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章
妇科疾病的病因病机

妇科疾病主要表现在经、带、胎、产和妇科杂病诸方面,这与女性的生理特点是密切相关的。因此,其病因、病机、转归等都有独自的特点和规律,自成体系,妇科的病因与其他科有所不同。

女性在月经、带下、胎孕、产育的生理活动中,容易受到寒、热、湿邪的伤害;女性的上述生理活动是以血为用,且易耗血,机体常处于血感不足、气偏有余的状态,情绪易波动;女性由于生儿育女的生活环境和乐于奉献的精神,容易受到各种生活因素的困扰;同时由于先天禀赋的不同,后天营养状态和生活习惯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类型的体质。这些因素综合作用导致女性疾病的发生。特别值得提出的是女性疾病的病机与内、外等诸科疾病病机不同。女性疾病病位在胞宫、阴道和阴户。而女性在生理上,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的气血是通过冲、任、督、带四脉作用于胞宫,才使胞宫有经、带、胎、产的生理功能。所以妇科疾病病机必须是损伤了冲任督带(胞脉、胞络)的功能,才能导致胞宫发生经、带、胎、产、杂诸病。因此,妇科疾病病因病机与其他各科不同。

第一节 妇科疾病常见病因

导致妇女疾病的因素有淫邪因素、情志因素、生活因素和体质因素。淫邪因素之中以寒、热、湿为多发;情志因素方面以怒、思、恐为常见;生活因素主要指早婚多产、房事不节、饮食失调、劳逸过度、跌仆损伤、调摄失宜等;体质因素(包括先天因素)是指人的体质强弱而言,即脏腑、经络、气血功能活动的盛衰。淫邪因素、情志因素和生活因素都是致病的条件,它们作用于机体后能否发病,以及发病后的表现形式、程度与转归如何,是由体质强弱的因素来决定的,而妇科病证则常由脏腑、气血、冲任督带四脉和胞宫功能盛衰来决定。《素问·评热病论》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说明了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体质)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现将妇科疾病的致病因素及致病特点分述于下。

一、淫邪因素

风、寒、暑、湿、燥、火是自然界的气候变化,正常情况下为“六气”。若非其时有其气,则成为致病因素,称为“六淫邪气”。因其从外而侵,又称外邪。明代《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认为火邪即热邪,“夫六淫者,寒暑燥湿风热是也”。另一方面,由于体内阴阳之偏盛、偏衰,脏腑、气血调节之失常,亦可产生风、寒、湿、燥、热等内生之邪。

各种淫邪因素皆可导致妇科疾病的发生。但由于妇女的经、孕、胎、产均以血为用,而寒、热、湿邪尤易与血相搏而致病,故妇科疾病中以寒、热、湿邪较为常见。

(一)寒邪

1.外寒 寒邪由外及里,伤于肌表、经络、血脉,或由阴户而入,直中胞中,影响冲任。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其性收引、凝滞,易使气血运行不畅。《素问·举痛论》说:“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中则气不通。”若素体虚弱,腠理疏松,天气寒冷,当风受凉,以致感受寒邪,或适值经期、产后,血室正开,衣着不足,或冒雨涉水,以致寒邪由阴户上客,与血相搏结,使胞脉阻滞,而发生月经后期、月经过少、闭经、痛经、产后身痛、产后发热等。

2.内寒 多因脏腑阳气虚衰,寒从内生,或过服寒凉泻火之品,抑遏阳气,使阴寒内盛,血脉凝涩,冲任虚寒。内寒的产生,与脾肾阳虚相关。由于命门火衰,脾阳失于温煦,运化失职,开合失司,则阳不化阴,水湿、痰饮、瘀血内停,导致月经后期、闭经、崩漏、痛经、带下病、经行泄泻、经行浮肿、不孕症等。

