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灭菌方法与灭菌操作

灭菌(sterilization)系指用适当的物理或化学手段将物品中活的微生物杀灭或除去的过程。

除菌(debacteria)系指利用过滤介质或静电法将杂菌予以捕集、截留的技术。

防腐(antisepsis)系指以低温或化学药品防止和抑制微生物生长与繁殖的技术,也称抑菌。

消毒(disinfection)系指采用物理和化学方法杀死或除去病原微生物的技术。

微生物的种类不同、灭菌方法不同,灭菌效果也不同。细菌的芽孢具有较强的耐受性,因此灭菌效果常以杀灭芽孢为准,可根据被灭菌物品的特性采用一种或多种方法组合灭菌。无菌物品是指物品中不含任何活的微生物,但对于任何一批无菌物品而言,绝对无菌既无法保证,也无法用试验来证实。一批物品的无菌特性只能通过物品中活微生物的概率来表述,即非无菌概率(proability of a nonsterile unit,PNSU)或无菌保证水平(sterility assurance level,SAL)。已灭菌物品达到的非无菌概率可通过验证确定。实际生产过程中,灭菌是指将物品中污染微生物的概率下降至预期的非无菌概率。经最终灭菌工艺处理的无菌物品的非无菌概率,即PNSU≤10 -6 。灭菌程序的验证,常常用到生物指示剂,其被杀灭程度,是评价一个灭菌程序有效性最直观的指标,用于灭菌验证中的生物指示剂一般是细菌的芽孢。

无菌操作法是将制备过程控制在无菌环境下进行操作的一种技术。

无菌药品是指法定药品标准中列有无菌检查项目的制剂和原料药,包括无菌制剂和无菌原料药。无菌药品按生产工艺可分为两类:采用最终灭菌工艺的为最终灭菌产品;部分或全部工序采用无菌生产工艺的为非最终灭菌产品。只要物品允许,应尽可能选用最终灭菌工艺。若物品不适合采用最终灭菌工艺,应选用无菌生产工艺达到无菌保证要求。只要可能,应对非最终灭菌的产品作补充性灭菌处理(如流通蒸汽灭菌)。

灭菌与无菌操作是使注射剂、输液、滴眼剂等无菌制剂安全用药的重要保证,也是制备这些制剂必不可少的单元操作。中药制剂生产过程中采取灭菌措施的基本目的是,既要除去或杀灭微生物,又要保证药物的稳定性、治疗作用及用药安全,因此选择适宜的灭菌法对保证产品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灭菌方法的分类如下:

img

《中国药典》2020年版收载的灭菌方法有湿热灭菌法、干热灭菌法、辐射灭菌法、气体灭菌法、过滤除菌法、汽相灭菌法和液相灭菌法。可根据被灭菌物品的特性采用一种或多种方法组合灭菌。

一、灭菌工艺有关参数及其相关性

(一) D 值与 Z

1. D 对灭菌过程的动力学研究表明,灭菌时微生物的死亡速度可以用一级动力学过程来描述,即符合下列方程:

img

(3-1)

img

(3-2)

式中, N 0 ——原有微生物数; N t ——灭菌时间为 t 时残存的微生物数; k ——杀灭速度常数。lg N t t 作图得一直线,斜率 img 令斜率的负倒数为 D 值,即:

img

(3-3)

由式3-3可知,当lg N 0 -lg N t =1时 D = t ,即 D 的物理意义为,在一定温度下杀灭微生物90%或残存率为10%时所需的灭菌时间(min),如图3-3所示。 D 值越大,该温度下微生物的耐热性就越强,在灭菌时就越难被杀灭;微生物的种类、所处环境、灭菌方法、灭菌温度不同, D 值也不同;对某种特定的微生物而言,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 D 值随灭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灭菌温度升高, D 值降低。不同生物指示剂在不同条件下的 D 值见表3-6。

表3-6 不同灭菌方法不同微生物的 D

img
img

图3-3 微生物残存数的对数与时间关系图

img

图3-4 lg D 与温度关系图

2. Z 在设计灭菌温度时,为了确保灭菌效果,必须了解在该温度下微生物的 D 值,同时也应掌握温度变化对 D 值的影响。衡量温度对 D 值影响的参数称为 Z 值。

灭菌条件不同,其灭菌速率也不同。当温度升高时,速度常数 k 增大,因而 D 值(灭菌时间)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在一定温度范围内(100~138℃)lg D 与温度 T 之间呈直线关系。

img

(3-4)

