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病机

一、损伤的病机

人体是由脏腑、经络、皮肉、筋骨、气血与津液等共同组成的一个整体。气血津液循行于人体经络之中,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而经络同时联系全身的皮肉筋骨及五脏六腑等组织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它们之间保持着相对的平衡,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不论在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上都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因此,损伤的发生和发展与气血津液、皮肉筋骨、脏腑经络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损伤的辨证论治过程中,应从整体观念出发,对气血津液、皮肉筋骨、脏腑、经络等之间的病理生理关系加以综合分析,才能正确认识损伤的本质和病理现象的因果关系。局部与整体的统一观,是中医骨伤科治疗损伤疾患的基本原则之一。

损伤疾患多由于皮肉筋骨损伤而引起气滞血瘀,经络阻塞,或津血亏损,或瘀血邪毒由表入里,而导致脏腑不和;亦可由于脏腑不和,由里达表,引起经络、气血、津液病变,导致皮肉筋骨病损。现分述如下。

(一)皮肉筋骨病机

1.皮肉筋骨的生理功能 “皮肉”为人之外壁,内充卫气,人之卫外者全赖卫气。肺主气,达于三焦,外循肌肉,充于皮毛,如室之有壁,屋之有墙,故《灵枢·经脉》曰:“肉为墙。”

“筋”是指筋络、筋膜、肌腱、韧带、肌肉、关节囊、关节软骨等组织的总称。古代有十二经筋的名称,配合十二经脉,多起于四肢末端,走向躯干头面,行于体表,但不入脏腑。《灵枢·经脉》指出“筋为刚”,认为筋的功能坚劲刚强,能约束骨骼。《素问·五脏生成》曰:“诸筋骨皆属于节。”说明人体的筋都附着于骨上,大筋联络关节,小筋附于骨外,筋的主要功用为连属关节,络缀形体,主司关节运动。

“骨”属于奇恒之腑。《灵枢·经脉》曰:“骨为干。”《素问·痿论》曰:“肾主身之骨髓。”《素问·脉要精微论》又曰:“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扼要地指出骨的作用,不但为立身之主干,还内藏精髓,与肾气有密切关系。肾藏精、精生髓、髓养骨,合骨者肾也,故肾气的充盈与否能影响骨的成长、壮健与再生。反之,骨受损伤,可累及肾,二者互有影响,所以《素问·生气通天论》又有“因而强力,肾气乃伤,高骨乃坏”之说。

肢体的运动,虽有赖于筋骨,但筋骨离不开气血的温煦濡养,气血化生,濡养充足,筋骨功能才可强劲;而且筋骨又是肝肾的外合,肝血充盈,肾精充足,则筋劲骨强。因此,肝肾的精气盛衰,关系到筋骨的成长与衰退。

2.损伤与皮肉筋骨的关系 皮肉筋骨的损伤,在损伤疾患中最为多见,一般分为“伤皮肉”“伤筋”“伤骨”,但又互有联系。

(1)伤皮肉 外力损伤可致皮破肉损,皮肉破损则易致邪毒入侵,轻则引起局部红肿热痛,重则内传脏腑成为重证,毒邪引动肝风,可致破伤风的发生。

外力或致皮肉气滞血瘀,经络阻塞,营气不从,郁久而化热,有如闭门留邪,以致瘀热为毒。损伤局部可见疼痛、肿胀青紫等,严重的可引起局部肉腐化脓。气血瘀滞于经络,营气阻滞,营卫不和,腠理疏松,六淫外邪容易入侵。

损伤日久可致脏腑功能失调,若肺气不固,脾虚不运,则外卫阳气不能熏泽皮毛,脾不能为胃运行津液,而致皮肉失去气血津液的濡养,轻则皮毛枯槁,肌肤麻木不仁,四肢痿软无力,重则皮肉失养,肢体瘦弱,甚或皮肉变性坏死,引起功能障碍。

