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与骨之间的连结装置叫 骨连结 。按照连结方式的不同,骨连接可分为直接连结和间接连结两种。直接连结多位于颅骨和躯干骨之间;间接连结多位于四肢骨之间,以适应人体的活动(图1-34)。
直接连结的两骨之间借纤维结缔组织、软骨或骨相连,其间无间隙,不能活动或仅有少许活动。根据骨间连结组织的不同,直接连结又可分为纤维连结、软骨连结和骨性结合三种。
1.纤维连结fibrous joint 两骨之间借助纤维结缔组织相连。如颅骨的缝连结、椎骨棘突间的韧带连结和前臂骨间膜等。
2.软骨连结cartilaginous joint 两骨之间借助软骨相连。软骨具有弹性和韧性,有缓冲震荡的作用,如椎体间的椎间盘和耻骨间的耻骨间盘等。
3.骨性结合synostosis 纤维连结和软骨连结如发生骨化,则成为骨性结合,如成年后各骶椎之间的骨性结合,坐骨、耻骨和髂骨之间的骨性结合。
间接连结又称 关节articulation ,其特点是骨与骨之间借膜性囊互相连结,其间有腔隙和滑液,有较大的活动性。关节的结构可分为基本结构和辅助结构两部分。
1.关节的基本结构 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图1-34)。
图1-34 骨连结的分类和构造
(1)关节面articular surface 是两骨互相接触或相对的光滑面,通常一骨呈凸面,称为 关节头 ;另一骨呈凹面,称为 关节窝 。关节面上覆盖一层 关节软骨 ,多数为透明软骨,少数为纤维软骨。关节软骨很光滑,可减少运动时的摩擦,同时富有弹性,可以减缓运动时的冲击。
(2)关节囊articular capsule 是由纤维结缔组织构成的囊,附着于关节面周缘及附近的骨面上,封闭关节腔。在结构上可分为内、外两层。
1)外层 为 纤维膜fibrous membrane ,厚而坚韧,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附着于关节面周围的骨面上,并与骨膜相连续。
2)内层 为 滑膜synovial membrane ,薄而光滑,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紧贴纤维膜的内面,并附着于关节软骨的周缘。滑膜含有丰富的血管网,能产生滑液,可滑润关节软骨面,以减少关节运动时关节软骨间的摩擦,并营养关节软骨。
有些关节的滑膜面积大于纤维膜,滑膜重叠卷折并突入关节腔,形成 滑膜襞 ;有时滑膜也可经纤维膜的薄弱处呈囊状向外突出,形成 滑膜囊 。
(3)关节腔articular cavity 为关节囊滑膜层与关节软骨之间所围成的密闭腔隙,内含有少量滑液。关节腔内呈负压,对维持关节的稳固有一定作用。
2.关节的辅助结构 包括韧带、关节盘和关节唇。
(1)韧带ligament 呈束状或膜状,由致密纤维结缔组织构成,位于关节囊外或关节囊内,分别称为 囊外韧带 或 囊内韧带 ,有增加关节的稳固性和限制关节运动的作用。
(2)关节盘articular disc 由纤维软骨构成。通常呈圆盘状,周边较厚,中央略薄。有的则呈半月形,如半月板。关节盘位于两骨的关节面之间,周缘与关节囊愈合,将关节腔分为两部分。关节盘使两骨关节面更为吻合,能增加关节的运动范围,并有缓和与减少外力冲击和震荡的作用。
(3)关节唇articular labrum 为附着于关节窝周缘的纤维软骨环,有加深关节窝并扩大关节面的作用,使关节更加稳固,如盂唇和髋臼唇。
3.关节的运动 关节的运动形式和运动范围取决于关节面的形态、关节轴的数量和位置。其运动形式基本上可依照关节的三种轴而分为三组拮抗性的动作。
