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汤剂

一、概述

汤剂(decoction)亦称汤液,系指将饮片加水煎煮,去渣取汁而得到的液体制剂。汤剂主要供内服,也可供含漱、熏蒸、洗浴用,分别称之为含漱剂、熏蒸剂、浴剂。

汤剂是我国应用最早的剂型之一,也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主要剂型。相传早在商汤时期,伊尹首创汤剂,并著有方剂与制药技术专著《汤液经》。历代医著对汤剂的煎煮和服用方法及随证加减运用十分重视,多有阐述。在长期医疗实践中,汤剂不断发展和完善,历经数千年不衰而沿用至今。汤剂组方灵活,可随证加减用药,适应中医辨证施治的需要;溶剂价廉易得,制法简单易行,且奏效较为迅速,古人云“汤者荡也,去大病用之”。但汤剂也存在需临用前煎煮制备、药液味苦量大、脂溶性和难溶性活性成分浸提不完全等缺点。汤剂外观似为混悬液,实系液体复合分散体系,药物以离子、分子或液滴、不溶性固体微粒等多种形式存在于汤液中。

二、汤剂的制备

(一)制法

汤剂采用煎煮法制备。在饮片中加适量水浸渍适当时间,加热至沸,并维持微沸状态一定时间,滤取煎出液,药渣再依法加水煎煮1~2次,合并各次煎液,即得。煎液量一般儿童每剂为100~300mL,成人每剂为400~600mL。通常每剂按两份等量分装,或遵医嘱。

(二)注意事项

1.煎煮条件的控制 汤剂制备时必须按照正确的方法,从加水量、煎煮火候、煎煮时间和次数等各个环节严格把关。

煎药器具的选用:传统多用砂锅。不锈钢容器耐腐蚀,大量制备时多选用。目前医院煎药多采用电热或蒸汽加热自动煎药机。

煎煮用水及加水量:煎煮应使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饮用水,用水量一般以浸过药面2~5cm为宜,花、草类药物或煎煮时间较长者应酌量加水。待煎饮片应在煎煮前先行浸泡,以利有效成分的煎出。浸泡时间一般不少于30min。

煎煮火候:一般选择沸前“武火”,沸后“文火”。煎药时应当防止药液溢出、煎干或煮焦。煎干或煮焦者禁止药用。

煎煮时间:煎煮时间应根据方剂的功能主治和药物的功效确定。通常第一煎煮沸后再煎煮20~30min;解表类、清热类、芳香类药物不宜久煎,煮沸后再煎煮15~20min;滋补药物先用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慢煎40~60min。第二煎的煎煮时间应当比第一煎的时间略缩短。煎药过程中要搅拌药料2~3次。

煎煮次数:一般煎煮2~3次。对组织致密、有效成分难以浸出的饮片,可适当增加煎煮次数或延长煎煮时间。药料应当充分煎透,做到无糊状块、无白心、无硬心。

2.特殊中药的处理 处方中有的饮片不宜与方中群药同时入煎,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先煎、后下、包煎、另煎、烊化等。先煎药、后下药、另煎或另炖药、包煎药在煎煮前均应当先行浸泡,浸泡时间一般不少于30min。

先煎:先煎药应当煮沸10~15min后,再投入其他药料同煎(已先行浸泡)。先煎适用于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的矿物类、贝壳甲骨类中药(如寒水石、牡蛎、珍珠母、水牛角等);先煎、久煎方能去毒或减毒的有毒中药(如附子、雪上一枝蒿、商陆等);水解后方能奏效的中药(如石斛、天竺黄等)。

后下:后下药应当在第一煎药料即将煎至预定量时,投入同煎5~10min。后下适用于含挥发油较多的气味芳香的中药(如薄荷、细辛、青蒿等),以及含热敏性成分、久煎疗效降低的中药(如钩藤、杏仁、大黄、番泻叶等)。

包煎:包煎药应当装入包煎袋闭合后,再与其他药物同煎。包煎袋材质应符合药用要求(对人体无害)并有滤过功能。包煎适用于易浮于水面的花粉类(如蒲黄)、细小种子类中药(如葶苈子、菟丝子、苏子等)和易沉于锅底的药物细粉(如六一散、黛蛤散等);煎煮过程中易糊化、粘锅焦化的含淀粉、黏液质较多的中药(如浮小麦、车前子等)以及附有较多绒毛的中药(如旋覆花)等。

另煎或另炖药:贵重中药,如鹿茸、西洋参、人参等,宜另煎或另炖。另煎药应当切成小薄片,煎煮约2h,取汁;另炖药应当切成薄片,放入有盖容器内加入冷水(一般为药量的10倍左右),隔水炖2~3h,取汁。此类药物的原处方如系复方,则所煎(炖)得的药汁还应当与方中其他药料所煎得的药汁混匀后,再行分装。某些特殊药物可根据药性特点具体确定煎(炖)药时间。

烊化:适用于胶类或糖类中药(如阿胶、饴糖等),可加适量开水溶化后冲入汤液中,或在其他药煎至预定量并去渣后,将其置于药液中,微火煎药,同时不断搅拌,待其溶解即可。

冲服:适用于难溶于水的贵重药物(如牛黄、三七等),宜粉碎成极细粉加入汤剂中服用。

三、汤剂的质量要求

汤液应具处方中药物的特殊气味,无焦煳气味,且无残渣、沉淀和结块。有胶类烊化加入者,应混合均匀,不聚结沉降。有粉末状药物加入者,经搅拌应分散均匀,不结块,不沉降。

四、汤剂的研究及改进

1.煎煮过程对药效的影响 中药汤剂多为复方,群药合煎过程中药物成分间可能产生增溶、水解、蒸发挥散、氧化、聚合等多种理化反应,合煎液与方药单煎合并液化学组成的差异往往导致两者在药效上存在差异。