(2)伤筋 凡跌打损伤,闪挫扭捩,筋每首当其冲,受伤机会最多,表现为局部肿痛、青紫,关节屈伸不利。外力作用可致筋离其位,又称筋出槽。筋失去了正常的位置,进而导致关节活动不利。损伤外力使筋在骨上的附着点或肌肉与肌腱的交接处断裂,筋断碎裂后可引起肢体的活动障碍,多见于刀刃切割、外力牵拉或肌肉猛烈收缩。此外,慢性劳损时气血亏虚,筋脉失养,在筋痿不坚的基础上,轻微的外力也可引起筋断碎裂。受伤后包扎过紧或瘀血内停,营卫不和,筋脉失养,筋挛拘急,关节活动不利。损伤日久,由于肝血不足,筋失濡养,导致筋纵迟软,失去对骨关节的约束,进而出现关节运动障碍。

(3)伤骨 伤骨包括骨骼折损、关节脱位,由多因各种暴力所致。骨骼折损指暴力作用于骨骼,使骨骼发生损伤的病理改变。《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说:“凡骨之跌伤错落,或断而两分,或折而陷下,或碎而散乱,或岐而傍突。”详细指出了外力作用下骨骼发生折损的种种表现。正常骨骼通常在较大暴力作用下才会发生损伤。轻者仅骨膜受损;较重者可使骨骼断裂而无移位;更重者骨骼断裂粉碎,骨折端移位严重。而在年老体弱或骨骼骨质破坏的情况下,轻微外力即可引起骨骼折损,长期劳损亦可引起骨折。骨折后可见疼痛、肿胀、活动功能障碍等症状,如骨折移位明显还可出现骨折特有的体征——畸形、骨擦音及异常活动。关节脱位除引起骨骼位置改变,还同时伤及其约束之筋,故临床表现为肿胀、疼痛、功能障碍。由于骨端位置异常、疼痛、肌肉痉挛,可使附着之筋紧张而出现畸形、弹性固定及关节盂空虚等脱位的特殊症状。

伤筋损骨还可累及肝肾精气,《备急千金要方》记载“肾应骨,骨与肾合”“肝应筋,与肝合”,肝肾精气充足,可促使肢体骨骼强壮有力。因此,伤后如能注意调补肝肾,充分发挥精生骨髓的作用,就能促进筋骨修复。

(二)气血津液病机

1.气、血、津液的生理功能 气血运行于全身经络,外而充养皮肉筋骨,内则灌溉五脏六腑,维持着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故气血与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有着密切联系。

“气”一方面来源于与生俱来的肾之精气,另一方面来源于从肺吸入的清气和由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气。前者为先天之气,后者乃后天之气,这两种气相互结合而形成“真气”,成为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物质。《灵枢·刺节真邪》记载:“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真气形成之后,沿着经络分布到全身各处,与各个脏腑组织的生理功能结合起来,就成为具有不同特点、不同功能的气,如心气、肺气、胃气、肾气、营气、卫气等。气是一种流动的物质,气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升、降、出、入四种基本运动形式,只有通过人体各脏腑的生理功能才能体现出来。它的主要功能是一切生理活动的推动作用,温养形体的温煦作用,防御外邪侵入的防御作用,血和津液的化生、输布、转化的气化和固摄作用。总之,气在全身流通,无处不到,上升下降,维持着人体动态平衡。

“血”由脾胃运化而来的水谷精气变化而成。《灵枢·决气》记载:“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血形成之后,循行于脉中,依靠气的推动而周流于全身,营养全身脏腑组织。《素问·五脏生成》认为:“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说明全身的脏腑、皮肉、筋骨都需要得到血的濡养,才能进行各种生理活动。

“气”与“血”两者的关系十分密切。血随气沿着经脉而循行全身,以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气与血相互依存,周流不息。《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阐述了气血之间的关系:“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而《血证论·吐血》则比喻为:“气为血之帅,血随之而运行;血为气之守,气得之而静谧。”血的循行依靠气的推动,气行则血随之运行。