Z 值为,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对特定的微生物灭菌时,降低一个lg D 值所需升高的温度数。如图3-4所示。即灭菌时间减少到原来的1/10所需升高的温度。如 Z =10℃,意思是灭菌时间减少到原来灭菌时间的10%,且具有相同的灭菌效果,所需升高的灭菌温度为10℃。式3-4可以改写为:

img

(3-5)

Z =10℃, T 1 =110℃, T 2 =121℃,则 D 2 =0.079 D 1 。即110℃灭菌1min与121℃灭菌0.079min,其灭菌效果相当。若 Z =10℃,灭菌温度每增加一度,则 D 1 =1.259 D 2 ,即温度每增加1℃,其灭菌速率提高25.9%。

Z 值越大,微生物对灭菌温度变化的“敏感性”就越弱,期望通过升高灭菌温度来加速杀灭微生物的效果就越不明显。

有人测定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在不同溶液中的 Z 值,结果见表3-7。

表3-7 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在不同溶液中的 Z

img

(二) F 值与 F 0

在检品中存在微量的微生物时,往往难以用现行的无菌检验法检出。因此,有必要对灭菌方法的可靠性进行验证。 F F 0 值可作为验证灭菌方法可靠性的参数。

1. F F 值的数学表达式如下:

img

(3-6)

式中, Δt ——测量被灭菌物品温度的时间间隔,一般为0.5~1.0min; T ——每个时间间隔Δ t 所测得被灭菌物品的温度; T 0 ——参比温度。根据表达式, F 值为在一系列温度 T 下给定 Z 值所产生的灭菌效力与在参比温度 T 0 下给定 Z 值所产生的灭菌效力相同时, T 0 温度下所相当的灭菌时间,以分为单位。即整个灭菌过程的效果相当于 T 0 温度下 F 时间的灭菌效果。

2. F 0 在湿热灭菌时,参比温度定为121℃,以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作为生物指示剂,该菌在121℃时, Z 值为10℃。则:

img

(3-7)

显然, F 0 值为一定灭菌温度( T ), Z 为10℃所产生的灭菌效果与121℃, Z 值为10℃所产生的灭菌效力相同时所相当的时间(min)。也就是说,不管温度如何变化, t 分钟内的灭菌效果相当于温度在121℃下灭菌 F 0 分钟的效果,即它把所有温度下灭菌效果都转化成121℃下灭菌的等效值。因此称 F 0 值为标准灭菌时间(min)。按式3-7定义的 F 0 值又叫物理 F 0 值,目前 F 0 值常用于热压灭菌。

灭菌过程中,只需记录被灭菌物品的温度与时间,就可算出 F 0 。假设数据如表3-8所示,Δ t 为1min,即每分钟测量一次温度。

表3-8 灭菌过程中不同时间的温度

img

用式3-7计算如下:

img

计算结果说明,44min内一系列温度下的灭菌效果相当于在121℃灭菌8.49min的灭菌效果。

F 0 值的计算要求测定被灭菌物品内部的实际温度,并将不同温度与时间对灭菌的效果统一在121℃湿热灭菌的灭菌效力,它包括了灭菌过程中升温、恒温、冷却三部分热能对微生物的总致死效果。故 F 0 值可作为灭菌过程的比较参数,对于灭菌过程的设计及验证灭菌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F 0 值仅是用时间单位表示量值,并不是“时间”的量值。

F 0 值的影响因素主要有:①容器大小、形状、热穿透系数;②灭菌产品溶液黏度、容器充填量;③容器在灭菌器内的数量与排布等。

F 0 值是121℃时微生物全部杀灭所需时间,参考式3-3, F 0 值等于 D 121 值与微生物的对数降低值的乘积。由于 F 0 值由微生物的 D 值和微生物的初始数及残存数所决定,所以 F 0 值又叫生物 F 0 值。

F 0 = D 121 ×(lg N 0 -lg N t

(3-8)

