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属于中国古代哲学理论范畴。木、火、土、金、水的生克制化是宇宙间各种事物普遍联系、协调平衡的基本规律。中医学用以说明人体自身及其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以系统的观点阐明生命、健康和疾病。

一、五行的概念与归类

(一)五行概念的形成

五行最初的含义与“五材”有关,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说:“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木、火、土、金、水是人类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最为常见和不可缺少的基本物质。如《尚书正义》说:“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兴作也;土者,万物之所资生,是为人用。”此外,五行概念的形成,与“五方”“五时”“五星”等认识也有一定的联系。

五行一词,最早见于春秋时期的《尚书》。《尚书·洪范》说:“鲧堙洪水,汩陈其五行。”并对五行特性进行归纳:“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尚书》的记载标志着五行作为哲学概念的形成,此时的五行,已从木、火、土、金、水五种具体物质中抽象出来,上升到哲学的层面,使五行特性从哲学高度得到了抽象概括。

随着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与推理,逐渐认识到木、火、土、金、水五类物质之间存在着既“相生”又“相胜”的关系。《管子》是最早完整记载五行相生的文献,《左传》是最早完整记载五行相胜顺序的文献。至战国后期,五行生克理论已臻于完善,五行学说已经形成。

(二)五行的基本概念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类物质属性及其运动变化。“五”,指由宇宙本原之气分化的构成宇宙万物的木、火、土、金、水五类物质属性;“行”,指运动变化。如《尚书正义》说:“言五者,各有材干也。谓之行者,若在天,则为五气流注;在地,世所行用也。”从古代哲学概念出发,五行已超越木、火、土、金、水的具体物质,衍化为归纳宇宙万物并阐释其相互关系的五类物质属性。

五行学说是以木、火、土、金、水五类物质属性及其运动规律来认识世界、解释世界和探求宇宙变化规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秦汉之际,五行学说进入广泛应用和发展阶段,用于天文、地理、历法、气象、社会、经济、兵法等各领域,尤以中医学最为突出。古人运用五行学说,采用取象比类和推演络绎的方法,将自然与社会的各种事物或现象分为五类,并以五行之间生克制化关系来解释其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

(三)五行的特性与归类

五行的特性,是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对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直接观察和朴素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抽象而逐渐形成的理性概念,以此作为归纳各种事物或现象五行属性的基本依据。《尚书·洪范》对五行特性的经典概括为“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

1.五行的特性

“木曰曲直”:曲,屈也,弯曲;直,伸也,伸直。曲直,指树木枝条具有生长、升发、柔和,能屈能伸的特性。引申为凡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类似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木。

“火曰炎上”:炎,炎热、光明;上,上升、升腾。炎上,指火具有炎热、上升、光明的特性。引申为凡具有炎热、升腾、光明等类似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火。

“土爰稼穑”:爰,通“曰”;稼,种植谷物;穑,收获谷物。稼穑,泛指人类种植和收获谷物的农事活动。引申为凡具有承载、受纳、生化等类似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土。“土载四行”“土为万物之母”之说,都是基于土之特性的表述。

“金曰从革”:从,顺也;革,变革。从革,指金具有顺从变革、刚柔相济之性。引申为凡具有沉降、肃杀、收敛、变革等类似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金。

“水曰润下”:润,即滋润、濡润;下即向下、下行。润下,指水具有滋润、下行的特性。引申为凡具有滋润、下行、寒冷、闭藏等类似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水。

2.五行的归类

依据五行各自的特性,对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进行归类,从而构建五行系统。事物和现象五行归类的方法,主要有取象比类法和推演络绎法两种。

(1)归类方法 其一,取象比类法。“取象”,即是从事物或现象的形象(形态、作用、性质)中找出最能反映本质的特有征象;“比类”,是通过比较而归类,即以五行特性为基准,与某种事物所特有的征象相比较,以确定其五行归属。事物或现象的某一特征与木的特性相类似,则归属于木;与水的特性相类似,则归属于水;其他以此类推。如以空间方位配五行,日出东方,与木的升发特性相似,故东方归属于木;南方炎热,与火的温热特性相类似,故南方归属于火;日落于西方,与金的沉降相类似,故西方归属于金;北方寒冷,与水的寒冷特性相类似,故北方归属于水;中原地带土地肥沃,万物繁茂,与土的生化特性相类似,故中央归属于土。