津液是人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主要是指体液而言。清而稀薄者称为津,浊而浓稠者称为液。“津”多布散于肌表,有温养充润皮肉、筋骨的作用,所以《灵枢·五癃津液别》曰:“以温肌肉,充皮肤,为其津。”汗液尿液均为津所化生。津血互生,血液得津液的不断补充,才能在周身环流不息,故《灵枢·痈疽》曰:“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液”流注、浸润于关节、脑髓之间,以滑利关节、濡养脑髓和骨髓,同时也有润泽肌肤的功能。津和液均是体内正常水液,两者之间可互相转化,并称津液,有充盈孔窍,滑利关节,润泽皮肤、肌肉、筋膜、软骨,濡养脑髓和骨髓,即所谓填精补髓等生理功能。津液的生成、吸收和转输代谢,都需要各脏腑不同的作用,如脾胃的吸收运化,肺的宣发肃降、通调水道,肾的温煦气化,三焦运行下输等。

气血津液都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三者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气和血的关系可概括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是指气可推动血液运行、统摄血液循行于脉管之中以及气可化生血液;而“血为气之母”是指气的生成和运行始终离不开血,即血能生气、血能载气。气血与津液的关系也很密切,津液的生成、输布和代谢均有赖于气的升降出入正常;同时,气也需要津液的运载以发挥其生理功能。血和津液均是液态物质,具有滋润和营养的功能,津液和血液均同源于水谷精微,即“精血同源”。

2.损伤与气血津液的关系 气血与损伤的关系极为密切,当人体遭受外力损伤后,常可导致气血运行紊乱而产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人体一切伤病的发生、发展无不与气血有关,气血调和能使阳气温煦,阴精滋养。若气血失和,便会百病丛生。损伤后气血的循行不畅,则体表的皮肉筋骨与体内的五脏六腑均将失去濡养,引起脏腑功能失调。所以,气血与损伤的关系是损伤病机的核心内容。

(1)伤气 由于负重用力过度、举重呼吸失调、跌仆闪挫、击撞胸部等因素,引起人体气机运行失常,脏腑发生病变,出现“气”的功能失常及相应的病理现象。轻则表现为气滞与气虚,重者可出现气闭、气脱,内伤肝胃可见气逆等证。

①气滞:是指伤后气机运行障碍而停滞之证。当人体受到外伤或某一脏腑发生病变时,均可使气的运行受阻,出现“气滞”的病理现象。《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气伤痛,形伤肿。”气本无形,故郁滞则气聚,聚则似有形而实无质,气机不通之处,即伤病所在之处,常出现胀闷疼痛。因此,痛是气滞的主要证候,如气滞发生于胸胁,则胸胁胀痛,呼吸、咳嗽时均可牵掣作痛等。其特点为外无肿形,自觉疼痛范围较广,痛无定处,体表无明显压痛点。气滞在损伤中多见于胸胁迸伤或挫伤。

②气虚:是全身或某一脏腑、器官、组织出现功能减弱和衰退的病理现象。在损伤疾病中,如某些慢性损伤、严重损伤的恢复期、体质虚弱和老年患者等均可见到。其主要证候是伤痛绵绵不休、疲倦乏力、语声低微、呼吸气短、胃纳欠佳、自汗、脉细软无力等。

③气闭:是指损伤严重而骤然导致气血错乱,气为血壅,闭而不宣。其主要证候为出现一时性的晕厥、不省人事、窒息、烦躁妄动、四肢抽搐或昏睡困顿等,常见于严重损伤的患者。

④气脱:是指严重损伤造成本元不固,是气虚最严重的表现。气脱者多突然昏迷,或醒后又昏迷,表现为目闭口开、呼吸浅促、面色苍白、四肢厥冷、二便失禁、脉微弱等证候。常发生于开放性损伤失血过多、头部外伤等严重损伤。

⑤气逆:是指损伤导致内伤肝胃,进而引起肝胃气机不降而反逆上,出现嗳气频频、作呕欲吐或呕吐等症。

(2)伤血 跌仆坠堕或碾轧挫撞等各种损伤外力伤及经络血脉,发生出血,血液停留于局部,形成瘀血。严重损伤可造成急性大失血,进而发生血虚。伤血主要有血瘀、血虚、血脱和血热,其与伤气又有互为因果的关系。

