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解表剂

凡以发汗、解肌、透疹等作用为主,用于治疗表证的方剂,统称为解表剂。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之“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的原则立法,属于“八法”中之“汗法”。

解表剂适用于六淫外邪侵袭人体肌表、肺卫所致的表证。凡风寒外感或温病初起,以及麻疹、疮疡、水肿、痢疾等初起,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疼、苔薄白、脉浮者,均为其适用范围。

由于外邪有寒热之异,体质有强弱之别,故表证属风寒者,当辛温解表;属风热者,当辛凉解表;兼见气、血、阴、阳诸不足者,当辅以补益之法,以扶正祛邪。故本章方剂分为辛温解表剂、辛凉解表剂、扶正解表剂三类。具有疏散外风、祛暑解表、轻宣外燥、祛风胜湿等作用的方剂,分别列入治风剂、祛暑剂、治燥剂、祛湿剂。

解表剂多用辛散轻扬之品组方,故不宜久煎,以免药力耗散,作用减弱。汤剂一般宜温服,服后避风寒,并增衣被,或啜热粥以助取汗。汗出以遍身微汗为佳,若汗出不彻,恐病邪不解;汗出太过,易耗气伤津。若汗出病瘥,即当停服,不必尽剂。同时,应注意禁食生冷、油腻之品,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和药效的发挥。若表邪未尽,而又见里证者,一般原则应先解表,后治里;表里并重者,则当表里双解。若外邪已入于里,或麻疹已透,或疮疡已溃,或虚证水肿,均不宜使用。

第一节 辛温解表剂

辛温解表剂,适用于风寒表证。代表方如麻黄汤、桂枝汤、九味羌活汤、小青龙汤等。

麻黄汤 《伤寒论》

【组成】 麻黄 去节,三两(9g) 桂枝 去皮,二两(6g) 杏仁 去皮尖,七十个(9g) 甘草 炙,一两(3g)

【用法】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现代用法:水煎服,温覆取微汗)。

【功用】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 外感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证治机理】 本证系由风寒束表,肺气失宣所致。风寒之邪侵袭肌表,营卫首当其冲,寒性收引凝滞,致使卫阳被遏,营阴郁滞,即卫闭营郁。卫气抗邪,正邪相争,则恶寒、发热;营卫不畅,腠理闭塞,经脉不通,则无汗、头痛、身痛、骨节疼痛;皮毛内合于肺,寒邪束表,肺气不宣,则上逆为喘;舌苔薄白,脉浮紧,皆是风寒束表之象。法当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方解】 方中麻黄辛温,《本草纲目》谓其“肺经之专药”,为发汗之峻剂,既开腠理、透毛窍,发汗以祛在表之风寒;又开宣肺气,宣散肺经风寒而平喘,为君药。风寒外束,卫闭营郁,仅以麻黄开表散寒,恐难解营郁之滞,遂臣以辛温而甘之桂枝解肌发表,通达营卫,既助麻黄发汗散寒之力,又可温通营卫之郁。麻黄、桂枝相须为用,发汗之力较强,可使风寒去而营卫和。肺主宣降,肺气郁闭,宣降失常,故又佐以杏仁利肺平喘,与麻黄相伍,一宣一降,以复肺气宣降之权而平喘,又使邪气去而肺气和。使以炙甘草,既调和药性,又缓麻、桂峻烈之性,使汗出而不致耗伤正气。四药相伍,麻桂相须,腠开营畅,麻杏相使,宣降得宜,使风寒得散,肺气得宣,诸症可愈。

【运用】 本方既为治疗外感风寒表实证之代表方,又为辛温发汗法之基础方。以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脉浮紧为辨证要点。本方为辛温发汗之峻剂,当中病即止,不可过服。柯琴指出:“此乃纯阳之剂,过于发散,如单刀直入之将,投之恰当,一战成功,不当则不戢而招祸。故用之发表,可一而不可再。”(《伤寒来苏集》)对于“疮家”“淋家”“衄家”“亡血家”,以及外感表虚自汗、血虚而脉兼“尺中迟”、或误下而见“身重心悸”等,虽有表寒证,亦皆应禁用。

【附方】

1.三拗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甘草 不炙 麻黄 不去根节 杏仁 不去皮尖,各等分(各6g) 上㕮咀为粗末,每服五钱(15g),水一盏半,姜五片,同煎至一盏,去滓,通口服。以衣被盖覆睡,取微汗为度。功用:宣肺解表。主治:外感风寒,肺气不宣证。症见鼻塞声重,语音不出,咳嗽胸闷等。

2.麻黄加术汤 (《金匮要略》) 麻黄 去节,三两(9g) 桂枝 去皮,二两(6g) 甘草 炙,一两(3g) 杏仁 去皮尖,七十个(9g) 白术 四两(12g) 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功用:发汗解表,散寒祛湿。主治:风寒湿痹证。症见身体疼烦,无汗等。

3.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金匮要略》) 麻黄 去节,汤泡,半两(6g) 杏仁 去皮尖,炒,十个(9g) 薏苡仁 半两(12g) 甘草 炙,一两(3g) 上锉麻豆大,每服四钱匕(12g)。水盏半,煮八分,去滓,温服。有微汗,避风。功用:发汗解表,祛风除湿。主治:风湿在表,湿郁化热证。症见一身尽痛,发热,日晡所剧者。

4.华盖散 (《博济方》) 紫苏子 麻黄 去根节 杏仁 去皮尖 陈皮 去白 桑白皮 赤茯苓 去皮,各一两(各6g) 甘草 半两(3g) 七味同为末,每服二钱(6g),水一盏,煎至六分,温服。功用:宣肺解表,止咳祛痰。主治:风寒袭肺证。症见咳嗽上气,痰气不利,呀呷有声,胸膈痞满,鼻塞声重,苔白,脉浮紧。

【鉴别】 麻黄加术汤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均由麻黄汤加减而成,皆为治疗风寒湿痹之方。但前方证属风、寒、湿三邪俱重,其症身体疼烦而无汗,表寒及身痛较后者为重,故用麻黄、桂枝与白术相配,以发汗解表、散寒祛湿;后方不仅风寒较轻,且有湿邪化热之象,其症身痛、发热、日晡所剧,故而不用桂枝、白术,改用薏苡仁渗湿清化,且全方用量尤轻,为微汗之用。

三拗汤与华盖散皆为麻黄汤去桂枝,重在宣散肺中风寒,主治风寒犯肺之咳喘证。但三拗汤为宣肺解表的基础方,主治风寒袭肺的咳喘轻证;华盖散主治风寒袭肺、痰气不利的咳嗽上气、呀呷有声证,遂又加苏子、陈皮、桑白皮、赤茯苓以祛痰降气,增强止咳平喘之功。

【方论选录】 名曰麻黄汤者,君以麻黄也。麻黄性温,味辛而苦,其用在迅升;桂枝性温,味辛而甘,其能在固表。证属有余,故主以麻黄必胜之算也;监以桂枝,制节之师也。杏仁之苦温,佐麻黄逐邪而降逆;甘草之甘平,佐桂枝和内而拒外。饮入于胃,行气于元府,输精于皮毛,斯毛脉合精,溱溱汗出,在表之邪,必尽去而不留;痛止喘平,寒热顿解,不须啜粥而借汗于谷也。必须煮掠去上沫者,恐令人烦,以其轻浮之气,过于引气上逆也。其不用姜、枣者,以生姜之性横散于肌,碍麻黄之迅升,大枣之性泥滞于膈,碍杏仁之速降,此欲急于直达,少缓则不迅,横散则不升矣。然此为纯阳之剂,过于发汗,如单刀直入之将,用之若当,一战成功;不当,则不戢而召祸。故可一而不可再。如汗后不解,便当以桂枝代之。此方为仲景开表逐邪发汗第一峻药也。(吴谦《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

【医案举例】 一乡人邱生者,病伤寒,许为诊视,发热头痛烦渴,脉虽浮数而无力,尺以下迟而弱。许曰:虽麻黄证,而尺迟弱,仲景云:尺中迟者,荣气不足,血气微少,未可发汗。用建中汤加当归、黄芪令饮。翌日脉尚尔,其家煎迫,日夜督发汗药,言几不逊矣。许忍之,但只用建中调荣而已。至五日尺部方应,遂投麻黄汤,啜二服,发狂,须臾稍定,略睡,已得汗矣。信知此事为难,仲景虽云不避晨夜即宜便治,医者须察其表里虚实,待其时日。若不循次第,暂时得安,亏损五脏,以促寿限,何足贵也。(《名医类案》卷一)

【方歌】 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

发热恶寒头项痛,伤寒服此汗淋漓。

大青龙汤 《伤寒论》

【组成】 麻黄 去节,六两(12g) 桂枝 二两(6g) 甘草 炙,二两(6g) 杏仁 去皮尖,四十粒(6g) 石膏 如鸡子大,碎(18g) 生姜 三两(9g) 大枣 十二枚,擘(6g)

【用法】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扑之。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现代用法:水煎温服,取微汗)。

【功用】 发汗解表,兼清里热。

【主治】

1.外感风寒,内有郁热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脉浮紧。

2.溢饮。身体疼重,或四肢浮肿,恶寒身热,无汗,烦躁,脉浮紧。

【证治机理】 风寒束表,卫阳被遏,营阴郁滞,毛窍闭塞,故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脉浮紧之风寒表实证。表寒证又与烦躁、口渴并见,当系阳盛之体,外受风寒,寒邪较甚,表气闭郁较重,致使阳气内郁而化热,热邪伤津则口渴;热无宣泄之径,扰于胸中则烦,烦甚则躁。正如张秉成所谓:“阳盛之人,外为风寒骤加,则阳气内郁而不伸,故见燥烦不宁之象。”(《成方便读》)此证为风寒束表,里有郁热。法当发汗解表为主,兼清郁热。

《金匮要略》又以本方治疗外感风寒,水饮内郁化热之溢饮。溢饮乃“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之病证。风寒外束,水饮溢于四肢,则身体疼痛或浮肿,饮邪郁而化热则烦躁。二者病症虽异,但同属风寒束表、里有郁热之证,故皆用本方以异病同治。