其二,推演络绎法。根据已知某些事物的五行归属,联系推断其他与之相关的事物,从而确定这些事物的五行归属。如已知肝属木,由于肝合胆、主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在志为怒,因此可推演络绎胆、筋、爪、目、怒,皆属于木;同理,已知心属火,小肠、脉、面、舌、喜与心相关,故亦归属于火;已知脾属土,胃、肌肉、唇、口、思与脾相关,故亦归属于土;已知肺属金,大肠、皮肤、鼻、悲与肺相关,故亦归属于金;已知肾属水,膀胱、骨、发、耳、二阴、恐与肾相关,故亦归属于水。

(2)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 中医学在天人相应思想指导下,以五行为中心,以空间结构的五个方位,时间结构的四时或五季,人体结构的五脏为基本框架,将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以及人体的生理病变现象,进行五行属性归类,从而将人体生命活动与自然界事物或现象联系起来,形成联系人体内外环境的五行结构系统,用以说明人体自身以及人与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表1-2)。

表1-2 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表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五行生克制化的正常规律;二是五行生克的异常变化。

(一)五行生克制化

五行生克制化,是在正常状态下五行系统所具有的自我调节机制。由于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与制化的关系,从而维持五行系统的平衡与稳定,促进事物的生生不息。

1.五行相生

五行相生,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

五行相生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在五行相生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和“我生”两方面的关系。《难经》将此关系比喻为母子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因此,五行相生,实际上是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子行的资生、促进和助长。以火为例,木生火,故“生我”者为木,木为火之母;火生土,故“我生”者为土,土为火之子。木与火是母子关系,火与土也是母子关系(图1-2)。

图1-2 五行相生相克示意图

2.五行相克

五行相克,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间相克制、制约和抑制的关系。

五行相克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在五行相克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克我”和“我克”两方面的关系。《内经》把相克关系称为“所胜”“所不胜”关系:“克我”者为我“所不胜”,“我克”者为我“所胜”。因此,五行相克,实际上是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克制和制约。如以木为例,由于木克土,故“我克”者为土,土为木之“所胜”;由于金克木,故“克我”者为金,金为木之“所不胜”(图1-2)。

3.五行制化

制,克制;化,生化。五行制化,指五行之间递相生化,又间相制约,生化中有制约,制约中有生化,二者相辅相成,从而维持其相对平衡和正常的协调关系。

五行制化,源于《素问·六微旨大论》:“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属五行相生与相克相结合的自我调节,是五行系统处于正常状态下的调控机制。五行的相生和相克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和成长;没有克,就不能维持事物间的正常协调关系。因此,必须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相反相成,才能维持事物间的平衡协调,促进稳定有序的变化与发展。故明·张介宾《类经图翼·运气上》说:“盖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

五行制化的规律:五行中一行亢盛时,必然随之有制约,以防止亢而为害;一行相对不及时,必然随之有相生,以维持生生不息。五行制化的次序:木生火,火生土,而木又克土;火生土,土生金,而火又克金;土生金,金生水,而土又克水;金生水,水生木,而金又克木;水生木,木生火,而水又克火;如此循环往复。

附:五行胜复

五行胜复,指五行中一行亢盛(即胜气),则引起其所不胜一行(即复气)的报复性制约,从而使五行之间复归于协调和稳定。

五行胜复,属五行之间按相克规律的自我调节机制。胜气的出现,有两种情况:一是由于五行中所胜一行的太过,即绝对亢盛;二是由于五行中所胜一行的不足,而致其所不胜一行的相对偏盛。复气则是因为胜气的出现而产生,即先出现胜气,而后有复气产生,以对胜气进行“报复”,使胜气复平。复气即胜气的所不胜:若胜气为木,则复气为金;胜气为火,则复气为水;胜气为土,则复气为木;胜气为金,则复气为火;胜气为水,则复气为土。

