久泻。

【鉴别】 济川煎与半硫丸皆可治疗阳虚便秘。济川煎所治为肾阳虚衰、精津不足之证,可见大便秘结伴腰膝酸软等;半硫丸治证阳虚较重,便秘或腹泻伴见手足不温、腹中冷痛等。

【方论选录】 夫济川煎,注重肝肾,以肾主二便,故君以苁蓉、牛膝,滋肾阴以通便也;肝主疏泄,故臣以当归、枳壳,一则辛润肝阴,一则苦泄肝气。妙在升麻升清气以输脾,泽泻降浊气以输膀胱,佐蓉、膝以成润利之功。(俞根初《重订通俗伤寒论》)

【方歌】 济川归膝肉苁蓉,泽泻升麻枳壳从,肾虚精亏肠中燥,寓通于补法堪宗。

第四节 逐水剂

逐水剂,适用于水饮壅盛于里之实证。代表方如十枣汤、禹功散等。

十枣汤 《伤寒论》

【组成】 芫花 甘遂 大戟 各等分

【用法】 三味等分,各别捣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枣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滓,内药末。强人服一钱匕(2g),羸人服半钱(1g),温服之,平旦服。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钱。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现代用法:三药研细末,或装入胶囊,每次服0.5~1g,每日1次,以大枣10枚煎汤送服,清晨空腹服,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

【功用】 攻逐水饮。

【主治】

1.悬饮。咳唾胸胁引痛,心下痞硬,干呕短气,头痛目眩,或胸背掣痛不得息,舌苔白滑,脉沉弦。

2.水肿。一身悉肿,尤以身半以下为重,腹胀喘满,二便不利,脉沉实。

【证治机理】 本证系水饮壅盛,停聚于里,内外泛滥所致。饮停胸胁,上迫于肺,气机阻滞,则咳唾引胸胁疼痛,甚或胸背掣痛不得息;水饮停于心下,则心下痞硬,干呕短气;上扰清阳,则头痛目眩;水饮泛溢肢体,则成水肿;阻滞胸腹,气机壅塞,则腹胀喘满;舌苔白滑,脉沉弦均为水饮壅盛之象,治当遵循“留者攻之”“有水可下之”的原则,宜攻逐水饮。

【方解】 方中甘遂苦寒有毒,善行经隧之水湿;大戟苦寒,善泻脏腑之水邪;芫花辛温,善消胸胁伏饮痰癖。三药峻烈,各有所长,合而用之,峻泻攻逐,可将胸腹积水迅速逐出体外。大枣煎汤送服,取其益脾缓中,防止逐水伤及脾胃,并缓和诸药毒性,使邪去而不伤正,且寓培土制水之意。《医方集解》载:“芫花、大戟性辛苦以逐水饮;甘遂苦寒,能直达水气所结之处,以攻决为用;三药过峻,故用大枣之甘以缓也,益土所以胜水,使邪从二便而出也。”

【运用】 本方为峻下逐水法之基础方,是治疗悬饮、水肿实证之代表方。以咳唾胸胁引痛,或水肿腹胀,二便不利,脉沉弦为辨证要点。本方服法乃“三药”为末,枣汤送服;“平旦”空腹服之;从小剂量始,据证递加;“得快下利后”,停后服,“糜粥自养”。因其逐水之力峻猛,只宜暂用,不可久服;孕妇忌服。

【附方】

1.舟车丸 (《太平圣惠方》录自《袖珍方》) 黑丑 头末,四两(120g) 甘遂 面裹煮 芫花 大戟 俱醋炒,各一两(各30g) 大黄 二两(60g) 青皮 陈皮 木香 槟榔 各五钱(各15g) 轻粉 一钱(3g) 上为末,水糊丸如小豆大,空心温水下,初服五丸,日三服,以快利为度。功用:行气逐水。主治:水热内壅,气机阻滞证。症见水肿水胀,口渴,气粗,腹坚,二便秘涩,脉沉数有力。

2.控涎丹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又名妙应丸、子龙丸) 甘遂 去心 紫大戟 去皮 白芥子 各等分 上为末,煮糊丸如梧子大,晒干,食后临卧,淡姜汤或熟水下五七丸至十丸(2~3g)。如痰猛气实,加数丸不妨。功用:祛痰逐饮。主治:痰涎伏在胸膈上下,忽然胸背、手脚、颈项、腰胯隐痛不可忍,连筋骨,牵引钓痛,走易不定,或令头痛不可举,或神志昏倦多睡,或饮食无味,痰唾稠黏,夜间喉中痰鸣,多流涎唾,手脚重,腿冷痹。