【方解】 方中麻黄为君,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其量为麻黄汤之倍,则开泄腠理,发汗散寒之力尤峻。桂枝辛温,解肌发汗,助麻黄解表而和营卫;石膏辛甘而寒,清里热并透郁热,二者同为臣药。麻黄得石膏,辛温发表而无助热之弊;石膏得麻黄,大寒清热而无凉遏之虞。杏仁降利肺气,与麻黄相合,宣降肺气,以适肺性;生姜、大枣合用则和脾胃、调营卫,兼助解表、益汗源,共为佐药。甘草益气和中,既缓辛温峻散之力,又调和诸药,且防石膏寒凉伤中,为佐使药。诸药相伍,寒温并用,发汗散寒之中又兼清解里热之效。

本方麻黄发汗解表,桂枝温阳化气,生姜温胃散水,皆助麻黄发汗行水。麻黄、杏仁宣降肺气以通调水道;石膏清泄溢饮郁热;姜、枣、草益气和中,和营卫,运化水湿。全方发汗解表,宣通腠理,开鬼门以发越水气;宣降肺气,通调水道以利湿化饮,故亦治溢饮有表证兼里热者。

【运用】 本方为治疗外感风寒,里兼郁热证之常用方。以恶寒发热,无汗,烦躁,脉浮紧为辨证要点。表虚者,不可用,故原书强调:“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本方发汗之功居解表诸方之冠,故“一服得汗者,停后服”,以防过剂;原书要求“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扑之”。

【鉴别】 大青龙汤与麻黄汤均可治疗外感风寒表实证,同用麻黄、桂枝辛温解表发汗。然大青龙汤系由麻黄汤倍用麻黄、甘草,减少杏仁用量,再加石膏、生姜、大枣而成。证属风寒重证,兼内有郁热,故方中配以辛甘大寒之石膏以清解内热;且倍用麻黄以确保其发汗之力;减杏仁用量,乃因无喘逆之症。

【方论选录】 此即加味麻黄汤也。诸症全是麻黄,而有喘与烦躁之不同。喘者是寒郁其气,升降不得自如,故多杏仁之苦以降气;烦躁是热伤其气,无津不能作汗,故特加石膏之甘以生津。然其质沉,其性寒,恐其内热顿除,而外之表邪不解,变为寒中而协热下利,是引贼破家矣。故必倍麻黄以发汗,又倍甘草以和中,更用姜、枣以调营卫,一汗而表里双解,风热两除。此大青龙清内攘外之功,所以佐麻、桂二方之不及也。(柯琴《伤寒来苏集·伤寒论注》卷二)

【医案举例】 何保义从王太尉军中,得伤寒,脉浮涩而紧。许叔微曰:“若头痛,发热,恶风无汗,则麻黄证也;烦躁,则青龙汤证也。”何曰:“今烦躁甚。”投以大青龙汤,三投汗解。(《古方医案选编》)

【方歌】 大青龙汤桂麻黄,杏草石膏姜枣藏,

太阳无汗兼烦躁,风寒两解此为良。

桂枝汤 《伤寒论》

【组成】 桂枝 去皮,三两(9g) 芍药 三两(9g) 甘草 炙,二两(6g) 生姜 切,三两(9g) 大枣 擘, 十二枚(6g)

【用法】 上五味,㕮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如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现代用法:水煎服,温覆取微汗)。

【功用】 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 外感风寒表虚证。恶风发热,汗出头痛,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

【证治机理】 本证因外感风寒,营卫不和所致。《伤寒论》谓其“太阳中风”“营弱卫强”。“卫强”是指卫中邪气盛,“营弱”是指营中阴气弱。中风者,乃外受风寒,但以风邪为主。风邪外感,风性疏泄,卫气因之失其固护之性,不能固护营阴,致令营阴不能内守而外泄,故恶风、发热、汗出;肺合皮毛,其经脉还循胃口,邪气袭表,肺胃失和,肺系不利,胃失和降,则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俱为风邪袭表之征。法当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即祛邪调正兼顾为治。

【方解】 方中桂枝辛温,助卫阳,通经络,解肌发表而祛在表之风寒,为君药。芍药酸甘而凉,益阴敛营,敛固外泄之营阴,为臣药。桂枝、芍药等量配伍,既营卫同治,邪正兼顾,相辅相成;又散中有收,汗中寓补,相反相成。生姜辛温,助桂枝散表邪,兼和胃止呕;大枣甘平,协芍药补营阴,兼健脾益气。生姜、大枣相配,补脾和胃,化气生津,益营助卫,共为佐药。炙甘草调和药性,合桂枝辛甘化阳以实卫,合芍药酸甘化阴以益营,功兼佐使之用。药虽五味,但配伍严谨,发中有补,散中有收,营卫同治,邪正兼顾,阴阳并调。故柯琴誉其为“仲景群方之冠,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也”(《伤寒来苏集》)。

本方治证中已有汗出,何以又用桂枝汤发汗?盖本证之自汗,是由风邪外袭,卫阳不固,营阴失守,津液外泄所致。故外邪不去,则汗不能止。桂枝汤虽曰“发汗”,实寓解肌发表与调和营卫双重用意,外邪去而肌表固密,营卫和则津不外泄。故如法服用本方,于遍身微汗之后,则原证之汗出自止。近贤曹颖甫以“病汗”“药汗”别之,区分两种汗出的不同性质。故指出:“病汗常带凉意,药汗则带热意。病汗虽久,不足以去病;药汗瞬时,而功乃大著,此其分也。”(《经方实验录》)

本方具有调和营卫、阴阳之功,故其治疗范围不仅局限于外感风寒表虚证,亦可用于病后、产后、体弱等因营卫、阴阳不和所致之病证。正如徐彬《金匮要略论注》所云:“药用桂枝汤者,此汤,表证得之,为解肌和营卫;内证得之,为化气调阴阳。”

【运用】 本方既为治疗外感风寒表虚证之基础方,又是调和营卫、调和阴阳法之代表方。以恶风,发热,汗出,脉浮缓为辨证要点。服用本方需“适寒温”“服已须臾,啜热稀粥”,借水谷之精气,充养中焦,不但易为酿汗,更可使外邪速去而不致重感。同时“温覆令一时许”,即是避风助汗之意。待其“遍身漐漐微似有汗”,是肺胃之气已和,津液得通,营卫和谐,腠理复固,故云“益佳”。至于服后汗出病瘥,停后服;或不效,再服;以及禁生冷黏腻、酒肉、臭恶等,尤其是“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等均为服解表剂应该注意之通则。

【附方】

1.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伤寒论》) 桂枝 去皮,三两(9g) 芍药 三两(9g) 生姜 切,三两(9g) 甘草 炙,二两(6g) 大枣 擘,十二枚(3枚) 厚朴 炙,去皮,二两(6g) 杏仁 去皮尖,五十枚(6g) 上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功用:解肌发表,降气平喘。主治:宿有喘病,又感风寒。症见桂枝汤证兼咳喘者。

2.桂枝加葛根汤 (《伤寒论》) 桂枝 去皮,二两(6g) 芍药 二两(6g) 生姜 切,三两(9g) 甘草 炙,二两(6g) 大枣 擘,十二枚(6g) 葛根 四两(12g) 上六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功用:解肌发表,升津舒筋。主治:风寒客于太阳经输,营卫不和证。症见桂枝汤证兼项背强而不舒者。

3.桂枝加桂汤 (《伤寒论》) 桂枝 去皮,五两(15g) 芍药 三两(9g) 生姜 切,三两(9g) 甘草 炙,二两(6g) 大枣 擘,十二枚(6g)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功用:温通心阳,平冲降逆。主治:心阳虚弱,寒水凌心之奔豚。太阳病误用温针或因发汗太过而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胸,起卧不安,有发作性者。

4.桂枝加芍药汤 (《伤寒论》) 桂枝 去皮,三两(9g) 芍药 六两(18g) 甘草 炙,二两(6g) 大枣 擘,十二枚(6g) 生姜 切,三两(9g)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分三服。功用:温脾和中,缓急止痛。主治:太阳病误下伤中,土虚木乘之腹痛。

【鉴别】 麻黄汤和桂枝汤同属辛温解表之剂,皆可用治外感风寒表证。然麻黄汤因麻、桂相须,并佐杏仁,则发汗散寒力强,兼能宣肺平喘,为辛温发汗之重剂,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之恶寒发热无汗而喘;桂枝汤为桂、芍配用,并佐姜、枣,则发汗解表之力逊,但调和营卫之功尤著,为辛温解表之和剂,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之恶风发热而有汗。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桂枝加葛根汤、桂枝加桂汤、桂枝加芍药汤均为桂枝汤类方,营卫不和或气血阴阳失调是其病机共性,故皆以桂枝汤和营卫、调阴阳。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治宿有喘病,又感风寒而见桂枝汤证者;或风寒表证误下,表证未解而见微喘者,其证皆为外邪束表而肺气上逆,故以桂枝汤解肌和营卫,加厚朴、杏仁以降气平喘。桂枝加葛根汤主治外感风寒,太阳经气不舒,津液不能敷布,经脉失去濡养之恶风汗出、项背强而不舒,故用桂枝汤加葛根以解肌发表,生津舒筋。桂枝加桂汤与桂枝加芍药汤仅因药量之变化,则由治表之剂变为治里之方,其中前方主治太阳病发汗太过,耗损心阳,心阳不能下蛰于肾,肾中寒水之气上犯凌心所致的奔豚病,故加桂二两以加强温通心阳,平冲降逆的作用;后方主治太阳病误下伤中,邪陷太阴,土虚木乘之腹满,故用桂枝汤通阳温脾,倍芍药以柔肝缓急止痛。

【方论选录】 名曰桂枝汤者,君以桂枝也。桂枝辛温,辛能发散,温通卫阳;芍药酸寒,酸能收敛,寒走阴营。桂枝君芍药,是于发汗中寓敛汗之旨;芍药臣桂枝,是于和营中有调卫之功。生姜之辛,佐桂枝以解表;大枣之甘,佐芍药以和中。甘草甘平,有安内攘外之能,用以调和中气,即以调和表里,且以调和诸药。以桂芍之相须,姜枣之相得,借甘草之调和,阳表阴里,气卫血营,并行而不悖,是刚柔相济以相和也。而精义在服后须臾啜稀粥以助药力。盖谷气内充,不但易为酿汗,更使已入之邪不能少留,将来之邪不得复入也。又妙在温覆令一时许,漐漐微似有汗,是授人以微汗之法也。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是禁人以不可过汗之意也。此方为仲景群方之冠,乃解肌发汗、调和营卫之第一方也。凡中风、伤寒,脉浮弱,汗自出而表不解者,皆得而主之。(吴谦《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

