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章
急危重症辨证体系

《黄帝内经》的出现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成熟,为后世发展的各种辨治体系奠定了基础。如东汉张仲景基于《灵枢·热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等创立了著名的六经辨证体系;易水学派创始人张元素基于《黄帝内经》相关理论,在吸收孙思邈、钱乙等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以寒热虚实为纲的脏腑辨证体系;清代温病学家叶天士,在汲取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治疗温病的卫气营血辨证体系。从一定意义上讲,各种辨证体系都是在急重症的基础上形成的,也就是说,各种辨证体系实际上就是临床上诊治急危重症的基本方法,对于临床急危重症临床疗效的提高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中医急诊学科理论体系完善的标志之一就是急诊危重病学辨证体系的构建和成熟。

急诊医学临床诊治要求准确快捷,要在极为复杂的临床情况面前能够用最简单的方法,最能够体现临床本质的辨证体系,取得最好效果。中医学辨证论治体系中,最简洁的辨证理论体系就是后世在程钟龄的“六要”基础上提出的“八纲辨证”,其对中医学的学习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然而,各学科如何运用,均体现了相关专科的特点。在中医急诊学领域,八纲辨证的临床使用极为重要,但要有一定的方法和思路,分步进行。八纲辨证强调对立的两个方面,如阴与阳、表与里、寒与热、虚与实,但中医急诊面对的患者,病情演变迅速,表与里之间、寒与热之间、虚与实之间,时刻都在发生变化,仅从对立的两个方面,难以把握疾病的发展动态。中国文化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哲学思想,相互对立的各种事物或表现之间同时存在交错和谐、恒动状态的平衡,从而维持了人体生理功能的正常,不发生疾病。基于这种“阴阳和”的哲学思维方法,由八纲辨证发展出更符合中医急诊学特点的“三态论”理念,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中医急诊学辨证体系——基于“阴阳和”哲学思维的“三态六纲九候”辨证体系。

第一节
阴阳和——急诊辨证救治思维之本

阴阳和,是基于中国哲学的一种思维认识,与中医经典的阴阳学说相比,补入了阴阳交融、动态演变的内容,对于中医急诊辨证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阴阳和虽然是抽象概念,但对于中医急诊学中的危症具有明确的指导意义。危症是生命垂危状态,是阴阳失去“冲和”之性,将要脱离维系的状态,在此极端状态下,可以将疾病复杂的临床表现划分阴阳两类,表示疾病总体发展方向。

一、阴

符合“阴”属性的病证,包括里证、寒证、虚证等疾病。其所表现的阴性证候不尽相同,常见有:面色黯淡,精神萎靡,身重蜷卧,形寒肢冷,倦怠无力,语声低怯,纳差,口淡不渴,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舌淡胖嫩,脉沉迟,或弱,或细涩。

二、阳

符合“阳”属性的病证,包括表证、热证、实证等疾病。其所表现的阳性证候不尽相同,常见有:面色红赤,恶寒发热,肌肤灼热,神烦,躁动不安,语声粗浊或骂詈无常,呼吸气粗,喘促痰鸣,口干渴饮,大便秘结奇臭,小便涩痛短赤,舌质红,苔黄黑生芒刺,脉浮数,或洪大,或滑实。

三、阴脱与阳脱

阴脱与阳脱是疾病的危险证候,辨证稍差,或救治稍迟,死亡立见。阴脱与阳脱是两个性质不同的病证,阴脱的主要病因是机体内大量脱失津液,阳脱的主要病因是阳气亡脱。因为气既可随液脱,也可随血脱,所以阳脱也常见于汗、吐、下太过以及大出血之后。许多疾病的危笃阶段也可出现阳脱。由于阴阳是依存互根的,所以阴脱可导致阳脱,而阳脱也可以致使阴液耗损。在临床上,应分别阴脱、阳脱之主次,及时救治。

(一)阴脱

阴脱临床表现为身热肢暖,烦躁不安,口渴咽干,唇干舌燥,肌肤皱瘪,小便极少,舌红干,脉细数无力。大汗淋漓,汗温、咸而黏,为阴脱的特征。

(二)阳脱

阳脱临床表现为身凉恶寒,四肝厥冷,蜷卧神疲,口淡不渴,或喜热饮,舌淡白润,脉微欲绝。大汗出,汗冷味淡,为阳脱的特征。

阴阳和则生命稳定。维持阴阳和的状态,是中医急诊辨证思维之本,更是急诊重症医学“保命治病”之法。调和阴阳可以切实指导危症救治的具体辨证救治。

第二节
三态论——急诊辨证救治之总纲

“三态论”是基于“阴阳和”哲学理念,对于急危重症中正邪交争状况的动态辨析。虚态、实态、虚实并存态共同组成“虚实三态”。所谓“三态”,就是疾病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中存在的三种不同状态,是基于证候基础上的疾病变化过程中的一个横截面。证候相对稳定,状态总因不同的内部、外部条件而变化,状态是不停变化的,把握住状态就更具有针对性,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基本途径之一。