五行胜复的规律是:“有胜则复”“微者复微,甚者复甚”。五行中一行亢盛(包括绝对亢盛或相对亢盛),则按相克次序,引起其所不胜(即复气)一行旺盛,以制约该行的亢盛,使之复归于常。如以木行亢盛为例:木旺克土引起土衰,土衰则制水不及而致水盛,水盛克火而使火衰,火衰则制金不及而致金旺,金旺则克木,使木行亢盛得以平复。此处木行偏亢为胜气,而金行旺盛为复气,金行旺盛是对木行亢盛的报复,胜气复平。其余四行的胜复,依此类推。

五行胜复,又称“子复母仇”。因五行中的一行亢盛,即为胜气;其所不胜一行,是为复气,又恰为其所胜之子。复气之母受胜气所害,复气制约胜气,为母复仇,故称“子复母仇”。如木行亢盛为土行的胜气,金行旺盛为土行的复气;土为木之所胜,而土之子金能克木,使木行亢盛得以平复,则为子复母仇。通过胜复调节机制,五行系统在局部出现不平衡的情况下,自行调节以维持其整体的协调平衡。

(二)五行生克异常

五行生克关系出现异常包括五行母子相及与相乘相侮。五行之间异常的生克变化,主要用于阐释某些异常的气候变化和人体的病机变化。

1.五行母子相及

五行母子相及属于相生关系的异常变化,包括母病及子和子病及母两种情况。

(1)母病及子 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异常,累及其子行,导致母子两行皆异常。如肾病及肝,即属母病及子。

(2)子病及母 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异常,累及其母行,终致子母两行皆异常。子病及母,既有子行不足引起母行亦虚的母子俱虚,又有子行亢盛导致母行亦盛的母子俱实,以及子行亢盛损伤母行,导致子盛母衰,即所谓“子盗母气”。如肝病及肾,即属子病及母。

2.五行相乘相侮

五行相乘相侮,属于相克关系的异常变化,包括相乘和相侮两种情况。

(1)相乘 指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制约或克制。五行相乘的次序与相克相同,即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

导致五行相乘的原因有“太过”和“不及”两种情况。太过导致的相乘:五行中的某一行过于亢盛,对其所胜一行进行超过正常限度的克制,引起其所胜一行的虚弱,从而导致五行之间的协调关系失常。以木克土为例,正常情况下,木能克土,土为木之所胜。若木气过于亢盛,对土克制太过,可致土的不足。这种由于木的绝对亢盛而引起的相乘,称为“木旺乘土”。不及所致的相乘:五行中某一行过于虚弱,难以抵御其所不胜一行正常限度的克制,使其本身更显虚弱。仍以木克土为例,若土气绝对不足,即使木处于正常水平,土仍难以承受木的克制,因而造成木乘虚侵袭,使土更加虚弱。这种由于土的不足而引起的相乘,称为“土虚木乘”。

相乘与相克虽然在次序上相同,但本质上是有区别的。相克是正常情况下五行之间的制约关系,相乘则是五行之间的异常制约现象。在人体,相克表示生理现象,相乘表示病机变化。

(2)相侮 指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制约和克制。五行相侮的次序与相克相反,即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

导致五行相侮的原因,亦有“太过”和“不及”两种情况。太过所致的相侮:五行中的某一行过于强盛,使原来克制它的一行不仅不能克制它,反而受到它的反向克制。如木气过于亢盛,其所不胜一行的金不仅不能克木,反而受到木的欺侮,出现“木反侮金”的逆向克制现象,这种现象称为“木亢侮金”。不及所致的相侮:五行中某一行过于虚弱,不仅不能制约其所胜一行,反而受到其反向克制。如当木气过度虚弱时,则所胜一行的土会因木的衰弱而反向制约,这种现象称为“木虚土侮”。

五行相乘和相侮,都是相克关系的异常,两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相乘与相侮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是按五行的相克次序发生过度的克制,后者是与五行相克次序发生相反方向的克制现象。相乘与相侮的联系是:在发生相乘时,也可同时发生相侮;发生相侮时,也可同时发生相乘。如木气过强时,既可以乘土,又可以侮金;金虚时,既可受到木侮,又可受到火乘。如《素问·五运行大论》说:“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

综上所述,五行生克制化是五行学说的理论基础与主体内容,木、火、土、金、水五行之间,“比相生,间相胜”,具有递相资生、间相克制的关系。五行中的每一行既可生他行,也可被他行所生;既可克制他行,也可被他行所制约。五行相生与相克、制化与胜复等关系,是自然界万物存在的普遍联系。五行相生关系的异常,表现为母病及子和子病及母;相克关系的异常,表现为相乘和相侮。