(二)热邪

1.外热 多为外感火热之邪。热为阳邪,其性炎上,善行数变,易动血、伤阴、生风。热邪为患,易耗气伤津,导致壮热、汗出、口渴;热扰神明则神昏谵语;热极生风,则抽搐昏迷;热迫血行,则血不循经而发生各种出血证。在经期、孕期或产后,正气偏虚,热邪易乘虚而入,直中胞宫,损伤冲任,发生月经先期、月经过多、崩漏、经行发热、妊娠小便淋痛、产后发热等;若热邪结聚冲任、胞中,使气血壅滞,热盛则肿、热盛肉腐,则导致盆腔炎或阴疮等。

2.内热 多因脏腑阴血津液不足,阴不维阳;或素体阳盛,或过食辛热温补之品,或七情过激,五志化火,以致火热炽盛,热伤冲任,迫血妄行,导致月经先期、月经过多、经行吐衄、经行头痛、经行情志异常、胎漏、子痫、产后发热、阴疮等。

从热邪致病的证候而言,还有虚热、实热、热毒之分。临床上阴虚所致的内热称为虚热,症见月经淋漓不尽、产后发热等;情志化火、饮食不当及外感之热等称为实热,可导致月经过多、带下色黄等;热毒乃邪热炽盛,蕴积成毒,如感染邪毒之产后发热、癥瘕恶证复感染热毒之带下病等。

(三)湿邪

1.外湿 多是感受外在的湿邪,如气候潮湿、淋雨涉水、久居湿地而致。湿属于阴邪,其性重浊黏滞,易困阻气机,损伤阳气,病情缠绵;湿性趋下,易袭阴部。《素问·太阴阳明论》指出:“伤于湿者,下先受之。”湿与寒并,则成寒湿;湿郁日久,转化为热,则为湿热;湿聚成痰,则成痰湿;湿热蕴积日久,或感受湿毒之邪,浸淫机体,以致溃腐成脓,则为湿毒。湿邪易下客阴户,直中胞宫,下注冲任,引起带下病、阴痒或盆腔炎等。

2.内湿 《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内湿多归咎于脾,素体脾虚,或饮食不节、劳倦过度,脾阳不足,不能运化水湿,或肾阳虚衰,不能温煦脾土,化气行水,遂致湿从内生,久而酿成痰饮,痰湿停滞,流注冲任,伤及带脉。

湿为有形之邪,湿邪为患,因其留滞的部位、时间不同,可导致经行浮肿、经行泄泻、闭经、带下病、子肿、胎水肿满、产后身痛、不孕症等。

内湿与外湿又可相互影响,如湿邪外袭,每易伤脾;脾阳不足,则湿气不化。而脾虚之人,亦每易被湿邪入侵。

二、情志因素

喜、怒、忧、思、悲、恐、惊统称“七情”,是人类对外界刺激的情绪反应,也是脏腑功能活动的表现形式之一。若受到突然、强烈或持久的精神刺激,可导致七情太过,脏腑功能紊乱、气血失常,影响冲任,则发生妇科疾病。《素问·举痛论》说:“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说:“妇人从人,凡事不得专主,忧思、忿怒、郁气所伤,故经病因于七情者居多,盖以血之行止顺逆,皆由一气率之而行也。”《素问·阴阳别论》曰:“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素问·痿论》说:“悲哀太甚,则胞络绝,胞络绝,则阳气内动,发为心下崩”,指出七情内伤可导致闭经和血崩。《傅青主女科》有“郁结血崩”“多怒堕胎”“大怒小产”“气逆难产”“郁结乳汁不通”“嫉妒不孕”等记载。

情志致病主要影响脏腑之气机,使气机升降失常,气血紊乱。《灵枢·寿夭刚柔》认为:“忧恐忿怒伤气,气伤脏,乃病脏。”《素问·举痛论》说:“百病生于气也。”情志因素之中,以怒、思、恐对冲任之影响较明显。

(一)怒

精神抑郁,忿怒过度,常使气滞不畅,气逆冲上,进而引起血分病变,可致月经后期、痛经、闭经、崩漏、经行吐衄、妊娠呕吐、缺乳、癥瘕等。在脏腑之中又常伤及肝。《万氏妇人科·调经章》说:“女子之性,执拗偏急,忿怒妒忌,以伤肝气,肝为血海,冲任之系。冲任失守,血妄行也。”