【医案举例】 一人伤寒六日,谵语狂笑,头痛有汗,大便不通,小便自利。众议承气汤下之。脉之,浮而大。因思仲景云: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疼有热,小便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方今仲冬,宜与桂枝汤。众皆咋舌掩口,谤甚力,以谵狂为阳盛,桂枝入口必毙矣。李曰:汗多神昏,故发谵妄,虽不大便,腹无所苦,和其营卫,必自愈耳。遂违众用之,及夜笑语皆止,明日大便自通。故夫病变多端,不可胶执。向使狐疑而用下药,其可活乎?(《续名医类案》卷一)

【方歌】 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

解肌发表调营卫,汗出恶风此方功。

九味羌活汤 张元素方,录自《此事难知》

【组成】 羌活 (9g) 防风 (9g) 苍术 (9g) 细辛 (3g) 川芎 (6g) 香白芷 (6g) 生地黄 (6g) 黄芩 (6g) 甘草 (6g)(原著本方无用量)

【用法】 上㕮咀,水煎服。若急汗,热服,以羹粥投之;若缓汗,温服,而不用汤投之(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 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主治】 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酸楚疼痛,口苦微渴,舌苔白或微黄,脉浮或浮紧。

【证治机理】 本证由外感风寒湿邪,兼内有蕴热所致。风寒湿邪侵犯肌表,郁遏卫阳,闭塞腠理,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故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酸楚疼痛;里有蕴热,故口苦微渴;苔白或微黄、脉浮,是表证兼里热之佐证。治当以发散风寒湿邪为主,清泄里热为辅。

【方解】 方中羌活辛苦性温,气味雄烈,入太阳经,功擅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止痹痛,《本草经疏》云其“治足太阳风湿相搏,头痛肢节痛,一身尽痛者,非此不能除”,故为君药。防风辛甘性温,功善祛风,并能胜湿止痛;苍术辛苦而温,入太阴经,功善燥湿,并能祛风散寒,共助君药祛风散寒,除湿止痛,为臣药。细辛、白芷、川芎俱能祛风散寒。其中细辛主入少阴经,尤能止痛;白芷主入阳明经,兼可燥湿;川芎主入少阳、厥阴经,行气活血,宣痹止痛。此三味助君臣药祛风寒湿邪以除病因,畅行气血以解疼痛,共为佐药。生地、黄芩清泄里热,并防诸辛温燥烈之品助热伤津,亦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诸药配伍,主以辛温,少佐寒凉,既兼治内外,又分属六经,协调表里而成发汗祛湿、兼清里热之剂。

【运用】 本方为治疗外感风寒湿邪而兼里热证之常用方。以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肢体酸楚疼痛,口苦微渴为辨证要点。原书用法提示:若寒邪较甚,表证较重,宜热服,且应啜粥以助药力,以助酿汗祛邪;若邪不甚,表证较轻,则不必啜粥,温服即可。方中药备六经,临证当灵活权变。原书服法中强调:“当视其经络前、后、左、右之不同,从其多、少、大、小、轻、重之不一,增损用之,如神奇效。”明示本方当据病位的侧重,用药相应进退。

【附方】大羌活汤 (《此事难知》) 防风 羌活 独活 防己 黄芩 黄连 苍术 白术 各三钱(各9g) 甘草 细辛 知母 川芎 地黄 各一两(各30g) 上㕮咀,每服半两(15g),水二盏,煎至一盏半,去渣,得清药一大盏,热饮之。不解再服,三四盏解之亦可,病愈则止。若有余证,并依仲景随经法治之。功用:发散风寒,祛湿清热。主治:外感风寒湿邪兼有里热证。症见头痛身重,发热恶寒,口干烦满而渴,舌苔白腻,脉浮数。

【鉴别】 九味羌活汤与大羌活汤均可治外感风寒湿邪而兼有里热之证。大羌活汤比九味羌活汤少白芷,多黄连、知母、防己、独活、白术,故其清热祛湿之功较强,宜于外感风寒湿邪而兼见里热较甚者。

【方论选录】 触冒四时不正之气,而成时气病,憎寒壮热,头疼身痛,口渴,人人相似者,此方主之。谓春时应暖而反大寒,夏时应热而反大凉,秋时应凉而反大热,冬时应寒而反大温,此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也。药之为性,辛者得天地之金气,于人则为义,故能匡正而黜邪。羌、防、苍、细、芎、芷,皆辛物也,分经而主治:邪在太阳者,治以羌活;邪在阳明者,治以白芷;邪在少阳者,治以黄芩;邪在太阴者,治以苍术;邪在少阴者,治以细辛;邪在厥阴者,治以川芎;而防风者,又诸药之卒徒也。用生地所以去血中之热;而甘草者,又所以和诸药而除气中之热也。易老自序云:此方冬可以治寒,夏可以治热,春可以治温,秋可以治湿,是诸路之应兵也。用之以治四时瘟疠,诚为稳当,但于阴虚、气弱之人,在所禁尔。(吴崑《医方考》卷一)

【方歌】 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

黄芩生地同甘草,三阳解表效力彰。

香苏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香附子 炒香,去毛 紫苏叶 各四两(各12g) 甘草 炙,一两(3g) 陈皮 不去白,二两(6g)

【用法】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9g),水一盏,煎七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日三服。若作细末,只服二钱(6g),入盐点服(现代用法:作汤剂,水煎服)。

【功用】 疏散风寒,理气和中。

【主治】 外感风寒,气郁不舒证。恶寒身热,头痛无汗,胸脘痞闷,不思饮食,舌苔薄白,脉浮。

【证治机理】 本证因外感风寒,内兼气滞而成。外感风寒则恶寒发热、头痛无汗;气郁不舒则胸脘痞闷,不思饮食;苔薄白而不腻,说明湿邪不明显而偏于气郁。风寒在表,宜用发散之药祛邪于外;气郁于里,当用理气之品解郁于内,故治法以解表与理气并行。

【方解】 本方苏叶辛温,归肺、脾二经,既可解表散寒,又能理气宽中,一药两用,切中病机,用为君药。香附辛苦甘平,行气解郁,是为臣药。君臣相伍,苏叶得香附之助,则调畅气机之功著;香附借苏叶之升散,则可上行外达以祛邪,此即李时珍所谓香附生用“则上行胸膈,外达皮肤……得紫苏、葱白则能解散邪气”(《本草纲目》卷十四)。胸脘痞闷,虽因于气郁,但亦与湿滞有关,故佐用陈皮理气燥湿,一可助君臣行气以除气滞,二可燥湿以针对气滞所致津停。甘草健脾和中,与香附、陈皮相合,则行气而不耗气,并调和药性,是为佐使药。诸药共用,辛温疏表与理气行滞相伍,表里同治,重在解表。

【运用】 本方为治疗外感风寒而兼气滞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胸脘痞闷,苔薄白,脉浮为辨证要点。

【附方】加味香苏散 (《医学心悟》) 紫苏叶 一钱五分(5g) 陈皮 香附 各一钱二分(各4g) 甘草 炙,七分(2.5g) 荆芥 秦艽 防风 蔓荆子 各一钱(各3g) 川芎 五分(1.5g) 生姜 三片 上锉一剂,水煎温服。微覆似汗。功用:发汗解表,理气解郁。主治:外感风寒,兼有气滞证。症见头痛项强,鼻塞流涕,身体疼痛,发热恶寒或恶风,无汗,胸脘痞闷,苔薄白,脉浮。

【鉴别】 香苏散与加味香苏散皆可治外感风寒而兼有气滞证,后方乃前方加荆芥以助苏叶辛温解表之力;加防风、秦艽、蔓荆子以疏风除湿止痛;加川芎祛风止痛;生姜辛散解表。故后方辛散解表止痛之功强于前方,宜用于外感风寒较重而兼有气滞者。

【方论选录】 此手太阴药也。紫苏疏表气而散外寒,香附行里气而消内壅,橘红能兼行表里以佐之(橘红利气,兼能发表散寒,盖气行则寒散,而食亦消矣),甘草和中,亦能解表为使也。(汪昂《医方集解》)

【方歌】 香苏散内草陈皮,疏散风寒又理气,

外感风寒兼气滞,寒热无汗胸脘痞。

小青龙汤 《伤寒论》

【组成】 麻黄 去节,三两(9g) 芍药 三两(9g) 细辛 三两(3g) 干姜 三两(6g) 甘草 炙,三两(6g) 桂枝 去皮,三两(9g) 五味子 半升(9g) 半夏 洗,半升(9g)

【用法】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 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主治】 外寒内饮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喘咳,痰涎清稀而量多,胸痞,或干呕,或痰饮喘咳,不得平卧,或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

【证治机理】 本方主治外感风寒,寒饮内停之证。恶寒发热、无汗、身体疼重,乃风寒束表,卫阳被遏,营阴郁滞,毛窍闭塞引起,属风寒表实证无疑。素有水饮之人,一旦感受外邪,每致表寒引动内饮。《难经·四十九难》云:“形寒饮冷则伤肺。”水寒相搏,内外相引,饮动不居,寒饮射肺,肺失宣降,则咳喘痰多而稀,或喘咳难以平卧;饮停心下,阻滞气机,则胸痞;胃气上逆,则干呕;饮溢肌肤,则浮肿身重;舌苔白滑,脉浮,为外寒内饮之征。法当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方解】 方以辛温之麻黄、桂枝相须为君,发汗解表,且麻黄兼能开宣肺气以解喘咳之证,桂枝化气行水以利内饮之化。臣用辛热之干姜、辛温之细辛,温肺化饮,兼协麻黄、桂枝解表祛邪。佐用辛苦而温之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然素有痰饮,脾肺本虚,纯用辛温,恐辛散耗气,温燥伤津,故伍酸甘之五味子敛肺止咳、芍药和营养血,二药与辛散之品相配,既令散中有收,以利肺气开阖,增强止咳平喘之功,又可防诸辛散温燥之药耗气伤津之虞,亦为佐药。炙甘草益气和中,兼调和辛散酸收之性,为佐使之药。八味相伍,辛散与酸收相配,散中有收;温化与敛肺相伍,开中有合;解表与化饮同施,表里双解。