(1)屈和伸 是关节绕冠状轴进行的运动。运动时两骨互相靠拢,角度缩小者称为屈;反之,角度加大者则称为伸。
(2)内收和外展 是关节绕矢状轴进行的运动。运动时骨向正中矢状面靠拢者,称为内收(或收);反之,离开正中矢状面者称为外展(或展)。
(3)旋内和旋外 是关节绕垂直轴进行的运动。骨的前面转向内侧的称为旋内;反之,转向外侧的称为旋外。在前臂,桡骨是围绕通过桡骨头和尺骨头的轴线旋转的,其“旋内”时手掌向内侧转、手背转向前方,使桡骨、尺骨交叉的运动,又称 旋前 ;“旋外”时手掌恢复到向前、手背转向后方,使桡骨、尺骨并列的运动,又称 旋后 。
凡二轴或三轴关节可做 环转 运动,即关节头原位转动,骨的远端则做圆周运动,运动时全骨描绘成一圆锥形的轨迹。环转运动实际上是屈、展、伸、收依次结合的连续运动。
1.椎骨间的连结 相邻椎骨之间借椎间盘、韧带和关节相连结。
(1)椎间盘intervertebral disc(图1-35) 是连结相邻2个椎体之间的纤维软骨盘,由周围部和中央部两部分构成。其周围部为 纤维环 ,坚韧而有弹性,由多层呈环形排列的纤维软骨环组成,前宽后窄,围绕在髓核的周围,可防止髓核向外突出;中央部为 髓核 ,是一种富有弹性的胶状物质,位于椎间盘的中部稍偏后方,有缓和冲击的作用。髓核被限制在纤维环之内,承受压力时有向外膨出之趋势。
图1-35 椎间盘和关节突关节
成人的椎间盘共有23块,最上1块在第2、第3颈椎体之间(第1、第2颈椎之间缺如),最下1块在第5腰椎体与骶骨底之间。椎间盘除连结椎体外,还可承受压力、吸收震荡、减缓冲击以保护脑。此外,它还有利于脊柱向各方运动。在脊柱运动时,椎间盘可相应地改变形状。当脊柱向前弯曲时,椎间盘的前部被挤压变薄,后部增厚,伸直时又恢复原状。椎间盘后部较薄弱,但椎体正后方有后纵韧带加固,而椎间盘的后外侧部无韧带加固,较薄弱。成年人由于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在过度劳损、体位骤变、猛力动作或暴力撞击下,使纤维环破裂时,髓核多向后外侧脱出,突入椎管或椎间孔,常压迫相邻的脊髓或脊神经根,形成椎间盘突出症。由于腰椎的活动度较大,故此病多发生于腰部。
(2)韧带(图1-36,图1-37)
图1-36 脊柱的韧带
图1-37 项韧带
1)前纵韧带an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 为全身最长的韧带,很坚韧,位于椎体的前面,上起枕骨大孔前缘,下达第1或第2骶椎体。前纵韧带有防止脊柱过度后伸和椎间盘向前脱出的作用。
2)后纵韧带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 位于各椎体的后面(椎管前壁),较前纵韧带狭窄,起自枢椎,终于骶管前壁。后纵韧带有限制脊柱过度前屈和防止椎间盘向后脱出的作用。
3)黄韧带ligamenta flava 是连结相邻椎弓板之间的韧带,由弹性纤维构成,坚韧而富有弹性。黄韧带协助围成椎管,并有限制脊柱过度前屈的作用。
4)棘上韧带supraspinal ligament 是连结胸、腰、骶椎各棘突尖的纵行韧带,有限制脊柱过度前屈的作用。
5)棘间韧带interspinal ligament 连结于各棘突之间,后续棘上韧带或项韧带。
6)项韧带ligamentum nuchae 为项部正中线呈矢状位的板状韧带,由弹性纤维构成。向上附着于枕外隆凸,向下附着于第7颈椎棘突并续于棘上韧带,其后缘游离,前缘附着于棘突。
7)横突间韧带intertransverse ligament 位于相邻的横突之间。
(3)关节
1)关节突关节zygapophysial joint(图1-35) 由相邻椎骨的上、下关节突构成,可做微小运动。