式中, N t 为灭菌后预期达到的微生物残存数,又叫染菌度概率(probability of nonsterility),一般取 N t 为10 -6 (原有菌数的百万分之一,或100万个制品中只允许有一个制品染菌)即认为达到可靠的灭菌效果。比如,将含有200个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的5%葡萄糖水溶液以121℃热压灭菌时,其 D 值为2.4min。则

F 0 =2.4×(lg200-lg10 -6 )=19.92(min)

(3-9)

因此, F 0 值也可认为是相当于121℃热压灭菌时杀死容器中全部微生物所需要的时间。

由于 F 0 值综合考虑了温度与时间对灭菌效果的影响,而且以“标准状态”作为参照,可以较科学、准确地对灭菌程序进行设计和验证。但是,制药工业实践证明:对于耐热性差的产品,在 F 0 值低于8时,只要强化工艺控制手段,仍能达到无菌的标准;相反,当工艺失控时,即使 F 0 值大于8,也不一定能达到无菌的要求。

(三)无菌保证水平(sterility assurance level,SAL)

无菌保证水平系指一项灭菌工艺赋予产品无菌保证的程度。一项灭菌工艺的无菌保证水平用该灭菌批中非无菌概率来表示,通常要求SAL为10 -6 ,即在一百万个已灭菌品中,活菌的数量不得超过一个。目前,污染概率低于百万分之一已经成为国际公认的灭菌标准。

若设灭菌产品中微生物存活概率为 P ,产品带菌量为 N 0 D 121 F 0 之间存在如下关系式:

lg P =lg N 0 - F 0 / D 121

P =10 -6 代入,可得:

F 0 = D 121 ×lg N 0 +6× D 121

(3-10)

由式3-10可以看出:在一定的 F 0 值下,灭菌的效果除了与微生物的耐热性参数有关外,还与产品的污染水平相关;产品灭菌前的含菌量越高,无菌保证的可信度就越小。因此,对于热稳定性很好,能经受苛刻灭菌条件的产品,应首选“过度杀灭法(overkill process)”,以杀灭微生物作为实现无菌的手段;对于热稳定性较差的产品,在无菌生产工艺过程中,应当将防止产品被耐热菌污染放在首位,而不是完全依赖最终灭菌去消除污染。

二、物理灭菌法

物理灭菌法(physical sterilization)系指采用加热、射线和过滤等方法杀灭或除去微生物的技术。

(一)热力灭菌法(heat sterilization)

加热可以破坏蛋白质与核酸中的氢键,导致蛋白质变性或凝固,核酸破坏,酶失去活性,致使微生物死亡。热力灭菌分为干热灭菌和湿热灭菌,灭菌所需热量与灭菌量、灭菌时间、湿含量等有关。

1.干热灭菌法 干热灭菌法(dry heat sterilization)系指将物品置于干热灭菌柜、隧道灭菌器等设备中,利用干热空气达到杀灭微生物或消除热原物质的方法。适用于耐高温但不宜用湿热灭菌法灭菌的物品灭菌,如玻璃器具、金属制容器、纤维制品、陶瓷制品、固体试药、液状石蜡等均可采用本法灭菌。缺点是穿透力弱,温度不易均匀,而且灭菌温度较高,灭菌时间较长,不适于橡胶、塑料及大部分药品的灭菌。

由于干燥状态下微生物的耐热性强,必须长时间受高热的作用才能达到灭菌的目的。干热灭菌条件的选择应考虑被灭菌物品的热稳定性、热穿透力、生物负载(或内毒素污染水平)等因素。干热灭菌条件通常采用温度-时间参数结合或者结合F H 值(标准灭菌时间,系灭菌过程赋予被灭菌物品160℃下的等效灭菌时间)综合考虑。温度范围一般为160~190℃,当用于除热原时,温度范围一般为170~400℃。如选择160~170℃ 120min以上、170~180℃ 60min以上或250℃ 45min以上,250℃ 45min可除去无菌产品包装容器及有关生产灌装用具中的热原。采用干热灭菌时,被灭菌物品应有适当的装载方式,包括最大和最小的装载量、排列方式等,对于连续干热灭菌设备还应考虑传送带运转时不同位置可能产生的温度差异,同时应关注热力难以穿透的物品,以保证灭菌的有效性和重现性。