【运用】 本方为治疗外感风寒、寒饮内停而致喘咳之常用方。以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多而稀,舌苔白滑,脉浮为辨证要点。临证中见外寒内饮之证而以外寒为主者,可重用麻、桂为君;若内饮为主,则宜重用干姜、细辛为君;二者俱重,则麻黄、干姜共为君药。

【附方】

1.射干麻黄汤 (《金匮要略》) 射干 三两(9g) 麻黄 四两(9g) 生姜 四两(12g) 细辛 三两(3g) 紫菀 三两(9g) 款冬花 三两(9g) 大枣 七枚(3g) 半夏 大者,洗,半升(9g) 五味子 半升(9g) 上九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麻黄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功用:宣肺祛痰,降气止咳。主治:痰饮郁结,气逆喘咳证。症见咳而上气,喉中有水鸡声者。

2.小青龙加石膏汤 (《金匮要略》) 麻黄 芍药 桂枝 细辛 甘草 干姜 各三两(各9g) 五味子 半夏 各半升(各9g) 石膏 二两(6g) 上九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强人服一升,羸者减之,日三服,小儿服四合。功用:解表蠲饮,清热除烦。主治:肺胀,心下有水气。症见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

【鉴别】 射干麻黄汤、小青龙加石膏汤与小青龙汤皆有解表化饮之功。但射干麻黄汤证为风寒较轻,痰饮郁结,肺气上逆较重,故于小青龙汤基础上减桂枝、芍药、甘草;增入祛痰肃肺,止咳平喘之射干、款冬花、紫菀等药。可见小青龙汤解表散寒之力大,功偏治表;射干麻黄汤祛痰降气之力强,功偏治里。小青龙加石膏汤即在小青龙汤基础上加石膏二两而成,主治外感风寒、内有饮邪郁热之证,故用小青龙汤解表化饮,加少量石膏清热除烦。石膏药性虽大寒,但用量较少,故不悖全方辛温之旨。

大、小青龙汤以“青龙”名之,因其皆具“治水”之能,同用麻黄、桂枝、甘草,均治外寒内饮之证。但大青龙汤主治表证较重,风寒外束,且水饮内郁化热,属表寒里饮化热之证,故麻黄用量倍于后方,其发汗力强,遂名曰“大青龙汤”,重发其汗以越水饮之邪;入石膏以清泄饮郁所化之热,且制麻、桂之温,更配姜、枣和营卫,以防重剂开表伤正之弊。小青龙汤主治外寒内饮证,表寒与内饮相当,其发汗力较弱,故名曰“小青龙汤”,麻、桂发汗以解表,配干姜、细辛温肺化饮,并协麻、桂解表散寒;又佐入半夏燥湿化痰以助蠲饮,五味子敛肺止咳、白芍和营养血、甘草益气和中,使散中有收,并防诸辛散温燥之药耗气伤津。

【方论选录】 前方(指大青龙汤)因内有郁热而表不解,此方因内有水气而表不解。然水气不除,肺气壅遏,营卫不通,虽发表何由得汗?故用麻黄、桂枝解其表,必以细辛、干姜、半夏等辛燥之品,散其胸中之水,使之随汗而出。《金匮》所谓腰以上者,当发汗,即《内经》之“开鬼门”也。水饮内蓄,肺必逆而上行,而见喘促上气等证。肺苦气上逆,急食酸以收之,以甘缓之,故以白芍、五味子、甘草三味,一以防肺气之耗散,一则缓麻、桂、姜、辛之刚猛也。名小青龙者,以龙为水族,大则可以兴云致雨,飞腾于宇宙之间;小则亦能治水驱邪,潜隐于波涛之内耳。(张秉成《成方便读》卷一)

【医案举例】 徐,二十六岁,二月初十日。酒客脉弦细而沉,喘满短气,胁连腰痛,有汗,舌白滑而厚,恶风寒,倚息不得卧,此系里水招外风为病,小青龙去麻、辛证也。姜半夏 六钱 ,桂枝 六钱 ,炒白芍 四钱 ,旋覆花 (包煎)三钱 ,杏仁泥 五钱 ,干姜 三钱 ,制五味 一钱五分 ,炙甘草 一钱 ,生姜 五片 。煮三杯,分三次服。(《明清名医全书大成·吴鞠通医学全书·吴鞠通医案》卷一)

【方歌】 小青龙汤治水气,喘咳呕哕渴利慰,

姜桂麻黄芍药甘,细辛半夏兼五味。

止嗽散 《医学心悟》

【组成】 桔梗 荆芥 紫菀 百部 白前 蒸,各二斤(各12g) 甘草 炒,十二两(4g) 陈皮 水洗,去白,一斤(6g)

【用法】 上为末。每服三钱(9g),开水调下,食后临卧服。初感风寒,生姜汤调下(现代用法:作汤剂,水煎服)。

【功用】 宣利肺气,疏风止咳。

【主治】 风邪犯肺之咳嗽证。咳嗽咽痒,咯痰不爽,或微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缓。

【证治机理】 本证为外感风邪咳嗽,或因治不如法,表解不彻而咳仍不止者。风邪犯肺,肺失清肃,或虽经发散,因表解不彻而其邪未尽,故仍咽痒咳嗽、咯痰不爽;微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是表邪尚存之征。此时外邪十去八九,而肺气失于宣降,治之之法,重在宣肺止咳,兼以解表。

【方解】 方中紫菀、百部甘苦而微温,专入肺经,为止咳化痰要药,对于新久咳嗽皆宜,故共用为君。桔梗苦辛而性平,善于宣肺止咳;白前辛苦微温,长于降气化痰。两者协同,一宣一降,以复肺气之宣降,合君药则止咳化痰之力尤佳,共为臣药。荆芥辛而微温,疏风解表,以祛在表之余邪;陈皮行气化痰,二者共为佐药。甘草合桔梗以利咽止咳,兼能调和诸药,是为佐使之用。诸药配伍,肺气得宣,外邪得散,则咳痰咽痒得瘥。诚如《医学心悟》所谓:“本方温润和平,不寒不热,既无攻击过当之虞,大有启门驱贼之势。是以客邪易散,肺气安宁。”

【运用】 本方为治疗表邪未尽,肺气失宣而致咳嗽之常用方。以咳嗽咽痒,微恶风发热,苔薄白为辨证要点。若为“外感风寒”表证著者,当“生姜汤调下”以助解表之功。

【附方】金沸草散 (《博济方》) 旋覆花 三两(90g) 麻黄 去节,三两(90g) 前胡 三两(90g) 荆芥穗 四两(120g) 甘草 炙,一两(30g) 半夏 洗净,姜汁浸,一两(30g) 赤芍药 一两(30g) 上为末,每服二钱(6g),水一盏,加生姜、大枣,同煎至六分,热服。如汗出并三服。功用:发散风寒,降气化痰。主治:伤风咳嗽。症见恶寒发热,咳嗽痰多,鼻塞流涕,舌苔白腻,脉浮。

【鉴别】 止嗽散与金沸草散皆属治疗风邪犯肺之常用方。止嗽散以紫菀、白前、百部、桔梗等宣利止咳为主,解表祛邪之力不足,故主治外邪将尽、肺气不利之咳嗽;金沸草散则以旋覆花、半夏、前胡与麻黄、荆芥穗等相配,解表与化痰之功略胜,故主治风邪犯肺初起之咳嗽痰多者。

【方论选录】 药不贵险峻,惟期中病而已。此方系予苦心揣摩而得也。盖肺体属金,畏火者也,过热则咳;金性刚燥,恶冷者也,过寒亦咳。且肺为娇脏,攻击之剂既不任受,而外主皮毛,最易受邪,不行表散则邪气留连而不解。经曰:微寒微咳。寒之感也,若小寇然,启门逐之即去矣。医者不审,妄用清凉酸涩之剂,未免闭门留寇,寇欲出而无门,必至穿窬而走,则咳而见红。肺有二窍,一在鼻,一在喉,鼻窍贵开而不闭,喉窍宜闭而不开。今鼻窍不通,则喉窍将启,能无虑乎?本方温润和平,不寒不热,既无攻击过当之虞,大有启门驱贼之势。是以客邪易散,肺气安宁。宜其投之有效欤?(程国彭《医学心悟》卷三)

【医案举例】 衙前施,风邪未清,左脉浮滑。咳逆,舌薄白,头痛较甚。宜止嗽、化痰、疏风。百部八分,紫菀钱半,马兜铃一钱,冬桑叶三钱,生甘草七分,白前钱半,橘红一钱,光杏仁三钱,桔梗钱半,荆芥钱半,川贝钱半,枇杷叶三片(引,去毛)。四帖。(《中国医学大成·邵兰荪医案》卷一)

【方歌】 止嗽散中用白前,陈皮桔梗草荆添,

紫菀百部同蒸用,感冒咳嗽此方先。

第二节 辛凉解表剂

辛凉解表剂,适用于风热表证。代表方如银翘散、桑菊饮、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等。

银翘散 《温病条辨》

【组成】 连翘 一两(30g) 银花 一两(30g) 苦桔梗 六钱(18g) 薄荷 六钱(18g) 竹叶 四钱(12g) 生甘草 五钱(15g) 芥穗 四钱(12g) 淡豆豉 五钱(15g) 牛蒡子 六钱(18g)

【用法】 上为散。每服六钱(18g),鲜苇根汤煎,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煮。肺药取轻清,过煮则味厚入中焦矣。病重者,约二时一服,日三服,夜一服;轻者,三时一服,日二服,夜一服;病不解者,作再服(现代用法:作汤剂,加芦根18g,水煎服)。