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运用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的运用,主要是以五行特性来分析和归纳人体的形体结构及生理功能,构建以五脏为中心、与自然环境紧密联系的五脏系统,以说明五脏之间的生理联系,指导疾病的诊断和防治。

(一)构建天人一体的五脏系统

五行学说作为中医学主要的认识论,以五行特性类比五脏的生理特点,确定五脏的五行属性,在五脏配属五行基础上,推演络绎人体的各种组织结构与功能,将形体、官窍、情志等分归于五脏,构建以五脏为中心的生理系统。同时,又将自然界的五方、五气、五化、五色、五味等与五脏联系起来,将人体内外环境联结成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形成五脏一体、天人一体的五脏系统,奠定了中医藏象学说的理论基础。以肝为例,有“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肝主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又有“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病发惊骇,其味酸,其类草木……是以知病之在筋也”(《素问·金匮真言论》)。中医学以五行为中心,以空间结构的五方、时间结构的季节、人体结构的五脏为基本框架,把自然界和人体复杂的事物或现象按五行属性进行归类,构建联系人体内外环境的五大系统,不仅说明了人体内在脏腑的整体统一,而且也反映了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二)说明五脏功能及其关系

五行学说在生理方面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五行特性类比五脏的生理特点,以生克制化理论说明五脏之间的生理联系等方面。

1.阐释五脏生理功能

中医学根据五行特性,取象比类,将五脏分别归属于五行。如肝气喜条达而恶抑郁,具有疏通气血、调畅情志的功能,相应于木之生长、升发、条达的特性,故肝属木;心具有主血脉而推动血液运行、主神明为脏腑之大主的功能,相应于火之温热、光明的特性,故心属火;脾具有运化水谷、化生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以营养脏腑形体的功能,相应于土之生化万物的特性,故脾属土;肺气肃降,具有主呼吸、通调水道输布水液的功能,相应于金之清肃、收敛的特性,故肺属金;肾具有藏精、主水的功能,相应于水之滋润、下行、闭藏的特性,故肾属水。

2.分析五脏相互关系

中医学运用五行生克制化理论,分析五脏之间的主要关系,从而把五脏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统一。

以五行相生理论说明五脏之间的资生关系:木生火,以应肝藏血以济心血;火生土,以应心阳温煦脾土,助脾运化水谷;土生金,以应脾气健运,生化水谷之气上输于肺,形成宗气;金生水,以应肺之气津下行以滋肾中精气,肺气肃降以助肾纳气;水生木,以应肾藏精以滋养肝血,肾阴资助肝阴以防肝阳上亢。

以五行相克理论说明五脏之间的制约关系:水克火,以应肾水上济于心,防止心火之亢盛;火克金,以应心火之阳热,制约肺气清肃太过;金克木,以应肺气清肃下降,抑制肝气升发太过;木克土,以应肝气条达舒畅,疏泄脾气之壅滞;土克水,以应脾之运化水液,堤防肾水失常泛滥。

应当指出的是,五脏的生理功能是多样的,其相互间的关系也是复杂的。五行的特性并不能说明五脏的所有生理功能,而五行的生克关系也难以完全阐释五脏间复杂的生理联系。因此,在研究脏腑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间的内在联系时,不能囿于五行之间生克制化理论。

(三)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五脏之间通过生克制化关系维持生理功能,在病变上也必然相互影响,某脏有病可以传至他脏,他脏疾病也可以传至本脏,这种病机的传移变化、相互影响称为“传变”。以五行学说阐释五脏病变的相互传变,可分为相生关系传变与相克关系传变两类。

1.相生关系传变

五脏疾病按照相生关系的传变,包括“母病及子”与“子病及母”两个方面。

母病及子,指疾病从母脏传及子脏。如肾属水,肝属木,水生木,故肾为母脏,肝为子脏,肾病及肝,即是母病及子。如肾精不足,不能资助肝血,导致的肝肾精血亏虚证;肾阴亏虚,累及肝阴,肝肾阴虚,不能涵养肝木,导致的“水不涵木”等,皆属母病及子。母病及子,多见于母脏不足累及子脏亏虚的母子两脏皆虚的病证。他脏之间的母病及子传变,以此类推。