(二)思

忧思不解,积念在心,每使气结,气机不畅,气结血滞,可致月经后期、月经过少、闭经、胎动不安、堕胎小产、缺乳、癥瘕等。在脏腑之中又常伤及脾胃,影响气血生化之源。《沈氏女科辑要笺正·月事不来》说:“经言‘不得隐曲’,即指所思不遂,谋虑怫逆而言,则心脾之营阴暗耗,而不月之病成矣。”

(三)恐

惊恐过度,常使气下、气乱,失去对血的统摄和调控,可致月经过多、崩漏、胎动不安、堕胎、小产等,甚或闭经。惊恐过度,在脏腑之中主要伤及肾。《妇科玉尺·月经》说:“经血暴下者……《黄帝内经》曰火主暴速,亦因暴喜暴怒忧结惊恐之致。”

总之,女性发生的怒、思、恐等强烈的情志变化,可以使整个机体气机失调,导致气血病变,并且可以导致肝、脾、肾三脏的功能失常。

三、生活因素

生活失于常度,或生活环境突然改变,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使脏腑、气血、冲任的功能失调而导致妇科疾病。常见的有房劳多产、饮食不节、劳逸失常、跌仆损伤等。

(一)房劳多产

1.性生活不节制 适时、适度的性生活是健康成年人的需要。而性生活过早、过频,则耗损肾精,损伤冲任。《褚氏遗书·本气》说:“合男子多则沥枯虚人,产乳众则血枯杀人。”《景岳全书·妇人规》曰:“妇人因情欲房事,以致经脉不调者,其病皆在肾经。”在经期、产后血室正开之时房事,邪毒易乘虚而入,邪气蕴留阴户、阴道、子门,或直入胞宫,流注于冲任,导致妇科疾病。《陈素庵妇科补解·经行入房方论》指出:“经正行而男女交合,败血不出,精射胞门,精与血搏,入于任脉,留于胞中,轻则血沥不止,阴络伤则血内溢,重则瘀血积聚,少腹硬起作痛。”孕期不节房事,易伤动胎气,发生胎漏、胎动不安,甚或堕胎、小产。

2.孕产频多 《经效产宝》指出:“若产育过多,复自乳子,血气已伤。”生育过多或堕胎、小产过频,均可影响脏腑气血,导致月经不调、阴挺等。

(二)饮食不节

1.饥饱失常 饮食均衡是人生命活动的基本保证。若饮食不足,或偏食、厌食,气血生化之源匮乏,后天不能充养先天,肾精不足,天癸、冲任失养,导致月经过少、闭经、胎萎不长等。若饮食过度,暴饮暴食,膏脂厚味损伤脾胃,脾失运化,中焦积滞乃生。《素问·痹论》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脾虚痰饮内蕴,引起月经后期、闭经、不孕症等。

2.饮食偏嗜 若过食辛辣燥热之品,则热从内生,迫血妄行,引起月经先期、月经过多、崩漏、经行吐衄、胎漏、产后恶露不绝等。若过食生冷之品,可致血脉凝滞,血行受阻,气血运行不畅,发生痛经、月经过少、闭经。《景岳全书·妇人规》谓:“凡经行之际,大忌辛凉等药,饮食亦然。”妊娠期饮食过度偏嗜,或烟酒过量,或药食不慎,可影响胎元,甚或引起堕胎、小产。

(三)劳逸失常

劳逸适度有助于气血的运行;正常的休息可以舒缓疲劳,调节身体。但过劳过逸,皆可致病。妇女在月经期、妊娠期和产褥期更应注意劳逸结合。《素问·举痛论》说:“劳则气耗。”经期过度劳累或剧烈运动,如参赛角逐、负重行走等,易导致气虚冲任不固,引起月经过多、经期延长、崩漏。妊娠期劳倦过度或负重劳累,气虚系胞无力,可致胎漏、胎动不安、堕胎、小产。产后过早过劳,可导致恶露不绝、阴挺等。生活过于安逸,也可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素问·宣明五气》谓:“久卧伤气,久坐伤肉。”《格致余论·难产论》认为,“久坐,胞胎因母气不能自运”,可致难产。