无论采用何种灭菌条件,均应保证灭菌后的物品的PNSU≤10 -6 。采用干热过度杀灭后的物品一般无须进行灭菌前污染微生物的测定。

2.湿热灭菌法(moist heat sterilization) 湿热灭菌法系指将物品置于灭菌设备内利用饱和蒸汽、蒸汽-空气混合物、蒸汽-空气-水混合物、过热水等手段使微生物菌体中的蛋白质、核酸发生变性而杀灭微生物的方法。此法灭菌能力强,为热力灭菌中最有效、应用最广泛的灭菌方法。药品、容器、培养基、无菌衣、胶塞以及其他遇高温和潮湿性能稳定的物品,均可采用本法灭菌。

湿热灭菌条件的选择应考虑被灭菌物品的热稳定性、热穿透性、生物负载等因素。湿热灭菌通常采用温度-时间参数或者结合 F 0 值综合考虑。无论采用何种灭菌温度和时间参数,都必须证明所采用的灭菌工艺和监控措施在日常运行过程中能确保物品灭菌后的PNSU≤10 -6 。对热稳定的物品,灭菌工艺可首选过度杀灭法,以保证被灭菌物品获得足够的无菌保证值。热不稳定性物品,其灭菌工艺的确定依赖于在一定的时间内,一定生产批次的被灭菌物品灭菌前微生物污染的水平及其耐热性。因此,日常生产全过程应对产品中污染的微生物进行连续地、严格地监控,并采取各种措施降低物品微生物污染水平,特别是防止耐热菌的污染。热不稳定性物品的 F 0 值一般不低于8min。

采用湿热灭菌时,被灭菌物品应有适当的装载方式,应考虑被灭菌物品最大、最小和生产过程中典型的装载量和排列方式等,以保证灭菌的有效性和重现性。

(1)热压灭菌法 是采用高压饱和水蒸气加热杀灭微生物的方法。此法具有很强的灭菌效果,灭菌可靠,能杀灭所有细菌繁殖体和芽孢,是在制剂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灭菌方法。通常采用121℃ 15min、121℃ 30min或116℃ 40min的程序,适用于能耐高压蒸汽的药物制剂、玻璃容器、金属容器、瓷器、橡胶塞、膜过滤器等物品的灭菌。

常用的热压灭菌器有手提式热压灭菌器、立式热压灭菌器和卧式热压灭菌柜等。使用时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防止事故发生。国内绝大多数获得GMP认证的注射剂车间已经采用全自动灭菌器,根据灭菌温度和时间的设定条件将操作温度与时间自动记录与控制,自动计算出 F 0 值,以判断灭菌的完全与否。

(2)流通蒸汽灭菌 是在常压下使用100℃流通蒸汽加热杀灭微生物的方法。通常灭菌时间为30~60min。适用于消毒及不耐高热的制剂的灭菌,但不能有效杀灭细菌芽孢,系非可靠的灭菌法,一般可作为不耐热无菌产品的辅助灭菌手段。

(3)煮沸灭菌法 是把待灭菌物品放入沸水中加热灭菌的方法。通常煮沸30~60min。此法灭菌效果差,常用于注射器、注射针等器皿的消毒。必要时加入适当的抑菌剂,如甲酚、氯甲酚、苯酚、三氯叔丁醇等,以提高灭菌效果。

(4)低温间歇灭菌法 将待灭菌的物品,用60~80℃水或流通蒸汽加热1h,杀灭其中的细菌繁殖体,然后在室温或37℃恒温箱中放置24h,使其中残存的芽孢萌发成繁殖体,再进行加热将其杀灭。反复进行3~5次,直至消灭芽孢为止。适用于不耐高温热敏感物料和制剂的灭菌。缺点是:费时,工效低,且芽孢的杀灭效果往往不理想,必要时加适量的抑菌剂,以提高灭菌效率。