①血瘀:是指血液运行不畅,瘀积凝滞,或血溢脉外,停积于肌肤之间,或蓄积于脏腑、体腔内的病理变化。血瘀可由局部损伤出血以及脏腑组织发生病变所形成,在损伤疾患中的血瘀多由局部损伤出血所致。血有形,形伤肿,瘀血阻滞,不通则痛,故血瘀会出现局部肿胀疼痛,其疼痛如针刺刀割,痛点固定不移。血瘀时还可在伤处出现肿胀青紫,同时由于瘀血不去,可使血不循经,出血反复不止。多表现为面色晦暗、皮肤青紫、舌暗或有瘀斑、脉细或涩等证候。

②血虚:是指体内血液不足所发生的病变,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失血过多或心脾功能不佳,生血不足所致。在损伤疾患中,由于失血过多,新血一时未及补充;或因瘀血不去,新血不生;或因筋骨严重损伤,累及肝肾,肝血肾精不充,都能导致血虚。

血虚证候表现为面色无华或萎黄、头晕、目眩、心悸、手足发麻、心烦失眠、爪甲色淡、唇色淡白、脉细无力。在损伤疾患中还可表现为局部损伤之处久延不愈,甚至血虚筋挛、皮肤干燥、头发枯焦,或关节缺少血液滋养而僵硬、活动不利。血虚患者,往往由于全身功能衰退,同时可出现气虚证候。

③血脱:是指在创伤严重失血时,出现四肢厥冷、大汗淋漓、烦躁不安,甚至发生晕厥等虚脱症状。血虽以气为帅,但气的宁谧温煦需要血的濡养。失血过多时,气浮越于外而耗散,出现气随血脱、血脱气散的虚脱证候。

④血热:是指损伤后积瘀化热或肝火炽盛、血分有热。临床可见发热、口渴、心烦、舌红绛、脉数等证候,严重者可出现高热昏迷;积瘀化热,邪毒感染,尚可致局部血肉腐败,酝酿液化成脓;若血热妄行,则可见出血不止等症状。

(3)气血同病 气和血在生理功能上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病理上气和血之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即气病可引起血病,血病亦可引起气病。

①气滞血瘀:指由于气机运行不畅以致血液运行也出现障碍,进而形成血瘀的病理状态。气滞血瘀是骨伤科疾病的基本病机之一,在骨伤科疾病中常见。临床上多由情志内伤,肝郁不舒,气机阻滞所致;或由于跌仆坠堕、碾轧挫撞等原因伤及气血,进而形成气滞血瘀。《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气伤痛,形伤肿。故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临床上多气血两伤,肿痛并见,但有所偏胜,或偏重伤气,或偏重伤血,以及先痛后肿,或先肿后痛等不同情况,故在治疗上常须理气活血同时并进。《杂病源流犀烛·跌仆闪挫源流》曰:“夫至气滞血瘀,则作肿作痛,诸变百出。虽受跌受闪挫者,为一身之皮肉筋骨。而气既滞,血即瘀,其损伤之患,必由外侵内,而经络脏腑并与俱伤。其为伤,有不可胜言,无从逆料者矣。”其临床表现兼有气滞和血瘀两个方面的证候。

②气血两虚:是指同时出现气虚和血虚,导致人体组织器官失养进而功能减退的病理状态。多因久病耗伤气血,或先有失血,气随血耗,或先有气虚,生化失职而致。骨伤科多见于慢性劳损、严重创伤患者。临床可见面色苍白、头晕失眠、心悸气短、自汗乏力、伤口难愈、舌淡脉细等气虚和血虚兼见的证候。

③气不摄血:指由于气虚,统摄血液的功能失常而出现出血的病理状态。多因久病,脏腑功能衰退引起气虚,如久病后脾气受损,脾不统血,或因肝气不足,肝不藏血而致出血。临床主要表现吐血、尿血、便血等各种出血症状兼气虚证候。