急危重症的核心病机为“正气虚于一时,邪气暴盛而突发”,正邪之间的力量对比,直接决定急危重症患者病情的转归,因此“虚实三态”辨证,是中医急诊辨证的总纲。

虚指正气不足,实指邪气盛实。虚态反映人体正气虚弱而邪气也不太盛。实态反映邪气太盛,而正气尚未虚衰,邪正相争剧烈。对虚实状态的辨析,可以掌握患者邪正盛衰的情况,为治疗提供依据,实态宜攻,虚态宜补。只有辨证准确,才能攻补适宜,免犯虚虚实实之误。

一、虚态

虚态,是对人体正气虚弱各种临床表现的病理概括。虚态的形成,有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和疾病耗损等多种原因。

二、实态

实态,是对人体感受外邪或体内病理产物堆积而产生的各种临床表现的病理概括。实态的成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外邪侵入人体,二是脏腑功能失调以致痰饮、水湿、瘀血等病理产物停积于体内。随着外邪性质的差异,致病之病理产物的不同,而有各自不同的证候表现。

三、虚实并存态

凡虚态中夹有实态,实态中夹有虚态,以及虚实齐见的,都是虚实并存态,如表虚里实、表实里虚、上虚下实、上实下虚等。由于虚和实错杂互见,所以在治疗上便有攻补兼施之法。但在攻补兼施中还要分别虚实的孰多孰少,因而用药就有轻重主次之分。虚实并存态,可细分为虚实并存、虚实转化、虚实夹杂、虚实真假。

第三节
虚实寒热表里——急诊辨证救治六纲九候

基于阴阳和的哲学理念,在三态论的指导下,归纳总结疾病的六种不同状态,为临床诊治奠定基础。通过四诊,收集临床资料,根据病位的深浅、病邪的性质、人体正气的强弱分析综合,归纳为六类不同的状态,称为六纲。六纲是分析疾病共性的辨证方法,在诊断过程中,有执简驭繁、提纲挈领的作用。六纲并不意味着把各种证候截然划分为六个类别,它们是相互联系而不可分割的。每两纲在三态指导下形成了三种证候。虚实寒热表里相互关联,形成了六纲九候的辨证救治体系。

急诊患者病情危急且复杂,疾病的变化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经常会出现六纲九候交织在一起的夹杂情况。在一定的条件下,疾病还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转化,如寒证化热、热证转寒、表证入里等。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有的出现一些与疾病性质相反的假象,如真寒假热、真热假寒、真虚假实、真实假虚等。因此,不仅要熟练掌握六纲的特点,还要注意它们之间的相兼、转化、真假,才能正确而全面地认识疾病,诊断疾病。

一、虚实三候

虚实是辨别邪正盛衰的两个纲领。

(一)虚证

虚证常表现为面色淡白或萎黄,精神萎靡,身疲乏力,心悸气短,形寒肢冷,自汗,大便滑脱,小便失禁,舌淡胖嫩,脉虚沉迟,或消瘦颜红,口咽干燥,盗汗潮热,舌红少苔,脉虚细数。

(二)实证

实证常表现为发热,腹胀痛拒按,胸闷,烦躁,甚至神昏谵语,呼吸气粗,痰涎壅盛,大便秘结,或下利,里急后重,小便不利,淋沥涩痛,脉实有力,舌质苍老,舌苔厚腻。

(三)虚实并存证

临床疾病是复杂的,具体到每一位患者,很少见到单纯的虚证和单纯的实证,更多是以虚实兼有的形式存在,因此,“虚实三候”中更应注重“虚实证”的辨别。

1.虚实并存

虚实并存,是指虚和实之间没有相关性,在发病上不存在相互影响,不同于虚实夹杂。当细辨之。

(1)体虚病实:指人体因为某些疾病处于虚证,突因某种病因发生急症,看似虚证,实因突发实证使虚象更为明显,是内伤基础加重之象。

(2)体实病虚:正常体壮之人,突发急症如创伤大失血,会短时间之内出现虚证。

2.虚实转化

疾病的发展过程是邪正斗争的过程,主要表现为虚实的变化。在疾病过程中,由于病邪久留,损伤正气,实证可转为虚证;亦有正气虚,脏腑功能失常,而致痰、食、血、水等凝结阻滞者,因虚致实证。