(5)影响湿热灭菌的因素 ①不同细菌的不同发育期与数量:不同细菌,同一细菌的不同发育阶段对热的抵抗力有所不同;繁殖期对热的抵抗力比衰老时期大得多,细菌芽孢的耐热性更强;细菌数越少,灭菌时间越短。如注射液在配制灌封后应立即灭菌,可缩短整个灭菌时间,且能使灭菌充分。②灭菌温度与灭菌时间:一般来说,灭菌时间与灭菌温度相关,高温灭菌即可缩短灭菌时间,但温度越高,药物的分解速度加快;低温长时间灭菌,也会增加药物的分解量。为保证药物的稳定性与有效性,应在达到有效灭菌的前提下适当选择灭菌温度和灭菌时间。③蒸汽的性质:蒸汽有饱和蒸汽、湿饱和蒸汽和过热蒸汽。饱和蒸汽热含量较高,潜热大,穿透力大,灭菌效力高。湿饱和蒸汽带有水分,热含量较低,穿透力差,灭菌效力较低。过热蒸汽温度高,但穿透力差,灭菌效率低。④介质的性质:制剂中含有营养物质,如糖类、蛋白质等,增强细菌的抗热性。细菌的生活能力也受介质pH的影响:一般中性环境的耐热性最好,碱性次之,酸性不利于细菌的发育。⑤被灭菌物品的种类、大小、灭菌载量和装载方式,也会影响灭菌效果。

(二)射线灭菌法(radiation sterilization)

1.辐射灭菌法(radiation sterilization) 辐射灭菌法系指利用电离辐射杀灭微生物的方法。常用的辐射射线有 60 Co或 137 Cs衰变产生的γ射线、电子加速器产生的电子束和X射线装置产生的X射线。射线可使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直接发生电离,产生破坏正常代谢的自由基,导致微生物体内的大分子化合物分解。辐射灭菌的特点是不升高被灭菌物品的温度,穿透性强,适用于不耐热药物的灭菌。能够耐辐射的医疗器械、生产辅助用品、药品包装材料、原料药及成品等均可用本法灭菌。

灭菌时,应采用剂量剂对灭菌物品吸收的辐射剂量进行监控,剂量计放置的位置应经验证确定,以充分证实灭菌物品吸收的剂量是在规定的限度内。

我国对γ射线用于中药灭菌也进行了研究。因辐照灭菌应用于传统中药的灭菌历史尚短,基础研究需不断完善,故中药采用辐照灭菌应充分说明其必要性。《中药辐照灭菌技术指导原则》(2015年)规定:中药采用辐照灭菌应以不影响原料或制剂的安全性、有效性及稳定性为原则。辐照灭菌技术不能替代药品生产的GMP管理,中药药品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GMP规范,各个生产环节应设置降低微生物负载的措施,严格药材的挑选、清洁、炮制等加工环节,不应当将采用辐照灭菌作为降低药品微生物负载的唯一途径。

辐射灭菌设备费用高,对某些药品可能降低效力、产生毒性或发热物质,同时要注意安全防护等问题。

2.紫外线灭菌法(ultraviolet sterilization) 紫外线灭菌法系指用紫外线照射杀灭微生物的方法。一般用于灭菌的紫外线波长是200~300nm,灭菌力最强的波长是254nm。紫外线作用于核酸蛋白促使其变性,同时空气受紫外线照射后产生微量臭氧,从而起共同杀菌作用。紫外线进行直线传播,可被不同的表面反射,穿透力微弱,但较易穿透清洁空气及纯净的水。适用于物品表面的灭菌、无菌室空气及蒸馏水的灭菌;不适用于药液和固体物质深部的灭菌;普通玻璃容器可吸收紫外线,因此装于其中的药物不能用此法灭菌。紫外线对人体照射过久,会发生结膜炎、红斑及皮肤烧灼等现象,故一般在操作前开启1~2h,操作时关闭。

3.微波灭菌法(microwave sterilization) 微波灭菌法系指微波照射杀灭微生物和芽孢的灭菌方法。微波是一种高频、短波长的电磁波。微波灭菌法通常采用的微波频率范围是300MHz~300GHz。

适用于以水为溶剂的液体药剂、中药饮片及固体制剂的灭菌。具有低温、常压、省时(灭菌速度快,一般为2~3min)、高效、均匀、保质期长(不破坏药物原有成分,灭菌后的药品存放期可增加1/3以上)、节约能源、不污染环境、操作简单、易维护等优点。