④气随血脱:是指大量失血而引起的气随血液的突然流失而耗散,最终形成气血俱脱的病理状态。临床多因外伤后大失血、呕血或妇女崩漏及产后大失血等所引起。骨伤病主要见于严重外伤,损及较大动脉,临床表现为大失血的同时出现面色苍白、汗出如珠、四肢厥冷,甚则昏厥、脉微细或见芤脉等,须及时抢救。

⑤血随气逆:是指因气升举太过或有升无降,导致血随之上逆的病理状态。临床多因损伤引起脏腑气机功能紊乱所致。多见上部出血为主,如咯血、吐血等症,严重的出血部位在脑部,即发为中风或昏厥。

在人体的整个生理活动过程中,气血与精津相互为用,密切联系。《灵枢·营卫生会》曰:“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血液的盈亏与津液的盛衰相互影响,如在损伤大出血后,可出现口干烦渴、皮肤干燥和尿少等津液不足的证候,因此《伤寒论》中有“衄家不可发汗”和“亡血家不可发汗”之戒。

损伤而致血瘀时,由于积瘀生热,热邪灼伤津液,可使津液出现一时性消耗过多,而使滋润作用不能很好发挥,出现口渴、咽燥、大便干结、小便短少、舌苔黄而干燥等症。由于重伤久病,常能严重耗伤阴液,除了可见较重的伤津证候外,还可见全身情况差、舌色红绛而干燥、舌体瘦瘪、舌苔光剥、口干而不欲饮等症状。

津液与气有密切的关系,损伤而致津液亏损时,气亦随之受损。津液大量丢失,甚至可导致“气随液脱”,而气虚不能固摄,又可致津液损伤。

损伤后脏腑气机失调,必然会影响“三焦气化”,妨碍津液的正常运行而导致病变。人体水液代谢调节,虽然是肺、脾、肾、三焦等脏器共同的职能,但起主要作用的是肾。这是因为三焦气化生于肾气,脾阳根源于肾阳,膀胱的排尿功能依赖于肾的气化作用之故。肾气虚衰时可见小溲清长,或水液潴聚的表现,如局部或下肢浮肿。关节滑液停积时,可积聚为肿胀。

《灵枢·本神》曰:“两精相搏谓之神。”《灵枢·平人绝谷》曰:“故神者,水谷之精气也。”《素问·六节藏象论》曰:“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精、气、神三者,前人称为三宝,气的化生源于精,精的化生赖于气,精气生成津液则表现为神;若精气伤,津液损,则失神,临床表现为危候。如机体因创伤、失血引起休克时,便会出现反应迟钝、表情淡漠、精神恍惚、烦躁不安或不省人事等神态异常,并有肢体出汗、皮肤湿润、尿量减少等征象。

(三)脏腑经络病机

1.脏腑、经络的生理功能 脏腑是化生气血,通调经络,濡养皮肉筋骨,主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器官。脏与腑的功能各有不同,《素问·五脏别论》曰:“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脏腑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器官,具有化生气血、通调经络、濡养皮肉筋骨的功能。

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调节体内各部分功能活动的通路。经络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五别络以及经别、经筋等,每一经脉都连接着内在的脏和腑,同时脏与腑又存在互为表里的关系,所以在疾病的发生和传变上亦可以由于经络的联系而相互影响。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内外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同的体表组织由不同的脏腑主宰。脏腑发生病变,必然会通过与它有关的经络表现在体表;而位于体表的组织器官和经脉本身的病变,同样可以影响其所属脏腑出现功能紊乱,如“肝主筋”“肾主骨”“脾主肌肉”等。肝藏血主筋,肝血充盈,筋有所养;肝血不足,筋的功能就会发生异常。肾主骨,藏精气,精生骨髓,骨髓充实,则骨骼坚强。脾主肌肉,人体的肌肉依赖脾胃消磨水谷,化生气血以资濡养。这都说明人体脏腑与筋骨气血的相互联系。在损伤后气血筋骨受伤的程度以及恢复预后等方面,与脏腑经络极其密切,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2.损伤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脏腑病机是探讨疾病发展过程中,脏腑功能活动的病理变化机制。损伤可引起脏腑生理功能紊乱,并出现一系列病理变化。