3.甘遂半夏汤 (《金匮要略》) 甘遂 大者三枚(2g) 半夏 十二枚(5g),以水一升,煮取半升,去滓 芍药 五枚(10g) 甘草 炙,如指大一枚(3g) 上四味,以水二升,煮取半升,去滓,以蜜半升,和药汁煎取八合,顿服之。功用:化痰逐饮。主治:留饮脉伏,其人欲自利,利后虽自觉轻快,但心下仍然坚满者。

【鉴别】 十枣汤、舟车丸、控涎丹、甘遂半夏汤皆为逐水之剂。十枣汤为攻逐水饮之通用剂,尤善治悬饮;舟车丸即十枣汤去大枣,加诸多破气之品,尤重加黑丑、轻粉,其逐水之力峻猛,适用于水肿实证而病情急重者,此乃逐水与行气相配,前后二阴水陆并行,故称“舟车”;控涎丹即十枣汤去芫花、大枣,加白芥子,改为丸剂,其逐水之力较十枣汤略缓,又增祛痰之力,尤能祛皮里膜外之痰,故主治多种伏痰之证;甘遂半夏汤只用甘遂加半夏、芍药、甘草,其逐水之力尤缓,加半夏和胃化痰,且方中甘遂与甘草为伍,相反相成,激发药力,独具匠心,主治留饮心下坚满。

【方论选录】 表邪已罢,非汗散之法所宜;里邪充斥,又非淡渗之品所能胜。非选利水之所至峻者以直折之,中气不支,束手待毙耳。甘遂、芫花、大戟三味,皆辛苦气寒而禀性最毒,并举而用之,气味合相济相须,故可交相去邪之巢穴,决其渎而大下之,一举而水患可平也。然水利所凑,其元气已虚,而毒药攻邪,必脾胃反弱,使无健脾调胃之品为主宰,邪气尽,而大命亦随之矣。故选十枣之大而肥者以君之,一以培脾土之虚,一以制水气之横,一以解诸药之毒。得一物而三善备,既不使邪气之盛而不制,又不使元气之虚而不支,此仲景立法之尽善也。(罗美《古今名医方论》卷三)

【方歌】 十枣逐水效堪夸,大戟甘遂与芫花,

悬饮内停胸胁痛,大腹肿满用无差。

禹功散 《儒门事亲》

【组成】 黑牵牛 头末,四两(12g) 茴香 炒,一两(3g),或加木香一两(3g)

【用法】 上为细末,以生姜自然汁调一二钱(3~6g),临卧服(现代用法:二药为散,每服3g,食后临卧,以生姜汁或温开水送服;亦可作汤剂,水煎服)。

【功用】 逐水通便,行气消肿。

【主治】 阳水。遍身水肿,腹胀喘满,大便秘结,小便不利,脉沉有力。

【证治机理】 本证系水湿壅盛泛溢所致。泛溢肌肤,则遍身水肿;内聚脏腑,气机阻滞,则大便秘结、小便不利;脉沉有力为水湿内结之象。治宜逐水通便,行气消肿。

【方解】 方中牵牛子苦寒,通利二便,逐水消痰为君药。小茴香辛温芳香,行气止痛,与牵牛相伍,既能增其逐水之功,又无寒凝碍水之弊,为臣药。姜汁调服,利水和胃为佐药。诸药配伍,逐水通便之中佐辛散行气之品,共奏逐水消肿之功,因其逐水之力,“如神禹决水”,故名“禹功散”。

【运用】 本方为治疗水湿泛溢阳水证之常用方。以遍身浮肿,二便不利,脉沉有力为辨证要点。孕妇及年老体弱者慎用。

【附方】导水丸 (《儒门事亲》) 大黄 二两(6g) 黄芩 二两(6g) 滑石 四两(12g) 黑牵牛 另取头末,四两(12g) 上为细末,滴水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6g),或加至百丸(12g),临卧温水下。功用:攻下逐水。主治:水肿。症见遍身浮肿,二便不利,口渴,溲赤,苔黄,脉数。或湿热腰痛,痰湿流注身痛。

【鉴别】 导水丸与禹功散均以牵牛子为主,主治水湿壅盛之水肿,见有二便不利者。导水丸配伍滑石、大黄,其通利二便之力较强,且有黄芩清热之功,主治水肿湿热之证;禹功散配伍少量茴香,逐水之力专,且能行气止痛,主治水肿实证属水气内聚者。