(三)过滤除菌法(filtration sterilization)

过滤除菌法系指采用物理截留去除气体或液体中微生物的方法。这是一种机械除菌的方法,这种机械叫除菌过滤器。常用于气体、热不稳定溶液的除菌。

繁殖型细菌大小一般>1μm,芽孢≤0.5μm。对于以表面过筛作用截留的除菌滤器,其孔径必须小到足以阻止细菌和芽孢进入滤孔之内,例如纤维素酯膜滤器的筛孔大小约为0.2μm;对于阻留于孔道内或静电作用截留的除菌滤器,其孔径可稍大于所需滤除的菌体,但压力过大或波动,菌体有被挤过的可能。

供除菌用的滤器,要求能有效地从溶液中除净微生物,溶液顺畅地由滤器通过,滤液中不落入任何不需要的物质,滤器容易清洗,操作简便。除菌过滤器一般选用孔径0.22μm(或更小孔径或相同过滤效力);常用的除菌过滤器有G6号垂熔玻璃漏斗、微孔薄膜滤器、孔径在1.3μm以下的白陶土滤柱等。

通过过滤除菌法达到无菌的产品应严密监控其生产环境的洁净度,应在无菌环境下进行过滤操作。相关的设备、包装容器及其他物品应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灭菌,并防止再污染。

三、化学灭菌法

化学灭菌法(chemical sterilization)是用化学药品直接作用于微生物而将其杀死的方法,包括气体灭菌法、汽相灭菌法和液相灭菌法。化学灭菌剂不能杀死芽孢,仅对繁殖体有效,可减少微生物的数目,以控制无菌状况至一定水平。化学杀菌剂的效果依赖于微生物种类及数目,物体表面的光滑度或多孔性以及灭菌剂的性质。

化学灭菌法灭菌和消毒的机制包括:①作用于菌体蛋白质,使其变性死亡;②与微生物的酶系统结合,影响其代谢功能;③提高菌体膜壁的通透性,促使细胞破裂或溶解。

理想的化学灭菌剂应满足以下条件:①杀菌谱广;②有效杀菌浓度低;③作用迅速;④性质稳定,不易受其他理化因素影响;⑤易溶于水;⑥可在低温下使用;⑦毒性低、无腐蚀性、不易燃易爆;⑧无色、无臭、无味、无残留;⑨来源广,价格低廉,便于运输。对于气体灭菌剂,还应考虑其形成气体或蒸汽的温度。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灭菌目的和被灭菌物品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化学灭菌方法与化学灭菌剂。

1.气体灭菌法 系指用化学灭菌剂形成的气体杀灭微生物的方法。适用于不耐高温、不耐辐射物品的灭菌,如医疗器械、塑料制品和药品包装材料等,干粉类产品不建议采用本法灭菌。

常用的化学灭菌剂是环氧乙烷,一般与80%~90%的惰性气体混合使用,在充有灭菌气体的高压腔室内进行。用气体灭菌时,应注意灭菌气体的可燃可爆性、致畸性和残留毒性。

环氧乙烷为广谱杀菌剂,具有很强的扩散和穿透能力,可以穿透塑料、橡胶、纸板等,常用于塑料容器、橡胶制品、纸或塑料包装的固体药物、衣物、敷料、医疗器械,如一次性注射器、一次性输液器等卫生材料的灭菌。环氧乙烷灭菌的最大缺点是具有易燃、易爆性;对人体皮肤、眼黏膜有损害,并且可产生吸入毒性。

2.汽相灭菌法 系指通过分布在空气中的灭菌剂杀灭微生物的方法。适用于密闭空间的内表面灭菌。常用的灭菌剂包括过氧化氢(H 2 O 2 )、过氧乙酸(CH 3 CO 3 CH)等。汽相灭菌效果与灭菌剂量(一般是指注入量)、相对湿度和温度有关。

灭菌前被灭菌物品应进行清洁。灭菌时应最大限度暴露表面,确保灭菌效果。灭菌后应将灭菌剂残留充分去除或灭活。

3.液相灭菌法 系指将被灭菌物品完全浸泡于灭菌剂中达到杀灭物品表面微生物的方法。具备灭菌能力的灭菌剂包括甲醛、过氧乙酸、氢氧化钠、过氧化氢、次氯酸钠等。适用于物品包装、器具等的灭菌。

