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语(Lingua Latina)是人类的古老语种之一,在其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本身特有的历史性、广泛性和适应性,是法语、意大利语、罗马尼亚语等欧洲多种现代语言的母语或基础语言,所以有“万语之母”的称谓。现在拉丁语已不再作为日常口语应用,主要用于医学、生物学等学科,且仍以国际科学用语著称于世界。
拉丁语是医药卫生学界通用的国际学术用语,也是医药卫生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基本工具之一,因此教育部将拉丁语列为全国高中级医药院校的专业基础课程。
拉丁语原本是居住在意大利中部拉丁姆地区(Latium,意大利语为Lazio)台伯(Tiberis)河入海口附近的拉丁部落使用的语言。公元前753年,拉丁人以罗马城为中心,不断增强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公元前509 年,罗马共和国建立,拉丁语成为罗马共和国的官方语言。后因为发源于此的罗马帝国势力扩张,拉丁语广泛传播到罗马帝国境内。在罗马帝国全盛时期,随着罗马人军事、政治和经济势力的扩张,拉丁语作为官方行政语言传播到欧洲、亚洲、非洲,成为当时罗马帝国核心地区使用的语言。同时,拉丁语还是教会的官方语言,在5~15世纪,拉丁语是教会统治下的宗教、文化和行政用语,又是西欧各民族间的交际用语。
5世纪,罗马帝国崩溃。至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以后,原先为罗马帝国统治的各国家、地区人民,逐渐以本地区的方言结合拉丁语,分别派生出葡萄牙语、西班牙语、法语、意大利语、罗马尼亚语等多种近代语言,形成了新的拉丁语系语言。随着历史、社会的发展,这些民族语言逐渐代替了拉丁语。在日常生活中拉丁语逐步被取代,只有梵蒂冈教会仍在使用。
但是,因为拉丁语词汇(其中包括大量来源于希腊语的词汇)中有着丰富的构词词素,可用以构成新的科学术语,而且拉丁语语音明确,语法严谨,词意确切,并且历史上很多原始文献和学术著作大多数是由拉丁语写成的。因此,拉丁语在学术领域里一直拥有重要地位,特别在许多学术领域,拉丁语起到了统一科学名词、学术术语的重要作用。大量的拉丁语科技术语和缩写词至今仍被广泛应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在医学、药学、生物学中更是如此。例如生物分类法的命名规则、中(生)药命名规则、医学处方等仍使用拉丁语;化学元素、生物学名及其描述、解剖学名、疾病名等均以拉丁语词汇为规范。为了便于国际交流,拉丁语仍被继续沿用,现在已成为许多学科使用的国际学术用语。拉丁文字和拉丁词汇已成为人类共有的语言资源。
在中医药学领域,自古就与拉丁语有着多方面的联系和应用。
拉丁语在欧、亚、非三大洲(主要是在欧洲)的学术界,经过千百年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医学文明的基础。自古至今,国际上的学术用语,特别是医学术语均沿用拉丁文。诞生于东方文明的中医药学与拉丁语在对世界的认知、医药的理解、药物的应用等许多方面有着不谋而合之处。例如地榆拉丁名为 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其中属名Sanguisorba来自拉丁语Sanguis(血)+sorba(吸收),指本属某些植物具有止血的效能,种加词officinalis其意为“可药用的”;而中医药认为地榆可入药,具有凉血止血等功效。这种中医药与拉丁语在医药认知过程中殊途同归的案例在《中药拉丁语》学习中还有许多。这些都充分证明了,从古至今作为中华文明杰出代表的中医药学的科学性、兼容性和适用性,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世界观、价值观、生命观、健康观和方法论兼具科学和人文的双重属性。作为世界医药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从未缺席,并将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我国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 Compendium of Materia Medica )自17世纪以来先后被译成拉丁文等多种文字,促进了其在世界范围的流传。《本草纲目》的有关内容曾被著名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以及后来的《大英百科全书》所引用,对全世界自然科学做出了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
世界各国医学工作者早在1895年就共同做出了以拉丁语为医药界国际用语的决定,规定正规的医药名称和处方均用拉丁语书写,作为世界著名传统医学体系的中医药学亦应遵循。