(1)肝、肾 “肝主筋”“肾主骨”,损伤与肝、肾的关系十分密切。“肝主筋”即指全身筋肉与肝有密切关系。《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丈夫……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指出人到了五十多岁,筋的运动不灵活,是由于肝气衰筋不能动的缘故。人体运动由筋完成,而筋又由肝所主,故肝血充盈才能养筋,筋得其所养,才能运动有力而灵活。若肝血不足,血不养筋,则出现手足拘挛、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等症。《灵枢·本神》曰:“肝藏血。”《素问·五脏生成》曰:“故人卧则血归于肝……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这句话是指肝脏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所以凡跌打损伤之证,而有恶血留内时,则不分何经,皆以肝为主,因肝主藏血,故败血凝滞体内,从其所属,必归于肝。如跌仆闪挫及迸伤的疼痛多发生在胁肋少腹处,皆因肝在胁下,肝经起于大趾,循少腹,布两胁的缘故。故肝藏血主筋,肝血充盈,筋得所养;肝血不足,筋的功能就会发生异常。

肾主骨,主生髓。肾藏精,精生髓,髓养骨,故骨的生长、发育、修复均须依赖肾脏精气所提供的营养和推动。肾精不足可导致小儿的骨软无力、囟门迟闭以及某些骨骼的发育畸形;肾精不足,骨髓空虚,可致下肢痿弱而行动不便,或骨质脆弱,易于骨折。《医宗必读》认为腰痛的病因“有寒湿,有风热,有挫闪,有瘀血,有滞气,有积痰,皆标也,肾虚其本也”,指出肾虚者易患腰部扭闪和劳损等症,表现为腰背酸痛,腰脊不能俯仰等症状。骨折损伤必内动于肾,因肾生精髓,故骨折后如肾生养精髓不足,则无以养骨,在治疗时,必须用补肾壮骨之法,常配合入肾经的药物。

筋骨相连,在骨折时也必然伤筋,筋伤则内动于肝,若肝血不充,无以荣筋,筋失滋养而影响修复。肝血肾精不足,还可以影响骨折的愈合,所以在补肾的同时须养肝、壮筋,常配合入肝经的药物。由于肝肾与筋骨的关系密切,所以为了促进患者筋骨的愈合,有必要调养肝肾。因此,在损伤的治疗中,应从整体观念出发,注重与肝肾二脏的关系。

(2)脾、胃 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胃为仓廪之官。运化是指把水谷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转输至全身的生理功能。它对于气血的生成和维持正常活动所必需的营养起着重要的作用,故称为气血生化之源。此外,脾有统摄血液防止溢出脉外的功能,对损伤后的修复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脾主肌肉四肢,《灵枢·本神》曰:“脾气虚则四肢不用。”由于全身的肌肉营养,依赖脾胃的健运,脾气健运则肌肉壮实,四肢活动有力,损伤后也容易痊愈;反之,若脾失健运,则肌肉瘦削,四肢无力,伤后恢复缓慢,所以损伤后应注意调理脾胃的功能。胃气强,则五脏俱盛。脾胃运化功能正常,则消化吸收功能旺盛,水谷精微得以化生气血,气血充足,输布全身,损伤也容易恢复。若脾胃运化失常,则化源不足,无以滋养脏腑筋骨。胃气弱则五脏俱衰,必然影响气血的生化和筋骨损伤的修复,所以有“胃气一败,百药难施”的说法,这正是脾主肌肉,主四肢,四肢皆禀气于胃的道理。

