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思维,是把认识对象作为系统,研究系统和要素(系统的构成部分、因素、单元)、要素和要素、系统和外部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从而综合地考察认识对象的整体性思维方式。所谓系,即联系,连续;所谓统,即总括,统一。《周易》构建了最早的系统思维方法,对中医学的整体观念起到奠基作用。如《素问·天元纪大论》云:“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揔统坤元……生生化化,品物咸章。”说明整个宇宙是太虚一元之气发生分化而来,世间万物存在普遍联系。
整体宏观思维,指整体是由各个局部按照一定的秩序组织起来,以整体、全面、大局方面认识事物或现象的思维方式。整体宏观思维反映了自然、社会乃至人类的一切事物的本原性、规律性、共同性的“大一统”思想。中国古代哲学的“气一元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以及由此衍生的八卦、六十四卦等整体结构模式,皆为整体宏观思维的具体体现。
中医学的整体思维,源于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世界万物由混沌一体的元气分化演变而来,气分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生五行之气,五行之气生万事万物。如道家著作《老子·四十二章》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儒家著作《易传·系辞上》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所谓“一”或“太极”,皆强调世界的本原性、统一性、规律性。本原性,是古人对自然界万物最初根源的认识;统一性,是事物各部分相互联系而整合成为一体;规律性,是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具有普遍性的形式。
中医学注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体内部各功能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其重要特征,是强调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而不是整体等于部分之和;没有孤立的局部,只有整体下的部分。局部病变要从整体调治,以整体效应的最大限度发挥为目的,使局部问题得到解决。
中医学理论体系基本特点之一的整体观念,就是整体思维的具体体现。如天、地、人是一个整体,人自身是一个整体,形与神是一个整体等。中医学临床实践经验丰富,辨证论治,治贵权变,然其指导思想在于治病求本,从整体出发,协调机体内部脏腑阴阳气血,顺应自然社会环境变化,如《素问·标本病传论》:“阴阳逆从标本之为道也,小而大,言一而知百病之害,少而多,浅而博,可以言一而知百也。”
中医学注重从整体出发的宏观认识。宏观,是与“微观”相对而言,泛指从大的方面、整体方面进行研究的思维方法;微观,即从小的方面、局部方面进行研究的思维方法。中医学辩证地对待宏观与微观的关系,认为宏观变化来自微观,而微观变化又与宏观密切相关。如《素问·灵兰秘典论》:“恍惚之数,生于毫氂,毫氂之数,起于度量,千之万之,可以益大,推之大之,其形乃制。”恍惚,即宏观世界,模糊难辨;毫氂,即微观世界,可以度量。两者之间,以把握整体和大局为要,则“其形乃制”。
中医学的宏观认识,宏观考察生物人、自然人、社会人的总体功能变化规律;宏观认识人体自身,总括为五脏系统,建立五脏一体观;宏观把握五脏系统与精气神、经络、体质等要素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特别关注系统、要素、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综合效应,构建“天人相应”的宏观认识。《素问·气交变大论》说:“善言天者,必应于人;善言古者,必验于今;善言气者,必彰于物;善言应者,同天地之化;善言化言变者,通神明之理。”中医学立足于生命活动的人体,善于将时间、空间、环境、生物、人体等统一起来,重视时间、空间对环境的影响,以及与生物、人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从而把握系统整体的“活”的联系。
天人合一,是指天、地、人本原于一气,同构同律,相参相应的思维方式。天,即天地、自然。天人合一属于中国古代哲学的命题之一,天、地、人关系密切,故可从天地(大宇宙)的本质与现象来分析人的生命活动(小宇宙)的规律。如清·唐大烈《吴医汇讲·人身一小天地论》记载:“人禀健顺之德,以生五行之气,隐于五脏,见于六腑。呼吸,即阴阳运输也;津液,即雨露灌溉也;光泽,即花木荣繁也;耳目,即日月晦明也。人身一小天地,信哉!”