3.虚实兼夹

(1)实证夹虚:多发生于实证过程中正气受损者,亦常见于素有体虚而新感外邪者。其特点是以实邪为主,正虚为次。

(2)虚证夹实:多见于实证深重,拖延日久,正气大伤,余邪未尽者,亦可见于素体大虚,复感邪气者。其特点是以正虚为主,实邪为次。

(3)虚实并重:多为重症。多见于实证迁延时日,正气大伤,而实邪未减者,或原正气甚弱,又感受较重邪气者。其特点是正虚与邪实均十分明显,病情严重。

4.虚实真假

临证中当别其真假,以去伪存真,才不致犯“虚虚实实”之戒。辨虚实真假与虚实并存不同,应注意审察鉴别。

(1)真实假虚:指疾病本质属实证,但又出现虚之症象。如热结肠胃,痰食壅滞,大积大聚之实证,却见神情沉静、身寒肢冷、脉沉伏或迟涩等表现,古称之为“大实有羸状”。治疗应专力攻邪。

(2)真虚假实:指疾病本质属虚证,但又出现实的症象。如素体脾虚,运化无力,因而出现腹部胀满而痛、脉弦等表现,古人所谓“至虚有盛候”,就是指此而言。治疗应用补法。

虚实真假的鉴别,可概括为以下四点:脉象有力无力,有神无神,浮候如何,沉候如何。舌质胖嫩与苍老。言语发声的亢亮与低怯。体质的强弱,发病的原因,病的新久,以及治疗经过如何。

二、寒热三候

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阴盛或阳虚表现为寒证,阳盛或阴虚表现为热证。寒热辨证在治疗上有重要意义。《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两者治法正好相反,所以寒热辨证,必须确切无误。但临床疾病具有复杂性,“寒热证”比起单纯的寒证和单纯的热证,更为常见,因此,“寒热三候”中更应注重“寒热证”的辨别。

(一)寒证

寒证,是指疾病的本质属于寒性的证候。可以由感受寒邪而致,也可以由机体自身阳虚阴盛而致。由于寒证的病因与病位不同,又可分别出几种不同的证型。如感受寒邪,有侵犯肌表,有直中内脏,故有表寒、里寒之别。内寒的成因有寒邪入侵者,有自身阳虚者,故又有实寒、虚寒之分。

各类寒证的临床表现不尽一致,常见的有恶寒喜暖,面色㿠白,肢冷蜷卧,口淡不渴,痰、涎、涕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苔白润滑,脉迟或紧等。

(二)热证

热证,是指疾病的本质属于热性的证候。可以由感受热邪而致,也可以由机体自身阴虚阳亢而致。根据热证的病因与病位不同,亦可分别出几种不同的证型。如外感热邪或热邪入里,便有表热、里热之别。里热中,有实热之邪入侵或自身虚弱造成,则有实热和虚热之分。

各类热证的证候表现也不尽一致,常见的有恶热喜冷,口渴喜冷饮,面红目赤,烦躁不宁,痰涕黄稠,吐血衄血,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而干燥,脉数等。

(三)寒热证

寒热证,是指在同一患者身上同时出现寒证和热证,呈现寒热交错的现象,又可以细分为寒热错杂、寒热转化、寒热真假的不同。

1.寒热错杂

(1)上下寒热错杂:机体上部与下部的寒热性质不同,称为上下寒热错杂。包括上寒下热和上热下寒两种情况。上下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如以膈为界,则胸为上,腹为下。而腹部本身上腹胃脘又为上,下腹膀胱、大小肠等又属下。

1)上寒下热:是指机体在同一时间内,上部表现为寒、下部表现为热的证候。例如,胃脘冷痛,呕吐清涎,同时又兼见尿频、尿痛、小便短赤,此为寒在胃而热在膀胱之证候。此即中焦有寒,下焦有热,就其相对位置而言,中焦在下焦之上,所以属上寒下热的证型。

2)上热下寒:是指机体在同一时间内,上部表现为热、下部表现为寒的证候。例如患者胸中有热,肠中有寒,既见胸中烦热、咽痛口干的上热证,又见腹痛喜暖、大便稀溏的寒证,就属上热下寒证。