2)腰骶关节lumbosacral joint 由第5腰椎的下关节突与骶骨的上关节突构成。
3)寰枕关节atlantooccipital joint(图1-38) 由枕骨的枕髁和寰椎上关节凹构成,可使头做俯仰和侧屈运动。
4)寰枢关节atlantoaxial join(图1-38) 包括左、右寰枢外侧关节和寰枢正中关节,前者由寰椎下关节面与枢椎上关节面构成,后者由齿突与寰椎前弓后面的齿突凹、寰椎横韧带构成,两者联合活动可使头做旋转运动。
5)钩椎关节 又称 Luschka关节 ,位于第2~7颈椎体之间,由椎体上面两侧缘的椎体钩与上位椎体下面两侧缘的凹陷构成。此关节增生可压迫脊神经、椎动脉等,导致颈椎病。
图1-38 寰枢关节和寰枕关节
2.脊柱
(1)脊柱的组成(图1-39) 脊柱vertebral column 由24块分离椎骨、1块骶骨和1块尾骨借椎间盘、韧带和关节紧密连结而成。脊柱位于躯干背面正中,形成躯干的中轴,上承颅骨,下连髋骨,中附肋骨,参与构成胸腔、腹腔和盆腔的后壁。
(2)脊柱的整体观 成年男性脊柱长约70cm,女性和老年人的脊柱略短。脊柱的长度因姿势不同而略有差异,静卧比站立时一般可高出2~3cm,这是由于站立时椎间盘被压缩所致。从侧面观察脊柱,有4个生理弯曲,即 颈曲 、 胸曲 、 腰曲 和 骶曲 。颈曲和腰曲凸向前,而胸曲和骶曲凸向后。脊柱的弯曲使脊柱更具有弹性,可减轻震荡,并与维持人体的重心有关,且扩大了胸腔和盆腔的容积,以容纳众多的脏器。
(3)脊柱的功能 脊柱除有支持体重、保护脊髓的作用外,还有运动的功能。相邻2个椎骨之间的活动度很小,但就整个脊柱而言,运动幅度很大,而且能做各种方向的运动。脊柱的运动可分为4种:①绕冠状轴的前屈和后伸运动。②绕矢状轴的侧屈运动。③绕垂直轴的旋转运动。在绕矢状轴和冠状轴运动的基础上,也可做环转运动。④跳跃时,由于脊柱曲度的增减变化而产生弹拨运动。脊柱颈、腰部的运动较为灵活,损伤也多见于此两部。
图1-39 脊柱
3.胸廓
(1)胸廓的组成 胸廓thorax 由12块胸椎、1块胸骨和12对肋借椎间盘、韧带和关节连结而成。肋头的关节面与相应胸椎的椎体肋凹构成 肋头关节; 肋结节的关节面与相应胸椎的横突肋凹构成 肋横突关节 (图1-40)。12对肋的前端均有肋软骨。第1肋软骨与胸骨柄形成直接连结;第2~7肋软骨与胸骨侧缘相应的肋切迹构成 胸肋关节 ;第8~10肋软骨的前端不直接连于胸骨,而是依次连于上位肋软骨,在两侧各形成1个 肋弓 (图1-41)。第11和第12肋软骨的前端游离于腹壁肌中,又称 浮肋 。
图1-40 肋头关节和肋横突关节
(2)胸廓的形态 成人胸廓近似圆锥形,其横径长,前后径短,上部狭窄,下部宽阔。胸廓有上、下两口: 胸廓上口 由第1胸椎、第1对肋和胸骨柄上缘所围成,是食管、气管、大血管和神经等出入胸腔的通道; 胸廓下口 宽阔而不整齐,由第12胸椎、第11对和第12对肋、两肋弓和剑突共同围成,被膈封闭。相邻各肋之间的间隙称为 肋间隙 ,均由肌和韧带封闭。左、右肋弓在正中线形成向下开放的 胸骨下角 。一侧肋弓与剑突之间的锐角称为 剑肋角 。胸廓的内腔称为 胸腔 ,容纳心及其大血管、肺、气管、食管和神经等(图1-42)。
图1-41 胸肋关节和胸锁关节
图1-42 胸廓
(3)胸廓的功能 ①保护和支持胸廓内的重要脏器。②通过胸廓的运动,完成胸式呼吸运动。在肌的作用下,使肋的后端沿着贯穿肋结节与肋头的轴旋转,前端连带胸骨一起做上升或下降运动,使胸廓扩大或缩小,协助吸气或呼气。
上肢骨的连结,可分为上肢带连结和自由上肢骨连结。
1.上肢带连结 包括胸锁关节和肩锁关节等。