灭菌剂种类的选择应考虑灭菌物品的耐受性。灭菌剂浓度、温度、pH值、生物负载、灭菌时间、被灭菌物品表面的污染物等是影响灭菌效果的重要因素。

四、无菌生产工艺

无菌生产工艺系指必须在无菌控制条件下生产无菌制剂的方法,无菌分装及无菌冻干是最常见的无菌生产工艺,后者在工艺过程中须采用过滤除菌法。采用无菌生产工艺时,应严密监控其生产环境的洁净度,并对无菌操作过程进行严格控制,包括对操作人员的卫生要求,对相关设备、包装容器、胶塞等应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灭菌,并防止被再次污染。无菌生产工艺应定期进行验证,包括对环境空气过滤系统有效性验证及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

在药物制剂中,将一些不耐热的药物制成注射剂、眼用溶液、眼用软膏、皮试液等时,往往采用无菌生产工艺制备。按无菌生产工艺制备的产品,最后一般不再灭菌,但必须经过无菌检查法(见《中国药典》)检验证实已无微生物生存后,方能使用。

(一)无菌操作室的灭菌

无菌生产工艺所使用的一切用具、材料以及环境,均需选择适宜的方法灭菌,操作须在无菌操作室或无菌柜内进行。

无菌室的灭菌多采用灭菌和除菌相结合的方式实施。对于流动空气采用过滤除菌法除菌;对于静止环境的空气采用灭菌方法灭菌。常用空气灭菌法有丙二醇或三甘醇蒸气熏蒸法,过氧乙酸熏蒸法,紫外线空气灭菌法等。近年来利用臭氧进行灭菌,代替紫外线照射与化学试剂熏蒸灭菌,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是在《GMP验证指南》消毒方法中被推荐的方法。该法将臭氧发生器安装在中央空调净化系统送、回风总管道中与被控制的洁净区采用循环形式灭菌。臭氧灭菌法特点:①不需增加室内消毒设备;②可以使臭氧迅速扩散到洁净室的每个角落,臭氧浓度分布均匀,因而对空气中的浮游菌及设备、建筑物表面的沉降菌落都能消毒;③对空气净化过滤系统滋生的霉菌和杂菌起到了杀灭作用;④灭菌时间短(一般只需1h)、操作简便、效果好。

除定期进行较彻底的灭菌外,还要对室内的空间、用具、地面、墙壁等,用3%苯酚溶液、2%煤酚皂溶液、0.2%苯扎溴铵溶液或75%乙醇喷洒或擦拭。其他用具尽量用热压灭菌法或干热灭菌法灭菌。每天工作前开启紫外线灯1h,中午休息也要开0.5~1h,以保证操作环境的无菌状态。

(二)无菌操作

1.在执行无菌操作时,必须明确物品的无菌区和非无菌区。

2.执行无菌操作前,先戴帽子、口罩,洗手,并将手擦干,注意空气和环境清洁。

3.夹取无菌物品,必须使用无菌持物钳。

4.进行无菌操作时,凡未经消毒的手、臂均不可直接接触无菌物品或超过无菌区取物。

5.无菌物品必须保存在无菌包或灭菌容器内,不可暴露在空气中过久。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别放置。无菌包一经打开即不能视为绝对无菌,应尽早使用。凡已取出的无菌物品虽未使用也不可再放回无菌容器内。

6.无菌包应按消毒日期顺序放置在固定的柜橱内,并保持清洁干燥,与非灭菌包分开放置,并经常检查无菌包或容器是否过期,其中用物是否适量。

7.无菌盐水及酒精、新洁尔灭棉球罐每周消毒一次,容器内敷料如干棉球、纱布块等,不可装得过满,以免取用时碰在容器外面被污染。

少量无菌制剂的制备,普遍采用单向流洁净工作台进行无菌操作,使用方便,效果可靠,为无菌操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6OPdKrxpur0QSquLqVTghaLgoqhhx73/3HJCM0/u6j6bXNwchla6O0KwKRsO3c0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