子病及母,指疾病从子脏传及母脏。如肝属木,心属火,木生火,故肝为母脏,心为子脏,心病及肝,即是子病及母。子病及母的病变包括:其一,子脏之虚引起母脏亦虚的母子俱虚证,如心血不足累及肝血亏虚而致的心肝血虚证;其二,子脏之盛导致母脏亦盛的母子俱实证,如心火旺盛引动肝火而形成心肝火旺证;其三,子脏之盛导致母脏虚弱的子盛母虚证,如肝火亢盛,下劫肾阴,以致肾阴亏虚的病证。他脏之间的子病及母传变,以此类推。

2.相克关系的传变

五脏疾病按照相克关系的传变,包括“相乘”和“相侮”两个方面。

相乘,指相克太过致病。形成五脏相乘有太过和不及两种情况。太过相乘,是指某脏过盛,而致其所胜之脏受到过分克伐。如肝气郁结或肝气上逆,影响脾胃的纳运功能,出现胸胁苦满、脘腹胀痛、反酸呕吐、大便泄泻等症状,导致肝气乘脾、或肝气乘胃,即“木旺乘土”。不及相乘,是指某脏过弱,不能耐受其所不胜之脏的正常克制,从而出现相对克伐太过。如先有脾胃虚弱,不能耐受肝气的克伐,而出现头晕乏力、纳呆嗳气、胸胁胀满、腹痛泄泻等症状,导致脾胃虚而肝乘,即“土虚木乘”。

相侮,指反向克制致病。形成五脏相侮有太过和不及两种情况。太过相侮,是指某脏过于亢盛,而对其所不胜之脏反向克制。如暴怒而致肝火亢盛,肺金不仅无力制约肝木,反遭肝火之反向克制,出现急躁易怒、面红目赤,甚则咳逆上气、咯血等肝木反侮肺金的症状,称为“木火刑金”。不及相侮,是指由于某脏虚损,导致其所胜之脏反克。如脾土虚衰不能制约肾水,出现全身水肿,称为“土虚水侮”。

总之,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可用五行的母子相及和乘侮规律来阐释。如肝脏有病,病传至心,为母病及子;病传至肾,为子病及母;病传至脾,为相乘;病传至肺,为相侮(图1-3)。其他四脏,以此类推。

图1-3 五脏传变规律示意图(以肝为例)

由于五行生克制化规律不能完全阐释五脏之间复杂的生理关系,因而五脏之间病变的相互影响也难以全部应用五行母子相及和乘侮规律来说明。如《素问·玉机真脏论》论及:“然其卒发者,不必治于传,或其传化有不以次。”故对于疾病的五脏传变,不能完全受五行生克乘侮规律的束缚,而应从实际情况出发去把握疾病变化。

(四)应用疾病诊断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当内脏有病时,其功能活动及其相互关系的异常变化,可以反映到体表相应的组织器官,出现色泽、声音、形态、脉象等方面的异常变化,即所谓“有诸内,必形诸外”(《孟子·告子下》)。根据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及生克乘侮规律,观察分析望、闻、问、切四诊所搜集的外在表现,可辨识五脏病变的部位,推断病情进展和判断疾病的预后,即所谓“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灵枢·本脏》)。

以五行属性归类和生克乘侮规律辨识五脏病变的部位,包括以本脏所主之色、味、脉来诊断本脏之病和以他脏所主之色、味、脉来确定五脏相兼病变。如面见青色,口味酸,脉见弦象,多见于肝病;面见赤色,口味苦,脉象洪,多见于心火亢盛。脾虚病人,而面见青色,为木来乘土,多见于肝气犯脾;心脏病人,而面见黑色,为水来乘火,多见于肾水上凌于心等。故《难经·六十一难》说:“望而知之者,望见其五色,以知其病。闻而知之者,闻其五音,以别其病。问而知之者,问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所起所在也。切脉而知之者,诊其寸口,视其虚实,以知其病,病在何脏腑也。”

疾病的表现千变万化,要给予正确的诊断,必须坚持“四诊合参”,切不可拘泥于以五行理论的推断,以免贻误正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