(1)胸锁关节sternoclavicular joint(图1-41) 是上肢与躯干连结的唯一关节,由锁骨的胸骨端与胸骨柄的锁切迹及第1肋软骨的上面共同构成。关节囊坚韧,周围有韧带加强。关节内有由纤维软骨构成的关节盘,将关节腔分隔为内下和外上两部分。该关节可绕垂直轴做前后运动,绕矢状轴做上下运动,绕冠状轴做旋转运动,还可做环转运动。运动时,肩部随锁骨同时活动。
(2)肩锁关节acromioclavicular joint 是由肩胛骨的肩峰与锁骨的肩峰端构成的微动关节。
2.自由上肢骨连结
(1)肩关节shoulder joint(图1-43)
1)组成 由肱骨头和肩胛骨的关节盂构成。
2)特点 肱骨头大,关节盂浅而小。在关节盂的周缘有纤维软骨构成的 盂唇 加深关节窝,仍仅能容纳1/4~1/3的肱骨头。因此,肩关节可做各种较大幅度的运动。肩关节囊薄而松弛,囊内有肱二头肌长头腱通过。肩关节囊的上部、后部和前部有肌和肌腱纤维跨越,并且这些肌腱的腱纤维和关节囊的纤维层紧密交织,从而加强了关节囊。关节囊的前下部缺乏肌和肌腱,因而较薄弱。临床见到的肩关节脱位以前下方脱位为多见,此时肱骨头移至喙突的下方。关节囊的上方有 喙肩韧带 架在肩峰与喙突之间,构成 喙肩弓 ,有从上方保护肩关节和防止其向上脱位的作用。
图1-43 肩关节
3)运动 肩关节为人体运动最灵活的关节。它可绕冠状轴做屈和伸运动,屈大于伸;绕矢状轴做外展和内收运动,展大于收;绕垂直轴做旋外和旋内运动,旋内大于旋外;亦可做环转运动。
(2)肘关节elbow joint(图1-44)
图1-44 肘关节
1)组成 由肱骨下端和桡、尺骨上端构成,包括以下3个关节: 肱尺关节humeroulnar joint :由肱骨滑车与尺骨滑车切迹构成。 肱桡关节humeroradial joint :由肱骨小头与桡骨头关节凹构成。 桡尺近侧关节proximal radioulnar joint :由桡骨头环状关节面与尺骨桡切迹构成。
2)特点 上述3个关节被包裹在1个共同的关节囊内,有1个共同的关节腔。关节囊的前、后壁薄弱而松弛,两侧有 桡侧副韧带 和 尺侧副韧带 加强。后壁最薄弱,故常见桡、尺骨向后上脱位。关节囊纤维层的环行纤维,于桡骨头处较发达,形成一坚强的 桡骨环状韧带 ,包绕桡骨头的环状关节面,两端分别连于尺骨桡切迹的前、后缘。幼儿4岁以前,桡骨头尚未发育完全,环状韧带松弛,因此,在肘关节伸直位猛力牵拉前臂时,可能导致桡骨头半脱位。
尺骨鹰嘴和肱骨内、外上髁是肘部3个重要的骨性标志。正常状态下,当肘关节伸直时,上述三点连成一条直线;当肘关节前屈至90°时,三点连成一等腰三角形,称为 肘后三角 。在肘关节后脱位时,上述三点的位置关系发生改变;而当肱骨髁上骨折时,三点的位置关系不变。
3)运动 肱尺关节和肱桡关节可同时做屈伸运动。肱桡关节与桡、尺近远侧关节同时参与前臂旋前、旋后运动。
(3)前臂骨间的连结(图1-45) 包括前臂骨间膜、桡尺近侧关节和桡尺远侧关节。
1)前臂骨间膜interosseous membrane of forearm 为连结尺骨与桡骨两骨干之间坚韧的纤维膜。当前臂旋后时,骨间膜稍松弛;前臂旋前时,两骨交叉,骨间膜最松弛;前臂处于中间位时,骨间膜紧张。故在前臂骨折时,通常将前臂固定于中间位,防止骨间膜挛缩而影响前臂的旋转功能。
图1-45 前臂骨间的连结
图1-46 手关节(冠状切面)
2)桡尺近侧关节 见“肘关节”。
3)桡尺远侧关节distal radioulnar joint 由桡骨下端的尺切迹、尺骨头环状关节面和尺骨头下方的关节盘共同构成。关节盘为三角形的纤维软骨板,将桡尺远侧关节与桡腕关节隔开。
桡尺近侧关节、桡尺远侧关节和肱桡关节,是同时运动的联合关节,可使前臂旋前和旋后。
(4)手关节joints of hand 包括桡腕关节、腕骨间关节、腕掌关节、掌骨间关节、掌指关节和指骨间关节(图1-46)。