(四)跌仆损伤

跌仆及手术创伤可直接损伤冲任,引起妇科疾病。若妊娠期起居不慎,跌仆闪挫,或挫伤腰腹,可致堕胎、小产;若遇意外撞伤,损伤下焦,可引起痛经、闭经或崩漏;若跌仆损伤阴户,可致外阴血肿;手术、金刃所伤,亦可引起妇科疾病。

(五)环境影响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对自然环境造成影响,化学排放物对空气、水源和土壤的污染,带来了危及人类健康的环境问题。环境污染已成为现代致病因素。环境中的某些化学物质,如农药、染料、洗涤剂、塑料制品、食品添加剂及包装材料等,可以通过食物或生物链进入动物和人体内,干扰内分泌系统功能,对生殖产生影响,被称为“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可引起月经不调、堕胎、小产和不孕症等。重金属污染可能对胎儿与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噪音、放射线及辐射等物理因素对生殖的影响亦不容忽视。严重或长期的噪声污染使孕妇焦虑、惊恐,易引起各种并发症,影响胎儿发育。接触大剂量放射线可导致胎儿畸形、流产。

环境因素还可能引起一些“胎源性疾病”。《素问·奇病论》指出:“病名为胎病,此得之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惊,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子发为癫疾也。”出生缺陷的原因复杂,包括遗传、环境因素等。

环境因素有时潜伏在体内,待机而发,并与体质因素、生活因素、情志因素等相互影响,必须注重综合预防。

四、体质因素

体质,中医称为“禀赋”。清代《通俗仿寒论》始有“体质”之词。体质禀受于父母,并受到后天环境、生活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而逐渐形成。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及辨证论治过程中,体质因素均不可忽视。体质的差异,往往影响对某种致病因素的易感性,亦可影响发病后的证候表现及疾病的传变。《灵枢·百病始生》说:“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这说明体质因素的重要性。同时,不同类型的体质因素,可能影响机体对某种致病因素的易感性。吴德汉《医理辑要》说:“要知易风为病者,表气素虚;易寒为病者,阳气素弱;易热为病者,阴气素衰;易伤食者,脾胃必亏;劳伤者,中气必损。须知发病之日,即正气不足之时。”可见在同样的生活环境中,体质强健者在致病因素作用下可以不病,而体质虚弱者经受不了致病因素的攻击而发生疾病。

人体由于先天禀赋的不同,后天营养状态和生活习惯的影响,可以形成不同类型的体质。有的人素禀阳盛,经常便秘、手足心热;有的人素禀阴盛,经常便溏、畏寒肢冷。不同类型的体质,同一因素致病可有不同临床表现。同样是先天不足、早婚多产、房事不节以致损伤肾气,但结果不同。有的人主要损伤了命门真火,而表现为肾阳虚衰诸证,如肾阳虚型经行泄泻、带下、子肿、不孕等;有的人主要是耗伤了阴精真水,而表现为肾阴亏损诸证,如肾阴虚型崩漏、闭经、经断前后诸证、胎动不安等。又如,同样是感受湿邪,但由于体质阴阳盛衰的不同,而结果各异。有的湿邪从阳化热,表现为湿热诸证,如湿热型带下病、阴痒等;有的湿邪从阴化寒,表现为寒湿诸证,如寒湿凝滞型痛经、闭经等。此外,体质强健者,病轻而易治;体质虚弱者,病重而难愈。

然而,体质并不等同于中医证候。某些体质到绝经前后期,体内气血阴阳发生变化时而引发病证,如经断前后诸证。某些平素阴虚阳亢体质者,如遇妊娠气血下聚以养胎则阳亢更加严重,故容易发生子晕、子痫;某些体质类型容易发生痛经、经行前后诸病,但在非行经期可如常人,只是在月经期或月经前后阴阳气血变化较剧烈之时,又受到情志因素、生活因素等致病因素的影响,体质因素就会成为发病条件之一而引发疾病。

由此可见,体质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和预后的整个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第二节 妇科疾病的主要病机