天人合一思维,源自道家,如《老子·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法,效法;道,规律。“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和规律,天道、地道、人道“统归于一”。《庄子·齐物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明确提出天地万物与人类共生一致的观点,有着统一的本原、属性、结构和规律,故人当效法自然,顺应自然。《周易》以阴爻、阳爻代表阴阳,以天、地、人而构成三爻组合而成的经卦,即八卦;以经卦上下组合而成的别卦,即六十四卦;天、地、人思维寓于其中,谓之“三才(三材)”,以此解析自然、社会、人事等的变化。如《易传·系辞下》:“《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材而两之。”天道、地道、人道,其规律和法则相通相应。
天人同气,即天、地、人同源于一气。如《素问·宝命全形论》认为:“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从而维持人的生命活动。人与万物相同,生于天地气交之中,气之升降出入、聚散阖辟的运动变化,形成万物生长化收藏、人体生命活动的生长壮老已。
天人同构,即天、地、人的结构特征相同。中医学认为,人是天地的缩影,其结构与天地相应。如《灵枢·邪客》:“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天有风雨,人有喜怒。天有雷电,人有音声。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天有冬夏,人有寒热。天有十日,人有手十指……此人与天地相应者也。”
天人同律,即天、地、人的节律相同。天地自然的节律主要为年、月、日、时,人亦应之。年节律,由于阴阳消长而形成春、夏、秋、冬季节更替,人以五脏系统相应,形成“四时五脏阴阳”整体观。月节律,由于月之朔望,形成大地海水潮汐节律变化,人之气血,月满则盈,月亏则虚,故《素问·八正神明论》说:“月生无泻,月满无补,月郭空无治,是谓得时而调之。”日节律,《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谓之“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并以此构建经脉“子午流注”理论,应用于说明脏腑经络气血的生理功能、疾病的诊治、针灸按时取穴以及养生保健。
天人合一,作为中医学的系统思维方式,指导着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融汇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措施中。如《素问·著至教论》说:“子知医之道乎……而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因此,中医学始终把人的生命活动,放在天文地理、季节气候、民俗民风、社会地位、社会责任、生活习惯等天、地、人三大要素构成的宇宙框架之中去分析和权衡,以寻找其本质和规律,预测其发展变化。
形神合一,是指形体为精神活动之载体,精神活动为形体之主宰,形体与精神统一性的思维方式,又称“形神一体”。形与神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南北朝范缜《神灭论》提出:“神即形也,形即神也。是以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也。”“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说明形神一体、形神相成的密切关系。“形神合一”是中医学对于生命整体性的认识,形体与精神同生、同存、同亡,两者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形神构成:形,即形体,广义指形体及生命物质,如皮肤、肌肉、筋骨、血脉、脏腑、官窍、经络、精气血津液等;狭义专指脉、筋、肌、骨、皮五体。神,广义指整个生命活动的主宰及其外在表现;狭义指意识、思维、情志等精神活动。中医学认为,人是由形与神构成的,两者的统一性,即“形与神俱”。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认为:“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而去。”生命体的构成及其生长壮老的过程,即是形与神变化的外在表现。人之所以不同于其他生物,除形体外,更为重要的是有“神”。
形神体用:体用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内在、本质、本体,“用”是外在、表象、作用。形为神之体,神依附于形体,神不能离开形体而独立存在。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形体不敝,精神不散。”神为形之用,神为生命活动的主宰,具有支配形体的生理功能以及感觉运动等作用。如《类经·针刺类》所说:“无神则形不可活。”形神关系至密,不可分割,相辅相成。在临床实践中,形体疾病可导致精神活动的异常。如中风、头痛、消渴、积聚等,常伴有健忘、失眠、烦躁、焦虑、抑郁等症状。故善治形体疾病者,应同时调摄精神。反之,异常的精神、情志变化皆可导致形体病变,如《素问·疏五过论》说:“凡欲诊病者,必问饮食居处,暴乐暴苦,始乐后苦,皆伤精气。精气竭绝,形体毁沮。”故调神的同时,亦应同时纠正形体异常。
形神存亡:从人体发生学而论,形生而神具。如《灵枢·天年》所说:“血气已和,营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在气血营卫、脏腑经络等形体生成的基础上,人体生命活动乃至精神活动随之而生。神由形而出,神寄形为用。形坏则神去,神去则形死。如《中藏经·论小肠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所说:“其脏周密而不伤,伤则神去,神去则身死矣。”形体死亡,神亦消亡而不复存在。
中医学形神合一观体现了系统思维的观念,对认识人体生命活动、疾病诊治与康复,以及养生保健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如养生贵在“积精全神”,望诊重在“神、色、形、态”,治疗法则“粗守形,上守神”,针刺强调“本神”等。从“形神一体”理论发展而成的“心身医学”以及“人-自然(环境)-社会(心理)医学模式,越来越得到医学界的重视,躯体疾病和心理状态的综合性治疗越来越普遍。如《冯氏锦囊秘录·杂症大小合参》所言:“人之所生者神也,所托者形也,神大用则伤,形大劳则敝,形神离则死,故圣人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