1)桡腕关节radiocarpal joint 又称 腕关节wrist joint 。
①组成:由桡骨下端的腕关节面和尺骨头下方的关节盘组成的关节窝,与手舟骨、月骨、三角骨的近侧面组成的关节头共同构成。
②特点:关节囊松弛,关节腔宽广,囊外有韧带加强,特别在囊的两侧,分别有坚韧的 腕桡侧副韧带 和 腕尺侧副韧带 加强。
③运动:桡腕关节可做屈、伸、收、展和环转运动。
2)腕骨间关节intercarpal joints 为腕骨相互间的连结,运动幅度微小。
3)腕掌关节carpometacarpal joints 由远侧列腕骨与5块掌骨底构成。第2~5腕掌关节的运动范围极小,仅能做轻微的滑动;大多角骨与第1掌骨底构成的 拇指腕掌关节 活动性较大,可做屈、伸、收、展、环转以及对掌运动。拇指尖与其余指末节的掌面相接触,称为 对掌运动 。
4)掌骨间关节intermetacarpal joints 是第2~5掌骨底之间的关节,只能做轻微的滑动。
5)掌指关节metacarpophalangeal joints 由掌骨头与近节指骨底构成。当指处于伸位时,掌指关节可做屈、伸、收、展和环转运动;当指处于屈位时,掌指关节仅做屈、伸运动。收、展运动以中指为准,向中指靠拢为收,离开中指为展。
6)指骨间关节interphalangeal joints of hand 由各指相邻的两节指骨的底与滑车构成,关节囊松弛,两侧有副韧带加强。只能做屈、伸运动。
下肢骨的连结,可分为下肢带连结和自由下肢骨连结。
1.下肢带连结
(1)髋骨与骶骨的连结 包括骶髂关节和韧带(图1-47)。
图1-47 骨盆的韧带
1)骶髂关节sacroiliac joint 由骶骨和髂骨的耳状面构成。关节囊紧张,并有坚强的韧带加强,运动范围极小,主要是支持体重和缓冲从下肢或骨盆传来的冲击与震动。
2)骶结节韧带sacrotuberous ligament 起自骶、尾骨的外侧缘,呈扇形,止于坐骨结节。
3)骶棘韧带sacrospinous ligament 位于骶结节韧带的前面,起自骶、尾骨的外侧缘,呈三角形,止于坐骨棘。
骶结节韧带、骶棘韧带与坐骨大、小切迹分别围成 坐骨大孔 和 坐骨小孔 ,两孔内有神经、血管和肌通过。
(2)髋骨间的连结 即 耻骨联合pubic symphysis (图1-48),由左、右两侧的耻骨联合面借纤维软骨构成的 耻骨间盘 相连而成。耻骨间盘中有纵长裂隙,女性较男性耻骨间盘宽而短,裂隙也较大。耻骨联合的上、下和前方均有韧带加强。耻骨联合的活动甚微,在孕妇分娩过程中,耻骨间盘中的裂隙增宽,以增大骨盆的径线,利于胎儿娩出。两侧耻骨下支与坐骨支相连形成的骨性弓,称为 耻骨弓 。左、右耻骨弓之间的夹角,称为 耻骨下角 。
图1-48 耻骨联合(冠状切面)
(3)骨盆
1)骨盆的组成和分部 骨盆pelvis (图1-49)由骶骨、尾骨及左右髋骨借关节和韧带连结而成。其主要功能是支持体重,保护盆腔脏器,在女性还是胎儿娩出的产道。骨盆由骶骨岬至耻骨联合上缘的两侧连线为 界线 ,分为前上方的大骨盆和后下方的小骨盆,临床通常所说的骨盆是指小骨盆。大骨盆较宽大,向前开放。小骨盆有上、下两口: 骨盆上口 由上述的界线围成, 骨盆下口 由尾骨、骶结节韧带、坐骨结节和耻骨弓等围成。两口之间的空腔,称为 骨盆腔 。
图1-49 骨盆
骨盆的位置,因人体姿势的不同而变动。人体直立时,骨盆向前倾斜,两侧的髂前上棘和耻骨结节位于一个冠状面上。骨盆上口平面与水平面形成50°~60°的角,称为 骨盆倾斜度 。
2)骨盆的性差 由于女性骨盆要适应孕育胎儿和分娩的功能,所以男、女性骨盆有明显的性别差异。男性骨盆外形窄而长,骨盆上口较小,近似桃形,骨盆腔的形态似漏斗,耻骨下角为70°~75°。女性骨盆外形宽而短,骨盆上口较大,近似圆形,骨盆腔的形态呈圆桶状,耻骨下角为90°~100°。