(五)指导疾病防治

应用五行学说指导疾病的防治,主要根据中药的色、味,按五行归属指导脏腑用药;根据五行生克乘侮规律,控制疾病传变和确定治则治法;指导针灸取穴和情志疾病的治疗等方面。

1.指导脏腑用药

根据五行学说,中药以天然色味为基础,分为五色、五味;以其不同性能与归经为根据,归属五脏。一般而言,青色、酸味入肝,赤色、苦味入心,黄色、甘味入脾,白色、辛味入肺,黑色、咸味入肾。如白芍、山茱萸味酸入肝经,以补肝之精血;丹参味苦色赤入心经,以活血安神;石膏色白味辛入肺经,以清肺热;白术色黄味甘,以补益脾气;玄参、生地黄色黑味咸入肾经,以滋养肾阴等。

2.控制疾病传变

根据五行生克乘侮理论,五脏中一脏有病,可以传及其他四脏,其他脏腑有病亦可传及本脏。如肝病可以影响到心、肺、脾、肾等脏;心、肺、脾、肾有病也可以影响肝脏。不同脏腑的病变,其传变规律不同。因此,临床治疗时,除对所病本脏进行治疗之外,还要根据其传变规律,治疗其他脏腑,以防止其传变。如肝气疏泄失常,或郁结,或上逆,木亢则乘土,病将及脾胃,则应在疏肝平肝的基础上,预先培其脾气,使肝气得平,脾气得健,则肝病不得传于脾,如《难经·七十七难》所说:“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

疾病的传变与否,主要取决于脏气的盛衰。“盛则传,虚则受”,是五脏疾病传变的基本规律。在临床实践中,既要根据五行的生克乘侮关系掌握五脏病变的传变规律,调整其太过与不及,控制其传变,防患于未然;同时又要根据具体病情辨证施治,切勿将其作为刻板公式而机械地套用。

3.确定治则治法

五行学说不仅用以说明人体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机传变,指导疾病的诊断和预防,而且还以五行相生相克规律来指导治疗疾病的原则和方法。

(1)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治则和治法 运用五行相生规律指导治疗疾病,基本治疗原则是补母和泻子,即“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难经·六十九难》)。

补母,指五脏之虚证,除补益本脏外,还可以补其母脏。适用于五脏病变中母子关系失常的虚证。泻子,指五脏之实证,除泻其本脏外,还可以泻其子脏。适用于五脏病变中母子关系失常的实证。

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常用治法,包括滋水涵木法、益火补土法、培土生金法、金水相生法、益木生火法。

(2)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治则和治法 运用五行相克规律指导治疗疾病,基本治疗原则是抑强和扶弱。

抑强,适用于相克太过引起的相乘和相侮。抑其强者,则其弱者功能自然易于恢复。扶弱,适用于相克不及引起的相乘和相侮。扶助弱者,加强其力量,可以恢复脏腑的正常功能。

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常用治法,包括抑木扶土法、泻火润金法、培土制水法、佐金平木法和泻南补北法。

4.指导针灸取穴

五输穴,即井、荥、输、经、合穴的总称,十二经脉都有各自的五输穴,在临床治疗中应用广泛。五输穴配属五行,《灵枢·本输》指出,阴经井穴属木,阳经井穴属金。应用针灸疗法时,根据脏腑病证的虚实,以五行生克规律指导选穴治疗。如治疗肝虚之证,根据“虚则补其母”治则,取肾经(母经)之合穴(属水)阴谷,或本经合穴(属水)曲泉进行治疗。治疗肝实之证,根据“实则泻其子”治则,取心经(子经)之荥穴(属火)少府,或本经荥穴(属火)行间治疗。

5.指导情志治疗

喜、怒、思、忧、恐之情志变化,称为“五志”,为五脏功能活动所产生,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五脏分属五行,存在相克关系,故五志之间也有相互抑制作用。运用五行学说,可以通过不同情志变化的相互抑制关系来达到治疗目的。如“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称为“以情胜情”,为临床常用的情志调理之法。

根据五行生克规律阐释疾病的治疗,有其一定的实用价值,但是并非所有疾病的治疗都能用五行生克规律来解释。临床上既要正确地掌握五行生克规律,又要根据具体病情进行辨证论治。