【功用】 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主治】 温病初起。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畅,口渴头痛,咽痛咳嗽,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证治机理】 温病初起,邪在卫分,卫气被郁,开阖失司,则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畅;肺位最高而开窍于鼻,邪自口鼻而入,上犯于肺,肺气失宣,则咳嗽;风热蕴结成毒,侵袭肺系门户,则咽喉红肿疼痛;温邪伤津,则口渴;舌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均为温病初起之象。法当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方解】 方中重用银花、连翘为君,银花甘寒,《本草纲目》谓其能“散热解毒”;连翘苦寒,《医学衷中参西录》载其“能透表解肌,清热逐风,又为治风热要药”,二药气味芳香,既能疏散风热、清热解毒,又可辟秽化浊,在透散卫分表邪的同时,兼顾温热病邪易蕴而成毒及多挟秽浊之气的特点。薄荷、牛蒡子味辛而性凉,功善疏散上焦风热,兼可清利头目,解毒利咽;风温之邪居卫,恐惟用辛凉难开其表,遂入辛而微温之荆芥穗、淡豆豉协君药开皮毛以解表散邪,俱为臣药。芦根、竹叶清热生津;桔梗合牛蒡子宣肃肺气而止咳利咽,同为佐药。生甘草合桔梗利咽止痛,兼可调和药性,是为佐使。是方所用药物均系轻清之品,加之用法强调“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煮”,体现了吴氏“治上焦如羽,非轻莫举”(《温病条辨》)的用药原则。全方辛凉与辛温配伍,主以辛凉;疏散与清解相配,疏清兼顾。

【运用】 《温病条辨》称本方为“辛凉平剂”,是治疗风温初起之常用方。以发热,微恶寒,咽痛,口渴,脉浮数为辨证要点。方中药物多为芳香轻宣之品,不宜久煎,“过煮则味厚而入中焦矣”。原书记载本方加减:“胸膈闷者,加藿香三钱,郁金三钱,护膻中;渴甚者,加花粉;项肿咽痛者,加马勃、元参;衄者,去芥穗、豆豉,加白茅根三钱,侧柏炭三钱,栀子炭三钱;咳者,加杏仁利肺气;二三日病犹在肺,热渐入里,加细生地、麦冬保津液;再不解,或小便短者,加知母、黄芩、栀子之苦寒,与麦、地之甘寒,合化阴气,而治热淫所胜。”

【方论选录】 本方谨遵《内经》“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之训;又宗喻嘉言芳香逐秽之说,用东垣清心凉膈散,辛凉苦甘。病初起,且去入里之黄芩,勿犯中焦;加银花辛凉,芥穗芳香,散热解毒;牛蒡子辛平润肺,解热散结,除风利咽,皆手太阴药也。……此方之妙,预护其虚,纯然清肃上焦,不犯中下,无开门揖盗之弊,有轻以去实之能,用之得法,自然奏效。(吴鞠通《温病条辨》卷一)

【医案举例】 赵,二十六岁,乙酉年十一月初四。六脉浮弦而数,弦则为风,浮为在表,数则为热,证现喉痛。卯酉终气,本为温病之明文。虽头痛、身痛、恶寒甚,不得误用辛温,宜辛凉芳香清上。盖上焦主表,表即上焦也。桔梗五钱,豆豉三钱,银花三钱,人中黄二钱,牛蒡子四钱,连翘三钱,荆芥穗五钱,郁金二钱,芦根五钱,薄荷五钱。煮三饭碗,先服一碗,即饮白开水,热啜一碗,覆被令微汗佳。得汗后,第二三碗不必饮热水。服一帖而表解,又服一帖而身热尽退。初七日,身热虽退,喉痛未止,与代赈普济散,日三四服,三日后痊愈。(《明清名医全书大成·吴鞠通医学全书·吴鞠通医案》卷一)

【方歌】 银翘散主上焦医,竹叶荆牛薄荷豉,

甘桔芦根凉解法,风温初感此方宜。

桑菊饮 《温病条辨》

【组成】 桑叶 二钱五分(7.5g) 菊花 一钱(3g) 杏仁 二钱(6g) 连翘 一钱五分(5g) 薄荷 八分(2.5g) 苦桔梗 二钱(6g) 生甘草 八分(2.5g) 苇根 二钱(6g)

【用法】 水二杯,煮取一杯,日二服(现代用法:水煎温服)。

【功用】 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主治】 风温初起,邪客肺络证。但咳,身热不甚,口微渴,脉浮数。

【证治机理】 本证系风温初起之轻证。温热病邪从口鼻而入,邪犯肺络,肺失清肃,故以咳嗽为主症;因邪浅病轻,则身不甚热、口渴亦微。正如吴氏所言:“咳,热伤肺络也;身不甚热,病不重也;渴而微,热不甚也。”治当从“辛凉微苦”立法,即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方解】 方中桑叶甘苦性凉,善走肺络,疏散风热,又清宣肺热而止咳嗽;菊花辛甘性寒,疏散风热,又清利头目而肃肺。二药相须,直走上焦,协同为用,以疏散肺中风热见长,共为君药。杏仁苦降,肃降肺气;桔梗辛散,开宣肺气,相须为用,一宣一降,以复肺之宣降功能而止咳,共为臣药。薄荷辛凉解表,助君药疏散风热之力;连翘透邪解毒;芦根清热生津,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诸药相伍,使上焦风热得以疏散,肺气得以宣降,则表证解,咳嗽止。

【运用】 本方为治疗风热犯肺咳嗽之常用方。以咳嗽,发热不甚,微渴,脉浮数为辨证要点。因本方为“辛凉轻剂”,故肺热著者,当适当加味,以免病重药轻。原著指出:“二三日不解,气粗似喘,燥在气分者,加石膏、知母;舌绛,暮热,甚燥,邪初入营,加元参二钱,犀角一钱;在血分者,去薄荷、芦根,加麦冬、细生地、玉竹、丹皮各二钱;肺热甚,加黄芩;渴者,加花粉。”

【鉴别】 银翘散与桑菊饮中均有连翘、桔梗、甘草、薄荷、芦根五药,功能辛凉解表而治温病初起。但银翘散用银花配伍荆芥、豆豉、牛蒡子、竹叶,解表清热之力强,为“辛凉平剂”;桑菊饮用桑叶、菊花配伍杏仁,肃肺止咳之力大,而解表清热之力逊,故为“辛凉轻剂”。

【方论选录】 此辛甘化风、辛凉微苦之方也。盖肺为清虚之脏,微苦则降,辛凉则平,立此方所以避辛温也。今世佥用杏苏散通治四时咳嗽,不知杏苏散辛温,只宜风寒,不宜风温,且有不分表里之弊。此方独取桑叶、菊花者,桑得箕星之精,箕好风,风气通于肝,故桑叶善平肝风;春乃肝令而主风,木旺金衰之候,故抑其有余,桑叶芳香有细毛,横纹最多,故亦走肺络而宣肺气。菊花晚成,芳香味甘,能补金水二脏,故用之以补其不足。风温咳嗽,虽系小病,常见误用辛温重剂销铄肺液,致久嗽成劳者,不一而足。圣人不忽于细,必谨于微,医者于此等处,尤当加意也。(吴鞠通《温病条辨》卷一)

【医案举例】 乙酉五月二十四日,刘,十七岁。三月间春温呛咳见血。现在六脉弦细,五更丑、寅、卯时单声咳嗽甚,谓之木扣金鸣,风本生于木也。议辛甘化风,甘凉柔木。连翘三钱,细生地三钱,薄荷一钱,银花二钱,苦桔梗三钱,桑叶三钱,天冬一钱,茶菊花三钱,甘草二钱,麦冬三钱,鲜芦根三钱。二十八日,咳嗽减,食加,脉犹洪数,左大于右。效不更方,再服四五帖。六月初二日,木扣金鸣,与柔肝清肺已效,左脉洪数已减。于前方去气分辛药,加甘润。(《明清名医全书大成·吴鞠通医学全书·吴鞠通医案》卷四)

【方歌】 桑菊饮中桔梗翘,杏仁甘草薄荷饶,

芦根为引轻清剂,热盛阳明入母膏。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伤寒论》

【组成】 麻黄 去节,四两(9g) 杏仁 去皮尖,五十个(9g) 甘草 炙,二两(6g) 石膏 碎,绵裹,半斤(18g)

【用法】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 辛凉疏表,清肺平喘。

【主治】 外感风邪,邪热壅肺证。身热不解,有汗或无汗,咳逆气急,甚则鼻扇,口渴,舌苔薄白或黄,脉浮而数。

【证治机理】 本证是表邪入里化热,壅遏于肺,肺失宣降所致。风寒之邪郁而化热入肺,或风热袭表,表邪不解而入里,热邪充斥内外,则身热不解、汗出、口渴、苔黄、脉数;热壅于肺,肺失宣降,故咳逆气急,甚则鼻扇;若表邪未尽,或肺气闭郁,则毛窍闭塞而无汗;苔薄白、脉浮亦是表证未尽之征。治当清肺热,止咳喘,兼以疏表透邪。

【方解】 方中麻黄辛温,宣肺平喘,解表散邪。《本草正义》曰:“麻黄轻清上浮,专疏肺郁,宣泄气机,是为治外感第一要药。虽曰解表,实为开肺;虽曰散寒,实为泄邪。风寒固得之而外散,即温热亦无不赖之以宣通。”石膏辛甘大寒,清泄肺热以生津。二药相伍,一以宣肺为主,一以清肺为主,合而用之,既宣散肺中风热,又清宣肺中郁热,共为君药。石膏倍于麻黄,相制为用。全方主以辛凉,麻黄得石膏,宣肺平喘而不助热;石膏得麻黄,清解肺热而不凉遏。杏仁苦温,宣利肺气以平喘咳,与麻黄相配则宣降相因,与石膏相伍则清肃协同,是为臣药。炙甘草既能益气和中,又防石膏寒凉伤中,更能调和于寒温宣降之间,为佐使药。四药相伍,辛温与寒凉并用,宣肺而不助热,清肺而不凉遏。

【运用】 本方为治疗表邪未解,邪热壅肺而致喘咳之基础方。因石膏倍麻黄,其功用重在清宣肺热,不在发汗,所以临床应用以发热、喘咳、苔黄、脉数为辨证要点。

【附方】越婢汤 (《金匮要略》) 麻黄 六两(12g) 石膏 半斤(24g) 生姜 三两(9g) 甘草 二两(6g) 大枣 十五枚(12g) 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功用:发汗行水。主治:风水夹热证。症见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者。

【鉴别】 麻杏甘石汤与麻黄汤皆用麻黄、杏仁、甘草治喘咳。但前方主治之喘咳,证属表邪入里化热,壅遏于肺,故去麻黄汤桂枝之温,以麻黄配石膏,清热宣肺为主,兼以解表祛邪;后方主治之喘咳,系风寒束表、肺气失宣所致,故以麻黄配桂枝,相须为用,发汗解表为主,兼以宣肺平喘。二方仅一药之差,然功用及主治证却大相径庭,仲景精于遣药配伍,于此可窥其一斑。