2.自由下肢骨连结
(1)髋关节hip joint(图1-50,图1-51)
图1-50 髋关节
图1-51 髋关节(冠状切面)
1)组成 由股骨头与髋臼构成。
2)特点 髋臼周缘有纤维软骨构成的 髋臼唇 ,加深了髋臼,并缩小其口径,可容纳股骨头的2/3面积,从而紧抱股骨头,增加关节的稳固性。关节囊紧张而坚韧,上方附于髋臼周缘,下方前面附于转子间线,后面包裹股骨颈的内侧2/3。股骨颈前面全部在关节囊内,而后面仅内侧2/3在囊内,外侧1/3在囊外,所以股骨颈骨折有囊内、囊外及混合骨折之分。囊外有髂股韧带、耻骨韧带和坐骨韧带加强,其中最大的是位于前方的 髂股韧带 ,此韧带可限制大腿过度后伸,对维持人体直立有很大作用。关节囊后下部较薄弱,脱位时,股骨头易向后下方脱位。关节囊内有 股骨头韧带 ,连于髋臼横韧带与股骨头凹之间,韧带中含有滋养股骨头的血管。
3)运动 髋关节的运动与肩关节类似。即绕冠状轴做屈伸运动;绕矢状轴做内收与外展运动;绕垂直轴做旋内与旋外运动;还可做环转运动。因受髋臼的限制,髋关节的运动范围较肩关节小,不如肩关节灵活,但其稳固性强,以适应其负重和行走的功能。
(2)膝关节knee joint(图1-52) 是人体内最大、最复杂的关节。
1)组成 由股骨内、外侧髁,胫骨内、外侧髁与髌骨共同构成。
2)特点 ①关节囊广阔而松弛,各部厚薄不一。关节囊周围有韧带加强,前方为 髌韧带 ,自髌骨下缘至胫骨粗隆,是股四头肌腱的延续;两侧分别为 胫侧副韧带 和 腓侧副韧带 ,此两韧带在伸膝时紧张,屈膝时松弛。②囊内有连结股骨和胫骨的 前交叉韧带 和 后交叉韧带 ,两者相互交叉排列。前交叉韧带位于外侧,于伸膝时最紧张,可防止胫骨前移;而后交叉韧带位于内侧,于屈膝时最紧张,可防止胫骨后移。如果前交叉韧带损伤,胫骨可被动前移,后交叉韧带损伤,胫骨可被动后移,这种现象即临床所谓的“抽屉现象”。③在股骨与胫骨相对的内、外侧髁之间有纤维软骨板,分别称为 内侧半月板 和 外侧半月板 (图1-53)。半月板的外缘厚而内缘薄,下面平而上面凹陷。内侧半月板较大,呈“C”形,其外缘中部与关节囊和胫侧副韧带紧密相连。外侧半月板较小,近似“O”形,其外缘与关节囊相连。半月板加深了关节窝,从而使关节更加稳固,并可缓冲跳跃和剧烈运动时的震荡。④关节囊的滑膜层附着于各关节软骨的周缘。在髌骨下方中线的两旁,滑膜层向关节腔内突出,形成 翼状襞 ,襞内含有脂肪组织,充填关节内的空隙。⑤在膝关节的周围,特别是肌腱附着处有许多滑膜囊,有的与关节腔相通,如位于股四头肌腱与股骨体下部之间的 髌上囊 (图1-54),囊内充满滑液,可减少肌腱运动时与骨面的摩擦。
图1-52 膝关节
图1-53 膝关节半月板(上面)
图1-54 膝关节滑膜囊
3)运动 膝关节的运动主要是绕冠状轴做屈伸运动;在屈膝状态下,还可绕垂直轴做轻微的旋内与旋外运动。
(3)小腿骨间的连结 小腿胫、腓两骨连结紧密,其上端构成可轻微活动的 胫腓关节tibiofibular joint ,下端是借韧带紧密相连的 胫腓连结tibiofibular syndesmosis ,两骨干之间以 小腿骨间膜crural interosseous membrane 互相连结。所以小腿两骨之间几乎不能运动。
(4)足关节joints of foot 包括距小腿关节、跗骨间关节、跗跖关节、跖骨间关节、跖趾关节和趾骨间关节。
1)距小腿关节talocrural joint(图1-55) 又名 踝关节ankle joint 。
图1-55 距小腿关节及其韧带
①组成:由胫、腓骨下端的关节面和距骨滑车构成。