妇科疾病的病理机制,可以概括为三个大的方面:脏腑功能失常影响冲任为病;气血失调影响冲任为病;直接损伤胞宫影响冲任为病。

妇科疾病病机与内科、外科等其他各科疾病病机的不同点,在于妇科疾病病机必是损伤冲任(督带)为病。在生理上胞宫是通过冲任(督带)和整体经脉联系在一起的,在病理上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失调等只有在损伤了冲任(督带)的功能时,才能导致胞宫发生经、带、胎、产、杂等诸病。历代医家多是以此立论。

《诸病源候论》论妇人病,凡月水不调候五论、带下候九论、漏下候七论、崩中候五论,全部以损伤冲任立论;《校注妇人良方》称:“妇人病有三十六种,皆由冲任劳损而致,盖冲任之脉为十二经之会海。”《医学源流论》说:“凡治妇人,必先明冲任之脉……冲任脉皆起于胞中,上循背里,为经脉之海,此皆血之所从生,而胎之所由系,明于冲任之故,则本源洞悉,而候所生之病,则千条万绪,以可知其所从起。”李时珍更明确地说:“医不知此,罔探病机。”这说明必须突出“冲任损伤”在妇科疾病病机中的核心地位。

一、脏腑功能失常影响冲任为病

中医学认为脏腑功能活动是人体生命的根本。脏腑功能失常可以导致气血失调,影响冲任督带和胞宫的功能,导致妇科经、带、胎、产诸病的发生,其中与肾、肝、脾的功能失常关系密切。

(一)肾

肾藏精,主生殖,胞络系于肾。五脏之真,唯肾为根,故五脏之伤,穷必及肾。肾在妇科疾病病机中占有特殊重要的位置,若先天不足、早婚多产、房事不节、劳繁过力或惊恐过度均可损伤肾气,影响冲任、胞宫的功能而发生妇科疾病。由于机体阴阳盛衰的不同,以及损伤肾气、肾阴、肾阳的不同,因此在临床上有肾气虚、肾阴虚、肾阳虚等不同证型。

1.肾气虚 肾气,乃肾精所化之气,概括肾的功能活动。肾气的盛衰,天癸的至与竭,直接关系到月经、带下与胎产。若肾气不足,则冲任不固,系胞无力,可致阴挺;冲任不固,胎失所系,可致胎动不安;冲任不固,封藏失职,可致崩漏;冲任不固,血海失司,蓄溢失常,可致月经先后无定期;冲任不固,不能摄精成孕,可致不孕等病。

2.肾阴虚 肾阴,指肾所藏之阴精,是肾气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所谓肾精足则肾气盛。若肾阴亏损,则精亏血少,冲任血虚,血海不按时满溢,可致月经后期、月经过少、闭经;冲任血虚,胞脉失养,可致经断前后诸证;冲任血虚,胎失所养,可致胎动不安;冲任血虚,不能凝精成孕,可致不孕。若肾阴亏损,阴虚内热,热伏冲任,迫血妄行,则致月经先期、崩漏等。

3.肾阳虚 肾阳,即命门之火,是机体温煦气化的原动力。同样肾阳的功能也是以肾精为基础的,肾阳虚是肾气虚的进一步发展。若肾阳不足,冲任失于温煦,胞脉虚寒,可致痛经、妊娠腹痛、胎动不安、不孕等;冲任失于温煦,胞脉虚寒,血行迟滞,可致月经后期、月经过少,甚至血海不满而致闭经。经期血气下注冲任,命火愈衰,可致经行泄泻;气化失常,湿浊下注冲任,带脉失约,可致带下病;孕期冲任养胎,胎阻气机,湿浊泛溢肌肤,可致妊娠肿胀等病。

(二)肝

肝藏血,调节血量;主疏泄,而司血海,性喜条达;通调气机,体阴而用阳,助脾胃消食运化。若素性抑郁,忿怒过度,或肝血不足,肝阳偏亢,均可使肝的功能失常,表现其易郁、易热、易虚、易亢的特点,影响冲任、胞宫的功能,导致妇科疾病的发生。