越婢汤与麻杏甘石汤皆用麻黄配石膏以宣肺疏表,清泄肺热。前方以一身悉肿为主,是水在肌表之征,故加大麻黄用量,配生姜发汗以祛肌表之水湿,并宣畅肺气,通调水道,使水湿下走;用枣、草益气健脾,意在培土制水;不喘,故去杏仁。后方以咳喘为主,是肺失宣降之征,故配杏仁、甘草宣降肺气,止咳平喘。

【方论选录】 石膏为清火之重剂,青龙、白虎皆赖以建功。然用之不当,适足以召祸。故青龙以无汗烦躁,得姜、桂以宣卫外之阳也;白虎以有汗烦渴,须粳米以存胃中之液也。此但热无寒,故不用姜、桂,喘不在胃而在肺,故不须粳米。其意在存阴,不必虑其亡阳也,故于麻黄汤去桂枝之监制,取麻黄之专开,杏仁之降,甘草之和,倍石膏之大寒,除内外之实热,斯溱溱汗出,而内外之烦热与喘悉除矣。(吴谦《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

【方歌】 仲景麻杏甘石汤,辛凉宣肺清热良,

邪热壅肺咳喘急,有汗无汗均可尝。

柴葛解肌汤 《伤寒六书》

【组成】 柴胡 (6g) 干葛 (9g) 甘草 (3g) 黄芩 (6g) 羌活 (3g) 白芷 (3g) 芍药 (6g) 桔梗 (3g)(原著本方无用量)

【用法】 水二盅,加生姜三片,大枣二枚,槌法加石膏末一钱(3g),煎之热服(现代用法:水煎温服)。

【功用】 解肌清热。

【主治】 外感风寒,郁而化热证。恶寒渐轻,身热增盛,无汗头痛,目疼鼻干,心烦不眠,咽干耳聋,眼眶痛,舌苔薄黄,脉浮微洪。

【证治机理】 本方所治证候乃太阳风寒未解,化热入里。外感风寒,本应恶寒较甚,而此恶寒渐轻、身热增盛者,为寒郁肌腠逐渐化热所致。因表寒未解,故恶寒仍在,并见头痛、无汗等症。阳明经脉起于鼻,经眼眶下行;少阳经脉行于耳后,经面颊到眶下。入里之热初犯阳明、少阳,故目疼鼻干、眼眶痛、咽干、耳聋;热扰心神,则见心烦不眠;脉浮而微洪,是外有表邪、里有热邪之征。此证乃太阳风寒未解,郁而化热,渐次传入阳明,波及少阳,故属三阳合病。治宜辛凉解肌,兼清里热。

【方解】 方中葛根味辛性凉入阳明,外透肌热,内清郁热,《本草经疏》谓其为“解散阳明温病热邪之要药”;柴胡味辛性寒入少阳,“为少阳经表药”(《本草经疏》),善于祛邪解表退热。二药相须,解肌清热之力著,共用为君。羌活、白芷助君药辛散发表,并止诸痛;黄芩、石膏清泄里热,俱为臣药。其中葛根配白芷、石膏,清透阳明之邪热;柴胡配黄芩,透解少阳之邪热;羌活发散太阳之风寒。如此配合,三阳兼治,治阳明为主。桔梗宣畅肺气以利祛邪外出;芍药、大枣益阴养血,既防热邪伤阴,又制疏散太过;生姜发散风寒,均为佐药。甘草调和药性,为使药。诸药相伍,温清并用,三阳同治,表里兼顾,重在疏泄透散。

【运用】 本方为治疗太阳风寒未解,入里化热,初犯阳明或三阳合病之常用方。以发热重,恶寒轻,头痛,眼眶痛,鼻干,脉浮微洪为辨证要点。原著强调:“本经无汗,恶寒甚者,去黄芩,加麻黄。冬月宜加,春宜少,夏秋去之,加苏叶。”

【附方】柴葛解肌汤 (《医学心悟》) 柴胡 一钱二分(6g) 葛根 一钱五分(6g) 黄芩 一钱五分(6g) 赤芍 一钱(6g) 甘草 五分(3g) 知母 一钱(5g) 生地 二钱(9g) 丹皮 一钱五分(3g) 贝母 一钱(6g) 水煎服。心烦,加淡竹叶十片(3g);谵语,加石膏三钱(12g)。功用:解肌清热。主治:外感风热,里热亦盛证。症见不恶寒而口渴,舌苔黄,脉浮散。

【鉴别】 程氏《医学心悟》方比陶氏《伤寒六书》柴葛解肌汤少羌活、白芷、桔梗,是因其主治为外感风热,而里热较重,故减辛温香燥之品,以防助热伤津;虽去石膏,但配入知母、贝母、丹皮、生地,不仅清热,尚能滋阴;若见谵语,则其力不逮,故又加入石膏。程氏方重在清里,陶氏方重在解肌。

【方论选录】 治三阳合病,风邪外客,表不解而里有热者。故以柴胡解少阳之表,葛根、白芷解阳明之表,羌活解太阳之表,如是则表邪无容足之地矣。然表邪盛者,内必郁而为热,热则必伤阴,故以石膏、黄芩清其热,芍药、甘草护其阴,桔梗能升能降,可导可宣,使内外不留余蕴耳。用姜、枣者,亦不过藉其和营卫,致津液,通表里,而邪去正安也。(张秉成《成方便读》卷一)

【方歌】 柴葛解肌陶氏汤,邪在三阳热势张,

芩芍桔甘羌活芷,石膏大枣与生姜。

升麻葛根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升麻 白芍药 甘草 炙,各十两(各6g) 葛根 十五两(9g)

【用法】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9g),用水一盏半,煎取一中盏,去滓,稍热服,不计时候,一日二三次。以病气去,身清凉为度(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 解肌透疹。

【主治】 麻疹初起。疹发不出,身热头痛,咳嗽,目赤流泪,口渴,舌红,苔薄而干,脉浮数。

【证治机理】 麻疹由肺胃蕴热,又感麻毒时疫之邪所致。若麻疹初起,又遇外邪袭表,抑遏疹毒外达之机,以致疹发不出,或疹出不畅。麻毒、外邪侵犯肺卫,邪正相争,清肃失调,则身热头痛、咳嗽、脉浮数等;风邪疹毒上攻头面,故目赤流泪;热灼津伤,则口渴,舌红苔干。治当辛凉解肌,透疹解毒。

【方解】 方中升麻辛甘微寒,入肺、胃经,为透疹之要药,既可辛散透疹,又能清热解毒,为君药。葛根辛甘性凉,入胃经,解肌透疹,生津除热,为臣药。二药轻扬升散,通行肌表内外,对疹毒欲透未透、病势向外者,能因势利导,相配则透达疹毒之功彰。芍药益阴和营,以防君臣升散太过,为佐药。使以炙甘草调和药性。四药配伍,辛凉与酸甘合法,主以升散清解,少佐酸敛益阴,共奏解肌透疹之功。

【运用】 本方为治疗麻疹未发,或发而不透之基础方。以疹发不出或出而不畅,舌红,脉数为辨证要点。

【附方】

1.宣毒发表汤 (《医宗金鉴》) 升麻 (3g) 葛根 (3g) 前胡 (5g) 桔梗 (3g) 枳壳 麸炒(3g) 荆芥 (3g) 防风 (3g) 薄荷 (3g) 木通 (3g) 连翘 去心(5g) 牛蒡子 炒,研(5g) 淡竹叶 (2g) 生甘草 (2g) 引加元荽,水煎服。功用:解表透疹,止咳利咽。主治:麻疹初起,透发不畅。症见发热咳嗽,烦躁口渴,小便赤。

2.竹叶柳蒡汤 (《先醒斋医学广笔记》) 西河柳 五钱(15g) 荆芥穗 一钱(3g) 干葛 一钱五分(4.5g) 蝉蜕 一钱(3g) 薄荷叶 一钱(3g) 鼠粘子 炒,研,一钱五分(4.5g) 知母 蜜炙,一钱(3g) 玄参 二钱(6g) 甘草 一钱(3g) 麦门冬 去心,三钱(9g) 竹叶 三十片(3g) (甚者加石膏 五钱 ,冬米 一撮 ) 水煎服。功用:透疹解表,清热生津。主治:痧疹初起,透发不出。症见喘嗽,鼻塞流涕,恶寒轻,发热重,烦闷躁乱,咽喉肿痛,唇干口渴,苔薄黄而干,脉浮数。

【鉴别】 升麻葛根汤、宣毒发表汤与竹叶柳蒡汤均有透疹清热之功,用治麻疹初起,透发不出。升麻葛根汤专于解肌透疹,其透散清热之力皆不强,是治麻疹初起未发之基础方。宣毒发表汤为升麻葛根汤去芍药,加荆、防、牛、薄解肌清热,助升麻、葛根透疹除热;加枳、桔、前宣畅肺气,止咳祛痰;加连翘清上焦之热,木通、竹叶导热下行,甘草和中。本方宣肺与清热之力均强于升麻葛根汤。竹叶柳蒡汤用西河柳、葛根透疹;牛蒡子、蝉蜕、薄荷疏风清热解毒;竹叶清热除烦;荆、葛解肌开腠;知母、玄参、麦冬清热生津,甘草和中。是方不仅透疹清热之力大,且兼生津止渴之功,主治麻疹透发不出、热毒内蕴兼有津伤。

【方论选录】 表热壮盛,此邪实于表也。经曰:轻可以去实,故用升麻、葛根以疏表,甘草佐之,可以和在表之气。芍药佐之,可以和在表之荣,去其实邪,和其营卫,风寒则解,痘疹则出,诚初间之良剂也。如至四五日,痘中夹疹者,亦此方主之。疹散,只依常法治痘。(吴崑《医方考》卷六)

【方歌】 《局方》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

麻疹初起出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

葱豉桔梗汤 《重订通俗伤寒论》

【组成】 鲜葱白 三枚至五枚(9g) 苦桔梗 一钱至钱半(5g) 焦山栀 二钱至三钱(6g) 淡豆豉 三钱至五钱(9g) 苏薄荷 一钱至钱半(5g) 青连翘 钱半至二钱(6g) 生甘草 六分至八分(2g) 鲜淡竹叶 三十片(3g)