【方论选录】 禹功者,脾湿肿胀肉坚,攻之如神禹决水。牵牛苦热,入脾泻湿,欲其下走大肠,当从舶茴辛香引之,从戊入丙至壬,开通阳道,走泄湿邪,决之使下,一泻无余,而水土得平。(王子接《绛雪园古方选注》)

【方歌】 《儒门事亲》禹功散,牵牛茴香一同研,

行气逐水又通便,姜汁调下阳水痊。

第五节 攻补兼施剂

攻补兼施剂,适用于里实正虚证。代表方如黄龙汤、增液承气汤等。

黄龙汤 《伤寒六书》

【组成】 大黄 (9g) 芒硝 (6g) 枳实 (9g) 厚朴 (9g) 甘草 (3g) 人参 (9g) 当归 (6g)(原 著本方无用量)

【用法】 水二盅,姜三片,枣子二枚,煎之后,再入桔梗一撮,热服为度(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 攻下热结,益气养血。

【主治】 阳明腑实,气血不足证。下利清水,色纯青,或大便秘结,脘腹胀满,腹痛拒按,身热口渴,神倦少气,谵语甚或循衣撮空,神昏肢厥,舌苔焦黄或焦黑,脉虚。

【证治机理】 本证系阳明热结腑实,兼气血两虚所致。燥热内结肠中,腑气不通,故大便秘结,或下利清水、色纯青(即“热结旁流”),脘腹胀满,腹痛拒按;里热炽盛,故身热;邪热伤津,故身热口渴,舌苔焦黄或焦黑;气血两伤,则见神倦少气,脉虚;余如神昏谵语、肢厥、循衣撮空等,皆为热结于里、上扰神明之危重证候。治当攻下热结,益气养血。

【方解】 方中法取大承气汤之意,以大黄泻热通便,荡涤积滞;芒硝润燥软坚,以助大黄泻热攻逐之力;枳实、厚朴行气导滞,荡涤胃肠实热积滞;人参、当归益气养血,与前药相伍,扶正祛邪,使攻下而不伤正;桔梗开宣肺气而通肠腑,与承气性降相伍,使气机升降复常,寓“欲降先升”之妙;生姜、大枣、甘草和中益胃。诸药相伍,峻下热结与补益气血并用,攻补兼施,以攻为主,热结得去,气血得复,诸症自除。方名“黄龙”者,乃喻本方之功效,有龙能兴云致雨而润燥土之意。

【运用】 本方为治疗阳明腑实兼气血不足证之基础方。以大便秘结,或自利清水,脘腹胀痛,身热口渴,神倦少气,舌苔焦黄,脉虚为辨证要点。本方虽为攻补兼施之剂,但其攻下之力较强,使用时当据气血虚衰之程度,选用相应补益药。

【附方】新加黄龙汤 (《温病条辨》) 细生地 五钱(15g) 生甘草 二钱(6g) 人参 另煎,一钱五分(4.5g) 生大黄 三钱(9g) 芒硝 一钱(3g) 玄参 五钱(15g) 麦冬 连心,五钱(15g) 当归 一钱五分(4.5g) 海参 洗,二条(2条) 姜汁 六匙(6匙) 以水八杯,煮取三杯。先用一杯,冲参汁五分、姜汁二匙,顿服之。如腹中有响声,或转矢气者,为欲便也;候一二时不便,再如前法服一杯;候二十四刻,不便,再服第三杯。如服一杯即得便,止后服。酌服益胃汤(沙参、麦冬、细生地、玉竹、冰糖)一剂,余参或可加入。功用:泄热通便,滋阴益气。主治:热结里实,气阴不足证。症见大便秘结,腹中胀满而硬,神倦少气,口干咽燥,唇裂舌焦,苔焦黄或焦黑燥裂,脉沉细。

【鉴别】 黄龙汤和新加黄龙汤均为攻补兼施之剂。然黄龙汤含大承气汤之意,泻下热结之力强,适用于热结较甚兼气血不足者;新加黄龙汤以调胃承气汤缓下热结,滋阴增液之力强,适用于热结里实、气阴不足者。