1.肝气郁结 若情志不畅,肝气郁结,则血为气滞,冲任失畅,血海蓄溢失常,可引起月经先后无定期、经量多少不定;冲任失畅,胞脉阻滞,可引起经行不畅、痛经、闭经等。

2.肝郁化热 若肝郁化热,热伤冲任,迫血妄行,可引起月经先期、月经过多、崩漏等;肝郁化热,经期冲脉气盛,气火循经上犯、损伤阳络,可致经行吐衄。

3.肝经湿热 若肝气犯脾,肝郁化热,脾虚生湿,湿热蕴结,下注冲任,带脉失约,可引起带下病、阴痒、阴肿、阴痛。

4.肝气犯胃 若肝气犯胃,孕期冲脉气盛,夹胃气上逆,可引起妊娠呕吐。

5.肝阳偏亢 若肝血不足,孕后血聚冲任养胎,肝血愈虚,肝阳偏亢,可引起妊娠眩晕,甚则肝风内动,发为妊娠痫证。若在产后,可致产后痉证。若肾阴不足,致肝阳偏亢者,可致经断前后诸证。

(三)脾

脾主运化,与胃同为气血生化之源,为人体后天之本;脾司中气,其气主升,对血液有收摄、控制和保护作用。若饮食失节、劳倦过度、减肥调养失宜或忧思不解,均可损伤脾胃,影响冲任、胞宫的功能,而发生妇产科疾病。

1.脾气不足 若脾气不足,则冲任不固,血失统摄,可致月经先期、月经过多、崩漏等;冲任不固,胎失所载,可致胎动不安、胎漏、堕胎、小产等;冲任不固,系胞无力,可致阴挺。

2.脾虚血少 若脾虚血少,化源不足,冲任血虚,血海不能按时满溢,可致月经后期、月经过少、闭经等;冲任血虚,胎失所养,可致胎动不安、堕胎、小产等。

3.脾阳不振 若脾阳不振,湿浊内停,下注冲任,痰浊阻滞胞脉,可致月经后期、闭经,甚至不能摄精成孕而致不孕;湿浊内停,下注冲任,带脉失约,任脉不固,可致带下病;湿浊内停,孕期冲脉气盛,夹痰饮上逆,可致妊娠呕吐;湿浊内停,孕期冲任养胎,胎阻气机,湿浊泛溢于肌肤,可致妊娠肿胀。

(四)心

心藏神,主血脉。若忧思不解,积念在心,阴血暗耗,心气不得下达,冲任血少,血海不能按时满盈,可致月经过少、闭经;阴血不足,心火偏亢,届绝经之年,肾水不足,不能上济心火,可致经断前后诸证;心火偏亢,移热小肠,传入膀胱,可致妊娠小便淋痛;营阴不足,神失所养,可致脏躁。

(五)肺

肺主气,主肃降,朝百脉而通调水道。若阴虚肺燥,经期阴血下注冲任,肺阴愈虚,虚火上炎,损伤肺络,可致经行吐衄;孕期肃降失职,则致妊娠咳嗽。若肺气失宣,水道不利,可发生妊娠小便不通、产后小便不通。

二、气血失调影响冲任为病

气血失调,是妇科疾病中一种常见的发病机制。由于经、孕、产、乳都是以血为用,而且皆易耗血,所以机体常处于血分不足、气偏有余的状态。《灵枢·五音五味》说:“妇人之生,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以其数脱血也。”由于气血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滋生的。伤于血,必影响到气;伤于气,也会影响到血。所以临证时应该分析是以血为主,或以气为主的不同病机。如前所述,情志变化主要引起气的失调,而寒、热、湿邪则主要引起血的失调。当然,脏腑功能失常亦可导致气血失调。明确这一病机要点可以为审因论治提供线索。兹将气血失调具体病机分述如下。

(一)气失调

气是指在人体内流动着的精微物质,也是脏腑经络活动能力的表现,它涵盖了元气、宗气、卫气、营气的全部功能。在病因里已经叙及情志变化主要引起气分病变,当然脏腑功能失常,亦可引起气分病变。气分病变的主要证型有气虚、气滞、气逆、气寒和气热。