【用法】 水煎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 疏风清热。

【主治】 风温初起证。头痛身热,微恶风寒,咳嗽,咽痛,口渴,舌尖红,苔薄白,脉浮数。

【证治机理】 风温初起乃风热之邪侵犯肺卫所致。风热袭表,卫气被郁,则发热、微恶风寒;风邪袭阳位,致经脉不利,故头痛;肺气失宣,则咳嗽;风热侵袭肺系门户,则咽痛;温热伤津,则口渴;舌尖红,苔薄白,脉浮数,均为风温初起之征。治当疏风兼以清热。

【方解】 方中葱白辛温通阳,豆豉解肌发表,二者合用,疏风散邪,共为君药。薄荷、连翘疏散风热,助君解表,用以为臣。桔梗宣肺止咳利咽;山栀、竹叶清泻心肺之热,并导热从小便而去,俱为佐药。生甘草合桔梗以清利咽喉,又可调和药性,为佐使之用。如此配伍,使风温之邪,既得辛散从外而解,又得清泄从下而去,诸症悉除。

【运用】 本方为治疗风温初起证之常用方。以头痛身热、咳嗽、咽痛、口渴、脉浮数为辨证要点。俞氏加减法:“如咽阻喉痛者,加紫金锭两粒磨冲,大青叶三钱;如胸痞,原方去甘草,加生枳壳二钱,白蔻末八分冲;如发疹,加蝉衣十二只,皂角刺五分,大力子三钱;如咳甚痰多,加苦杏仁三钱,广橘红钱半;如鼻衄,加生侧柏叶四钱,鲜茅根五十支、去衣;如热盛化火,加条芩二钱,绿豆二两煎药;如火旺就燥,加生石膏八钱,知母四钱。”

【方论选录】 《肘后》葱豉汤,本为发汗之通剂,配合刘河间桔梗汤,君以荷、翘、桔、竹之辛凉,佐以栀、草之苦甘,合成轻扬清散之良方。善治风温、风热等初起证候,历验不爽。惟刘氏原方,尚有黄芩一味,而此不用者,畏其苦寒化燥,涸其汗源也。若风火证初起,亦可酌加。(俞根初《重订通俗伤寒论》)

【方歌】 葱豉桔梗薄荷翘,山栀竹叶合甘草,

热邪束肺嗽咽痛,风温初起此方疗。

第三节 扶正解表剂

扶正解表剂,适用于正气不足而又感受外邪之证。代表方如败毒散、参苏饮、再造散等。

败毒散(原名人参败毒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柴胡 去苗 甘草 桔梗 人参 去芦 川芎 茯苓 去皮 枳壳 去瓤,麸炒 前胡 去苗,洗 羌活 去苗 独活 去苗,各三十两(各9g)

【用法】 为粗末。每服二钱(6g),水一盏,入生姜、薄荷各少许,同煎七分,去滓,不拘时候,寒多则热服,热多则温服(现代用法:加生姜3g,薄荷2g,水煎服)。

【功用】 散寒祛湿,益气解表。

【主治】 气虚外感风寒湿证。憎寒壮热,头项强痛,肢体酸痛,无汗,鼻塞声重,咳嗽有痰,胸膈痞满,舌苔白腻,脉浮而重按无力。

【证治机理】 本证是由气虚而风寒湿邪束表,痰湿内生,肺气失宣所致。风寒湿邪束于肌表,卫阳被遏,邪正交争,故见憎寒壮热、无汗;寒主收引,湿性重着,肢体关节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故头项强痛、肢体酸痛;脾虚气弱,湿痰内生,加之风寒犯肺,肺失宣降,故鼻塞声重、咳嗽有痰、胸膈痞满、舌苔白腻;脉浮、重按无力,为气虚外感之征。由于“元气素弱之人,药虽外行,气从中馁,轻者半出不出,留连为困;重者随元气缩入,发热无休”(《寓意草》),故以散寒祛湿,益气解表立法。

【方解】 方中羌活、独活并用,祛风散寒,除湿止痛,通治一身上下之风寒湿邪,共为君药。柴胡发散退热,助君解表;川芎行气活血,助君宣痹止痛,俱为臣药。桔梗宣肺,枳壳降气,前胡化痰,茯苓渗湿,升降相合,宽胸利气,化痰止咳,皆为佐药。佐入人参,意在扶助正气以鼓邪外出,并使祛邪不更伤正气,且可防邪复入。如喻昌所论:“……虚弱之体,必用人参三、五、七分,入表药中少助元气,以为驱邪之主,使邪气得药,一涌而去,全非补养虚弱之意也。”(《寓意草》)生姜、薄荷为引,以助发散表邪;甘草调和药性,兼以益气和中,共为佐使。诸药相伍,主辛温以解表,辅宣肃以止咳,佐益气以助祛邪,共奏祛风散寒、除湿止痛、宽胸利气、化痰止咳之功。喻嘉言又用本方治外邪陷里而成痢疾者,使陷里之邪还出表解,此谓“逆流挽舟”之法。

【运用】 本方原名“人参败毒散”,为益气解表之常用方。以恶寒发热,头身重痛,无汗,脉浮、重按无力为辨证要点。

【附方】荆防败毒散 (《摄生众妙方》) 羌活 独活 柴胡 前胡 枳壳 茯苓 荆芥 防风 桔梗 川芎 各一钱五分(各4.5g) 甘草 五分(1.5g) 用水一盅半,煎至八分,温服。功用:发汗解表,消疮止痛。主治:疮肿初起。症见红肿疼痛,恶寒发热,无汗不渴,舌苔薄白,脉浮数。

【鉴别】 荆防败毒散即败毒散去人参、生姜、薄荷,加荆芥、防风而成,其祛风散寒之力增强而无扶正之功,为祛风散寒、除湿解表之剂,是治疗外感风寒湿表证之常用方。原用治疮疡初起,寒热无汗者。

【方论选录】 此足太阳、少阳、手太阴药也。羌活入太阳而理游风;独活入少阴而理伏风,兼能去湿除痛;柴胡散热升清,协川芎和血平肝,以治头痛目昏;前胡、枳壳降气行痰,协桔梗、茯苓以泄肺热而除湿消肿;甘草和里而发表;人参辅正以匡邪,疏导经络,表散邪滞,故曰败毒。(汪昂《医方集解·发表之剂》)

【医案举例】 一人饮酒患伤风,头疼身疼,如火热,骨痛无比,不吃饭,人参败毒散加干葛。(《名医类案》)

【方歌】 人参败毒茯苓草,枳桔柴前羌独芎,

薄荷少许姜三片,四时感冒有奇功。

参苏饮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陈皮 去白 枳壳 去瓤,麸炒 桔梗 去芦 甘草 木香 各半两(各6g) 半夏 紫苏 用叶 干葛 前胡 去苗 人参 去芦 茯苓 去皮,各三分(各9g)

【用法】 上㕮咀。每服四钱(12g),水一盏半,姜七片,枣一个,煎六分,去滓,微热服,不拘时候(现代用法:加生姜7片,大枣1枚,水煎温服)。

【功用】 益气解表,理气化痰。

【主治】 气虚外感,内有痰湿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鼻塞,咳嗽痰白,胸脘满闷,倦怠无力,气短懒言,苔白脉弱。

【证治机理】 本证由素体气虚,内有痰湿,又外感风寒而致。风寒束表,正邪交争,卫阳郁遏,肺气郁闭,故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鼻塞;风寒犯肺,痰湿内壅,气机不畅,故咳嗽痰白、胸脘满闷;倦怠无力、气短懒言、脉弱,乃气虚之征。气虚则无力鼓邪,法当益气解表,理气化痰。

【方解】 方中苏叶辛温,发散表邪,宣肺宽中,故为君药。臣以葛根助君药发散风寒,解肌舒筋。佐以半夏、前胡、桔梗化痰止咳;陈皮、木香、枳壳理气宽胸;脾为生湿生痰之源,茯苓健脾渗湿以治生痰之源。化痰与理气兼顾,既寓“治痰先治气”之意,又使升降复常,有助于表邪之宣散、肺气之开阖。更佐入人参益气扶正,既助解表,又使表药祛邪不伤正。炙甘草合茯苓、人参益气健脾,兼和诸药,为佐使。煎服时,少加生姜、大枣,可助发表、益脾。诸药相合,散补同用,燥行合法,散不伤正,补不留邪,使邪去正安,气顺痰消。

【运用】 本方为治疗气虚外感风寒,内有痰湿证之常用方。以恶寒发热,无汗头痛,咳痰色白,胸脘满闷,倦怠乏力,苔白,脉弱为辨证要点。

【鉴别】 参苏饮与败毒散皆佐入人参、茯苓、甘草,治气虚外感风寒之证。然败毒散以羌活、独活、川芎、柴胡等祛邪为主,以治风寒夹湿之表证;而参苏饮以苏叶、葛根配半夏、陈皮等,治外感表邪而内有痰湿之证。

【方论选录】 盖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君人参以补之。皮毛者,肺之合也,肺受风寒,皮毛先病,故有头痛无汗、发热憎寒之表,以苏叶、葛根、前胡为臣以散之。肺一受邪,胸中化浊,故用桔、枳、二陈以清之,则咳嗽、涕唾稠黏、胸膈满闷之证除矣。加木香以宣诸里气,加姜、枣以调诸表气,斯则表里之气和,和则解也。(吴谦《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

【医案举例】 相国戴莲士,发热,头痛,干呕,烦躁。众皆以冬月伤寒,当用麻黄汤发汗。余曰:脉浮大而滑,此外感风寒,内停痰饮,且脉浮而不紧,邪尚轻浅,非伤寒邪甚而深也,宜进参苏饮去枣,加杏仁、葱白,以解表和中,则邪散而痰消矣。次日客邪悉退,脉静身凉,惟心部虚涩,乃思虑劳心,故虚烦不寐,易服归脾汤。数帖而愈。(《临证医案笔记》)

【方歌】 参苏饮内用陈皮,枳壳前胡半夏宜,

干葛木香甘桔茯,内伤外感此方推。

再造散 《伤寒六书》

【组成】 黄芪 (6g) 人参 (3g) 桂枝 (3g) 甘草 (1.5g) 熟附 (3g) 细辛 (2g) 羌活 (3g) 防风 (3g) 川芎 (3g) 煨生姜 (3g)(原著本方无用量)