(2)表里寒热错杂:机体表里同病而寒热性质不同,称为表里寒热错杂。包括表寒里热和表热里寒两种情况。

1)表寒里热:为寒在表、热在里的一种证候。常见于本有内热,又外感风寒,或外邪传里化热而表寒未解的病证。例如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气喘,烦躁,口渴,脉浮紧,即是寒在表而热在里的证候。

2)里寒表热:为表有热、里有寒的一种证候。常见于素有里寒而复感风热,或表热证未解,误下以致脾胃阳气损伤的病证。如平素脾胃虚寒,又感风热,临床上既能见到发热、头痛、咳嗽、咽喉肿痛的表热证,又可见到大便溏泄、小便清长、四肢不温的里寒证。

寒热错杂的辨证,除了要辨别上下表里的部位之外,还要分清寒热的多少。寒多热少者,应以治寒为主,兼顾热证;热多寒少者,应以治热为主,兼顾寒证。

2.寒热转化

(1)寒证转化为热证:先有寒证,后来出现热证,热证出现后,寒证便渐渐消失,这就是寒证转化为热证。多因机体阳气偏盛,寒邪从阳化热所致,也可见于治疗不当,过服温燥药物。例如感受寒邪,开始为表寒证,见恶寒发热,身病无汗,苔白,脉浮紧。病情进一步发展,寒邪入里热化,恶寒症状消退,而壮热、心烦、口渴、苔黄、脉数等症状相继出现,这就表示其证候由表寒而转化为里热。

(2)热证转化为寒证:先有热证,后来出现寒证,寒证出现后,热证便渐渐消失,就是热证转化为寒证。多因邪盛或正虚,正不胜邪,功能衰败所致,也见于误治、失治损伤阳气的患者。这种转化可缓可急。如热病日久,阳气日耗,转化为虚寒病,这是缓慢转化的过程。如高热患者,由于大汗不止,阳从汗泄,或吐泻过度,阳随津脱,出现体温骤降、四肢厥冷、面色苍白、脉微欲绝的虚寒证(阳脱),这是急骤转化的过程。

寒热证的转化反映邪正盛衰的情况。由寒证转化为热证,是人体正气尚盛,寒邪郁而化热;热证转化为寒证,多属邪盛正虚,正不胜邪。

3.寒热真假

当寒证或热证发展到极点时,有时会出现与疾病本质相反的一些假象,如“寒极似热”“热极似寒”,即所谓真寒假热、真热假寒。这些假象常见于病情危笃的严重关头,如不细察,往往容易误治,后果严重。

(1)真寒假热:是内有真寒、外见假热的证候。其产生机制是由于阴寒内盛格阳于外,阴阳寒热格拒而成,故又称“阴盛格阳”。阴盛于内,格阳于外,形成虚阳浮越、阴极似阳的现象,其表现身热、面色浮红、口渴、脉大等似属热证,但患者身虽热却反欲盖衣被,渴欲热饮而饮不多,面红时隐时现,浮嫩如妆,不像实热之满面通红,脉大却按之无力,同时还可见到四肢厥冷、下利清谷、小便清长、舌淡苔白等症状。所以,热象是假,阳虚寒盛才是疾病的本质。

(2)真热假寒:是内有真热而外现假寒的证候。其产生机制,是由于阳热内盛,阳气闭郁于内,不能布达于四末而形成,或者阳盛于内,拒阴于外,故也称为“阳盛格阴”。根据其阳热闭郁而致手足厥冷的特点,习惯上又把它叫“阳厥”或“热厥”。其内热愈盛则肢冷愈严重,即所谓“热深厥亦深”。其表现手足冷、脉沉等,似属寒证,但四肢冷而身热,不恶寒反恶热,脉沉数而有力,更见烦渴喜冷饮、咽干、口臭、谵语、小便短赤、大便燥结或热痢下重、舌质红、苔黄而干等症。这种情况的手足厥冷、脉沉就是假寒的现象,而内热才是疾病的本质。

辨别寒热真假的要领,除了了解疾病的全过程外,还应注意体察以下几个方面:假象的出现,多在四肢、皮肤和面色方面,而脏腑气血津液等方面的内在表现则常常如实反映着疾病的本质。假热之面赤仅在颜颊上见浅红娇嫩之色,时隐时现,而真热的面红却是满面通红。假寒常表现为四肢厥冷,而胸腹部却是大热,按之灼手,或周身寒冷而反不欲近衣被,而真寒则是身体蜷卧,欲得衣被。