【方论选录】 证本应下,耽误失治,或为缓药因循,火邪壅闭,耗气搏血,精神殆尽,邪火独存,以致循衣摸床,撮空理线,肉瞤筋惕,肢体震颤,目中不了了,皆缘应下失下之咎。邪热一毫未除,元神将脱,补之则邪毒愈甚,攻之则几微之气不胜其攻。攻之不可,补之不可,补泻不及,两无生理,不得已勉用陶氏黄龙汤。(吴有性《温疫论》)

【医案举例】 王氏子于四月间患感冒,昏热喘胀便闭,腹中雷鸣,服硝黄不应,脉之气口弦滑,按之则芤,其腹胀满,按之则濡,此痰湿夹瘀、浊阴锢闭之候,与黄龙汤去芒硝,易桂、芩、半夏、木香,下瘀垢甚多。因宿有五更咳嗽,更以小剂异功加细辛润之。(《续名医类案》)

【方歌】 黄龙枳朴与硝黄,参归甘桔枣生姜,

阳明腑实气血弱,攻补兼施效力强。

增液承气汤 《温病条辨》

【组成】 玄参 一两(30g) 麦冬 连心,八钱(24g) 细生地 八钱(24g) 大黄 三钱(9g) 芒硝 一钱五分(4.5g)

【用法】 水八杯,煮取三杯,先服一杯,不知,再服(现代用法:水煎服,芒硝溶服)。

【功用】 滋阴增液,泄热通便。

【主治】 阳明热结阴亏证。大便秘结,下之不通,脘腹胀满,口干唇燥,舌红苔黄,脉细数。

【证治机理】 本证系阳明温病,热结阴亏所致。胃肠燥热内结,传导失司,则大便秘结,脘腹胀满;燥屎不下,热结愈盛则阴津愈枯,热结津亏,肠道失于濡润,故下之不通,即“津液不足,无水舟停”(《温病条辨》);口干唇燥,舌红苔黄,脉细数,皆为热伤津亏之象。治应甘凉濡润以滋阴增液,咸苦润下以泄热通便。

【方解】 方中重用甘咸性寒之玄参,滋阴降火,泄热软坚。麦冬、生地黄甘寒质润,与玄参相伍(三药相合即增液汤),滋阴增液,泄热降火,共奏滋阴增液之功。热结既成,恐独取清润之法难以尽下燥结,故以大黄、芒硝泄热通便,软坚润燥。诸药合伍,重用甘寒,佐以苦寒,寓攻下于增水行舟之中,攻补兼施,使阴液得复,热结得除,诸症可愈。

【运用】 本方为治疗热结阴亏,肠燥便秘证之基础方。以燥屎不行,下之不通,口干唇燥,苔黄,脉细数为辨证要点。津液不足,无水舟停者,《温病条辨》主张先服增液汤;不下者,再服增液承气汤。方中玄参、生地黄、麦冬用量宜重,否则难达“增水行舟”之功。本方虽为攻补兼施之剂,但方中有攻伐之大黄、芒硝,不宜久服,中病即止。

【方论选录】 温病热结阴亏,燥屎不行者,下法宜慎。此乃津液不足,无水舟停,间服增液汤(生地、玄参、麦冬),即有增水行舟之效;再不下者,然后再与增液承气汤缓缓服之,增液通便,邪正兼顾。方中生地、玄参、麦冬,甘寒、咸寒,滋阴增液;配伍大黄、芒硝,苦寒、咸寒,泄热通便,合为滋阴增液,泄热通便之剂。(冉小峰《历代名医良方注释》)

【方歌】 增液承气玄地冬,加入硝黄效力增,

热结阴亏大便秘,增水行舟肠腑通。

复习思考题

1.结合大承气汤的主治证候,分析其药物配伍意义。方中何药为君,为什么?

2.试从组成、功用、主治证及用法等方面比较“三承气汤”之异同。

3.结合药物配伍分析大承气汤与大陷胸汤的功用、主治之异同。

4.试比较《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与卷十五二首温脾汤在组成、主治及配伍方面之异同。

5.十枣汤中大枣有何配伍意义?本方服法的要点有哪些?

6.试分析比较十枣汤、舟车丸在配伍用药及适应证方面之异同。

7.黄龙汤与增液承气汤皆为攻补兼施之剂,二方的主治证候有何异同,为什么?

8.结合大承气汤、麻子仁丸、五仁丸、济川煎之组方用药,阐述寒下、润下法中配伍行气药之意义。 oQAl40pgBItPQaRqdpN7eXBpCMoIjxWgZyk3xZpOLGI8fZZUuSsqACr3XLjf2LS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