【用法】 水二盅,枣二枚,煎至一盅。槌法再加炒芍药一撮,煎三沸,温服(现代用法:加大枣2枚,炒白芍3g,水煎服)。

【功用】 助阳益气,解表散寒。

【主治】 阳气虚弱,外感风寒表证。恶寒发热,热轻寒重,无汗肢冷,倦怠嗜卧,面色苍白,语声低微,舌淡苔白,脉沉无力或浮大无力。

【证治机理】 本证为素体阳气虚弱,复感风寒所致。恶寒发热,无汗,是外感风寒、邪在肌表之象。热轻寒重与肢冷嗜卧、神疲懒言、面色苍白并见,则是素体阳气虚弱,又感风寒之征。素体阳虚,四肢失于温煦,故肢冷嗜卧;阳气衰微,故见神疲懒言、面色苍白、脉沉细无力。“阳加于阴谓之汗”,若阳气虚馁,无力作汗,“服发汗药二三剂,汗不出者”,此为“无阳证”(《伤寒六书》)。若强发其汗,易致阳随汗脱,唯有助阳益气与解表散寒兼顾,方为两全之策。

【方解】 方中君以桂枝、羌活,臣以防风、细辛,君臣相伍旨在发散风寒。佐入熟附子温补元阳,黄芪、人参补益元气,既可鼓舞正气以利发散,又可防止阳随汗脱;川芎行气活血,并能祛风;白芍养血敛阴,合桂枝有调和营卫之意,并制附、桂、羌、辛诸药之温燥;煨生姜温胃,大枣滋脾,合用以助脾胃升发之气,滋汗源以助解表。使以甘草调和药性。诸药相合,辛温与甘温合法,共成助阳益气、解表散寒之功。

【运用】 本方为益气助阳解表之常用方。以恶寒发热,热轻寒重,无汗,肢冷倦怠,舌淡苔白,脉沉无力为辨证要点。

【方论选录】 此足太阳药也。经曰: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太阳病汗之无汗,是邪盛而真阳虚也。故以参、芪、甘草、姜、桂、附子大补其阳,而以羌、防、芎、细发其表邪;加芍药者,于阳中敛阴,散中有收也。人第知参、芪能止汗,而不知能发汗。以在表药队中,则助表药而能解散也。东垣、丹溪治虚人感冒,多用补中益气加表药,即同此意也。(《伤寒六书》)

【方歌】 再造散用参芪甘,桂附羌防芎芍参,

细辛加枣煨姜煎,阳虚无汗法当谙。

麻黄细辛附子汤 《伤寒论》

【组成】 麻黄 去节,二两(6g) 细辛 二两(3g) 附子 炮,去皮,一枚,破八片(9g)

【用法】 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 助阳解表。

【主治】 素体阳虚,外感风寒表证。发热,恶寒甚剧,其寒不解,神疲欲寐,脉沉微。

【证治机理】 本证是因素体阳虚,复感风寒所致。外受风寒,邪正相争则恶寒发热。加之素体阳虚,故恶寒甚剧,其寒不解;神疲欲寐,脉不浮反沉微,更知阳气虚弱。此阳虚外感,表里俱寒之证。若纯以辛温发散,则因阳虚而无力作汗,或虽得汗必致阳随液脱,治当助阳与解表并行。

【方解】 方以麻黄为君,取其辛温,发汗散寒解表。以制附子为臣,取其大辛大热之性,温补阳气,助麻黄鼓邪外出。因麻黄发汗之力较峻,阳虚之人用之则恐损耗其阳,且阳虚更无力助其辛散表邪,遂与附子同用则无伤阳之弊,相辅相成,为助阳解表之常用配伍。细辛归肺肾二经,芳香气浓,性善走窜,通彻表里,既能祛风散寒以助麻黄解表,又可鼓动阳气以协附子助阳散寒,为佐助之用。三药并用,解表与温里合法,辛温并用,助阳解表,使外感风寒之邪得以表散,在里之阳气得以振奋,则阳虚外感可愈,为治表里俱寒、太少两感之剂。

【运用】 本方为治疗阳虚外感风寒表证之基础方。以恶寒重,发热轻,神疲欲寐,脉沉为辨证要点。

【鉴别】 麻黄细辛附子汤与再造散均用附子、细辛,皆能助阳解表,用治阳虚外感风寒表证。但麻黄细辛附子汤药仅三味,主治阳虚感寒、太少两感之证;再造散不用麻黄,取羌、防、桂、辛及参、芪、附等助阳益气之品相合,散寒解表与助阳益气兼顾,兼具调和营卫之功,故用治阳虚气弱、复感风寒之证。

【方歌】 麻黄细辛附子汤,发表温经两法彰,

若非表里相兼治,少阴反热曷能康。

加减葳蕤汤 《重订通俗伤寒论》

【组成】 生葳蕤 二钱至三钱(9g) 生葱白 二枚至三枚(6g) 桔梗 一钱至钱半(4.5g) 东白薇 五分至一钱(3g) 淡豆豉 三钱至四钱(12g) 苏薄荷 一钱至钱半(4.5g) 炙草 五分(1.5g) 红枣 二枚

【用法】 水煎,分温再服。

【功用】 滋阴解表。

【主治】 阴虚外感风热证。头痛身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多,咳嗽,心烦,口渴,咽干,舌红,脉数。

【证治机理】 本证由素体阴虚,外感风热所致。风热袭表,肺卫失和,故见头痛身热、微恶风寒、无汗或有汗不畅、咳嗽、口渴等症;阴虚本津液不足,又易生内热,加之感受风热外邪,故除风热袭表之见症外,尚有咽干、心烦、舌红、脉数等阴虚内热之症。对于阴虚之人复感外邪之证,因其人汗源不足,若专事解表,不仅表邪难为汗解,且更劫阴液,两全之法,唯滋阴与解表同用。阴虚津液不足,风热上袭肺卫,兼有内热是本证的病机要点,故治当滋阴清热,辛凉解表。

【方解】 方中葳蕤(玉竹)甘平滋润,滋阴润燥;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咽喉,为“温病宜汗解者之要药”(《医学衷中参西录》),二者配伍,滋阴解表,共为君药。葱白、淡豆豉助薄荷发表散邪,用为臣药。佐以白薇清热益阴,桔梗宣肺止咳,大枣甘润养血,合白薇以滋阴液。使以甘草调和药性。诸药配伍,辛凉与甘寒合法,汗不伤阴,滋不碍邪。

【运用】 本方为治疗素体阴虚,外感风热之常用方。以身热微寒,咽干口燥,舌红,苔薄白,脉数为辨证要点。

【方歌】 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生葱桔梗随,

草枣薄荷共八味,滋阴发汗此方魁。

葱白七味饮 《外台秘要》

【组成】 葱白 连须切,一升(9g) 干葛 切,六合(9g) 新豉 绵裹,一合(6g) 生姜 切,二合(6g) 生麦门冬 去心,六合(9g) 干地黄 六合(9g)

【用法】 劳水八升,此水以杓扬之一千遍。上药用劳水煎之三分减二,去滓,分温三服。相去行八九里,如觉欲汗,渐渐覆之(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 养血解表。

【主治】 血虚外感风寒证。病后阴血亏虚,调摄不慎,感受外邪,或失血(吐血、便血、咳血、衄血)之后,复感风寒,头痛身热,微寒无汗。

【证治机理】 本证因血虚之人复感风寒所致。风寒束表,邪正相争,卫阳被遏,故头痛身热、无汗,表寒不重则微寒。风寒表证,治当发汗散寒,然汗血同源,“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灵枢·营卫生会篇》),仲景亦有“亡血忌汗”之论。血虚之人外感,只发表难以取汗,汗出又重伤阴血,故以养血解表立法。

【方解】 方中葱白、葛根解表散邪,共为君药。干地黄、麦冬养血滋阴,同为臣药。豆豉、生姜助君药发表散邪,俱为佐药。原方用千扬劳水煎之,取劳水之味甘体轻以养脾胃。诸药合用,发散解表与养血滋阴合法,温而不燥,汗不伤血,邪正兼顾,养血解表。

【运用】 本方为治疗血虚外感风寒证之常用方。以头痛身热,恶寒无汗兼见血虚或有失血病史为辨证要点。服法中有药后“相去行八九里,如觉欲汗,渐渐覆之”,意为不可温覆过早,以免汗出过多。

【鉴别】 葱白七味饮与加减葳蕤汤均为滋阴养血药与解表散邪药同用之方。葱白七味饮系补血药与辛温解表药并用,治血虚外感风寒证,临床以头痛身热、恶寒无汗、舌淡苔白、脉虚缓,兼见血虚或失血病史为主要依据;而加减葳蕤汤是补阴药与辛凉解表药合用,治阴虚外感风热证,临床以身热头痛、微恶风寒、心烦口渴、舌红脉数为辨证要点。

【方歌】 葱白七味《外台》方,新豉葛根与生姜,

麦冬生地千扬水,血虚外感最相当。

复习思考题

1.如何理解麻黄汤的配伍特点?

2.大青龙汤主治中既有内热,为何还重用性温之麻黄?其配伍意义是什么?

3.如何理解桂枝汤以“汗法”治“汗出”?

4.九味羌活汤配伍黄芩和生地的意义是什么?如何理解本方用法之“若急汗”和“若缓汗”?临证运用时应如何权变本方之君、臣药?

5.小青龙汤主治外感,为何伍以酸收的白芍和五味子?

6.从主治病证、用药配伍及功用等方面鉴别大青龙汤与小青龙汤。

7.银翘散主治风热表证,为何配伍辛温之荆芥与淡豆豉?原书用法中为什么要强调“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煮”?

8.从麻黄与石膏配伍用量变化等方面阐述大青龙汤、小青龙加石膏汤、麻杏甘石汤、越婢汤主治、功用之异同。

9.柴葛解肌汤的配伍中是如何体现三阳同治的?

10.败毒散中配伍人参的意义何在?如何理解“逆流挽舟”法?

11.参苏饮与败毒散在主治病证、功用、配伍用药等方面有何异同?

12.如何理解再造散中芍药之配伍意义?

13.麻黄细辛附子汤中麻黄与附子的配伍意义是什么? nf7qHE60+JF5prSXbeOaoXEoeLufTMJzuaezbB4+1FE0ixTrLR3IRuHh4TIS13T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