药用植物分类和中药来源鉴定的最终目的是确定中药的正品来源,明确其学名。拉丁语是中药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基本工具之一。作为中药材来源的植物、动物和矿物,在国际上均以拉丁语命名的学名作为植物、动物国际统一的名称。例如,益母草在我国不同地区有不同的习用名称,如东北称坤草,江苏部分地区称田芝麻,浙江称角胡麻,四川称青蒿,福建称野故草,广东称红花艾,广西称益母菜,青海称千层塔,云南称透骨草等,其他国家对益母草也有习用的本地植物名,这对于中药质量标准的制定以及科学普及和国际交流都是不利的。而益母草在国际上统一的拉丁语学名是 Leonurus japonicus Houtt.,当标注上了这个拉丁学名后,国内外相关专业领域的学者都能够了解和认知,起到了统一名称、纠正混乱与促进交流的作用。
中药材的拉丁名命名是以其基原植物或动物的学名为基础,加上中药的药用部位构成。1963年以来的各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中,中药材及其饮片的规范名称均包括汉字、汉语拼音和拉丁语名称三部分。如《中国药典》(2020年版)中药材人参的拉丁语名称为Ginseng Radix et Rhizoma、羚羊角的拉丁语名称为Saigae Tataricae Cornu、芒硝的拉丁语名称为Natrii Sulfas、益母草流浸膏的拉丁语名称为Leonurus Liquid Extract、法半夏的拉丁名称为Pinelliae Rhizoma Praeparatum。用拉丁语规范中药材及其提取物和中药炮制品的名称,可以有效地解决中药实际应用中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等混乱现象。有利于中药名称的规范化、科学化和国际化,有利于促进中医药的国际交流,加快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
国内外的药物命名除以本民族语言文字和英语命名外,也以拉丁语命名的药物名称作为国际上医药工作者共同理解的名称。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药典与药物学专著,对所列药物都标注了拉丁语名称。
另外,拉丁语还应用于医学相关学科中。例如,解剖学中的解剖学名、人体寄生虫学中的寄生虫学名、医用微生物学中的微生物学名,生物学、农学中的生物、农作物学名等,国际上均以拉丁语命名的学名作为统一名称。而且国际生物学术组织规定,凡发布新的生物物种要应用拉丁语进行合格的命名并描写其形态特征,在规定的学术刊物上合格发表,才能得到国际学术界的认可。国际化学学术组织规定,化学元素和化学成分化合物名也以拉丁语命名作为国际统一的名称。
中药拉丁语为中药学、中药资源学和药学、护理学等有关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同时又是一门外语课。在学习过程中,必须遵循外语学习的一般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密切结合中药命名法、药品命名方法、生物命名方法和医学处方术语等专业知识、专业词汇,以达学以致用的目的。
《中药拉丁语》主要包括语音、语法、生物与药物命名、医药处方四部分。本版教材增加了与中药学科相关的新方法、新技术、新概念等拉丁语表述方法,使其具有较强的新颖性、适用性和指导性。同时结合教学需求,充分体现教科书重点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适合教学和学习的需要。
1.语音部分
掌握拉丁语字母的正确名称音、发音,熟悉拉丁语拼音规则,掌握单词的音节划分和确定词重音的有关规则。熟悉常用药用植物拉丁名、中药材拉丁名的正确读音。
2.语法部分
结合中药专业实际,掌握名词、形容词的有关语法,熟悉动词、副词、前置词、连接词、数词的有关语法内容。
3.词汇部分
熟悉每节课介绍的生词和常用词汇。重点掌握常用药用动物和植物的学名、药用部位拉丁名、常用中药材拉丁名、化学药品拉丁名、各种剂型拉丁名。
4.生物与药物的命名部分
掌握动植物国际命名法、我国中药材命名规则,熟悉化学元素命名、化合物命名、生物制品等药品的命名等。
5.医药处方部分
掌握标准医药处方的规则要求和处方常用缩写词等内容。
本教材每部分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每节课后有练习。另附语法、语音和中药资源、药用植物等课程相关内容的附录,供学生学习。
学习拉丁语时,要以语音为基础,学会必要的语法规则,熟记常用词汇,进而掌握各类药物的命名方法和书写与认读处方的拉丁语知识。学习方法同其他外语学习一样,要多听、多读、多写、多译,反复练习,加强记忆,确切掌握,正确运用。
从以上简要的介绍中可以看出,随着我国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的不断发展,拉丁语对医药工作者来说,是必须具备的基本工具之一,广大医药卫生工作者都应学会和应用这一语言工具,为加快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交流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