1.气虚 气虚则冲任不固,血失统摄,可致经行先期、月经过多、崩漏、产后恶露不绝;冲任不固,不能载胎,则胎动不安;气虚,冲任胞宫气弱,无力送胞,可致胞衣不下;气虚下陷,冲任不固,系胞无力,则阴挺。气虚卫表不固,产后腠理不实,而致产后自汗;气虚卫表不固,易感外邪,可致产后发热、产后身痛。

2.气滞 气郁、气结则气滞。气滞可以引起疼痛,其痛以胀为主,痛无定处。气滞血滞,冲任失畅,血海失司,可致月经先后无定期;冲任失畅,血行迟滞,可致月经后期;气滞,冲任失畅,经期冲脉气血充盛,可致经行乳房胀痛;冲任失畅,产后阻滞乳汁运行则缺乳。气滞血瘀,冲任阻滞,可致痛经、闭经、癥瘕、不孕等。气滞湿郁,经期气血壅滞冲任,湿浊宣泄不利,可致经行浮肿;气滞湿郁,痰湿内生,下注冲任,胞脉阻滞,可致月经后期、闭经、不孕;气滞湿郁,孕期冲任养胎,胎阻气机,湿浊泛溢于肌肤,而致妊娠肿胀。气郁化热,热伤冲任,迫血妄行,可致月经先期、崩漏。气郁化火,经期冲脉气盛,气火上逆,扰犯神明,可致经行情志异常。

3.气逆 怒则气上,经行之际,血气下注冲任,冲脉气盛,则气逆冲上,损伤阳络,可致经行吐衄;孕期血气下注冲任,冲脉气盛,则气逆冲上,可致妊娠呕吐;孕期冲脉气盛,气逆冲上,肺失肃降,而致妊娠咳嗽。

4.气寒 寒伤阳气,或素体阳虚,寒自内生,可见气寒。临床月经后期、月经过少、痛经、闭经、不孕、妇人腹痛等多有气寒之征。

5.气热 五志化火,或感受热邪,入里化热,可见气热。气火上炎可见经行吐衄;湿热蕴结致妇人腹痛,感染邪毒致产后发热等病,多有阳明经证和腑证等气热之征。当然临床上月经先期、月经过多、崩漏等也有气热之证。

(二)血失调

血乃中焦脾胃所纳水谷化生之精微物质,上输于肺心变化为赤色的血,亦可由肾精化生而来。血循行于脉道之中,内养五脏六腑,外濡形体肌肤,是人体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在病因里已叙及寒、热、湿邪主要引起血的失调,同样脏腑功能失常,亦可引起血的失调。血的失调主要证型有血虚、血瘀、血热、血寒等。

1.血虚 血虚成因一是由于化源不足,二是由于经、孕、产、乳失血、耗血过多。血虚,冲任血少,血海不按时满溢,导致月经后期、月经过少、闭经;冲任血少,胞脉失养,导致痛经、妇人腹痛;冲任血少,胎失所养,导致胎动不安、滑胎、胎萎不长;冲任血少不能凝精成孕,导致不孕;冲任血少、乳汁化源不足,导致产后缺乳。

2.血瘀 离经之血,未排出体外,停滞体内(如异位妊娠、黄体破裂等引起的盆腔内积血);或脉中之血,为寒热邪气所阻,或气虚、气滞不能行血,均可导致血瘀。血瘀的特点是引起疼痛,以刺痛为主,痛处固定不移。血瘀,冲任阻滞,胞脉不畅,导致经行不畅、经期延长、痛经、产后腹痛;冲任阻滞,瘀停胞脉,导致闭经、癥瘕、异位妊娠;瘀停胞脉,血不归经,可致崩漏;瘀停胞脉,不能摄精成孕,可致不孕。瘀阻冲任,气机不畅,营卫不通,可致产后发热;瘀阻冲任,絪缊之时,阳气内动,引动瘀血,血不循经,可致经间期出血。