(3)心、肺 心主血,肺主气。气血周流循环,输布全身,有赖于心肺功能的健全。心肺调和,则气血循环正常,才能发挥濡养的作用,筋骨损伤才能痊愈。《素问·五脏生成》曰:“诸气者皆属于肺。”肺主一身之气,如果肺气不足,将会影响呼吸和真气的生成,出现体倦无力、气短、自汗等气虚的症状。《素问·痿论》曰:“心主身之血脉。”主要是指心气有推动血液循环的功能。血行脉中,不仅需要心气的推动,而且也需血液的充盈,气为血之帅,而又依附于血。因此损伤后出血太多,血液不足而心血虚损时,心气也会随之不足,出现心悸、胸闷、眩晕等症。

(4)经络 经络内联脏腑,外络肢节,布满全身,是营卫气血循行的通路。气血循行于经脉中,周而复始,川流不息地被输送到全身,以起到濡养脏腑组织的功能。《灵枢·经别》曰:“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说明人体的生命活动,疾病变化和治疗作用,都是通过经络来实现的。所以经络一旦受伤,就会使营卫气血的通路受到阻滞。

经络的病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脏腑的损伤病变可以累及经络,经络损伤病变又可内传脏腑而出现症状;二是经络运行阻滞,会影响循行所过组织器官的功能,出现相应部位的证候。正如《杂病源流犀烛·跌仆闪挫源流》曰:“损伤之患,必由外侵内,而经络脏腑并与俱伤。”因此在医治损伤疾患时,应根据脏腑、经络学说灵活辨证,调整其内脏的活动和相应的体表组织、器官的功能。《伤科真传秘抄》曰:“若为伤科而不知此十二经脉之系统,则虽有良药,安能见效,而用药、用手法,亦非遵循于此不可也。”《证治准绳·疡医》曰:“察其所伤,有上下轻重浅深之异,经络气血多少之殊。”《圣济总录·伤折门》也有记载:“若因伤折,内动经络,血行之道不得宣通,瘀积不散,则为肿为痛。治宜除去恶瘀,使气血流通,则可以复完也。”进一步说明了损伤疾患,必由外侵内,而使经络脏腑并与俱伤,治疗的方法,亦必于经络脏腑间求之。

二、骨病的病机

骨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病理改变是错综复杂的,但亦有其规律可循,主要与先天遗传、外邪侵袭、气血经络和脏腑失调有密切关系。

(一)先天遗传

《虚劳心传·虚证类》曰:“有童子亦患此者,则由于先天禀受之不足,而禀于母气者尤多。”父母体弱,精血不旺;或妊娠期失于调养,胎儿摄入不足,营养障碍;或母体内分泌代谢失调;或有遗传因素等,均可导致胚胎发育障碍。若胚胎发育期中胚层分化不全,则可影响脊柱的发育,或发育不良产生半椎体畸形,或其他脊椎发育异常。

(二)外邪侵袭

1.风邪善变 风为百病之长,很多疾病都是由风邪所引起的。风邪善行而数变,风邪所引起骨病的疼痛具有痛无定处的特点。《杂病源流犀烛·诸痹源流》云:“风胜者为行痹,游行上下,随其虚处,风邪与正气相搏,聚于关节,筋弛脉缓,痛无定处。”

2.寒邪引痛 人体感受寒邪,阳气受损,筋脉失于温煦而收引挛缩;寒邪使气血失于推动而气滞血瘀,经络阻塞是发生疼痛的主要原因。《素问·举痛论》曰:“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素问·至真要大论》亦云:“寒复内余,则腰尻痛,屈伸不利,股胫足膝中痛。”皆指出了寒邪易引起骨关节疼痛拘紧。

3.火邪伤阴 《素问·痿论》曰:“肺热叶焦,则皮毛虚弱急薄,著则生痿躄也。”指出火热邪毒可以伤阴劫血,而导致筋脉骨肉失养而发生痿痹。《灵枢·痈疽》曰:“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说出了骨痈疽成脓的机理。《灵枢·刺节真邪》曰:“热胜其寒,则烂肉腐肌为脓,内伤骨,内伤骨为骨蚀……有所结,气归之,津液留之,邪气中之,凝结日以易甚,连以聚居,为昔瘤。”指出了热胜肉腐,气血津液运行受阻,再加外邪侵袭,瘀结更甚,终成肿瘤的机制。