(1)群药合煎后增效 方药合煎时,由于药物成分间的相互影响,某些有效成分溶出量增加或在汤液中的稳定性得到改善而使药效增强。有研究表明,当归承气汤合煎过程中受当归所含磷脂的影响,大黄总蒽醌溶出量增加。含有牡蛎的柴胡复方汤剂中,由于牡蛎在煎煮过程中提高了汤液的pH值,可延缓柴胡皂苷d的分解,使合煎液中柴胡皂苷d的含量明显高于不含牡蛎的柴胡复方汤剂。

(2)群药合煎后降低毒副作用 四逆汤由附子、甘草、干姜组成,合煎液较单味药分煎合并液的毒性降低。研究表明,合煎过程中甘草中所含甘草酸可与附子的主要毒性成分二萜类双酯型生物碱发生沉淀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大分子络合物,从而降低药液中双酯型生物碱含量,发挥减毒作用。大黄附子汤中大黄能佐制附子的毒性,是因为乌头碱与大黄所含的鞣酸形成难溶性鞣酸型乌头碱所致。

(3)群药合煎后减效 在煎煮过程中,挥发性有效成分易挥发损失而导致药效减弱。某些有效成分共煎时会产生不溶性复合产物而与药渣一并滤除,亦会使药效降低。甘草与黄连共煎时,小檗碱与甘草酸结合成盐而生成沉淀,药液苦味减弱,若将沉淀滤除则影响药效。小檗碱还能和黄芩苷、鞣质等生成沉淀。

复方合煎过程中也可能产生新的化合物,例如桂枝汤群药合煎液中检测到苯甲酰基芍药苷元,而在去掉芍药的桂枝汤中及芍药单煎液中均检测不到该成分。

现有研究虽然证实,部分中药汤剂制备过程中方药配伍及煎煮条件对煎液所含成分及其含量会产生影响,但原有成分的增减、新化合物的生成与否对药效的影响目前尚未完全阐明,有待深入研究。

2.汤剂的剂型改进 传统中药汤剂需临用前煎煮制备,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临床应用的需要。随着中医临床实践和中西医结合救治危急重症等研究工作的开展,汤剂的剂型改进也取得了一定成效。

对于协定处方或经方可将剂型改进制成合剂(或口服液)、糖浆剂、颗粒剂等,既保留了汤剂吸收迅速的特点,又能适应工业化加工生产的要求。例如将小青龙汤、小建中汤改制成合剂,养阴清肺汤改制成糖浆剂等。也有将饮片制成袋泡茶剂,使用时以沸水冲泡饮用,具有体积小、便于携带贮存、使用方便等特点。

对于汤剂制备方法的改进,目前在临床使用较多的是以单味中药配方颗粒替代传统中药饮片进行调剂,以温水冲服,相关内容参见第二章第四节。但是配方颗粒的使用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各企业的生产工艺存在差异、产品规格不统一、质量控制尚需完善,分煎与合煎的差异性也一直是争论的焦点。因此,如何既克服中药汤剂的缺点同时又保留中医辨证施治的特色,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和创新性的突破。

五、举例

例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处方】麻黄9g 杏仁9g 石膏18g 炙甘草6g

【制法】将石膏置煎器内,加水350mL,加热至沸,保持微沸10min。加入其余3味药,煎煮30min,滤取药液。药渣加水200mL,煎煮20min,滤取药液。将两次煎出液合并,即得。

【性状】本品为棕褐色液体,具苦杏仁香气,味微苦。

【功能与主治】辛凉疏表,清肺平喘。用于外感风邪、邪热壅肺所致的身热不解,无汗或有汗,咳逆气急,甚则鼻扇,口渴,舌苔薄白或黄,脉浮而数。

【用法与用量】口服,分2次服。

【注解】

(1)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出自汉代张仲景所著《伤寒论》。方中麻黄辛温,宣肺平喘,解表散邪;石膏辛甘大寒,清泄肺热以生津;两药共为君药,既宣散肺中风热,又清宣肺中郁热。杏仁苦温,宣利肺气以平喘咳,为臣药。炙甘草益气和中,为佐使药。

(2)《伤寒论》中记载该汤剂的制法为“以水七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在《伤寒论》中麻黄入汤剂多要求先煎去沫,后世医家认为麻黄之沫能“令人烦”,“所浮之沫发性过烈,去之所以使其性归和平也”。石膏为矿物药,主要成分为含水硫酸钙(CaSO 4 ·2H 2 O),在水中微溶,为了提高煎出率,《中国药典》在其用法中注明“先煎”。有研究者对《伤寒论》中石膏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研究,发现在《伤寒论》中石膏入汤剂先煎者甚少,通常打碎与方中其余药物共煎。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伤寒论》中记载的汤剂与现代汤剂相比,煎煮方法差异较大,例如煎煮次数多为一次、煎煮时间由加水量与煮取量的差值间接控制、饮片入煎方法与现代煎煮规范存在差异等。汤剂是中医临床治疗疾病的主要剂型,积极开展汤剂整体质量评价模式研究,规范煎煮方法,提升汤剂整体质量,对保障人民用药安全和有效具有重要意义。 anWpu1kIr+T7Mfr0VNhL6TYMioQxKmkXA7KPY3XZckR3Ej2BLHQAq3Nx9s+GiE/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