三、表里三候

表里是辨别疾病病位内外和病势深浅的纲领。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就躯壳与内脏而言,躯壳为表,内脏为里;就脏与腑而言,腑为表,脏为里;就经络与脏腑而言,经络为表,脏腑为里。从病势深浅论,外感病者,病邪入里一层,病深一层;出表一层,病轻一层。这种相对概念的认识,在六经辨证和卫气营血辨证中尤为重要。以上是广义之表里概念。狭义的表里,是指身体的皮毛、肌腠、经络为外,这些部位受邪,属于表证;脏腑、气血、骨髓为内,这些部位发病,统属里证。表里辨证,在外感病辨证中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察知病情的轻重,明确病变部位的深浅,预测病理变化的趋势。表证病浅而轻,里证病深而重。表邪入里为病进,里邪出表为病退。了解病的轻重进退,就能掌握疾病的演变规律,取得治疗上的主动权,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但是急症患者有存在其特殊性,病情发展迅速,表里之间难以分出明确的界限,常见到表证未解而里证已起,或发病即表现为“表里同病”,因此“表里证”是“表里三候”中的重点。

(一)表证

表证,是指六淫疫病邪气经皮毛、口鼻侵入时所产生的证候。多见于外感病的初期,一般起病急,病程短。表证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外感时邪,表证是由邪气入侵人体所引起;二是病情轻,表证的病位在皮毛肌腠,病轻易治。

临床表现:恶寒,发热,头身疼痛,舌苔薄白,脉浮,兼有鼻塞、流涕、咳嗽、喷嚏、咽喉痒痛等症。

(二)里证

里证,是疾病深在于里(脏腑、气血、骨髓)的一类证候。它是与表证相对而言的。多见于外感病的中、后期或内伤疾病。里证的成因,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表邪内传入里,侵犯脏腑所致;二是外邪直接侵犯脏腑而成;三是七情刺激、饮食不节、劳逸过度等因素,损伤脏腑,引起功能失调,气血逆乱而致病。

里证的范围甚广,除了表证以外,其他疾病都可以说是里证。里证的特点也可归纳为两点:一是病位深在;二是里证的病情一般较重。临床表现:里证病因复杂,病位广泛,症状繁多,常以或寒或热、或虚或实的形式出现,故详细内容见各辨证之中。现仅举几类常见症脉:壮热恶热,或微热潮热,烦躁神昏,口渴引饮,或畏寒肢冷,倦卧神疲,口淡多涎,大便秘结,小便短赤,或大便溏泄,小便清长,腹痛呕恶,苔厚脉沉。

(三)表里证

表里证,是表证和里证同时存在。人体的肌肤与脏腑是通过经络的联系、沟通而表里相通的。疾病发展过程中,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出现表里证错杂和相互转化。可细分为表里同病、半表半里证、表里出入三类。

1.表里同病 表证和里证在同一时期出现,称表里同病。这种情况的出现,除初病即见表证又见里证外,多因表证未罢,又及于里,或本病未愈,又加标病,如本有内伤,又加外感,或先有外感,又伤饮食之类。

表里同病的出现,往往与寒热、虚实互见。常见的有表寒里热、表热里寒、表虚里实、表实里虚等。

2.半表半里证 外邪由表内传,尚未入于里,或里邪透表,尚未至于表,邪正相搏于表里之间,称为半表半里证。临床表现: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口苦,咽干,目眩,脉弦等。这种关于半表半里的认识,基本上类同六经辨证的少阳病证。

3.表里出入

(1)表邪入里:凡病表证,表邪不解,内传入里,称为表邪入里。多因机体抗邪能力降低,或邪气过盛,或护理不当,或误治、失治等因素所致。例如,病表证,本有恶寒发热,若恶寒自罢,不恶寒而反恶热,并见渴饮、舌红苔黄、尿赤等症,便是表邪入里的证候。

(2)里邪出表:某些里证,病邪从里透达于外,称为里邪出表。这是由于治疗与护理得当,机体抵抗力增强的结果。例如内热烦躁,咳逆胸闷,继而发热汗出,或斑疹白㾦外透,这是病邪由里达表的证候。

表邪入里表示病势加重,里邪出表反映邪有去路,病势减轻。掌握表里出入的变化,对于判断疾病的发展转归具有重要意义。 /V3dIQvfCjLzpEC1J7Y2GsGMk8Alt36fvHQnbGw2tRwfJtwZSiAErGeZgnz+Zbw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