4.湿邪肿满 人体感受湿邪,可以引起皮肉筋脉的损害,引起着痹和痿病等疾病的发生。正如《素问·痿论》云:“有渐于湿,以水为事,若有所留,居处相湿,肌肉濡渍、痹而不仁,发为肉痿。”

(三)气血经络

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气血外可充养皮肉筋骨,内可灌溉五脏六腑;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沟通表里上下,调节各部功能的通道,故骨病与气血经络关系亦极为密切。

1.气血 肿胀和疼痛是骨病常见的证候,多因致病因素伤及气血而引起的病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认为“气伤痛,形伤肿”。临床还可以是气血俱损,但也有损伤的先后不同而出现不同的病变特点,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亦云:“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由于先天的“肾无精气”和后天的脾胃化生“水谷精气”不足,可使脏腑、筋骨等出现衰退和虚弱。在慢性或严重的筋骨疾患中,或老年体弱者,可出现少气懒言、疲乏无力、喘促气短、自汗、脉细弱无力等气虚证候。失血过多,脾胃生化不足,除常表现为面色苍白、心悸气短、手足麻木、心烦失眠、脉细无力外,还可出现血虚筋挛、关节僵硬等症状。气血两虚者可表现为病程迁延,功能长期不能恢复等情况。

2.经络 《灵枢·本脏》曰:“经脉者所以行气血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灵枢·海论》曰:“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说明经络通畅,则气血调和濡养周身,筋骨强健,关节通利。所以筋骨疾病累及经络时,会影响它循行的器官功能,可以引起相应部位的症状,如脊髓或周围神经损伤,可出现肢体瘫痪。

(四)脏腑失调

脏腑包括五脏六腑,五脏有化生气血和贮藏精气之功能,六腑是接受和消化饮食并排泄其糟粕之通道,脏腑是完成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器官,若脏腑功能失调则可发病,出现一系列证候。骨病与肾、肝、脾的关系密切。

1.肾主骨、藏精、生髓 骨的生长、发育、修复均依赖肾脏精气的濡养。儿童易患先天性骨关节畸形,多为先天肾精不足所致。老年人因肾精随年龄而衰减,骨骼失养,可出现退行性骨关节疾病、骨质疏松症等,如《素问·痿论》曰:“肾者,水脏也,今水不胜火,则骨枯而髓虚,故足不任身,发为骨痿。”又如《诸病源候论·腰痛不得俯仰候》曰:“肾主腰脚……劳损于肾,动伤经络,又为风冷所侵,血气击搏,故腰痛也。”肾虚也易致腰部劳损,而出现腰背疼痛、不能俯仰。此外,由于肾精亏虚,骨骼失养,易被外邪侵犯,导致骨痈疽和骨肿瘤的发病。《仙传外科集验方》曰:“所为骨疽,皆起于肾毒,亦以其根于此也……肾实则骨有生气,疽不附骨矣。”薛己在《外科枢要·卷三》中指出骨瘤的形成是“劳伤肾水,不能荣骨而为肿”,指出骨瘤的发生与肾的关系极为密切。

2.肝主筋、藏血 肝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素问·五脏生成》曰:“故人卧,血归于肝……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李东垣《医学发明》曰:“血者,皆肝之所主,恶血必归于肝,不问何经之伤,必留于胁下,盖肝主血故也。”指出了创伤、劳损、筋骨病均与肝有密切的关系,若肝血不足,血不荣筋,则出现筋挛、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等症。

3.脾主肌肉、四肢 脾的主要功能是运化水谷,输布营养精微,濡养四肢百骸。《素问·痿论》曰:“脾主身之肌肉。”《灵枢·本神》亦云:“脾气虚则四肢不用。”若脾失健运,则化源不足,肌肉瘦削,四肢疲惫,活动无力,筋骨疾病亦难以恢复。 iPPDv7XqIq65OjB7qz1OwsX/3L7jfkDG8la2QxFTBahtaeXQ/rIMtVGjntUCIHP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