3.血热 血热多见于感受热邪;五志过极化火,移于血分;嗜食辛辣助阳之品,引起血热;素体阴分不足,阴虚内热者有之。血热,热伤冲任,迫血妄行,可致月经先期、月经过多、崩漏、产后恶露不绝;热扰冲任,损伤胎气,可致胎动不安;热伤冲任,热与血结,阻痹胞脉,不通则痛,可致产后腹痛。阴虚血热,热伏冲任,亦可迫血妄行,导致月经先期、崩漏,但血量甚少。血热兼湿者,湿热下注冲任,可致带下病、阴痒;湿热与血搏结,瘀阻冲任,胞脉失畅,可致妇人腹痛;湿热蕴结于冲任,絪缊之时,阳气内动,迫血妄行,而致经间期出血。

4.血寒 感受寒邪,过食生冷,冒雨涉水,久居阴湿之地,或素体阳气不足,均可导致寒与血结。血寒,寒客冲任,胞脉阻滞,血为寒凝,可致月经后期、月经过少、痛经、闭经、癥瘕、产后腹痛等;寒客冲任,不能摄精成孕,而致不孕。阳虚内寒者,生化失期,气虚血少,冲任不足,亦可致月经后期、月经过少、痛经,但其经血色淡。血寒兼湿者,寒湿凝滞,瘀阻冲任,血行不畅,可致痛经、闭经、妇人腹痛;寒湿客于冲任,寒湿生浊伤胎,可致鬼胎;寒湿客于冲任,痰瘀交阻,阴部肌肤失养,可致阴疮。

(三)气血同病

气血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化生的,血伤要影响气,气伤也要影响血,只是所伤先后不同而已。在临床上最常见的气血同病证型有气血虚弱和气滞血瘀。

1.气血虚弱 气虚者,血失气化,不能变化而赤,致令血少;血虚者,气失所养,失去其运行、推动和化生能力,致令气弱。气虚则血少,血虚则气弱,气血虚弱是临床常见的证型。气血虚弱,冲任不足,气血上不能荣头目,外不荣四肢百骸,可致经行头痛、经行眩晕、经行身痛等;冲任不足、气虚不能载胎,血虚不能养胎,可致胎动不安、滑胎、胎萎不长;冲任不足,气虚清阳不升,血虚髓海失养,可致妊娠眩晕;冲任不足,无力送胎,可致过期不产、难产等。

2.气滞血瘀 气滞者,气不行血则血行不畅,可致血瘀;血瘀者,瘀血阻滞气机,气行不畅,而致气滞。可见气滞可致血瘀,血瘀可令气滞,气滞血瘀是临床常见证型。气滞血瘀,瘀滞冲任,血行不畅,可致痛经、妇人腹痛;瘀滞冲任,血行受阻,可致闭经;瘀滞冲任,胞脉不畅,孕卵阻滞可致异位妊娠;瘀滞冲任,瘀结胞中,瘀血伤胎,可致鬼胎;瘀滞冲任,胞脉壅阻,不能运胎,可致过期不产、难产等。

三、直接损伤胞宫影响冲任为病

经期或产时忽视卫生,感染邪毒,搏结胞宫,损伤冲任,可致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病、产后发热等。久居湿地,冒雨涉水,或经期游泳,寒湿之邪侵袭胞宫,客于冲任,血为寒湿凝滞,可致痛经、闭经、癥瘕等。跌仆闪挫、外伤(含宫腔手术创伤)、房事不节,或“合之非道”(不洁性交或经期性交),可直接伤及胞宫,冲任失调,导致月经不调、崩漏、胎动不安、堕胎小产、不孕、带下病、妇人腹痛等。

综上所述,三种病机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如脏腑功能失常,可导致气血失调;气血失调,也能使脏腑功能失常;同样直接损伤胞宫,可能导致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失调。总之,不论何种致病因素损伤了机体,不论病变起于哪个脏腑,是在气还是在血,其病机反应总是整体的,都是损伤了冲任(督带)生理功能才发生妇产科疾病的。懂得这些,才能从错综复杂的变化中,找出经、带、胎、产、杂等诸病病机的关键所在,最后做出比较正确的诊断。 9QjA1tAYT9hFQImpEDdHNUYb58IoOgEbW70oBJSQdg91BzTTgYhzSMzxzRcD/JK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