附:中土五行

中土五行,重点突出土生万物而居中央,对方位东、南、西、北四方的木、火、金、水,具有重要的统领作用。以土为中心的土控四行模式,是对五行学说的进一步补充。

中土五行模式,来源于古人对方位和季节认识的“河图”(图1-4)。据河图,水居北方,应冬季;火居南方,应夏季;木位东方,应春季;金位西方,应秋季;土居中,应四时(图1-5)。《内经》中的《金匮真言论》《阴阳应象大论》等篇对中土五行有详细论述。

图1-4 河图

图1-5 中土五行的方位和主时

1.中土调控木火金水四行

土居中央,调节和控制位于东南西北四方的木火金水四行,是中土五行模式的特点之一。土在万物生成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国语·郑语》说:“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宇宙万物的生成,是土与木火金水相融合的结果,所谓“土生万物”。中央之土对四时气化也发挥着重要的助益作用。《管子·四时》说:“中央曰土,土德实辅四时入出……春赢育,夏养长,秋聚收,冬闭藏。”

基于中土五行模式,中医学将五脏中的脾归属为土而居中央,认为脾有主四时而长养和调节肝、心、肺、肾四脏的作用,如《素问·太阴阳明论》说:“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

2.木火金水四行之间的关系

木火金水四行之间存在着递进发展的关系。木位东方,通于春,春天的温暖源于冬天的寒冷,属阴中之阳的少阳,其性曲直,柔和而生发。火位南方,通于夏,夏天的炎热由春天少阳之气逐渐旺盛发展而来,属阳中之阳的太阳,其气炎热而向上。金位西方,通于秋,秋天的凉爽源于夏天的炎热,属阳中之阴的少阴,其性收降而宣散。水位北方,通于冬,冬天的严寒由秋天的凉爽发展而来,属阴中之阴的太阴,其性寒凉而闭藏。中医学以此说明肝、心、肺、肾四脏之间的生理联系。

中土五行模式是构建中医学四时五脏阴阳理论体系的理论基础。依据中土五行模式,将五脏配与方位、四时以及太少阴阳:肝属木,位东方,通于春,属阴中之阳的少阳;心属火,位南方,通于夏,属阳中之阳的太阳;肺属金,位西方,通于秋,属阳中之阴的少阴;肾属水,位北方,通于冬,属阴中之阴的太阴;脾属土,居中央,主四时,为阴中之至阴。如此则形成了心上肾下、左肝右肺、脾居于中的四时五脏体系;同时,创立脾为孤脏,主于四时,以灌四傍,为脏气升降之枢等理论,对于脾胃学说的发展具有重要启示和指导作用。

综上所述,气一元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是古代的宇宙观和方法论,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构建产生重要影响,并且贯穿于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各方面,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

气一元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各有特点又相互联系。气一元论着重说明物质世界的本原性;阴阳学说的对立统一辩证观,着重阐释事物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总规律;五行学说的生克制化系统观,着重揭示物质世界存在着复杂的普遍联系及多元事物之间的稳态结构关系。万物本于一气,一气分为阴阳,阴阳化生五行,五行中又有阴阳。

中医学受气一元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影响,并且将三者结合起来,建立气—阴阳—五行的认识论,阐释人体生命活动的规律以及对疾病的预防和诊治。

中医学以气为生命的本原,推动和调节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等的生理功能及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过程。运用阴阳交感、对立互根、消长转化的理论,说明人体是阴阳对立的统一体,各脏腑分阴阳,每一脏各有阴阳,阴阳相反相成是调控脏腑功能的基础。运用五行生克制化理论,构建五脏生理功能系统,说明五脏之间的密切联系。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相互补充,构建四时五脏阴阳天人合一整体观。在分析病机变化时,认为“百病皆生于气”,如气虚、气机失调等。阐释脏腑病变,注重脏腑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以及脏腑之间的母子相及或相乘相侮传变。因此,在治疗方面,以调气为先,又要针对不同脏腑病变调其阴阳,并根据五行生克制化理论而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疾病传变。

总之,气一元论、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认识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方法,也是中医学认识生命、健康和疾病的根本观点和方法,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智慧和思维方式,对于中医学的发展和创新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VQIytU2rUg4AbNXNS+FIwRavwrZisEXiPI9CMyPW/9b7lrmdQA8yjKGSCUQBPOa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