②特点:关节囊前、后壁薄而松弛,两侧有韧带加强。内侧有 内侧韧带medial ligament ( 三角韧带 ),为坚韧的三角形韧带,该韧带起自内踝,呈扇形向下展开,止于足舟骨、距骨和跟骨。外侧有3条独立的韧带,即前面的 距腓前韧带anterior talofibular ligament 、后面的 距腓后韧带posterior talofibular ligament 和外侧的 跟腓韧带calcaneofibular ligament 。3条韧带起自外踝,分别向前内侧、后内侧及下后方形成弓束,前两者止于距骨,后者止于跟骨。外侧韧带相对较薄弱,常因猛力使足内翻过度而损伤,造成韧带拉伤。距骨滑车呈前宽后窄状,当背屈时,滑车前宽部被内、外踝夹紧,比较稳固;当跖屈时,滑车后窄部进入关节窝内,故可有轻微的侧方(收、展)运动,此时距小腿关节松动而稳定性较差,故踝关节扭伤多发生在跖屈位,如下山、下楼梯等运动过程中。
③运动:距小腿关节绕冠状轴可做背屈(伸,足尖向上)和跖屈(屈,足尖向下)运动。当跖屈时,距骨滑车后窄部进入较宽大的关节窝,故可绕矢状轴做轻微的收、展运动。
2)跗骨间关节intertarsal joints(图1-56) 跗骨间的连结比较复杂,包括距跟关节、距跟舟关节和跟骰关节等。跗骨间关节主要可做足内翻(足底朝向内侧)和足外翻(足底朝向外侧)运动。
图1-56 足关节水平切面
3)跗跖关节tarsometatarsal joints(图1-56) 由3块楔骨和骰骨与5块跖骨的底构成,活动甚微。
4)跖骨间关节intermetatarsal joints(图1-56) 位于各跖骨底相邻面之间,连结紧密,活动甚微。
5)跖趾关节metatarsophalangeal joints(图1-56) 由跖骨头与近节趾骨底构成,可做轻微的屈、伸、收、展运动。屈为跖屈,伸为背屈,收为向第2趾靠拢,展为离开第2趾。
6)趾骨间关节interphalangeal joints of foot(图1-56) 由各趾相邻的两节趾骨的底与滑车构成,只能做屈伸运动。
(5)足弓arch of foot(图1-57) 跗骨和跖骨借韧带和肌的牵拉,形成一个凸向上的弓,称为足弓。足弓可分为前、后方向的足纵弓和内、外侧方向的足横弓。足纵弓较明显,又可分为内、外侧纵弓。站立时,足骨仅以跟骨结节和第1、第5跖骨头三点着地。足弓具有弹性,可在跳跃和行走时缓冲震荡,同时还具有保护足底血管、神经免受压迫的作用。
图1-57 足弓
各颅骨之间,大多是借缝或软骨相互连结,彼此结合得较为牢固。舌骨借韧带和肌与颅底相连,只有下颌骨与颞骨之间构成颞下颌关节。
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 (图1-58):又名 下颌关节 。
图1-58 颞下颌关节
(1)组成 由颞骨的下颌窝、关节结节和下颌骨的下颌头构成。
(2)特点 覆盖关节面的软骨是纤维软骨。关节囊松弛,上方附着于关节结节和下颌窝的周缘(关节结节包裹在关节囊内),向下附着于下颌头下方。关节囊前部薄,后部厚,外侧有 外侧韧带 加强。关节腔内有关节盘,其周缘与关节囊相连,将关节腔分为上、下两部分。
(3)运动 颞下颌关节的运动关系到咀嚼、语言和表情等功能,必须左、右同时运动,属联合关节,能做开口、闭口、前进、后退和侧方运动。张口时,下颌头和关节盘一起滑到关节结节的下方。张口过大、过猛时,若关节囊又松弛,下颌头向前滑到关节结节的前方而不能退回关节窝,可形成颞下颌关节前脱位。闭口时,下颌头和关节盘一起滑回关节窝。前进和后退运动是下颌头和关节盘一起对下颌窝做前后滑动。侧方运动是一侧的下颌头对关节盘做旋转运动,而对侧的下颌头和关节盘对关节窝做前进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